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企业发展

电动汽车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31 20:31:25

1、外媒: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大竞争时代,刺激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外媒称中国电动汽车将进入大竞争时代。随着人们对电动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加入电动车造车大军中。在这样的局面下,国内电动车的市场竞争会越来也激烈。所以说外媒的说法也不是捕风捉影。而是国内电动车市场在未来将会面临的一个事实。

刺激电动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环保的需要。由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排出的尾气对大气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所以说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都在鼓励和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其次,很多企业进入电动汽车行业。人们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了很多的企业纷纷加入了造车大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的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最后,人们对电动汽车的青睐。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也充分发挥了它自身的优势,节能环保,安静舒适,使得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一、环保的需要。

由于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各国纷纷推广和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缓解全球变暖。这样也就刺激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二、众多企业纷纷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由于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个主流和趋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电动汽车领域,现在未来的市场上分一杯羹。这样的状况也刺激了带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

三、人们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电动汽车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电动汽车的需求也会变大。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情景也非常的广阔,这也刺激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2、国内纯电动汽车行业前景好吗?

相信随着电池安全和电池续航里程等技术瓶颈的突破,中国纯电汽车销量会大幅上升。目前国内纯电汽车虽然相较特斯拉还有一定差距,但近期也不断有让人惊喜的车型出现,让人看到中国“特斯拉”的影子,譬如新创车企华人运通去年发布的车型高合HiPhi 1,前后200千瓦电机,百公里加速可以做到3.9秒,续航里程达600公里以上,这些数据都不虚特斯拉。总之,未来中国纯电动汽车将会越来越流行,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3、小米终于出电动汽车了,为什么现在的企业都发展做电动汽车这一行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不断枯竭,特别是石油,用一点少一点,另外我国有一半石油来源于进口,能源长期受到威胁。能源供应暂时中断、严重不足或价格暴涨会对一个国家经济造成损害。石油和美元挂钩了,也是美元霸权的基础,石油就等同于美元,减少石油相当于减少美元的使用,而电力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火力发电所使用的煤,在中国是不缺的。

其次是燃油车的尾气排放问题所造成的空气污染,随着汽车大规模普及和使用,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造成了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堵塞,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已经成为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很严重的污染,在这种前提下发展电动车是大势所趋,电动车有很多优点,如没有尾气排放,没有噪音等,虽然电动车目前的续航是一个大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攻克电池技术,现在的石墨烯技术就有望解决电动车的续航问题。 

另外中国的汽车产业并不差,如果单论市场占有率和生产数量,中国车企即便不是全球第一梯队,也是第二梯队厉害的 ,但中国企业和中国手机行业存在一个同样的顽疾,缺乏品牌影响力和核心技术。芯片和操作系统之殇之于手机跟发动机产业之于汽车产业一样,中国的车因为发动机性能比不过德国、日本的技术, 但是电动汽车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之初,自主品牌同一起跑线,新生事物有着更强的积极性和探索动力,在传统汽车无法赶超的压力之下,它们渴望换一个跑道从零开始,有着弯道超车的极大欲望,所以现在企业都开始发展电动汽车。

4、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目前来说,无论是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电动汽车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欧盟地区已经宣布于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车的销售,而国内,政府对于电动汽车出台补贴政策以及减免购置税和专用车牌、大量建设充电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动汽车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说明了电动汽车的前景光明。

但是目前电动汽车想要全面推广开来,还是存在着层层困难的。

首先就是价格上,高档一点的车型,像特斯拉这类纯进口品牌,动辄万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普通人家根本消费不起。而国产车型的纯电动车,就算有政府补贴,终端售价仍然要达到二三十万,而看看相同车型的燃油车却只有十来万甚至几万块钱,消费者心里不平衡肯定就不会想买。而低端的电动车售价低廉,只需要几万块,由于品牌混杂和做工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又不能接受,只能活跃在广大偏远农村乡镇地区,使用者大都都是上年纪的老年人,因此也被人称之为老年代步车。

