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未来电动汽车发展

未来电动汽车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31 09:53:15

1、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吗?

现在纯电汽车已经在短短几年内,从之前的300公里左右的续航,增加到了六七百公里,翻了一倍有余,快充时间也大幅度缩短,似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成为市场的主流。维修成本是咱们一般老百姓接受不了的,所以说纯电动汽车暂时不是发展的趋势,只有各个方面完善好了,才是纯电动汽车的天下。各地申请新能源拍照人数增长,加上电动车不限号的刺激,增加了购买者的需求,所以未来的电车发展有很好的前景!

如果大范围普及换电站,统一车用电池标准,是完全可以达到快速满电这个需求的,同时用循环次数少的电池,控制电池的流通时间和次数,也完全可以解决容量衰减这个点。此外,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发展,如果报废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和充电时间先于它得到根本性解决,那无疑会把这个技术给扼杀在襁褓中。对于电动汽车,我们要有全面的认识,不能一味跟风觉得电动就很新潮,还是要了解清楚电动汽车的特性,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购买电动汽车。  

纯电动车的增多势必会加大我国总体电量的需求量,从这一点来看,纯电动车也不符合新能源的范畴。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确节能环保,但是所需的电却一点不节能一点也不环保。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造车成本的降低,纯电动汽车价格也会不断下降,在国家大力支持的环境下,新能源会取代燃油,在驱动时代发展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一来也就是说氢燃料电池车会在商用车领域大规模应用,而主流市场则是乘用车领域,所以说纯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吗?

我自己就是纯电动车主,但从日常用车的种种体验上,我并不觉得它是什么未来大趋势。相反,淘汰它才应该是大趋势。



先说说我这台车的情况。

车型:2016款帝豪EV,补贴后落地价14.7万元,2016年4月上牌,目前ODO里程31000km。

电池信息:45.3kWh三元锂电池,工信部续航253km,实际续航120-350km(因为测试标准不一样,它是我见过的唯一实测续航大概率大于工信部续航的车型)。

我两个家里都有固定车位和充电桩,A家电价0.478元一度,B家充电压根不用自己花钱。工作日往返通勤里程45-70km/天,3万多公里真正需要自己掏的电费也就1000块钱。相比只能靠公共充电桩的车主,我充电不用排队、不用原地等、不用专程跑一趟、不用为了充电多花停车费、不用担心油车占位和充电桩故障,开车也不用靠羽绒服和棉被来省电,用车条件已经十分优越了。

但我仍然不看好纯电动车。

发展了这么多年,纯电动车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电池的特性,而且是近期难以改变的(除非出现重大的科技革新),比如下面这几条。

1.电池比汽油怕冷

①北方冬天续航大减(可逆):

25度时放电性能最佳,环境低于15度就有看得见的衰减。以北京冬天的平均温度,电池容量要打75折。更恶心的是只要超过2天不开,下次启动就会发现冻掉了至少十几公里续航。而汽油车在冬天无非是冷启动的头几分钟油耗稍高、热机速度稍慢一些而已,而且单程开得越远,对油耗的影响越弱,不影响正常用车。

②快充速度和能量回收力度受限:

以掌柜的车为例,5度以下BMS为了保护电池,充电电流要比常温时打5-6折。其他3个季节,国家电网快充桩的电流可以维持在110-120A(电量低于80%时),到了冬天为了保护电池,电流只能达到60-66A,充电时间几乎翻倍。同时,动能回收强度在低温下也衰减了一半,需要更频繁地用机械刹车来弥补制动力下降。

③大功率放电(即急加速)容易导致锂离子结晶,造成续航不可逆衰减。

我这台车标称最大功率95kW,但额定功率其实只有50kW,所以如下图的最大功率输出(黄框中一格表示25kW)对电池来说属于不健康的操作,长期这么开会明显有损电池寿命,这是后期保养无法弥补的。而汽油车只要保养得当,只要不是连续长时间激烈驾驶,都不会对动力总成的耐久性构成质的伤害。


2.暖风耗电巨大

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作为热源,暖风纯靠电加热,虽然制热速度确实比冷启动的发动机快得多,但耗电极高。我的车表显瞬时功率高达6.9kW,相当于四五个电吹风。如果温度设在25℃以上,就算恒温后平均功率也要3kW左右。加上低温本身电池性能差,纯电动车在冬天的续航要比春秋天打5-7折。我这车春秋天续航300km+很轻松,最高开到过350km(就是日常路况,非龟速和下山路),冬天正常开暖风多则220km,少则120km。如果是SUV车型,车内空间更大,散热率更高,暖风的耗电量还会更猛。暖风是按时间来算能耗的,一小时耗电量在常温下可以跑20-25km路。所以赶上严重堵车的话,可能暖风用掉的电比行驶本身都多。另外,暖风的使用加快了电池充放电循环的进度,暖风用得越多,电池寿命之内可用的行驶里程就越少。

