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混动汽车有哪些优缺点?值得购买么?
先说结论,不值得购买。
很多人认为油电混动车型综合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点真的如此么?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先说优点:

1、省油,这应该是公认的混动车型最大的优势,混动车型驱动方式无外乎那么几种,有的是低速纯电行驶,高速燃油行驶,有的是电机辅助发动机提升转速,无论哪种方式,目的都是尽量减少内燃机的低效率运转时间,从而获得更佳的油耗表现。同排量的混动车型一般比传统动力汽车油耗低30%左右。

2、摇号,这个主要是针对限购城市,混动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所以不需要走摇号流程,想买就能直接买,这对身处限购城市却又没有购车指标的消费者来说,几乎是最有效的购车渠道,甚至是唯一的购车渠道。所以如果在限购城市,可能更多的应该是先考虑有和无的问题,再考虑好和差的问题。
其他还有很多小的优点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说说缺点:

1、价格,混动汽车由于同时拥有两套动力系统,所以成本一定比传统汽车要高,而且两套系统的结合也是各家独有的高端技术,而技术成本也是要算进成本的,所以就造成了同一款的混动车型一定比传统动力车型要贵,而且可能还贵不少。以卡罗拉为例,双擎也就是混动版最低配是13.78万,而传统动力最低配只要11.78万元。

2、保养成本,这里说的保养成本并不限于经济成本,比如一台混动车型,除了传统的保养以外,电机系统也是需要维护保养的,而这些也是有费用的,何况现在的电机技术飞速发展,更新迭代非常快,寿命长短都是未知数。就算如丰田一般技术成熟,可以做到免维护或者免费维护,但是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仍然需要自己衡量。

3、驾驶体验,混动车型无论是插不插电,肯定都有蓄能机构,也就是俗称的电池,而电池的电量除了从发动机带动发电而来,就只能从动能回收里来,也就是利用车身行驶的惯性发电,直接反映到驾驶体验中就是一旦松开油门车子就仿佛自动轻微刹车,影响驾驶体验。而由于加入另一套动力系统,混动车型的重量也会直线上升,让车辆的操控性和刹车距离都收到不小的影响。
总的来说 ,如果不是身处限购城市,混合动力车型还是不太值得推荐。
2、电动汽车有未来吗?电动汽车会是昙花一现吗?
会走长远的
3、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
4、北京现代发布10月销量,是昙花一现还是真的“春天”来了?
人们常说努力就会有好结果,坚持就会胜利。在学校,老师常常用这些话警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以及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同时我们也会有这么一个感觉,每当考试完,老师分发批改完的试卷时,那些成绩好的学生都会到处问其他同学的成绩,而学习成绩不好同学则在一旁“默默无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成绩,都是藏着掖着。

但“花有重开日”,只要愿意认真努力的学习,总有一天成绩总有上升的一天,而“汽车班”的“北京现代同学”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近的学习成绩也终于是有所上涨,近日,北京现代公布了自己2020年10月份的销量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这可是北京现代主动公布自己的销量成绩,自进入2020年以来,这家韩系品牌甚至很少发布过月度销量数据,以至于我们只能从乘联会的榜单中去寻找它的相关数据。

这次它主动公布自己的销量成绩,也似乎是有点想炫耀感觉,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好不同意有了个好成绩,根据北京现代发布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公司累计终端销量4.8万辆,实现今年最好单月成绩,环比增长15.3%。从具体车型来看,去年上市的紧凑型SUV北京现代ix35今年也有着不错表现,新款北京现代ix35已经成为北京现代SUV产品家族的销量支柱,10月终端销量8155辆,环比增长了23%。

此外,悦动等主销车型的表现也较为出色,与9月相比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刚刚上市的第七代伊兰特,上市当天即收获近千张订单。截止10月底,第七代伊兰特销量达到11037辆,且每日订单量仍在稳步增长。

确实,第七代伊兰特作为一款基于现代汽车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打造的产品,不仅外观内饰上的设计足够吸引消费者,再加上同级最长轴距带来的超大空间,在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颜值要求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家用的需求,全面的产品竞争力和全新的产品定位,能有良好的销量表现也是意料之中。

