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众汽车提高新能源车销量预期:2025年销售150万辆电动车
根据大众汽车的最新计划,预计到2023年底,电动车销量将达到其最初的战略目标:100万辆。这比之前的预期提前了两年。现在,大众汽车计划到2025年生产150万辆电动汽车。
自e-up 问世以来,大众汽车品牌逐步推出电动汽车。 12月中旬交付了第 250,000 辆电动汽车。该品牌的电动车型范围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扩大:2014年推出e-Golf和Golf GTE,2015年推出Passat GTE和Passat Variant GTE。

在中国,自2018年以来,帕萨特和途观分别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今年宝来和朗逸的电池电动版车型上市。而前不久新迈腾家族中新增了GTE版车型。
销量最高的电动车是e-Golf,交付了104,000辆,随后是Golf GTE(51,000),Passat Variant GTE(42,000辆)和e-up!(21,000辆)。其中约一半的客户选择了电动汽车,而另一半则选择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截至目前,大众汽车品牌在2019年已经交付了超过70,000辆电动汽车,2018年的交付量为50,000辆。其中新能源车型的主要市场是中国,挪威,德国,美国和英国。
2020年将是大众汽车转型的关键一年。随着ID.3和ID家族其他车型的投放,我们的电击行动也将在道路上可见。我们在2025年制定的150万辆电动汽车的计划表明,人们想要气候友好型的个人出行方式,而我们正在为成千上万的人们提供负担得起的交通工具。
—Thomas Ulbrich,大众汽车品牌管理委员会成员,负责电动出行
ID.3是基于大众汽车的模块化电动车平台(MEB)生产的电动汽车,可以提供330至550公里(WLTP工况)的续驶里程。其起售价不到30,000欧元。大众汽车还首次提供ID.3的预订服务。迄今为止,已有37,000多名客户预订了ID.3并支付了订金。

大众汽车于11月在Zwickau工厂开始生产ID.3,对此该工厂已经为生产该车完成了转换。从2021年起,每年将有多达330,000辆电动汽车下线,这使Zwickau成为欧洲最大、效率最高的EV工厂。
在中国和美国,ID.家族将预先在海外市场投产,目前已经在中国安亭工厂开始装配调试工作。
在电击行动方面,大众汽车还开拓了许多新业务。新成立的子公司Elli使大众汽车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Elli已经拥有10,000多个客户。此外,大众汽车还将与其经销商一起建设自己的充电站。到2025年,整个欧洲的经销商和工厂将建立36,000个充电站。
大众汽车还将开放MEB平台,福特将成为最早使用MEB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从2023年起,该公司将在欧洲提供MEB平台打造的车辆,并计划在六年内实现销售超过600,000辆汽车的目标。
大众汽车还将大力投入电池的开发,测试和生产环节。2020年起,大众汽车将与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在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建立一个容量为16吉瓦时的电池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3年底/ 2024年初开始生产。

明年,大众汽车将继续并加强其点击行动。ID.3将于2020年夏季上市。ID.家族的其他车型也将陆续加入进来。第一款纯电动SUV车型——ID. CROZZ将在年内完成全球首发,兹维考电动车工厂将在2020年开始生产该车。大众汽车的全球第二大工厂——安亭工厂也将开始生产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大众集团2019年财报出炉,营收增长超预期,2020加速电动化进程
大众集团,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杜卡迪、斯柯达、西雅特、大众、奥迪、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还有斯堪尼亚、曼恩这类商用车,目之所及全部归属大众集团。

这样的汽车帝国,一年能赚多少钱?
3月17日,大众集团在“线上沟通会”中公布了2019年的财政报告以及2020年的目标:2019年,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累计交付新车1097万辆,销售收入达2526亿欧元,较2018财年同比增长了7.1% ,而且营业利润达到了170亿元(因柴油车问题过去一年支出23亿欧元)。

2020年,预计交付量与2019年持平,同时销售收入将同比增长4%,而大众汽车集团的营业销售回报率在6.5%到7.5%之间。此外,大众汽车集团还预计2020年汽车部门的净现金流量将呈显著积极态势,但较2019年有微幅下降。
品牌细看,奥迪成唯一负增长点并不意外
大众品牌,比上一财年涨4.5%,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增至38亿欧元(2019财年为32亿欧元);

