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应该如何积极作为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时代早日到来?
政 府确实是早就积极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早日到来了 像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进行补贴,对新能源汽车放开限行,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点建设都是具体的表现。
2、中国为何要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
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销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14年,全年生产汽车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汽车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产销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能源需求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未来10~15年内能源缺口将达到60%。
与此同时,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大、中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以及20%~30%的含铅颗粒污染物均来自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电代油,减少排放,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加速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不仅能够促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提升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3、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给政府企业可行的意见
2014年以来,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出台加上特斯拉进军中国以及首批电动汽车的交付,已经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普通民众中聚集非常多的目光。其实新能源汽车包括许多类型,多种新能源汽车并行发展,但是短期内电动汽车依旧占据主流。
近些年来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位,以及各国逐渐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不断升级,同时新能源技术开始推广到商用。特斯拉在2013年的惊人表现,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特斯拉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其实新能源汽车不只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只是相对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而言。资料显示,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内燃机、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类型。以内燃机为驱动方式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CNG/LNG、石油气以及乙醇,这些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汽油机类似,仍有尾气排放,但更为绿色,燃烧效率低。另外,以电动机为驱动方式的新能源汽车采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或者超级电容作为储能装置,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做到零排放,但是成本要高出许多。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认为,新能源汽车能否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大规模推广,除了受到政策引导和补贴力度影响外,最主要是的能源的获取成本(原材料)及汽车制造成本,以及用户的消费习惯。在生物燃料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乙醇。乙醇与汽油所用发动机基本相同,在很多地方乙醇被作为汽油的添加剂使用,占比在10%以下都无需改动发动机,这样能够使汽油燃烧更充分,降低尾气污染。乙醇燃料最为普及的是巴西,在巴西,能够燃烧20%乙醇到100%乙醇的汽车在所有汽车中的占比达到80%以上,但是乙醇燃料在巴西的推广经验并不完全适合其他国家或地区。笔者在《欧美生物燃料发展陷困境 国内生物燃料乙醇现尴尬》中提到,面临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未来我国生物乙醇的发展空间受限,政策支持力度也将逐渐减弱,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而巴西地广人稀且土地产出丰富,有的良好条件种植玉米和蔗糖。
天然气汽车是保有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全世界有1670万辆左右的保有量,大部分以CNG为主。全球天然气汽车的渗透率为1.28%。天然气汽车的劣势在于能量密度不高,气态的形式带来运输和存储的难度,必须采用CNG或LNG的形式使用,使得成本有所上升。另外,储气瓶占用车内空间也成为消费者难以接受的原因之一。
燃料电池被许多人确定为未来汽车的最终方向,但是目前的发展迹象并不明显。相关资料显示,用氢作为主要燃料,可以实现较快的加注,同时单位质量的氢能够实现比汽油更长的里程。但缺点同样在于制造和使用成本都过高(质子交换膜、铂催化剂、高纯氢存储),而且装置复杂庞大。
前瞻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认为,电动汽车短期内将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流,主要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不存在原材料上的限制(生物燃料汽车遇到的限制),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进步和充电桩的建设,电池成本及充电速度的劣势将逐渐得到弥补。而且在我国,电力的生产和输运非常成熟,并且清洁的核能、风能、太阳能都能够作为能源的产生方式,现有的输电网络能够方便的输运电力;国外的充电服务企业及电动企业均为我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商业模式,我国的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较为容易。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使得电动汽车短期内将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流。
4、政府提倡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而又禁止电动车上路是否有冲突?
表面上看起来,电动这东西是节能环保的,现在电机转换效率很高,而且0排放,是非常有用的。但实际上,
1.中国大多数电都是通过燃烧煤炭得来的。水电站对当地的生态有不小的影响。
2.电池的制造和回收是个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3.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很低,而且非常重,电动车带着这个玩意也是非常耗能的。
4.蓄电池的充放电是需要损失一部分电能的。
综上,电动车未必是一个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5、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
国家补贴,本地补贴,而且不用缴纳购置税,效果一般,毕竟就这样一辆新能源车下来价格还是比较高,而且要求停车的地方充电要很方便,最好有条件安装充电桩。望采纳哦。
6、现在中国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来保护地球,可是我想问问,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可否和燃油车一样的安全性
技术肯定有一个发展过程,从长远来说,新能源汽车取决于动力系统的技术成熟程度和成本,这是市场的根本。当前纯电动还处于发展阶段,电池成本和容量是关键,混合动力没有多大前途。而燃料电池动力及其它动力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油于电池成本高,新能源车比传统燃油车要贵得多,所以才有了补贴。
7、政府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其主要思想是?
1.从国内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这个领域,我们和老牌汽车强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为新能源汽车根本不需要传统内燃发动机,所以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
2.从国际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挑战,发展新型环保能源由此上升为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课题,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已成为下一轮全球汽车企业竞争发展的核心所在和新引擎。
3.从民生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环保使然。2010年11月,在环保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中,首次公布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有研究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国内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几乎一半的石油需求要通过进口解决,而汽车恰恰是石油消耗大户。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可以治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减少机动车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利国利民。
8、政府提倡新能源汽车又禁止电动车上路是否有冲突?
政府提倡新能源汽车又禁止电动车上路一点也不冲突。
9、为何政府要大力的去发展新能源汽车?
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汽车。其实,这就与国家的政策有一定关系。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就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从从政策方面支持,而且也通过一些补助来减少人民群众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一些费用,从而激励更多的人购置新能源汽车。这样不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虽然是石油进口的第一大国,而且对于石油的消费比例也占有70%,对于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利用,其实,使别的国家对这种资源的利用减少了许多,也就不利于别的国家发展。如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那么就可以减少对于石油进口的依赖,从而对于这方面使用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小,这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使用。所以,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汽车在使用时,尾气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像一些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等等,都会使全国变暖变得更加严重。而且,污染空气质量,也会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推广使用,那么在城市中也就可以缓解热岛效应,使PM2.5含量变得更加低,这样对于整个地球环境的保护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净化作用。
随着5G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在汽车工业方面,也会有着翻天覆地的改革以及升级。汽车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不管是无人驾驶,人车互联,还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可能成为未来工业革命的主战场。所以注重新能源汽车,也就可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未来工业革命的发展可以做出重要的贡献,从而,也就有利于产业革命,增加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0、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有哪些政策
新能源汽车很环保,低碳,政府为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布了一些优惠政策,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免车辆购置税,政府补贴,北京等上牌时只要排队,不用要号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