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钱就是任性,恒大同时发布六款新能源汽车
许家印造车,老侃一直以来都觉得不靠谱,以前总觉得许老板只是为了拿地,为了融资,玩资本运作。但是今天恒大汽车集团在上海、广州同时发布恒驰首期六款新车,让老侃惭愧不已,此时此刻,唯有罗老师的这张动图可以表达我惭愧的心情。
书归正传,首先上点干活儿,各位车友一起看看恒大汽车旗下恒驰品牌发布的这六款车:
恒驰1:纯电超豪华D级轿车
恒驰2:纯电运动豪华B级轿车
恒驰3:纯电豪华C级大型SUV
恒驰4:纯电大7座豪华MPV
恒驰5:纯电A级SUV
恒驰6:纯电A级跨界SUV
六车齐发,覆盖了从A级到D级,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所有品类乘用车车型。许老板这次绝对是大手笔。老侃想说,有钱真好,想干啥事业都能干成。
各个车型详细的参数还没有公布,老侃个人非常喜欢恒驰4,科技感十足,不落俗套。MPV车型更适合家用,将来开着这么科幻的车带着老婆孩子去郊区远足,或者游览一下附近城镇的古迹,想想就很惬意。
恒大从宣布造车,到齐刷刷六款车亮相,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新能源巨头特斯拉用了整整17年,且至今也只推出四款车型。而曾经和恒大有过交集的贾跃亭直到今日也没能让法拉第未来量产。不得不说,恒大将是新能源汽车的搅局者,而且是实力超强的搅局者。
恒驰产品发布会
特斯拉已经在中国量产,但是能与其抗衡的中国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可以说是没有。但是如今恒大带着如此惊艳的全系产品加入,或许将改写中国电动车市场格局。造车是烧钱运动,而恒大雄厚的财力和融资能力可以为产品上市提供可靠保障。
特斯拉model 3
当然,汽车产品是惊鸿一现还是历久弥新,最终还要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售前售后服务。老侃相信恒大有实力将品控做好,同时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体验优秀,科技感十足的电动汽车产品。今日恒大未公布车辆配置及售价信息,老侃将持续关注并和各位车友交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许家印三百亿砸新能源汽车,之前的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为什么一直亏损?
从目前的汽车行业来看,大多数主要还是以汽油车为主,汽车所需要耗的能量大多数还是消耗石油。再加上新能源产业是近些年新兴崛起的产业,对这个领域熟知的人也很少,专业人士也不多。在这一种新兴领域一般都是耗钱最多的地方,但是一旦有了成效出来最后一定会赚大钱的。
而许家印投资了这么多钱去造新能源的汽车,也是他有长远的目标。但是也有很多呈现观望态度的人,就觉得这个产业才出来,然后也没有很大的几率可以成功。就认为许家印投了那么多钱,最后肯定会一场空的。可是想要赚大钱不就是如此吗?如果是别人已经走过的路,那么大钱肯定都是被上头的人赚去了。许家印,作为如此成功的商人,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
虽然说目前投资的新能源行业每年都在亏损,也导致了许家印自己的恒大,全年亏损几十个亿。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会一直亏损下去。我相信只要在这个不断的摸索中找到了正确的路子,以后一定会峰回路转的。而且因为恒大宝,还变相地进行了裁员,这就让人担忧,这个新能源是否已经拖累了恒大集团的本体。但是其实,在目前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每一个销售的网络都在寻求转型来缓解自己的业绩压力。
而恒大也同样是如此,在2月份的大甩卖卖楼取得了成功之后。恒大也更专注于线上的销售,虽然说新能源行业上亏空了许多。但是恒大也在和世界上许多的汽车品牌的供应商们达成了协议,这也让人见识到了许家印的决心。未来只要有足够的技术,还有金钱的支持,我相信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3、恒大发布新车标,网友:这可不是上了色的宝骏,霸气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房地产企业,恒大自从宣布要进入汽车领域之后,就一直活在大家的焦点之中。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资金庞大的企业而言,造车首需的烦恼人家是没有了。
而恒大也非常的"财大气粗",进入造车领域之后就秉承着"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原则在不断发展。在恒大动作不断之后,昨日它又有新消息了!11月10日,恒大汽车正式发布了有关于恒驰的车标。
车标看起来"霸气"十足
大家都知道,车标对于一个车企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也是大家对这个品牌的第一印象。
从恒大发布的新车标来看,恒驰车标看起来有些"霸气"。而且恒驰车标与"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队徽十分相似,均由盾牌、动物和一个球形物体组成。不过这两个标肯定还是有些区别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是华南虎和足球的组合,而恒驰车标里的动物为狮子,球形物体代表的是地球。
对于这样的设计,官方也对此进行了解释。即恒驰车标寓意"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车标下方为"HENGCHI"、"恒驰"的标识。不过,恒驰的这个标看起来确实有些眼熟,有的网友表示这个标让人想起了英国的莲花汽车,而有的网友则认为这与宝骏的标也有点像,甚至调侃道"这估计是花重金请宝骏的人设计的"。
