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模型互动体验

电动汽车模型互动体验

发布时间:2020-08-12 09:39:52

1、爱车作业大征集,试驾启辰D60EV体验纯电动汽车

哈喽大家好我是幽子吟,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试驾启辰D60EV动态的感受,首先对于启辰D60ev的这个外观我还是比较喜欢,因为它的大灯设计和汽油版的大灯设计还是一样的,包括细节点来讲都注入了启辰品牌的灵魂,前面都是以家族式前脸设计,显得比较的运动时尚。侧面的流线型也是比较的流畅风阻系数比较低,在开车的当中明显感觉它的动力比汽油的提速要快,而且呢噪音要小了很多,基本上车在打着火以后根本就不知道车到底有没有启动。 在内饰方面来讲,我觉得设计的还是比较的中规中矩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偏软的包裹,包括座椅坐上去也特别的舒服包裹性比较好,长时间驾驶不会感觉到疲劳,在试驾过程当中时间在30分钟左右,实际上在平坦的路面,它的加速提速包括他的噪音特别的小,在转弯的时候侧倾也比较小,在此试驾这个刹车的时候,它的刹车灵敏度也是比较高的,对一款电动车来讲,确实是比汽油版的这个车要体验的淋漓尽致。 在动力方面,我觉得它的加速特别的快,而且灵敏度也比较高。一脚油门下去的话,动力瞬间就起来了比烧油的要强百倍,毕竟一个电一个油,油电混合的话我觉得也没有达到纯电的这样子的一个效果,而且都说电车比较省,实际上和车友也在交流这个问题,如果说按照长期来讲的话,其实个人感觉也不一定,省,因为我们只考虑了,它是烧电不用烧油,电比较便宜油比较贵,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你在日常行驶的过程当中,你充电要充多少个小时,你加油的话,随加随走,而且如果你开车开7到8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那么你再换电池电瓶的时候他的一个费用又是怎样的一个结果,所以说电动汽车还是有待考察。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启辰d60ev外观设计的比较的大气时尚前脸能继承家族式的前脸设计比较的中规中矩。

日间行车灯设计的还是比较的漂亮在登没醒目的地方在行驶的时候提升了安全因素。

后视镜的设计和汽油版的后视镜设计都是属于光导式led转向灯

轮毂设计的,还是比较的大气时尚,毕竟双色切割的工艺,目前还是比较流行的。

对于雾灯的设计,我觉得这样子造型很新颖很独特个性时尚。

造型比较的新颖而且在亮度来讲的话确实是它的穿透性是比较好的。

对于款轿车来讲,我觉得启辰d60的这款电动车设计的还是比较的流畅性比较好。

英文字母的设计,我觉得突出了这款车的一个亮点,毕竟就是打破了传统的logo标,这样子的话给人一种特别上档次的感觉。

大灯四色原则设计我觉得黑色的包裹加上白色红色以及转向灯黄色的一个设计,这样子的话,颜色鲜明对比而且更加醒目在紧急制动或转向的时候更加的清楚。

标识很新颖,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讲,我觉得这一点有些无动于衷,因为这样子对于有好也好,不好也好,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但是从整体的效果来讲,确实是他的这个车子设计的还是比较的,中规中矩。

有的时候在看这个车型来讲的话,觉得他如果再多一些镀铬的材质的话,会不会更加的好一些?

