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丰田先是否定纯电动汽车,然后又自我否定?
2017年,时任丰田汽车副总裁内山田武的一段讲话里或许有答案,“随着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始推出鼓励电动车发展的相应法律法规,汽车制造商别无选择,只能开始推出电动车,否则,它们面临的就是倒闭的风险。当然,丰田也不例外。”
“汽车制造商别无选择”。从内山田武的讲话来看,丰田汽车向纯电动汽车敞开大门,似乎有些不太情愿,只是为了生存没有办法。
那么,丰田汽车的目的真就这么简单?不妨回忆一段讲话,是丰田章男在2018拉斯维加斯CES上发表的,“我想把丰田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成一家移动出行公司,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汽车制造商,而是像谷歌,苹果,甚至Facebook一样的公司。”
丰田章男的意思很明白,丰田汽车要做的,跟 宝马 集团是一样的,要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未来做Toyota Mobile,而不是Toyota Motor。
说实话,丰田汽车是一家世界级车企,向来跟大众汽车掰手腕,如果电动化只是受制于法律法规别无选择,实在匪夷所思,不符合它“站在未来思考现在”的秉性。
所以,在传统汽车产业剧烈变革的时代,丰田汽车电动化的真正目的,如丰田章男所说,是为了转型成为Toyota Mobile。
乍看之下,这似乎很荒谬,毕竟生产纯电动汽车和做移动出行公司是两码事。但实际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这“新四化”是关联的。
在未来,世界一流的移动出行公司,是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就像Waymo正在尝试的那样——用户只要在APP上预约,就会有自动驾驶车辆过来,并完成相关服务。这样,一方面节省了人力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司机存在的不可控风险,比如劫持乘客等。
2、为什么丰田通用造不出特斯拉电动汽车
?
3、造“氢”不造“电”的丰田,为何选择与比亚迪合作?
在1997年10月底,世界上首款实现量产的混动车诞生了,它就是丰田普锐斯。这款车革命性地降低了传统燃油车的油耗和排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过了二十多年,丰田也没有将混动车进一步发展成纯电动车,并大批量生产。直到最近,丰田一拍脑袋,似乎意识到一些事情,于是在6月7日宣布了一系列计划,开始加速旗下车型的电气化进程。
按照丰田的计划,到2030年,其全球总销量中的一半,也就是550万辆以上,应该是电气化车型。这550万辆中,混合动力(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将占450万辆,氢燃料(FCV)和纯电动车型(EV)加起来100万辆。
大众的计划更加嚣张,他们计划在2027年开始,每年生产1000万辆电动汽车。丰田的550万辆虽说看起来比较保守,但也是一个巨大的量。
我们可能对550万辆没一个概念,但丰田有,并且在宣布电气化计划的同时,他们也公布了一系列的合作计划。
首先便是擅长全轮驱动的斯巴鲁,丰田计划和他们一起打造新的电气化平台e-TNGA,并且在这个平台上打造出一款全轮驱动的纯电动SUV车型。
其次是铃木和大发这俩微型车领域的强者,和他们合作,丰田可以获取一些微型车相关的经验。
既然是打造电气化车型,怎么会没有电池界的大佬,所以丰田计划与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作。
选择中国的电池制造商是有道理的,其一,电池在本地生产,没有从国外生产运到国内的相关费用。其二,这俩电池制造商很牛。
宁德时代于2011年成立,跟随新能源行业飞速发展逐步壮大,现在已经与长安、北汽、吉利、广汽、上汽、东风、奇瑞、大众、奔驰、宝马等车企保持合作关系,就连最近的一些造车新势力蔚来、拜腾、威马等,都和宁德时代脱不开关系。
同时,宁德时代还抓住发展机会,与上汽、东风、广汽、一汽、长安等多家车企成立了合资公司,生产研发配套的动力电池模组。
比亚迪则是更加被我们所熟知,从他们不断推出百公里加速在5秒内的SUV和MPV时,车叔就觉得这家车企不简单,不谈车的操控,单动力系统就碾压一众其它车型了。要说为什么他们的动力系统为什么这么厉害,这与他们的前身脱不开关系,他们以前就是专门做电池的。