不差钱的恒大
不得不承认,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恒大的起步点要高得多。作为房地产中的佼佼者,"有钱"是恒大能够随意挥霍的资本。
当然,也不要以为许家印只是玩玩,至少现在看来,在许家印的造车词典从来都没有放弃二字,跌倒了再爬起来就是了,而且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第一。中国恒大曾在香港召开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当时许家印就表示,恒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比较大,决心比较大,布局也比较大。而恒大年报显示,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之一。
有了决心,自然也要有动作。而说到花钱,恒大真的非常大手笔。一个便是收购NEVS 51%股权成为其大股东,获得迅速造车的条件。同时,恒大又以10.6亿人民币入股卡耐新能源,以1.5亿欧元入股超跑厂商柯尼塞格,以5亿人民币收购泰特机电70%的股权。
此外,恒大还一次性与全球60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了签约仪式。供应商名单长长一串,包括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恒大的车造得怎么样了?
虽说通过强大的资金堆积起来了非常多的资源,但最终展现出来的车又怎么样呢?
事实上,早在今年8月,恒大新能源汽车"恒驰"品牌就发布了六款新车。恒驰方面表示,此次恒驰发布的六款车覆盖超豪华型、豪华型、尊享型、舒适型等档次,涵括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车型。而根据计划恒大首款车型恒驰1也将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恒大恒驰1将诞生于广州南沙工厂,该工厂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建成投产,首期年产能20万辆,全部建成后将达100万辆/年。按照计划恒驰1将在2021年开始大批量生产。
写在最后
对于补贴退坡后的国内新能源市场来说,资金雄厚的恒大新能源确实是个难整的对手,此前一系列买买买的投入,使得恒大快马加鞭的追上了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步伐,打下了一个敦实的基础。如今恒驰1正在大批量生产中,而这个依靠着资金砸出来的"产物"最终能否被大众接受,还有待量产后的市场表现才能揭晓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恒大集团成立两家新能源汽车子公司,涉足多项汽车业务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地产巨头恒大中国集团于7月10日于广东省建立子公司,其一个主要业务是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另一家名为恒大新能源汽车(广西)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于7月8日由同一家母公司注册,其业务范围与广东的类似。
恒大新能源汽车技术(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新兴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71451025美元)。据悉,其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汽车零部件生产、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的批发和零售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咨询和转让服务。
据报道,恒大集团于5月22日庆祝了其电动驱动系统生产基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台湖新区的首次开挖。新基地占地面积450亩(300000平方米),投资额达人民币150亿元(21.44亿美元),将包括研发中心,专注于“三合一”电力驱动系统,电动机和自动驾驶技术以及电动机和电池的集成以及相应的制造车间。预计每年将生产500000个电力驱动系统,年产值120亿欧元(17.15亿美元)。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行动,恒大集团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整车、电动机和ECU、动力电池、汽车销售和智能充电等的制造。
去年11月,恒大集团宣布与60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博世,麦格纳,Continental AG,ZF集团,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捷太格特和巴斯夫等知名公司。此外,恒大集团的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于去年9月与五家欧洲汽车工程公司签署了开发15种电动车型的合同,合作伙伴包括:德国的FEV集团,EDAG和IVA集团,以及奥地利的麦格纳斯泰尔和李斯特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恒大跨界造车销量为“零 ”,恒大汽车能用钱砸成全球巨头吗?