面板采用的是蓝色的条纹显得也是比较的运动时尚一些蓝黑配黑红配永远是不过时的。

后排的空间还是一样大,坐到后排空间以后呢?和我的车的这个空间是一样大小,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毕竟就是一个电动车,一个烧油的车肯定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空间是一样的。

后排出风口还是比较的,有用,因为如果有了这一设置的话,那么我们后排的这个空气瞬间的会变冷,或者变热,那我们在日常行驶过程当中,我们后排的人也非常的幸福。

其实对于方向盘的设计和它的中控仪表台的设计,其实没有很大的改观对于启程d60,那一款车来讲和现在纯电动车来讲,基本上差距不是很大,要我个人来说就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个核心的零部件而已。

镀铬的材质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毕竟度个彰显着时尚,奢华。

门板的设计呢,比较的中规中矩。除了说中规中矩外,我觉得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词来形容他了,因为他并没有过多新颖之处,但是在日常放储物的时候还是比较便利的。

地址的多功能方向盘,还是比较的,新颖因为现在很多新车上市都在沿用这种弟子型的方向盘对于肚子大的男士来说也是一种福音。

在日常行驶的过程,当中,它的多功能方向盘的按键也是比较的方便在驾驶过程当中呢,也不会影响到安全。

对于电动车来讲,他没有定速巡航啊,只有界面的切换和返回键。

在正常行驶的时候呢,如果前方有障碍物,对于电动车来讲,不管是速度高也好低,也好,都能够轻松地躲避任何障碍物。

感谢汽车之家车友的阅览以及欢迎大家交流,本次试驾启辰D60EV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买车,看车,选车就到汽车之家。

2、合资品牌电动汽车新标杆,深度体验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

2020年3月10日,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公布国补后售价为17.38-19.88万元,另外前五千名购买车主还能享受一两万元的优惠政策,可以说菲斯塔纯电动汽车从上市开始就准备撕开中高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热切期盼拿下一层厚厚的蛋糕,笔者通过此次深度试驾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发现,菲斯塔纯电动不再和以往某些合资品牌难产或者借壳的产物,而是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型在动力电机采用了由大陆集团提供的高电压“3合1”电驱系统,该系统集合电机、变频器、减速器三项重要核心部件于一身,因此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油电管线更少、安全性更高,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5千瓦,峰值扭矩310牛米,该电驱动系统也获得了2019年沃德十佳发动机大奖。

与昂希诺EV一样,北京现代为菲斯塔纯电动汽车适配完了的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系统。“3合1”电驱动系统和OBC单独使用1套高温散热循环管路;动力电池高温散热(水冷板模组)和低温预热(PTC模组)共享1套循环管路。为了降低在能耗较高的高温散热功能呢开启后的耗电量提高热效率,PTC模组被设定在靠近动力电池前端的位置。经过PTC模组加热的脱电离冷却液用通过很短的管路进入动力电池内部为电芯进行预热。

备注:目前国内在售的全部新能源车型中,只有北京现代昂希诺和菲斯塔纯电动汽车,采用更安全的脱电离冷却液。

笔者在试驾过程中发现菲斯塔纯电动的动力电机虽然瞬间爆发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动力相比这个价位的传统燃油车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优秀的行驶平顺性,行驶顿挫?那是绝对不存在的。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加后扭力梁非悬挂的的结构,在电池布局底盘的加持下,转弯时车身姿态不错,悬挂减震相当有韧性,减速带和井盖等大震动都能够托得住,行驶舒适性不错。配置的“电液一体化”的制动总泵,直接将ABS阀体进行了集成,省去了真空泵与储气罐同时,在制动过程中“电量回收”与机械制动衔接的异常平顺并提升的能量回收效率。

菲斯塔纯电动车的内饰采用了北京现代目前家族化风格,由于纯电动汽车采用单级减速器,因此燃油版上的换挡杆更换为更为科技的按键设计,按键旁边是车辆驾驶模式选择按键。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一共具备四种驾驶模式,ECO、Comfort、Sport和ECO+模式,其中ECO+模式通过长按驾驶模式选择按键3秒可激活,开启后会关闭空调等耗电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最大保证续航。

而驾驶模式调节比较特别的是菲斯塔纯电动在每一种模式下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驾驶需求调节其中的空调设置以及动能回收力度。菲斯塔纯电动动能回收力度一共四级可调,其中一档为专门习惯燃油车驾驶习惯的车主设计,基本上感觉不到动能回收,能察觉动能回收的档位分为三档,笔者一般上车会直接调至最高档位。