毕竟我们要承认,虽然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逐渐式微,毕竟人家的技术实力还是在那的,通过近段时间的各种动作,北京现代在市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除了第十代索纳塔和第七代伊兰特,这两款北京现代轿车领域两款最具分量的产品为其提升了不少“声量”,在新能源领域,北京现代也实现HEV、EV、PHEV的全面量产。

而官方表示,北京现代未来每年会保持1-2款新能源车型的投放,在明年下半年就将投放新一代名图的纯电动车型,未来还会加快基于纯电动技术平台e-GMP开发新车型,可以看到,北京现代为了重回昔日的辉煌,也在努力让自己的产品矩阵变得更好。此次,销量的回升也是市场以及消费者对于北京现代汽车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和认可,不过对于一时的好转,可以暂时性的高兴,但却不能骄傲,毕竟在未来的发展路上,还任重而道远。
在将近两年的低谷之后,北京现代也终于迎来的一丝曙光,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其销量还是主要靠新品的热销来暂时撑起,但是否能够长久还是个未知数,毕竟当人们对新产品的新鲜度过去了,剩下的就只有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过硬的产品实力来支撑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电动车发展史 | 比内燃机车早51年,却没有发展壮大,并被取代
不少人都将纯电动车称为新能源汽车,但其实纯电动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产物,而且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其实要比第一台内燃机汽车还要早。
世界上第一台纯电动车诞生于1834年,而第一台内燃机汽车诞生于1885年,也就说纯电动车相比内燃机车还要早51年!但为什么纯电动车没有发展壮大,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被内燃机汽车所取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纯电动车的发展历史吧。

想要了解世界上第一辆纯电动车首先要知道这个人,匈牙利物理学家耶德利克?阿纽什(Jedlik . nyos),由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所以也被称为直流电机之父。
1828年的春天,耶德利克?阿纽什在他的实验室完成了首个电传装置,他换向器的发明解决了之前电机无法连续旋转的技术问题,他自己将这项发明命名为“电磁自转子”。

直流电机之父-耶德利克?阿纽什
在这之后的不久,耶德利克?阿纽什推出了第一台包含实用直流电动机的三个主要部件的设备:定子,转子和换向器。该设备不使用永磁体,因为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的磁场仅由流经它们的绕组的电流产生。

有了电动机,耶德利克?阿纽什尝试着将它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因此他将该电机固定在一个木板上,并且底部装上了四个轮子,这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纯电动车构想了。但由于电机功率太小等等原因,这个想法始终没有什么实际的进展。
世界上第一台可以真正行驶起来的纯电动车是美国发明家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于1834年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该车的亮点在于采用了一台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车辆的动力。

托马斯?达文波特
虽然这台车看上去已经与常规的汽车无异,但依旧由于当时技术的阻碍,该车只能行驶很短的一段距离,并且最高时速也仅为6km/h,完全无法用它来作为代步工具,并且电池方面也非常简单,还是一次性的,当电量用完也不可再充电。
3年之后,1837年托马斯?达文波特发明了换向器型直流电动机,并因此获得了美国电机行业的第一个专利,该电机在性能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以以每分钟600转的速度运转,但当时电池的成本太高,以至于电动机在商业上并不成功,最终托马斯?达文波特也破产了。
就这样纯电动车的研发和进展似乎停止了。
纯电动车的再次出现已经是1881年了,不过有了这40多年的沉淀和发展,纯电动车终于有了突破式的进展。法国人Gustave Trouve打造了一台采用铅酸蓄电池供电的纯电动车,整车及其驾驶员的重量约106kg,速度为15km/h,续航里程为16km。

该车相比1837年托马斯?达文波特发明的那台车明显更加实用,不论是速度还是续航里程都有了进步。但即便是这样的表现,也依旧不足以与马车相抗衡,所以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该车配备三个车轮,搭载了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内燃机,世界第一辆汽车就此诞生。

奔驰1号
Lohner-Porsche
而且这台汽油内燃机汽车看起来似乎都要比纯电动车更加靠谱,但这些并没有影响纯电动车的发展,1899年德国人波尔舍发明了一台轮毂电动机,目的是用来代替当时内燃机汽车上使用的链条传动,通过这项发明纯电动车Lohner-Porsche也正式面世。没错!就是保时捷,只不过当时保时捷公司都还没有成立。

