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外资电动汽车

外资电动汽车

发布时间:2020-08-12 09:56:21

1、纯电动汽车都有哪些牌子的

现在电动汽车主要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价位,续航长短。其实最主要的还在电车的里程上面。电动汽车的主要还是集中在电池的造价太贵,造成车价居高不下。

大众车

北汽的EC180  最高时速100KM,续航里程是 130-150KM,补贴后的售价在5.3万。

江铃E160    最高时速100KM,续航里程是130-152KM,补贴后的售价是4.98万-5.38万之间。

海全A9  最高时速48M,续航里程是80-100km, 补贴后的售价是2.18万。

康迪K11   最高时速85KM  续航里程180-200KM 补贴后的价格3.28万,也是现在共享汽车的主要投放的汽车品牌。

中档车

1.比亚迪

新能源

指导价:21.59-27.59万  目前国产电动汽车中的佼佼者。

2.荣威

荣威RX5新能源

指导价:26.59-29.68万 目前是也是上海限牌城市的首选品牌。

高档车:

特斯拉

MODEL S

指导价:72.35-139.98万 现在国外发展很高,不论技术,还是电池,车辆调教做都我好。开出也倍有面子。

现在的电动汽车的品类的非常的多,主要还是看电池的续航。

2、现在电动汽车有哪些品牌

1、日产:聆风
日产聆风为五门五座掀背纯电动汽车,由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驱动,在完全充电情况下可实现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采用200伏家用交流电,大约需要8小时可以将电池充满;而10分钟的快速充电,便可提供其行驶50公里的用电量,日产聆风将于2010年底于欧美以及日本市场上市,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
2、通用:VOLT
2011年3月24日清晨,一辆挂着雪佛兰铭牌的雪佛兰Volt从通用汽车位于上海金桥的中国总部出发,沿上海至杭州的省道一路行驶,最终到达目的地杭州。这是通用即将在今年年底在中国上市的一款电动车,通用的设计者给它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增程型电动车,而通用的营销者们更给它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噱头“它是目前唯一一款不需要司机为车辆行驶里程而担心的电动车”。
目前,各路车企都在探寻从国家千亿元新能源汽车投入计划的蛋糕中分一杯羹的机会。尽管通用汽车多次宣称雪佛兰Volt在国内并无直接竞争对手,但跟众多外资电动车一样,高额定价、配套匮乏、消费者观望仍是他们兴奋之余要面对的难题。

电动汽车有哪些品牌 电动汽车介绍
3、丰田:普锐斯
普锐斯是日本丰田汽车于1997年所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混合动力车辆车款,随后在2001年销往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最大的市场是日本和北美。美国是Prius最大的市场,至2009初为止,美国丰田总共卖了超过60万辆。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2007年的资料,Prius是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最节省燃油的。 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价Prius是美国目前为止最干净的车辆。英国交通部公布Prius是在英国销售的车辆中第二最少二氧化碳排放。
4、比亚迪:E6EV
继F3DM混合动力车之后推出的又一款新能源汽车,是比亚迪首款纯电动汽车。e6最大的亮点,即采用电力驱动,其动力电池和启动电池均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ET-POWER铁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其含有的所有化学物质均可在自然界中被环境以无害的方式分解吸收,能够很好地解决二次回收等环保问题,是绿色环保的电池。
5、奇瑞:M1EV
瑞麒M1-EV纯电动汽车搭载了336V的大功率电驱动系统,并配备了45/60Ah的高性能锂电池,最高时速为120km/h,最大巡航续驶里程为150km。在普通220V民用电源上慢充,充电时间在6-8小时左右,利用专业充电站充到电池电量的80%需要半小时。
与其他纯电动车型走向市场的路数一样,虽然M1纯电动车型宣布面向市场销售,在当前的基础设施条件之下,也只能和机关政府等合作,进行试点运营。
奇瑞瑞麒M1EV纯电动汽车是在奇瑞S18平台基础上开发的一款纯电动汽车,于11月5日在电动车大会现场宣布上市销售,销售价格为14.98-22.98万元。扣除国家补贴的6万元和部分地方政府的补贴,车型价格约在10-15万区间。

