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

发布时间:2021-09-19 00:02:53

1、自主品牌新能源再冲高端,长城汽车的第五个品牌将登场?

12月11日,传闻已久的长城汽车“SL”项目浮出水面。根据目前媒体陆续披露的消息显示,长城汽车“SL”项目已定名为“沙龙智行”,与之对应的是上海沙龙智行实业有限公司。

根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上海沙龙智行实业有限公司在成立时的名称是“上海哈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才完成更名。目前,沙龙智行的注册地在上海,法人为仙豆智能创始人、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

随着名称的变更,上海沙龙智行实业有限公司在经营项目上 新增了很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研发及销售内容。有媒体报道称,“沙龙智行”未来将将以独立的公司和品牌进行运作,并生产高端电动车型,旗下车型售价也将高于现有长城汽车产品线。

再联想到“沙龙智行”法人李鹏之前在公开活动上的讲话内容:“一位对汽车的未来充满理想的大朋友”。显而易见的是,“沙龙智行”在正式登场前,就已经为品牌未来将对标造车新势力车企蔚来、理想、小鹏埋下了伏笔。

反观目前长城汽车旗下拥有的四大品牌:哈弗、WEY、长城皮卡以及欧拉。长城高端车型板块中仅有WEY一个品牌,且以燃油SUV车型为主;新能源板块仅有欧拉一个品牌支撑。

当前,随着汽车市场向电气化转型速度的加快,并且除了主流中国造车新势力之外,如上汽、东风、北汽等传统国企的新能源造车方向也已经趋于高端化发展。这意味着,长城汽车如果想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份额,只能继续加大对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投入。

此前为了给品牌价值“拔高”,长城汽车在2017年推出了旗下高端品牌WEY。在经过了市场三年验证期之后,从销量上来看,WEY似乎并未能达到长城汽车的预期。根据长城汽车发布的11月销量数据显示,WEY品牌共计销售9122辆车,在长城汽车四个品牌中唯一呈现下滑趋势。

将WEY的销量与吉利用来冲击高端市场的领克相比,11月,领克销售22798辆。截至11月底,领克今年累计销售15.06万辆,而WEY今年累计销售仅为68469辆,二者相差甚远。

由此来看,“沙龙智行”品牌在填补长城汽车新能源细分市场空白的同时,也肩负着长城汽车继续向高端化进军的重任。

但是,摆在“沙龙智行”面前的却有双重问题。一方面是长城汽车虽然基于欧拉车型的热销建立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口碑,但欧拉毕竟定位于小型电动车,对“沙龙智行”旗下高端电动车的赋能有限。因此,如何运作一个高端品牌,是长城汽车正式发布“沙龙智行”后将首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WEY的市场表现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长城汽车的品牌价值天花板。就算如 哈弗大狗、哈弗H6、长城炮等车型的市场表现再好,WEY现阶段的销售乏力已经决定了长城汽车继续向高端化进阶的起点较低。

不过,根据长城官方发布的消息显示,WEY品牌旗下坦克300预售20天订单已经破万,这或将成为WEY销量反弹的机会。而这种市场对长城汽车旗下高端车型接受度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沙龙智行”品牌车型的入市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合而言,当前的新能源赛道上,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参赛者”,长城汽车顺势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沙龙智行”法人李鹏那一句“大潮将至,我辈当躬身入局!”的说辞,却让这一次的“入局”颇有“被动”的意味。至于“沙龙智行”能不能从入局“被动”转向市场“主动”?仍需要品牌正式发布后的进一步观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国产汽车新能源排名?

