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补贴开始减少 新能源汽车怎么办
补贴退坡政策对抄整个车市的非袭常影响有限,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新能源车的销量基数很小。只是刚刚起步的新能源车市场会否有负面的连锁反应,政策实施的时间节点是否合适,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补贴减少,以补贴为中心的非市场化产业活动会逐渐减少回归市场理性。
2、新能源汽车有哪些补贴政策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由于是新兴技术领域,为了引导产业的良性、高速发展,国家给出了不同的政策补贴,其中“整车销售补贴”就是对于厂家、消费者的一大福利。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在符合国家补贴要求的新能源汽车报价基础上,按照档次不同分别给予对应的价格减免。那么这个补贴档次是怎么划分,新能源车的补贴又是怎么计算的呢?维新关注”优能工程师”,教你学会专业全面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让你的成长看得见。

首先,针对纯电汽车、插电混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国家推出的2018年最新补贴政策较以往不同。新政策对表现好的车型给予了更多的补贴,而对于表现差的车型则降级、取消补贴。其中比较受人关注的就是补贴门槛的提升,也就是2017年享受补贴的车型,可能2018年就不享受了,而这个门槛即是:
1、要求纯电动汽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纯电续航里程不低于150 km,插电混动续航里程不低于50 km;
3、电池的能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
4、根据车型质量分别耗符合百公里耗电量门槛标准。
其次,新政策更加鼓励厂家积极的进行技术提升、产业升级,对表现优异的车型给予更高的补贴,并给出了相应的补贴标准划分。例如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的车型补贴,将从以往的一台车补贴4.4万提升到了5万元,除了续航里程外,对其他指标也进行了不同的系数调整。



所以,根据补贴公式:补贴额度=里程补贴标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系数×车辆能耗调整系数,我们以一台续航里程40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135Wh/kg,整车质量1595kg ,百公里耗电量13kWh/100km 电动汽车来计算,该车的各项指标分别达到续航补贴5万元,电池能量密度系数为1,车辆能耗系数为1.1,将数值代入公式后得出该车的补贴金额为5万元×1×1.1=5.5万元。
3、2017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方案 有哪些变化
国家补贴
2017年的补贴额度出来后算是情理之中的,但并不像之前那样容易获得了,因为此次针对纯电动车新增了3条新规定,而对插电式混动车则新增了
1 条新规,只有符合且达到要求的车辆才可获得以上的补贴。另外,2017年补贴政策是从1月1日开始执行的。
针对纯电动车新增的3条新规定:
1、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
的按 1.1倍给予补贴。
3、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相信除了“老年代步车”,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正规纯电动车都能在分分钟内把车速提到100km/h;而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也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是高于
120Wh/kg
几乎还没有(有的还没上市,要么就是进口);其实第2和第3条的细则都是在给厂商提要求,因此我们不用去深究,只要提前咨询好所购买的车能否获得对应的补贴就行。
电动车优惠及政策补贴:针对插电式混动车新增的1条新规定
针对插电式混动车新增的1条新规定
1. 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参配、图片、询价)
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B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70%。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满足与纯电动乘用车相同的要求。
插电式混动车的纯电续航低于80km时,发动机的百公里油耗必须低于常规燃油车标准的70%;而纯电续航高于80km时,对电池组百公里耗电量的要求则需符合上述纯电动车的第3条规定才行。总的来说,只要能上市销售的插电式混动车基本都满足这些条件。
另外,2017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中对地方补贴也有了进一步的明文规定,规定地方财政对单车的补贴上限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以北京市场(每年都严格按照中央规定执行)为例,地方补贴只有国家补贴的一半,因此纯电动车的总补贴在30000-66000元之间。2017年新能源车的总补贴(普通城市)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不难发现,2017年新能源车的国家补贴相比2016年的额度降低了20%,而以规定的标准为例来计算,总补贴的下降幅度则为40%,其中仅从普通地区的地补来看,按照规定的地补相比2016年甚至下降了60%(仅供参考,因为每个地方的补贴政策均不同)。
由于总补贴下降了40%,因此在我们购买新能源车时也将会支付比2016年更多的钱。图表中以北京地区为例,购买250km
> 续航里程≥150km纯电动车时,相比2016年要多花费3.6万元;而购买续航里程≥250km
的纯电动车时,则需要多花费4.4万元,这样看来在2016年就购买了新能源车的朋友无疑是赚到了。另外,如果买150km>续航里程≥100km纯电动车,则会多花费2万元,不过这种车貌似已经被市场淘汰掉了。
4、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20%已基本确定利好还是利空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之所以备受业内关注,缘于该政策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招商证券最新出炉研报指出,如果2018年补贴退坡20%,车企会承受一定压力。据统计,2017年新能源车80%销量来源于政策推动,从目前市场来看,消费者并未完全建立起对新能源汽车信心,主要仍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问题,这也是车企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5、新能源汽车补贴该怎么“补”
新能源汽车在普通民众眼里分为两种: 油电混合、纯电汽车。其实国家与地方政府真正扶持和补助力度较大的就是纯电新能源汽车。因为纯电的新能源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趋势。关于补贴要看你在哪里买,一线城市北京上海补贴比较多,二线三线城市很多政府都没有新能源补贴政策出台。比如上海市按照不同续航能力补贴标准不同,续航200公里以上的均享受上海市补贴3万元,免除购置税费用,送上海牌照。上海暂时有一个区域还可以享受区补:上海市嘉定区。区补1万元。国家针对新能源(纯电)车补贴方式是:续航200公里以上250公里以下的补贴4.5万,续航250公里以上的可享受国家补贴5.5万。
我最近也在研究新能源汽车,在上海买还是比较合算的还送个十几万的上海牌照,想想就合算,希望上面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6、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怎么补,购置税怎么算?
有补贴,具体规定如下:
一、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全免
2017年12月26日,《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出台。根据该公告内容,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所指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
今年,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一事关注度很高。虽然日前最新补贴方案还未出台,但是日前网络上曝光了一份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调整方案的手稿。相比现在的补贴方案,调整后的补贴方案更加细化,续航里程越高的车型,将获得越多的补贴费用。
三、购买新能源汽车将获得更高的贷款支持
2018年1月1日起将实施新修订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新办法对车贷比例进行了调整。。根据新规,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
7、延长车补、放宽准入,新能源车企迎来政策利好两连击!
当车市下行叠加疫情打击,我国的车市显然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车企、经销商,还是业界相关人士均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救市”政策。事实上,政府相关部门也已经多次发声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部分政策法规业已出台亦或是正在制定的路上。