电动汽车有哪些品牌 电动汽车介绍
6、北汽:30EV
E系车型预计将定名为E30EV,采用纯电驱动。实际上在北京汽车轿车生产资质获批之前,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就已经发布了三款纯电动车型,分别是Q60FB、M30RB和C30DB,Q60FB是基于萨博93车型打造的纯电动版本,M30RB的原型是北汽微车威旺306,而C30DB就是C301车型的纯电动版本,也就是E30EV的前生。
目前电动版的E30EV也出现在了最新的第233期工信部新车目录,车型代号为BJ7000B3D-BEV,不同于普通版车型配置的三菱发动机,电动版车型使用的是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TD020W01电动机,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20kw,额定电压336V,额定转速3000r/min,额定扭矩64Nm。配合使用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50公里,百公里耗电量为16-17度,充电时间大约6-7小时。电池的使用寿命是3年或者6万公里。有消息称,E30EV的售价可能高达30万元(未扣除补贴)。
7、陆地方舟系列纯电动汽车
深圳市陆地方舟电动车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拥有纯电动乘用车标准和自主品牌企业,也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高效变频纯电动汽车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01年起,该企业就默默地在“十年磨一剑”,如今已完全自主拥有“高效变频电驱动系统集成”和“DSP电驱动控制系统集成”2项核心技术。同时,拥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以及相关的电动汽车整车关键电子辅助系统配套系列专有技术,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100余项,是目前国内电动汽车领域中研发能力最强、掌握核心技术最多、技术转化成果最广的企业之一。目前,该企业在广东深圳、广西柳州、江苏如皋、佛山高明都已建立了汽车生产基地,越南、老挝各有一个合作股分公司,拥有纯电动汽车专用生产线,电动汽车检测线和电动车专用试车场等,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都不可小觑。
8、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帕洛阿尔托(Palo Alto)。
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发布于2008年,为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 2012年,特斯拉发布了其第二款汽车产品——Model S,一款四门纯电动豪华轿跑车 ; 第三款汽车产品为Model X,豪华纯电动SUV ,于2015年9月开始交付。 特斯拉的下一款汽车为Model 3,首次公开于2016年3月 ,并将于2017年末开始交付。

3、特斯拉不是“独狼”入华,跟它一起来的还有这家外资动力电池企业

文/十八

有人说,特斯拉入华,是希望通过“鲶鱼效应”来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活力。现在看来,被激发活力的不仅是汽车市场,还有本土的动力电池市场。

根据工信部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11批)》,如今共22款纯电动汽车入选补贴目录,其中包括已经国产的特斯拉纯电轿车,以及外资品牌奔驰、丰田等旗下产品。

这意味着,继今年6月份电池“白名单”废除后,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对外开放,外资的动力电池品牌将可以在中国享受与本土电池企业相同的待遇。

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将搭载获批企业生产的电池作为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基础性条件,此后工信部陆续发布四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白名单”,名单中57家电池厂商均为本土企业,这一行业规范一直被认为是本土电池企业的保护伞。

但这次特斯拉国产车型进入补贴名册,则标志着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事业版图的开启,同时,这也给本土动力电池企业敲响了警钟。

外资企业的进攻

众所周知,从2014双方签署合资建厂协议开始,松下电池一直是特斯拉进口版车型的的唯一电池供应商。但是在特斯拉国产之后,这个局面有所改变。因为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15万的产能,松下电池无法独立承担。

尽管早前,松下美国电池制造部门负责人艾伦斯旺(Allan Swan)表示,可以将美国内达华州一号超级工厂的产能提高到54GWh。显然也解决不了特斯拉巨大的动力电池需求缺口。

而且,11月22日,松下电器CEO津贺一宏也曾表示,松下没有计划为特斯拉公司在中国建造一座新电池工厂。迫于成本压力,这意味着特斯拉需要在中国寻找其他的电池供应商。此前,LG化学和宁德时代都被传出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可能,但最终,LG化学拔得头筹。

