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汽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上汽对新能源是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来实施和推动的,在纯电动、Plug-in的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上都有的涉猎。目前,上汽新能源产品已经推出了荣威550插电混动、荣威E50电动版两款车型,明年将量产荣威550PHEV、荣威950PHEV,想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资讯请访问:http://nev.ofweek.com
2、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在电驱动系统的布局有哪些?
上汽集团对未来提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布局;半个月后在上海车展的前一天上汽集团召开了主题为“互联网X新能源”的汽车创行者大会。上汽集团频繁的动作背后是对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的一种新思考,随后上汽也基于“电动化”、“新能源”方面开启实质性进展。
5月3日,根据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日前发布的一则公示显示,中国汽车业巨头——上汽集团和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新锐——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联合成立动力电池公司。目前,作为新能源汽车竞争中的重要部分,动力电池尤为关键,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联手意义深远。
一场“联姻”产两“子”
商务部反垄断局此次发布的公示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公示期截止到2017年5月13日。根据公示信息,上汽集团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新设两家合营企业,分别为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与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其中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上汽方面拟持股49%,宁德时代拟持股51%,公司将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亿元。上汽方面拟持股51%,宁德时代拟持股49%。该公司将主要从事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通过持股比例不难发现,这两家合资公司分别由宁德时代和上汽集团主导:时代上汽主要聚焦电池部分,这是宁德时代的强项;上汽时代动力主要聚焦模块和系统,由上汽集团主导。
此次商务部公示资料还显示,在中国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相关市场,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达到20%-25%;在中国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系统(不含电芯)市场,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为5%-10%,上汽集团的市场份额为1%-5%;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汽集团的市场份额为1%-5%。
名不见经传的宁德时代为何受到上汽的青睐?据悉,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主要业务覆盖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拥有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核心技术。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宁德时代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松下、比亚迪。据EVtank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23Gwh,同比增长174.33%,市占率达27%,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26Gwh,同比增长156.38%,市占率达20%。有消息指出,在上个月的上海车展中,有8家车企的17款纯电和插混车型都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芯或电池模组。在中国整体零部件产业远落后于国际前提下,宁德时代已经成长为能与国际电池企业竞争的企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中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限制,国外电池企业进不了《动力电池目录》,因此搭载国外电池生产商制造的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均无法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在动则高达数万元补贴情况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只能采购进入目录的中国电池企业产品。为了享受补贴政策,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不久前,北京现代也开始放弃选用韩国电池企业产品,开始与宁德时代合作。
通过整理资料发现,目前宝马、上汽、北汽新能源、吉利、长安汽车等几大主机厂均与宁德时代有合作。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比亚迪外,其它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均选购宁德时代电池产品,这也从侧面证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与技术实力。
有分析指出,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资,抢占了发展先机。比其它主机厂只是简单从宁德时代购买动力电池,上汽集团通过与宁德时代成立电池合资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深入,但在动力电池采购成本、供应上,上汽集团显然将比其它主机厂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这将提高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此前特斯拉与松下合作,双方业务的彼此带动,共同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巨头。现在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合资,或将再次书写一段“共同成长”史。
3、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计划”,计划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计划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政府采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4、新能源汽车行业还能发展下去吗?会不会倒闭
您好,最近补贴过渡期间已经经过,目前部分厂商自掏腰包以维持之前的补贴后价格继续销售。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会更加成熟,功能更加完备。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不会因此倒闭。
5、上汽荣威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电”,即电池、电驱、电控。作为新能源车“电”中的关键部件之,电池性能将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及安全问题。最有消费者在问:目前国内优秀的电芯供应商CATL(宁德时代)为整车厂提供性能优良的电芯,那不同整车厂的电池系统有何区别?
举个例子,对于所有的吃货而言,相同的食材,让我们自己来烹饪和让米其林厨来烹饪不样的。相同的汽车零部件经过不同的主机厂整装后也会呈现不同的产品品质,这就专业性的差别。那么,上汽电池系统相比与其他品牌电池系统究竟哪里不样?