恒大跨界造车销量为“零 ”,恒大汽车我认为不能用钱砸成全球巨头。1.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2.钱不一定能够买到别人的核心技术,3.消费者的认可度非常重要。
新能源汽车这几年发展非常不多,特别是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建立特斯拉工厂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了全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竞争也非常激烈,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以及蔚来汽车都是新能源搅局者。恒大跨界造车销量为“零 ”,恒大汽车我认为不能用钱砸成全球巨头,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么大,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够在这个市场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竞争这么激烈,恒大砸钱也不一定能够让消费者满意。
一、新能源汽车竞争非常激烈恒大砸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核心技术。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有两个,一个是电池续航问题,一个充电问题。充电问题其实难度不大,只要国家大力扶持建立充电桩基本上都能够解决问题,关键是电池续航问题,这是新能源汽车都面临的难题,恒大有钱也买不到核心技术,因为解决了电池续航问题,基本上就占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谁也不会把自己核心技术卖给你,这也是我认为恒大汽车砸钱也不能够成为全球巨头的原因。
二、新能源汽车竞争非常激烈。
新能源汽车可能代替传统汽车,这是市场想象空间肯定非常大,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加速进入新能源汽车行列,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都是新能源汽车的佼佼者,他们都开始了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恒大现在还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有任何新能源汽车售卖,面对这么激烈的竞争市场,恒大很难击败他们,砸钱也不一定能够带来效果。
恒大作为房地产企业,转型新能源造车,要走的路其实还很远,砸钱只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期待恒大给我们带来惊喜。
6、正式更为“恒大汽车” 豪华阵容能打赢这场新能源亚冠赛吗?
谁能想到,在2015年亚冠决赛上不惜毁约的恒大,将其球队出场时的队服由之前的“东风日产”变成“恒大人寿”,并为之付出2477万元赔偿金。而短短的几年后,曾经一夜成名的“恒大健康”摇身一变成了“恒大汽车”。
8月26日,恒大健康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已由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股份简称将由“恒大健康”更改为“恒大汽车”。股份代号维持不变,将于2020年9月1日上午九时正起更改。
从东风日产的合作商,如今变成汽车朋友圈同行,这样的变化让人始料不及。放在五年前,谁会想到在地产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恒大,会以一种壮士断腕的方式全面投身汽车制造,在国内车市中掀起一阵飓风。
恒大造车靠谱吗
恒大造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凌厉而迅猛的攻势,无论速度还是力度都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力。
首先说速度。自从2018年6月进军造车业后,恒大充分发挥企业多金的优势,通过"全球采购"的快速打通了造车全产业链。
从宣布造车到发布产品规划,再到6款恒驰同时发布,再到上海、广州生产基地也全线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可以说,恒大汽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些传统车企三五年也未见得能达成的目标。
其次再看恒大造车的力度。可以说集全体之力,在为造车做铺垫。有统计称:截至目前,许家印对汽车行业的投入已经涉及从整车生产,到电池提供,再到经销商,几乎覆盖了汽车整个产业链,总投入已达到约350亿元。再加上此次广州南沙基地的1600亿元规划投资,其总投资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
另外,相对于当前一些车企在广告投放上的畏手畏脚,恒大汽车广告从央视到门户网站,再到手机客户端可谓铺天盖地,形成360度立体传播攻势。
