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1-02-14 23:06:22

1、新能源全覆盖锂电池?

如果你要定制这样的电视,你可以跟商家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制造一个。

2、比亚迪什么时候在A股上市啊?员工有股权吗?

比亚迪网上中签率4.49% 机构最大报价相差1.75倍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3日 02:0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雨 实习生 唐强

顶着“巴菲特”与“新能源汽车”双重光环的比亚迪(002594,SZ)中签率终于在今日出炉,网上定价中签率为4.49%,认购倍数为22倍。

据统计,此次合计共有50家机构所辖的89家配售对象参与了网下申购,有意思的是,机构在对比亚迪的估值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最大报价差距达到1.75倍。

国泰君安报价仅8元

经过6月9日~16日的初步询价,包括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券商自营、财务公司、推荐类投资者在内的共50家机构旗下所辖的89家配售对象,参与了初步询价申报。

其中,有16家基金公司的36只基金产品参与询价,最高报价为22元,最低报价为12元,但是报价普遍集中在13~16元之间,这与最终的发行价18元相比,显示出大多数基金公司还是偏谨慎。

如果说基金公司对比亚迪的估值较为保守的话,以券商自营为主的机构阵容则表现出明显的分歧。以中信证券(11.96,-0.11,-0.91%)(600030,收盘价11.96元)为首的16家券商旗下的21个配售对象参与询价,其中,国泰君安自营账户的报价仅为8元,为所有有效询价的最低价;相反,国都证券的自营盘开价高达19.58元。

在参与此次询价的险资中,中国人寿(17.93,0.01,0.06%)(601628,收盘价17.93元)与阳光财险报价过低均末获配,但泰康人寿却展现出精准的定价力,在25次申购报价中有23次高过发行价,力挺比亚迪。

此外,私募基金同样显示出参与的热情,但结果却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以 “敢死队”鼻祖——江苏瑞华为首的5只私募基金参与了申购,因为报价均末达到18元的发行价,无一获配。另外,以潞安集团财务公司为首的3家财务公司,和以五矿发展(33.07,0.14,0.43%)(600058,收盘价33.07元)为代表的4家公司自投账户也参与了申购,但以18元报价申购400万股的潞安集团最后却因未缴款,成为唯一的无效申购,其余申购也因报价过低而“流产”。

兴业全球获配700万股

在网下配售的1500万股中,兴业全球基金公司以22元的最高报价,成功获配700万股,占到此次网下配售的46.67%。有意思的是,这一报价与国泰君安的最低报价8元,竟相差1.75倍。

其中,兴全趋势投资(LOF)、兴全可转债、兴全有机增长3只基金产品参与申购。其拟申购数量分别为1500万股、1000万股和800万股,最终因申报价均为22元这一全场最高报价,按比例最终顶格获配总计700万股。

此外,另一个中标大户为泰康资产公司,携11只理财产品采用了分级报价的方式参与比亚迪网下申购,是参加申购产品最多的机构。拟申购数量总数为4100万股,其有效申购数量为2300万股。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康资产众多产品中,25次报价中,23次报价超过了18元的发行价,最高申报价格为19.88元,最低申报价格13.00元。最后,有多达6只产品申购成功,每只理财产品获得的配股数量均为100万股,最终合计获配600万股,占此次网下配售总额的40%。

不过,在目前上交所仅约700亿元的成交额下,比亚迪能否在“巴菲特”的庇护下在弱市中成功“保发”还很难预计。不过申万(香港)则因比亚迪发行A股的原因,在5月份上调比亚迪股份 (01211,收盘价21.75港元)评级至“中性”。

3、顶级玩家游戏: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一同造车,谁将是那块短板?

