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属于什么经济行业分类
制造业
这个图是在国家统计局的截图,新能源汽车被归类到制造业里面哦
2、红旗纯电轿车谍照曝光;零跑C11续航超600公里;埃安品牌即将独立
红旗纯电动轿车谍照曝光,预计售价会在30万以内
近日,电驹小编获得了一组红旗E111的路试谍照。该车前脸造型简洁,前格栅与E-HS9的直瀑式设计有些相似,并采用了分体式头灯组造型。据一汽红旗内部资料显示,红旗E111纯电轿车将在明年3月正式量产,虽然车身尺寸官方没有给出任何数据,不过官方表示轴距达到了2990mm,这个轴距超过了特斯拉Model S。另外,新车预计售价将低于红旗H9,预计会在30万以内。
零跑C11将亮相广州车展,续航达到600公里以上
有消息称零跑旗下第三款产品零跑C11将在广州车展发布,新车基于零跑C架构打造,将定位于一款中型SUV,轴距达到2923mm。动力方面,零跑C11将搭载海格力斯电驱系统,最大输出功率400kW,最大扭矩720N·m,拥有运动、舒适、ECO三种驾驶模式,NEDC续航里程达到600km以上;并配备有Leap Pilot 22项智能驾驶辅助。
广汽新能源埃安第4款车型曝预告图,内部代号为A20
近日,广汽新能能源发布了一组全新SUV车型的预告图。这款车的内部代号为A20,定位为小型纯电SUV。据悉,这款新车将于11月20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将以概念车的状态亮相,并公布正式命名。
广汽新能源A20将为埃安家族下的第四款量产车型,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其将搭载ADiGO 3.0自动驾驶、一键遥控泊车、5G车载娱乐等功能。同时,我们猜测广汽新能源A20还有望搭载广汽新能源刚刚发布的两挡双电机,成为品牌旗下首款搭载该动力的车型。
埃安品牌即将独立,或将在广州车展宣布
日前,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11月12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申报,将公司名称更改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随后该项变更于11月16日获得核准。这意味着埃安品牌即将独立,广汽集团预计会在11月20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公布这一消息。
蔚来第三季度财报:营收超45亿元
11月18日,蔚来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蔚来总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21.7%。其中,汽车销售毛利率达14.5%,综合毛利率为12.9%。净亏损继续收窄至10.47亿元,同比下降58.5%。
销量方面,蔚来第三季度总交付量为12206辆,其中包括8660辆ES6、3530辆ES8和16辆EC6,今年前10个月总交付总量为31430辆。汽车销售额为42.668亿元,同比增长146.1%,环比增长22.4%。
苹果泰坦项目获车身通风系统专利
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近日公布了苹果泰坦项目中新获得的几项专利,其中一项涉及汽车车身通风系统。该项“车身结构通风系统”专利是为了打造坚固、轻量化、通风良好的底盘,实现在不削弱车身结构的情况下,在各种车身结构中配备通风管道,节省车内空间的同时让汽车、驾驶员和乘客保持凉爽。
宝能汽车成立汽车软件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11月16日,宝能汽车宣布成立汽车软件公司——前海七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软件及创新业务模式提供商。这是继旗下首个自建整车制造基地西安工厂建成后,宝能汽车又一新动作。企查查APP显示,前海七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注册于今年10月,注册资本10亿元。
国家统计局: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4.1%
11月16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4.1%、38.5%、30.2%、28.0%、20.4%。
中汽协:11月上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量完成74.4万辆,同比增长12.5%
11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行业内11家重点企业上报的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11月上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量完成74.4万辆,同比增长12.5%。其中乘用车产量完成63.9万辆,同比增长9.8%,商用车产量完成了10.6万辆,同比增长32.3%。
日产否认寻求出售三菱汽车股份
11月16日,日产首席执行官Ashwani Gupta在路透社汽车峰会的电话会议中否认寻求出售三菱汽车股份,他表示:“我们没有讨论或考虑改变合作伙伴公司的资本结构,且我们目前正在推进很多项目。”当日早些时候,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日产正考虑出售其在三菱汽车的34%持股,以抗击疫情带来的需求下滑。
10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上升127.5%
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10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2.4GWh,同比上升127.5%,环比上升3.5%。特斯拉Model 3和五菱宏光MINI EV等热销电动车,均大面积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中没有贵金属,磷和铁目前相对价格便宜,相比于配装三元锂电池的车辆,配装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至少有近5000元的价格优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制造业出厂价同比下降0.6% 通胀趋缓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2020年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4.0%。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3%。
值得注意的是,CPI和PPI两组指数分别反映出消费端和生产端的变化水平。而PPI将对CPI产生传导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在消费端存在一定程度通货膨胀,这主要受疫情的因素影响,随着食品行业出现的季节性恢复,这种通货膨胀的趋势正在和缓。
汽车行业作为交通和通信行业的范畴,其居民消费价格表现同比呈现4.9%的跌幅,这其中与国际油价大跌和受疫情影响有关。但交通和通信行业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然不能对冲CPI整体的增长。
受国际油价和疫情大环境影响,在生产端PPI指数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出现下滑态势。其中汽车制造业作为生产端中的细分行业,其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环比下降0.1%与3月份表现持平。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制造业将呈现回暖态势,汽车制造业依然值得外界期待。