在1995年的时候,比亚迪公司就成立了,早期他们一直在研究电池,并且在1997年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到1998年,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就通到了海外,在欧洲建立分公司。到2000年和2001年,他们分别成为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供应商。
到了2005年,比亚迪也一拍脑袋,意识到了某些事,于是造出了首款新车F3,并且获得了68个奖项。在次年,比亚迪纯电动轿车F3e诞生,续航达350公里,确立了其在电动汽车界的领先地位,直到现在。
合作车企和电池合作商都选好了,长远的计划也有了,那丰田最近的计划呢?那便是于2020年在中国率先推出C-HR和奕泽纯电动车,这个计划的起点可能就是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作。
选择中国市场,这其中有“双积分政策”的影响,也有中国新能源市场一片大好的诱惑。在2015年的时候,中国就超越美国,坐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冠军的宝座,并且一直坐到现在。而在全球汽车市场低迷的时候,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还在增长。就这样的大环境,丰田不选择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那就显得奇怪呢!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丰田选择牵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前者可以解释,因为是专门造电池的,后者可是一家车企,与竞争对手合作,还是新能源市场强劲的对手,这意味着什么,想必丰田不会不知道。
无奈,强者拥有话语权,不与强者合作,那丰田就秀逗了。就像是与擅长全轮驱动的斯巴鲁,擅长微型车的铃木和大发合作,丰田与比亚迪合作也是这个道理,只因比亚迪擅长。所以丰田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合作者,就该是比亚迪。
车叔总结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大好的时候,丰田已经失去先机了,如果还不与强者合作,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那丰田就会逐步落后了。所幸,丰田知道这一点,并且与多个制造商合作,加速电气化的进程。可以猜想,丰田在牵手比亚迪以后,其电气化的进程会不会和比亚迪唐DM的百公里加速一样快。
4、为什么丰田对纯电动汽车这么不屑
不屑?那是你没看见国外丰田
丰田只是把适合当下市场的车量产上市(混动,插电混动,氢燃料电池)
纯电只是投放在几个充电便利的地区(其他地方充电不便,会有多少人买?)
5、为什么丰田不生产摩托车,而川崎和雅马哈不生产汽车
各自有协议的~~~~雅马哈和丰田其实出过一款车 雅马哈也生产过汽车发动机 比如老款沃尔沃XC904.4 V8的发动机就是雅马哈的
6、电动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大趋势,为什么雷凌却迟迟不生产?
广汽丰田研发的混动技术汽车在全球市场占了很大份额,而它最大的销售市场就是中国。从最早的Prius到如今的雷凌,丰田的混动家族车系都在市场上保持着很好的竞争力。
雷凌和绝大多数的合资车一样,3包有效期有2万到5万公里,基础保修为36个月/10万公里,以两者先到者为准。
另外对于混动电池组块还有额外的保修说明。蓄电池有96个月/200000公里的保修期,并且额外保养计划。
用户手册上说,雷凌1.2T、1.8L、双擎的保养周期都是1万公里左右,而这对于一般的城市路况而言并无问题。
配件价格跟地区有很大关系,材料费及工时费都要根据当地4S店的情况来说。双擎不需要针对电池或者点击系统做特殊的保养。
以2017版1.8H GS CVT精英天窗版为例,油耗在4.7L/100km,以北京油价来说,每行驶2万公里的花销在6800元左右,即每月600元左右。
以北京家用电在0.48元/度的情况来说,行驶100公里也就10多块钱,很有优势。但是充电桩目前还不是很普及,并且充电用的电费计算也有算不同,具体还要看情况。而公共充电桩价格跟时间有很大关系,费用不低。相信丰田的这台雷凌已经说明了一切,从这个情况看,混动要比电动汽车更适合城市用车需求。
7、丰田为何要推出续航才100km的纯电动汽车?