由于目前中国的汽车厂商在蓄电池的开发应用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导致实际续航能力非常差,蓄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流失电量,进一步降低续航能力。在充电过程中,需要耗费时间太长太久,并且电池在达到使用寿命以后,需要二次更换电池,这也必然需要一大笔费用。诚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短板相信也能慢慢被克服。

虽然说纯电汽车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但混合动力的火爆,无疑也是在纯电技术突破之前,一个合理过渡的最佳选择。一旦纯电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那么毫无疑问,届时纯电动车必然将全面替换和取代燃油车乃至混合动力。

5、电动汽车的行业前景好吗

首先是政策上,我国始终坚持的是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的调节作用和国家政府宏回观调控的作用,因此答,对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政府更多的是采取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以此来辅助国产电动汽车的开发和销售,从而实现电动汽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阶段。

其次是企业方面,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开发,是传统企业的一次重型改革,也是新兴汽车产业诞生的机遇,因此对于电动汽车的生产无论在资金、人才还是技术上的布局相较于传统汽车的生产都是非常重的。另外,我国一些企业在电池、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使得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

再次是市场和消费者方面,我国一直以来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而电动汽车无疑也将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目前,在电动汽车产品不断推出和政策扶持不断鼓励的情况下,我国消费者也开始不断将消费目光从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转移。

总之,电动汽车行业要加快技术革新,解决电动汽车续航和动力补充这两大问题,为消费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电动汽车行业的繁荣只是时间的问题。

6、电动汽车发展前景怎么样?

环境和能源危机是全球面临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保守地畅想一下,未来50年所有的汽车将全部都是电力驱动的,或者准确点说绝大多数都是电力驱动的,少量采用生物燃料,氢化燃料,甚至核燃料等其他形式。
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着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等多种形式。受限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水平,存在着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充电站的建设等制约因素,目前混合动力Hybrid到了市场水平,几乎每个汽车厂商都有相应的车型或者在研发阶段,价位也在市场能接受的水平,当然比传统内燃机的汽车价格还稍高一点。但它仅是一个过渡的技术。纯电动汽车是终极的方向。
纯电动汽车,将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现有的汽车技术,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四驱机构,乃至电控系统都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市场上的最受关注的是美国的特斯拉纯电动车,采用锂电池驱动,国内的比亚迪也在纯电动车的研发中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如果您有兴趣去了解一下特斯拉,你对纯电动车就会充满信心了。

7、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国外著名汽车公司都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电动汽车, 世界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美国正在大力研制和推广使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政府能源部与通用、福特和戴- 克三大汽车制造商联合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美国已有7 个州加入了零排放计划, 到规定年限后这些地区销售的汽车必须为零排放, 即只能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英国已有数万辆电动汽车在使用;
法国是世界上推广应用纯电动汽车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成立了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国家部际协调委员会,巴黎和拉罗舍尔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网基础设施, 制定了优惠的支持和激励使用电动汽车的政策, 且已经初步形成了纯电动汽车运行体系。
国际性大型运动会上, 电动汽车也成为各国展示其科技实力和环保意识的工具之一。亚特兰大奥运会使用了纯电动客车作为公务和电视转播车,悉尼奥运会购买了英国近400 辆电动客车作为运动员接送车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
欧洲各大汽车厂商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本公司研制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甚至德国的博世等著名的零部件公司也积极与大汽车公司联手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美国已有近20 个城市试验使用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瑞典、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计划在9 个欧洲城市开通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线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斩露头角, 国外企业界纷纷组成强大的跨国联盟, 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中国电动汽车虽然没有欧美等国家起步早, 但国家从维护能源安全, 改善大气环境, 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电动汽车研究一直是国家计划项目, 并在2001 年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现正处于研发势头强劲阶段, 部分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以来, 已成功开发出燃料电池汽车样车, 累计运行数千公里; 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武汉等地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百万公里; 纯电动汽车已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试验。

8、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你好题主,随copy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关键技术上还有待突破,尤其电池的综合技术。有朝一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人推动下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新能源前景很好的。请采纳谢谢!

