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 ; 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保有量为4975万辆,2009年就达到6300多万辆,到今年底、最晚明年就能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 保守估计,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4.9亿辆时,需求才会趋于稳定。届时,汽车的普及率也将大...
2、近几年的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是多少?占汽车总销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一般混合的容易坏,相对纯电动的性能比较好,我知道众泰由一款纯电动汽车好像还享受国家跟杭州补贴的,价格好像还比较低的,不知道在哪里卖的?
3、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附大客户销量分析)
随着各大车企对新能源车型的加大投入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购买新能源车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对国内新能源市场进行分析,基于终端交强险数据,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2019年国内整体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分析。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918593台,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714333台,混电动汽车销量204260台。相对于2018年,去年新能源车型总体销量下降了1.2%,其中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长0.9%,插电混动下降8%,鉴于以上数据,小编为大家解读下2019年纯电动汽车国内销量前五的车型有哪些。
从以上数据来看,去年国内销量最好的车型当属北汽EU系列,销量达62160台,比亚迪e5与与亚迪元EV紧随其后,销量分别为57884台和39009台,特斯拉Model3销量33873台,除特斯拉Model3以外,其他四款车型都为自主品牌。那么关于这五款车型,又有哪些由终端消费者购买,哪些为企业大客户购买呢,小编这就带大家看一看。
从以上图表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对于国内销量最高的两款纯电动车北汽EU系列和比亚迪e5,大客户购买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消费者购买数据,其中比亚迪e5的销量基本上都来自于大客户购买,而这里的大客户主要来自于出租车以及共享出行公司等。那么剔除大客户购买数据之后,以上这5款车还是不是终端消费者购买最多的车型呢,请大家看以下数据。
从上图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比亚迪元EV去年最受到消费者青睐,销量达30652台,特斯拉Model 3 紧随其后,销量为28053台,从该数据可以分析出,对于2019年纯电动汽车市场,终端消费者最偏好紧凑型SUV,而当今年国产特斯拉Model 3批量上市,价格打到30万以内之后,该款车的销量将会更上一层楼,完全有可能拿到销量冠军。顺便透露一下,基于终端交强险数据,国产特斯拉Model 3是今年2月份国内销量唯一突破1000台的新能源车型。另外,奇瑞小蚂蚁eQ1、宝骏E100、欧拉R1这三款微型纯电动汽车则位列第三、四、五位。
小结
在后补贴时代,政策导向将慢慢转变为市场导向,紧凑型纯电动车型将越来越受到终端消费者的喜爱 ,也希望国产自主品牌能够上市更多更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与特斯拉一较高下。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国内的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怎样了?之前看网上资讯,理想智能电动车销量很火爆,还挺让人心动的
2020年是全球电动化元年,特斯拉、新势力、大众等爆款车型带动超级产品周期崛起,推动ToC需求爆发。汽车正迎来百年大变革,电动化及智能化是行业大势所趋,汽车产业将从产业链向生态链转变,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和科技公司之间重新进行角色分工、利润分配、价值链构建,车企将依靠软件开发、迭代升级重新掌握主控权。
