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不在城市里大量使用电动公交车
电动公交车虽然环保,但是也有它的弊端
首先造价比较高,原来的公交车不能马上都换掉,是浪费
还有就是电动公交车动力小
2、电动客车的发展前景
混合动力客车应用前景分析
一、 混合动力汽车热的背景
随着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一方面是石化能源的不可再生,一方面是消耗量的不断增大。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60年和220年。世界能源短缺常常引起国家冲突和战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大量气候性灾难,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能源和环境问题促使各国研究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
交通工具的能量消耗量占世界总能源消费的40%,汽车的能源消耗量约占1/4,面对节能和环保的巨大压力,伴随高新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开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型汽车。中国年产汽车近600万辆,已经是世界第二汽车生产大国,并且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5%以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预测,到2010和2020年,我国汽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汽车将要“吃”掉一半左右的自产、进口石油。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0%,据预测,我国新增的石油需求将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能源缺口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汽车能源应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来考虑,为此,国家在“九五”、“十五”规划都安排了“863”电动车项目,“十一五”计划安排了“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
在“十五”期间,“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车型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三纵三横”组织模式,建立了布局合理、机制灵活的研发体系。在2005年末,“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全部验收合格,对电动汽车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种类型电动汽车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缺点比较如下:
表1 EV、HEV、FC与传统汽车技术经济特性的比较 传统汽车 纯电动汽车EV 燃料电池电动车FC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气体排放 100 0 46-60 燃油消耗 100 0 0 40-60 续驶里程 中 很短 短 长 电池寿命 1~2年 >5 年 >5 年 加油站改造 100 100 0 成本 100 1000 >1000 130 性能 100 50 50 90 技术成熟度 成熟 成熟 不成熟 成熟 表2 电动汽车优缺点一览表 优 点 缺 点 纯电动汽车EV 1、不消耗石油资源
2、零排放
3、平稳、低噪声、震动小
4、操作简单
5、制动摩擦小 1、价格高
2、续驶里程少
3、车身重量重
4、电池寿命短 燃料电池电动车FC 1、能量转换高(是普通汽车的2~3倍)
2、污染小
3、噪声低
4、运动部件少 1、生产成本高,是普通汽车的10倍以上
2、总体安全性差
3、瞬时响应特性差
4、大批量生产技术不成熟
5、寿命短
6、重量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1、基础设施不改变
2、技术性能相对成熟
3、污染小
4、噪声低
5、操作简单
6、成本稍高,但 1、成本是传统汽车的1.3倍
2、电池的耐用性、使用寿命有待提高 经过比较,混合动力汽车在现阶段最具优势,其次是纯电动汽车,最后是燃料电池汽车。
二、 混合动力客车发展现状
中国是人口大国,政府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车辆,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解决交通拥挤问题,而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环保优势在城市里表现最突出,因此,发展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成为电动汽车的第一个突破口。在行业达成共识,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研究与产业化如火如荼。下面简要介绍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发展情况。
东风汽车公司继承“九五”电动汽车研究成果,从2000年开始研究混合动力客车和轿车,并获得了“十五”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的混合动力客车和轿车两个课题,为了促进和支持这两个项目的研究及今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001年成立了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3年7月成立了武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有限公司。在2003年11月,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走出了实验室,成为武汉市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6台混合动力公交样车在武汉510路公交线投放,与传统的燃油公交车共同运营,进行各项指标对比。2005年12月,首批下线的15台东风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交付给示范运营公司,在国内首次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商业化销售。在2005年底武汉市开通了599路公交线路,成为路国内首条混合动力绿色公交专线,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混合动力公交车正式进入商业运营。一汽汽车集团经过近三年的苦心研制,于2005年12月在一汽无锡汽车厂驶下装配线。