1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 通胀趋势缓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4.0%;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4.7%,服务价格上涨0.9%。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5%。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9%。其中,城市下降0.8%,农村下降1.0%;食品价格下降3.0%,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1.3%,服务价格持平。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所谓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此次4月份出现CPI指数同比上涨反映出相比于去年同期出现一定的通货膨胀。但结合1月至4月单月数据来看,呈现CPI同比下降趋势说明通货膨胀现象出现缓解趋势。
2
食品价格成为影响CPI指数的主要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CPI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而在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又产生绝对影响,猪肉价格上涨96.9%,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4月份CPI指数环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食品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继续下降的主要因素。
具体来看,天气转暖,鲜菜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8.0%,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7.6%,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鲜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均下降2.2%。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可以说,“民以食为天”成为影响4月份CPI指数的绝对主流部分。
3
疫情导致交通和通信居民价格同比下降4.9%
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之一的CPI,4月份表现的同比增长3.3%。行业分析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通俗的理解就是今年4月份购买同一商品,将比去年同期要多花3.3%的金额。
换句话说,CPI指数上涨或导致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当CPI上涨时,意味着居民实际工资收入减少,居民收入缩水。这使得用车成本提高,对于汽车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汽车预言家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发现,涉及CPI七大类细分指标中出现了四涨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4.8%和2.2%,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0%和0.1%;交通和通信、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下降4.9%、0.4%和0.3%。
或许有人认为,包含汽车的交通通信大类出现同比下降4.9%与整体通货膨胀相矛盾。对此,有行业人士向汽车预言家表示,交通和通信行业出现同比下降4.9%,这主要与2020年开年的新冠疫情冲击有关。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9.1%;中国2月份乘用车销量22.4万辆,同比下降81.7%;中国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5.2%。已经达到触底水平。此外,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7.5%、8.2%和3.7%。综合因素导致汽车交通和通信行业出现同比下降4.9%。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数据依次为:环比、同比、1—4月同比表现
作为发展中国家,CPI指数细分类型中主要集中在衣、食、行以及教育、医疗等与每一个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作为中产生活标志的两大类房价和车价并未完全列入其中,这主要是因为这两项在现在阶段仍属于奢侈品消费。所以,仅以汽车出现降幅并未能对冲整体CPI指数的同比上涨。
4
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
2020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3%。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
国家统计局官方解释,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cer Price Index for Instrial Procts, 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此次国家统计局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调查涵盖1638个基本分类的2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调查涵盖900多个基本分类的1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涉及全国5万余家工业企业。
5
PPI 环比同比下降 汽车制造业或将迎来回暖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3.31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1.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8.8%,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7%,衣着价格下降0.6%,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1.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9.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6.6%,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1.7%;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6.8%,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1.4%。
