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明珠造车叫什么牌子?
董明珠造车实际上是投资了新能源汽车,品牌是银隆,
董明珠和好友王内健林、燕赵汇一起投容资珠海银隆新能源集团获得五分之一多点的股权,因为格力没有在电池方面有涉猎而珠海银隆是新能源电池的领导者,投资他也是为了更好的的创造新的品牌。
董明珠个人第一辆车叫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一眼看去是五环的图案但仔细看是一朵梅花形状,特殊的标记让人觉的跟这个女强人有点不符,有点小家碧玉的感觉,但确实与众不同、个性整体感觉也不比大品牌差,最主要的就是环保。
(1)董明珠的电动汽车扩展资料
关于银隆新能源: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钛酸锂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能储能系统、纯电动整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全球综合性新能源产业公司。
银隆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旗下拥有广通汽车、奥钛储能两大品牌,总部位于珠海,拥有邯郸、石家庄、成都、天津、南京、洛阳、兰州等产业园。
2、董明珠的汽车已上市,被称“国产埃尔法”,能大火吗?
难说,董明珠的汽车叫银隆艾菲整体看起来是比较中庸的,但是售价方面却非常高,加上补贴和优惠落地价格也得30多接近40万,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起价确实高了。是否会火,还是得看民众对于这款车型的售价能否接受了。
女强人进军新行业,头炮已经打响
董明珠是国内女强人的一名非常典型的代表,在董明珠的带领之下,格力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而且开辟了许多新领域,从过去一个小小的打工妹走到如今格力公司的第一把手,他的历程是非常励志的,董明珠也一直是一个在民间争议颇多的女强人,由于他的性格敢说敢做,非常率直,所以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个人认为他的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即便有些做法让人无法理解,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董明珠的带领,格力公司才能够走向辉煌,如今董明珠已经不仅在电气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已经开始进军汽车行业了,董明珠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商机,所以就收购了银隆集团,开始自己在汽车行业的旅行。
实际上董明珠在造车这条道路上一开始走得并不顺畅,由于对业务的不熟悉,而导致出现了某些纰漏而陷入困局,但董明珠却坚持了下来,目前也开始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新能源汽车,它的名字叫银隆艾菲,这款车上市之后,民众对于它的售价和车型有不同的看法行,有人说它是国产的艾尔法,从外观上来看银隆艾菲的造型,就像路面上最常看到的五菱面包车一样,设计非常简单,没有什么科技感的样子,这个外观也受到了一些车友的调侃。
峰值马力是亮点,车标备受非议
整辆银隆艾菲的车长长达5.15米,车宽1.83米,对于其他车型来看这辆车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适合居家旅行的时候,一家老少一起来一个公路旅行,从动力上来看银隆艾菲用的是永磁同步电动机,峰值马力可以达到136匹,续航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充一次电可以跑足450公里,这样的马力在我们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里面是非常出色的代表了。
而且银隆艾菲还具备快充功能,如果电力比较低的话,只需要找一处地方喝杯茶,大约两个小时就可以,充满电了,而最受调侃的就是银隆艾菲的车标,它的车标是五个圆环,也就是一个梅花桩,有人认为就好像是奥迪多了一个环的一样,看起来没有丝毫美感,但个人认为梅花桩这个车标看起来还是挺好的,毕竟迎寒傲骨生,这也是我们国产能源车里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所以对于车标方面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寓意的。
外观中庸售价高,消费者购买欲不强
现如今的消费者都喜欢空间比较大的车辆,所以SUV和mpv的销量向来都比较高,董明珠无疑是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所造出的车也是mpv车型,到目前许多的国内消费者都不看好新能源车,有些人总认为商家的广告就是在吹牛,所以这辆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车的前路还是比较坎坷的,因为这辆车的外观设计比较普通,性能方面更是有待考究,所以目前从网友的评价上来看,大家的购买欲望并不强。
除了外观比较中庸之外,它的售价也是比较高,既然要30多万元,如果没有补贴优惠的话,还高达43万元,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车子和价格,明显性价比就不太高,所以大部分网友都对这台车没有太大的购买欲望,要说火起来应该还是比较困难的。
3、董明珠生产什么品牌车,什么价位
董明珠花了30亿投资汽车界银隆新能源,目前首款广通电动汽车SUV曝光。这款董明珠投资的电动汽车, 价格只需13万左右。
4、有雄心的董明珠,她如今的车造成啥样了?