斯柯达2019年销售收入增长了14.5%,达到198亿欧元;
西雅特2019年销售收入则115亿欧元,同比增长12.7%,营业利润上更是大涨75.2%至4.45亿欧元(2018财年为2.54亿欧元);
保时捷2019年销售收入261亿欧元,同比增长10.1%。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4%,达42亿欧元;

宾利2019年销售收入21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5.1%,营业利润提升至6,500万欧元(2018财年为-2.88亿欧元);
奥迪品牌2019年的销售收入为557亿欧元,同比下滑5.91%。这也是大众集团今年财报中唯一下滑的品牌。

自卡宴问世过后,保时捷就担当着大众集团最赚钱的汽车品牌,高额的收益,让全世界的豪华甚至超豪华品牌对SUV车型趋之若鹜,如果要问谁打破了超跑世家的传统,保时捷卡宴有话要说(手握大把钞票)。

稳定的收入来源,大众品牌甚至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它赚钱好像是应该的,没有任何理由,毕竟这个品牌在全世界都卖得太好了。
奥迪品牌2019年的下滑,并不意外,原本作为豪华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奔驰宝马就一直领先,而近年来奔驰和宝马在中国市场发力,导致奥迪只能以价求市,在过去的2019年,也终于是卸下了中国市场豪华品牌第一的王冠。虽然销量依然在上扬,但净利润由于终端价格的下调,自然就成了大众集团在过去一年中唯一下滑的品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市场对于大众集团的重要性。
中国市场尤为关键,南北大众还有增长空间
众所周知,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号召力无疑超越了任何一家品牌,不仅是南北大众常年占据国内销冠位置,奥迪品牌也常年盘踞BBA销量第一的位置,同时保时捷也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特别是保时捷卡宴,中国市场就贡献了超三分之一的销量。
对于大众集团来说,中国市场无疑是最关键所在。

在过去一年中,大众集团共向中国市场交付了423.36万辆,占集团总销售额约4成,同时营收利润也达到了44亿欧元。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年中,大众集团由于“柴油门”时间影响,共计因此支付了23亿欧元,而中国市场的营收利润正好是两个这么多。
对于中国市场,大众集团必然需要牢牢抓紧,但如何抓紧还得看南北大众。
首先,看到集团唯一下滑的奥迪品牌,作为国内一线豪华品牌,奥迪与BBA竞争多年,一直以大优势领跑,但近年来奔驰与宝马的追赶,让三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稳住奥迪品牌营收且有微增就是最好的局面,毕竟奔驰/宝马归属的汽车集团可没有大众集团这么多分支,所以会全力经营奔驰/宝马品牌。

也就是说,大众集团要想在中国市场继续走高,最有可能的还是南北大众。
能看到,2019年一汽-大众开始全面推进SUV车型,已经推出了探歌、探岳、探影等车型,并将在今年推出探途等车型,数据显示,2019年一汽-大众累计销售新车212.99万辆(含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销售139.8万辆,奥迪品牌总销量为68.9万辆(含进口车型);上市不足4个月的捷达品牌总销量为4.3万台。。这也让一汽-大众时隔多年重登国内年销量冠军。

其中最大的助攻王,只能是SUV,2018年底上市的探岳车型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两万台。紧凑型SUV——T-ROC月销量也稳定在了1.5万台左右。去年12月份推出的小型SUV探影,也进一步完善了SUV领域的产品线。

能看到,一汽-大众的增长来自SUV,并且已经将捷达品牌剥离成立单独品牌,多方面增长加上大众轿车矩阵和奥迪品牌的稳健发挥,使得一汽-大众成为2019年国内销冠,而这样的增长才刚刚开始。
另外看到上汽大众,作为国内最畅销的品牌,旗下几乎“零滞销”车型,从POLO到途昂,从朗逸到帕萨特,即便是辉昂也共享部分销量。可能非常全面,但大众还在给它寻找增长点。

那就是今年将推出的全新MPV车型——Viloran。

也就是说,大众集团要增加中国市场份额,还是得看南北大众如何进阶。

最重要的是,除了传统车型之外,2020年也将是大众集团全面推进电动化的一年,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都将量产ID系列车型。
“柴油门”不可怕,只需加速电气化
上面提到了,今年大众集团将在国内开始迈出全面电动化的一步,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ID系列的正式量产。

在去年广州车展的大众品牌体验活动就在国内首发了大众ID家族的首款量产车型——ID3,定位于纯电动紧凑型车的大众ID.3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而来,提供三种续航里程版本,新车将落户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并于2020年交付使用。