或许受到了一汽红旗、东风岚图、北汽ARCFOX、上汽"L"等友商向高端化进阶的撩拨,长安汽车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迫切心情。

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登上首期央视《第一发布》节目,并在节目中正式宣布: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此时,距离长安发布"第三次创业"计划以来,已经时隔两年之久。

这家拥有将近160年历史的车企,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军转民",第二次创业"转向乘用车"之后, 如今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阶段中新能源造车浪潮的冲击。

创业江湖,非死即生,"长治久安"的表象下,存着一颗"忧患"的心。

外忧有特斯拉、宝马、大众;内患有传统车企比亚迪,新势力车企蔚来、理想、小鹏。再加上众多传统国企的新能源规划轮番发布,逼迫长安不得不以最高的姿态入局,并寄希望于"后来者居上"的发展规律。

于是,代表了中国ICT(信息通信技术)顶尖水平的华为,作为智慧能源产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通过资金实力雄厚的长安牵线,让三个"顶级玩家"坐到了一起。

既然是要在"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游戏专区里新开一局,就要求三位玩家扮演起不同的角色 。虽然目前各自的分工以及在新项目中的出资占比暂未得知,但是打赢一场高端局游戏的前提是:谁都不能出差错。

可是,游戏中无法避免出现"短板"选手。那么,谁有可能会拖累整个团队?

会是华为吗?

此前,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不绝于耳,每每传出,总会有华为高管出来否认。

导致诸多捕风捉影消息出现的原因,是业界媒体对华为在汽车领域频繁动作的关注:华为与20多个汽车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在欧洲、国内招聘大量汽车制造专家……

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一个争议的话题:如果不打算造车,华为想做什么?

2019年,中信证券研究所部绘制了一张华为同多方开展车联网深度合作的表格。从表格中显示的信息来看,华为所有在汽车领域的动作都是围绕车联网技术开展。

再结合公开信息显示的内容,就梳理出了华为开展车联网技术的链路。

2013年,华为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2016年,华为首次公开与车企合作,与ABB、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共同组建"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组建全球首个着眼于5G车联网的产业联盟。

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伦敦预沟通会上,华为正式发布"自动驾驶移动网络"系列化解决方案。

此后, 随着中国5G产业开启商用元年,包括车联网行业在内的跨产业协作迎来应用爆发期。今年,华为先后发布了5G车载模组MH5000,以及新一代HiCharge直流快充模块。

紧接着,华为联合一汽集团(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东风乘用车、东风小康)、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客车)、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

这其中,华为经历了"造车传闻"到"建立生态"的过程。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从可能"树敌"的零和博弈转向了"结盟"的正和博弈上。

这个结果建立在时代的背景之下:5G时代,华为的参与度会越来越深入。主机厂不擅长的ICT业务,恰好是华为擅长的。汽车接入5G生态,成为新的移动终端,这个产业的朋友圈越大越好。

由此可见,华为大概率不会是长安的联合造车伙伴,而是以Tier1(Tier One,意为给设备厂商供货的一级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到长安全新高端智能汽车的制造中。

但是,这种参与又不仅限于长安。毕竟华为作为车企的供应商,一定是对所有合作伙伴均开放最新的技术成果。这就意味着,长安将要制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车,仅依靠华为的加持,是无法与另外17家同盟成员出现明显的"智能"差异化。

另一方面,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透露,今年华为将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投入超过5亿美元(约合33.4亿元人民币),并且目前不考虑盈利。

这就意味着,拥有技术积累和充裕研发资金的华为,非但不会是游戏的"短板"选手,还会是决定游戏开局的关键角色。

会是宁德时代吗?

