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发布时间:2021-09-09 09:30:36

1、电动汽车的“三电”是指什么呀?最近有什么新突破吗?

电动汽车的“三电”技术是指:电池、电机、电控,这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三电”技术也是电动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新技术。有关新技术方面的突破,前途汽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前途汽车有三大核心技 术,即整车控制管理系统(VCU)、可再充电能量储存系统(RESS)和整车轻量化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整车控制系统,前途VCU能够使车辆行驶管理、能量管理、通讯管理、人机交互、及安全管理等各模块协同工作,从而保障整车的驱动系统及能量系统浑然一体。RESS能够使电池在合理的温度条件下安全工作,并且能够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延长使用时间。在整车轻量化技术方面,前途汽车首款车型前途K50采用全铝合金车身框架和碳纤维车身覆盖件,较传统车身及底盘设计,整备质量降低约250~300kg。

2、电动汽车充电站与电动汽车充电桩有什么区别

电动汽车充电站与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含义不同,二者的原理不同以及二者的功能不同。

一、二者的含义不同,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站、手机充电站和汽车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给电瓶、手机"加电"的设备。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器,可以快速的给电动汽车、老年代步车等充电。

二、二者的原理不同,

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

 "电动车快速充电站"、手充电站可以像汽车加油站一样,在沿街商店、街道社区、报刊亭旁、存车棚、投注点等处设置。 电动车充电站采用脉冲,具有较好的去硫化效果,可对电池首先激活,然后进行维护式快速充电。

三、二者的功能不同,

1、电动汽车充电站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四个子模块:配电系统、充电系统、电池调度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充电站具有定时、充满报警、电脑快充、密码控制、自识别电压、多重保护、四路输出等功能,配套万能输出接口,可对所有电动车快速充电。

2、充电桩的交流输入配置漏电保护开关,具备输出侧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功能。配置D级防雷器,具备防感应雷、防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功能。输出配置交流智能电能表,可以进行交流充电电量计量。

3、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路线?

纯电动汽车,以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或高速飞轮等作相应的动力电源,提供给动力电机电能,以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并在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时控制驱动电机的功率和速度。

4、充电平台加速整合|国家能源局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电动汽车与充电网络的协同依然面临多重挑战。

文丨杜巧梅

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在2020年三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国家能源局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的督促实施。

据了解,2018年,为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了《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落实,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5日公布的机动车相关数据:截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17万辆,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36万辆,增长9.45%。

国家能源局披露,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而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数据资源中心在2019年的预测,在基准情景下(执行现有政策),2050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将达到2.3亿辆;在激进情景下(基准情景基础上考虑2035年起实施分区域、分车型的禁燃政策),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将在2050年上升至3.5亿辆。

这也意味着,一方面,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将对充电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电动汽车规模化增长也将影响到电网的升级改造。

“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在当前已经呈现,一些重载的配变系统和集中式大功率快充站所在的配变已经受到影响。在配电网层面,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时的充电负荷随机性更大,且随着规模增长,充电随机性的微小变化可能造成本地负荷的剧烈变化,导致配变超容,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如何更好地接入电网:中国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的路线图与政策建议》指出。

而智能有序充电与V2G(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被认为是减轻电网负荷,实现“削峰填谷”的有效手段。

国家能源局也在发布会上指出,积极支持充电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充电服务平台整合发展;鼓励开展V2G等新技术应用,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充电智能化水平;加快解决居民小区有序充电、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难、充电设施安全隐患等热点问题,切实提升充电保障能力。

充电服务平台加快整合

一直以来,充电桩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各自为营,而如何实现充电服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也一直是业内难解问题之一。

而在今年充电桩建设被正式纳入“新基建”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政策层面的重视,正在让资本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动力。

充电服务平台之间、充电服务平台与企业之间整合加快,充电桩互联互通逐步推进。

7月4日,特来电宣布全面接入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南方电网,这意味着互联互通完成之后,电动汽车用户下载特来电一个app就可以覆盖70%左右的充电桩覆盖。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总公共充电桩数量为55.1万台。

其中,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充电运营企业共有8家:特来电运营15.7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8%。

而特来电与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南方电网等三个平台打通之后,将覆盖37.9万台充电桩,占国内总公共充电桩数量的68.8%。