新车将提供三种续航里程版本,WLTP标准下续航里程为330km、420km及550km。
除此之外,在3月3日的大众线上发布会中,大众汽车正式宣布ID.系列首款量产纯电动SUV正式定名为ID·4。

作为大众ID家族中的第二款量产车型,ID·4定位于纯电动紧凑型SUV,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并将提供多个续航里程版本,并且将在中国、美国和欧洲三地投产,在华投产时间为今年下半年,分别落户一汽-大众及上汽大众,并将于年内上市。
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大众ID系列车型已暂时停止生产,但迪斯提到,大众集团先将聚焦车型研发,另暂时不会延缓ID·3原定于今年夏季的投放计划。
这就是传统车企的豪横,要么不来,要么就是全新家族一年上市两台。

这就是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品牌、技术、资金、渠道,更不用说像大众集团这样的汽车帝国,从普通大众品牌,到超豪华宾利再到布加迪,要什么技术储备没有?
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新造车势力纷纷崛起并毫无例外的选择新能源车型时,大众、丰田这些传统汽车巨头完全不慌,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知道自己需要推出更适合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传统燃油车的稳步收益,加上电气化的全面推进,让大众集团更有信心面对这个不安的2020年。

当然,即便是如何庞大的汽车集团的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说“2019年是大众汽车集团非常成功的一年,为全面变革奠定了重要基础。不过,2020年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业务和财务带来了未知的挑战,其对经济的持续性影响也令人担忧。”
担忧肯定是有必要的,但信心还是要满满的。
加油,汽车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如今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是不是越来越高了?
整个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黄金时代。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制没有现在那么苛刻,整个全球经济环境都非常好的情况下,设计理念的刷新也迎来了大爆炸。这不仅包括造型理念的深化,还包括动力领域的爆炸。受海湾战争的影响,世界各国开始应对21世纪的能源危机,制定日程。相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限制也成为当时挂在全球汽车企业头上的刀。在处理21世纪出现的排放法规的技术路线选择上,代表大众的欧洲汽车企业和代表丰田的日系汽车企业从此开始分化技术路线。

从当时的技术路线可以看出,用现有的自然进气引擎技术应对21世纪更严格的排放和油耗限制不再是最佳解决方案。丰田可以看出,现有的自然吸气动力仍然有可能被挖掘出来。由于这种理念差异,大众在欧洲企业阵营率先开拓小型排量涡轮增压动力发动机的研发,之后实现产业化优势,带动整个欧洲汽车产业的发展。丰田当时正式开始了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并推出了搭载阿特金森循环引擎和马达的普锐斯。三菱也在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开始了电动车产业化的研究开发,此后,由于这一决定,三菱步子太大,扯蛋,但促进了日本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日系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选择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特别是欧洲汽车企业经历柴油机排放门事件后,电动化的变化成为目前欧洲汽车企业需要补充的课程。排放门事件后,为了挽回企业形象,大众集团也高度发表了电气化战略。经过多年的准备,大众集团的新能源布局已经具备了初期的形态。形成了由插入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组成的固态电池的新能源布局。

进一步细分的话,电动混合动力车型是按照中长距离使用的传统车型的发展方向部署的,而纯电动车型则是以城市通勤代步为主的诉求。但是从整个大众集团的新能源布局来看,现阶段的大众集团仍然处于比较保守的阶段,没有刻意宣传新能源动力车型。这可能与它现在的补课阶段密切相关。从这一点来看,大众的新能源路线并不激进。
4、2019年新能源车企销量,中国品牌独占四席,德系和日系只有两席
2019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各大车企在2019年的销量也已经公布。燃油车方面,大众继续以微弱优势超过丰田,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集团,可见其在自身实力和品牌上都有过硬的实力,也是国人比较喜欢的品牌,“如果您不知道买什么车,买一辆大众准没错”,就是大众在国内市场受欢迎的真实写照。

不过在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上面,名次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燃油车销量冠军大众集团仅排在第六位,当红炸子鸡特斯拉以367820台的绝大领先优势高居榜首,去年还能跟特斯拉扳一下手腕的比亚迪,今年只拿下了229506台的销量,排在第二名的位置,跟特斯拉有着很大的差距,三四名分别是我国的北汽新能源和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车布局也比较丰富。

