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电动汽车续航多少公里
你好,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这个续航里程也是不一样的,具体要看一下车型,一般像现在的国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一般在300公里左右。
2、有没有一款纯电动汽车能够达到一千公里的续航?
电动汽车取代发动机汽车取决于充电时间长短,啥时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快捷了,就可以取代汽油机汽车了。电动汽车普及个人认为续航500KM是个坎,另外就是将电池做成共享模式(国家强制性标准化),类似现在的每个加油站随时可以更换,分分钟就能普及。有研究机构专门做过研究统计,夏天续航里程达到1153公里,从0到百分之百充电时间1个小时,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
如果说大家真的全部都用电动车的话,充电的充电站的点还是太少,就打个比方,高速公路上面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就五六个充电口,如果说所有的都去充电的话,充电桩的比例远远是不够的。电动车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电池,现在买电动车的忧虑就是电池衰老后该怎么解决,因为这个成本比直接买燃油车要贵的多。虽然说好多厂家都出了终身免费服务的一些活动,但是他们都有各有各的套路,消费者还是不放心。
电子表走时精准,款式漂亮时尚,不用上发条,价格还特别实惠。问世几十年了也没完全取代机械表。随便选择两款燃油车:19款2.0L凯美瑞,口碑油耗7.5L,油箱60L容积,一算,续航里程800km;19款途观,1.4T,油箱60L,口碑油耗8.6L,续航里程697km。轿车、SUV平均一下的话,燃油车平均续航差不多就是750km左右。有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说:冬天,电动车续航里程会缩短的。
最好能换电池那种,就那种五号电池就行,五块钱两节那种,最多可以安装八节,一节起码续航里程要达到200公里左右。
3、什么时候大部分电动汽车续航能达到 1 千公里以上?
随着人们与新能源汽车的接触越来越多,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担忧一直是人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难题。然而,如果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能达到每趟1000多公里,似乎许多人可以消除对续航里程的焦虑。目前,这种新能源汽车模型确实出现在市场上,但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大规模推广。这些是氢燃料汽车和固态电池汽车。
众所周知,随着各汽车公司不断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投资,这一领域的突破也在不断增加。在2019年上海车展上,一家汽车公司格罗夫参与了一辆氢能汽车,声称能行驶1200公里。然而,由于制造成本高,预售价格高达7.5-1亿元。此外,美国铝业公司(Alcoa)和以色列菲能源公司(Phinergy)在蒙特利尔的维伦纽夫赛道测试了一辆电动车。该车装备了由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铝空气电池后,续航里程达到994英里(约1600公里)。然而,由于铝空气电池不能重复充电,实际效果不是很强。这也是新能源汽车不能满足超高耐久性需求的原因。
然而,目前,一些传统品牌汽车公司也在为高耐久性新能源汽车不断努力。一些突破600公里耐力极限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继出现。加上日益流行的超级充电站,新能源汽车的耐久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因此,这是对1000多公里耐力梦想的变相实现。
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主要由电池容量决定。电池容量越高,车载终端的售价越高。在电池价格仍然很高的时候,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提高到1000公里将会使电动汽车的价格提高到50多万元,使许多人买不起电动汽车。
我们也相信,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肯定是新能源汽车,各汽车企业肯定会加大解决耐力问题的力度。我们迟早也会欢迎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让我们拭目以待。
4、今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能达到1500吗
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汽车能续航能力达到1500公里左右,最牛逼的特斯拉也就是500公里左右,已经最多
5、电动汽车续航多少公里才够用?
就是快充点要完善,如果说大家真的全部都用电动车的话,充电的充电站的点还是太少,就打个比方,高速公路上面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就五六个充电口,如果说所有的都去充电的话,充电桩的比例远远是不够的。目前电动车的充电方式主要分为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种方式,除了需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充电站以为,个人认为要完全充满电的时间不能大于半个小时。
500公里是个坎,其实现有的技术已经完全够了,只差临门一脚。我是中国第一批电动汽车车主,去年换了第二辆新能源。大多数人对电动车有误解,个人很喜欢电动车。这个问题是物理定律,改变不了的,所以,我觉得,电动车只适合在市内短途开开算了,跑长途一定要燃油车。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来看,电动车跑长途至少还要几十年。
车主不必为更换电池发愁)当然在行驶里程上达到500~800公里,也是必要条件之一。达到这样的用车环境,电动汽车自然而然的就会替代燃油汽车。毕竟电动汽车的驾乘体验,是远超于燃油汽车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解决跑长途的时候充电时间的问题,现在高速上充电桩并不普及,而且现在一冲就要三四个小时甚至更久!对于跑长途来讲确实很不方便!