1 上汽电池系统开发流程和别的主机厂不样
其他整车厂电池系统开发流程
上汽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除电芯外购外,从最初的设计、开发到电池系统集成都由上汽自主开发完成。特别核心软件BMS(电池管理系统)由上汽完全自主开发并搭载运用。要知道,目前国内能够自主开发BMS并且搭载使用的主机厂少之又少。
相比上汽除电芯外完全自主的电池系统开发流程,其他主机厂电池系统开发流程般由供应商提供电芯筛选、电池系统集成、电池系统壳体开发和BMS服务,然后打包供应给整车厂,再进行整车集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及品质当然没有早已实现BMS完全自主开发的上汽可靠。
以被我们熟知的电动汽车为例,其“电”中的电池来自于松下,电驱来自于我国台湾某供应商,只有电池管理系统(BMS)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08年至2015年期间,所申请的核心知识产权都与电池管理系统相关,由此可见电池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
电池包和BMS
电池系统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由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BMS组成。按照定规律将电芯串并联后组成模组,将模组排列在电池系统壳体内,由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地对电池包进行监控管理,确保电池系统使用安全。
什么BMS?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最关键的零部件,及电池系统的脑。BMS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系统状态,为电池系统的正常使用及安全防护保驾护航。
2上汽拥有严格完善的电池筛选及售后服务体系
上汽在采购电芯时有严格的筛查体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也详细介绍过,除电芯筛选,电池系统也完全由上汽自主开发集成,充分做到对电池包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从电芯的筛选试验到系统的生产集成,再到完善的售后维护,所有数据均由上汽严苛的信息化质量管控,并掌握新能源汽车开发运行中的关键数据,这相比其他企业完全依赖供应商外供的体系更加完善。
3上汽掌握电池系统核心技术,电池产品性能及安全性更高
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细作年,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掌握。上汽拥有量的碰撞安全数据、极强的开发经验以及管理流程,而整车碰撞安全需要整车全系统的设计,这方面整车厂相比电芯厂以及电池包供应商有更的开发经验。
正基于以上几点,上汽有能力生产并制造出最安全可靠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上汽新能源电池系统经受最严苛的检测考核,包括IP67工业防护、火烧、碰撞、挤压甚至海水浸泡试验,还通过电池行业最权威、严苛的UL2580安全认可,电池产品性能及安全性更高,达到国内最严苛电池碰撞安全标准。
6、SUV、轿车、新能源全面开花 上汽荣威2019年销量超42万辆
(文/张钰翊)近日,车友头条从上汽荣威官方获悉,2019年12月,上汽荣威凭借轿车、、新能源产品的全线热销,勇夺12月中国品牌全能增速王。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荣威品牌零售销量高达4.7万辆,环比增长32%。旗下各大主力车系均表现亮眼,其中,荣威RX系列月销2.7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35%;荣威i系列月销2.1万辆,同比增长27%;荣威Ei5单月销量破5千辆,成为当月同级车型销量冠军。
整体来看,得益于SUV、轿车、新能源的全线发力,上汽荣威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突破42万辆,同比增长4%,在如此寒冬车市,中国品牌保持逆势增长实属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荣威RX5系列2019年12月热销2.2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7%,稳居细分市场销量排行第一梯队。此外,在RX5系列基础上升级而来的荣威RX5 MAX,搭载刷脸启动的SKY EYE天眼系统、一键接人的车信等智能座舱独特功能,上市第二个月销量即破万,迅速在15万级以上SU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上汽荣威在轿车领域也火力全开,荣威i系列12月累计销售超2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荣威i5系列12月热销1.7万辆,同比激增33%;而“朗逸升级版”荣威i6 PLUS系列凭借“六大PLUS”升级实力,12月销量近5千辆,同比增长8%,勇夺10万级以上主流中国品牌轿车销量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尽管自2019年6月补贴退坡后整体市场环境呈现下滑趋势,但就数据观察,2019年12月荣威新能源车销量仍达到近8千辆,同比增长27.3%。。其中,荣威Ei5月销突破5千辆,同比暴涨308.23%,摘得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站在2020年的开端,2019年已经成为过去式。面对持续下行的车市环境,上汽荣威因时制宜,发挥中国品牌的本土优势,围绕市场需求,打造出更懂中国人的产品和服务,成功领跑各细分市场,逆势掀起荣威新国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是什么?