3.能量密度比汽油弱爆了

目前民用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最高的也不过0.18-0.2kWh/kg,而且盲目提升能量密度还会有损安全性。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44kWh/kg,相当于电池的200多倍。就算考虑到发动机实际热效率也就25%-30%,仍然比电池高五六十倍。50公斤的汽油就能轻松带着一台A级车跑七八百公里,而三四百公斤的电池只能续航300公里左右。何况电池的自重本身是一种负担,电池堆得越多,百公里电耗也会随之增加。同样技术水平下,电池容量做大一倍,续航可能只增加五六成。容量越大,量效比反而越低。下图就是我这2016款帝豪EV的动力电池组,重达390公斤。


4.充电速度远不如加油

纯电动车通常有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个充电口,但充电的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化学变化,即便是快充,车企最多也只敢宣传三四十分钟充到80%,80%以上时BMS为了保护电池会逐步限流降功率,电量从80%-100%的时间和20%-80%差不多。我的车从20%以下快充至100%,夏天至少1小时,冬天则要2小时。慢充倒是可以恒功率充电,一般是7kW(我的车比较老,只支持3.5kW慢充),但毕竟速度慢,电池容量越大的车充电时间自然也就越长。

汽油车加油完全是物理浇灌,就算去收银台刷卡、开发票,撑死了也就5分钟。你说我没算加油排队时间?那是你还没见过充电站排队充电的盛况。


⬆️国家电网充电桩充电,由于低温,电量80%以上后电流只有24A


⬆️一个半小时才充了21度电,1.5元/度的电价也不便宜

5.高速太费电

汽油车跑高速之所以省油,是因为内燃机高效工况范围窄,低速蠕行时发动机处于低负载状态,窝工浪费的能量多,所以需要适当的风阻来增加发动机负载才能处于最高效工况,80-90公里左右的风阻对轿车来说正合适,所以就成了经济时速。但电动机的高效工况范围比内燃机高得多,风阻始终是越小越好,可以说从20km/h以上,都是越快越费电,要知道风阻是和车速的平方呈正比的——120km/h的风阻是60km/h的4倍,是40km/h的9倍。以掌柜的车为例,维持80km/h巡航需要12kw的功率,算下来45kWh满电可以开3小时45分钟,即300公里;而120km/h巡航则需要23kw的功率,只能开俩小时,续航235公里。冬天开着暖风跑高速长途,你充电时间没准比你在路上跑的时间都长。跑一个半小时强制休息一个半小时是一台汽车应有的表现吗?


6.可怜的残值率

因为电池容量随时间和里程衰减,电动车的折旧速度非常快,新车开3-5年残值就几乎归零了,下家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也很低。而5年的汽油车普遍还有50%左右的残值,车况好或者走量车的残值还能更高。

7.补贴后依然比同级别汽油车贵

我这台车指导价高达24.98万元,是同款汽油版车型的3倍。虽然补贴了11万元,但商业险是按25万保额交的保费。和整车的售价和残值比起来,就算电比油便宜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舍本逐末。

8.没有独立充电条件的车主不在少数

我确实有充电条件,但这没有普适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每天有不下6位数的车主为找车位发愁,北京的停车位缺口更是高达40%-50%。如果因为自己有固定车位充电就鼓吹纯电动大法好,那就是“何不食肉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无良态度了。我买车头一年也经历了只能依赖公共快充桩的状态,那段时间简直如同买了个爹:冬天本来续航就缩水,每次还要预留三四十公里续航用来找充电站,刨掉这部分,每次充满电跑150公里左右,就要开始得找地方充电了。为了少跑几次充电站,也为了防止充电站可能有各种原因充不上电,我一个人时经常舍不得开暖风。充上电还要干等一两个小时,而且电费还贵:国电充电桩每天7-23点电价在1.5-2元/度,按冬天百公里20度电算,一公里电费要花三四毛,和加92号汽油的同级别汽油车相比已经不便宜了,这还不算有的充电站要照常收停车费呢。

直观对比一下:电动车400公斤电池做不到的事,汽油车20公斤汽油就做到了;电动车1-2小时才能充满电,汽油车2-5分钟就加满油了。汽油车比电动车更持久,更稳定,更快速,更灵活,还更便宜。