不够抵消这几年里找充电桩或是在高速排队充电浪费的那点时间。(有的新能源车打出免费换电池的招牌,其实是免费换电芯,就是电池的瓤子。拆装电池的工时费听说能达到换一块全新电瓶一半的费用)电动汽车普及个人认为续航500KM是个坎,另外就是将电池做成共享模式(国家强制性标准化),类似现在的每个加油站随时可以更换,分分钟就能普及。
6、电动汽车可以续航6000公里吗?
不可以。
续航里程表现达到7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续航表现已经足够和燃油汽车媲美,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表现导致续航里程焦虑,而是其他方面导致了他们的续航里程焦虑问题。比如充电速度问题。
对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速度较慢,最快也要半小时才能将车辆充满电,充电效率比较一般,这也让很多用户觉得新能源汽车用车不方便。
注意事项
每次用车后,即便电池还有电,都要给汽车充电:冬天气温低,由于热胀冷缩,电池的储电量就会变小,续航也相对更短,所以用完车之后马上充电才能保证每次出行的时候正常用车,这对电池也更好。
如长时间不用时,也应每个月放电一次:如果用户不准备在冬季使用电动汽车,也应该每隔一个月给电池充一次电,以保证铅酸电池的储电能力,不然很可能出现氧化、容量变小、寿命变短等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电动汽车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电池最长能用多久
7、新能源汽车充满电一次,续航大概是多少公里数?
从电池发展的角度来看单次充电就能应付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也不是不可能。除了使用更多的电池组,还可以通过更先进的电池、功能恢复和更好的电池管理系统,甚至更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来提高续航里程。以电池技术发展为例,三元锂电池的效果优于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可以达到150Wh/kg,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三元锂电池很容易卷。团队还在研究铝空气电池和石墨烯电池等高精度产品。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质保期不得少于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期内动力电池衰减达到20%以上时,应免费更换。从这个行业规定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达到8年或12万公里。当然汽车的使用不是以保修期来判断的。在实际使用中,保修期是基本判断。也要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车辆设计标准来判断。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的关键是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主要有两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的回收次数一般为1000~1500次从物质时间上来判断就简单多了,物质寿命至少可以8到10年。知道了电动电池的生命周期,我们就拿实际的车来进行换算吧。以三元锂动力电池为例,续航里程400公里的车辆,即使动力电池循环1000次,也要行驶40万公里才能达到20%的衰减。当然,在实际车辆中,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会因为外界影响而缩短。理论是40万公里,现实是20%,就是32万公里。大多数人每年使用汽车在2万公里以内,32万公里可以使用16年。
动力电池质保不能少于8年或12万公里当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到80%以下时需要强制回收,分步重复使用。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动力电池衰减到80%时,可以行驶多少年、行驶多少公里。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主要有两种: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循环次数约为800-1000次,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次数约为2000-3000次,但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假设动力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约为1000次,总共可以行驶50万公里。考虑到动力电池后期慢慢开始衰减,我们大致给20%的优惠,也就是40万公里。行驶40万公里后,动力电池衰减到80%。假设你一年开4万公里,至少能开10年。假设一辆纯电动汽车配备磷酸铁锂电池,NEDC的综合续航里程为300公里,即充满电后可行驶300公里。假设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约为2000次,总共可以行驶60万公里。
8、电动汽车回老家1500公里能开回去吗?
你好,如果骑电动汽车回去的话中途一定要去充电的,一般的电动车根本不可能连续跑1500KM,如果位置够可以带几块电池或者中途去充电站充电吧
9、纯电动车有没有必要续航1000公里,为什么呢?
