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五”规划建议出炉 四川未来几年将有哪些大变化
1、通江达海 贯通全国
从四川直达世界
蓉欧快铁一路奔驰,将“四川造”带入欧洲市场。而来自欧洲的红酒、牛奶、化妆品、香水等也乘坐着“铁路快运”进入四川的千家万户。
这只是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构建开放经济格局的一个缩影。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四川实施“251”行动计划,选择“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在能源资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规划建设新机场国际空港经济区,推动新川创新科技园、川法生态科技园等国别产业园区合作共建。
走出去,引进来,四川还将构建出川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借助长江天然黄金水道,畅通四川出川通道。
在航空上,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将在“十三五”期内建成投用。全面覆盖“一带一路”6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区域枢纽机场,加快形成以成都为国内中转枢纽,至欧、美、澳、非、亚5大洲的客货直飞网络。
作为国内第五大铁路枢纽,到2020年,成都将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二环十射”铁路运输网,出川通道增加至15条,至西安、昆明、贵阳、兰州、武汉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快铁交通圈。
2、不要羡慕“阅兵蓝”
“四川蓝”将越来越多
既要金山银山,还要碧水蓝天。
成都的朋友,今年明显感觉质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去年。未来五年,四川还将要重拳出击,投入大量的精力治理空气。所以,不要羡慕“阅兵蓝”了,今后,“成都蓝”、“四川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10月28日,成都市环保局局长陈琳最新通报的数据,与2014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增加9天,中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20天,其中,今年无严重污染天数,去年同期为7天;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2.4%、20.3%、26.3%、11.9%,一氧化碳超标率持平,臭氧超标率上升14.2个百分点。
除了空气治理,未来五年四川还将全面实施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强若尔盖草原湿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秦巴生物多样性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长江、金沙江、嘉陵江等8大流域水土保持带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3、更多城市GDP将迈进2000亿俱乐部
今年,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将全面开工,一条高速公路串联起经济区内个大市州,极大方便了市州交流和市民出行。去年,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后,今年又有4个重大项目落户天府新区。
成都经济区发展迅速,其它兄弟区域又将如何发展呢?十三五规划指出,四川将继续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推动首位城市成都提升品质,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形成全省新兴增长极,推动一批市州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1500亿台阶。
同时在优先发展、领先发展成都经济区的同时,大力推进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发展特色经济。
4、创新驱动产业转型
“双创”人才来川机会多
科博会、海科会、菁蓉会、蓉漂茶会、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今年绝对称得上四川的创新创业年,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创新园区,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创新创业带来的是各大产业的蓬勃发展,比如新能源汽车,在科博会上的规模,可比车展还大得多。
十三五规划指出,四川仍要深入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积极培育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以及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等,已经考虑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5、成都除外全部放开户籍
700万农村人将变城里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4年四川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3%,,但比全国还是低了8.4个百分点,未来我们要如何走?
十三五规划提出,四川要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邱建表示,“十三五”期间四川定的目标是,将以引导700万人就近城镇化、促进8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50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为此,“十三五”要全面放开除成都市以外的其他城镇落户限制;彻底改变传统以“土地财政”为唯一模式推动城镇化的路径,着力创新驱动,走出一条集约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6、贫困村贫困县“摘帽”
497.6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未来五年,四川将重点围绕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积极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产业扶持、移民搬迁、强化社会保障等方式,精准解决贫困地区住房、交通、供水、电力等突出问题,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十三五”期间四川将打扶贫攻坚“3+10”组合拳,确保到2020年497.6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全部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精细实施扶贫开发“10个专项方案”, 深化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深化干部驻村帮扶、深化精准扶持措施、深化资金项目管理、深化扶贫脱贫实效、深化社会参与扶贫等“六个深化”或写进规划纲要。持续实施重大民生工程,积极扩大就业,改善收入分配,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2、成都珠峰首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成都珠峰首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限公司是2017-11-24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珠江路600号3栋1层139号。