通过梳理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跌幅曲线图可以看出,2020年1月成为同比变化的一个分水岭。且生产资料同比出厂价格出现了四连降。且从细分种类来看,涉及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均为下降。而与民生材料直接相关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6.2%,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下降的有30个,上涨的有8个,持平的有2个。呈现出此种变化,主要受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两组数据来看,CPI反应在消费端,而PPI反应生产环节价格水平。行业分析人士指出,PPI对CPI会产生传导性的影响。
在汽车制造业出厂价格来看,同比下降0.6%,环比下降0.1%与3月份表现持平。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制造业出厂价格环比将呈现回暖态势,这对于保持汽车制造业的积极性将产生更加利好的消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减少15.9%
文 | Autodealer
欢迎供稿 | [email protected]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信息,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总额较去年增加,13个行业减少,其中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80846.7亿元,同比上一年下降1.8%;利润总额5086.8亿元,同比下降15.9%。
针对规模以上相关产业生产经营季度的具体数据,统计局发布了延后公告,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生产经营数据生产时间推迟,发布时间由原定的2月6日推迟至2月14日。
整个汽车行业受宏观经济放缓、汽车市场趋向饱和、国六排放提前实施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汽车销量持续下降,车企效益下滑。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产销降幅比去年分别扩大3.3%和5.4%。原本高补贴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自7月宣布补贴退坡后,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受此影响全年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对于2020年的汽车销量预期,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
对于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持续两年出现销量下滑,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仍将下滑约2%。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纷纷看好,认为从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截止目前国内14家A股上市车企中,已有10家发布业绩预告,但业绩预喜的仅3家,其余七家业绩整车企业业绩预悲,其中4家预亏、3家预减,由此可见2019年大部分车企利润下滑严重。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虽说是所有车企中利润下滑最小的,但也下滑近三成。公司预计在2019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104亿元,同比减少28.9%左右,上汽集团在2019年净利亦预减百亿。而上汽集团旗下拥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2019年度整车销量623.8万辆,同比减少11.54%。
长安汽车2019年全年公司预计亏损24亿-29亿元,而上年同期仍盈利6.8亿元,利润由盈利转变为亏损,同比上年下滑高达452.56%-526%。同样,长安汽车解释为“受销量下滑影响所致”, 旗下各品牌汽车产销量几乎全部下降,其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长安福特,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18.4万辆,同比下滑达51.3%;长安汽车2019年累计销售新车约176万辆,同比下滑15%。
比亚迪汽车2019年全年公司预计盈利15.84亿-17.7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7.8亿元,由于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导致销量腰斩,利润同比上年下滑高达36.19-43.03%。2019年比亚迪汽车总销量为46万辆,同比下滑11.39%。其中燃油车型销售231893辆,新能源车销售219353辆,分别下滑7.39%、同比下滑15.02%。原本上半年强劲的新能源车型,到下半年发生情况互换。
一汽轿车主营乘用车品牌有奔腾品牌和一汽马自达,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00万元至5,4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3.45%至82.3%。该公司称,受市场影响、竞争持续加剧,导致公司产品销量减少,以及国五国六切换等因素致业绩大幅减少。
而众泰汽车和力帆股份两家车企,深受去年被传出破产谣言的 “黑天鹅”事件,导致两家公司业绩销量双双大幅下滑,分别预亏超60亿元和49亿元。在销量上,众泰汽车2019年全年累计售出1.66万辆,同比腰斩超50%;而力帆汽车累计售出1.3万辆,同比下滑达77.4%。
在2019年实现利润扭转盈亏的两家车企江淮汽车和ST海马,却不是因为销量的上涨使其实现盈利,而是通过变卖资产和补贴影响。其中,江淮汽车在2019年里累计获得相关补贴已达8.41亿元,而2019年里累计销量仅16.3万辆,同比下降17.8%。
海马汽车在2019年通过出售闲置房产、转让子公司股份以及政府财政补贴来实现亏损填补,可想而知在2018年海马汽车同期亏损高达16.3亿元。在2019年里多款车型已沦入停产情况,全年累计销量仅2.95万辆,同比暴跌56.41%。
总的来看,连续下滑的市场环境仍未等到改观,以至于汽车制造业陷入低迷,车企利润减少或亏损,而行业洗牌仍将持续。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车市仍将会受疫情影响,致使汽车产业链生产、消费者购买力方面受阻,因此,预计今年1、2月份受疫情影响,车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国家统计局:今年前两月汽车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7%
(文/彭科峰)来疫情对于汽车行业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3654亿元,同比下降37%;1-2月,汽车生产200.5万辆,同比下降45.8%。
此外,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来看,在汽车制造类方面,今年1-2月,轿车生产75.1万辆,同比下降49.8%;SUV生产71.4万辆,同比下降41.3%;新能源汽车生产5.1万辆,同比下降62.8%。
总的来说,统计局本次发布的权威数据,也再次证明了汽车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汽车都是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而在本次疫情期间,全球汽车产业链也因为中国零部件企业的突然断供而一度遭遇停产危机。但在中汽协、乘联会等机构的专家看来,或许3月份汽车市场依然不会好转,中国车市要想恢复正常,可能需要等到5月份以后。从这个角度来说,汽车行业要想提前回暖,可能确实需要一些政策的支持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1月乘用车售170万辆降21.5%,被寒冬封印的汽车市场何时回暖?