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排名一:北汽新能源
截止目前,在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北汽EC系列拿下了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EC系列之所以能够在销量上遥遥领先,很大原因是补贴后售价,4.98-7.18万的低价足够吸引眼球,再加上续航可以应付城市上下班用车强度。对于日常家庭用车,北汽EC系列车型值得考虑。
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排名二:比亚迪
如果不去相比单个车型的竞争力,比亚迪应该能够拿到第一名。在今年上半年的全球电动车销量中,比亚迪以微弱优势领先特斯拉,累计销量夺得全球电动车品牌销量第一名。比亚迪还是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比较成熟的品牌,其中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技术,从2008年起推出很多销量不错的车型,比如秦、唐、宋、元等等。另外比亚迪还与奔驰戴姆勒双方合资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腾势。
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排名三:奇瑞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也是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之一,目前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申报各项专利7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0多项,这也表明奇瑞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未来几年,奇瑞将陆续推出电动车产品来涵盖各级别市场,包括A级到C级的轿车以及B级到D级的SUV产品。
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排名四:吉利
虽然吉利在国内传统燃油车中已经是老大哥身份,不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吉利并没有大刀阔斧,而是先打好基础。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了纯电动汽车,吉利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甲醇汽车,也就是以甲醇为燃料,相比传统燃油,甲醇燃料使用更安全和低排放。
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排名五:荣威
上汽集团也是最早发现新能源汽车趋势,并且对其产业进行布局的公司,旗下荣威品牌也推出不少销量可观的电动汽车。并且荣威电动汽车有意往高端品牌发展,MARVEL X是荣威定位最高的纯电动SUV车型,凝结了上汽集团在新能源、互联网、智能驾驶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从价格也可以看到,26.88-30.88万的价格,MARVEL X将会面对中高端纯电动车市场。
以上就是我们盘点的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前五排名,当然还有很多优秀品牌没有介绍,比如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等等。除了这些传统燃油车品牌开始向新能源领域发展,不少新兴造车新势力也在涌入市场,比如蔚来、拜腾、威马、法拉第FF等等,我们也希望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更大突破,质量越做越好。

3、10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暴露了自主品牌哪些问题?

12月6日消息,研究机构EV Sales Blog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在10月份的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特斯拉Model 3继续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销量22755辆;五菱 宏光MINIEV则以20631台的销量居第二,紧随其后的则是特斯拉Model Y,其10月份销量为10602辆。

从榜单上看,特斯拉依然具有相当强悍的优势,Model 3,Model Y的销量都非常高,短时间内确实是其它品牌比不了的。但是这个榜单上也暴露了自主品牌的很多问题。

首先,自主品牌车型依然是以廉价车型为主

这个榜单上的自主品牌车中,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最多,10月份的销量达到了20631辆,此外比亚迪秦Pro EV的销量为3526辆,宝骏E系列的销量为5949辆,广汽埃安 Aion S的销量为4630辆,上汽名爵eZS的销量为5778辆,长城欧拉R1的销量为6269辆,奇瑞eQ系列销量为4745辆。

上述就是所有上榜的自主品牌了,其实不难看出上面绝大多数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都是比较廉价的车型,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宝骏E系列,奇瑞eQ系列。这些车型价格很低,续航里程也不长,在性能,安全性上也都比较一般。

尤其是五菱宏光MINI EV,价格是真的很便宜,最低才2万多,但是没有空调,也没有气囊,其实如果是在欧洲的话,根本不会允许这样的车型生产。

自主品牌上榜的车型中,售价比较高的或许就是比亚迪秦Pro EV了,广汽埃安 Aion S了,但是这两款车型也都是紧凑型车的水平,价格在10万元左右。

其次,自主品牌车型依然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全球化进程缓慢!

上榜的车型中,特斯拉Model 3之所以销量很高,除了产品力以外,还因为它在全球各个国家市场的销量都非常好,国产的Model 3也远销欧洲各国。此外榜单上的其它的热销车型,比如现代Kona EV,日产Leaf,雷诺Zoe,大众e-Golf,宝马530e这些车型也都不仅仅是在一个国家市场销售,而是在很多多家销售。

但是国产的这些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eQ系列,宝骏E系列,这些车型绝大部分都只是在中国市场销售,并没有实现国际化。因此从这一点看,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并不具备国际化的竞争力,在国际化方面还是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说了这么多年的弯道超车,难道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要输了吗?

在燃油汽车时代,自主品牌车型确是因为技术,因为研发,落后于国外品牌。我们都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后,自主品牌汽车能实现弯道超车,但是如今看来,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自主品牌汽车依然是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那么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弯道超车,自主品牌真的是要输了吗?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我认为目前中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有两个方面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首先是电池方面,目前全球重要的电池生产商中,中国就有很多家,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等,并且电池产品也卖到了全球,在燃油车时代,中国基本上没有特别有分量的供应商。

其次是造车新势力公司上,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公司都逐渐崛起了,纵观全球各国,能诞生造车新势力公司的就只有美国的特斯拉,其次就是中国了。而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公司,目前从数量上看已经超过了美国。只是目前在销量上还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崛起之后,中国一定能够诞生一两家巨无霸新能源汽车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一个字:“稳”!八大自主车企销量出炉,九成正增长!