混合动力客车要真正实现商业化销售,必须通过国家公告。可喜的是,2006年2月,东风汽车公司和一汽汽车集团研制的混合动力客车通过了国家公告,从而扫除了商业化障碍。
在“十五”期间,自行研制混合动力客车的公司还有几家,如深圳五洲龙、上海汽车集团、长沙联合等公司,开始介入混合动力客车的公司如雨后春笋,宇通、金龙、福田、申龙等公司纷纷展出了样车。
在技术方面,基本采用并联式结构、镍氢电池、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实现的功能还比较简单,四工况节油效果在30%左右,城市工况在15%左右,如果设计不合理,不一定能节油,甚至会更加费油。混合动力客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
1、整车总体方案设计。主要有动力总成组件规格的选定、整车总体布置,考虑的专项因素有:整车质量分布、整车热管理、电动附件的配置、能量回收率与制动平顺性的平衡、电磁兼容性和电磁骚扰、振动和噪声、信号采集和传输、高压电安全管理、故障检测、警报及安全运行模式设计等。
2、机电耦合方案设计。耦合方式能实现的工作模式有:主电机驱动、ISG起动发动机、发动机驱动、发动机与主电机联合驱动、发动机驱动(带ISG发电)、发动机带ISG发电(主电机驱动)、发动机驱动(带主电机发电)、发动机驱动(带主电机和ISG发电)、制动时主电机发电、驻车时发动机带ISG发电、驻车时发动机带主电机发电等。
3、整车控制策略。整车控制策略要综合考虑动力性、经济性和驾驶性,重点应考虑使动力总成的工作效率最优化。
4、强电安全系统方案。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采用336V的高压电源系统,实际工作电压可达450V以上,国外最新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压已经用到了650V,强电安全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5、整车轻量化设计。混合动力汽车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迫切,减轻重量的作用格外重要。轻量化设计的主要方法有:采用新材料、集成化设计、采用新的控制原理、精简功能、采用新结构等。
6、制动能量回馈。在保证制动安全的前提下使能量回馈的效率最大化,在对制动能量回馈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的基础上,实现ABS系统与制动能量回收的合理分配,并保证制动效能。
7、整车通讯方式。采用整车控制器来协调发动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AMT控制器等需要涉及大量的信号采集、传输与处理。
8、多能源动力总成和整车试验技术。
三、 试验条件和技术标准
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专用的多能源动力总成台架、电机试验台架和电池包性能测试试验室的建设,襄樊质检中心完善了混合动力整车试验设施,基本能够完成研发和公告所需试验。正在建设的试验设施有大型混合动力链试验台、电磁兼容性试验室、AMT试验台等。其它各客车公司和试验场也在逐步完善试验设施。
电动汽车现阶段的主要标准如下: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1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GB/T 18332.1-2001 2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氢蓄电池 GB/T 18332.2-2001 3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T18333.1-2001 4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GB/T18333.2-2001 5.1 车载储能装置 GB18384.1 5.2 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 GB18384.2 5.3 人员触电防护 GB18384.3 6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8387-2001 7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GB/T 18388-2001 8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18487.1-2001 9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18487.2-2001 10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18487.3-2001 1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8488.1-2001 12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8488.2-2001 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14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8655-2002 1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GB/T19750-2005 16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19751-2005 17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GB/T19752-2005 18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力消耗量 试验方法 GB/T19753-2005 19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GB/T19754-2005 20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试验方法 GB/T19755-2005 21 电动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 GB/T 18385-2005 22 电动汽车用仪表 GB/T 19386-2005 23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4094.2-2005 24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 GB/T 18386-2001 四、 市场前景分析