大雪纷纷扬扬落下,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
站在窗前,身体得不到肆意的享受,看似美好的背后却藏着一片寂静。
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全国各地都在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目前在汽车行业已有近百家企业加入其中,物资与现金的总额超过了10亿元。
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克“疫”制胜,出门迎福。
突发的疫情,让车企经销商线下渠道几乎处于暂停状态,再加上本就的销售淡季,对2020年1月份的销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乘联会2月13日公布了2020年1月乘用车产销数据,零售端数据显示,2020年1月全国乘用车(轿车+SUV+MPV)市场零售169.9万台,同比下降21.5%。
这是自05年乘联会零售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1月环比19年12月的零售下降20.8%的幅度也是历年最低的。
从以上数据看,SUV、轿车、MPV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MPV下滑最为严重。
新能源车方面,2020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51.3%,环比2019年12月下降67%。
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1.0万台,同比下降38%;纯电动的批发销量3.5万台,同比下降52%。
1月销量的整体下滑,可以说让车企们在2020年的开年就承受了较大的市场压力。
但是,在整体的市场大环境下,即使1月份的销量有出现明显的增长,或者维持稳定的状态,都不能让车企们放下这颗悬着的心,依然是有人忧愁有人悲。
汽车生产的核心特征是产业链长,供应链的衔接非常重要。目前的情况下,汽车重镇湖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体系很难按时恢复生产,延迟复工已成现实,再加上各地的封路、封村,让很多地区人员和物流难以顺利的运行。
乘联会整理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湖北省汽车生产量为224万辆,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8.8%。
叠加周边地区影响,车市短期供给有一定压力,也可能会给2月乃至3月的汽车生产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原本预计2月零售正增长的,目前看要下滑30%以上。1-2月累计下滑在25%以上。
目前有很多人期待在疫情之后,会出现类似03年非典疫情下的车市爆发行情。但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信心会受到较大影响,给汽车流通体系带来较大打击。
目前第三产业的就业达到4亿人以上,而疫情对节假日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大部分消费者短期收入都有下降。
虽然救灾也带来经济活动增量,但因短期经济承压、物价波动与消费信心不足而带来的消费意愿下降,其影响力仍不好评估,这也不利于消费者正常的购车和换车需求。
所以,简单期待类似03年非典疫情下的车市爆发行情是很难实现的。
但随着北京的新能源车放号,巨大的购车需求可能更快释放,这对2月的新能源车生产销售会有促进。
疫情对于汽车产业链,不仅是经销商,整个汽车产业链和制造业都面临巨大的冲击。各方现在想的不是如何盈利,而是如何让企业活下去。
但是我们也并不能把疫情当成优胜劣汰的机会,要让每一个企业在疫情中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企业在疫情前能撑住,真正实现企业优胜劣汰的是充分的市场竞争。
大家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车市寒冬,为何新能源车辆能够逆势而上?
因为新能源对寒冷的天气并不感兴趣
8、国家统计局:11月汽车制造业增速达11.1%
(文/彭科峰)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速继续位居全部工业大类行业前列,达到11.1%;1-11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表示,今年11月,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推进,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升、总体向好态势,产品增长面持续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升至年内新高,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加快,原材料行业稳定增长,工业品出口大幅上升。
在三大门类之中,11月,制造业增长7.7%,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增速为2019年4月以来最高。其中,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稳定向好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其11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为何汽车制造业11月份表现强势?江源表示,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利好和新车型入市需求释放等因素推动,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较快增长,近两月产量均接近翻倍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华社:新能源车行业有点“飘”,得治!
