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发展前景
1、电动汽车会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
2、锂动力电池汽车在中国会成为电动汽车的主流;
3、电动汽车将向长续航、智能化、互联化发展。
2、出租车即将更换成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发展趋势吗?
一、EV车辆效率远高于燃油汽车。
普通燃油汽车(TanktoWheel)的实际效率仅为16%,采用混合动力后车辆效率达到30%。EV的车辆效率及FCV(燃料电池汽车)分别为81%、50%。EV、FCV以“化学能—电能—机械能”代替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方式,以“电能”为媒介的转化效率会高达90%,而“热能”为媒介的转化方式最高也就是40%。
电动汽车的综合效率同样高于普通燃油车,燃料制备效率提升将进一步拉大与燃油车差距。综合效率,EV、FCV比普通燃油汽车分别高出15%、14%。目前以化石燃料燃烧制电以及制氢的效率虽然低,但是,核电、绿色能源的应用效率、氢气制备技术进一步提高,汽车电动化的综合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构造简单
汽车的电动化实现车辆高效,带来能量的高利用率,减轻平民大众“钱袋子”。至于大气污染、能源危机、二氧化碳排放等等高大上的论调,也无非是能量综合利用率的问题。
汽车电动化将使零部件减少1/3。普通燃油车的零部件数量一般认为是30000个,其中发动机类占比约22%、驱动操控类占比19%、车身占比15%、悬架制动占比15%、照明及线束占比12%、其它电子装备占比10%。对于EV,发动机的22%、电子产品的7%、驱动传动系统的7%等被去除。而电池、电机、DC/DC转换器、电动刹车等至多增加100-200个零部件。综合来看,汽车电动化将减少11000个零部件。
构造简化将带来成本降低、操作方便及更大的内外观美化空间。汽车电动化使零部件大幅减少,对企业意味用更少的人力、场地、设备、管理,更快、更高效的进行量产,节约成本。对消费者,意味更廉价的汽车。而且,电动模式带来更加简单、响应速度更快的操控。轮毂/轮边电机、电池高能小型化以及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给车辆设计提供更多的改良空间,可能提升车身美感及舒适性。
对车辆性能的要求,使整车的电子信息设备配置率大幅提高。电子设备的增加,能提升车辆效率,加强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据估算,1980年,汽车电子设备的费用占比约为3%;2000年,电子设备的占比达到20%;2015年,车辆电子设备费用占比上升至30%。相汽车电动化将新增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费用占比将超过65%。
三、高信息化,高电气化设备的高电量需求
车辆的智能网联化进一步加大信息处理量。整车电子系统已经延伸至“人—车—环境”的立体式信息处理,对道路路况、周围行人与车辆的信息处理提高驾驶安全性,对周边充电桩、停车场、商铺、电影院的信息处理,提高使用便捷性。这不仅需要数量庞大的传感器、控制器、芯片等,同时需要不停地完成信息处理及计算。
庞大的车辆信息处理需要足量的电能支撑。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我们处理逸散的信息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将越多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化成越有规律的可用性信息,耗能就越大。电子产品配置增多,智能网联化的客观要求,迫使未来的汽车需要配备容量足够的的储能电池。
四、能源易获得
汽车电动化实现能量的无固定区域及形式的输出及输入。汽车电动化的本质是利用电能来进行机械驱动。当储能系统把化学能直接通过电流与外部直接互通时,我们的能源选择就不仅仅限于像汽油这样的某种物质,即产电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途径,而电的也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取。这意味着可以根据需求随意调控和选择能源方式,最终优化能源结构。例如,家里的储存的太阳能可以去充电汽车或是卖给电力公司,地沟油可以燃烧变成电再驱动汽车等等。
所以说发展电动力汽车是推动时代车轮向前的必然趋势,而对于目前存在的里程焦虑等问题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完美的解决。
3、电动汽车前景如何
如果你指的是像现在的电动自行车、三轮车一样的电动汽车,那前景毫无希望,铅酸电池,造个车棚,按四个轱辘,毫无技术含量,既不环保、又无高科技成分,自己开个小工厂就能造。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决定这样的所谓电动汽车没戏!
