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中国电动汽车规划目标

中国电动汽车规划目标

发布时间:2021-05-16 02:57:58

1、新能源汽车距2020年目标还有多远

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年。
“在这5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显着成效,凝聚了多方共识、聚集了各方资源,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近日,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蓝皮书》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如是说。
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王晓明更是提议,有必要将2017年作为时间节点,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阶段性评估。
筛选出《规划》的具体目标一一作考。不过,作为指导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的内容丰富而详实,难以简单概括或盖棺定论,因为,此次梳理内容指向的是《规划》中提出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保有量

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成效:有序递增

解读:对于2015年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达到30.7万辆;2014年和2013年这一数据分别是7.5万辆和1.76万辆。2013年~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售39.96万辆。再加上“十城千辆”阶段的示范推广,距离50万辆的目标不足10万辆,目标完成度超过80%。

而后两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序递增。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2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1.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万辆和2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8%和33.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4.9万辆和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8%和12.8%。中汽协预计,今年完成70万~80万辆的目标问题不大。对于2020年200万辆的目标,多数业内专家都抱有很大信心。500万辆的累计产销量似乎也并不困难。

关键词 充电设施
目标: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
成效:全面开花
解读:充电基础设施跟不上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障碍。不过,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花,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18.1万个。其中,城际高速快充站已形成“六纵六横两环”格局。去年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区域完成充电1.45万车次,充电量达12.3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5%。在私人充电桩领域,居民专用充电桩的建设矛盾有所缓解,整车销售企业配送专用桩的安装比例已达87.7%,较去年中期提升约10个百分点。
重点区域方面,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北京市推广新能源汽车数量为13.54万辆,与之相配套的充电桩建设数量为9.23万个。北京已经基本形成六环范围内半径5公里的公共充电圈。

18万公共桩、87%的专用桩安装比例、重点区域5公里充电半径,这些数字有力证明“车桩规模基本匹配,重点区域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基本满足需求”的目标基本实现,扣除实际应用中的便利性和经济性问题,95%的完成度算得上一个客观评价。不过,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建桩热和用桩冷并存,据了解,我国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城市中心区的充电桩几乎24小时不停充电,但位置偏僻的充电桩却几乎闲置,且闲置的充电桩数量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目标: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Wh/kg以上,成本降至2元/Wh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1.5元/Wh以下。
成效:任重道远
解读:关于动力电池,《规划》中的目标已经相对保守,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公布的一些指标对动力电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50Wh/kg,系统比能量达到250Wh/kg,单体能量密度达到650Wh/L,系统能量密度达到320Wh/L,满足300km以上纯电动汽车应用需求,电池系统成本降至1元/Wh;到2020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200Wh/kg,系统比能量达到120Wh/kg,单体能量密度达到400Wh/L,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40Wh/L,电池系统成本降至1.5元/Wh。

7月初,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目前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可以达到100~350Wh/kg。科技部部长万钢也曾公开表示,每隔四年左右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的能力密度可以提高一倍左右,成本可以降低50%左右。记者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调查得知,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00Wh/kg左右,电池包120Wh/kg左右;电池包成本在1.5~1.8元/Wh,电池单体的成本在1元/Wh以下,基本完成了《规划》中提到的2015年目标。但这一目标并非2015年实现,而是滞后了1~2年的时间。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要达到《路线图》所提出的2020年目标,似乎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 电驱动系统

目标:2015年目标为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kW/kg,成本降至200元/kW。2020年目标为驱动电机平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效:从有到优

解读:近年来,我国驱动电机产业保持了产销规模的持续增长,新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出现。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蓝皮书》称,我国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集成度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指标逐步接近2020年发展目标。我国乘用车驱动电机产品功率密度已经达到3.3~3.6kW/kg,最高转速提高至12800rpm以上;商用车驱动电机转矩密度达到18N·m/kg以上,最高转速达到3500rpm以上;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达到12kW/L以上,控制器效率达到98%以上。总体而言,我国乘用车驱动电机技术指标继续保持国际先进,商用车驱动电机技术指标保持国际领先,电机控制器指标正在迅速赶超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目标: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成效:黯然失色

解读:燃料电池技术方面,日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丰田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已经量产并上市,在美国、日本其售价相当于一辆B级车的价格。在我国,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显然处于边缘地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还没有量产产品,个别企业样车的造价更是高出丰田量产车多倍。氢燃料商用车已经有示范应用,但在产品性能和售价方面仍有差距。2016年,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张存满曾表示,中国氢燃料汽车技术落后国外发达国家5~10年。

