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云度新能源汽车汽车人才网

云度新能源汽车汽车人才网

发布时间:2021-09-09 15:21:53

1、帕萨特新能源充电因没有地线,之后车子不能启动,什么原因?

您好,建议您到相关维修站让专业的修理师傅检查,不可自己胡乱判断。望采纳

2、天津云度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天津云度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怎么样?


钉钉企典数据袭来源于企业征信机构,包含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更多公司电话地址企业邮箱可在钉钉企典进行查询



• 公司简介:



天津云度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12-14,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元,法定代表人是刘心文,公司地址是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凌庄子道19号0396室,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120104MA068YRT8C,行业是汽车及零配件批发,登记机关是天津市南开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汽车、汽车零部件批发兼零售;汽车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市场营销策划;汽车租赁;从事广告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天津云度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120104000451883

3、新能源车有哪些品牌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货车,纯电动汽车深圳新能源货车,深圳新能源面包车,深圳电动货车,深圳电动面包车,深圳电动物流车,深圳电动商务车

深圳宇轩车业-深圳电动货车电动面包车综合服务商

用电动车拉货配送,省钱,不限行,选择电动车,请选择郑州日产新能源,省心,品质稳定,售后及时

补贴出来,车价上调,车辆开始涨价,之前没付款,没下定金的客户们,按新价格执行

刚刚!中国快递业全面启用电动物流车,逐步淘汰燃油车!

4、合众、新特、敏安、云度、长江负面频出,为什么国产车那么“衰”?

“造车新势力没戏”“新势力纯属搅局”“新势力就是圈钱”“新势力注定会消亡在历史长河”……造车新势力自诞生以来就被各种声音唱衰着。

2018年时业内普遍预测,2019年将是新势力的“生死年”“洗牌年”。

正因为很多人出于习惯性地质疑造车新势力,所以出现了很多片面报道。不能否认有些是确有其事,但更多的是未经证实的负面事件。

但,造车新势力的生死最终应该靠市场的检验,而不是个别群体的不看好和质疑。

合众有苦说不出

7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位于桐乡市的合众汽车生产基地并不繁忙,上个月只生产了100辆车左右,并且期间放了十余天假。

上述报道称,合众员工向其透露“生产出来的车卖不出去,工厂里停了很多新车。”

针对上述报道,合众汽车工作人员向汽车商业评论反馈,并不属实。

“1、工厂确实停了车,那些车并不是卖不出去的现款N01而是已经生产出来的8月即将上市的哪吒N01 2020款;2、工人放假是其原本就属正常的高温假,休整;3、现款哪吒不但成绩不错,且在中汽研报告中消费者满意度排名第二。”

数据显示,合众汽车旗下哪吒N01 6月单一车型销量排小鹏G3、威马EX5之后位居第三,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4400辆,位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前四。

新特被称“水逆”

7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新特汽车遭“水逆”,其在贵安新区的试制车间已停工,贵安新区产业园内也未见新特汽车工厂。

对此,新特汽车工作人员回复:“贵安新区的试制车间没有停工,目前在进行设备检修,检修之后的试制车间会重新投入使用。”

该工作人员表示,贵安新区此前规划的工厂项目现处于暂缓状态,新特汽车在贵安新区没有建厂,公司短期内也不会投入重资产去建设工厂,而是采取“代工+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除此之外,新特汽车在重庆市长寿区的试制车间也将投入使用,该车间主要用于将在今年年底亮相的AEV车型的试制。

“现在新特汽车和重庆市长寿区的合作还处在签约落地的第一阶段,主要规划的是试制车间、办公区和车辆采购等。新特和长寿区的合作与在贵安新区的合作没有冲突。”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云度员工“被离职”

近日,有媒体报道,造车新势力云度新能源陷入工人离职频繁、强制员工休假等困境。

对此,云度新能源公关负责人周良回应称,上述消息不属实,企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且下半年将会有新车型推出。

“去年底,受新能源政策调整影响,我们选择提前储备一批车辆,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集中生产。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春节期间,前后给员工多放了半个月的假期,因此并不存在强制休假的情况。”云度方面称,目前公司约有1100多人,其中工人大约在400至500人左右,研发人员等约为700人。

敏安被传“卖身”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敏安汽车在2018年底已经裁员5%,并且很多人未拿到裁员补偿。且今年预计裁员50%。

上述报道还称,不仅拖欠员工工资,敏安还欠不少供应商的货款。被爆内部缺钱严重。且,已经联系了日本三大汽车品,或将卖身日系品牌。

对此汽车商业评论走访了敏安南京分公司且联系了其工作人员进行求证。

“我们不是裁员,大环境不好公司进行正常的人员优化,淘汰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招聘人才。”对于裁员一说,敏安汽车工作人员回复记者。

“目前也没有和任何车企签订合约,没有被收购,也暂时没有该打算。”上述人士针对“敏安卖身”回应。

此外,该人士告诉记者,敏安汽车目前正在推进新项目。“很快就能和大家公布了。”