目前,特来电与星星充电在北京、青岛、常州3大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其他城市也将陆续上线。

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在加速招募共建合作伙伴。5月12日,国家电网正式宣布启动“国网电动社会桩开放平台项目”,并公布首批51家合作伙伴。3月初,南方电网也向社会推出“场地、车队、充电站、销售渠道”4种模式的合作邀请。

根据计划,南方电网计划2020年投资12亿元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未来四年投资规模累计251亿元,计划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

4月14日,国家电网宣布2020年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新增建设规模同比增逾10倍。

此外,在多重利好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在改变建桩思路,由原本坚持自建逐渐向寻求外部联合过渡。

在车企层面,宝马已在6月3日宣布与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电动合作,计划到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提供27万个充电桩,小鹏汽车也在自建超充站之外,与国家电网进行合作。

而特来电、星星充电与国网和南网实现互联互通,也被视为充电桩行业互联互通、加速整合的开端。

随着各方的合作,市场普遍关注的充电接口能否统一、充电桩模块电源智能控制等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然而,目前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难、充电设施存安全隐患、充电桩设备故障多、利用率低、能源补给效率跟不上高负荷车的充电需求等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车网协同面临多重挑战

“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的快速增长,目前电动汽车无序的充电方式——即随时、随地与随机的充电,容易导致大量电动汽车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集中充电,进而给发电、输电、配电系统带来挑战。”6月18日,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薛露露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和电网协同路线图研究”发布会上指出。

而基于电动汽车负荷的灵活和可调节性,通过自动化的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两种方式,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被认为是“削峰填谷”,缓解电网用电负荷的有效方式。

据了解,智能有序充电是指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运营商的共享数据连接,以预测电力供应、电力需求、驾驶需求的充电,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优化充电时间和充电持续的时间以满足用户要求。

车网协同是智能充电技术的一种形式,电动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中消纳电能,还可以向电网注入电能,起到储能和调控的作用。

“在电网侧,可以通过集成大量电动汽车形成规模化运营的虚拟电厂,一方面参与调频调峰,提供备用、辅助服务,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参与中长期现货电能量市场,实现电能量的平衡;甚至可以在跨区域输电线路堵塞时进行充电或者放电,减少跨区域线路的投资。” 薛露露表示。

简单来说,双向充放电,是将电动汽车视作储能设施,当电网负荷过高时,由电动汽车向电网馈电,当电网负荷过低时,用电动汽车存储过剩的发电量。

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也鼓励开展V2G等新技术应用,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充电智能化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10个车网协同试点。按照规划,国网电动将在居民小区建设10万个支持有序充电的充电桩,以解决电动汽车用户报装难、充电难问题。同时,国网电动年内还将建设2000个V2G充电桩,在实现调峰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调频方面进行技术验证。

然而,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主任张帆看来,有序充电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涉及到整车、电池、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支付等多个领域,其技术标准、产品研发制造,施工建设、安全运维等方面还不具备条件。

“目前支持有序充电的设备需要在充电桩侧安装能源路由器,而能源路由器还处于研发阶段,没有进入规模化量产,当下的成本比较高。”

薛露露表示,除了成本上的问题,目前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在各个技术环节均存在阻碍,包括配电网侧对智能配电网的软硬件升级改造,V2G频繁充放电对动力电池侧电池衰减的影响,以及“车-桩-网”信息交互的通信协议有待完善。

此外,由于峰谷电价机制的缺失,目前有序充电的推广依然缺乏可靠的商业模式。

“目前来看,V2G到商业化的推广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无论是电力市场准入,还是说‘车-桩-网’之间通信标准,电池衰减的研究还是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的发电资源,都需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 薛露露最后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新能源电动汽车仪表上显示闪电符号是什么意思?

仪表盘故障一般是发动机故障、机油系统故障、电瓶及发电系统故障。
汽车仪表盘上的故障类指示灯,包括发动机(排气系统)故障灯,机油系统故障灯,电瓶及发电系统故障灯等,这些故障类指示灯平时很少会亮,但只要亮了就表示车辆已经出现相应的故障或异常,小则影响行车安全,大则有可能损坏车辆,需要立即进行检修,或联系车辆的品牌4S店进行救援。
汽车仪表盘发动机故障指示灯亮了是可以继续行驶的,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的颜色是黄色的,它是提醒驾驶者注意发动机可能有故障,需要检修。如果汽车仪表盘有红灯亮起,此车辆就不能再行驶了,要及时把车辆停放到安全区域或者叫拖车送修理厂维修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望采纳!