家用电器之所以好用,是因为它们即插即用。其他靠电池供能的,无非就是手表、电动玩具、挂钟、遥控器、手电、手机、笔记本电脑这些尺寸小、功耗低的物件。尺寸和功耗越大,电池能量密度低、补给速度慢的弊端就会越来越致命。这就是商用船舶和飞机没有纯电动的原因。有个大V说得好:

假设一架客机携带10吨燃油可以飞3个小时,那么按照前面汽车和电动车的比值来算,飞机应当携带200吨电池才能飞3小时。坏消息是高空温度低,续航减半,可能飞机不开暖风飞一个半小时电就用光了;好消息是带了200吨电池的飞机根本飞不起来,避免了更大危险的发生。

上图是宝马1991年亮相的E1电动车,因为电池和成本最终只造了5台原型车,没有量产。

有些靠跪舔和厂家充值为生的伪车评人总是假模假样地以“没条件别买电动车”“这是给有钱人‘提高’城市通勤质量的工具”来为电动车的缺陷洗地。比如“电动车更适合城市通勤代步”,其实是因为电动车续航太短、充电太慢,跑别的工况都不行,只有市区低速短途才显得不那么难堪。你能说低年级小学生比成年人更适合算100以内加减法吗?燃油车怎么就不适合市区代步了?事实是除非你只有买电车的指标,买电车是为了解决从零到一,否则电动车不会提升任何所谓的城市通勤质量。

3、为什么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因为未来目标是环保节能减排,电动汽车符合现在的环境趋势,所以在未来电动汽车成为汽车的发展趋势。

4、电动汽车会是未来发展趋势吗?现在买电动汽车怎么样?

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势,其实根据现在电动汽车的发展来看的话,电动汽车将传统的汽车行业可以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甚至包括现在原有的传统燃油车的整体的技术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国内的车企来说,长城奇瑞,吉利,北汽,长安,比亚迪等,这些都有自己的电动汽车,甚至是一些新势力的加入。

电动汽车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靠电力相对于普通的人为车来讲,用车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的,虽然对于现阶段而言,电动汽车处在起步的阶段,但是随着政府的补贴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在很多方面具有的优势,对于日常有刚需,并且作为城市通勤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一个非常便利的福利。

从政策上面去看的话,目前国家也是加大了充电设施的建设,就单拿充电桩来说在一线城市是整体而言,充电桩的布置是非常的完善啊,并且对于车辆而言,充电也是非常方便的,其实从这个上面就能看的出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电动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减排这一点解决了,目前想能源短缺环境,这样的一些问题,同时,不管是国内也好,或者是国外也好,基本上所有的政府都在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相信在我国汽车企业和政府共同的配合下面,未来电动汽车发展,也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目前广大消费者对于纯电车型最大的顾虑还是里程焦虑,这一点其实和十年前智能手机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对于智能手机电量问题的焦虑非常相似,以至于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几年,还有很多人怀念过去那个虽然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别的什么都不能干但是却可以待机两个星期的功能手机。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再去怀念功能机了,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智能手机的功能太过强大,现在人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智能手机了,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手机电池和充电技术快速发展,目前手机电池动辄就超过4000毫安,中度使用两天都没有问题,而且目前很多智能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快充技术,目前最大的充电功率已经达到了65w,也就是说冲个十几分钟就足够你用一整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也不会有人顾虑手机电量问题了。

5、电动汽车发展前景怎么样?

环境和能源危机是全球面临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保守地畅想一下,未来50年所有的汽车将全部都是电力驱动的,或者准确点说绝大多数都是电力驱动的,少量采用生物燃料,氢化燃料,甚至核燃料等其他形式。
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着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等多种形式。受限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水平,存在着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充电站的建设等制约因素,目前混合动力Hybrid到了市场水平,几乎每个汽车厂商都有相应的车型或者在研发阶段,价位也在市场能接受的水平,当然比传统内燃机的汽车价格还稍高一点。但它仅是一个过渡的技术。纯电动汽车是终极的方向。
纯电动汽车,将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现有的汽车技术,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四驱机构,乃至电控系统都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市场上的最受关注的是美国的特斯拉纯电动车,采用锂电池驱动,国内的比亚迪也在纯电动车的研发中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如果您有兴趣去了解一下特斯拉,你对纯电动车就会充满信心了。

6、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大吗?