2020年,中国建投集团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建议,推出 “JIC讲堂·科技投资系列”,以 “智联世界”为关键词,聚焦5G、芯片、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信息安全、智能汽车等多个科技投资重点领域,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产业、从理论到实践,通过专题讲座,线上线下联动,为观众阐述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如何为中国输送崭新的发展动能,研判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前沿趋势、投资方向,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近日,中国建投2020年度“JIC讲堂·科技投资系列” 第三场在建投书局举行。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曾朵红以“智能汽车驶向怎样的未来?”为主题,详细解析了汽车产业链的深度变革与主流车企的智能化战略。关于智能汽车产业格局,曾朵红表示,特斯拉是头牌标杆,传统车企正在追赶,而造车新势力已成气候,未来潜力巨大,电动化零部件环节,中国企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智能化领域也将孕育出更加优秀的企业。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 曾朵红
新能源汽车最早是2010年开始萌芽,经历几波大的产业周期逐步稳定下来,在现在这个节点应该是真正的“元年”。新能源车企在目前可以分为四个大类,一是特斯拉,特斯拉引领整个电动化趋势,一定意义上也加速了电动化的趋势;二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三是海外传统车企;四是中国的传统车自主品牌。
从特斯拉看全球车企智能化最高水平
造车新势力市值实现超越,电动化+智能化加码汽车产业未来。从主流车企的市值对标来看,特斯拉的最新数据超过4500亿美元,远超传统车企丰田(以前最大在2000亿美元左右)。除了特斯拉,中国的几个造车新势力,也比肩一线车企的市值。蔚来市值超过宝马,接近戴姆勒。
特斯拉是如何做的呢?首先特斯拉的定位重塑了整个商业模式,树立了电动车领域第一品牌。特斯拉从豪华车领域开始主打品牌,然后逐步下沉到中高端市场,整个市场空间也是逐步从50万辆扩展到800万辆,这样的定位使得它能够有效地树立品牌,同时又能够逐步把规模和体量做起来。它对标科技类企业,10年资本开支120亿美元,改变传统车企商业模式,打造电动车企巨头+科技巨头,真正重构了汽车行业。
特斯拉是怎么做的呢?第一,从硬件角度,在“三电”技术上做了很全的布局或者自研。从圆柱电池,到BMS电池管理系统,是它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特斯拉的电机、电控都是自研,把控了最核心的技术。
第二是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特斯拉率先推出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L5级完全自动驾驶即将实现。一开始它就用类智能手机的方式定义汽车。所以它的智能驾驶不断升级,从架构上采用开放的体系,同时不断地完善功能,现在model 3(参数|图片)在非复杂路况下可以自动驾驶,驾驶员可以看报纸、看手机,做别的事情。目前特斯拉处于L4级别自动驾驶,随着软件进一步升级,一年内可以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
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的算力很高,同时因为互联网化数据的收集是非常关键的,特斯拉不断收集数据,对体系的完善也有一个正循环的作用。所以在智能驾驶领域,其芯片算力和路测的数据也构成了核心竞争力,而且特斯拉也会不断地迭代升级,从而能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于传统市场大约5年时间。
特斯拉的OTA(远程无线升级技术)领先了两代以上,现在车企都有OTA的能力,但是特斯拉的特色在于不仅能够软件升级,同时也能够固件升级。目前造车新势力也采用跟它类似的思路,但是在升级的功能上跟它比还是有不少差距。
特斯拉在电动化、智能化及商业模式全方面领先,引领整个行业的电动化浪潮。特斯拉不仅仅卖车,还实现商业模式转变,提供FSD选装等服务,规模效应明显。所以特斯拉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公司,它也是一个科技公司、一个互联网公司。