位于方向盘左右两侧的能量回收按键被设定为“左加右减”,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实时调节,已获得能量回收与制动效率的均衡。菲斯塔纯电动的动能回收力度在最高档位时拖拽力比较大,非常适合新能源老司机进行单踏板操作,并且最大动能回收功率能达到66千瓦,效率相当不错。

而且菲斯塔纯电动和昂希诺纯电动一样,具备实现真正的“单踏板”操作功能,通过长按左侧能量回收拨片不仅可以增加动能回收力度,而且可以直接把车辆刹停。笔者之前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在时速低于20公里每小时左右的情况下,动能回收就会停止介入,车辆进入平缓溜车状态,一旦前方出现红灯需要停车时,必须通过踩下刹车踏板才能实现停车,但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直接通过动能回收拨片进行制动,除了紧急情况,刹车踏板都不需要踩了,可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单踏板操作。

在菲斯塔纯电动的多媒体中,笔者发现该车能够记录行驶后电量消耗情况,其中电量消耗主要为传动系统、空调系统和电子设备。相信很多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经常听到过这种观点,纯电动汽车不要开车灯、不要听歌、不要用多媒体导航和夏天不要开空调等等,因为这些比较费电影响续航,但其实多媒体系统和车灯都是基于低压模块供电,也就是铅酸电池,而夏天空调由于压缩机效率高其实耗电量也不大。菲斯塔纯电动在多媒体系统中安装有EV系统能量消耗显示软件,清晰直观的查看当前状态下车辆电耗使用情况以及占比。

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续航方面,菲斯塔纯电轿车的核心动力电池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523”三元锂电池组,能量密度为146.6瓦时/千克,电池容量高达56.5千瓦时,NEDC续航为490公里。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相较于大多采用风冷系统的合资竞品而言,菲斯塔纯电动能够有效确保动力电池始终处于高效工作温度,降低安全隐患。

在智能驾驶和安全领域,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优于合资同级纯电轿车的16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其中LKA车道保持辅助,BCA盲区防撞辅助系统等九项功能为同级独有。此外,该车搭载10.25英寸超大屏幕以及智能空调系统,可为消费者提供极大便利与呵护。

延伸阅读:

现代品牌目前投放在中国市场的昂希诺纯电动和菲斯塔纯电动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应付式产品,昂希诺纯电动的原型车KONA EV很早就在海外市场上市销售,累计销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十,因此就技术深度和成熟度而言相比于大众朗逸纯电要强许多。

从2014年五月份开始,我国确定了将新能源核心技术、整车制造以及全产业链发展作为重要国策,到目前2020年,还有许多合资品牌依旧采取谨慎关注,小步前行的态势,唯独北京现代几乎保持与我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同步的“推陈出新”。

例如大众朗逸纯电动车型在去年上市的情况下,不仅综合纯电续航仅270公里,而且依旧采取风冷式散热系统,根本没有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国土面积带来的多样性气候条件会给纯电动以及车主带来多么痛苦的困扰。反观北京现代品牌,上市的昂希诺纯电动和菲斯塔纯电动续航都几乎达到500公里,属于目前纯电动汽车能够让消费满意的续航,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够让消费认可。

至于丰田品牌,目前上市的纯电动汽车都属于套娃的产物,广汽丰田上市的iA5纯电动汽车基于广汽新能源Aion S同平台的技术,该车型虽然继承了Aion S不错的产品力,但是放在广汽丰田4S店销售时,车辆依旧使用的是广汽新能源的车标,因为核心技术属于广汽新能源。

当然,丰田品牌目前终于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就会逐渐丢失中国市场,但由于没有北京现代品牌长时间的纯电动汽车技术积累,如果丰田重新立项研发估计黄花菜都凉了,因此丰田只能找比亚迪汽车合作,各取所需。这也让大家能够意识到技术提前布局的重要性,提前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主动的瓜分市场蛋糕,北京现代打得一手好牌。