在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过渡时期,混合动力汽车一方面能够环保、节能,另一方面又避免了传统汽车工业已形成的庞大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的浪费,因此,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我国将有比较长的生命力和应用前景。大型客车由于体积大,电池、电机易于布置,而且生产批量小,易于改装,是混合动力汽车的突破口。如果技术、标准、政策等措施能及时到位,大型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一定位置。下面从节能、环保、成本、使用效率等方面分析混合动力公交车在最初五年的表现。
1、节能效果。
节能是混合动力汽车的诱人之处,普遍认为节油率可达30%以上,相信经过努力,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可以相当程度缓解能源危机。
2、环保效果。
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假设燃料为柴油,公交车使用寿命为60万公里,下面主要分析使用周期内CO2排放减少量: 节油率 20% 22% 25% 28% 30% 32% 节油量L/100km 8.6 9.46 10.75 12.04 12.9 13.76 寿命周期节油量L 51600 56760 64500 72240 77400 82560 寿命周期CO2排量t 141 155 176 197 211 225 3、技术储备
混合动力汽车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支持,这些技术使汽车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同时向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过渡,最终解决能源危机。混合动力汽车涉及到的新技术主要有:整车自动控制、信号采集和传输、CAN通讯、LIN通讯、智能仪表应用、AMT应用、故障检测与报警、整车能量分配与热管理、电动附件的广泛应用、能量回馈、高压电安全管理等等。
4、成本分析
单位产品完全成本分析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由小规模生产到规模化生产成本降低幅度较大,一旦规模化生产后,成本降低空间较小。下图是产品成本降低率预测情况。
随着批量的增大,生产厂家的效益逐步好转或增加,但在批量生产初期批量较小时,因成本太高,生产厂家出现较大亏损,但单台亏损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开始降低,当达到一定规模后,厂家开始盈利,下表是最初几年的赢利预测。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产量 20 100 300 500 900 1500 厂家利润(万元) -317.29 -844.27 -1575.87 -1381.22 -796.59 174.15 5、用户效益
保证用户效益是产品商业化的基本要求,假设油价5元/升,燃油税为70%燃油税,整车售价增加30%,超过部分由政府补贴。下面是用户经济效益的分析。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产量 20 100 300 500 900 1500 购车损益 (13.50) (13.37) (13.23) (13.10) (12.97) (12.84) 维护损益 (15.87) (14.28) (12.50) (11.74) (10.79) (10.47) 节油损益 35.95 39.54 44.93 50.32 53.92 57.51 用户经济效益合计 6.58 11.89 19.20 25.48 30.16 34.20 用户总的经济效益随着批量增大逐步增大,但在厂家批量较小时,燃油价格较低,或燃油税率较低时,用户仍然不会受益。
以上分析表明,混合动力轿车具有明显的节能和环保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产业化初期,由于成本较高,其使用经济性难以体现。但随着产量的增加及油价的上涨,不仅用户受益明显,而且厂家的亏损数逐步减少,最终达到盈亏平衡。
国外政府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项保证能源安全和改善环境的战略项目来进行推进,为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等环保节能汽车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政策。
建议我国政府制定相应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上给予扶持,在购买和使用上给予激励,适当减免生产、使用环节的税费或者给予一定的补贴。
五、 结论
混合动力汽车的应用是必然的,在中国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的突破口,但商业化需要一个过程,大批量生产需要各种因素共同促进。电机、电池和控制器的效率仍然影响节油率的提高,电池的可控性和一致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子电器和电控系统的可靠性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弱项,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混合动力的结构需要有新突破,需要用巧妙的机构来实现动力控制。总之,前景是光明的,任务是艰巨的,希望各位同仁共同努力,发挥各自所长,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abc
3、电动公共汽车越来越常见,它有哪些优点?
就是使用的时候非常的方便,而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开车,价格方面要的也不是特别的贵,大家都能够负担得起,操作起来也很省事。
4、在新能源汽车屡受诟病的今天,为何公交车都选择了纯电动?
