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会取代汽油车吗?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认识也越发深刻,如何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就变得尤为重要,汽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早晚有枯竭的那一天,并且在全球变暖的危机之下,人类必然要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坚持下去。
可以说,电动汽车在未来取代汽油车应该是早晚的事,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
但现阶段我们对于电车相辅助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哪怕是在大城市充电站的数量和规模也暂时无法和加油站相比,许多小区或者农村也没有让充电桩入驻,像我们小区虽然装配了充电桩,但由于长期无人进行维护,坏了也没人修理,全部都成了摆设,一个个充电桩就被搁浅在那里。
所以目前电车的生存环境还不是特别良好,无法让人们像使用汽油车那样方便。
并且电车的电机寿命远低于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作作为一种机械,用上十年可以说都没什么问题,但电池时间长了它的存电量就会缩水,并且耗电量也会加快,续航能力也是一大问题,在城市里开开还行,真跑长途它的弊端就很明显了。
许多司机夏天不敢开空调,冬天不敢开暖风,甚至连收音机都不敢开,这种汽车开的可以说也是极其憋屈了。虽然电动车也有特斯拉和比亚迪唐这样的高端车,这些车据说也能跑个300多公里。但从性价比上来讲,它确实还无法和汽油车相提并论,它们高昂的价值直接把许多车主劝退了。
当然,任何新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一段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这些问题在将来纷纷得到解决以后,真正的电车时代可能就要到来了,恐怕那时候汽油车很可能就要退位让贤了。
2、从长远来看,你认为电动汽车会彻底取代燃油汽车吗?
关于纯电动汽车是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在不久的将来会全面普及并替代燃油汽车的鼓噪以及充电化学电池技术“重大突破”的新闻不绝于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纯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的历史更长,完全不是什么新事物或高新技术,更不是什么新能源。表面上看纯电动汽车有许多内燃机汽车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电动机固有的扭矩特性使其不需要复杂的机械变速器、无需复杂的机械四驱系统就能方便地实现响应迅速的四驱功能,行驶噪音低、没有尾气排放等等,
尤其是现代电力拖动控制技术和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的成熟使电力驱动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和轨道交通领域,按理说电动汽车早就应该全面取代内燃机汽车了。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纯电动汽车在汽车发展史上数次被内燃机汽车淘汰,最终沦为车间叉车和公园观光车。原因何在?
那就是因为纯电动汽车目前采用的动力源——化学充电电瓶在基础技术原理和基础技术路线上具有以下无法克服的缺陷:
1、能量密度过低
化学充电电瓶的电化学反应从化学原理来说本质上仍然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就同时需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燃油汽车的油箱只需要携带还原剂——燃油,而不需要携带氧化剂,因为氧化剂来自空气中的氧气。但化学充电电瓶却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因此电瓶中既需要携带还原剂又需要携带氧化剂,仅此一最基础的技术原理就决定了化学充电电瓶的能量密度永远不可能达到燃油的能量密度。
其次燃烧氧化还原反应远比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直接和剧烈,化学反应过程的基础技术原理也决定了即使只比较化学充电电瓶中还原剂的能量密度,也无法达到燃油的水平。因此化学充电电瓶能量密度远远低于燃油是由其最基础的技术原理决定的,是绝不可能通过改进材料和工艺解决的,只有科盲才会相信什么石墨稀、纳米点等忽悠型“高科技”可以大幅提高其能量密度。
2、充电时间过长
现代燃油汽车加油几分钟就可行驶七、八百公里是很平常很轻松的事,有的燃油汽车加油几分钟甚至能行驶上千公里。而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大约在16至23度之间,如以百公里电耗19度计算,要达到燃油汽车的较低水准——充电5分钟行驶里程七百公里,充电功率就将高达近1.6MW,
不但电瓶电化学反应过程绝对不可能达到如此之高的能量强度,而且在流动的电动汽车上实现电功率如此之高的活动电气连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化学充电电瓶的能量补充时间远远长于补充燃油也是由其最基础的技术原理决定的,也是不可能通过改进材料和工艺解决的。
3、循环及低温衰减明显
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基本化学原理决定了其每次循环还原剂不可能被完全彻底地还原,同时电化学反应过程受温度影响明显,低温会显著降低其活性。因此电瓶一两年后衰减严重、冬季储能大幅下降也同样是由其最基础的技术原理决定的,改进材料和工艺或许可以稍许改善,但决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4、成本高寿命低
化学充电电瓶的基础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工艺决定了其成本较高,而其循环衰减特性又决定了其寿命很低。
而且上述这些缺陷还相互交织、相互加重不利影响。例如:能量密度过低导致续航过短,使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更突出,而充电时间过长又反过来使续航过短的问题更加突出;能量密度本来就低,而循环及低温衰减严重又使能量密度过低的问题更加严重;本来制造成本就高,而衰减严重寿命又短,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更严重。
3、在未来,新能源汽车会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吗?
新能源汽车能否逐步取代燃油汽车?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是早几年可能还有疑虑,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逐渐应用,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走近了。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接近80万辆,其占汽车总产量的2.7%;而据业内人士分析,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将超过200万辆,而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将逐步扩大,而取代燃油汽车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再来看一组信息,目前已有多国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其中德国 2030 年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法国将在2040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英国将在 2040 年后禁售燃油车;荷兰和挪威将在 2025 年禁售燃油车;印度也宣称要在 2030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美国加州将在 2030 年禁售燃油车。这意味着燃油汽车也将逐步退出舞台,而新能源车会得到大力的推广,但前提是超级电池的出现,让新能源车达到与燃油车相仿的续航。
当然,其实关于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之间的问题影响最大的还是能源问题。因为目前的石油资源已经是越来越少了,而石油的应用又太广泛,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石油,燃油、润滑油就占到百分之七十到九十,其他如塑料、沥青、合成橡胶、制药、清洁用品、化妆品等多种用途,这意味着开发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虽然新能源车的发展是趋势,但是不排除新能源车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而纯电动汽车目前已经投入市场,但是受限于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和充电难题目前难以大面积普及。而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处于实验开发阶段,没有上市,主要原因在于燃料电池中催化剂过于昂贵,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以及燃料的添加和储存安全等问题有待解决。其次,售后服务跟不上发展趋势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对于这些问题,也是发展会遇到的,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也将被解决。
因此,综合来看,作为一名老师傅,我觉得新能源汽车会逐步取代燃油汽车,而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就短期而言,燃油汽车仍然会占据主导地位。而当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基础设施、服务的落实,新能源汽车会迎来自己的发展期。
4、电动汽车真能取代燃油车吗?
如果电池技术没有改革那么电动车就很难取代燃油车,内燃机有百年历史岂是一朝一夕就被电动车轻易取代?历史有多少想要取代内燃机的都莫名其妙没了。
电动车想要彻底取代燃油车必须在续航与充电这方面下手,不然电动车还是会保持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地位。
5、纯电动车能不能取代汽油汽车?
你说的是彻底取代,还是局部取代。
彻底取代至少我们这一辈子是不可能的了。因为现在石油还是很多的,我们这辈子足够了。
取代汽油汽车,石油巨头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就会阻碍电动车的发展的。
电动机的扭矩大,效率高,成本低,任何方面都优于内燃机,就是电池是个麻烦事。
而且功率相同的电动机和内燃机比加速,绝对电动机强,内燃机只有吃灰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