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欧洲新能源车继续狂飙

前几日欧洲主要国家都发布了10月汽车的销量,总体来看10月主要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数据真的很不错(德国4.8万,法国2万和英国1.7万台),要不是法国和德国因为疫情有所调整,今年整个欧洲估计能拉到120万台的量级。主要的8个国家的销量为11.94万台,预估欧洲这个月会超过14.74万。

图1?主要欧洲国家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
10月欧洲主要国家的销售数据
相比上个月的13.8万台,这个月挪威、荷兰等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由于10月份欧洲特斯拉无车可卖,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下降的空缺主要是特斯拉销量拉掉所导致的,其他车企的销量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图2 主要8个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具体来看,德国超过4.8万台,英国超过1.7万台,法国2万台,瑞典0.83万台、挪威 0.78万台和荷兰0.72万台,意大利也超过了0.64万台,这个基数相比上个月总体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2020年最后为了避免碳排罚款,欧洲主要的汽车销售潜力大的市场都开始进入冲刺阶段,开始全方位加速电气化的进程。

表1?10月主要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如果分PHEV和BEV来看,BEV的市场为6.2万台,PHEV市场为5.87万台;德国市场上的BEV需求继续增加到2.48万台,法国和英国有1万台,其他市场的BEV的需求并不持续。总体来看,这波供给还是德系车企在推动,里面ID.3的交付是占了不少增量的。

图3?10月欧洲BEV市场概览
由于目前很多车企的BEV产品还没准备好,为了碳排的考虑,欧洲车企在10月PHEV的量继续增加,主要的市场以德国为首,法国也是首次出现PHEV销售上1万台的情况。

图4?10月欧洲PHEV市场概览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10月德系新能源汽车的量上得比较快。欧洲随着48V的快速上量,混动这个细分品类数据也在快速上量,意大利的数据主要是来自FCA旗下12V微车的Hybrid方案,现在主要的国家有快4万台的量,这个渗透速度非常快。

图5?10月欧洲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概览
小结:近期新能源板块和整个汽车板块都在一个大周期上面开始往上飙数据,真的是非常强的业绩、前景驱动下的快速狂飙。当然我的理解,还是在汽车行业变革的大冲击下,传统车企要经历一场非常大的“除旧迎新”,现在资本都对新造车领域和电池产业链期待特别高。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1月欧洲汽车销量下跌7.4%,新能源车型不降反增
本报记者 付鸿烈
2月18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欧盟、欧洲自由贸易区和英国1月份乘用车登记量下降7.4%至110万辆。新年伊始,欧洲市场的汽车销量便出现5个月来的首次下滑。而欧洲各国新能源车型车却销量暴增,1月注册量达到5.7万,渗透率提升至8.5%。

为何说政策的切换是主要原因?我们通过数据就可以看出。以法国和瑞典为例,这两国在2020年初,对汽车排放的税收作出了调整。使得2019年12月法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28%,而今年1月变为下跌13%。瑞典汽车市场销量数据就更加能说明问题 ,瑞士市场在去年12月同比销量翻倍,而今年1月同比下滑18%。可以看出欧洲市场并不缺乏购买力,政策的实施才是下跌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国也在2019年经历了排放标准的转换,使本在“寒冬”中的车市,在2019年7月1日国六政策开始实施之前迎来一波“回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6月我国汽车销量为205.6万辆环比增长7.5%。当时,中汽协也在发布会上指出,“车市销量有所缓解的原因主要是国五国六切换,国五车大量清仓去库存,采取以价换量的模式。只不过待政策切换完结后,购车成本上升,之后销售压力便可想而知。”
的确,欧洲市场也在政策切换完结后汽车销量迎来5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具体来看,福特在主流品牌中的销量降幅最大,达到19%。其次是雷诺集团和标致雪铁龙集团(PSA),销量分别下降16%和14%。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情况与上月基本持平。戴姆勒方面,受smart品牌全面电动化转型所导致销量下滑88%的影响,其销量跌幅达到10%,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则下降了1.4%。相比之下,宝马和MINI品牌销量增长了3.8%。而丰田汽车集团则在1月呈现逆势上扬,销量增长了10%。