那些用“早跟你说了造车没那么简单”来看董明珠笑话的人,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还是见多了“狼来了”已经麻木了呢?
从2016年董明珠决定跨界造车开始,很多人都在等待她的“一败涂地”。
就好像按剧本走一样,由于遭到股东的拒绝,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失败。董明珠仍不死心,自掏腰包以个人名义,联合刘强东、王健林等成功完成收购,并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这场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的造车之路更是显得坎坷不平。
果然,今年5月30日,广东省证监局披露的已报备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进度表中,珠海银隆的状态是“辅导终止”,意味着珠海银隆上市失败。7月20日,南京银隆产业园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的新闻则是再次将“董明珠造车”推上了风口浪尖。
负面舆论无外乎“董明珠把造车看的太简单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虽然在家电行业牛X,但在造车领域可没我懂。”
我并不是觉得董明珠造车一定能成功,说实话我也没那么看好,我也承认董明珠的过度自信和雷厉风行存在不妥。但把造车与“圈钱”、“狂妄的情怀主义”完全画上等号未免太狭隘了,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对董小姐又了解多少呢?
“董明珠造车”跟大家想的互联网造车不太一样
董明珠很“看不起”互联网。这点从她对小米的评价就知道,“小米不过是个投资者。而不像格力,真的是凭技术来「做」。”于是也就有了2013年那个著名的10亿赌约。
不知道是她不了解小米,还是不了解互联网。很明显感觉到,董明珠是个“老派”且自大的人。
但不可否认,她是个根正苗红的实干派,嘴边挂着的永远是“掌握核心技术”和“中国制造”。总之,她一不会玩最容易火的互联网概念,二不会像某贾一样运作资本。
所以说董明珠的造车不像现在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造车,提出一个概念,然后找投资人,造出几台概念车,最后在量产和交付的时候一拖再拖。
她非常务实地准备收购一家生产新能源客车的车企,也就是珠海银隆。后者主营锂电池材料供应、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整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也是个「技术派」。2015年,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产值达百亿。
在董明珠心里,珠海银隆是块「有待发掘的金子」。她坚持认为,珠海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格力来说如虎添翼。
她曾表示,“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因此可以和银隆新能源联合开发”。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是为了进一步把环保能源的技术融入到新的领域中去,“以后可能我们不仅是造一个环保能源的汽车,而是把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落实得更好”。
2017年格力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行业整体性增长,空调占比超过80%的格力未来保持这个增长速度的难度很高。国内空调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如果再依靠单一产品实现更跨越式的进步那是非常困难的,从整个家电行业来看,积极的转型是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之路。
所以说,董明珠的造车没有那种“为梦想窒息”的英雄主义,没那么酷也没那么前卫,也不一定是她的爱好,而是作为舵手的长远眼光,造车仅仅是投资今后的手段之一。
“董总对格力未来充满危机感。希望一直维持格力高速运转的状态。”一位格力电器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了这个决策董明珠付出了什么?
众所周知,董明珠收购银隆并非一帆风顺。
在银隆事件之前,中小股东一直是支持董明珠的。董明珠这些年分红从来不手软,格力股价一路攀升,A股哪里还有第二家啊?
