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17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2017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发布时间:2021-09-20 13:47:22

1、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能“当儿戏”!

事件回顾

1月11日,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13日开盘,北汽蓝谷、比亚迪、旭升股份、均胜电子、国轩高科等股票集体高开,截至当日收盘,上述多数股票以涨停收盘。

或许,感知到中国新能源政策“可能的利好”,大洋彼岸的美国,特斯拉股价大涨9.77%,首次突破500美元大关,报收524.86美元;蔚来报收3.7美元,涨幅为5.41%。

关注焦点: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全社会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政策的鼎力支持,过去几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成长为万亿级别市场。

可是伴随顶层设计有意把新能源汽车发展主导权从“看得见的手”,交接到“看不见的手”,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退坡,让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4%的负增长;不少靠新能源补贴生存的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因此,这次电动车百人会上传递出的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回应,再次引发争议。

至少,在笔者看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否退出,不能“当儿戏”。

K线剖析:

一、中国要正视新能源汽车销量短期下滑!

过去5年来,在强势的补贴催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确实很繁荣,2018年销量达到125.6万辆。

然而,早在2015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就印发了《关于2016年-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年-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由于2019年6月采取新补贴标准,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连续6个月下滑。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最终出现4%的降幅,而在2016-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平均增幅为56%;2014-2015年增幅均在300%以上。

所以,看着数字不好看,有些人脸上就挂不住了,觉得没法交代了,想继续喂奶,不断呵护,让数字好看一些;但父母总有老去的时候,小孩也总要长大,依靠自己顽强成长。汽车K线认为,这次销量下滑是短期的,也是一次给市场和政策的反思良机。

二、新能源汽车巨额补贴不是万能良药!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需要扶持,但这种扶持不应该一直靠粗放的补贴模式。

当然,如果补贴用在了新能源汽车提高技术水平、电池水平和新能源汽车品质上,那是可以的,但有不少汽车企业,将补贴用于创收和赚钱上。把新能源补贴当成“唐僧肉”,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这说明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技术先进性、可靠性、耐久性等重要指标上,没有达到消费者要求。试问,如果新能源汽车品质和技术成熟度,能达到燃油汽车的放心程度,为何还用担心销量不高?

更何况,目前新能源汽车商业普及主要集中在公务车、网约车,私人消费有限,且以限购限行城市为主。所以,总不能一直让国家出钱买企业生产的电动车,而是应该让消费者认可、购买并放心使用。

汽车K线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确实功不可没,但已经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巨大作用,该退出历史舞台就应该果断的退出取消,通过切实可行的其他政策规定,从市场角度来培育消费者,同时要求汽车企业循序渐进地研发先进技术,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三、新能源政策要明确,不能给企业造成困扰。

作为市场主体,汽车企业不论是战略规划、投资安排,还是研发设计,都需要行业政策法规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否则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以及资源浪费。

因此,在汽车企业均预期补贴政策即将退出的时刻,具有官方性质的突然表态,必然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从大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甚至令其产生观望态度,耽误技术发展的时机。

因此,政策不能扰乱市场,而是要在过去的经验教训上,吃一堑长一智。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长期培育。

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商业化普及完善,产销量才能真正上去。

因此,政策应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需要长期培育;让企业理性思考,稳定发展,而不是一个政策下来,就猛地搞一阵。量的竞争不是最重要的,品质和技术竞争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传统汽车产业,已经将中国消费者培育的非常成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什么?

“具体补贴标准为:对本省企业生产销售以及省外企业在贵州省区域内推广应用的符合有关安全性、动力性、维护保障等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50%给予跟进补助。中央财政和本省财政补助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除中央补助外,本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所需补助资金按属地原则..

3、政府补助高达十亿!北汽新能源“断奶”有多难?