第五名则是老牌豪华车企宝马集团,以128883辆的销量超过了大众、日产和吉利等品牌,其中宝马5系新能源和宝马i3就拿下了接近9万辆的销量,可见,宝马在打造精品车型上还是有很深的造诣,今年宝马还会推出多款插电混动车型,以及iX3这款对标奔驰EQC和奥迪e-tron的纯电动SUV,相信在销量上会有更大的进步。

其他方面,一直被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上拥有领先技术的丰田汽车,仅以55155台的成绩排在第10位,并没有我们期望中的那么强势。不过在今年,丰田将会推出多款纯电动车型,包括去年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雷克萨斯UX300e,和CHR/奕泽 EV,相信会给丰田带去不少的销量。

在前10名中,中国品牌占据四席、德系品牌占据两席、日系品牌也拿下了两个席位,然后是美国的特斯拉和韩国的现代汽车。可以看出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今年7月份我国新能源车补贴降低之后,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都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随着合资品牌不断推出电动汽车,这个排名在2020年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2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拐点已至

近来,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每一天醒来,春节的剩余假期,不减反增。
而工作群的消息则是: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2日;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10日;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17日;
通知:公司没有了,不用回来了......
段子归段子,最害怕的是不小心被段子言中,那就真的扎心了。
2月6日,全国最大线下PHP培训学校“兄弟连”宣布倒闭;
2月9日,王思聪一夜消费250万的北京K歌之王遣散所有员工;
2月10日,全面复工的第一天,新潮传媒裁员10%,高管降薪20%;
有的企业轰然倒下,而有的企业却抓住了机会。

从每日优鲜官方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大年初八,平台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350%;春节期间苏宁菜场买菜的订单也是平时的三到五倍之多;叮咚买菜的整体销售额增长近300%。它们都成为了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除了生鲜平台的订单量暴增之外,诸如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居家健身等也都迎来了发展机会,我们会发现,各行各业都已经发生了巨变。

在国内主机厂还无法正式复工的这段时间,特斯拉市值超越了大众,这条巨大的鲶鱼搅动着整个新能源市场。
特斯拉行情大热以及国产特斯拉的不断扩列(00后黑话,扩充朋友圈列表),对于整个新能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刺激。
那么,2020年新能源的发展到底走向何方?会因为年初的黑天鹅事件以及这条大鲶鱼掀起的波澜而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一、2019年,从政策影响到需求促就成交
首先让我们回顾是一下2019年国内车市情况,中汽协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5.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新能源汽车2019年产销分别完成了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总的来说,全年的下滑幅度远低于整个车市产销萎缩水平。
国内新能源车2019年销量下滑是由于在2019年整体补贴退坡超过50%,而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在6月底,2019年6月底的时候新的补贴政策正式生效,但我们会发现,在经过7、8、9、10月的调整之后,却又创出了全年的销售新高。
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受政策影响的力度在变小,并且正在逐渐过渡到需求促成消费的阶段。

二、当前,短期销量萎缩
而如今已经正式迈过2019年,2020年初因为春节以及受黑天鹅事件的波及,整个汽车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即便是新能源车也无法独善其身,今年的一季度,消费需求被遏制,工厂延迟复工,所以应该会创下近10年以来汽车销量的最低谷,包括新能源车。
但从二季度开始,会开始回暖。因为预计原本应该在一季度推新的脚步会延缓到二季度,二季度整个市场会逐渐活跃起来,而需求也会伴随着市场的复苏得到释放。
那么,再往长远一些来看,2020年新能源市场又会如何发展?

三、大势所趋,长期看涨
① 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
特斯拉股价大涨,不断刷新的市值是市场对其的看好,同样也是对这一朝阳产业的信心。
2020年1月欧洲电动车销量迎来了开门红,其中全球第八大汽车市场法国增幅最大,而挪威电动汽车销量占全国新车总销量的44.3%,占比进一步提升。另外,脱欧后的英国宣布提前5年禁止销售新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说从2035年起,英国的车市将完全属于电动车。
从全球范围来说,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纯电车型是毋庸置疑的大趋势。