汽车的电动化趋势给传统汽车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的。传统汽车的动力传递路线非常复杂,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桥,目前,像德国、法国等国家已经明确公布了停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中国目前来说还没有计划启动,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过发动机从2.0T降到1.5T骁云,轮毂从22寸降到20寸,轮胎从马牌性能胎变成其它轮胎,刹车卡钳也从跑车卡钳变成普通卡钳
联系你还是买燃油车,因为你总是会担心路况不好碰到电池,后果就是电池可能会因此起火在这种大趋势的驱动下,全球开始大力扶持新能源车型,不仅在政策上给车企一些便捷性的绿色通道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充电便捷性还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障碍。只有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新能源汽车优势在充电时间没解决之前 氢燃料电池是最佳解决方案,但是氢能源的有效低成本低功耗制备将会是难点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车的确是一种排放进步,有报告通过复杂的计算,通过耗电量折算,发现纯电动车比燃油车碳排放低36%能源乘用车方面,据公安部统计2017年底新能源汽车全国保有量有153万辆左右,比2016增加百分之24新能源汽车更想一个高档玩具,并不能完全替代汽车。当然新能源汽车也有超越汽车的实力 例如加速性能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中最成气候的就是电动汽车。发达国家和中国发展这个,与现探明的地球石化能源相对核聚变原料贫乏有关。
8、上汽的新能源车型怎么样?
不错,从以下几方面评估:
1、插电混动方面,除了荣威eRX5、荣威RX5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eMAX等车型持续热销外,新上市的荣威ei6 MAX、荣威RX5 ePLUS也迅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2、 两款新车最大的特点便是搭载了3.0T绿色澎湃动力。以荣威RX5 ePLUS为例,它采用了“蓝芯”1.5TGI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100kW高功率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全球首款10速二代EDU智能电驱变速箱等领先技术,可实现480N·m的超强扭矩,0-100km/h仅需7.5s,性能超越同等价位的合资燃油车。
3、油耗方面也做到了极致,百公里油耗低至1.6L,成本不到同等动力水准燃油车的十分之一。同时,荣威RX5ePLUS的价格仅比荣威RX5PLUS Ali国潮荣麟版贵了2.1万元,配合上海等城市不限行的路权,堪称最强平价燃油车替代之选。
4、2020年,汽车行业经历了非常大的困难和挑战。上汽通过品牌焕新、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不仅抵御住了市场风险,还在销量上屡创新高。也相信在新能源领域上汽也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无论是传统的混动汽车,还是纯电汽车都品质十足。
9、新能源汽车行情还能走多远
多年努力,中国电动车市场终于迎来井喷。
2014年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7万辆,销售近5.3万辆。其中,前三季度,产量3.85万辆,销售量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
从数字上看,中国的电动汽车正在迎来大发展,但是其在汽车市场的占有量依然很小,加之造价高、基础设施不完备、续航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新能源汽车前途也并非康庄大道。
卖 政策撬动 销售走高
无需点火,改成启动按键后,轻点油门,感觉不到一丝抖动,听不见熟悉的发动机轰鸣,汽车静静地飞驰出去。
这是记者在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秦”的试驾现场感受到的。
“秦”具有“双擎”动力,能爆发出479N·m的扭矩,最高时速可达185公里/小时,是前驱最快车型。
在西安比亚迪4S店,新能源汽车正卖得火热,来来往往都是来看自主品牌国产新能源电动车的销售之王——“秦”的,短短十几分钟内,已经有3位客户对此款车进行了咨询。据销售人员小董透露,“秦”这个月已经卖了150辆了。
“秦”的热销是有原因的。
省钱,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特点。小董告诉记者,一公里普通燃油车耗油折合人民币五毛多,而新能源汽车在纯电模式下一公里耗电度数为个位数,折合人民币才二毛钱左右。
优惠多,是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另一大主因。在西安,除国家直接减免3万多的购车费外,市政府还补贴3万多元购车费,免除1万多的购置税,原价21万的“秦”如此算下来14万就可以买到手。同时,新能源汽车还能在西安两小时内免费停车,高峰时期可走公交车道,未来或将有1万多元的充电补贴政策出台。
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走高,私人消费需求成为2014年新能源车市场的最大亮点。陕西比亚迪的“秦”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1.4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30%以上,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0%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传统汽车行业是罕见的。