直到2016 年10月28日,中小股东第一次和董明珠离心离德,反对后者力主的格力电器以 130 亿元收购珠海银隆 100% 的股权。董小姐当场发飙,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然后2017年格力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却真的没有分红计划。
在经历了全资收购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后,董明珠以自掏腰包,拿出全部身家入股珠海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银隆。此外,她还拉上了刘强东、王健林等商业大佬一起入股,王健林毫不犹豫就出了5个亿,最终共同增资 30 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 的股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二掌柜。
当初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进入银隆,董明珠投入了超过10亿元。2016年,董明珠曾11次增持格力,2017年她的资金投向银隆之后,对格力电器的增持只有3次——这也导致了她被“挤出”格力电器的十大股东之列。
董小姐的造车决心可鉴可明。
投资银隆到底对不对?
回到最开始,事情的导火索就是南京银隆被查封。事件源于今年年初珠海银隆拖欠供应商货款逾10亿元,其中一家名为珠海思齐的企业因向银隆索要欠款无果后将其告上法庭。随着事件升级,致使“查封”发生。
出了这样的事,矛头纷纷指向董明珠“盲目投资”。那这家企业真的不行吗?
我们不难看出,董明珠对珠海银隆抱有厚望,几乎是下了所有赌注。因为珠海银隆与董明珠价值观相仿。
珠海银隆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2010年珠海银隆花了约4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科技公司Altair Nanotechnologies Inc的53.3%的股份,掌握了石法纳米制球技术,在储能系统和钛酸锂电池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钛酸锂该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材料相比充电速度快,只要几分钟电池即可充满,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稳定性好的优点。不过它的能量密度与前两者相比最低,低到只有三元材料的一半,意味着同等体积下可储存电量少,车子跑不远就要充电。
虽然说能量密度低,但珠海银隆还是没有放弃,坚定认为其经过长期发展也可以到达一个满意的水平。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迅速,在一个新的电池领域做到技术突破的话肯定比“随大流”做三元锂电池更有成就。更何况还有国家补贴。
资料显示,珠海银隆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申报的国家补贴金额分别为5550万、10.155亿元、21.3537亿元;三年累计超过30亿元。
但随着国家补贴的下调,珠海银隆大面积的项目扩张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了。再加上国家开始重点鼓励长续航里程纯电动车、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就是说主营钛酸锂电池的珠海银隆将失去更多补贴。
目前,珠海银隆在全国拥有了11个产业园区布局,同时处于建设阶段的有8家。资金额投资总额高达800亿元左右。在这样大刀阔斧的扩张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自然容易“翻车”。
那董明珠在投资前就没有做风险评估吗?她很清楚他们主营磷酸铁锂电池,也很清楚这种电池目前还很小众并且不被看好。但是她看好啊。
这种掌握独有的核心技术并执著于此的理念,不觉得和董明珠执掌后的格力非常像吗?“掌握核心科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简直太对董小姐胃口了。
当然,我也并不是在给银隆“洗白”。董明珠投资它自然是因为认同对方的价值观,而不认同的也没必要说董明珠“盲目投资”。毕竟这不是圈投资人的钱,没有上市成功的银隆也更谈不上伤害股民。
我不否认董明珠也有可能存在决策失误,商场如战场,本身就是博弈。2016年被免职集团董事长,强硬的董明珠抹泪说雪中送碳的人太少。可是资本市场就是锦上添花,董明珠的第二个任期,相继提出过多元化、格力手机和汽车这三条路线,还没有一条完全走通。
但因此否认董明珠的“初心”,何尝不是“妖魔化”了。
最后扯两句上升一下
大概是从贾跃亭跑路开始,国内关于跨界/新兴造车这件事变得十分敏感。没错,就是“造车没那么简单”。总之,你要么居心叵测(来骗钱的),要么异想天开卖情怀。
关于造车这件事简不简单,我承认这是一个及其复杂且庞大的生态链。这个话题不是这篇的重点,而是被耗光“期待值”国人们还可以试着去相信什么。
董明珠在早前陆陆续续买了约120万股格力电器,金额约2000万元,她又要求自己在退休之前绝不卖。而贾跃亭则是一举完成了套现,时不时地股票停个牌。对比下来,至少董小姐的人品还是值得信任的不是?