② 政策呵护,新能源市场如沐春光
从政策层面看,更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百般呵护。中国是世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2015年引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30年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要领域。而目前,不过刚刚迈入第一个5年罢了。
另外,在2020年1月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信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度退坡。原定于2020年底完全退出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有可能延缓,同时会尽快编制《新能源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在36氪一篇名为《暖风频吹,能否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入春”》的文章中写到:今年7月1日之前,大概率是沿用过去的政策;7月1日之后,采用2020年的补贴政策。财政部给的指导意见是小幅度退破,在10-20%之间。
虽然补贴依旧会有小幅度的调整,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也可以很大程度减弱了情绪的反弹,避免行业带来很大的伤害。

并且,从燃油到新能源,车企本身也需要足够的储备时间,刚从国五转国六,又要奔着新能源化发展,产品和技术都会出现青黄不接,这也会导致整个市场并不充分,所以消费者无法在产品和价格上做更好的选择。
放缓补贴退坡的脚步,给车企们更多的时间,也会使得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处于稳定且良性的发展状态。
③ 合资全面发力,自主面临危机?
自主品牌得益于政策优势,在新能源发展的初期享尽红利,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些成绩不仅仅是销量方面,更是在技术方面,所以很多人认为,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自主品牌是有能力进行弯道超车的。
从2019年开始,市场发生了变化。2019年上汽大众新能源全年销售35802辆,同比增长1837.3%;华晨宝马新能源销量30277辆,同比增长47.3%;东风日产销量13469辆,同比提升236.4%。

这样的同比增长还是在这些品牌未全面于新能源市场发力的情况下所取得,伴随着特斯拉工厂的落成,大众ID的发布,奥迪e-tron和奔驰EQC的相继问世。一大批外资正在涌入中国这个庞大的新能源市场,自主品牌的份额势必将遭遇瓜分。
虽然外资的新能源产品来得晚了,但终究还是会来的。
四、中外较量,逐渐从竞争走向竞合
2020年,将是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储备,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选择, 以及越来越残酷的竞争。
总的来说会是一片向阳的状态,但再往长远一些考虑,外资与自主双方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快速提升市占率,竞争也总是会走向竞合的一天,如今光束就长城和宝马踏上这条路的产物,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车企在这条路上前赴后继,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牌由此诞生。

五、说在最后的话:
2020年新能源市场的开端会是艰难的,但2020年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喜闻乐见的,对于车企来说,会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预算超1000亿!大众明年将推8款新能源汽车,占总计划4分之一
据外媒消息称,大众集团计划 2020 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34 款新车,其中包含 8 款新能源车型。此外,大众集团计划在 2024 年之前,在新技术研发上投入 190 亿欧元,其中 110亿 欧元将用于大众的纯电动技术和出行战略的推进。

大众首款进入全球市场的纯电动车型是 ID.3,可以提供 550 km 的续航里程。第二款纯电动车型为 ID.4,计划将于 2020 年下半年推出。大众在新能源方面还有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将在未来十年中推出 75 辆纯电动车和 60 辆混合动力汽车。

未来销量方面,大众计划到 2029 年,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可以达到 2600 万辆,其中 2000 万辆来自于大众的 MEB 平台,剩下的 600 万辆将来自于大众的 Performance Platform(PPE)平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分析!
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9年7月开始,销量连续出现负增长。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这是新能源汽车月销连续第六次负增长。
好在,近日有消息曝出,2020年的新能源补贴将不再下跌,算是给还未买车的消费者带来了一点慰藉,也是给国内新能源市场准备的最好的礼物。

延续之前一贯的月榜点评,今天我们先来看看12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在销量方面的起与落,稍后再与大家分享全年的点评。
●12月全国新能源SUV销量分析

●自主品牌市场坚挺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方面的筹谋和运作的时间更长久,带来的市场效益和受众效益肉眼可见。在新能源SUV市场中,排行前十占了八席,前二十占了14席,以绝对的优势取胜。
●一步步冲顶的名爵
自2019年3月底上市以来,名爵EZS并没有如黑马版一下子冲到销量榜前段,反而是一步步稳扎稳打,销量稳步提升。终于,2019年12月,名爵EZS纯电动完成了它的冲顶之路。

这款车的造型基于燃油版车型打造而来,具有较强辨识度;8英寸中控屏内置斑马系统,支持OTA在线更新以及智能场景语音识别;搭载上汽世界级的绿芯动力,使用的国际领先的三电系统,最大续航能达到335km。另外,购车还可享受送沪牌政策,再加上价格以及实用性等方面的表现,优势十足。
●奔驰EQC什么时候交付?