该车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亮点在于该车由两台轮毂电机作为动力源,轮毂电机被直接安装在了车辆的前轮上,所以在效率方面有了非常明显提升。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该车首次登场亮相,轰动一时。
Lohner-Porsche的外观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马车车厢造型,位于两个前轮的轮毂电机可以提供3马力左右的动力用来驱动车辆行驶,而为该电机供电的是位于车厢下方的铅酸电池。但是即便轮毂电机的效率足够出色,也摆脱不了当时电池技术不成熟,能量密度低而且电池笨重的情况,因此该车在续航里程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

之后波尔舍还在Lohner-Porsche的两个后轮上也装上了轮毂电机,世界上第一台四轮驱动的电动车就此诞生,虽然该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60km/h,但续航里程依旧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续航里程的问题,波尔舍于1900年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汽车,波尔舍给车子安装了一台水冷的DeDion Bouton汽油发电机,该发电机功率为3.5马力,被安装在车身的中间,该发电机可以在90伏特电压下输出20A的电流,发电机输出的电能直接驱动外转子轮毂电机,而剩余的电能则流入电池组储存起来。

La Jamais Contente
同样是1900年,法国人卡米勒?詹纳兹(Camille Jenatzy)设计了一台引人注目并个性十足的车子,他将该车命名为La Jamais Contente,该车最大亮点在于采用了炮弹外形的车身,同时作为一台纯电动车,可以达到105.88km/h的极速,这样的速度不仅刷新了内燃机汽车保持的速度记录,同时也是纯电动车的极速首次突破100km/h,La Jamais Contente纯电动车保持着这个速度记录,一直到20世纪。

卡米勒?詹纳兹曾表示:当你开着这台车时,它仿佛离开了地面并且像颗从地面弹开的子弹一般向前投掷出去,至于车手,他身体和肩膀的肌肉在与气压抗衡时会变得僵硬,视线会固定在200码的地方,感知完全处在警戒状态。

这就是卡米勒?詹纳兹驾驶La Jamais Contente纯电动车时速度超过100km/h的感受,可能现在看来这样的速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在La Jamais Contente之前,人们从来没有通过一台车达到过这样的速度。

La Jamais Contente纯电动车的尺寸非常紧凑,与现在的小型两厢轿车差不多,同时车重只有1450kg,两台负责牵引的电动机总功率可以达到67马力。这样的表现对于当时的纯电动车完全是突破性的升级。

除此之外,La Jamais Contente纯电动车的车身使用铝钨合金、铝合金等等材质打造,它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流线造型的汽车,另外米其林还为该车提供了轮胎。

正是因为这些技术方面的进步,纯电动车的发展进步飞快,同时蓄电池方面也有了非常突出的进步,这也让纯电动车在当时颇受欢迎,而且许多关于速度和性能方面的纪录都是由纯电动车创下的,当时的内燃机汽车可以说是望尘莫及。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在美国开始流行起来,电动车也凭借着没有噪音、没有废气而且平稳舒适的特点让纯电动车的销量远远超过内燃机汽车。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10年代的美国,燃油车的保有量只有22%,电动车则有38%。
但是好景不长,纯电动车的辉煌历史并没有延续太久,汽车的发展也推动了公路的建设,而人们也越来越期待驾驶着汽车前往更远的地方,所以汽车的续航里程就成为了人们最迫切的需求。
这对于纯电动车来讲无疑是致命的弱点,再加上当时世界上许多油田的开发,燃油的价格也下降到了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内燃机汽车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福特T型车
可以说是亨利-福特与他的福特车亲手终结了纯电动车,凭借着大批量量产的福特车,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皮实耐用,纯电动车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自此,纯电动车一路低迷,百年沉寂。
标致VLV
不过在二战爆发后(1939-1945)电动车也曾短暂复苏过,由于当时石油资源短缺,法国标致公司趁势推出了VLV电动车,销量还算不错。

1941年标致推出了一款最大功率为1.3-3.5马力,搭载电压为48V的电动机的VLV纯电动车型,该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0km/h,在当时了巴黎街头,该车非常普遍。但也仅是昙花一现,随着战争的结束,VLV停产了。

通用EV1
而在电动车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一台车那就是通用EV1。该车可以说是最接近现代汽车的第一台纯电动车,并且还为之后纯电动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标准,很多EV1车型上的研发设计思路依旧沿用至今。