蔚来、上汽智己、广汽埃安三家车企在技术手段上各出奇招,先后对外宣称自己正在推出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在广汽埃安宣传预告中,更包含“8分钟充满80%”、“续航里程1000公里”、“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这些极具爆点的关键词汇。
似乎在一夜之间,新能源车企就将此前困扰行业十几年的“里程焦虑”给解决了。
“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的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2021)的演讲中说道。
一席话引发行业持续热议,隐藏在话题背后的问题也开始被不断挖掘。
里程焦虑真的解决了吗?
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但按照深圳消委会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时的主要顾虑还是电池续航里程短、电池更换成本高等问题;续航里程短、电池寿命和安全隐患等都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最为担心的问题。
业内有观点认为,当前市场电动汽车主要使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的性能决定了它最佳的工作环境是25摄氏度左右,所以冬季低温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电池掉电是必然的。
所以,在新能源发展道路上,续航里程一直是被不断诟病的“痛点”,也是车企不断突破的方向。
面对续航里程的焦虑,车企和电池企业开始扎堆布局长续航里程。但高续航是否真的意味着“里程焦虑”的解决,从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质疑。
“纯电动车用户体验的真正痛点是加电难和加电慢,不是续航里程或冬天不敢开空调等表面现象。如果纯电动车加电能像燃油车加油那么方便和快速,没有用户会在乎续航里程或存在所谓的里程焦虑。我不知道车企为什么推出续航1000公里的纯电动车,我猜他们没抓住问题的实质,治标不治本而已。”
法雷奥中国区CTO如是说。
对此,欧阳明高表示,在冬季续航里程大幅缩水的背景下,高续航产品的推出,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里程的焦虑,但1000公里续航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欧阳明高认为,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努力的,需要平衡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1000公里的长续航里程需要一定的时日研发,并非不可实现,更重要的是提升整车集成的技术水平,也就是电动汽车的节能水平。
岚图汽车CEO卢放则认为,1000
km续航里程电池之所以会成为讨论热点,根本还在于用户对于电动车补能(包括充电、换电等)的焦虑。如果补能方便,300公里也不是问题,如果补能不方便,1000公里也解决不了焦虑。
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也认为,提高充电的便利性其实比追求1000km高续航实际多了。“大家要在观念上逐渐调整过来,把充电便利性跟续驶里程这两个参数适当地协调起来。”
高续航之争是恶性循环?
1月20日,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2021年的新年沟通会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也发表了对于“1000公里”续航的看法。冯思翰认为,在电池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高续航的电动车需要搭载更重的电池,为此要搭配极高成本的、更轻的车身,这样整车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也表示,“单靠电池自身哪些条件的解决,又要充电快,续航又要上千公里,还要便宜,那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高续航背后,带来的必然是高成本。这与欧阳明高所说的电池材料创新“平衡之道”仍有不小偏差。
针对1000公里续航里程,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认为,汽车行业真正的技术高点和壁垒还是在软件和算法上。主流的车型都搭载超高续航的电池,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在沈晖看来,“两三年以后如果才能实现1000公里续航,届时充电桩布局已经逐步完善,换电模式、快充模式的问题都解决了,1000公里的电池也将失去意义。”
除此之外,根据近期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给出的研究结果显示,电动车环保与否,与续航里程有很大关系。其研究显示,续航里程200公里的电动车合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比传统汽油车低约28%,略低于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但3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比中续驶里程(200公里)电动汽车高出约12%。基于此,其表示长续驶里程电动汽车不符合低碳发展的理念。
而从当前动力电池的发展来看,欧阳明高认为当前对新能源汽车而言,高效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将使得冬季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损失比现有车型降低2/3,整车能效优化集成技术也取得突破,小型纯电动车NEDC工况测试百公里电耗接近10千瓦时。同时充电体系建设与快充技术突破,未来5-10年,可以用15分钟充满75%的电量。
在种种技术突破的有力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车企不要盲目追求和宣传1000公里的续驶里程,还是应该在技术进步上全面下功夫。”欧阳明高如是说。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