易车讯 新华社近期发表了调查报告《浮夸、注水、甩锅…大众、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咋这么“飘”?》,深刻解读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原文如下: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车企的汽车召回计划,4万余辆因安全隐患实施召回的车辆中,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超过33000辆。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产品指标注水还甩锅客户”“企业还没卖一辆车市值就几千亿”等问题逐渐凸显,“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隐忧。
浮夸、注水、甩锅 行业“热”中有忧
新能源汽车行业仍然“火热”。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量31.7万辆,同比增长达395.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同比增长3.2倍。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近6倍。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比上年增长29.2%,并呈高速增长趋势。
但在行业高热度背后也潜藏不少隐忧。
产品性能指标“浮夸”“注水”情况时有出现。近期,一位购买大众新迈腾GTE车型的深圳车主对记者表示,厂家宣称的“56公里纯电续航里程”,“即便车辆充满电后自动断电,仪表盘显示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只有44公里左右。”4S店方面对此解释是“算法实现的精准续航”。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胜兵表示,当前车企通过夸大宣传对整车实际使用状况下续航里程“注水”,在行业中并不鲜见,因此引发的诉讼争议明显增加。
此前某知名车企对其取得电池技术突破的宣传被指不实,引来不少专家批评与业界非议。还有一些车企玩“文字游戏”,将一些行业中常见的技术包装成“黑科技”忽悠消费者。
部分车企产品故障频发却习惯性“甩锅”消费者。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占召回总数量的31.3%。另据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汽车产品缺陷线索数据,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中关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问题线索占总量近半。
记者发现,部分车企往往是责任能甩就甩,如:理想ONE新能源车断轴事件中,车企先以“硬件优化升级”搪塞,后在公众压力下才承认存在设计缺陷;前述同品牌产品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仍未弹出,车企则回应称“撞的地方不是要点”;在多起特斯拉电动车无故加速造成事故中,特斯拉均试图将事故原因归结为车主误操作;今年1月特斯拉新车断电事件中,企业竟“甩锅”国家电网。
“纸上造车”“盲目招商” 行业“虚火”旺
多名行业人士及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车销售端“虚假宣传”多见的背后是该行业“虚火过旺”。
记者发现,广阔的市场潜力催生出部分纸上“造车”的“PPT车企”。
截至目前,恒大汽车公司市值已高达5000亿港元,成为港股中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但该公司尚未有一款量产车型在售。根据日前公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报,从营收占比来看,恒大汽车98.79%营收来自医疗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却只有1.21%营收来自新能源汽车。
部分市场人士判断,产能和市值的巨大反差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估值虚高。
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硕认为:“部分市场主体投机冲动强烈,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并不多,资产配置中股票又是最容易获得的,很容易就形成过热。”
记者还发现,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竞赛”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
“有的地方为拉项目啥都条件都给,有的直接为车企把土地都平整好了。”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见新能源车项目就抢,审核、甄别都‘绿灯’,生怕自己落在后面。”
“一些地方政府拼命上项目,变相助推行业‘虚火’上升。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产品可靠性无法达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此外,杨胜兵表示,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进一步退坡,行业面临全面转向技术能力主导的市场竞争。面对当前国内行业技术积累仍较有限的现实,“浮夸”“虚火”在一定程度上都折射出行业焦虑。
抓质量、控资本、提技术 保障行业长远发展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核心技术“吹”不出来,行业“虚火”不是真火,新能源车行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就要“挤泡沫”“降虚火”,多层次、多方面地提升经营、治理效能。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除续航里程“注水”外,2020年新能源汽车涉投诉主要问题还有:充电速度与宣传不符;电池质量问题突出;变速箱异响、顿挫及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记者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希望主管部门针对新能源车“虚假宣传”问题建立更直接更高效的投诉举报机制。
杨胜兵认为,当前新能源车企采用宣传手段推广产品无可厚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企业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吸引超前研发投资有积极影响。但如果沦为“虚假宣传”则不但会直接损害消费者权利,还将对产业链各环节都产生负面影响。
他建议,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应正确认识当前消费预期、产业政策预期与产业真实发展整体水平,相关企业在宣传产品性能时,应将实验品、小试产品与产业整体水平的真实关系表达清楚,消费者也应积极了解行业实况及法律法规政策。
对续航里程“注水”等问题,深圳市消委会副秘书长靳丽娟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新能源车主流品牌车型的续航里程“残酷测试”,确保续航里程数据准确真实。
对于部分地方盲目争抢新能源汽车项目,多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建议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在招商引资中把好甄别关。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监管部门应对资本市场针对新能源车行业的“泡沫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近期,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表示,将采取技术、管理等多类措施,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
新华社记者:孙飞、吴涛、印朋
10、汽车工业协会汽车数据中是否包括新能源汽车
不包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每月定期公布的全国汽车产销统计数字,是受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委托而进行的行业统计。这些数字是由国内各汽车 厂家上报而来并进行分析归类而来的。由于无法掌握零售数量,汽车厂家上报的汽车销量是开票数,是厂家卖给经销商的数字,也就是批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