有意思的是她还公开diss过贾跃亭,“当一个人没有诚信的时候,别人帮你只能一次。贾跃亭,帮他的人太多太多了,结果他让那么多人失望了。”
今年是董明珠造车的第3年,也是她人生的第64年。
在格力“2018再启航”晚会上,董明珠公开说过:退休是自然规律,但是我认为我今天还很年轻,虽然我60多岁,但我的心还是像25岁一样。
而今年25岁左右的你,心理年龄是不是已经60岁了呢?
我很敬佩这样“年轻”的董小姐。借用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的话,希望年轻的董明珠带领年轻的格力走得更好。也祝愿年轻的董明珠能在造车路上能走的更远吧。
5、格力董明珠造出新车“艾菲”,遭到群嘲的车标到底怎么了?
之前听说我们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董小姐要造车时,就在网上闹得风风雨雨,一半人赞同:佩服董小姐的勇气和魄力,没一点经验就敢做造车这种高难度的挑战。一半人泼冷水:你以为造车是随便玩玩吗?这是高科技高门槛的行业,不要自不量力了,好好做空调吧!
最终,格力集团否决了投资银隆汽车的方案,但是董小姐却自掏腰包、与万达王健林、京东刘东强等人一起注资30亿投资了银隆,力图打造新能源。就这样,一个叫广通银隆新能源汽车的车企诞生了,当大家都快忘了董小姐的汽车梦时,董明珠的汽车出来了!
不久前,银隆新能源的第一款电动商务车—艾菲正式上市,补贴前售价为43万元。车身尺寸方面,艾菲车长达到5150毫米、车宽1835毫米、车高1890毫米,轴距达到3200毫米,在国内同级MPV中占有绝对优势,几乎是独一无二,无人能敌。
艾菲拥有双侧电滑门+电动尾门+前排无钥匙进入启动等高端实用配置,几乎高端MPV车型拥有的配置,艾菲也一样不落。
动力系统是艾菲这款车最大的亮点,银隆新能源作为“钛酸锂电池”的行业霸主,也因董明珠等大咖的参股备受关注。艾菲搭载永磁同步电机+103kWh三元锂电池,最大功率136马力,续航里程达到450km。快充2小时,慢充8小时。
当然这车的最大亮点莫过于车标,5环车标,舍我其谁,由5个圆形构成,很像小时候画的小红花,又像扑克里面的梅花5,还有人说像狗爪子印。当然了,更多的网友不禁唱起了五环之歌!你比4环多1环,这是要超越奥迪的意思吗?
其实除了车标,这款车其他方面还是值得点赞的,它所配备的碳酸锂充电快,寿命长,符合车主的需求。最后的实车表现如何,目前谁也不知道,这个只能等市场检验咯!
不过,不管怎样,董小姐的车子是造出来,也算是堵住了那帮不看好她的人的嘴了
6、董明珠的新车是什么牌子
据小道消息,董明珠乘坐的汽车是特斯拉汽车,新能源环保汽车。
7、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车
首先,这款新车已经在今年5月份正式上市,并且命名为银隆新能源艾菲。
作为一款纯电动MPV车型,银隆新能源艾菲在外观方面看上去更加偏重于商务,而且设计也比较简洁。车身线条很有层次感,比较方正的车身也显得更加时尚大气。但是车标部分的设计却有着很多槽点,梅花式的造型颇有中国本土的风味,但是看上去却毫无特色可言。
其次在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的是一台永磁同步电机和103kWh的三元锂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为136匹马力。
据悉它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450公里,快充时间为2个小时。这样的参数表现在新能源车型当中已经不足为奇,甚至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位置。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款车型的补贴后售价竟然高达30万元,这样的价格很明显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最后是汽车内部的配置。除了汽车内饰方面风格偏于老旧之外,其配置也是马马虎虎。
特别是安全性能方面,除了搭载必要的被动安全装备之外,主动安全装备并不完善,连车身稳定控制系统都没有搭载,而且辅助驾驶配置也存在着缺失。
综上来看,董明珠花几百亿造出的这款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竞争力,而且性价比也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