对于新市场新车型,特斯拉后续增长动力源源不断。2020年Model 3国产,Model Y(参数|图片)上市;2021年第一季度,国产Model Y 有望上市;2022年皮卡cyber交付,新车型将打开新市场。今年特斯拉预计销量是50万辆,明年的销量将会达到100万辆的级别。
此外,特斯拉产能建设加速,新超级工厂保证交付能力。目前全球共6家工厂,其中美国3个,中国1个,欧洲2个,另外还有2个待建工厂。马斯克曾表示在全球要建10~12座超级工厂,除了以上工厂,有传闻可能在英国、印度、中国的中西部都会进一步建造工厂。
基于此,曾朵红预测,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销量将一直是龙头,大众也比较难跟上。另外其市占率将会超过传统汽车品牌市占率,丰田和大众大约15%,特斯拉会占到20%以上,甚至有可能到30%。特斯拉的车型低端、中端、高端都有比较全的覆盖,所以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预计2025年特斯拉全球销量接近250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年销量约55万辆,美国市场年销量约80万辆,欧洲市场年销量57万辆左右。
中国新造车势力已成气候
今年对“中国的特斯拉”而言也是一个转折之年。前几年有一批有梦想的创业者,造车新势力,但不知道到底会做得怎么样,心里没底。今年是转折之年,生存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面对的是成长问题。
1.蔚来:造车新势力领头羊、极致用户体验践行者
蔚来参照特斯拉路径,构建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有高端超跑、到中高端豪华车市场,再切入大众市场。蔚来从2015年开始创业到现在,基本上每年推一款新的车型,跟特斯拉类似的地方也是从高端开始打造,从概念车、超跑,到SUV,当下最新推出的是ES6轿跑,2020-2021年推轿车ET7。它跟特斯拉不同的地方是,特斯拉在10万辆级别以后价格下沉比较快,下沉到model 3领域,蔚来明年会冲击10万辆的销量,但是车型下沉会比特斯拉更慢一些。
蔚来在差异化方面倡导极致的用户体验,蔚来的车主会享受全周期的定点保养,极致的用户体验为蔚来赢得了较好的口碑。蔚来认为在传统车领域里,经销商体系对用户来说体验不好,他们一方面学特斯拉直销的模式,另一方面把服务有效做起来。蔚来有50%的销量来自老车主的推荐。
蔚来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一开始也是搭载自主开发的辅助驾驶系统NIOPilot,以及车载的AI系统NOMI。NIOPilot硬件搭载传感器的数量以及自动驾驶的一些功能,做得比较好。蔚来在基本问题解决以后,也开始自研芯片,今年它进一步开始第二代芯片技术的研发,如果顺利,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家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芯片的公司,当然这才刚刚开始。
蔚来还有一个特色。特斯拉是充电模式,蔚来携手宁德时代,推出车电分离模式。采用车电分离模式的原因,是因为总有一部分车主没法很方便地充电,这能解决用户担心的问题,同时使得初始的购买成本更低一些,蔚来以租赁的形式降低初始的成本。蔚来的换电站现有大概有100多家,到2020年年底达到200家,到2021年达到300家。
蔚来规划的车型非常多,在制造环节是委托加工的形式,蔚来2025年的目标是产销20万辆。最新的财报表示,2021年年初蔚来单月产能可以达到7500辆。在财务数据报表上,2020年公司销量有望达到4万辆,汽车制造环节毛利转正,叠加各项费用控制,2020年将减亏;2022-2023年,预计汽车制造毛利率达到20%左右,且服务业务毛利转正,有望实现扭亏。
2.小鹏:互联网造车模范,智能化彰显竞争力
小鹏汽车2014年成立,在定位上是“数字化+电动化的智能汽车”,希望做更懂中国人的电动汽车。特斯拉毕竟源于美国,对有些中国的用户习惯和路况环境下没有达到最佳的应用理解,所以小鹏致力于在这一块打造出中国特色。小鹏第一款车G3(参数|图片)四平八稳,今年上半年上市的
P7(参数|图片),一上市成为爆款,单月销量达到3000辆。小鹏也在美股上市,市值第二大,仅次于蔚来。
小鹏要做“最懂中国消费者的智能汽车”,在传感器领域的配置上比特斯拉更多一些,因为中国的路况比美国更复杂。另外它也打造一些小的爆点,最明显的就是在自动泊车功能上比较领先,识别率超过特斯拉,同时软件算法上更加本土化。小鹏在智能化上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打造了纯电的SEPA平台,这是类似特斯拉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小鹏称目前SEPA平台比大众MEB平台领先半代以上,落后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一代,仅次于特斯拉。