虽然在EV1车型发布的时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最终该车却并没有成功,EV1车型的设计非常个性,圆润的风格让它看起来有些臃肿,一体化的车壳一直延伸到车屁股,半封闭的后轮为车尾增加了审美重心,并加重了这辆车低底盘的视觉效果。

车尾的设计与车头遥相呼应,大角度上翘并形成较扁的嘴状。这样的一套设计即使用今天的审美观念来看也是很前卫的,在某些俯视角度和车漆颜色下这辆车甚至还有不小的现代感。

动力方面,EV1搭载了一台交流异步电机,最大功率可达100kW,可在输出149N?m的峰值扭矩。这样的动力表现在当时可以算作顶尖。每次十几小时的充电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已习惯性加满油一次就不用管的传统汽车,这样的麻烦也让顾客在最初的新鲜劲过去后越来越没有继续用下去的耐心。再加上一些政策法规等各种原因,最终EV1仅量产了1117台,成为了被人遗忘的历史。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纯电动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不只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厂商推出了众多知名的车型,就连不少著名的超级跑车厂商也纷纷加入了纯电动车的队伍。而且不论是动力性能还是高科技配置,也都超越了传统的内燃机车型,相信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未来纯电动车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插电式汽车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插电式汽车有以下优缺点:
插电式汽车的优点:

1、节油效果好
混合动力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节油”,市面在售的混合动力车中,以普锐斯、凯美瑞、雷克萨斯CT200h的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反应最为良好。新一代普锐斯搭载1.8L的发动机,其百公里油耗下降到4.3升;而最近刚刚上市的凯美瑞混合动力百公里油耗为5.3升,比同排量的凯美瑞汽油车型节省燃油32%。
2、续航能力强
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目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前提下,油电混合动力车的购买与使用更加方便和易操作,同时,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的续航能力远远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3、保养费用低
混合动力车型的维修保养并非想象的昂贵。就凯美瑞来说,混合动力版车型的保养情况与普通汽油版车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在于电池的维修费用昂贵,但厂家往往对电池给出更长的质保期,如5年20万公里或者6年15万公里的质保期,在此期间,如果电池出现问题,厂家将为该车保修或更换全新的电池。
插电式汽车的缺点:

1、可选择车型少
目前汽车企业当中,丰田是最先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技术的企业,在售的混动车型有凯美瑞、普锐斯以及雷克萨斯CT200h。自主品牌方面,包括长安、奇瑞、上汽荣威在内的自主品牌都曾推出混合动力车型,遗憾的是,这些车型不是只在市场上“昙花一现”,就是止步于出租、公务用车领域。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少之又少。
2、车价高补贴少
车价偏高也是影响混动普及的重要因素。尽管差价在逐渐缩小,但相近的配置下,混动车型要比汽油车贵很多。以凯美瑞为例,汽油版售价区间为17.98万~32.98万元,而混动版的售价则从25.98万元起。
3、维修费用高
虽然保养费用与汽油版车型相同,但维修费用就要比普通车更高了,尤其是电池,一旦过质保期后损坏,价格昂贵。同样以凯美瑞为例,全系凯美瑞车型享受三年或10万公里的整车质保,其中尊瑞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可以享受5年或20万公里的保修,如果电池在上述期限内出现问题,厂家将为该车保修或更换全新的电池,超出这个期限更换电池则需要收取2万元左右的费用。
拓展资料:

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谁更合适?
目前市场在售的混动新能源车型,主要有MHEV油电混动车型以及插电式混动,各个厂商也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两种技术优势互补,分别在中级车领域以及性能车领域大放异彩,但如今继续下放,更多的车型都享受到了技术补充,就那么普通消费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选择这两种技术的产品。
目前主流的MHEV油电活动系统为48V供电系统,通过发动机动力回收进行能量供应,在发动机启停系统工作后,供电系统进入工作,帮助发动机顺利启停,并为空调等额外供电设施提供能源。而插电式混动,则提供了功率相对较大的电机,并采用能量回收和外部电源同时进行能量供应,发动机与电机可同时进行工作,并提供了高性能模式,是目前MHEV油电混动系统的主流发展趋势。