2、中国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

5年后油点混合保准的流行了差不多15.20年的吧电动的基本成型了
发展的应该很好 主要对环境又改善嘛

3、连续五年未完成年度目标 现代汽车计划2025年前推出44款电动车型

现代汽车集团于1月2日公布的年度业绩和未来规划显示:2019年,现代汽车集团全球总销量为719万辆,相比去年同比下滑了3%,低于760万辆的年度目标。现代和起亚汽车在连续五年未能实现年度销售目标后,预计2020年总销量将比2019年增加35万辆,同比增幅达5%,达到754万辆。

现代汽车执行副董事长郑义宣(Euisun Chung)表示:“2020年将成为现代汽车巩固其未来行业领导地位的首个年份。”这名未来即将接任父亲郑梦九位置而接班现代汽车集团的韩国人在2019年初已经制定了全面转型的指导原则,涵盖从大规模投资到加强与合作伙伴关系的所有方面到微观层面的运作。

与大部分车企一样,现代汽车也在电气化、氢燃料工业生态系统和自动驾驶商业化,以及其移动出行服务业务逐步扩张。

根据外媒消息,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44款电动化车型,其中包括13款混合动力车型,6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3款纯电动车和2款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目前,该公司拥有24款电动化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该集团尤其强调了,到2025年将投资超过870亿美元将纯电动车数量从当前的9款提升至23款。其中,将有11款专用电动汽车(注:指不基于现有燃油车,而是全新开发的电动车)。首款专用电动汽车最早将于2021年上市。

不过,关于这款“专用电动汽车”,现代汽车的信息披露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

最早关于“专用电动汽车”的公告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报道称这款车将采用“捷恩斯”品牌标识,用于和特斯拉Model 3对标。

而在2019年6月份,《韩国商报》报道称,现代汽车开始生产一款纯电动紧凑型SUV,采用“全球通用电气模块化平台(E-GMP)”。该报道指出,原型车将于2020年年中亮相,2021年初投产。

而到了2020年新年庆典上,现代汽车集团又改变了说法——称全新的电动车架构将应用于2024年发布的全新电动车上。

目前,只有起亚的口径较为明确。该制造商近期证实,将在2021年投产概念车Imagine。这是一款主打运动的纯电动车型。

除了上述车型以外,剩余10款“专用电动汽车”均没有确凿信息披露。

一家日本媒体NNA数周前报道称,韩国SK Innovation将为现代汽车一款跨界SUV车型提供50万套电池。这款率先采用E-GMP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将搭载额定电压800伏的电池组,预计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在现代汽车韩国蔚山工厂投产。

除此以外,现代汽车集团将在2020年推出更多基于燃油车基础上开发的电动化车型,也就是“非专用电动汽车”。例如,起亚索兰托(Kia Sorento)、现代途胜(Hyundai Tucson)和现代圣达菲(Hyundai Santa Fe)。

在氢燃料方面,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向交通运输部门和发电部门供应燃料电池系统,从而在2030年之前每年向全球提供约20万个燃料电池系统。该集团将同时在韩国建立年产50万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工厂。

自动驾驶领域,现代汽车正在加快自动驾驶软件技术的发展,并将L4级和L5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在2022年开发出自动驾驶平台后,并在2024年下半年投入商业生产。去年,现代汽车向打车平台Grab提供了200辆现代Kona Electric车型。

数周前,现代汽车还公布了“2025战略”。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之前预留6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20亿元)的投资,用于研发未来技术。在同一时间范围内,该公司的目标是使得汽车业务营业利润率达到8%,并争取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有5%的份额。

此外,该制造商计划到2025年可以达到年销50万辆纯电动车的市场规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

自2009年1月我国开始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的推广工程,计划主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形式,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截至日前,覆盖城市已经由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扩大到25个。
截至目前,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1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000辆,建成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示范运行总里程超过3.3亿公里,对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明显。
时值“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以各种形式、从不同渠道陆续出炉。为此,第一电动网搜集大量资料做了一次大盘点以飨读者。
北京
根据北京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北京的纯电动汽车在用车将达到10万辆的规模,并将以乘用车为主。北京主要依托北汽和长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其中长安新能源汽车基地30万辆;北汽15万辆,车型包括迷迪电动车,C70、C30等北京牌纯电动轿车。中大燕京新建1万辆新能源客车基地。
另外,规划中有一系列电动汽车优惠政策,据了解,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车时,除将享受与深圳相同水平的优惠补贴外,还将享受不摇号、不限行、不纳税(国家代付)的特殊优惠。
按照国家电网北京公司的规划,5年内将建成以256座充换电站为骨架,210座配送站为网点的分区分级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满足各类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
天津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的规划,“十二五”时期, 将加快发展商用车、专用车、特种车和中高档大客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水平,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未知。一汽夏利至少投资3.5亿元推进电动乘用车量产,车型以自主研发2011款威姿V1平台为基础,并衍生出三厢车型。背靠仰融的天津正道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关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项目合资合作意向书》,项目总投资约300 亿元,依然悬念重重。
上海
201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30万辆,2012年先达到10万辆。着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致力于成为我国技术领先、产业集聚、应用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基地。主要车型将在推出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后,在2012年投产能节油50%的荣威550强混混合动力轿车及纯电动车。
珠海
根据“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和珠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等文件精神,依托珠海本地企业获得的“新能源汽车产学研产业化基地”,以整车为龙头,夯实电池、电机、电控三大零部件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实现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万辆。初步建立适应电动汽车发展要求的配套设施网络、产业支撑体系和政策环境。