小鹏汽车视觉配置31个传感器,超越特斯拉。特斯拉搭载21个传感器实现360度无冗余的视觉感知,而小鹏P7搭载31个传感器,强化安全驾驶感知,建立超越特斯拉的视觉系统。
小鹏的智能化系统预计在2021年年初会推出第三代的Xpilot,从芯片的角度还是采用英伟达,会做一些次开发和应用。它的智能车载系统Xmart OS也是自主开发,升级的速度比较快,也是为了提升整个用户的体验。
小鹏明后年会开始推一款轿车纯电EV,后面进一步推SUV纯电车型。小鹏的爆点从轿车开始,这是和蔚来不一样的地方。小鹏对于未来销量的预期也是比较乐观的,在30万辆左右。
3.理想:增程式智能电动车,精准定位客户群体
相较特斯拉、蔚来,理想的定位更加亲民,一切以成本效率为出发点。理想2015年成立,定位于比较特色的细分市场,所谓的“不担心续航的新能源汽车”。它采用的是增程式的技术路线,可以通过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从而驱动电池的运行。
理想与德尔福、AVL合作研发四驱增程电动平台,增程式电动车主要依靠发动机工作为电池提供动力,然后依靠电池驱动车辆行驶;但油电混动车型通过发动机工作为电池提供动力,除了依靠电机驱动车轮之外,需要急加速或者强动力时,发动机也可以直接参与驱动。在尺寸上它聚焦于中大型SUV,也是一款比较实用的车型。在2022年理想还会进一步推出全尺寸的SUV。
理想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还是进一步过渡到纯电领域,目标是等到续航完全不担心以后,再进入到纯电SUV的定位。因为定位有特色,同时又以互联网思维打造SUV,所以目前发展速度比较快。
海外主流车企的电动化&智能化战略
传统车企在2017年推出电动化转型,直到2019年,尤其是今年,他们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开始有比较大的投入。大众造电动车是MEB平台,这是按照电动车的特点打造的全新平台。在此之前的电动车都是原来燃油车的改款版,没有把电动车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大众第一款车ID3去年开始在欧洲交付,ID4今年年底在中国交付。大众的目标是非常宏伟的,2020、2021年、2025年,电动化目标分别是4%、8%、20%,对应到2025年大概是300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目标,也会成为全球第二大或者第三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MEB平台是大众的全新电动化平台,2019年6月份组建电动软件公司,今年年初全面搭建软件平台。它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弱一些,会借助比较多的第三方。大众自己独立打造的是VW.OS自动驾驶操作系统,也和宝马进行了联手。简单对比大众和特斯拉,大众在品牌或者车型数量以及制造能力上非常强,但是在电池领域跟特斯拉差不多,都是会借助第三方,同时自己有一定的介入,但在软件和自动驾驶方面还是差得比较远,当然他们也在努力追赶。
宝马计划2023年之前要推25款新能源车,50%为电动车。宝马是在传统车企里面最早拥抱电动车的,在最早特斯拉刚开始推的时候,宝马就推出了R3,但是进度没有那么快,2017年车型推进的速度开始明显加速,2019年宝马车型就多了,今年新推的iX3(参数|图片)有比较大的看点,明年或者到后年iNext也可能会是爆款车型。宝马的电动车平台上不是全新平台,而是兼容的平台。
戴姆勒的目标也比较宏大,2030年电动汽车要占销量的一半,也投入了上百亿欧元。戴姆勒EQA、EQB、EQS的平台也是全球布局。戴姆勒推出新车型的速率比大众略慢一点,预计2022年推出车型会非常多,电动车销量的上升也值得期待。另外,戴姆勒到2025年计划达到17~18%的渗透率,也是比较可观的。
丰田从2017年开始全面拥抱电动化。推的进度比大众慢半年到一年,明年开始有纯电平台e-TNGA的车型推出。丰田去年也多次颁布了电动化的战略,将要计划推的车型也非常多,覆盖了中大型SUV以及中小型轿车。在中国市场先推C-HR的纯电版本,这是已经上市的车型,还有奕泽的纯电版本,已经开始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销售。
基本上全球前十大车企,从2020年、2021年、2022年都是真正平台化的电动车型开始逐步上市的年份,这三年对这个行业是一个渗透之年。奥迪、保时捷、雷诺日产、现代起亚等车企也都开始打造自己的纯电动平台。
国内自主品牌的电动化&智能化战略