而国产新能源车品牌,诸如比亚迪、康迪、众泰等的风头也盖过了上汽、广汽等传统的大车企,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几名。
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崛起已被看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买 配套不健全 质疑声大
虽然销售成绩在逐步走高,但新能源车所占市场份额仍是冰山一角,不被选择的原因也很多。
新能源汽车多数为电动或油电混合式,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充电难。购买了混合动力车的李先生表示,开上新能源车后就像担心手机一样,经常怕没电,如果晚上电没有充满,白天还没有地方能随时充。尽管厂家声称理论续航能力为200公里,但因为空调等都要耗电,自己没有把握,都不敢怎么跑。
西安市虽然已经表示即将在城市热点地区打造便捷式充电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市面上还没有动静,即使有也应该是“狼多肉少”,无法广泛遍及城市各个角落,难以满足普罗大众。而且由于远郊区县和周边县市缺乏充电设施,电动汽车仅靠公共充电桩也不能用于城际交通。
所以现阶段,在自家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晚上慢充,白天使用是个人使用电动汽车的主要模式。比亚迪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提供免费上门安装充电桩:“无论物业同不同意,只要有固定车位,我们就可以给你安装,这是优惠政策强制规定的。”但事实上,安装充电桩并非易事。记者了解到,一些小区物业并不“屈服”于优惠政策,因为固定停车位重新拉电线、埋线和协调,工程量十分复杂,会影响到小区正常用电,增加消防隐患;而一些老旧小区和旧城区居民因无固定车位,也无物业公司管理,因而难以申请安装。而对于没有固定车位的车主,就要每晚将电池带回家充满以供第二天使用,这样一来,开车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就被“不便捷”统统盖过。
除此以外,新能源汽车本身还面临着重重地质疑。“电池是有损耗的,虽然官方说会终身保修,但花十几万买车,我不想开几年就没用了,”看车的答先生表示,“在电池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买新能源车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多,还是要慎重考虑。”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续航短是众所周知的缺点,在足电的情况下,电动汽车满打满算也只能跑70多公里左右,这和汽油车还有一段差距。可见,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道路依旧相当曲折漫长。
求变 减少政策依赖 革新技术 降低成本
早在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出: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目标位50万辆;2020年达到200万,占全球销量的三成多。就目前数据显示,我国各城市新能源车指标完成疲软,距离2015年累计5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新能源车市场,去年年末又刮来一阵凉风——新能源车的国家补贴金额将缩减。有关部委的通知规定,2016年至2020年期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10%,2019年补助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再下降10%。
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撬动行业发展的支点是政策扶持。在市场尚在起步阶段,补贴的缩水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更需自食其力。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车仍未达到大规模化的生产,核心技术没有突破,电池等零部件仍依靠国外技术,成本价格居高不下,车企距离盈利仍有距离。“我们的车是同类型里最高配置,就目前来说,亏本卖车是这个行业的常态。”在某新能源汽车广州销售总部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一旦补贴力度减弱,车企将面临更多挑战。”
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状况来看,有不少专家指出如果想要销量有所突破的话,需要国家出台更进一步的扶持计划。而此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补贴的调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不是利好。面对如此情况,一些新能源车企积极求变,在市场策略上改变方向,开始抢夺新能源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份额。还有不少企业发声将革新核心技术,重点着力降低成本。
新政策的凉风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离“春天”还有一段路要走,要确保市场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过度依赖政策。政府和车企只有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让消费者购买到高品质、高性能、完美售后服务的新能源汽车,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性循环。
10、荣威的新能源汽车怎么样?
荣威现在已经崛起了,各种车型出呢非常漂亮,配置都相当高,价格亲民,只要还是开的住,我朋友两三个人都买的荣威车,有RX5还有个i5反响都很不错,省油,噪音小,提速快,荣威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