作者 | 路梦怡 汤婉月
来源 | 《财经国家周刊》
“我说点儿吹牛的话,信不信由你,北汽明年(2015)年底超过(特斯拉)Model S的产品将会推出。”多年以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放出豪言。
如果从销量看,北汽新能源确实保持领跑姿态,但从背后的技术实力以及市场口碑来看,四五年过去了,北汽新能源似乎还在路上艰难前行。
近日,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蓝谷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35.89亿元,同比增长30.39%;实现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25.54%。
这份成绩单看似还不错,但背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的情况也非常明显。
报告显示,北汽蓝谷2019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和政府补助,其中政府补助金额高达10.42亿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则净亏损8.74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跌19.7%。
在公告中,北汽蓝谷提及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下行趋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这些的确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共同挑战,但如何在补贴逐渐退坡、乃至完全“断奶”后实现自我造血,则是北汽新能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断不了的“奶”
年报显示,北汽蓝谷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政府补助。从公开信息来看,政府补助的项目非常多,从基地建设、技术研发,到实验室设备、电池研发等等,都有补助。
可以说,2019年北汽蓝谷能扭亏为盈,全靠名目繁多的补贴收入。
北汽蓝谷年报数据
这种情况也不是首次出现了。
2018年,北汽蓝谷实现营收164.3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后调整为0.73亿元),同比增长161.21%,但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7.3亿元。其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同样是来自政府补助的9.18亿元。
据公开可查数据,自2018年上市以来,北汽蓝谷累计公告共获得政府补贴10次左右(截至2020年1月20日),累计金额达35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北汽新能源等品牌的产品单车溢价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利润方面的体现也较弱,它们往往需要靠财政补贴平衡亏损。
除了补贴,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新能源车企中,不少人还对北汽新能源在北京获得的地方政府特殊照顾也有看法。
比如,北汽新能源在产品发展路线上,选择了纯电动车,而早些年北京在制定当地的新能源汽车目录时,将补贴范围限定在纯电动汽车上,插电混动等其他车型被排除在外,这甚至与国务院此前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不尽一致。
再比如,一些车企人士提到,北京大部分出租车公司以及共享出行公司都采购了北汽新能源的产品,让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一直不错。在不少行业人士人看来,这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北汽新能源的国企背景以及在北京的资源优势。
但政策扶持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国家在新能源政策上早已显示了退坡的意图。
根据4月23日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虽然国家明确将会继续给予新能源车企三年补贴,但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没了补贴,就到了真刀真枪比拼硬实力的时候,北汽新能源能拿出挑战特斯拉的产品吗?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多位北汽新能源方面相关人士,对方均未接受采访。
政策外市场竞争力不足
“补贴是双刃剑,一方面支持了企业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企业专注于如何拿到更多补贴,忽略了市场需求,忽略了质量品质保障,现在市场这样,两方面都有欠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传播顾问沈承鹏说。
一方面,相比其它一些品牌,北汽新能源产品结构一直较为单一。
很长一段时间,北汽新能源的主力车型是EC系列的微型纯电动汽车。比如,2017年,北汽新能源EC系列销量超7.8万台,超过总销量的70%。2018年,EC系列车型销量约为9.1万辆,约占总销量的60%。
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微型电动车等低端电动车型市场竞争力大幅减弱,转型升级成了北汽新能源必走之路。
这两年,北汽新能源开始向中高端转型,但产品的结构单一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的近6成,都来自EU5这一款车型。
另一方面,由于在核心零部件缺乏一定的积累,北汽新能源也更易陷入被动的生产局面。
以新能源电池为例,相比不少自主品牌在过去两年打造了自己的电池产业板块,北汽新能源车型电池依然是采购的模式,供应商主要是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几家,国轩高科还是北汽新能源B轮融资的投资方。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价格、供应量等方面的限制下,很容易让整车厂陷入“被动”的局面,并不利于北汽新能源的整车成本和产能控制。
2019年1月,北汽新能源产销量双双暴跌,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主要就是由于企业处于产品结构调整阶段,产业配套环境尚未成熟,高性能电芯资源供应不足所导致。
北汽新能源显然也认识到了未来长久发展的瓶颈,认为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北汽新能源也在研发方面砸了不少钱。2019年北汽蓝谷的研发投入约15.4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5%,还投资20.51亿元建立了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
今年4月,北汽新能源还发布了其面对未来市场竞争的中高端品牌——ARCFOX,首款定位于纯电动中型SUV的ARCFOX α-T车型已亮相,价格定在了28万元起。
这个价格与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正面竞争在所难免,也是其他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主力车型区间,而且随着大众、丰田等汽车巨头新电动化产品的入场,留给北汽新能源的转型时间已十分紧迫。
补贴红利还能吃多久?
虽然转型承压,但必须承认,北汽新能源依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未来一段时间内,北汽新能源大概率还会借助政策,尤其是地方政策的春风,享受补贴红利。
比如《通知》特别强调了对“换电模式”的鼓励政策,这正是北汽新能源现在重点布局的领域。
北京市也于去年出台了出租车换电鼓励方案,针对2018~2020年到期报废、更新为纯电动车的出租汽车实行奖励政策,最高可补7.38万元/辆,并且计划在2020年底,将北京市2万辆出租车更新为新能源电动出租车。
“巧合”的是,就在这个方案发布一个月后,北汽新能源就向北京城区内的出租车企业交付了2000辆换电出租车EU300。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底,北汽新能源还以2.57亿元向北京奥动增资。北京奥动是一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是为在北京区域市场运营的换电版出租车、网约车提供换电服务。
此次增资成功后,不仅将有利于北汽新能源继续推进旗下换电业务,也同样有助于获得政府在该项领域的资金补助。
不过这一举措能否带来预期的效应,也存在未知因素。
比如北汽蓝谷前董事周理焱就曾表示,北京奥动连年亏损,基于收益法评估结果增值率84.89%确定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不够充分,且北京奥动未来能否达成收益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迎合另一波政策趋势,确实能为北汽新能源带来一些增量空间,但政策补贴终会退出,核心技术培育、优质车型研发、定价策略博弈等等,终究是北汽新能源需要直面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尽快走出政府补贴的“舒适圈”,尽快建立核心产品和技术竞争力,北汽新能源或将在独立的破局之路中,面临不小的“阵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汽车补贴