毋庸置疑,这家来自中国福建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是成功的。

据动力电池研究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2017-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2020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作为锂电池龙头,电池装机量达到16.75GWh,市场份额近50%。

即便排名靠前,也没能阻止下滑。从宁德时代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来看,企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归母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

虽然财报中并未披露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严重下滑,从而导致公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除了不可控的疫情导致市场刚需下滑,宁德时代的销售收入减少让人联想到了今年上半年,由于特斯拉上海工厂下线车型不再采用松下电池而是"移情"韩国LG化学,使得后者一度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不少日韩电池正在回归市场,开始频繁在华布局,拉拢新的合作伙伴。

这种回归让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变得更加复杂,牵扯着利益的博弈。

譬如,此前吉利曾宣布,其间接拥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电池;丰田与松下宣布成立车载电池合资公司;大众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自建动力电池工厂,又向瑞典电动车电池生产企业Northvolt注资等。

而上文所提到的企业,均同时也在与宁德时代合作,而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将宁德时代作为唯一电池供应商,多数是想通过捆绑多家不同的企业,来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话语权。

何况之前就有先例。2018年,大众集团就曾因受LG化学供应掣肘被迫限制奥迪E-tron产量,随即寻求SKI供应北美市场,结果招来LG化学断供威胁。

这就可以从另一方面来验证长安高调宣布和宁德时代共同造车的深度合作可能性。如果宁德时代只是以供应商的方式参与进来,那么长安一定会为动力电池及时供应留足"后手",不排除选择多个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可能性。

那么这个"顶级玩家游戏"的噱头就远大于实际。

如果宁德时代以合伙人的角色加入到这一场造车中——根据长江证券曾发布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存货和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远低于竞争对手公司,这意味着其对于下游厂商强大的谈判主导权——这或许会让造车主导角色长安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动",影响整个高端化进程的节奏。

不过,按照当前市面主流新能源车型选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情况来看,长安能够保证高端化造车进程顺利的前提,就是"和大家一样"。至于自己和宁德时代的容错率,另外需要发展中的磨合。

这就意味着,拥有市场口碑和装机量基础的宁德时代,也不会是游戏的"短板"选手,只是游戏开始前必须有的角色。

会是长安吗?

此前,长安向高端化的发展转型一直不怎么顺利,曾经尝试过由品牌高端化向车型高端化转变,于是就有了CS95这款车的出现。

但是,CS95虽然补足了长安汽车SUV产品矩阵,却没能成为长安汽车迈向高端化的试金石,从最初的月销4000辆下滑到月销不足一千辆。

今年,UNI-T车型正逐步得到市场认可。虽然UNI系列在长安内部被定为于高端系列产品,但是首款车型UNI-T接近十万元的起售价,无疑在价格上给这一段高端化进程盖上了天花板。

而长安真正称得上向高端化迈进的一步,应该是此前与蔚来合资成立的长安蔚来。相关报道显示,当时长安内部也曾有表态:"长安中高端品牌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

遗憾的是,在长安汽车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中显示,长安汽车在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例,已由原先的50%上升至95.38%。这意味着,另外一股东蔚来汽车实质上已经退出了双方所组建的合资公司。

此时,对于长安汽车"要不要"做高端品牌的争议,仿佛也变成了"能不能"做高端品牌的质疑。并且,在品牌向高端化转型的过程中,长安也凸显出一个问题"慢"。

去年年底,长安新能源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和南方工业基金4家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

但是,引入新资本后,长安新能源的动作像突然停滞了一样。对比国内其他汽车集团,北汽旗下的新能源板块已经独立上市,并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ARCFOX;广汽与蔚来合资成立的新能源品牌HYCAN合创,首款量产车HYCAN 007已经上市;东风也推出了高端电动车品牌岚图;上汽全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L"也在逐渐浮出水面。

意识到了自身"慢"的长安,或许正是期望通过这一次与华为和宁德时代两家在细分领域里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高端梦"。

在这个梦里,包含了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方舟架构",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

而在梦或将被实现的终点,是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所表示的:"预计2025年,将有百万台级的车辆接入方舟的自动驾驶世界,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 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描绘的,未来5年计划发布的105款产品中,包括了23款新能源产品。

且不论这个梦境有多大,单从"5年105款产品"的新品超高频节奏,就能看到长安对高端化的渴望。并且,也能从三方合作中读出长安的别有用心——"既然打不过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所以,游戏中的"短板"选手会是发起者长安自己吗?