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应该是使用环保高效电池,车身使用高强度轻型复合材料,车载能源,信息管理系统高度集成,甚至是复合能源、混合动力的动力系统,乘坐环境、安全、行驶性能都非常出众的。遗憾的是这里所牵涉的原材料、电子信息等关键技术国内都不如国外强。不过这才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4、新能源分时租赁的发展前景好吗?
分时租赁车载终端研究与应用
2018年5月31日,为期两天的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闭幕。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大拿出席了会议,其中有ZF层面的领导,有我们的合作伙伴、有行业内的朋友,有专家及博士,整体上看,第二天的会议是干货最多,最精彩,因为头一天的确是刷(yan)存(jiang)在(chao)感(shi)的多,甚至有“专家”说“新能源汽车既不节能,也不环保”,听了雷得我内急。
回顾华峰资本投资总监刘晓宇曾说,分时租赁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现在的跃跃欲试,分时租赁的发展前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所认可。为此,红杉、顺为多家资本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的入局也似乎说明了这一点,一场新的战役即将打响。
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参战的各方身份极为复杂。互联网创业公司、主机厂商、传统租赁公司、互联网巨头、传统租车、平台服务商等等它们都想从分时租赁市场中分一杯羹。
金沙江朱啸虎曾说,重资产适合做C2C(滴滴),轻资产适合做B2C(OFO),这两种模式都能让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垄断市场。他在分时租赁领域也做了相关的分析:分时租车是重资产+B2C+重运营,汽车的成本是单车的200倍。也就是说,铺3万辆ofo的钱只够铺300辆汽车,这还不算后续充电、停车、调度、维修等等一系列运营成本。
各位当初选择进入分时租赁行业的原因很好理解,踩着“共享”的风口,瞄准了汽车这种重资产强壁垒的商品。重资产的行业壁垒一旦形成,轻易无法撼动。可一旦企业实力配不上创立初期的“高瞻远瞩”,或者说公司人员配比及管理能力跟不上运营需求,会玩得非常辛苦。
大佬们的看法总是那么高大上,我喜欢说实际的,半个月前,我们去了云南。云南是个旅游资源极具丰富的大省。在这里做分时租赁的企业不少,这里的企业家说:“每个城市在地形、政策等各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这些在布局之前都必须要考虑在内,单纯的复制粘贴是不可取的,因地制宜,才能抓住用户”。
就同城下的出行分析,在分时租赁这个分支上,存在着五大应用场景,分别为通勤、商务、短途旅游、消费娱乐、跨城用车等,其主要还是集中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市中心区域、旅游中心。
客户分类不同,细分到车型就会出现长短分时各类的租赁车型,满足于2人、一家人、一队人不同的出行需求。
分时租赁作为长链条的行业,不仅涉及新能源汽车,而且还与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关。在链条上的各个产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下,平台的运营平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如果把汽车看作是移动的终端,涉及的分时租赁云端平台的管理及对“端”的控制,在云管端的业务架构下,端与云的交互变得尤为重要。记得美团在与各类餐饮服务的店面中,就铺设过类似的“端”(网络打印机),每一单从“端”出来的订单,都能享受到美团的分成,美团也从中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个打印机也就是美团针对覆盖的店面做的控制。