“金九银十”已过,从各大厂商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买车的朋友是真不少。以我们比较关注的八大热门自主品牌为例,实现环比增长的车企占了九成,仅江淮汽车以微弱环比下降比例拖了后腿。我们来看看,这几家自主车企在10月都有哪些亮点值得说一说,大家最爱买的又是哪些国产车型?

◆上汽通用五菱

10月销量:179000辆

9月销量:176000辆

11月1日,五菱全球银标首款旗舰车型——凯捷已正式上市。其实自9月28日预售开始,凯捷的订单量就一路高歌,第一个月累计预售订单突破了2万台。我们可以预计,11月销量公布的时候,凯捷的畅销程度会再度惊人。

对于10月而言,凯捷还处于未来时,而宏光MINI EV则处于进行时。新能源“人气王”宏光MINI EV的10月销量达23762辆,环比增长18%,单日最高销量更是突破1200辆。

◆长安汽车

10月销量:161465辆

9月销量:153039辆

重磅新车UNI-T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10月终端共销售了11227辆。虽然长安SUV车系中,长安C75依然是主力车型(10月销量为30963辆),但UNI-T的连续破万证明用户对长安引力系列是比较认可的。

UNI-T之后,UNI-K也已曝光。该车将延续Vision-V概念车的设计,定位为运动型中型SUV,目前暂不清楚该车的动力信息,大概率会搭载蓝鲸2.0T发动机,并配8AT变速器。据悉,实车有望在今年11月份广州车展正式首发亮相。

◆长城汽车

10月销量:135559辆

9月销量:117812辆

虽然哈弗H6的销量依然一骑绝尘,但论新鲜度,还是哈弗大狗更有看头。5天+31天=劲售10058辆!哈弗大狗为长城带来了新一波销售增量。

另外一大看点可以放在欧拉新能源上。10月份,欧拉黑猫销量6269辆,同比大涨287%,环比增长22%,荣登7万-8万元纯电细分市场销量榜首。黑猫之后,欧拉好猫也将在11月24日上市,能不能占据更多市场,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吉利汽车

10月销量:140026辆

9月销量:126365辆

对于吉利星瑞,我身边的同事都很看好,对其性价比夸赞不已。当然,星瑞11月1日才刚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1.37-14.97万元,销量方面还未有建树,等下个月我们来揭晓。

其他的新动态不多,SUV家族10月销量为90430辆,轿车家族10月销量为46040辆。其中,博越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帝豪家族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稳居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冠军。

◆比亚迪汽车

10月销量:46560辆

9月销量:40905辆

作为曾经的新能源大户,比亚迪依然在新能源产品和技术方面领先国产同行,但其内部销量出现明显分化,燃油车的总销量比新能源领域更为出色。10月,比亚迪共销售新车46560辆,其中新能源车的销售量为22045辆。

目前最受关注的当属汉,包括汉EV和汉DM在内共五款车型在售,售价区间为21.98-27.95万元。得益于刀片电池的使用,以及创新的电池架构,全新汉EV(单电机版,22.98万起)的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605km,并且可以在4秒内“破百”。这款智能新能源旗舰轿车的实力不容小觑,由此也在终端市场站稳了脚跟,10月销量为7545辆,环比增长34.4%。

◆奇瑞汽车

10月销量:54602辆

9月销量:42317辆

奇瑞目前最爆款的车型当属瑞虎8系列了,包括全新一代瑞虎8和瑞虎8 PLUS。10月份,瑞虎8系列贡献销量16399台,同比和环比增长均在25%上下。

奇瑞控股捷途汽车在10月份销售新车1.6万辆,同比保持11.9%的增速。而9月新款捷途X90上市,10月捷途X70 PLUS上市,都将有助于捷途销量的稳定和上涨。