现在不好下结论,只是看上去,长安的确像是发挥最不稳定的那个角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特斯拉强势介入 国内新能源市场或加速洗牌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刚过去的2019年迎来了产业变革调整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烧钱裁员”“补贴退坡”“交付量低”等问题,2019年的新能源市场出现降温。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去年11月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9.5万辆,同比下降43%; 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为104.3万辆,虽然12月数字未出,但离实现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相去甚远。

放眼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以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比亚迪为例,2019年全年汽车总销量为46.13万辆,同比下滑11.39%;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滑了7.39%。再看造车新势力目前的三家头部企业,蔚来在过去一年交付汽车共计20565辆,位列销售冠军,威马以16876辆的成绩成为亚军,第三名则是小鹏汽车。伴随着增长的销量,蔚来去年第三季度的净亏损也达到25.54亿元人民币。当然,难过的不止蔚来一家,造车新势力整体仍未走出亏损困境。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9年遭遇瓶颈,那么2020年呢?1月7日,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对外交付,而就在一年前,特斯拉的中国超级工厂才刚刚破土动工。仅仅一年时间,特斯拉就实现了工厂投产、交付客户。来参加交付仪式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赞叹“中国速度”,并启动了中国制造Model Y的项目。除此之外,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降价,补贴后售价仅29.9万元,跌破30万元大关,直逼国内新造车势力的价格范围。

特斯拉如此“神速”的布局及Model 3的交付,不仅对目前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带来极大冲击,也将对传统车企巨头的电动化转型带来挑战。

目前为止,“BBA”三大德系豪华品牌还没有拿出和特斯拉Model 3对标的电动车型。奔驰EQC、宝马ix3、奥迪e-tron等电动化产品的价格均达到了Model S和Model X的级别。但奔驰EQC的电池能量密度为123.1Wh/kg;而特斯拉Model S则达到了250Wh/kg,充电5分钟可行驶约120公里,约15分钟即可将电量冲到80%。

差异化竞争以及核心技术的领先,让特斯拉拥有了“傲娇”的资本。在北美市场,Model 3 正在跨界挤压同级别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在北美市场,单一豪华品牌旗下的主力轿车销量总和都不及Model 3一款车型。

Model 3出色的市场表现,刺激了特斯拉股价的上涨。今年第一周,特斯拉股价累计涨幅已达8%,目前上涨到450美元的历史高位,市值突破800亿美元,相当于福特汽车市值的两倍还多。

另据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透露,目前国产特斯拉的零部件本地化率为30%,按计划将在2020年底提升到100%。这意味着随着特斯拉供应链的快速本土化,Model 3未来或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价格来看,特斯拉都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一只“巨鳄”。

“特斯拉的国产化进程如此之快,令世界刮目相看,这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中国消费者报》原副总编辑李晓光表示,“特斯拉国产化将会充分发挥‘鲶鱼效应’,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与活力,并对未来的市场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渗透率看,截至去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344万辆,传统燃油车保有量为2.5亿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仅仅不到1.4%。无疑,新能源市场依然是一块炙手可热的“香饽饽”。随着特斯拉本地化采购的深入以及国产化率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供应链企业将会收获特斯拉国产化的红利,这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商的技术实力和国际拓展能力,有助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集体向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个新能源大企的未来会在中国吗?

特斯拉的Model S和比亚迪的秦,一个是坚持走高端、纯电动的豪车路线,风行全球,被称为电动车中的“苹果”; 另一个则采取混合动力系统,以亲民的价格和自有技术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电动车的典型代表。两家公司作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主攻方向和方式却迥然不同。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界专家,试图探求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道路。

纯电动VS混合动力:

市场未必按预设路线行进


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谁会成为未来主流方向?