回到我们的汽车上,行业的管理平台需要针对这个巨大的移动端进行管控,细到部件上,那就是TBOX。前阵子,有个朋友询问一个需求,他说我就要远程开门锁就好了,不用控制动力,我就回了一句,如果我在车里面熄火还车,你是不是拿我没办法?后面的,可能大家都想得到,重复点火,不管是吹空调,还是继续用车,这都将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成本。TBOX不是个定位器加两条线就能搞定的东西(省钱),也不个所有的车都需要加装一键启动来控制这个粗糙玩意(花钱),你们都冤枉了。
大部分的运营平台,都有着巨大的梦想和决心,而忽略了分时租赁基础性的研究,无论是业务上的,还是功能上的。举个例子:我们现在面向了各类不同的客户需求,从他们的车型上来说,就有两厢、三厢各类不同的汽油车、2座和4座的不同的新能源车,以及电动厢式货车及轻卡,也有不少豪华的混动车型,从车型上来说,动力系统不同、输出的方式不同,总线协议不同,就已经成为了平台在应用的时候出现了各类复杂的问题。
其实,这类问题都在考验TBOX的能力,从车型适配到数据兼容里来说,与汽车交互最底层的交互、时序、加解密认证、轮询等复杂工作都是存在不同的差异。另外就是成品车型,他们的接口是复杂多样的,最容易理解的就有分高中低配,各类不同品牌的车,硬件接口也不同,同品牌下不同档次的车,甚至总线的数据都不同,商务沟通的成本非常之高,无法实现业务上的快速扩大,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新车型,都需要重来一次,而车厂主导的出行公司,车型又相对单一,仅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导致了平台车型兼容不全,反过来又影响着平台运营的效率及管控。
硬件TBOX是个关键环节,虽然未来价值都在平台,但是作为“云管端”中的“管”道,它是“能源流、信息流、物流”数据的终端,也是“用能、储能、耗能”的采集体,更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能源经济”的信息通道。适配大量的车型及针对各种不同的车的CAN协议解析,这些是脏活苦活累活,基本上都是上车测试为准,也就是因为上一段中的车型复杂性决定的。新能源的汽车发展特别快,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替换也极度频繁,这些都是本质的实际工作。
底层的技术搞定了,还有接口方面的问题。现在大多采用的GB32960的接口协议,那是补贴专用通道,并不适合做应用类的接口。就上述的复杂车型、复杂的底层,如果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接口协议,终端与云端的交互会导致开发接口复杂多样,做接口协议的ABCD每个岗位都很重要,每个都不重要,而且处理各类变量和动作指令容易混淆。处理好这些事情,到应用层、数据库、APP接口、WEB等才算做好了整套的平台。
数据上到了平台,如何用,如何扩展,要是没对行业研究过,真的就不那么清楚了,现在各类平台都说是自己是垂直平台,其实我们只要垂直与汽车领域就好了,这里面包涵的数据应用及商业形态那可就真的多了。我说的要是不到位的,错误的,还请留言指正。我先以行业应用的数据举个例子:
在分时租赁领域:控制类的包涵了:开锁、落锁、寻车(闪灯鸣笛)、升窗(如果带防夹可以做)监听状态类的包涵了:车门状态、后尾箱状态、钥匙是否插入钥匙孔状态、钥匙档位、车灯信号、驻车制动、车架号、总里程、车速、动力控制(使能)、充电状态、剩余电量百分比、续航里程。这些是在分时租赁领域用到的信息及功能,好在,奇瑞、北汽、江淮、蓥石、海马、御捷等诸多车厂都有租赁版车型,也统一了相关的物理接口。
扩展到汽车周边业务来看,我们有成熟的客户在用这类的数据:
汽车金融:GPS位置信息、动力控制、车速、钥匙状态、总里程。
车队管理:续航里程、剩余电量(油量)、GPS、VIN、总里程、车速。
试乘试驾:钥匙状态、车门状态、VIN、总里程、GPS、小里程(当次行驶里程)、剩余油量、车速、故障灯状态: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速、转向角度、转向灯、档位
等等~欢迎你们来聊。老规矩,要PPT源文件的,加我个人微信 15693488008
综合来发现,这些数据在这些实际工作中,有的是看不到的,有的是看得到的。在他们平台里面的业务里程上,用到的多为“派单”模式。TBOX作为被动件,按照云端的指令和业务执行相关的任务,上报数据。通过一个TBOX硬件,达成这么多的商业行为,自然也对TBOX丰富的接口和扩展性,稳定与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采用4G传输的TBOX是首选,2G的项目以及如果客户还提出2G的产品,除非足够特殊,否则就不要再做了。剩下就是硬件平台架构上做好冗余,这样就相当于把整个硬件平台架构做好,像通讯、网络、接口、电源、业务逻辑等等细节就慢慢优化。
久等,必有好货!