国内主流车企在电动车上都有自己的规划, 2025年都希望自己的电动车占比在20—25%之间。在智能化的规划方面,从2020年开始有实质性的动作,设置了智能化部门或者成立了智能化的汽车研究中心。传统车企里面最具备代表性的是比亚迪,发展到现在形成了非常全面的车型体系,从纯电到插电,从SUV到小轿车,从高价格到中高价格的定位都有。过去几年唐、秦、宋、秦pro,每年都有新的车型升级和改版,新推的“汉”,有一定质的飞跃。比亚迪在传统领域是比较中低端的品牌,但是电动车领域逐步往中高端方向拓展,请了全球最知名的设计师做外形设计,动力性能方面也具有领先优势,同时自己也具备电池技术。比亚迪在智能化的布局方面,与华为签署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也是全面引入外部的力量,做一个综合的提升。
长城电动化相对没那么快,但是决心也非常强,在智能化方面节奏跟得比较紧,主要体现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吉利在这两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国内的车企目前阶段都还是自研一部分,同时借助较多的外力,以此来实现有吸引力的功能。每家车企都有特色的地方,也有自己比较细分的市场,同时他们的共性都是以全新的理念打造电动车。
软件定义汽车,重塑产业链
曾朵红表示,电动化是核心,未来五年国内新能源车的复合增速预测是35%~40%。车企有非常多的机会颠覆整个格局,此外配套的核心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部件也有一些机会。从智能驾驶的角度,商业模式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电动车只是变化的起点,电动化之后会逐步进入智能化阶段,整个盈利模式从卖车向卖软件转变,有了软件以后会产生更多的增值服务,这也会带来一系列机会。车企会重新掌握产业链的主动权,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和创新上会有更多的话语权。
此外,不论是硬件、芯片,还是软件的算法和体系,也会有一些新的机会。部分实力强的车企自己做,也会有第三方厂商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华为在智能化领域会有非常大的作为。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电动化已经轰轰烈烈开始,智能化也在孕育之中,所以未来整个产业链会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5、最新五款国产电动车,哪一款的销量最高?
看重性价比,就买二三线品牌,推荐几个二三线品牌,比如【金箭】【绿佳】【赛鸽】【五星黑马】【arm三枪】【格林豪泰】【绿能】。灯、近光灯、雾灯丶方向灯、刹车灯都有,说明书说时速52公里,表显64公里。除没有倒车功能外其它都有。就是启动时有点往前窜(可能属于硬启动吧),公里表虚的多,4公里虚1公里只都过关,但车子的电池不论锂电的还是酸电瓶的都存在续航能力差的问题,不要听广告吹什么能走XXX公里,实际使用缩水均在一半,总的来说电动车还比较省力,购买时选中合意的样在我的眼里,要求的是马力足的电动车。至于跑得快不快倒不重要。马力大可上较陡的坡,甚至还能带小孩和不算重的东西,达不到这个要求都是废物!买东西讲求的是实用,不是为了摆。
电动车那种也不好,看上去很环保,电胼制造,废旧电胼处理,好多环节都很污染,还得每天充电,电厂发电也污染,能说是环保车吗?应该取消。绿源电动车开了三年一切良好,尤其是绿源自主黑金电瓶续航时间长,电机声音低,动力强劲,综合指标优良,是一款不错的代步工具。比亚迪!新能源车的三大件是电池电机电控,全球车企中三者都做的唯有比亚迪,并且是从2008年开始,经历了3,4代产品!
有很多高性能高颜值的纯电插混要推出,比亚迪自从和奔驰合作造腾势后对于造车的理解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汽车不论是燃油还是新能源都有非常大的进步。 外观有前奥迪设计师牌子是骗钱的,杂牌买好了也能用好几年,就是最好的不爱惜寿命比不过杂牌,就拿自行车永久凤皇和杂牌相比没什么,无非是牌子亮点,其它一样。
6、理想汽车在国内是不是名气挺大的?他们推出的理想ONE这款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情况怎样?
理想汽车作为一个纯正的智能电动车品牌
7、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理想汽车销量不错,有没有人给介绍一下?
理想汽车销量非常不错,我身边的几位同事就购买了理想汽车,我试驾过,感觉很棒。续航能力超过800公里的理想ONE征服西藏阿里北线,理想 ONE凭借着全球领先的增程电动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里征服阿里北线的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