记者走访敏安南京分公司发现,该办事处工作人员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着,并未出现状况。通过向周边问询,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一直出于正常运营状态,并未听说员工被裁员进而讨薪等事。

京威股份退出新造车

7月中旬,零部件界造车先驱京威股份对外宣告终止所有新能源整车项目的开发议案:

1.对尚未注册和实质投资的德国子公司——德龙汽车有限公司,终止后续一切工作;

2.对已经成立的子公司秦皇岛德龙汽车将予以注销;

3.对于公司持有的新能源整车公司长春新能源、深圳五洲龙、江苏卡威的参股股权,未来将择机转让。

4.终止旗下参股公司——深圳市五洲龙

5.与江苏卡威的股权交换重组计划,以及以该重组为前提的对长春新能源35%股权的转让。

一系列公告宣告着京威股份对新能源整车领域的跨界投资项目彻底画上句号。

5、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计划”,计划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计划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政府采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6、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分析?

总的来说,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政策扶持,目前以及未来几年间,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应该相当不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稀缺。虽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世界领先技术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很多技术改进和研究要做;另外,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国家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投入较大,因而促进了该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该行业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该专业人才就业比较容易;
2.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面很广。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该专业不仅需要学习新能源汽车知识,还需要学习现代汽车的基础知识,因而其就业范围很广。一般可以从事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机电维护,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调试,新能源维护技术主管,质量检验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维护管理,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等。根据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大约有17万左右新能源汽车人才。据估计,到2021年,该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85万左右,实际短缺68万左右,因而该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从相关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该专业的薪资待遇也一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还要看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制造、专利、电池管理、续行里程等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技术有较大差距,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还有很多事要做,祝愿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好。

7、又一个贾跃亭?前有格力、后有美的,家电巨头的百亿造车梦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汽车”岁月催。

回望过去,徐克经典电影《笑傲江湖》的这句诗,恰似家电企业涉入汽车领域近30年跌宕起伏命运的最佳注脚。

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电巨头,诸如美的、格力、奥克斯等均曾试水造车,但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两年便黯然离场,进入历史的故纸堆。

去年底,黑电巨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开着他的“天美汽车”突然闯进跨界造车阵营。

前几天,美的集团更是不惜重金,砸下7.4亿收购合康新能,时隔近20年后,再次玩起了跨界造车。

巧合的是,就在昨日,国常会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政策之下,新能源汽车或也将回暖。

如今,全球汽车产业几乎停滞的当下,“砸钱”造车依然危险重重,它们到底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算盘? 

家电行业曾经的“造车梦”

有人梦碎,有人重拾再战

家电企业与汽车的初次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

1996年,安徽扬子集团涉入汽车领域,主攻国内相对薄弱的皮卡与客车,后来对旗下公司进行改组,成功从家电行业跨入汽车行业。成为在国内家电行业中第一位吃“螃蟹”的企业。

春兰卡车(图源:官网)

似乎是受到扬子集团成功实现跨界造车的影响,次年“空调七强之一”的春兰,砸下重金,以7.2亿元收购了东风南京汽车,生产中、重型卡车。

但当时家电企业正处于黄金上升期,没有形成集体转型的趋势。等到再次出现跨界造车浪潮,已是7年之后。

2003年,国内家电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许多企业想起了之前春兰等同行的“试水”,对当时日益红火的汽车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出钱出力、建厂房、造起了汽车,当时大部分企业聚焦在皮卡、商用客车领域。

较为人熟知的是,2003年,美的集团宣布进军以客车为代表的商用汽车领域,此后三年间,先后耗资几十亿元收购三家企业,并建成投产昆明、长沙2个全新基地。甚至放下豪言,要在3-5年内跻身国内客车行业前三。

然而,5年之后,美的造车项目被曝停产,长沙基地也被当地政府收购。美的对外解释称,“汽车只是美的的一个尝试,投资规模非常小,现在是主动控制风险、主动停产。”

它的竞争对手奥克斯也没能逃脱“魔咒”。

2003-2005年,奥克斯曾短暂涉足汽车领域,为解决汽车生产资质问题,收购了沈阳双马轻型车制造有限公司95%的股份,获得SUV和皮卡的生产许可。之后便宣布投入80亿元资金进入汽车业。

但很快因产销不佳、质量问题频出等原因,于2005年全盘撤出汽车产业。当时,甚至发生过车轮脱落的笑话。

此后河南新飞、山东小鸭、扬州格林柯尔等一批不满足家电制造的企业,争先恐后涌入汽车业这片蓝海,最终结局都如大家所料,砸下去的石头,连片水花都没激起来。

前面提到的春兰,在苦撑11年后,也于2008年结束了在汽车领域的摸爬滚打。

家电企业跨界造车,却集体“翻车”,这种打击不可谓不大。在此后的几年间,家电企业造车狂情集体哑火。

直到2011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把目光转移到新能源商用汽车领域。南京金龙客车成为家电企业成功移植汽车产业的首例。

黄宏生(图源:官网)

家电跨界做汽车居然成功了!