◆江淮汽车

10月销量:4.3万辆

9月销量:4.5万辆

近来,江淮汽车在新车方面建树不多,思皓X8的上市为其带来了一定的新鲜度,但其在终端市场的表现还有待提升。

对于江淮而言,大众的参与或许是它谋求生路的新机遇。从其更换思皓标识,也能看出江淮的本意便是如此。当然,还是需要推出强有力的新品牌或新车型才能提高竞争力,否则乘用车的发展依然会受阻。

◆一汽红旗

10月销量:2.3万辆

9月销量:21500辆

据说,红旗已经成为了豪车的替代品?近几年,红旗在终端市场的表现确实一步步刷新上限,热卖势头止不住。10月,一汽红旗的销量达到了2.3万辆,同比增长93%。

红旗品牌里面表现最好的车型包括红旗HS5、红旗H5、以及上市不久的红旗H9等车型。其中,红旗HS5是该品牌旗下的一款中型SUV,月销量连续破万,表现非常出色。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旗下纯电动大型SUV的红旗E-HS9预计将在12月4日正式上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哪些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比较高?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成为新能源各类车型的领跑者,原因在于完全掌握电驱系统的所有核心技术,每年接近百亿的研发投入、专利数遥遥领先于竞品车企,真正的研发是比亚迪成功的基础。所以选择新能源汽车可以首选这一品牌,新能源中的纯电动是国内发展的趋势,在汽油引擎技术被国外垄断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产业要崛起新能源电动车是一条必经之路。



比亚迪放眼全球都算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老大哥了,在十几年前比亚迪就开始专注做新能源汽车,长年的技术积累让比亚迪拥有了自主的核心三电技术,前些年也连续几年蝉联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是公认的“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目前北汽的EC180、R500神马的价格还比较便宜,性价比高些。比亚迪唐,现在也挺火,看着挺漂亮的。如果有钱,不用说,特斯拉妥妥的。吉利和广汽也有相应的电动车产品,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北汽新能源EX系列、荣威RX5新能源、华泰新能源EV、广汽传祺GS4新能源这几款SUV新能源目前的销量也都比较靠前,选购的时候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加以对比再入手。与同类型的新能源车相比,北汽EC在综合性价比方面要高出许多,以北汽EC200和知豆D2为例,在动力方面,北汽EC200最大扭矩可以达到143n.m,最大功率为36千瓦,知豆D2的最大扭矩为90n.m最大功率为30千瓦。


北汽和吉利,两家企业的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同样是国产企业的佼佼者,动力电池全球排名第九也是很难得成就,镍钴锰电池供应一二线主流车企,装机量相当大。电机两家企业也都是采购,北汽以大洋为主、吉利主要依靠精进电机。

6、2018新能源销量直线上升,汽车总销量却不容乐观,下滑在哪儿

目前来看,国家还是力推这个行业的,而且油价不是又涨了!所以新能源会很可观。

7、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截至2月16日晚,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日产、沃尔沃、马自达等车企陆续公布了其各自2020年1月份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即便深受春节、疫情影响,整体产销数据并不乐观,但这其中仍有闪光点的存在,如一汽、上汽、广汽及长安汽车等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回暖明显,增幅成功为正。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普遍下滑的态势依然不容忽视,比亚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续下滑。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汽集团:合资仍下滑,自主品牌渐向暖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该企业1月份共生产汽车41.9万辆,同比下滑32.7%;售出汽车40万辆,同比下滑34.6%。由于2020年春节提前,1月实际工作日较2019年1月同期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的下滑并非不可理解。不过,据乘联会所公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9%、21.5%,上汽集团的销量表现低于市场整体表现。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1月份跌幅分别达到了40.5%、30.5%,不过就两者接下来的规划来看,2020年都将是其各自的产品大年,尽管开局不利,但相信在接下来的产品攻势下,或逐步扭转局势。

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成为上汽集团内部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尽管销量表现不佳,上汽通用五菱却通过援产口罩持续霸屏,据了解,日前该企业已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其援产的第一批口罩已经下线。

相比起合资企业,上汽乘用车表现堪称优秀,1月共售出新车6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春节提前,工作日减少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二、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3%

日前,广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广汽集团受春节、疫情影响,产销量分别达下滑24.3%、15.9%,至13.8万辆、17.6万辆,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公告