笔者有话说:

通过深度试驾菲斯塔纯电动汽车,笔者了解到在15-20万元价位区间,菲斯塔纯电动应该是属于产品力非常突出的纯电动轿车,相比于以往合资品牌面对国产品牌纯电动竞争力确实的情况,菲斯塔纯电动可谓撑起了合资品牌的脸面,可以说北京现代是目前所有合资品牌中唯一一家和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不落下风的企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品牌兵家必争之地,北京现代能够依托于海外积累的先进经验布局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笔者认为对于整体市场的竞争而言是良性发展的,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远远达不到饱和的状态,通过不同品牌先进技术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各大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突入与研发。

在后续的评测稿件中,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将对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汽车进行高温和高寒环境充放电效率,使用热成像视频采集系统进行深度解析,尽请关注。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粟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柯珞克模型机,一人一车一世界,领略颜“柯”之美

2020年的开端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攻克难关,积极阻击疫情。由于疫情原因,我们也度过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春节假期,虽然这个假期有点长,但只要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如此的灿烂多彩。更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发觉了我人生的又一新爱好(收集汽车模型),这个爱好让我兴奋,让我充实,柯珞克是上汽斯柯2018年推出3月19日正式上市的一款旗下全新紧凑型SUV,我们亲切的称呼它为“熊二”,刚毅硬朗的外形确实传承了它大哥大熊的精华,而这台高仿真的1:18车模让我流了好久的口水才下的手,废话不多说,我们先观赏一组首图吧!

很有气势的角度

这个角度棱角刻画分明

侧面横拉式腰线力量感十足

分体式雾灯很个性

说实话第一眼看柯珞克的尾部不太适应

柯珞克长4432mm、宽1841mm、高1614mm,轴距为2688mm,这种尺寸的SUV对我来说有强大的吸引力,不大不小,刚好合适,流水型车灯科技感十足,线条凌厉大气,外形时尚满分。

立体感十足

前格栅的ACC雷达探头刻画的塑料感太重

柯珞克的C型LED尾灯颇具辨识度,灯腔内设计了许多交错的棱线

尾灯造型独特

可开启的超大全景天窗

最后谢谢观赏,此次车模秀分享就此结束,我…就是那个喜欢车模,收藏车模,拍摄车模的新手斯机,以后会有更多的作品带给大家,谢谢大家!

4、作为智能化电动汽车,小鹏P7体现在哪?

主要是体现在智能上,“智能“成为P7智能音乐座舱最大亮点之一。 凭借多达47处感知设备、近50处人车交互设备、超过30万亿次秒的芯片算力,P7座舱可实现四重连接,通过人性化交互,连接人与车。实时感知车内外环境,调节车内环境:例如感知到天气变化,屏幕背景会有对应的显示,,根据不同的空调温度,仪表台氛围灯会有冷暖色变化等, 感知用户身份及状态,实现车辆个性化设置、人脸识别启动车辆、 驾驶员疲劳分神预警等多项功能; AI助手小P形象进化,可展现数十种拟人化的动作,并支持免唤醒多轮对话等,配合双屏互动,给我们无感但又无处不在的体验进化。

5、汕头综合能源互动体验中心怎么满足业务开展的需求

体验中心不仅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光伏产品等成熟业务,同时广泛宣传三联供、储能产品等潜力业务,并实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等新兴业务培育。通过差异化策略,满足不同成熟度的业务开展的需求。

6、我的第一台电动汽车——长续航Model 3提车评测

本以为人类都快要登上火星了,没想到一个冠状病毒就把人类打回穴居时代。新车开了3000多公里,最近憋在家里没事做,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大一篇帖子,绝大部分还是坐在这台车上写的。自己读下来也是很累,希望能找到比我还无聊的人阅读。