成都珠峰首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122MA6C6XK92W,企业法人孟长庆,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成都珠峰首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咨询服务;新能源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市场管理服务;二手车经销;房屋租赁;停车场租赁与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展览展示服务;代理机动车证照服务;销售摩托车及配件、汽车装饰品、安防产品、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维护;通讯工程;计算机网络服务;机动车鉴定评估;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成都珠峰首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3、宜宾新冶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宜宾新冶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2018-04-02在四川省宜宾市注册成立的其回他有限责任公答司,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北路西段附三段17号企业服务中心328室附2室。
宜宾新冶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1500MA67Q0JA90,企业法人杨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宾新冶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屋建筑业;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工程管理服务;商务信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宜宾新冶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4、最高奖励1000万,四川省鼓励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发展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关于征求《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此公告的发布是为了加快推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该意见稿中共有18条措施,其中涵盖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充电基础设施等多个产业链,并且还针对每一项提供奖励。
如面对车企方面,意见稿中鼓励先进新产品研发,对省内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客车、货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发布车型,且在进入目录后一年时间内销量分别达到1000辆、200辆、500辆、50辆的,每个车型给予开发生产企业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此外,意见稿还将氢燃料电池产品纳入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支持范围,根据成套设备和单台设备的单价和实际销售总额按一定比例给予研制单位和用户单位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对于新能源领域和智能汽车方面,意见稿中称,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国家支持建设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专项奖补,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专项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见稿还将,充电基础设施及加氢站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用地指标方面予以支持。在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电设施的,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吉利在四川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 英伦新能源车国产或加快步伐
易车讯 据天眼查显示,近日,四川英伦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4.34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等。
四川英伦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而英伦品牌目前在吉利体系中属于“独立板块”,并不属于“吉利汽车”。四川英伦新能源的成立,或许意味着其英伦LX等国产车型将进入倒计时。
英伦LX是一款增程混合动力多用途乘用车,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66/1945/1880mm,轴距为2986mm。新车搭载的是一套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中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00kW(136PS),动力电池则配备欣旺达提供的三元锂电池,电机最大功率120kW,搭载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预计也是考虑到车辆运营时对于续航有更大的需求。
6、西南小城新能源车普及现状:全市保有量不到200台|春节回乡观察
车东西
文 |?James
各位车东西的读者朋友们:
新年新气象,祝大家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每天都健康、开心。
今年春节,几乎是车东西记者经历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春节,回家之后几乎没出过门。出门当然也是盯着新能源车和充电桩看啦!
车东西记者的家乡在四川南部,这里有一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攀枝花多年发展钢铁工业,近年来逐渐转型发展阳光+康养产业。
四川省是我国较早启动新能源车普及的省份之一,作为人均GDP居四川第一的攀枝花市新能源车普及情况如何呢?新买新能源车充电方便吗?车东西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到200台 商用车普及速度更快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假期记者基本都是宅在家中没有出门。因此,这次的调查以搜集数据为主。此外,少有的几次出门机会记者也观察了道路上运行的新能源车。
记者首先进行线上数据搜集,发现最早有关攀枝花市新能源车的消息出现在2017年1月。2017年1月,攀枝花首批2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标志着攀枝花正式进入新能源时代。截至去年8月,全市一共投入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215台,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50台、LNG液化天然气混合动力公交车45台、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20台,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28%。
不过,这座山城的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却不太高。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攀枝花常住人口123.6万,机动车保有量26.29万辆。不过,根据攀枝花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2019年7月,全市新能源小型私家车一共只有182辆。此外,新能源车的增长速度也十分缓慢,2019年1月到7月的7个月时间里,全市新能源小型私家车的销量只有40余辆。