近几年,业界主流观点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将从传统动力到混合动力,再过渡到纯电驱动或燃料电池。然而,市场的发展往往未必按预设的路线来行进。

在国内混合动力车才刚起步的情况下,以特斯拉为首的纯电动车已经在抢滩市场;而从时间上来看,很多车企都是先推出纯电动车型,随后才相继推出混合动力车型。现在,一些业内人士开始相信,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将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齐头并进,共同繁荣。

未来将形成

多层次细分市场

混合动力车与纯电动汽车,目前还很难判断哪一种的市场接受度更高。“从混合动力过渡到纯电驱动,被认为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路径,这是由现实基础决定的。很难说技术路径与市场的发展路径是否一致。”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潘轶山教授告诉记者,“技术上来说,混合动力相对于纯电驱动的技术门槛更低,而且受电池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局限比较小。乘用车市场有其自身的增长逻辑,销量主要还是由消费者购买意愿决定的。”

中信证券(20.790, -0.12, -0.57%)研究员许英博认为,市场发展的方向仍然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变化。目前,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消费者都已开始有所认识,而更新更好的产品也在不断推出,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已经形成,两个板块都会有所发展。许英博认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加大发展步伐,2014年混合动力车的增长会比较明显。

 业内对于动力系统的观点较为一致——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不同动力系统的新能源车将形成多个层次,兼容并蓄。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众多细分市场组成的,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由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各自不同的特性和优势,所以二者的竞争并非你死我活,只是各取所需。

“特斯拉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中的苹果,但即使是苹果也不可能在彻底攻占市场。同样,就算将来某品牌车具有绝对的优势和口碑,也做不到一统江湖。而且,以购买力逐渐上升为前提,苹果也经历了几年时间才在中国推广开。这一过程如果重现在乘用车市场上只会更加漫长。”某汽车销售公司的杨先生这样说。

两种动力系统

发展速度存在差异

目前,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技术都还在改进和逐步推广阶段,而几种技术的发展速度将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来源包括技术瓶颈、配套设施限制、政策倾斜和市场认知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潘轶山教授认为,混合动力车,尤其是插电式混动,正遇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混合动力有着电动汽车的很多优点,同时绕开了纯电动车的一些发展困境。混合动力车在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使用成本上效果显著,在汽油越来越贵的情况下,省钱成为它的一大卖点。而且,混合动力车并没有续航里程的问题,两套系统的自动切换使得这种汽车的用途扩展成为可能,也不必过分受到充电设施的限制。而在政策补贴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样在政府补贴范围之内。

然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首先,混合动力车需要配备两套系统,成本居高不下,整车价格较高。而且,两套系统会加重车辆负担,增加能耗,两套系统间的协调问题也对企业技术水平提出要求。另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样需要考虑如何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仍无法避免。

虽然技术瓶颈问题较为突出,但国内纯电动汽车正受到多重利好影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有几大因素将促进纯电动车的加速“爬坡”。首先,因为电池技术不断升级,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正在稳步提升。其次,电池价格的下降速度较快,整车生产成本趋于减少。