9、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大吗?

" 摘要:本文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概略介绍,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作了综合评述,展望了电动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1引言

上世纪70年代全球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各跨国汽车公司先后开始研发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我国经过“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在研发电动汽车的专项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科研成果真正能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项目并不多。国外大汽车公司投入远比我国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已投入批量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寥寥无几。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

现代电动汽车一般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但是近几年在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本文将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若干问题和趋势,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2纯电动汽车(PEV)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动力蓄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的电动汽车,虽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目前采用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它们已达到的实际性能指标和市场平均价格,如表1所示。根据实际装车时的循环寿命和市场价格,可估算出电动汽车从各种动力电池上每取出1kWh电能所必须付出的费用。计算时,假设电池最高可充电荷电状态(SOC)为0.9,放电SOC为0.2,即实际可用的电池容量仅占总容量的70%;由电网供电价为0.5元/kWh,电池的平均充放电效率为0.75。

从表1的粗略计算中可知,虽然从电网取电仅需0.5元/kWh,但充入电池,再从电池取出,铅酸电池每提供1kWh电能,价格为3.05元左右,其中2.38元为电池折旧费,0.67元为电网供电费,而从镍氢电池中每提供1kWh电能,费用为9.6元,锂离子电池为10.2元,即后二种先进电池供电成本是铅酸电池的三倍多。

目前国内市场上用柴油机发电,价格大致为3元/kWh,若用汽油机发电,供电价格估计为4元/kWh,即从铅酸电机提供电能的价格大致和柴油机发电价格相等,仅仅从取得能量的成本来考虑,采用铅酸电池比汽油机驱动有一定价格优势,但是由于它太过笨重,充电时间又长,因此只被广泛用于车速小于50km/h的各种场地车、高尔夫球车、垃圾车、叉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上。实践证实铅酸电池在这一低端产品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实用性。

镍氢电池的主要优点是相对寿命较长,但是由于镍金属占其成本的60%,导致镍氢电池价格居高不下。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很快,近10年来,其比能量由100Wh/kg增加到180Wh/kg,比功率可达2000W/kg,循环寿命达1000次以上,工作温度范围达-40~55℃。美国USABC在2002年制定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目标如表2所示。

近年由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有重大突破,又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攻方向。我国拥有锂资源优势,锂电池产量到2004年已占全球市场的37.1%,预计到2015年以后,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有望达到可以和铅酸电池竞争的水平,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

图1示出了国内外各种纯电动车辆数量/性能和价格/性能曲线,以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低性能车辆,由于其成本低廉,仅我国在2006年已达到年产2000万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冲击1号电动跑车,虽然已达到了很高的动力性,但是由于售价高昂,仅生产了区区50辆,由于没有市场而不得不停产。性能较低的场地车,在我国年产达7000~8000辆左右;天津清源电动车公司生产的微型电动车,最高车速仅50km/h,年产也可以达千辆以上,这可能是目前市场所能接受的纯电动车辆性能的上限。上述所有电动车辆均采用铅酸电池为动力。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不断提升,未来5~10年内,市场上可能会出现最高车速≥100km/h,续驶里程≥250km的高性能纯电动汽车。

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由于完全由动力蓄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其性能/价格比长期以来都远远低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难于与传统汽车相竞争,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汽车公司都着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在1997年率先向市场推出“先驱者”(Prius)混合动力汽车,并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市场上均获得较大成功,累计产销量已超过60万辆。随后日本本田、美国福特、通用和欧洲一些大公司,也纷纷向市场推出各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

3.1研制全混合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具备两个以上动力源、而其中有一个可以释放电能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按混合方式不同,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按混合度(电机功率与内燃机功率之比)的不同,又可分为微混合、轻度混合和全混合三种。其中外挂式皮带驱动起动/发电(BSG)式是微混合动力汽车的典型结构,其电机功率一般仅2~3kW,依赖发动机趵%GD!A3蟊鱿


与电动汽车企业发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