从一个不差钱的地步行业转身汽车制造商,不得不说恒大许家印对趋势的精准判断和快速反应。事实上,前几年从投资足球,粮油,冰泉和保险等产业来看,既有恒大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急迫感和盲目性,也有对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别的不说,在投资中超就能感受到恒大作为球市“搅局者”,对足球产业带来的“鲶鱼效应”非常大,并引领一系列足球改革。而相对于投资足球,经营汽车这一实体产业看起来更有前景,能创造出更多企业价值,同时社会贡献和回报也更大。
在尝试多种跨界经营无果后,可以说恒大这次将宝押在汽车制造上,这或许也是它在造车上不计成本的前期投入的重要原因。不管怎么说,花几十亿人民币去买国际大牌球星,倒不如把钱用在发展实业上更靠谱。
恒造车运动让谁害怕
应该说恒大造车开创了一种全新模式,对传统车企和一些造车新势力企业构成极大威胁。
首先对于传统造车企业来说,恒大汽车的高端定位和前瞻视野,让人极为不适应。按照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循序渐进的作法,从一张白纸开始,两年时间就完成品牌转型,产品亮相和智能工厂投入,这种速度简直快得不可能。
事实上,传统车企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早已经从10余年就开始了。但平心而论:10年时间不短,效果却甚微。仅仅在三四年前,一些传统车企造出来的纯电动车,不仅设计和技术上缺乏亮点,而且售价也贵得出奇,一般普通家庭是消费不起的。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门槛降低和造车新势力崛起,中国新能源汽车这才迎来真正的全面发展阶段。仅仅三年时间,那些新车在外观设计、高新技术、续航里程和舒适性方面的提升,远远超过前面10年之力。
尽管大部分造车新势力车企不缺前瞻理念,但真正落地实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缺资金、缺人才、缺工厂,缺销售、服务渠道——这一系列困扰,让他们的造车梦想一度停留在墙上画饼的故事中。
即使在造车新势力中属于佼佼者的蔚来、理想、小鹏也不得远到美国IPO解决融资难题,通过其它车企代加工解决量产问题。即便如此,貌似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此中风险和变数也极大,造成后续新品开发和生产规模化上处于一种短板和劣势中。
因此,当前页一些有实力的新势力企业在代加工之余,也在酝酿建造自己的工厂,不过由此而来的资金投入也是空前的。
反观恒大汽车,既有传统车企的雄厚实力,又有造车新势力超前理念,以及互联网思维。这种硬实力和软实力加在一起,助力恒大汽车迅速完成造车事业的前期工作。
此外,相对于当下一些后劲不足,负担过重的传统车企,以及缺乏根基的造车新势力,恒大汽车可谓踌躇满志,斗志昂扬。稍待时日,经过市场打磨以及产品、技术、人才等积淀后,持续爆发力也将会更加强悍。那时,中国新能源车企领军者花落谁家,现在也说不定。
取长补短之余更宜“持久战”
当然明眼人看来:尽管目前恒大汽车暂时跑赢造车大盘,但离最后成功还是相距甚远。
首先,造车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跟一些自主品牌相比,恒大资金充足实力不错,但相比丰田、本田、大众等国外车企,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就是与吉利、长城这些等自主品牌相比,在产能体系、技术积淀、人才储备、渠道构建方面,也将恒大汽车甩出几条街。
所以,当务之急恒大汽车要做好大厦的夯实工作。根基不牢固,以后发展都是免提。有钱可以请到国际大师来设计外观,但在核心技术消化汲取上,还得靠中国本土人才。因此,恒大造车切不可再犯足球上的诟病,花大钱请来不少国际巨星助阵也赢了不少比赛,但对中国足球发展上没有实质上的提升。
此外,恒大造车也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可冒进。前期的造车势头,可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来完成,看似简单却是假象。造车之路刚刚启程,恒大要做好长期战斗准备,别一开始就把弹药都消耗殆尽了。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汽车在推出产品同时,现在也进行着市场基础的搭建。日前,据恒大管理层透露:公司正快速筹建恒驰汽车展示体验、销售、维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包括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涵盖全国所有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汽车商圈、社区及城市周边,意味着恒大建立了汽车界最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
造车之路漫长而凶险,前有力帆、海马、众泰、银翔等传统车企失败的教训,后有博郡、赛麟、拜腾、长江等多家造车新势力,游离在生死边缘。而来势汹汹的恒大汽车,是否会盘活新能源汽车棋局,还需要时间见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新能源汽车投入期预亏超60亿元,恒大造车还有多少胜算?