本人从事设计行业,所以想先从外观说起。 我猜一直关注燃油车设计的人,应该跟我一样不会觉得特斯拉的外观有多精彩。从modelS开始,车身造型也就中规中矩一台掀背车,尤其车灯,跟其它几个豪华品牌相比甚至有一定差距。到ModelX,虽然一对鸥翼门赚足了眼球,但整体还是清汤寡水的像个白面馒头,再到内饰部分,更是形式与材质的双重简化。本以为内部物件的省略应该能赢得成本去优化内饰的材质,但实际上这几个车的触觉和视觉感受都非常扁平化,你一眼进去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太多值得玩味的设计,甚至想说点什么也发现没什么可说。 人类进入数码时代,开始失去对大部分具体物件的依赖,连钱币都几乎可以消失,车上少一两个按钮的确没什么值得留恋。只是东西少了并不代表人对美感的追求也少了,特斯拉的设计虽然简单,但我看到的还是算计多过美感,把简洁上身到美学的高度明显做的不够。

作为一个时尚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时尚的力量。在经济学里,时尚是一个社会与制造业共同推波助澜的产物,时尚在七嘴八舌又众口难调的人群里制造一条相对通用的逻辑,用群体效应去消解个体化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时尚也具有强烈排他性,在一个特定的审美逻辑时期里,不按这个逻辑出牌的人往往看起来格格不入,在商业里也属于高风险的行为。 最近十来年,超大的进气口几乎是最时髦的汽车外观设计。这与市场逼使不断增大的车身是成正比的逻辑,车身越来越大,美学上就需要有更大面积的视觉中心点来与之配套才能显示出其霸气。而长期以来,汽车这个钢铁怪兽的主导形象还是凶狠彪悍,绝不是呆萌可爱。 Model3一出现就颠覆掉了这套逻辑。首先,他定位是3系和A4的B级市场,但车身的大小却要比这个级别的车小一个等次,如果是传统汽车,光这一点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就已经注定一败涂地了。 更与传统背道而驰的是,MODEL3居然连嘴都没有,这样的结果就像人类无法用五官的标准来去讨论外星人的美丑一样。一开始我几乎有点想吐槽,但如果也闭嘴想想,这个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背后其实是近乎狂妄的自信。因为一个试图重新制定审美体系的人,本身必须具备摧枯拉朽的实力和更长远的影响力。 从电动车的角度看,进气口本身没有实用意义,而光滑的车头更有利于风阻系数的提升,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这个设计都是真正合理的进化。而且,一台闭嘴的车,发起狠来也的确不动声色,外表与性格倒也可以完美自洽。这比起比亚迪和蔚来完全装饰用的假大嘴是更加有说服力的。而且当我第一次站在实车面前,发现这个前脸的设计非常有心机的借鉴了保时捷和马丁的造型,一方面有些陌生,另一方面又非常具体的带有经典美感的影子。我最后选了黑色的车身,也是因为黑车最适合这个蒙面设计,好像一个夜行忍者。

这个内饰被诟病最多就是过于简单。其实我想说,在设计的领域简单从来就不能当成缺点。甚至用简单的设计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原本是高水平设计的表现。 但当我第一次坐进Model3的内部,我第一眼感受到的问题是过于强烈的拼凑感。当然,美感与实用只是设计一部分的任务,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生产的效率和成本。model3的内饰设计想必为生产和效率做了大量的让步,为了快速的生产组装,导致各部件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离感,而在这些各自为阵的物件当中,设计几乎无计可施。所以造成了屏是屏,板是板,柜是柜,门是门的孤立感,显得实用有余而心思不足。细用下来,甚至还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设计,(比如中控储物的盖板与杯架之间,有个两头不着的黑洞,每次你翻开储物盖,这个黑洞就在后面张开大嘴,如果你不小心掉进去一枚硬币,你除了说F*CK,是没有办法取出来的)。这种败笔明显不是能力问题,但显得极不专业。 另外,现在的燃油车的内饰灯光设计争奇斗艳,与窗外城市夜景交相辉映,甚至连星空都可以设计到车顶。到了Model3这里突然漆黑一片…这也是一开始我觉得难以接受的地方。笔直的贯穿式出风口至少应该装一条隐约呼吸的灯带吧,也是狠心一点也不给。如果以后一直任性下去,我倒也觉得至少是个性格,但恐怕随着竞争与进化的不断开展,我们这一代老款会显得格外乞丐。