其中德国的插混汽车同比增速超3倍,法国和英国的纯电动车同比增加超过200%,英国和瑞典的插混车型同比增速均超过1倍,整体注册量的下滑与新能源车注册量的井喷带动渗透率显著提高。可以看到,几个欧洲国家的新能源车市场在开年都实现了快速高增长,其中不乏各国的补贴及税收政策原因,但更表明欧洲整体的政策持续向新能源车市场倾斜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欧洲各国的补贴政策能持续多久?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势头又能持续多久?这些都是需要观察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首先看一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有70多万辆,增长速率是40%,要比我国传统的增长速率高20倍,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市场占有率很低,不足1%,所以说在全球大的形势下,它的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可以看到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区域追求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在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很好。

整个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讲会围绕着三个大的区域来进行,第一个是日本,就是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先推向市场,主要是节能车作为他们的发力点,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向全球推广他们的汽车。
而美国随着接受了日本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逐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发展自己的纯电动汽车。而欧洲随着柴油车排气污染问题的出现,现在重新转向了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去,所以现在大的形势上来看,全球无一例外的都向新能源汽车发展。

4、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力,到底谁应该背锅?
上周六的法兰克福车展有点乱,成千上万人在车展展馆周边游行,他们举着“Make Love Not CO2的标语”,抗议汽车产业排放二氧化碳。
汽车很明显是此次抗议的目标,抗议者们在大众、宝马、戴姆勒和丰田等公司高管的肖像上用排气管替代他们的性器官。他们要求车企们停止销售排放大户SUV车型。2017年,由于SUV车型销量的快速上涨,欧洲连续10年走低的新车CO2排放量逆转上扬,全行业CO2排放量上升2克,达到120.4克/公里。

德国总理默克尔召集气候内阁,要求减少德国运输和供暖行业的排放量。“在过去的50年里,德国的风暴,炎热和洪水增加了三倍,”默克尔周六在她的每周播客中说道。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欧盟的措施更激进且简单粗暴。今年4月,欧盟议会规定到2030年新车排放量将大幅减少37.5%。这意味着汽车行业必须将其排放量平均削减至平均60克/公里,要么减排、要么罚款。据测算,如果该行业在2021年仍然处于2018年的水平,它将承担近400亿美元的罚款。

而汽车厂商显然也很委屈。此次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参展车企们扎堆推出新能源车型,以应对排放要求、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需求。
汽车企业觉得新能源发展不力的锅,不应该自己背。车企认为消费者已经可以在经销商处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新能源产品了,但欧洲范围内政府对新能源产业支持不足,配套设施和政策确实才是问题所在。
PSA集团CEO塔瓦雷斯在法兰克福车期间指出,“在经销商处拥有电动汽车是不够的”。他呼吁采取全社会要全方面配合,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的大量增加和有意义的财政激励措施。

客观数据也许能证明车企的观点。一方面,欧洲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仅有1.5%,且其中一半车型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为PHEV车型可以不那么依赖充电桩。另一方面,在充电桩设施普遍缺失的国家(每公里充电桩数少于1),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低于1%。
汽车企业预测,到2030年,欧洲需要230万个充电桩才能满足需求。但目前整个欧盟还不到14.5万个充电桩。其中四分之三位于欧盟28个国家中的4个国家——德国、英国、法国和荷兰。
中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扶持力度显然要强于欧洲。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108万台,同比增长67.8%。得益于充电桩数量的大幅增长,中国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达75%,3倍于插电式混合动力。
5、为什么欧美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销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14年,全年生产汽车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汽车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产销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能源需求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未来10~15年内能源缺口将达到60%。与此同时,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大、中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以及20%~30%的含铅颗粒污染物均来自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电代油,减少排放,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加速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不仅能够促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提升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6、前四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中国市场何时回暖?
据外媒报道,汽车市场研究机构德国汽车管理中心(CAM)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前四月,全球汽车销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作为很多国家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在欧洲不仅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而且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也在增长。
在几个主要的汽车消费者大国,英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达到161%;法国销量增长了97%;德国也增长了近100%,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各大车企的“救命稻草”,这跟我新能源车销量跌幅超过燃油车的局面完全不同。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也不难理解,相比起幅员辽阔的中国,欧洲的国家面积都不是很大,对续航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车主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也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欧洲很多国家在近期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这让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得到了放大,让很多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也很高。尤其是在挪威,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2%,跟传统燃油车几乎平分秋色。
不过在经过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骤降之后,我国未来的补贴金额幅度会呈现一种相对平缓的趋势,对销量的影响较低。车企在电动汽车的研发上,也变得更加用心,推出的车型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在智能化和使用场景方面也非常丰富。
相信在疫情结束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有望在下半年开始实现正向增长,恢复到2018年快速增长的阶段,稳固全球最大单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