6、上海发布促进电动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

易车讯 近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了《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有关解读说明。可见针对新能源车充电难的问题,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从顶层设计开始,逐步梳理、优化并解决问题,让电动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更加方便,以下是内容全文。

为促进设施信息互联互通,破解电动出租车推广后的充电难等问题,根据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市房屋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电科所、市电力公司、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等单位,研究制订了《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办法》主要内容做政策解读:

1、《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一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充电设施提出更高要求。截至2019年底,本市充(换)电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已超过27万个,当年新建超过6万个,同比增长31.5%,已提前达到“十三五”规划21万个的目标;同时,本市新能源汽车已突破30万辆,2017年-2019年连续保持每年6万以上增长量,年均增长率高达44.9%,其高速发展对充电设施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国家充电设施扶持政策导向做出新的调整。国家高度重视充电设施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关于统筹加快推进停车场与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强调支持的同时也调整了扶持重点。一是更加注重支持使用环节。国家财政资金购车补贴将逐步退出,转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二是更加强调充电停车位一体建设。三是更加注重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题。

三是上海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虽然上海充电设施发展很快,但从用户体验看,充电难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充电设施缺乏运营信息互联互通,无法有效解决油车占位、充电桩故障、支付方式不统一等问题,也难以满足电动出租车替代的迫切需求;充电设施进入老旧小区进展缓慢;自用充电设施缺乏安全监管技术手段,新能源汽车自燃等安全问题引发社会高度重视;新能源车大规模发展后,可能给城市配电网带来冲击。

2、《办法》制定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本次《办法》根据国家强调的扶持重点,及时转变政策重心,调整工作思路,遵循三方面原则。一是从重建设转向重运营,支持方向从设备补贴转为度电补贴,仅对示范设施保留设备补贴政策。二是从全面推转向抓重点,通过度电补贴和示范站建设重点解决电动出租车充电难问题,着力破解进小区难题。三是从无序充转向有序管,依托市级平台加强充电运营企业管理,依托企业平台加强小区有序充电和安全充电管理。通过加强充电企业科学建设、规范运营、互联互通管理,实现有序充电、安全充电、便捷充电的目标,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办法》主要针对性解决哪些问题?

一是解决找好桩难问题。考核评级和度电补贴政策相结合,鼓励充电设施运营信息接入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油车占位、充电桩故障、支付方式不统一等问题,提高设施利用率,满足电动出租车替代的迫切需求。二是缓解进老小区难问题。通过示范小区建设及专项补贴政策,提高小区建设积极性和物业支持配合度,推动充电桩进小区。三是破解充电安全监管难问题。通过建立企业、居民两级智能有序充电体系、分时共享等方式,引导自(专)用桩充电从“无人管”到“平台控”,提高充电安全水平,同时避免新能源车更大规模发展后给城市配电网带来冲击。

4、《办法》如何支持电动出租车充电?

《办法》针对电动出租车充电难、里程焦虑严重、运营收入受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社会充电设施共享为主、出租车专用充电设施为辅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安装分时共享充电设施或组织桩与车匹对,在驾驶员居住地或其附近满足夜间充电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互联互通提升充电设施利用率,并适度组织示范站建设引导设施布局,满足日间补电需求。

具体支持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给予专享度电补贴。综合考虑出租车油改电节省燃料费用和出租车日间补电运营时间损失、停车费支出等成本增加因素,以及驾驶员不敢接长单带来的潜在运营损失,按度电0.4元标准(2020年)补贴驾驶员。二是支持示范站建设。计划2020-2022年间,在全市范围内按一定的建设标准,每年组织建设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对示范站延续30%设备补贴政策,同时享受国家集中性充换电设施基本电费减免,以此引导充电设施布局满足电动出租车替代需求。三是支持“桩车匹对”工作。把组织“桩车匹对”职责压到市级平台,由市级平台作为信息枢纽,调动充电企业积极性,并对“桩车匹对”的充电桩提出为出租车服务的具体要求,压实“桩车匹对”工作。