这个消息也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披露的,目录显示,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型号名为TSL7000,同时应用松下和LG化学的电芯,两种电芯版本产品的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445km和455km,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分别为145Wh/kg和153Wh/kg。

之所以选择LG化学,是有原因的。目前,LG化学已经在南京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工厂,并且已经达到了一定技术层次。去年,LG化学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也出现在了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的榜单上。

而且不仅是LG化学,包括韩国SK、三星SDI等世界顶尖的电池供应商都已经纷纷在国内开设动力电池工厂,毕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很难让众企业不为之所动。

2019年5月,韩国SK宣称斥资33.5亿元在中国建设第二座动力电池工厂;7月,三星SDI宣布在陕西开启扩能项目,拟定投资4.6亿元;LG化学南京工厂的投资也接近29亿元。

国产电池企业的困局

一方面是外资品牌的入侵,一方面是本土企业的落寞。根据【汽车维基APP】汇总,2016年我国有200余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工信部目录,到2017年只剩下90余家;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真正实现装机量的企业只有40家左右。有专家预测,到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将不足20家。

本土的电池生产厂家已经不再独具优势,这是众多企业共识。而这种觉醒,大概是从国内电池巨头沃特玛轰然倒塌开始的。

2019年11月7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19)粤03破申410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自然人黄子廷对沃特玛的破产清算申请。

这家创立于2002年的动力锂电池企业,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而业内对它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总结出来只有四个字“不思进取”。

沃特玛在2016年被坚瑞沃能收购后,不重视核心技术,只想通过产业联盟,赢得一时订单,最终导致公司未能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被市场淘汰。

曾经的巨头倒下了,如今的业内巨头也不容易。宁德时代作为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实际上也是危机四伏。外资品牌的围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内耗。

根据其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8.43亿元,占当季总营收的比例为6.7%。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宁德时代换回了稳定客户关系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补贴退坡,或者市场风向发生变化,就会很难维持现有的风光。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分别为38.64%、43.7%、36.29%和32.79%。这个水平不仅远高于国内竞争对手,也让外资品牌留下了羡慕的泪水。尽管,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政府补贴的红利。

如今,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涌入,以及众多主机厂纷纷自研电池,都在鞭笞着宁德时代。去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的毛利润已经降至27.93%。

而这,还只是开始。随着行业洗牌的加速,不仅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市场也必将经历一番风雨洗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外资零部件公司真的会逐渐夺回中国电动车市场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前期的零部件市场也成为了诸多企业争夺的焦点。而且在上海车展中,零部件企业参展规模略有扩大,多家外资零部件企业参展。外资零部件公司会逐渐夺回中国电动车的市场吗?文青认为难度较大。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方面,自主品牌与外资企业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早期一直走的都是模仿之路。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我国已经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点根据新能源汽车销量就不难看出。截止到2019年6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约344万台,占据全球销量的50%以上,这也说明我国已经逐步成为了一个新能源汽车大国。

另外,销量的增加同样拉动的是国内零部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为代表的国产动力电池企业同时得到了发展。根据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显示,单就宁德时代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供货车企达到58家,在2018年市场占有率达到41.2%。在这样的市场份额下,外资零部件公司如果想要抢夺中国市场困难较大。再者,由于我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支持力度较高,相关零部件公司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从上述几方面情况不难看出,外资零部件公司想要抢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困难较大。但是随着新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新功能的出现必不可少,而这些新功能并不能依赖于一个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所以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方式。

5、广东出台措施稳外资 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

日前,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若干措施》,提出落实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政策。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宽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支持中外合资乘用车企业的外方按规定转让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对省级财政年度贡献首次超过 1 亿元的外资总部型企业,省财政按其当年对省级财政贡献量的 30% 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 1 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广东省鼓励外商投资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

中国网汽车7月29日讯 记者日前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发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根据《通知》表示,广东省将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宽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支持中外合资乘用车企业的外方按规定转让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取消设立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对外方投资者出资比例和从业年限的限制。

此外,对省级财政年度贡献首次超过1亿元的外资总部型企业,省财政按其当年对省级财政贡献量的30%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1亿元。鼓励各地出台支持外资总部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

于此同时,《通知》还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资工作的决策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形成协同效应。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加强组织实施,强化精准施策,切实把稳外资工作抓紧抓细抓实。省商务厅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每月通报各地市利用外资工作情况,对稳外资工作完成较好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地区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稳外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外资的电动车品牌有哪几个?