从已出台或已确定的车市新政来看,首先获益的自然是新能源车企。短短一周之内,两项政策利好便接踵而至。
新能源车企迎来政策利好两连击
3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汽车消费的三个举措,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而在昨日,工信部又决定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

从该修改决定的说明当中,我们发现主要修改的内容涉及到了四个方面:
① 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
② 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
③ 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
④ 删除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的条款。
这四个方面的修改内容,无一不说明了这是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放宽了新能源车企及产品的准入门槛。
而取消了“设计开发能力”则被广泛热议,业界普遍认为此项要求的改变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对待新能源车企的准入,已经向“宽进”所倾斜。
众所周知,设计开发能力被视作为一个车企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为何对待准入的新能源车企,会将如此重要的要求删去。政府部门为何会有此举,这究竟是在对谁释放“善意”?
从”严苛”到“宽进”
其实是重心在向中后端转移
现阶段,我们新能源车企的准入规则是沿用于2017年工信部所制定的《准入规定》。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车市经过了两年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此时的修改也是基于现有的实际情况所需。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也是让新能源车企回归产品、回归市场,而不是为了准入标准而抠破头皮。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删除了相关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对这些准入的新能源车企放任不管,而是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对企业生产一致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的要求上去。
之前,准入条件的重心在关注这生产前端。但以此次删去的设计开发能力为例,其实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衡量标准和体系。
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也在不断发展,这也造成了许多的准入条件并不符合当下所需,或者说已经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从产品和售后入手,让市场来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行使它的权利。这也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个别企业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那“不纯洁”的目的,例如骗补等等。