据创业邦了解,2014年,南京金龙生产出1890辆纯电动客车;2015年,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售出8796辆,在商用电动车中排行第二。

但黄宏生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进军乘用车。

江苏天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1日,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由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开沃汽车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黄宏生。

今年初,开沃汽车就在乘用车领域做了开发BE平台、CE平台和AE平台的准备,包括即将推出的SUV使用BE平台。从官方流露出的图片来看,造型具备一定的自我创新,续航里程500km也属于尚可的水准。

黄宏生旗下的天美汽车

当下,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使用新能源的政策下,一批批互联网人开始了造车之路,他们有一个统称的名字—造车新势力。

家电行业中,格力的董明珠则率先吹响了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号角。

2016年,董明珠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斥资30亿入股银隆新能源,开始了漫漫造车路。

“希望大家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 董明珠曾描述过这样一种场景。

而自去年5月银隆新能源的第一款车型艾菲上市至今,仍饱受“粗制滥造”的舆论诟病。

造车不止为上路

拿钱拿地才是“正事”

梳理近些年“跨界”造车的企业和个人,行业横跨地产、家电、互联网乃至食品行业,相同点除了在“新能源”概念兴起几年间大肆入局,还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砸了很多钱,上千亿都不止,但真正实现量产的企业却没几个,造车新势力反倒成了其中最“靠谱”的。

那么,在汽车行业陷入低迷期,家电企业仍一哄而上,打的什么算盘?

“在商业层面,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经济账是算不过来的,电池、充电的配套系统投资之庞大,没有企业能独立撑起来,但因为有节能环保的旗号,就能从国家政策中钻补贴的空子。” 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廖梓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2016年新能源骗补企业达72家

据创业邦了解,2016年,国家四部委对全行业的93家企业骗补情况进行排查。93家企业中,骗取补贴的居然高达72家,占比接近80%。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超92亿元,平均一辆车骗补高达12万元。

深圳的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拿完补贴后,甚至将整车零部件全部拆除,直接安装到另一辆车上,造成销售量超100%地增长。

“差钱”的企业骗钱,“不差钱”的企业则可借着新能源的风口低价拿地。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企业通过造车拿地一方面可以跨界布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拿地难、拿地价格高的问题。如地产商集体入局汽车,其真实目的很可能借造车来圈地圈钱。”

汽车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对地方政府而言,也可借此拉动地方经济和就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以宝能为例,2017年在入主观致汽车后,宝能先后与杭州富阳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项目用地面积约3000亩。

宝能贵州新能源生产基地,占地2277亩(图源:官网)

随后,宝能按下拿地“加速键”,足迹遍布云南、广东、陕西、江苏、贵州等省份。根据公开数据,宝能累计规划汽车产能320万辆、投资超2000亿元、拿地14253亩。与观致年销6.32万辆这一数字相比,宝能几乎再造了50个观致。

与宝能、恒大这种与汽车完全不沾边的地产商相比,家电企业跨界造车,则有另外一层考量,或可借此进入汽车供应链体系,扩大规模。

例如,美的与上汽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应用战略合作,将触角伸向汽车互联网;格力入股银隆新能源,除了看中其在钛酸锂电池上的技术潜力,还想借此正式进入汽车空调制造领域。

但即便是进入汽车供应链,也绝非易事。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在就格力造车一事时曾评价说,空调和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格力擅长的空调技术,对于做新能源汽车帮助不大。

此外,格力目前所熟悉的产品和销售流程与汽车行业也并不相同,进军这一新领域风险依然很大。

造车是一个以技术、人才及规模效应著称的传统产业,资金只是其中一方面。与拥有动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的大牌车企相比,经验悬殊太大。这也是为什么跨界造车成功的少之又少的原因。

贾跃亭或许就是先例。

写在最后

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想在汽车供应链体系中分得一杯羹,造车“门外汉”们都已高调入局。

不过要牢记,想造车,首要前提必须是尊重造车客观规律。“资本大鳄虽然资金雄厚,但很多时候会形成钱有了,人不行的局面。毕竟组织集成方面仍需要高手来处理。”汽车分析师钟师说。

当然,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品牌

一、特斯拉: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只制造纯电动车,总部设在了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特斯拉Tesla汽车集独特的造型、高效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与先进的技术为一身,从而使其成为公路上最快且最为节省燃料的车子。

二、比亚迪: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比亚迪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新能源汽车品牌。

三、吉利汽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如今吉利汽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旗下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市场一致肯定。

四、奇瑞汽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8日,注册资本41亿元。公司跳出传统汽车能源动力,大力推进研发新能源汽车,旗下S18是目前中国第一款以微型车为平台的电动汽车。据业内人士介绍,该车的单次充电范围可达120公里,足以满足日常城市的使用需求。

五、长安汽车:长安汽车以“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为使命,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节能环保、安全时尚、经济适用的汽车。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走在了行业领先水平。2007年,中国第一台氢内燃机在长安成功点火,中国第一辆产业化混合动力轿车杰勋下线。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特斯拉

网络-比亚迪

网络-吉利汽车

网络-奇瑞汽车

网络-长安汽车


与云度新能源汽车汽车人才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