▲记者在街头看到的一辆宝马i8插混汽车
记者春节假期之前3次出门购买年货,也去了市中心的几个不同的大型卖场。记者经过城区几个主要路口时,特意在公路旁多站了一会儿,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城区主要道路,新能源汽车数量确实不多,但每次出门总能发现1、2辆。
另外,在攀枝花城区道路行驶的新能源汽车几乎都是高端型号,起售价格也比较高。记者曾看到比亚迪唐EV、蔚来ES8、特斯拉Model S,甚至也有宝马i8跑车。其中,比亚迪唐EV的起售价格为25.99万元,这还是补贴后的价格。宝马i8的起售价格则将近200万元。
二、全市共有8座民用充电站?特斯拉超充站已落地
总结来说,攀枝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商用车领先一步,乘用车则相对缓慢。
不过,新能源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记者也对充电桩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由于攀枝花市新能源车保有量不算高,因此充电设备的建设也比较滞后。目前,攀枝花主城区共有3座充电站,郊区1座充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共4座充电站,全市一共8座充电站。而且,根据充电站所处位置,这些充电站的设计初衷都是面向外地游客。
在全市8座充电站中,有2座是特斯拉专用充电站,分别位于市中心和郊区的两座五星级酒店内。其中,市中心的特斯拉专用充电站有4套充电桩,郊区五星级酒店内共有6套充电桩。
除特斯拉专用充电站以外,城区还有1座较大型充电站,共有4套充电桩。不过,这一充电站主要面向企业通勤车、物流车等商用车辆,且离市民居住区较远,普通私家车不愿意前往这里充电。
▲位于攀枝花市区的一座充电站,主要面向商用车辆
今年1月8日,京昆高速攀枝花服务区、米易服务区双向4座电动汽车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行。这也是京昆高速成都至攀枝花段(双向)最先面向客户投运使用的一批电动汽车充电站。
在京昆高速攀枝花服务区的一座充电站,共有4套充电桩,可同时为4台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充电桩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20千瓦,服务运营商是国家电网。目前,电动车车主在米易服务区、攀枝花服务区完成充电后,普通车辆续航能力可抵达昆明、丽江、大理等地。
与新能源乘用车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较为滞后不同,攀枝花给新能源商用车配套的基础设施则要完善的多。
2017年1月,攀枝花仅有2台新能源纯电公交车,当时在公交终点站建设了一套充电桩,可供纯电公交充电使用。截至2019年,攀枝花市公交公司分别在4个公交首末场站建设充电桩44套,全部用于215台公交车充电。此外,2019-2020年攀枝花市计划更新公交车200台,并增建80-100套充电桩。
目前,攀枝花市的充电桩项目建设仍不完善,许多新能源私家车面临充电难的问题。不过,市政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更多充电站、充电桩已在规划建设当中。
根据《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修编(2017—2030)》,市中心城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时最低按照总停车位的10%配建充电专用停车场位。攀枝花市也制定了自己的计划,到2030年,攀枝花市将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134个,新增停车泊位数不少于23830个,其中包含充电专用泊位数3561个。
结语:新能源汽车开始在攀枝花扎根
攀枝花市新能源车的普及程度目前还不如一、二线城市。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比较落后。新能源车保有量少、新能源车销量少,同时充电基础设备少。
不过,高端新能源车已经说服了攀枝花的消费者,宝马i8、特斯拉Model S这类售价较高的车辆都有消费者购买。甚至在普通充电桩非常稀少的情况下,特斯拉也在攀枝花建设了两个充电站。
这个春节假期,车东西的记者也发现,随着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的发展,市民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变强,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新能源车。此外,政府出台的停车场和充电站规划目前也已经开始投入建设。相信新能源车的普及将使这座西南小城的天更蓝,水更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四川经济提质增效深度发力的具体措施?
1月28日“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正在建设中的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研发总部项目,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四川省全面战略合作落地的第一个项目。随着这一项目在成都的落地,四川将成为全国航空与燃机产业的重要一极。去年,四川全省新项目新企业新产业等新动能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50%,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经济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两个“超50%”,是四川持续用力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的成果。前不久闭幕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经济强省建设步伐”。四川将力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等产业发展壮大。
两个“超50%”,也和四川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密不可分。“降成本持续发力,全省去年为企业和社会减负达700亿元。”省企业减负工作负责人介绍。四川出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35条举措,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去年,四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5%。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达到9181亿元、6989亿元。金融业总资产和上市公司数量居中西部第一。
降本减负红利,激发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在长虹内部有一个共识,即创新研发,投入不设上限。”四川长虹“当家人”赵勇介绍,“家电巨头”长虹正瞄准云平台、云服务,抢搭物联网时代快车。目前长虹内部已成长起一批“小而美”企业,专门从事物联网模块生产、自动售卖终端产品等。“三四年的时间就从零做到了几亿元。”
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对投资者、合作者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元旦前夕,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开工,这是我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癌症等新药研发周期有望减半。”参与项目规划设计的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金亮介绍。去年12月以来,四川省密集与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校合作“朋友圈”快速扩大,已增加到16所知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