随着近些年汽车电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也在逐步增加。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由于搭载的是动力电池,再加上目前存在充电时间较长以及充电桩数量较少的状况,所以续航里程成为了很多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不过丰田在2019年10月23日的东京车展上却推出了一款续航仅为1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双积分政策影响
为了提高汽车能效降低油耗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于2017年9月份正式出台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政策在2018年4月1日正式实施。而在双积分政策的影响下,很多传统车企也加快了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丰田自然也不例外。而丰田等日系车一直都将重心放在了油电混动和其他新能源技术方面,对纯电动汽车涉足少,而这次推出续航1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也不乏积累积分和试水的心态。
主打短途出行需求
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尤其对纯电动汽车来说,很多车企都在追求高续航。因为续航里程增加,消费者的用车便捷性自然会提升,对于增加销量大有裨益,不过丰田此次推出的100公里续航的纯电动汽车则面对的是短途出行需求。而且据了解,该车主要面向的是新手司机和老年群体,也就是说,这台100公里续航的纯电动汽车就像是咱们经常见到的老年代步车。
写在最后
对于很多日系车来说,由于日本本身资源匮乏,所以对于生产纯电动汽车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很多日系车主打的还是油电混动和其他新能源技术。但是日本老龄化严重,短途出行又存在空白,所以丰田才会推出续航1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为什么丰田混动技术那么牛逼,却造不了100公里的纯电新能源?
不是造不出 不想做,混合动力是纯电动车一个过度,纯电动随便一个小加工厂就能做 根本没技术含量
9、丰田纯电动汽车比亚迪造,是丰田纯电动汽车技术不行吗?
现阶段丰田的新能源车技术性发展前景为油电混合动力驱动力和氢电池驱动力。与新能源车对比,丰田觉得氢燃料拥有更加宽阔的销售市场。与纯电动汽车对比,氢燃料具备迅速的动能填补时间、更长的里程数、更低的环境污染排出,更合适用以大中型货运物流车子。丰田将来的方案是根据氢燃料和太阳能来修建WovenCity,换句话说,用新能源技术来取代全部大城市的电力能源,与新能源车对比,用氢电池来修建WovenCity更为适合。
这并不代表着丰田将舍弃新能源车销售市场,新能源车销售市场现阶段的经营规模和销售量非常可观。丰田还发布了纯电动车雷克萨斯UX300e等车系,逐渐对新能源车销售市场开展合理布局。可是新能源车并不是丰田将来使力的关键,换句话说在纯电动车销售市场上,丰田有更高的市场销售空缺,必须想办法补上。
比亚迪的对外开放及其纯电动汽车技术性的优点,促使了俩家企业的协作。做为一个对外开放公司,比亚迪有着普遍的经营范围,不论是智能化电子产品,或是充电电池,该企业都能够生产制造车辆。在比亚迪生产制造车辆的另外,也是华为公司、小米手机、想到的代工厂。到今年,比亚迪将发布刀片电池,这也使比亚迪在新能源车技术性层面得到极大提高。除此之外,比亚迪公布将向别的汽车制造商供货刀片电池,现阶段已明确应用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生产商为红旗轿车。因而比亚迪的开放式及其电瓶车层面的优点,是俩家企业协作的基本。
比亚迪和丰田的合作方式,和长城和宝马很像,相近的是,彼此的持仓占比为50:50,是一种公平的关联。彼此将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层面给与适用,不会再是以往传统式的“中外合资企业方式”的外商出示技术性,只是由我国来生产制造。差别取决于,长城宝马的合资企业很有可能会选用新知名品牌。与比亚迪协作的丰田,仍然会应用丰田知名品牌。因而不清除比亚迪将与丰田协作发布全新升级的知名品牌。这是由于,假如比亚迪承担产品研发设计方案,那和丰田现阶段的设计方案系统软件是迥然不同的。此外比亚迪为丰田生产制造的车系,也许与丰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也会出现高矮精准定位和标价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