特斯拉推出Model 3时,在美国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交付麻烦,有人说传统车企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然而从捷豹I-Pace到奥迪e-tron,传统车企的纯电动车上市交付也是一波三折,都没有如期进行。现在奔驰EQC也宣布在美交付时间推迟至少一年,国内也同样没有规模交付。销量榜单上奔驰EQC的数据是98辆,而奥迪Q2L e-tron的数据是1049辆,奔驰羡慕不羡慕?
●12月全国新能源轿车销量分析

●大众冲得有些块
大众在新能源SUV市场,只有途观L新能源单兵作战,在新能源轿车市场则车型众多,朗逸纯电、帕萨特新能源、高尔夫·纯电、宝来·纯电都已推出。

之前我们还在忧心大众电动车销量表现并未像燃油车那样优秀,想在新能源市场突出重围,短时间内比较困难。没想到,12月的成绩突飞猛进。朗逸纯电月销3872辆,排行第九,帕萨特新能源月销3376辆,排行第十一,照这个势头下去,大众纯电动轿车将进入更多大家庭。
●心疼浪不起来的日系纯电动车

日系品牌丰田和本田是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的大赢家,而同为日系的日产却少有人问津。轩逸·纯电12月份仅销售了62台,对比雷凌混动、雅阁混动、亚洲龙混动、凯美瑞混动、卡罗拉混动等最高销售了4000多台的车型面前,轩逸·纯电实在是不够看。想当初该车刚上市那会,很多人说买不起日产聆风,可以考虑低配版的轩逸·纯电,结果大家真的只是说说,并没付诸行动,心疼。
●2020的比亚迪该造起来了
在新能源轿车市场,比亚迪秦、比亚迪e2曾经都是销量排行前十的选手,而12月,它们的排名掉至第二十、第二十一,销售量徘徊在1500-1600台之间。

作为“新能源领军者”,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在2019年却呈现总体下滑态势,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开始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呈现持续性下滑态势。补贴大退坡让比亚迪最受伤,及时的“保价”政策,让比亚迪的销量危机延迟到了第四季度,但仍旧影响了全年的成绩。46.14万辆的2019年销成绩,仅完成了公司65万辆销售目标的7成。2020年新的篇章已经打开,比亚迪该造起来了,该另辟蹊径再度冲击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大众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大众新能源汽车车型推
在新能源汽车盛行的今天,很多汽车品牌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大众这个比较熟悉的品牌当然也不例外了,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大众新能源车。
大众新能源车介绍:新款e-Golf

新款e-Golf为高尔夫的纯电动版车型,其在外观上与高尔夫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前灯组、轮圈等处采用了全新的造型,彰显新能源车型身份。
该车搭载了动力更强的电动机,最高功率达到了100kW,最高扭矩为290N·m,0-100km/h加速时间为9.6s,具有150km/h的最高车速。电池容量由过去的24.2 kWh升级到35.8 kWh,续航里程由133.6km提升到200km以上。而新车也有望2017年9月在国内上市。
大众新能源车介绍:蔚揽GTE

蔚揽GTE新车在前保险杠造型方面进行了调整,中网采用蓝色线条装饰,下部进气口的造型更加运动化,新车在前进气格栅、车身尾部等处加入了带有GTE字样的LOGO,以表明自己插电混动版车型的特殊身份。而新车轮圈的造型也十分个性。
动力上,新车有望搭载114kW的1.4TSI发动机和85kW的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这套混动系统的综合最大功率为160kW,在传动系统上使用的是6速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其综合油耗为1.7L/100km,新车将2018年发布。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两款大众新能源车了,喜欢大众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这两款车,这两款车也是刚上市或者要上市的
9、计划推出 8 款新能源车型 大众将在 2020 年推出 34 款车型
据外媒报道,大众准备在 2020 年推出 34 款车型,根据此前的消息称,大众将在 2024 年之前在新能源技术上投资 190 亿欧元。其中 110 亿欧元将用于大众的新能源车型研发。

而在明年(2020)大众计划推出 34 款车型中有 8 款将是新能源车型。大众的长期目标计划在下一个十年结束前推出 75 辆电动车型和 60 辆混合动力车型,而 ID.3 将是大众的第一款纯电车型,也是 ID 家族的首款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现在大众有新能源的车了吗?
现在大众有新能源的车,新宝来和高尔夫都有新能源版本车子,但是续航公里数一般,也就是不到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