不过,该集团旗下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均表现比较疲软。具体数据来看,广汽菲克1月份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77.6%;广汽三菱销量为0.8万辆,同比下降31.6%;广汽本田销量为6.2万辆,同比减少16.1%;广汽丰田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15.2%。而广汽乘用车则是该集团下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企业,1月销量为3.6万辆,实现同比增长5.3%。

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回暖明显,1月销量同比增长4.2%

2月14日晚,长安汽车官方发布1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长安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13.5万辆,同比下降4.6%,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产销公告

尽管挑战重重,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依然交出了10.4万辆的成绩。当中,乘用车销量8万辆,逆势增长1.8%。而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在1月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月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48.4%。

合资品牌方面,此次长安福特的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2019年系列积极调整后,长安福特从去年12月开始呈现回暖迹象,1月实现销售1.5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不过,另一合资品牌马自达的表现却依然不甚理想,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27.8%。

四、长城汽车:1月销8.03万辆,同比降28.16%

2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份产销快报。总体来看全线品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出口市场出现了增长。具体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份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7万辆、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8%、28.2%。此外,长城汽车1月出口0.4万辆,同比增长18.4%。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1月份的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滑31.8%。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品牌1月销量为0.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万辆出现了37.1%的下滑。而作为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R1和iQ两款车型1月销量总计为0.1万辆,同比下滑了65.7%。

五、吉利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滑29%,但市占率再增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布其2020年1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11.2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约14%,已完成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目标141万辆的8%。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 SUV产品1月共销售6.9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而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依然保持月销万辆的市场表现;轿车方面,轿车产品1月共销售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则共销售0.5万辆;另,对外出口0.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7.7%。

领克方面,其1月累计销售0.9万辆新车,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累计销量已达25.7万辆。

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4.9%

2月10日晚,比亚迪官方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共计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万辆同比下降42.7%。

图片来源:比亚迪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比亚迪1月份在燃油车领域表现较好,销量1.8万辆,较去年的1.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分别为0.4万辆和1.2万辆,分别同比上涨3.6%和108.1%。

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下滑明显,直接影响了比亚迪1月份的总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0.7万辆,较去年的2.9万辆同比下降75.1%;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汽车销量0.5万辆,同比下降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1%。

七、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同比下滑55.5%

受春节、疫情影响,车市整体向下,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整体销量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产销公告

其中,据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量公告来看,北汽新能源1月产量为0.2万辆,同比增长1028.2%,但是终端销售仅为0.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市场表现略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表现。

八、江淮汽车:1月轿车销量逆势增长26.8%

2月13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月份其产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31.1%;实现销量3.7万辆,同比下降30.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64.1%。

图片来源:江淮汽车产销公告

乘用车方面,整体板块共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40.5%。其中SUV车型销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70.4%;MPV车型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21.1%;轿车1月销量为0.5万辆,同比上涨26.8%。

九、一汽集团:1月销35.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

从一汽集团官方获悉,今年1月,一汽集团整体销量为35.3万辆,同比增长18.2%。

具体来看,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60.4%。根据规划,奔腾2020年将加快布局S和E系列两大产品线,继2019年完成11.4万辆的销量后,2020年将挑战年销20万辆的目标;红旗品牌则在过去一个月中实现销售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2.7%,实现其20万辆年销目标的6%。

合资品牌方面,整体生产新车20万辆,销售新车26.1万辆。其中,一汽-大众生产新车14万辆,销售新车18.5万辆;一汽丰田生产新车6万辆,销售新车7.6万辆。

此外,据盖世汽车了解,一汽集团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其表示,将在一季度努力增加产能,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十、沃尔沃: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6.2%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在过去1个月中,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6万辆新车,同比下跌约9.7%。尽管1月销量出现了下跌,但是沃尔沃汽车对于2020全年销量依然有信心实现增长。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月度销量同比下滑16.2%,为1万辆。2019年,中国新车销量再次下滑,但是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市增长。不曾料想,2020年车市却以一场战“疫”开始。

为减轻疫情对经销商带来的压力,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收入的影响。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车主延长享受延长保修权益至2020年4月30日。

十一、日产汽车:豪华品牌英菲尼迪逆势涨4.3%

近日,日产汽车正式对外发布1月份在华销量。统计显示,在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日产今年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万辆,同比下滑11.8%。