直接补贴个人

5、新能源汽车有哪些补贴政策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由于是新兴技术领域,为了引导产业的良性、高速发展,国家给出了不同的政策补贴,其中“整车销售补贴”就是对于厂家、消费者的一大福利。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在符合国家补贴要求的新能源汽车报价基础上,按照档次不同分别给予对应的价格减免。那么这个补贴档次是怎么划分,新能源车的补贴又是怎么计算的呢?维新关注”优能工程师”,教你学会专业全面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让你的成长看得见。

首先,针对纯电汽车、插电混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国家推出的2018年最新补贴政策较以往不同。新政策对表现好的车型给予了更多的补贴,而对于表现差的车型则降级、取消补贴。其中比较受人关注的就是补贴门槛的提升,也就是2017年享受补贴的车型,可能2018年就不享受了,而这个门槛即是:

1、要求纯电动汽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纯电续航里程不低于150 km,插电混动续航里程不低于50 km;

3、电池的能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

4、根据车型质量分别耗符合百公里耗电量门槛标准。

其次,新政策更加鼓励厂家积极的进行技术提升、产业升级,对表现优异的车型给予更高的补贴,并给出了相应的补贴标准划分。例如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的车型补贴,将从以往的一台车补贴4.4万提升到了5万元,除了续航里程外,对其他指标也进行了不同的系数调整。

所以,根据补贴公式:补贴额度=里程补贴标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系数×车辆能耗调整系数,我们以一台续航里程40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135Wh/kg,整车质量1595kg ,百公里耗电量13kWh/100km 电动汽车来计算,该车的各项指标分别达到续航补贴5万元,电池能量密度系数为1,车辆能耗系数为1.1,将数值代入公式后得出该车的补贴金额为5万元×1×1.1=5.5万元。

6、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什么时候出来

财政部公布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

根据通知,2016年,乘用车以纯电动续航行驶里程(R)为标准,具体补贴如下:

1、纯电动乘用车100km≤R<150km每车2.5万、150km≤R<250km每车4.5万、R≥250km每车5.5万元。

2、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R≥50km每车补贴3万元;

相比2013年-2015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纯电动乘用车的续驶里程由大于等于80km提升至100km,补贴减少0.5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补贴减少0.5万元。

此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等专用车、货车也在补贴范围之中,具体可参见下图(三)。

据了解,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7、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又出了什么新规?

2月26日,北京市科委、经信委、财政局、城管委、交通委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办法》指出,北京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参照《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另行研究制定。

《办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界定,即依法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此前北京市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为2017年发布的《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商用车管理办法》,其中规定,符合本市相关产品技术、安全及企业售后服务等条件并完成备案的新能源商用车,在取得本市车辆登记牌照并获得中央补助资金后,可依照本办法申请本市财政补助。

此次发布的新规中指出,北京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北京市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参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另行研究制定。《办法》中也提到,根据市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分工安排,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制定市级财政补助政策。

同时《办法》明确,北京市实施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管理政策,并通过轮候方式配置,单位或者个人应按照本市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管理相关规定申请取得和使用。持有普通小客车指标的单位或者个人可购置、登记新能源小客车。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通过完善充电设施等措施,为本单位职工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便利,发挥对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办法》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此次《办法》与之前的政策相比,删掉了“备案制”的相关内容。

此前的政策中,经信委的责任是“进行备案”,此次经信委主要职责为“负责对参与本市推广应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进行引导”“指导在京生产企业开发适用于本市推广的新能源车型产品。

根据文件,《办法》于2018年1月1日实施,发布后,《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商用车管理办法》(京科发〔2017〕123号)同时废止。

8、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8)2017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 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与2017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