5、电动汽车的行业前景好吗
首先是政策上,我国始终坚持的是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的调节作用和国家政府宏回观调控的作用,因此答,对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政府更多的是采取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以此来辅助国产电动汽车的开发和销售,从而实现电动汽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阶段。
其次是企业方面,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开发,是传统企业的一次重型改革,也是新兴汽车产业诞生的机遇,因此对于电动汽车的生产无论在资金、人才还是技术上的布局相较于传统汽车的生产都是非常重的。另外,我国一些企业在电池、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使得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
再次是市场和消费者方面,我国一直以来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而电动汽车无疑也将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目前,在电动汽车产品不断推出和政策扶持不断鼓励的情况下,我国消费者也开始不断将消费目光从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转移。
总之,电动汽车行业要加快技术革新,解决电动汽车续航和动力补充这两大问题,为消费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电动汽车行业的繁荣只是时间的问题。
6、电动汽车前景
应该说不光是电力车,只要是新能源汽车都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就提问者说的超导材料就现在的汽车普及程度来说是难达到市场需求的.而且本人认为就现在的汽车制造业来说是很难一夜之间就变成电力车的世界!它需要一个过渡!例如奥迪出的电油混合动力车等等.有一点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当今的世界石油市场,我相信汽车的能耗变化会给它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是一些国家政治上的危机!但石油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认为电力车的前景应该会很好!
7、现在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电动车现在优势很大,比如动力好扭矩大,但缺点也明显,就是充电麻烦,耗时长,电池寿命短价格贵,因此近几年(除了上海有新能源牌照)不建议买新能源汽车,如果为了环保省油,建议购买丰田(如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的es,nx,ls,gs,ct等,丰田普锐斯,凯美瑞,卡罗拉等)或本田(高端品牌讴歌,本田雅阁等)的hybrid强混车,不用充电,有电力回收系统和电池,电池寿命长,美国出租车都是这种,跑个几十万公里不用换电池,省油(平均油耗在6-7)省心。
8、电动汽车发展前景怎么样?
环境和能源危机是全球面临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保守地畅想一下,未来50年所有的汽车将全部都是电力驱动的,或者准确点说绝大多数都是电力驱动的,少量采用生物燃料,氢化燃料,甚至核燃料等其他形式。
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着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等多种形式。受限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水平,存在着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充电站的建设等制约因素,目前混合动力Hybrid到了市场水平,几乎每个汽车厂商都有相应的车型或者在研发阶段,价位也在市场能接受的水平,当然比传统内燃机的汽车价格还稍高一点。但它仅是一个过渡的技术。纯电动汽车是终极的方向。
纯电动汽车,将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现有的汽车技术,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四驱机构,乃至电控系统都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市场上的最受关注的是美国的特斯拉纯电动车,采用锂电池驱动,国内的比亚迪也在纯电动车的研发中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如果您有兴趣去了解一下特斯拉,你对纯电动车就会充满信心了。
9、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目前来说,无论是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电动汽车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欧盟地区已经宣布于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车的销售,而国内,政府对于电动汽车出台补贴政策以及减免购置税和专用车牌、大量建设充电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动汽车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说明了电动汽车的前景光明。
但是目前电动汽车想要全面推广开来,还是存在着层层困难的。
首先就是价格上,高档一点的车型,像特斯拉这类纯进口品牌,动辄万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普通人家根本消费不起。而国产车型的纯电动车,就算有政府补贴,终端售价仍然要达到二三十万,而看看相同车型的燃油车却只有十来万甚至几万块钱,消费者心里不平衡肯定就不会想买。而低端的电动车售价低廉,只需要几万块,由于品牌混杂和做工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又不能接受,只能活跃在广大偏远农村乡镇地区,使用者大都都是上年纪的老年人,因此也被人称之为老年代步车。
由于目前中国的汽车厂商在蓄电池的开发应用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导致实际续航能力非常差,蓄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流失电量,进一步降低续航能力。在充电过程中,需要耗费时间太长太久,并且电池在达到使用寿命以后,需要二次更换电池,这也必然需要一大笔费用。诚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短板相信也能慢慢被克服。
虽然说纯电汽车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但混合动力的火爆,无疑也是在纯电技术突破之前,一个合理过渡的最佳选择。一旦纯电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那么毫无疑问,届时纯电动车必然将全面替换和取代燃油车乃至混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