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的销量在经历连续四个月的反弹后,均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而言,东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1月的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10.9%。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包括进口车型在内的日产品牌车型)为9.2万辆,同比下降8.1%;东风启辰则由于市场基盘较薄弱加上正处于战略深度调整的当口,因此仅取得了0.9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了32.1%。

而旗下豪华品牌东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0.3万辆,同比获得4.3%的增长。目前英菲尼迪在售的国产车型有豪华中型轿车Q50L和豪华中型SUV全新QX50,两款车型也占到品牌在华销量的近90%,虽然单车销量基数仍不大,但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对于英菲尼迪来讲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十二、马自达: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同比增长7.5%

2月5日,马自达(中国)发布了2020年1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零售)。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马自达共销售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2%。其中,两大合资车企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分别实现销售0.8万辆、1.3万辆,同比增长7.5%、-15.2%。

关于接下来的规划来看,长安马自达将国产全新车型CX-30,作为长安马自达2020年的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后有望提振长安马自达整体销量。

十三、蔚来汽车:整体交付1598辆 日均交付同比增22%

2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公布2020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蔚来汽车1月整体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环比下跌近半。当中, ES6交付1493辆, ES8交付105辆。截止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33511辆。

对于1月的销量表现,蔚来汽车表示,受假期和疫情影响,今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天。以此来看,1月蔚来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82辆提升22%。另据透露,截至2020年1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其中包括22家蔚来中心和61家蔚来空间,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59座城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都有什么品牌?

新能源乘用汽车的销量排名:

比亚迪元EV

比亚迪E5

宝骏E100

比亚迪唐DM

奇瑞EQ

北汽EU系列

帝豪EV

荣威EI5

江铃E200S

江淮IEV 6E

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9、新能源阵地大面积失守,自主品牌5月市占率跌至54%

整体汽车消费市场正逐渐走出黑天鹅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在政策的刺激,厂商的促销,刚需的释放下走进了小阳春。批发销量达164.3万辆,环比增长9.4%,同比去年5月也呈现出6.3%的增长,在连续22个月下降后,首次出现正增长。
虽然存量竞争的现实让这种同比增长的势头不会持续太久,但2月后跌幅迅速缩窄,转正后逐步回升,表明市场正重回正轨,也已达到了业内的预期,现在令人担忧的是新能源市场。
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批发销量仅为7.02万辆,环比上月增长19.5%,同比下降25.8%。且自三月后,恢复情况较差,近三月走势甚至弱于2018年同期水平。
5月作为新补贴标准施行的第一个月,销量有所回落确在预期之内。值得警惕的是4月的走势,每次补贴政策调整前,都会带来一小波销量透支性增长。今年4月,环比增长仅为6%,幅度远低过去数次政策调整带来的销量小高峰。
另据数据显示,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1-4月汽车行业利润下降52%,企业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导致企业依靠自身利润补贴发展新能源的能力下降。结合技术发展阶段性需要,规模效应仍未明显显现等因素,国家明确新能源车补贴和免车购税政策的延期两年,也有再扶一程的考量。
另外,此次补贴政策中明确指出,免除30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车补贴,使得A00级车型竞争力进一步下滑。这也使其成为第一批脱离补贴扶持,直面市场规律的新能源车型。其与低速电动车之间的竞争,需要依靠车企自身的力量。
售价方面,此次补贴设置了30万元的红线(换电模式车型除外)。这侧面反映国家避免补贴资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费,提升补贴效率,减少补贴压力,支持纯电车型参与主流消费群体争夺的态度。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纯电车型的竞争力,实现这一细分市场与整体市场的价格并轨。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补贴政策的修改对市场刺激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将越来越低,并逐渐与市场规律接轨。考虑到狭义乘用车市场的淡旺季规律,及结合新能源车型的特点,这一市场或将出现春秋旺季,夏冬淡季的情形。
此次乘联会的数据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那是来自于海外独资、合资新能源的威胁。在今年5月,国产特斯拉Model 3销量一枝独秀,销量为11095辆,环比增长205%,成为当月唯一销量破万的纯电车型,带动特斯拉销量超越比亚迪,名列当月厂商销量排行榜榜首。
从更高的角度上看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也呈现出下滑的态势,相对于2019年自主品牌占新能源车87%的份额,今年5月份仅有54%的份额。
近几年来兴起的造车新势力们,则逐步成为新能源市场重要参与力量,随着蔚来、威马、小鹏等进入量产周期,5月新势力车企的销量达到15%的纯电动份额。
细分纯电市场与插混市场,自主品牌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所不同,在纯电市场中,是占据相应市场份额20%的特斯拉。在插混市场中,则是占据车市份额33%的主流合资品牌。在上述两大市场中,自主品牌两年里分别丢失了40%、56%的份额。
在各大跨国车企激进电动化战略陆续公布的过程中,业内频呼狼来了,今年则正是狼真正站上中国本土的一年。包括国产特斯拉的大举入市;大众参股国轩高科,参与江淮混改;戴姆勒计划投资孚能科技等,他们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挑战,已从简单的车型导入阶段,到参与产业链布局的阶段,展现出全面进攻的态势,需要自主品牌提高警惕,尽快从补贴政策构筑的温暖襁褓中走出,构筑起自己的防线。
文/秦志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排行,除了特斯拉,其他都差不多?