6、蓝筹股有哪些股票

 (1).指标股:
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铝业、中国远洋、宝钢股份、中国国航、大秦铁路、中国联通、大唐发电、长江电力、中国中铁、中国太保
①上海指标股: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国平安、中国铝业、中国远洋、南方航空、华能国际、江西铜业、中信银行、中海油服、中国国航、大秦铁路、中国联通、大唐发电、长江电力、中国中铁、中国太保
②深圳指标股:西山煤电、泸州老窖、盐湖钾肥、粤电力A、云南铜业、深圳能源、金牛能源、露天煤业、格力电器、中集集团、中联重科、锡业股份、煤气化、津滨发展、双汇发展、绵世股份、金融街 、锌业股份、泰达股份、赛迪传煤
(2).金融、证券、保险: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A、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宏源
证券、陕国投A、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
(3).地产:
万科A、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保利地产、泛海建设、华侨城A、金融街、中华企业
(4).航空:
中国国航、 南方航空、东方航空
(5).钢铁:
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股份
(6).煤炭:
中国神华、兰花科创、平煤天安、开滦股份、兖州煤业、潞安环能、恒源煤电、国
阳新能、西山煤电、大同煤业
(7).重工机械:
中船股份、 中国船舶、三一重工、安徽合力、中联重科、晋西车轴、柳工、振华港
机、广船国际、山推股份、太原重工
(8).电力能源:
长江电力、华能国际、国电电力、漳泽电力、大唐发电、国投电力
(9).汽车:
长安汽车、中国重汽、一汽夏利、一汽轿车、上海汽车、江铃汽车
(10).有色金属:
中国铝业 、山东黄金、中金黄金、驰宏锌锗 、宝钛股份、宏达股份、厦门钨业、
吉恩镍业、包头铝业、中金岭南、云南铜业、江西铜业、株冶火炬
(11).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金发科技、上海石化
(12).农林牧渔:
北大荒、通威股份、中牧股份、新希望、中粮屯河、丰乐种业、新赛股份、敦煌种业、新农开发、冠农股份、登海种业
(13).环保:
龙净环保、菲达环保
(14).航天军工:
中国卫星、火箭股份、西飞国际、航天信息、 航天通信、哈飞股份、成发科技、洪
都航空
(15).港口运输:
中国远洋、中海海盛、中远航运、上港集团、中集集团
(16).新能源:
天威保变、丰原生化
(17).中小板:
苏宁电器、思源电器、丽江旅游、华星化工、科华生物、大族激光、中捷股份、华
帝股份、苏泊尔、七匹狼、航天电器、华邦制药
(18).电力设备:
东方电机、东方锅炉、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国电南自、华光股份、湘电股份
(19).科技类:
歌华有线、东方明珠、综艺股份、中信国安、清华同方
(20).高速类:
赣粤高速、山东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粤高速、宁沪高速、皖通高速
(21).机场类:
深圳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22).建筑用品:
中国玻纤、长江精工、海螺型材
(23).水务:
首创股份、南海发展、原水股份
(24).仓储物流运输:
中化国际、铁龙物流、外运发展、中储股份
(25).水泥:
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
(26).电子类:
晶源电子、生益科技、法拉电子、华微电子、彩虹股份、广电电子、深天马A、东
信和平
(27).软件:
用友软件、东软股份、恒生电子、中国软件、金证股份、宝信软件
(28).超市:
大商股份、华联综超、友谊股份、上海家化、武汉中百、北京城乡、大连友谊、新
华传媒
(29).零售:
王府井、广州友谊、新华百货、重庆百货、银座股份、益民百货、中兴商业、东百
集团、百联股份、武汉中商、西单商场、上海九百
(30).材料:
星新材料、中材国际
(31).酒店旅游:
首旅股份、 华天酒店、黄山旅游、峨眉山、丽江旅游、锦江股份、桂林旅游、北京
旅游、西安旅游、中青旅游
(32).奥运:
中体产业 、首创股份、首旅股份 、北京城乡、西单商场
(33).酒类:
贵州茅台、五粮液、张裕A、古越龙山、水井坊、泸州老窖
(34).造纸:
岳阳纸业、华泰股份、晨鸣纸业
(35).啤酒:
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36).家电:
佛山照明、青岛海尔、四川长虹、海信电器、格力电器、美的电器、苏泊尔
(37).特种化工:
烟台万华、金发科技、三爱富、华鲁恒升
(38).化肥:
盐湖钾肥、华鲁恒升、沙隆达A、柳化股份、湖北宜化、昌九生化、沧州大化、鲁
西化工、沈阳化工
(39).3G:
中兴通讯、中创信测、中国联通、亿阳信通、高鸿股份
(40).食品加工:
双汇发展、伊利股份、第一食品、安琪酵母
(41).中药:
马应龙、吉林敖东、片仔癀、同仁堂、天士力、云南白药、康恩贝、九芝堂
(42).服装:
雅格尔、伟星股份、七匹狼、豫园商城
(43).通信光缆类:
长江通信、浙大网新、特发信息、中创信测、东方通信、波导股份、中电广通
(44).建筑与工程:
中国中铁、中铁二局 、宝新能源、中材国际、上海建工、中工国际、浦东建设、中
色股份、隧道股份、路桥建设
(45).玻璃:
福耀玻璃、南玻A、山东药玻
(46).股指期货:
厦门国贸、弘业股份、美尔雅
(47).其他:
建发股份、鲁泰A、珠海中富、紫江企业
(48).参股券商:
辽宁成大 、吉林敖东、亚泰集团、锦江股份、大众交通、海欣股份