" 摘要:本文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概略介绍,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作了综合评述,展望了电动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1引言

上世纪70年代全球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各跨国汽车公司先后开始研发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我国经过“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在研发电动汽车的专项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科研成果真正能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项目并不多。国外大汽车公司投入远比我国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已投入批量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寥寥无几。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

现代电动汽车一般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但是近几年在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本文将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若干问题和趋势,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2纯电动汽车(PEV)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动力蓄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的电动汽车,虽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目前采用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它们已达到的实际性能指标和市场平均价格,如表1所示。根据实际装车时的循环寿命和市场价格,可估算出电动汽车从各种动力电池上每取出1kWh电能所必须付出的费用。计算时,假设电池最高可充电荷电状态(SOC)为0.9,放电SOC为0.2,即实际可用的电池容量仅占总容量的70%;由电网供电价为0.5元/kWh,电池的平均充放电效率为0.75。

从表1的粗略计算中可知,虽然从电网取电仅需0.5元/kWh,但充入电池,再从电池取出,铅酸电池每提供1kWh电能,价格为3.05元左右,其中2.38元为电池折旧费,0.67元为电网供电费,而从镍氢电池中每提供1kWh电能,费用为9.6元,锂离子电池为10.2元,即后二种先进电池供电成本是铅酸电池的三倍多。

目前国内市场上用柴油机发电,价格大致为3元/kWh,若用汽油机发电,供电价格估计为4元/kWh,即从铅酸电机提供电能的价格大致和柴油机发电价格相等,仅仅从取得能量的成本来考虑,采用铅酸电池比汽油机驱动有一定价格优势,但是由于它太过笨重,充电时间又长,因此只被广泛用于车速小于50km/h的各种场地车、高尔夫球车、垃圾车、叉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上。实践证实铅酸电池在这一低端产品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实用性。

镍氢电池的主要优点是相对寿命较长,但是由于镍金属占其成本的60%,导致镍氢电池价格居高不下。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很快,近10年来,其比能量由100Wh/kg增加到180Wh/kg,比功率可达2000W/kg,循环寿命达1000次以上,工作温度范围达-40~55℃。美国USABC在2002年制定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目标如表2所示。

近年由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有重大突破,又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攻方向。我国拥有锂资源优势,锂电池产量到2004年已占全球市场的37.1%,预计到2015年以后,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有望达到可以和铅酸电池竞争的水平,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

图1示出了国内外各种纯电动车辆数量/性能和价格/性能曲线,以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低性能车辆,由于其成本低廉,仅我国在2006年已达到年产2000万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冲击1号电动跑车,虽然已达到了很高的动力性,但是由于售价高昂,仅生产了区区50辆,由于没有市场而不得不停产。性能较低的场地车,在我国年产达7000~8000辆左右;天津清源电动车公司生产的微型电动车,最高车速仅50km/h,年产也可以达千辆以上,这可能是目前市场所能接受的纯电动车辆性能的上限。上述所有电动车辆均采用铅酸电池为动力。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不断提升,未来5~10年内,市场上可能会出现最高车速≥100km/h,续驶里程≥250km的高性能纯电动汽车。

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由于完全由动力蓄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其性能/价格比长期以来都远远低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难于与传统汽车相竞争,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汽车公司都着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在1997年率先向市场推出“先驱者”(Prius)混合动力汽车,并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市场上均获得较大成功,累计产销量已超过60万辆。随后日本本田、美国福特、通用和欧洲一些大公司,也纷纷向市场推出各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

3.1研制全混合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具备两个以上动力源、而其中有一个可以释放电能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按混合方式不同,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按混合度(电机功率与内燃机功率之比)的不同,又可分为微混合、轻度混合和全混合三种。其中外挂式皮带驱动起动/发电(BSG)式是微混合动力汽车的典型结构,其电机功率一般仅2~3kW,依赖发动机趵%GD!A3蟊鱿

7、未来的电动汽车的总装会如何发展?

未来目标是环保节能减排,电动汽车符合现在的环境趋势,所以在未来电动汽车成为内汽车的容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是指采用蓄电池或燃料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电能,不排放废气,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环保汽车。

由于电力可以从核能、水能、地热等多种能源中获得,因此可以减少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仅如此,这种汽车还具有乘坐舒适安全、操纵方便、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特别是经过不断改进后,电动车蓄电池的性能大为提高,使得电动汽车处于与燃油汽车竞争的有利地位。据预测,未来75%左右的燃油汽车将被电动汽车取代。

8、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真的是电动汽车吗

新能源行业潜力较大,国家政策也是利好,可以放心学习这项技术。

9、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充电设施保有量持续上升,补贴幅度退坡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幅度的大规模退坡表明将迎来全行业大洗牌,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随着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的增加以及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完善,我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上升但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4.68%,较上一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了2025 年25%的电动车占比目标,2019 年渗透率4.68%离2025 年目标相差较大。



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遇到较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是汽车的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逐渐提高。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与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