中控储物的盖板与杯架之间,有个两头不着的黑洞,每次你翻开储物盖,这个黑洞就在后面张开大嘴,如果你不小心掉进去一枚硬币,你除了说F*CK,是没有办法取出来的

我一直开这个级别的燃油车,上一台A4allroad换下来,觉得两台车空间相当,后排MODEL3甚至更加富余。特别喜欢这个超大的玻璃设计,前后左右包括车顶给人的感觉非常宽敞自在,为此我可以忍受太过明亮这个毛病。但超大面积的玻璃真正带来的问题是隔音,许多人去改车身和底盘的隔音效果都不可能太好,因为真正跑音的地方是玻璃。我换车以后感觉非常明显,小区保安隔着玻璃正常和我讲话我几乎连车窗也不用摇下来,这在上一台奥迪是不可能的,窗外的人要用喊的。

如果外观对我这样矫情的人还有各种不满,其实驾驶才是这台车真正让我无话可说的地方。燃油车和新能源的这场仗早就胜负已分,相信只要体验过的消费者早已做好了脱离传统的准备,现在唯一需要犹豫的只是投入新能源的时机问题。 首先在使用感受上,上手绝对比想象中容易。必须说,人其实高估了自己对那些复杂按键的依赖,我前后开了4台燃油汽车,每台车的按键设计费尽心思,千万百计。然而回想一下,我每换一台车根本也不会记得上一台车的常用按键到底在哪里。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面对一台那么复杂的机器吗?就像你每次打开发动机舱,看到那么多轰轰作响又不觉明厉的零件,你很难说究竟是感到了焦虑还是获得了更多安全感。 用一块触控屏解决所有问题没有任何不好,现代人的使用惯性,你给他一块黑色大理石板他下意识都想开机,这就是手机和平板的使用思维。什么仪表,什么指针,没有仪表盘,对不起,我上车十分钟就忘了。回过来再看许多车评人对model3一开始的评价并不算公平,因为总的来说,这台车的使用是比传统汽车更容易了,而绝非更复杂了,充其量许多不便只是不熟悉和不习惯而已。 许多常用功能的调节,比如后视镜,座椅,特斯拉其实是整合到个人使用场景中去了,一次性调好,储存,任何时候上车所有部件全部按照你最佳标准自动就位。中途若有轻微调整,马上就有对话框征求是否保存。所以日常情况下根本不必纠结这些按键在不在手边。 最大的进步是,电动车的动力结构解决了燃油车的许多先天不足的问题,就说传统汽车最容易被拿出来争吵的驾驶平顺性问题吧,在电动车时代这应该甚至都不能成为一个话题。说真的,一个完全不懂汽车的人怎么知道什么叫变速箱顿挫?这些机械性能先天不足的问题本身就是属于消费者被迫接受的信息。这种差异,开个半年特斯拉,再任意找台燃油车开开会更加明显。

至于加速性能,都感觉说了都是废话了。我现在最爱就是听后排和副驾的尖叫,虽然我这台还不是性能版。但是对加速没有声音这件事,我觉得是个不小的遗憾,也是个安全隐患。驾驶的激情和任何一种激情一样,力量速度与喘息本应该是构成立体快感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这台车聪明,敏捷,强劲,唯独缺少了与你频率互动的喘息,这是我告别燃油车最遗憾的地方没有之一。 另外,真正当你猛烈加速驾驶的时候,如果是燃油的性能车,早就先声夺人。这样的好处是让周围的车都有个准备,但如果你悄无声息的杀到别车跟前,是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