希望可以南干道您,还望采纳!

7、新能源领域迎来重要国策,明年起我国19省大面积普及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新鲜出炉。

11月2日傍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下称《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从25%的目标下调为20%。业内专家认为新目标更易实现,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除了弱化数量上的硬性指标,《产业发展规划》还重点强调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步从重量向重质方向改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表明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强调了新能源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发展地位,也再次重申了新能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在退役大潮来袭前,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这一规模达430亿的产业正逐渐得到应有的重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绿色和平项目经理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这对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是好消息,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不止是新能源汽车本身,《产业发展规划》还试图推动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将通过系统性手段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

受该消息的影响,11月2日晚间美股开盘,新能源汽车中概股集体大涨。截至当日收盘,蔚来(NIO)股价涨8.96%,报价33.32美元;小鹏(XPEV)股价涨6.91%,报价20.72美元;理想(LI)股价涨13.44%,报收22.88美元。

此外,截至11月3日收盘,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微涨,但是新能源整车企业比亚迪(002594,SZ)、北汽蓝谷(600733,SH)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股价微跌,股价表现低于行业预期。充电桩板块整体微涨,充电桩企业汉宇集团(300403,SZ)领涨20%。

在本次发布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这一指标也与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基本吻合,不过在路线图2.0中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划。路线图2.0指出,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40%、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根据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为25%。

对此,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产业发展规划》只是一个努力方向,硬约束性并不强,此前《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5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也是推迟一年才完成,20%相对来说更易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同样表示,“个人认为20%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则是有希望实现。”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还提到,“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主要有四个: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另外,按照环保部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显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此前意见稿中,该比例为100%,此外,新《产业发展规划》还取消了对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4.0L/100km的要求。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本次《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2025年,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新能源产业的初衷是可持续发展,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电耗这一指标正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在当前的新能源车型中,电耗较低的是欧拉黑猫、宝骏E100这类A00级别车型,基本上电耗控制在了10千瓦时/百公里以内,至于特斯拉Model S、蔚来ES8等大尺寸且高度智能化的车型,电耗甚至飙升至18千瓦时/百公里以上。

一位车企新能源研发工程师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电耗影响最大的是质量和智能化系统,理论上尺寸越大的车电耗就越大,但实际上电耗还与轮胎阻力、风阻、空调系统、开车习惯、能量回馈等等有关。”而这些,都需要整个产业上下游共同进步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发展速度,无意中殃及了池鱼。在资本加持和产业转型的变革下,电动机的地位越发提高,研发岗位和待遇也水涨船高。这让传统的内燃机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万华教授坦言,市面上借发展新能源来唱衰内燃机的论调,既不科学也很危险。容易内燃机导致人才断层和内燃机工业基础的丧失。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传统内燃机的发展并不决然相悖,内燃机仍积极拥抱电动化技术,如喷油泵、附件等都是电驱动的产物。

