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申报指南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1-02-07 17:26:32

1、制定选购新能源汽车方案,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你好,选择新能源汽车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是车企的品牌,国产的还是合资,然后根据平时驾驶的方式,高速长途多还是城市道路多,选择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还要关注是车辆的质保时间,尤其是电池的质保时间。厂家的金融优惠也可以关注下。

2、新能源汽车企业国家补贴怎么申报

这是江西省的规定,请参考;我也不知道你是哪个地方的,请向当地科技、财政部门咨询。

...................
江西省新能源汽车省级财政补助申报流程规定
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55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11号) 、《江西省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和《江西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我省设立了江西省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购车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我省城市群(指南昌、九江、宜春、上饶、赣州、萍乡、抚州等七个设区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为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一、补助范围
本规定所称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纳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不含过户的新能源汽车。
二、补助对象
补助对象是指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群登记注册的消费者,包括个人用户和法人用户,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三、补助标准
补助标准依据《江西省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执行 (见附表)。
四、申报程序
(一)专项资金补助由销售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或销售机构提出申请。对于未在城市群注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其销售机构必须符合《江西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管理办法》中的规定,“需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所在区域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销售机构,并在相应的销售区域设立2家(含)以上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中心。
(二)汽车生产企业或委托销售机构在车辆销售,获得中央财政补贴后将财政部下达节能专项资金的通知复印件、向中央财政申报补贴的所有材料复印件递交给销售所在城市群各设区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办。城市群各设区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办审查合格后,由所在市科技局、财政局于每季度末联合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上述申报材料各二份(附电子版)。
(三)对于未在城市群注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其销售机构在第一次申报省级财政补贴时还需提交与生产企业的销售协议(或委托书)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以及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各二份。
五、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一)城市群各设区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办承担对申请材料的审核责任。负责对申请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生产企业、销售机构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二)资金申请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产品一致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单位,将追回补助资金,取消申请单位的申请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三)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将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销售机构应对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负责。对于产品质量、售后保障等未达到要求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六、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若国家或省级相关政策出现调整,则对本规定进行修订。

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1月2日,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深化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

不久前,汽车评价记者有幸参加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举办的夏季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安全保障与创新引领”,与会专家发表了热情洋溢和颇有建树的演讲。汽车评价会适时做陆续报道,下面是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阴和俊的讲话摘录。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载体。

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成为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最佳平台。

以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的终端,根据车辆使用情况进行电能反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

面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各国市场均应从对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培育面向未来的科技竞争优势的高度,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球范围内,自201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迎来快速发展的步伐,2011年—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增长迅猛,从5万多辆增长到50万辆,总保有量达到130万辆的规模。2016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步,产业化进程处于引领地位。

在国内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共同的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步,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取得明显进展,部分产品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企业、比亚迪、上汽、广汽等纷纷发力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客车电动化主要集中在城市应用领域及公交的电动化,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应用规模,均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关键零部件技术取得较大突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从2007年每公斤90瓦时,提高到接近每公斤140瓦时。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达到每公斤200瓦时,与国际水平基本同步。

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深化充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加强“三纵三横”技术研发的部署,从基础科学问题、共性核心关键、动力系统技术、集成开发与示范四个层次,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推广应用的实际需求,重点对动力电池与电池的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池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系统等六个方向进行研发部署,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升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机遇,超前研发下一代技术。

5、请问昆山市产业技术创新专项申报指南是什么?

一、支持重点

(一)强化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具体包括:

1. 新一代信息技术

(1)3D显示、柔性显示、激光显示、触控平板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

(2)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器件、封装测试技术;

(3)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技术;

(4)高性能、低成本、智能化传感器及芯片技术;

(5)移动通信设备与终端设计及制造技术;

(6)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关键技术及核心设备;

(7)云计算分布式存储、系统平台管理、虚拟化技术;

(8)其他共性关键技术。

2.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1)高档数控系统、激光加工成型、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技术;

(2)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技术;

(3)高精密模具设计制造及高精度、高性能机械核心件制造技术;

(4)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

(5)标准化、模块化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执行机构、驱动部件与控制系统技术;

(6)公共安全及危险环境下的特种机器人关键技术;

(7)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技术;

(8)制造业智能装备及基础核心部件、关键功能部件技术;

(9)其他共性关键技术。

3. 新材料

(1)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及新一代半导体材料;

(2)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高能储氢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光伏和光热材料、新型建筑材料;

(3)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玻璃、高性能功能陶瓷、高端金属材料、新型防腐涂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4)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新型环保节能材料、新型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5)其他共性关键技术。

4.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1)生物技术药;

(2)化学新药;

(3)生物试剂;

(4)医用材料;

(5)医疗器械;

(6)其他共性关键技术。

(二)推动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围绕智能制造、焊接技术、模具技术、新显示材料、智能电网等技术领域的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凝练项目主题,加强技术集成和项目整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挥上下游各方创新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快前瞻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形成原创性技术成果,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三)提升产业联盟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产业联盟规范自身建设,开展跨界协同创新,提升对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在产业共性技术突破和提升方面开展实质性促进工作,为产业及联盟成员提供科技服务。

(四)推进“一区(镇)一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引导各区镇围绕主导产业,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形成“一区(镇)一主导产业”布局。加强前瞻性技术部署,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引导区各镇围绕特色产业,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一区(镇)一特色产业”布局。

二、组织方式

(一)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围绕我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产业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技术瓶颈,打通产业链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产业化规模发展,提升产业整体发展实力,促进和支撑产业向高端攀升。

(二)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项目。项目按照“项目+课题”的形式进行组织,由项目承担单位联合课题承担单位共同申报。项目承担单位应为主要课题的承担单位,也是项目组织单位,其主管部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每个项目可设置3-5个课题,同一单位原则上只能承担1个课题。

(三)产业联盟科技创新项目。由产业技术联盟牵头,组织联盟内骨干企业,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

(四)“一区(镇)一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围绕区镇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以区镇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鼓励区镇出台配套政策,联合组织实施,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此类项目由各区镇组织辖区内骨干企业申报,每个区镇限报1项。

三、申报条件

1.申报项目属于指南支持领域和方向,能够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和形成具体的目标产品;

2.重点支持企业自主研发的项目,鼓励企业牵头、大学或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单位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

3.申报主体为在我市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应建立研发机构,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3%,提供近3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凭证;

4.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领域重点支持以小核酸药物为主的生物医药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品牌的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产品,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增创产业转型升级领先优势,优先支持能在项目实施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新药临床批件的临床前研究项目;

5.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项目,聚焦产业竞争关键技术方向,组织上下游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申报,加快前瞻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形成原创性技术成果;

6.产业联盟科技创新项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整合联盟成员资源,组织联盟骨干企业,发挥联盟专家组的咨询决策作用,加快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7.“一区(镇)一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要符合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由区镇牵头组织实施,要求区镇按照市拨经费1:1共同支持,立项前出具配套经费承诺书;

8.优先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申报的科技项目。

四、支持方式

项目实施期一般不超过2年,项目资金采取分期拨款的资助方式。

6、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的七、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监管

<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申报指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