恒大要做新能源车,相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特别是许老板那句“3-5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豪言壮语,也一直在我们耳畔回响。最近几天,关于恒大汽车的新闻再次上了热搜。
3月30日,恒大健康发布的2019年全年业绩报显示,公司2019年营业额为56.4亿元,同比增长80.2%;毛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64.3%;净利润亏损49.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33.1亿元。相较于2018年14.28亿元的净亏损额,2019年的恒大健康亏损进一步扩大。
至于亏损的原因,恒大健康表示:主要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恒大健康首席财务官潘大荣也表示,“这种状态(指亏损)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回报周期长,拓展初期出现暂时性经营亏损属正常情况,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造车烧钱是必然?
都说造车烧钱,新势力造车更是烧钱,如果形象一点来描述烧钱的程度那就是:传统造车企业烧钱犹如性能车的油耗,而造车新势力则是油箱漏油的高油耗车。
特斯拉、蔚来等头部造车新品牌自成立以来就连年亏损,恒大同样绕不过这个坎。数据显示,蔚来自2016年至2018年期间的亏损金额分别为35.18亿元、75.62亿元、233.28亿元,再加上2019年的亏损,蔚来四年的亏损可能超500亿元。此外,特斯拉从2003年以来,虽然有少数季度实现了盈利,但已连续16年亏损,累计亏损额度超过50亿美元。
可以说,造车就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新势力造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现金,强大的融资能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恒大汽车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恒大健康背后是总资产2.1万亿、年销售规模超6000亿元的恒大集团,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对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投入。”潘大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相信投入定能有回报。”
财报显示,恒大健康2019年新能源汽车收益为6.6亿元,收入中锂电池销售额为5.88亿元,技术服务6579.6万元,汽车组件销售额为629万元,没有整车销售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高调宣布量产下线的NEVS 93,不仅没在销量上作出贡献还意外消失在了恒大的产品规划序列中。
恒大健康公告显示,旗下新能源汽车首款车“恒驰1”计划于今年亮相,恒驰全系列产品将从2021年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广东、上海生产基地将于2020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产,首期规划产能均为20万辆。潘大荣在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报表数据时也表示,“到2021年恒驰全系列产品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后,我们的报表数据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恒大“不差钱”,豪掷千亿追造车进度
新能源汽车目前确实是一个在前期烧钱阶段就形成激烈竞争的领域,但大家都放眼于未来。按照国际权威咨询机构的预测数据,预计中国电动车市场2025年销量将超400万辆,2030年销量将超900万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以房地产起家的恒大虽不是进入造车领域的第一个“门外汉”,但却是动静最大的那一个。据统计,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的投资已经超过3000亿元,收购NEVS、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等公司的控股权、全球公开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车产业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2019-2021三年投入450亿元的规划等操作都在说明恒大“不差钱”。
恒大通过大手笔“买买买”,在最短的时间内,储备了新能源车产研技术以及大规模量产能力,快速缩短了与其他车企的差距。许家印曾公开表示,作为一家做房地产起家的企业,恒大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想要快速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买买买”。
确实,这样大手笔的投入可以缩短与其他车企的差距,但后遗症就是入不敷出,会让恒大长期处在亏损的状态,再加上量产车还没最终亮相,会让局面充满更多不确定性。当然,我们并非否认恒大造车的决心和实力,但是客观来看,恒大虽然布下了很大一盘棋,但这些投入对于造车而言,确实都是刚刚开始。
从造房到造车,恒大能成功么?现在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最起码恒大汽车有恒大集团这个“大靠山”,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这或许会是许家印实现“汽车梦”的一大关键要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恒大一年要造100万的车市场能消化了吗?