MHEV油电混动研发成本低,产品起售价低
对于两种混动系统,MHEV油电混动系统成本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其依托于传统的发动机结构,而且发动机启停技术和能量回收技术在赛车领域的多年发展趋于成熟。在技术下放到乘用车领域后,经过数代车型的发展和演变,技术更加成熟,对传统车型的MHEV油电混动改装技术也有所发展。并不需要额外的加装供电设施以及其他的辅助供电设施。
就是因为其研发成本较低,并经过多代车型的发展,其市场平均产品技术价格降低,虽然目前MHEV油电混动,政府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政策倾斜,但其产品性价比仍然非常优秀。
平顺性及行驶质感,MHEV油电混动更占优势
不论是哪种混动技术,都是为了帮助车辆取得更好的行驶质感以及动力和操控性。MHEV油电混合系统在发动机启停状态时,降低发动机启动的震动,提高整体运转的平顺性,提供更加优秀的行驶质感。虽然MHEVMHEV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并不会改变发动机的整体功率,不能有效的提升运行的动力性,但对于整车行驶质感的提升非常明显。这也是为何众多豪华品牌车型在改款后都会引入MHEV油电混动系统版本。

插电式混动纯电行驶更环保
至于正常的城市路况行驶,两种混动技术对于油耗的贡献究竟有多少?从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上进行区分,MHEV油电混动系统,仅仅是将能量效率提升,并将能量转化为电机以及供电系统的能量,对于油耗的降低以一辆中级车型为例,百公里可以降低1L左右,对于日系较为成熟的有电混动系统油耗降低更加明显。而插电式混动系统,则因为可以提供将近五十公里的纯电动行驶里程,对于节油的效果更加明显,以城市主要行驶速度区间以及行驶的里程作为参考,日常的城市代步油耗降低将会是惊人的效果。
综上,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因为纯电里程的贡献其油耗更占优势,对于未来能源排放政策的加紧,其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养护成本MHEV油电混动更占优势
对于两种混动技术的车型,消费者最直接考虑的因素就是五年之后二手车的保值率,以及在日常使用的养护成本。
从五年后二手车的剩余价值方向上,MHEV油电混合动力版本有着一定的优势,因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电池利用率较高,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使用寿命,而且插电式混合动力存在着一个缺陷,那就是容易产生亏电现象,尽管各个厂商已经采用了多重备用电池防止产生亏电现象,但一旦亏电电池产生的损害,将会是一笔极大的维修成本。目前市场的混动车型三年后的二手车,残值大约在40%左右,亏损还是比较大的。
在日常的养护成本上,MHEV油电混合动力基本不需要进行养护,而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因为供电电流较大,并且存在外接电流所以需要,经常进行一定的专业养护,增加了养护成本。
日常使用插电式混动略显繁琐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因为能源储备量较大,单纯依靠发动机的能量回收,很难完成进行充电,电池长期处于亏电状态,对于电池的寿命是很大的损害,所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需要消费者经常使用,外接电源进行充电。而目前充电的方式有快充和慢充两种快充需要专业的充电站进行充电,但目前大多分小区的车库并未具有建立快充站的硬件标准,慢充的时间通常在6-8个小时,有时会影响车主的出行。
插电式混动政策倾斜率力度大
相比于油电混动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属于新能源车型的范畴之内,购买时可以享受到地方和政府的双重优惠及补贴,而且对于号牌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2018年买车,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选哪个更划算?
在刚刚过去的一月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销量达到38470辆,较去年相比增长4.3倍!相较于燃油车各种限号限行,购置税补贴取消的局面,以及纯电动续航里程的限制,混动车型似乎是最佳选择。既有普通燃油驱动系统,又能蹭一波新能源的好东风,享受政策支持和补贴。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纠结,是买油电混动还是买插电混动?一句话分析的话,油电混动至少丰田的技术成熟,插电混动更有可能享受补贴,但是得有充电桩。
首先先来说说什么是混动汽车,顾名思义,不同于燃油车和纯电动搭载的单一动力系统,混动汽车就是将这两套驱动系统都搭载到一辆车中,实现1+1>2的转变。而混合动力又分油电混动和插电式混动,那么这两者中,究竟更推荐买哪个?
先来看看油电混合动力,卡罗拉、凯美瑞双擎就是这一类,这一类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电来自于油。它是以燃油机为主要动力来源,电动仅能作为锦上添花的辅助功能,在起步、低速短距离等情况下大显身手。论纯电动模式续航能力,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蓄电池容量小且无法单独充电,只能算是属于燃油车向电动过度的第一阶段。