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如今正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推算,2030年,中国将有超过1.1太瓦时(1.1*1^9千瓦时)的动力电池随电动汽车售出,这些充满电量的电池足够给新加坡全国供电一周有余。而以5年-8年的服役期,折损20%的电量为退役条件,未来十年间,中国乘用车及商用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总量将达到705万吨,相当于705个埃菲尔铁塔的总重。

2021年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阶段(2014至2018年)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报废期。是让退役电池发挥余热,作为丰富的能量载体,还是成为沉重的环境负担,现已成为摆在桌面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普通电池,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充放循环次数更多、应对极端气温的性能表现也更好。为此,退役的动力电池完全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发电、输配电环节、5G通信基站、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等场景下,都可以作为储能电池使用。

绿色和平组织在《为自愿续航,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提出,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梯次电池电量将达到32GWH,可以覆盖全国5G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需求。到2030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的总价值将接近430亿元人民币,潜力巨大。动力电池的生产需要大量镍钴锰等金属矿,通过梯次回收,不但能降低新采矿源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保障国家层面的关键金属供应安全。

产业界已经开始行动。宁德时代联合百城新能源成立快卜新能源,布局储充检一体化快充站,通过电池AI在线检测技术,在不拆开电池包的情况下,分析、筛选出健康状态良好,长寿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于储能电池、货车、物流车以及二轮车等领域。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电池,可直接流向再生处理,环保、高转化率冶炼方法,将废旧电池中有价技术高效提炼。

从电池全价值链角度来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诸如推进梯次利用,资源循环,建设标准化体系,这些建立健全的电池价值链循环体系必须的条件。但是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规模化仍需要各界扶持,相比电动汽车和电池产能,电池回收利用环节建设现状难以应对即将带来的电池退役潮。

中国已经出台了有关电池回收利用的法规尚不完善,比如工信部在2018年曾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电池厂、整车厂、报废拆解公司和综合利用企业在设计、生产、回收、处理各环节的角色和责任,但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或许可证制度,导致政策落地执行效果有限。且现有电池溯源系统仅需要企业自主填报,缺乏监管约束,导致回收效果难以评价。

此外,动力电池设计和梯次利用缺乏统一标准,退役电池收集率低,影响供应稳定性等问题,都是横亘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领域上的拦路虎。

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出版的《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欧洲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是45%,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低于40%。半数以上废旧锂离子电池不知所踪。

《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并将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对于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是对回收循环利用行业的利好消息。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已经能够通过“逆向产品定位设计”技术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将其还原成可重新用于制备电池的正极材料。核心金属总回收率可达99.3%以上,邦普循环共有生产线22条,产能规模达到8万吨/年。

江卓珊建议,有关部门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设立奖惩机制让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承担建设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的责任。

事实上,《产业发展规划》并不只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规划部署,而是为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网状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基础建设和产业环境的支撑。在基础建设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需继续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眼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我国新能源基础建设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全国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0万台。截至2020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4.1万台,同比增加27.6%。

据了解,当前充电桩的布局已经基本满足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要。不过,目前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建设的发展中仍存在分布不均衡、充电便利性不足等问题,充电难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有分析指出,《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将加快解决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的问题。

氢能源的体系建设成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及的内容。《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求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同时,《产业发展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关于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技术以及推动商业化示范运行等内容。

事实上,早在2019年,氢能源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源上下游的投资和布局成为热点。中金公司认为,氢能源汽车是行业长期发展方向,该项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发展节奏,为氢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陈士华分析认为,氢能源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被多次提及也充分反映出国家对于氢能源发展的重视。“受到原材料的制约以及技术的限制,当前氢能源的发展还没有达成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不过从长远来看,氢能源是替代纯电动的最佳路线,只是其发展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的支持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新能源车辆本身,而是通过扩充产业发展重点,来进一步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在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

受政策的带动作用,未来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投资和发展将有更大想象空间。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电动车长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确定性;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经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汽车板块,哪搞股票最好》?

就短期而言都不好


与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