恒大这个公司非常庞大,他们老板也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他们有专业的部门来策划,所以应该能卖掉吧。
当然,它与地产商徐家印的经营管理、独特的眼光和勇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任何水平,做房地产业的老大是很难的。不仅是民营企业,国有房地产企业也有着巨大的财富。没有两把刷子不好。在房地产销售方面,中国恒大一直高居榜首,偶尔也会进入前三名,这是非常稳定的,但规模绝对是最大的,没有悬念。关于恒大,中国人都认识他。
也许是通过恒大足球队和恒大地产。这是恒大的品牌广告。恒大是一个拥有众多产业的庞大集团。当然,这是个招牌。它的自然影响是好的。它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了许多房地产公司,这很正常。正是这样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庞大集团公司,近年来也经历了转型升级。目前看来,恒大新能源汽车的量产是外界所不知道的,作为一个顶级竞争对手。
特斯拉和保时捷是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不仅生产了多少,还能卖出多少。据国外媒体报道,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158200辆汽车,保时捷交付了133848辆。也就是说,恒大能提供的是0。新能源汽车不仅成本高,而且有很多竞争对手。即便是电动汽车的新贵特斯拉,也很难与宝马、奔驰、保时捷等传统汽车制造商打交道。
这个目标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作为一个吃甜瓜的人,我们只能边看边吃。我们也很高兴看到恒大实现这个目标。作为中国的企业,我们为他而骄傲。
9、恒大首款实车恒驰1曝光,有概念车那味,比特斯拉好看?
在此前,本以为会是恒大跨界造车实现量产的一款车型,然而这一切以许家印和贾跃亭的"分手"告终。不过许家印并没有放弃造车的步伐,并快速成立了全新的品牌,而过了许久,恒大的首款实车 恒驰1也终于跟我们见面了。
日前,新浪汽车博主"常岩CY"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组图片。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三辆恒大恒驰新车正停放在空地上进行拍摄,从新车悬挂的牌照显示该车正是"恒驰1"。
延续概念车造型设计
从曝光的实车图片来看,恒驰1基本按照了此前官方发布的概念车型设计,看起来还是十分的漂亮。其采用上黑下古铜的双色车身设计,贯穿式头灯组搭配封闭式中网和点阵状灯带,视觉效果不俗。从车侧来看,新车采用了溜背式造型,并配备了22英寸的轮圈。此外新车配备了电子外后视镜和伸缩式门把手,车身下部还有黑金双色的装饰侧裙。根据此前官方透露出的消息来看,恒驰1的轴距可达3150mm,尾部方面,恒驰1的牌照架位于后保险杠处,其采用了贯穿式尾灯组,独特的三角尾窗和高位刹车灯颇具新意。
同时,这款车的前头已经悬挂上了此前恒大汽车正式发布的车标,由盾牌、狮子头和一个球形物体组成,而恒驰车标寓意"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车标下方为"HENGCHI"、"恒驰"的标识。
除恒驰1车型外,恒大汽车今年8月的发布会上,还发布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和恒驰6,覆盖A到D级车型,以及轿车、轿跑、SUV、MPV和跨界车。
恒大的车进展得怎么样了?
不得不承认,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恒大的起步点要高得多。作为房地产中的佼佼者,"有钱"是恒大能够随意挥霍的资本。
当然,也不要以为许家印只是玩玩,至少现在看来,在许家印的造车词典从来都没有放弃二字,跌倒了再爬起来就是了,而且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第一。中国恒大曾在香港召开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当时许家印就表示,恒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比较大,决心比较大,布局也比较大。而恒大年报显示,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之一。
有了决心,自然也要有动作。而说到花钱,恒大真的非常大手笔。一个便是收购NEVS 51%股权成为其大股东,获得迅速造车的条件。同时,恒大又以10.6亿人民币入股卡耐新能源,以1.5亿欧元入股超跑厂商柯尼塞格,以5亿人民币收购泰特机电70%的股权。
此外,恒大还一次性与全球60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了签约仪式。供应商名单长长一串,包括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恒大汽车位于上海、广州的两大生产基地,已进入全线试生产。基地内使用各式机器人分工协助,可完成物料智能配送、抓件上线、全自动点焊等一系列工序。而恒驰汽车表示,全面达产后,可以做到每分钟生产一辆车。这是恒大首批具备试生产条件的汽车生产基地,按工业4.0标准建设,配备了2545台智能机器人,采用德国舒勒、库卡、杜尔、日本发那科等先进设备。
写在最后
对于补贴退坡后的国内新能源市场来说,资金雄厚的恒大新能源确实是个难整的对手,此前一系列买买买的投入,使得恒大快马加鞭的追上了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步伐,打下了一个敦实的基础。恒大毫不掩饰自己想进军汽车市场的野心,随着恒驰1的曝光,相信不久后就能真的看到实车上市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