5、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技术成熟程度、使用便利性及经济性是影响电动汽车普及的主要因素,电动汽车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与燃油汽车相比较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让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和量产。

6、大众将年产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提前至2023年

12月27日,大众汽车宣布,将之前的2025年年产电动车100万辆的目标从2025年提前至2023年。而2025年的新目标为150万辆。大众汽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电动出行的Thomas Ulbrich表示,2020年是大众汽车转型的关键一年。大众汽车品牌ID.家族的首款车型ID.3会正式上市交付,后续车型也将加入,大众汽车品牌的电气化攻势将开始走向市场。

 

解读:大众的调整是非常激进的。

 

要知道,在经过产能地狱之后,2019年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的产能也不过36万辆。而大众目前才只有两个刚刚投产的电动车工厂,德国茨维考工厂和上海安亭工厂。

 

茨维考的工厂于11月4日开始投产,按照大众的规划,从2021年起,产能将会达到33万。11月8日,上海安亭工厂落成,计划年产能30万辆。两家中国工厂,安亭工厂和佛山工厂的量产时间都定在了2020年。

 

按照大众的规划,2022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落成8座MEB工厂,其中1座在美国田纳西州,2座在中国,5座在欧洲。

 

8座工厂中,仅中国两家工厂加上茨维考工厂的目标产能就超过了90万。从工厂建设的角度,100万的年产能目标,似乎不是问题。

 

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电池的供应,特别是在欧洲。

 

大众和Northvolt合建的动力电池工厂要在2023年底/2024年初才能开始生产,而欧洲本土的电池供应严重依赖亚洲企业在欧洲建设的动力电池工厂。

 

虽然大众和LG化学、SK创新、三星SDI、宁德时代都建立了供应关系,但是这些企业在欧洲的产能多数都处于在建状态。未来,还需要产能爬坡,并且欧洲其他整车厂的需求也很旺盛。大众在欧洲的电池供应有相当大的挑战。

 

在中国,电池供应则要成熟的多,这可能也是大众短期内把2/3的产能安排在中国的原因。

 

从车型上来看,基于MEB平台,大众短期内仅有ID.3,规模投放市场要到2020年夏季,2020年还会有ID. CROZZ投入生产。但是,ID.3 的市场反响不甚乐观。截至到目前,仅有3.7万名客户预定了ID.3并支付了预定金。这和Model 3发布之后几十万的预定量有较大差距。

 

并且大众最近的ID. 3在生产中还遇到了软件问题,首批车辆将不能通过OTA解决问题,生产不得不推迟,大众表示会在问题解决后会追上原计划,明年仍然维持在茨维考生产10万辆ID. 3的计划。

 

目标虽然很宏大,但大众在造电动车上仍然是“新手”。

 

自2013年以来,大众共生产了25万辆电动汽车(包括混动车)。其中2018年,大众生产了5万辆电动车;2019年,大众生产了超过7万辆电动汽车。

 

就像Thomas Ulbrich说的,2020年是大众电动化的关键一年,大众开始规模地向市场投放电动化产品。这是大众从一个电动车造车“新手”转向“大师”的关键一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将推出11款纯电动车型 起亚宣布2025年战略规划

日前,海外媒体报道称,起亚对外宣布了一项“S计划”,预计在2025年将推出11款纯电动车,并且在2021年前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起亚的“S计划”除了车型发布的计划以外,还包括了起亚将在2026年实现100万环保车型的销量,同时起亚还希望能够在除中国市场之外的汽车市场中能够占据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的6.6%。

“S计划”中所提到的11款纯电动车型,目前已知的有K3纯电动版、Seltos EV、Soul EV和e-Niro。全新的纯电动车型将会是Imagine概念车的量产版本,该车型已经在去年的日内瓦车展和上海车展亮相。动力方面,该车型将搭载800V电气系统,续航里程将超过500公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新销售车辆主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版》,规划的发展愿景中权提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规划还提到,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以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当下乃至未来都火热的专业,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才几年,未来必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教育经费投入也非常的大,现在正是新能源汽车人才紧缺的时间,学习新能源汽车专业肯定会前景非常好。


与中国电动汽车规划目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