特斯拉的直营销售策略大大简化了与销售斗智斗勇的过程,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因为对一个消费者来说,即使一年买十台车,也不如销售一天打交道的客人多。这种极不对等的谈判经验让消费者非常难在销售身上找到便宜,退一万步讲,与销售的斗智斗勇无论胜负,这个过程产生的成本实际上都是由消费者承担的。直接统一定价管理,至少节省的是消费者的时间。 但这并不代表消费者购买之前完全不需要做必要的功课。比如这个NEDC续航里程,论坛里依然大把人第一次充电以为自己买到假的特斯拉。即便是我知道20%的续航根本是个虚航,但我依然在购买以后才发现为了保护电池,真正可以日常使用的是刨除这20%以外续航的20%-80%之间的这60%。意思就是说,一台标着续航590km的汽车,正常充满(80%)的续航是420km左右,但实际你行驶到还剩100km的时候就得要插上电源了,这种感觉基本是燃油车一半多一点的续航水平。我坐标深圳,来回一趟广州市区,已经需要在过充和过放中间取舍了。 所以目前电动汽车的最佳使用场景,还是城市内使用,并且自家有充电桩。这样你会体会到电动车给你带来的便利和全新的使用感受,你再也不用去加油站排队,燃油价格也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你也不必时常和4S打交道讨论保养的项目和花费。这几乎排除了所有我最烦的事情。

说到这里,要牵扯到一件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的问题,就是我觉得目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人类在驾驶当中或多或少的使用手机了,虽然法律有严格规定,但执法取证难度太大,比禁远光灯还难执行。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车里使用手机,我甚至可以通过一辆车在路上行驶的姿态判断驾驶员是否在看手机,十有八九。我觉得这才是一般使用场景中自动驾驶最大的意义。我并非是说开特斯拉可以是无忌惮,但如果你非要处理一下急事,绝对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比如腾出手来打蚊子。 我上一台奥迪是有基础的自动驾驶功能的,就几项基础的功能表现上的体验远远不及特斯拉。比如奥迪的车道保持,我基本是不敢放手超过十秒中的,经常就是轧到一边的白线又慌慌张张去轧另一边的白线,弯道中总是有随时要脱轨的感觉。跟车也非常保守,本就保守的自动预判再加上燃油车的延迟,很难达到流畅的效果。使用过程中常常会让副驾误以为我开车很烂。 model3的车道保持和跟车完全是老司机的感觉,向下连拨两下档杆,车马上默认以当前车道限速接管,丝毫不拖泥带水,跟车非常迅速。加上电车起步和制动的平顺,我第一次感受就忍不住说“可以哦”。方向盘需要人为用力的时长间隔比奥迪久,我不喜欢这个感觉,不太容易判断到底多大力的介入可以确定车收到了反馈,我的做法是滚动一下音量,这个操作同样算数。 目前遇到还可以改进的情况就是,相邻车道的车如果轧着你这一头的白线行驶,通常你会判断这人有走神或越线的风险。但model3并不会朝相反的方向适当避让出空间,他还是会以车道正中为准行驶,但其实这时两车并行时已经挨的非常紧张了。

7、有没有那种科技感强、很智能的电动汽车?

特斯拉汽车无论是从颜值还是智能科技感上面来说,都是非常前卫的,可以考虑,就是是稍微贵一些,比亚迪系列的电动汽车秦和唐,内部科技馆也非常强,比较小众的遥控钥匙,智能控制也非常成熟。蔚来汽车和特斯拉,比亚迪,也非常具有科技感,各种智能控制以及大屏中控,包括车辆外表也是满满的科技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与电动汽车模型互动体验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