对于公共交通,不论是公交车还是出租车,国家肯定是鼓励纯电产品而不是插电混动的产品。插电混动车辆再怎么节能,始终无法改变需要烧油的本质,而纯电动汽车就可以做到0污染排放,当然,终端清洁能源发电结构的改变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般来说,纯电大巴车使用的电池为磷酸铁锂,这种电池安全性高,循环使用寿命长,更为重要的是成本低,便宜。虽然能量密度要小于三元锂,但空间对于大巴车来说,就不是大问题了。所以,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就可以将纯电动大巴的续航里程提升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且成本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上每度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应该在1000元左右吧。这应该是原因之二。
人多都是用的电池的了。公交车用电动再合适不过了,一般人头疼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充电地点的问题,在公交车总站都好解决。而且用电比烧油便宜得多,长期下来这是有利可图。
这也是未来大势所趋,嗯一是石油资源接近枯竭,再是电动绿色环保,公交车作为国有企业率先使用新能源,这是国家战略调整,预示着国家在这方面将加大力度。未来大势所趋,嗯一是石油资源接近枯竭,再是电动绿色环保,公交车作为国有企业率先使用新能源,这是国家战略调整,预示着国家在这方面将加大力度。未来大势所趋,嗯一是石油资源接近枯竭,再是电动绿色环保,公交车作为国有企业率先使用新能源,这是国家战略调整,预示着国家在这方面将加大力度。
5、电动公交车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动是从公共服务领域开始的,但我们一直跟着美国、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的路线,把焦点都汇聚在乘用车是混合、燃料电池还是纯电动上,忽视了我国主要城市交通工具——公交车的电动化,其实也就是忽视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本意。
据国家科技部统计,截至2011年3月,示范城市中应用电动大巴629辆,仅占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的7%。虽然,我们看到城市公交电动化还面临诸多难题,需要政府、汽车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但是,我们不能象国外一样只顾乘用车,应该重视甚至高度重视公交车的电动化。 1、世界能源和环境日益恶化,我国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城市大气污染尤为严重。
因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成为困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严重问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吴国平研究员等对我国广州、武汉、兰州、重庆4个城市的大气PM2.5 污染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些城市的PM2. 5水平普遍超过了美国新标准的2到8倍。
大量研究表明,电动车相比常规燃油汽车在能效和减排方面有明显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纯电动车和传统汽油车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比较,其中纯电动车按照“煤-电-电动机”的能源应用路径,而传统汽油车按照“石油-汽油-内燃发动机”的路径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即使在电能来源仅考虑煤电的最差情况,纯电动车单位行驶里程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折成热值)只有传统汽油汽车的0.7倍。考虑我国电源结构优化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趋势,按照2015年我国煤电比例76%,电动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传统汽油汽车的74%。
2、发展电动公交,中国具有比较优势
相比于乘用车,电动公交车的节油和减排效果更加明显,据有关统计,我国每辆公交车日行驶里程约220-280公里,消耗燃油约90-120升,相当于30辆私家车的油耗和排放。此外,电动车采用电动机代替发动机,几乎无噪声,而且无级变速,驾驶操作更加简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批农民进城,城镇化加速,汽车进入家庭,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现在,我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堵塞。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交通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发展城市公交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重要举措。
放眼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如此重视电动公交车的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公交车有如此巨大的需求。正因如此,国内燃油公交车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反而不落后于国外,有着较强的比较优势。进而,开发纯电动公交车,有着特有的优势和条件。
相比于乘用车,公交车的空间宽敞、布局规范,电动化相对容易、方便。在运营方面,也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定线定点-线路和站点固定;单程行驶历程固定而且不长;专人驾驶;出车收车时间固定且密集。