而插电式混动则算是“第二阶段”,该分类和油电混合最大的区别就是:可进行外部充电。插电混动的汽车搭载的蓄电池组容量大,还能够保证纯电动模式的续航,是真正的两套驱动系统的结合。目前市面上的比亚迪秦或标有PHEV的车型就属这一类别,它是电动和燃油都可以为彼此保驾护航,做有力的支撑,没油了可以纯电模式,没电了可以转换为普通模式,但是目前电池寿命,以及安全性有待市场检验。
所以,从使用体验来说,两者并无较大区别,燃油经济性上表现都同样出色。如果不在乎补贴,可以上油电混动吗,如果追求额外的一些补贴则选择插电混动更靠谱。
7、新能源汽车逆迎而上,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大众趋
大势所趋,现在环境问题严重,新能源汽车汽车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

8、V12的宝马M760i终将离去,家族精神图腾为何昙花一现?
日前,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关于下一代宝马旗舰轿车——7系的谍照;而这套谍照也很有意思,首先车身尾部能明显看到燃油车才有排气孔,但在车身侧面翼子板处又加入电动车型才有的充电口。结合此前宝马公布的消息我们能预测出,这台车应该就是下一代宝马7系的顶级动力车型,但它却是一台纯电动车。
此前宝马就宣布,为了迎合当下节能环保大趋势,将取消当下7系最高动力系统——M760i上的那台双涡轮增压6.6升V12发动机,一同取消的还有M760i的标识。对于宝马而言,旗舰轿车的顶级动力车型取消后,必然会用全新产品替代,而它便是此次曝光的纯电动7系。
据此前透露的消息来看,这款M760i的替代者将会采用Mi7或i7 M60命名,而为了强劲的动力输出,宝马至少会为Mi7配上两台电动机。虽然现如今还没有可靠的电机输出数据,不过按照纯电动车型规律,这台Mi7的综合扭矩应该会强于现款M760i的850N·m。续航方面,这台Mi7将搭载超过100kwh的大型电池组,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600km。
尽管具体参数暂未知,不过宝马此前已表示这款旗舰电动产品将提供两款车型,其代号分别为i7 40、i7 50。两者动力上的差别暂未透露,已知的是i7 40将采用后桥单电机、后驱结构,而i7 50则将采用前后双电机以及电控四驱系统。同时宝马还表示,将会为这款顶级轿车产品推出快充方案缩减其充电时间,也会将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 E)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应用在这款产品上。
除开这款Mi7外,7系还拥有插电式混动车型,此前已经有消息称今年内将引入海外市场在售的745e。未来宝马还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的M性能版7系,或将采用M750e命名。这款车型将采用3.0L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电机组合,其综合马力超过500马力。而在传统动力方面,宝马表示未来7系将取消2.0T四缸发动机,仅提供3.0升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的735d(海外)与3.0升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的740i。
看到这儿相信各位朋友对下一代宝马7系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其动力系统已经涵盖了内燃机、插电式、纯电三个方面。虽然这算是为消费者提供了足够全面的选择。不过对于很多车迷来说,V12车型的离开不得不让人唏嘘,毕竟V12机器一直被车迷封为内燃机的巅峰之一。虽然现款M760i永远不可能成为家族中走量的产品,但作为精神图腾的它一直被广大车迷津津乐道。
同时也能看到,宝马已经确定下一代7系将取消2.0T车型,尽管这是一台行政级轿车应该的“回归”;但也许此举会明显影响到整个车系销量,毕竟2.0T的730Li是当下7系家族中的销量担当。
最后我们再回到今天的主角Mi7身上,这款由宝马出品的纯电动车型最快将于2022年亮相;届时它将与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以及未来将推出的奥迪e-tron GT、捷豹XJ和梅赛德斯EQS等展开竞争。除开特斯拉Model S,上述车型都是传统车企在纯电动领域的顶级轿车产品,未来免不了激烈的正面厮杀;那在这场厮杀中,Mi7是能脱颖而出还是继续作为家族图腾作用?只有等到它真正抵达战场后才能知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