易车点评:全力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问题

通过以上《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有关解读说明,可以明确的看到上海正在积极思考和解决电动车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充电难问题,不仅对充电设施的建设提出了要求,还有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完善安全监管技术等众多领域提出了指导意见,为电动车车主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其实说的再直白一点,对私人电动车车主们来说,就是让大家在购买电动车时尽量减少后顾之忧,不再为充电难问题而苦恼,用车充电的时候更加方便省时,全力解决困扰普通电动车主们日常用车时的充电顾虑。

7、还想随时充电?有序充电才是未来的新方式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续航里程是大多数消费者所关注的部分。行业的政策补贴和扶持,让电池技术、电池密度的发展突飞猛进,站在产品的角度为消费者解决了续航距离的刚性需求。只是,单靠在电池容量方面下功夫,也难以掩盖政策层面的不足之处。

新能源补贴从2017年开始按照规划实施退坡,并且在2019年地方补贴转为支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伴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提升,大幅增长的充电负荷是否会对电网构成冲击便成为行业人士所关注的焦点。而近段时间,有序充电的概念被提出。那么,究竟什么是有序充电?又是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充电的有序化?

在我们的理解之中,充电有序应该指的是一辆接着一辆,排好队等着为自己的纯电动车充电。实际上所谓的有序充电,便是通过经济和技术措施的引导,对电网负荷进行调整,减少发电装机容量的建设,保证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调互动发展。满足消费者用车需求,也适应其充电需求。简单来说,就是电网需要削峰时,电动汽车和充换电站就减少用电量,需要填谷时就增加用电量。

与之比较的,是我们如今可以随时使用的无序充电方式。作为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地点的安排,找到充电桩进行电量的补充,解决自己的续航焦虑。典型的使用方式,就是笔者此前提出的“碎片化式充电”。而这样的充电方式,着实是方便了使用者同时也解决续航带来的焦虑和困扰,对于没有家用充电桩的新能源车主来说还是颇为方便。

按照行业人士的说法,在北京地区,大部分新能源车用户是在回家后便对车辆进行充电,时间集中在晚上18时和次日早上11时,高峰期在晚上20时。和普通居民用电高负荷期有着85%的时间重合率。倘若维持现有的方式使用,就需要为供电网络进行扩容改造,单就北京地区而言,改造投资额将高达64亿元。

这样听起来,跟我们很多年就知晓的错峰用电似乎没有太大差异。其实最核心的差异就在,错峰用电是需要利用行政性手段进行调控,而有序充电则是利用低价、补贴等形式引导用户自行调节。

其中,用户自行调节则需要利用虚拟电厂的技术。虚拟电厂,顾名思义是虚拟的,便不是真的能产生电量。这项技术其实指的是商业楼宇、充电桩等用户的负荷调节能力。负荷调节会在电网发生负荷紧张时,由供电部门通过指令,让充电桩降低输出功率,进行削峰填谷的调节。

当下的上海,已经打造出一套虚拟电厂的体系,利用政府的市级平台、负荷集成商平台和用户作为整套系统。当需要调节时,市级平台将需求信息发送到负荷集成商,然后负荷集成商平台向手里的闲散用户资源发起邀约。

竞价投标所竞的其实是补贴价格,哪家用户的补贴价低,集成商平台便会选择哪家用户。而通过提前量技术,提高用户的反应效率。简单来说,假设虚拟发电的补贴为2元/kwh,30分钟内开始虚拟发电能获得4倍补贴,30分钟-2小时内为2.5倍补贴等等。那么,能在30分钟内根据指令调控用电量的用户,便能获得8元/kwh的补贴,如此类推。

在补贴退坡之后,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是车价的上浮,但其实补贴往基础建设的方向聚拢,以及进行对有序充电的补充,改善新能源车主们的用车环境,提升用车的便捷性。鉴于新能源车的特殊性,每次充电的时间并都不如燃油车般快速,因此缩减新能源车数量与充电桩数量之间的差距,有其必要性的考虑。但充电桩数量不能过度发展,利用补贴、低充电成本吸引消费者,自行调整充电的时间,由“市场的手”来进行调节,对新能源车主、对供电网络都是利大于弊。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