日前,ev-sales公布了一个数据,是2020年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排名,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目前世界各个品牌,各个车型的销量情况。通过这个榜单,也能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本篇文章,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个榜单。

【1】厂商排名,特斯拉第一,除了特斯拉,其他都差不多

在2020年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排名中,特斯拉是第一名,销量为42887辆。可以说领先优势是很明显的。除了特斯拉以外,上汽集团排名第二,比亚迪排名第三。奔驰排名第四,大众排名第五,宝马排名第六。这些厂商的销量都在1~2万辆之间,其实差距是非常小的。奔驰宝马这些豪华汽车品牌的销量优势没有很大,甚至在销量上还不如自主品牌。但是这些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售价,还是要比自主品牌贵不少的。

【2】从规模上看,自主品牌和国际大厂是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这个排名也反应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自主品牌和一线厂商,其实从规模上是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换句话来说,我们强调了多年的“弯道超车”目前起码在规模上,自主品牌并不输给国际一线品牌。而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个榜单的话,还能发现,除了特斯拉上榜以外,造车新势力公司中蔚来也在榜单上,这其实也能说明,特斯拉这种造车新势力公司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是可以复制的。但是这个榜单上并没有其它国家的造车新势力公司,依然是传统厂商居多。这也说明,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的发展,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

【3】车型上,除了特斯拉,其它销量也都差不多

从车型的销量排行榜来看,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最高,达到31281辆,而其它车型的销量都没有超过1万辆的,可见Model 3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销量第二的居然是自主品牌五菱宏光MiNi EV,达到9150辆。排名第三的还是特斯拉 Model Y。其实五菱宏光MiNi EV是一个很特殊的车型,它的定位太低,价格也太低。也就是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如果放眼全球的话,可以说特斯拉的车型依然是具备非常强大的领先优势的。

其他车型的销量差不多,也反映出了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特点,那就是谁也有成为第二的机会,自主品牌和国际一线的汽车品牌还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甚至这个榜单上,前6名中,五菱,雷诺,现代,福特,都不是豪华汽车品牌。这也能够反映出,目前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纯电动汽车,选择的也不是很多。

【4】销量前20名的车型中,有8个来自自主品牌

在销量排名前20的车型中,有8个中国品牌,分别是五菱宏光MiNi EV,广汽新能源Aion S,长城欧拉R1,上汽名爵eZS,宝骏E系列,奇瑞eQ,蔚来ES6,理想ONE。这其实也能够说明,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而在这8款车型中,也只有蔚来ES6,理想ONE是主打的高端车型,售价基本上在30万元以上,我认为造车新势力公司通过开发高端车型,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它自主品牌在高端新能源汽车上发力不足的劣势。

总结:虽然特斯拉表现强势,但自主品牌还有机会

虽然特斯拉的表现很强势,不管是厂商销量,还是车型的销量都很强。但是我看到这个榜单的时候,却认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较量中依然有很大的机会,目前的情况看,除了特斯拉以外,没有谁可以站出来说自己是全球第二。也可以说,自主品牌还真的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