发展电动公交车,既可以巩固已有的领先优势,同时更好地培育电池、电控、电机、充换电技术,为电动乘用车提供经验,带动和促进产业链,有效带动我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应该看到,随着国外电动车应用发展,电动公交大巴必将引起重视,并付诸实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等国家都已开始启动。在电动乘用车“弯道超车”遭遇挑战时,我们不能白白把自己的优势地位拱手让出,必须加快发展电动公交车。
如果盲目照搬乘用车的发展路径,采用混合动力,即传统技术加电动技术,显然是扬短避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1、电动车电能供给方式分析
电动车以电能替代了燃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汽车的动力驱动方式,虽然使用功能一样,但是从技术上已经根本不同。换个角度,从电力服务看,它是一种用电设备,是一种新型的用电需求。
为电动车提供电能供给,主要有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电池更换等三种方式。
交流充电:由交流充电桩提供220V交流电能,车载充电机完成交直流变换,充电功率一般不大于5千瓦,充电时间通常为5~8个小时,主要用于电动乘用车。
直流充电:由非车载充电机完成交直流变换,充电功率较大,从几十千瓦到上百千瓦。主要用于电动公交车的整车充电,充电时间较长,至少要3小时左右。
电池快速更换:用事先充满电的电池组更换车辆上的电池组,国内设备基本可在5-10分钟完成电池更换,实现了电动车电能快速补给。 2、电动公交车充换电比较
目前,公认电池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瓶颈。选择充电还是换电,人们一般都是基于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认识,从电池自身角度、从车的角度、汽车行业角度解读。
从电池性能分析。目前,国内外电动车基本采用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具有安全可靠、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仍较低,造成电动车单次充电续驶里程较短,更重要的是电池成组循环寿命低。目前国内电池成组后的比能量基本在70Wh/kg,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另外,单体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差异,会加大单体电池间的性能差异,导致性能较差的电池加剧恶化,使电池组的循环寿命相对单体电池大大缩短。如果在公交车行驶间隙采用快速充电,为公交车提供电能补给,将造成电池负极极化,容量严重衰减,从而引起寿命急剧衰减。因此造成电动车电池部分的使用成本上升,降低电动车经济性。
2、从充电方式分析
第一,目前电池组比能量约70 Wh/kg,以青岛公交车为例,每日平均行驶里程约220公里,如果采用充电方式,为了每天充一次电满足行驶里程要求,就要至少装载220千瓦时、约3100公斤的电池。为了少装电池,减轻车体重量,就会出现一些示范项目中两辆车当一辆车用的现象,也就是两辆车一天轮班跑。
第二,即使不考虑电池寿命,采用快速充电,按照目前一般公交车装载140千瓦时电池测算,按照3C充电,充电功率将达到420千瓦。交流侧(380V)电流达到600A,导线线径需达到240平方毫米。直流侧(537V)电流将达到800A,充电连接器正副极分别需要2根直径18毫米的触头,为保证连接器触头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满足温升的要求,结构设计要有非常大的保持力,连接器插拔力将会达到500N以上,这时就要架装助力装置,结果会大大增加连接器的体积和重量,使充电操作非常困难。
第三,如果选择换电方式,可以采用分箱充电0.3C充电,充电电流仅为80A,有效降低交流侧的导线线径和直流触头;有效提高电池组内电池均衡。换电方式还便于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及早发现电池差异,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处理,甚至更换性能差异较大的电池,有效延长电池组的寿命。同时,当动力电池无法在电动车上应用时,电池性能仅下降了30%-40%左右,还有巨大的利用空间,可在变电站直流电源、储能电站等方面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另外,还可以根据行车路线,做到电机、电池重量与车辆运行最佳匹配,比如按照两个来回70公里,电池仅六七百公斤。这样,节省电池,降低车的重量,提高运行维护效率和效益。因此,通过换电方式,延长动力电池利益链,有效减少电动车使用动力电池的成本,提高电动车经济性。
从电网安全分析。公交车采用充电方式,将造成高电压、大电流的直流充电机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给配电网带来较大负荷冲击,造成配电网的严重过载。同时充电机负荷为非线性负载,会对电网产生严重谐波污染,北京奥运充电站实测数据表明,充电机造成电流谐波畸变率高达30~40%,如果不加治理,将严重影响电网和用户的稳定运行及电能质量。因此,电动车充换电方式的选择和充电设施建设要与我国电网发展现状相结合,只有保证电网可靠运行,才能保证电动车的电能供给。
综上,充电与换电方式的选择不能单纯从车辆方面考虑,需要从公交应用需求、设备技术可行性、电网安全、电动车整体经济性等各方面系统的看问题,选择合理的电能供给方式。 在我国作为最初探索换电方式实现于2005年,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快换设施在兰州建立,服务于2台公交车,安全行驶5万公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投入50辆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建设一个电池更换站,国内第一次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商用车服务,取得了一定的运行经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投入120辆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建设一个电池更换站,国内第一次大规模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商用车服务,并实现高负荷运行,取得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曾经为世博会立下汗马功劳的节能环保公交车下月将出现在市区。中国馆1、2、3线班车和1213路线路撤下来的120辆新能源纯电动车配备至上海市区公交线路,其中80辆将投入到23路和939路,这2条线路率先成为沪上实现全部纯电动车运营的公交线路。剩下的车辆将在今年5月份前,全部投放到36路公交线上,以替代部分运营车辆。