日本的多点 小刀,等等

8、新能源汽车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是什么意思

新能源汽车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是指,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车企要想在中国建厂,就必须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并且中国车企的股权比例不能低于50%,由目前的合资车企来看,中国本土车企都是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新能源汽车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就,没有中国车企的股权比例不能低于50%这个硬性要求了。

9、为什么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比合资品牌更活跃?

现在电动汽车综合来讲并不经济,说白了就是国家在带领大家往里面砸钱,培养市场,点科技树,立标杆,放火箭。带领当然不白带领,国家肯定要率先砸钱,宣传利好、补贴研发经费、对厂商补贴成本、对用户补贴车价和电费,不光补贴电动汽车,还补贴充电桩。我没有查过相关法规条例和文献,但是我猜测这些补贴极少包括外资以及合资。何况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是需要牌照的,这些牌照你猜优先发放给谁?

为什么?因为汽车工业我国一直以来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整体领先的,即使很努力,一直没赶超。质量、可靠性、生产效率,就是比人家低一头。而汽车工业作为最复杂的大批量工业(航空航天复杂性超过汽车,但生产批量较小,甚至单件生产),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综合实力,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业水平至今大而不强。过去几十年,我们做出了许多努力,试图缩小这种差距,然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积重难返。

刚好,现在能源逐渐紧张,电池、超级电容的性能和成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就逐渐被提上了各国的议程,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抢占先手才能引领未来。而对于我国,首先就是弯道超车的考量,大家起点都差不多,这种机会不上怎么行?而其他因素在我国体现的也最为明显。首先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前期不用考虑出口,只靠内需就足够养活大量的车厂;其次我们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技术也不比别人落后,大家都是同一个起跑线,在一些领域我们已经领先,比如株洲机车用石墨烯做的超级电容,应用于短途公交车取得了巨大成功。

短途公交车停靠时间短,但停靠位置相对固定、启动和制动频率极高、使用频率也高,而且站间距离短。

超级电容的充电速度快的令人发指,对使用频率和次数几乎没有限制,寿命超长,而且安全环保(化学电池有限的充放电次数和电池泄露污染以及安全问题一直广为诟病,而且能量密度也没有很理想)虽然能量密度目前还较为有限,但足以保障短途公交车行驶经过数个站点,只要每隔几个站点安装一个充电桩即可及时充电;公交车制动频繁,电动车可进行动力回收,比内燃机车在能源价格上经济不少,超级电容回收效率又一次表现出色;超级电容的造价较高、体积也不小,然而放在大巴车上这些都不是问题,大巴车完全有空间容纳超级电容,而它超高的使用频率大大摊薄了超级电容的成本。

株洲机车是中车的主要研发机构,高铁都是用电的,研发超级电容既有实力又有动机。这次石墨烯超级电容的应用,即使不说引领时代,也称得上是世界首例。目前超级电容用于小型汽车还有若干难题需要攻克,比如成本、能量密度和小型化,主要是能量密度。短途大巴车的能量密度能满足十公里级就够了,家用小轿车起码要达到百公里级别。

总体来说,我国试图在电动车行业实现工业水平的弯道超车,引领时代,而且在诸多方面已经占据了优势。为了引导企业投入研发资金、为了培养市场,我国出台了诸多利好措施,不惜代价砸钱,试图让目前并不经济的电动车有利可图。这些优惠政策自然不会轻易便宜了外资和合资企业,甚至会给他们设置一些额外的门槛,限制他们进入我国市场――我们的市场已经足够大,中短期内都不需要考虑他们能有什么反制措施。那么电动汽车国产品牌遍地开花,外资、合资品牌在我国没什么动作也就不奇怪了。


与外资电动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