可以发现,现在国家正在努力通过市场化竞争的方式去改变新能源汽车领域。而由生产前端向中后端的重心转移,无疑是当下的明智之举。
放宽准入标准,究竟是在向谁释放“善意”
要弄清谁最得益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明白需求。究竟是哪些企业亟待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
外商独资新能源车企
毫无疑问,大家第一时间就会联想起的,应该是大量的外商独资新能源汽车企业。由于我国放开合资股比政策的落地,已经有特斯拉(上海建厂)、韩国现代汽车(四川现代完成股权更替)等车企先后享受到了这样的“红利”。
但外商独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数量着实有限,一方面因为放开股比限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们不考虑入局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按照之前的准入规定,要求企业具有设计开发能力,这让许多原本有需求入局的外商独资企业势必会产生某些顾虑。因为这个“技术开发能力”,对于大多数的车企而言都属于“敏感话题”。
它们会担心在核查验收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某些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核心信息的“泄露”。
在原来的准入申请中,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需要列明与新能源汽车产品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要说明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能力及设计开发过程,甚至还需要提供产品开发主要设施设备清单,清单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用途、以及设备原值。
显然,这也是之前为何外商独资的新能源车企寥寥无几的原因之一。而此次删除了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势必会激发起外商独资新能源车企的兴趣,打消之前的顾虑。
国内“代工”车企CP
取消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可能也会产生多对“代工CP”。主要是拥有设计开发能力的造车新势力和不具备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能力的传统车企。
近年来,我国新诞生的造车新势力多达数百家,然而真正实现了量产交付的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已。究其原因,大多数造车新势力都苦于没有生产资质那枚“准生证”。

而从已量产交付的蔚来、小鹏来看,都是凭借着传统车企代工来进行生产的。蔚来有江淮,小鹏有海马(近期小鹏汽车已通过收购福迪汽车获得资质)
但与此同时,还有着大量拥有生产资质,但又缺乏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能力的传统车企。此次准入门槛的放低,可能催生出多对代工的伙伴。
当然,由于伴随着生产前端的要求降低,重心逐渐向中后端转移,也势必会引起代工和被代工双方企业的重新审视利弊。出现新的代工组合,以及原有代工组合消失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跨界造车的新能源车企
删除设计开发能力等要求,对于那些由其他行业跨界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而言,无疑也是一大利好。
总结这些跨界玩家的属性,基本都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方向,且都不差钱。但设计开发能力恰恰是他们短时间内无法用金钱可以交换得来的。

这也使得他们大多虽然砸了不少钱,但依然是以一个“门外汉”的姿态存在于造车大军之中。此次准入条件的修改,一方面会加快那些已入局者的生产制造步伐,另一方面也会刺激更多的跨界玩家入局。
由此可见,无论是对外商独资新能源车企,还是存在代工可能性的新老车企组合,亦或是那些本来八竿子打不到关系的跨界新晋造车企业,准入门槛的放宽都拥有着不小的诱惑和切实得益。
由于去年6月切换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使得本来处于高速狂奔中的我国新能源车市按下了“暂停键”,进入市场调整期。而近期出台的延长补贴两年之新政,看似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放宽准入条件又将会带来新的刺激。
然而,目前的政策利好更多的是依靠市场自身来判断和筛选,我国要想真正实现借助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还需要更多的切实支撑。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步跟进,让政策的利好能够真正的落地。
而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来看,这次准入条件的修改也仅仅只是未来许多次调整中的一次而已。实际效果如何,还得留给时间和市场去验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汽车获补难度加大了吗?
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的公示。公示显示,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共应清算补贴资金约189.7亿元,其中2016年为123.3亿元,2017年为66.4亿元。据悉,2017年企业申报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近8成,但经核算后的应清算补助资金仅为2016年的46%,“缩水”接近一半。

据公告显示:2016年,有86家企业的512种车型申报,共计51016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1246311.3538万元,专家组核定的推广50208辆,应补贴金额1233058.2724万元。2017年,有87家企业的432种车型申报,共计230616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960114.6837万元,专家组核定的推广数161667辆,应补贴金额664099.1825万元。
据悉,2016年,每辆新能源汽车平均获得补贴为24.5万元,而到了2017年平均每辆车获补减少到4.1万元,约为上一年的六分之一。
据2017年公示显示,部分车辆之所以未能核定通过,主要包括以下原因: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国家监管平台数据核算里程不符合要求、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行驶证注册日期在推荐目录发布日期之前、关键零部件参数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电池单体型号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电池组型号及生产企业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驱动电机型号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驱动电机发票企业名称不符、企业填报推荐目录批次有误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是根据《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审批责任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建〔2016〕877号)、《关于开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第二批)清算及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申报的通知》(财办建〔2017〕92号)等有关规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审核结果分配到各地方。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四部委将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的监督、核查。对于“提供虚假技术参数,骗取产品补助资格的;提供虚假推广信息,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销售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型号、电池容量、技术参数等与《公告》产品不一致的”行为,四部委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减补助资金、取消新能源汽车补助资格、暂停或剔除“推荐车型目录”中有关产品等处罚措施。
来源:中国经济网
9、2017年国家汽车新能源补贴什么时间能下拨到企业?
直接下拨到了各大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