2010年广州亚运会,20辆快换方式电动公交车,直接进入商业化运营。
2006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就做出推动电动车发展的战略部署。几年来,公司创造性、系统性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标准体系创新、设备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智能服务网络建设与规划创新等方面,引领电动车充换电服务的发展方向。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示范工程青岛薛家岛充换储放一体化站,是集公交车充换电、乘用车电池集中充电、储能应用于一体的电动车充换电站,于今年7月11日正式投运。公交车充换电站为青岛市公交线路上运行的电动公交车提供换电服务,可满足280辆电动公交车的换电需求;集中充电站可为1440箱乘用车电池实现集中充电,为黄岛区电动乘用车提供集中充电和电池配送服务;示范电站可实现5.6万kWh电能储存,已实现1.1万kWh电能储放功能;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全、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动车充换电站。
研究和实践表明,无论是从整车、电池、电机电控,还是从公交车运营管理、充换电服务,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交车电动化之路是可行的、必然的,也是一定会成功的。
6、纯电动公交车怎样
什么是电驱动?即由电机直接提供驱动汽车的驱动力(原来是由发动机提供驱动力),这个电机叫做驱动电机。
什么是“纯”电?驱动电机的电源由车载上的储能设备(电池、电容)提供。说明一下,无轨电车是电驱动机动车,它是由车外电网直接给驱动电机提供电源。所以说,从慨念上讲,无轨电车不是新能源汽车。
这三类公交车的不同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保留发动机总成件;纯电动车已经没有发动机总成件;燃料电池车不用外部电网充电,电能由燃料电池自己生产。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尽管保留发动机总成,但是已经有纯电动的基本特征了。他是向纯电动车过渡的产品。
为什么要过渡呢?主要原因是,以前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太低,离纯电动公交车要求较远。而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不仅稳定,而且节油效果明显,但是环保性改善空间较大。
加快推广纯电动公交车的理由是,目前动力电池的比能量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基本接近公交企业运营的基本要求,客观的说,离公交企业的满意度要求,还有差距。如果能得到公交客户的配合下,纯电动公交车,其应用综合效果,已经能到达相当好的程度了。主要优点是不用油,环保性到达最高水平。目前我国客车企业的努力,已经生产出了经济性比燃油公交车更有优势的纯电动公交车。
燃料电池公交车,客车生产企业目前正在研发和验证的之中,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有到推广应用的程度。
7、欧辉纯电动公交车目前有谁开过?这车究竟好不好?
其实电动的公交车,一般都是有公交车的公司来配备的。所以如果这个公交车比较好用的话,那么公司肯定会大量地引进的。
8、中国电动公交车在拉美受青睐,电动公交车有哪些优势?
现在每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于是就会为了保护环境研究出很多的技术,比如电动公交车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将燃烧油的公交车改为耗电的公交车,这种公交车在拉美十分受青睐,拉美在中国下的公交车订单大概有1500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那么为什么拉美这么喜欢电动公交车呢?因为电动公交车和耗油的公交车相比有很多优势,首先电动公交车不用排放尾气,这样就可以减少碳排放量,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其次电动公交车不用烧油,那么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节约石油资源,而且电动公交车里配备的服务也要比耗油公交车要好,电动公交车里有安全摄像头和智能公交系统,而且还可以在里面进行手机充电,残疾人在上车时也有专门的辅助系统,车里也有WiFi,让乘坐公交变成了非常不错的体验。
当然电动公交车相比于烧油的公交车来说,也会有一些缺点,就比如电动公交车需要每天来充电充一次电可以续航一天,但是耗油公交车只需要加油就好了,从这方面来说,烧油的公交车要比电动公交车方便一些,但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环境还是使用电动公交车比较好,况且每天充电一次就够了,也不算特别麻烦,就是一定要配备专门的充电点,而且要充分考虑到车子所需要的空间,车与车之间一定要保持距离。
在之前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国家推行汽车限号的政策,而且还提倡大家坐公交车,但不管怎么说公交车也会排放尾气,对环境也是有不好的影响,只不过比大家都开私家车要好很多,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电动公交车,完全不会影响到环境,所以等到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行之后,大家完全可以坐电动公交车,这样既能保护环境,自己也挺方便的,因为开私家车可能会出现堵车但是电动公交车相对来说就要好很多了。
现在因为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所以很多空气质量很差的地方现在也变好了,起码和之前相比要好很多,也不用出门再戴两层口罩了,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治理环境这方面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我们更是要维持住现在的这种状态,不要国家在治理环境,而你在破坏环境,所以平时还是要少开私家车,一定要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