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北汽新能源汽车产量

北汽新能源汽车产量

发布时间:2021-09-25 15:43:31

1、2019新能源销量Top 3,北汽新能源EU系列同比增长244.2%

在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起起落落落落落....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各个车企都在各显神通,想方设法提高销量。所谓大浪淘沙,总有一些实力雄厚的产品在低迷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始终保持同比上涨的趋势,最终摘下胜利的"果实"。因此小编认为,咱很有必要对2019年度销量排在前三名的"优秀选手"进行实名表扬!

冠军:北汽EU系列

2019年总销量:111,125辆

补贴后售价:12.99万-17.19万元

北汽EU系列,2019年唯一一款超越10万销量的车型。总销量达到了111.125辆,相较于2018年,同比上涨244.2%,在新能源整体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上涨的趋势,真是逆天了,当然这离不开EU5网约版等车型的助推。

而说回北汽EU系列的产品力,就最热销的EU5而言,补贴后12.99-16.19万元的售价还比较亲民。EU5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650mm*1820mm*1510mm,轴距达到了主流A级车的2670mm,总体来说,外观、续航表现、空间及配置等产品力非常均衡。尤其是R550版本的工况续航可达到460km,这对平时在城市上班下通勤的用户来说,性价比方面在同级车型里极有优势。

目前很多网约车公司都将EU5作为主推车型,2020年EU5的销量将如何,能不能继续一飞冲天,我们拭目以待。

亚军:比亚迪元EV

2019年总销量:61,551辆

补贴后售价:8.99万-13.99万元

比亚迪元EV在2019年的总销量为61551辆,拿下了2019新能源销量年度亚军。相比2018年,同比上涨81.5%,同样表现了抢眼的成绩。这款车曾是2018年的爆款车型,但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在2019年推出新版本后,继续以优秀的产品力征服紧凑型纯电SUV的细分市场。

2019款元EV535不仅升级了外观和内饰等细节部分,提升了整车的年轻化与时尚感。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到160Wh/kg,使得电池容量提升到53.2kWh,比老款提升了将近12kWh,从而把工况续航从老款的305km提升至410km,不得不说,良心啊!

完成产品更迭之后的元EV显然更具吸引力,而十万以下的售价,也将元EV的市场成功下沉到三线及以下城市,在不限购的城市中,凭借着高性价比,元EV依然很受欢迎。

季军:宝骏新能源

2019年总销量:48,098辆

补贴后售价:4.98万-6.48万元

宝骏新能源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48098辆,同比增长了85.8%。其包括宝骏E200和宝骏E100,这两款城市通行小精灵,靠着稳定攀升的销量,在2019年占领了微型纯电动细分市场第一的位置。

宝骏新能源E100主要的优势在于价格亲民,不到5万的起售价对代步需求强烈的用户来说,基本无负担。而且E100采用锂电池,最大功率为39马力,最大扭矩为110牛米,续航里程为250km,使用家庭220V电压即可充电,充满电为8小时左右,上班买菜、接送小孩,提供短途出行不成问题。

虽然不能以销量论英雄,但是销量排行往往就是广大消费者们购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销量大,至少能说明一款车的质量和口碑都比较均衡。这三款新能源车型也是2019年唯一三款销量同比上涨的车型,值得表扬!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与残酷,各家车企若想继续在这个市场里分得蛋糕,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为什么会悬崖式下跌?

在北汽蓝谷总经理郑刚因身体原因离职后,2月继任的马仿列刚上任就迎来了第一场考验。对于他而言,北汽新能源连续两月的销量下滑显然考量的并不只是其产品的技术更是领导的艺术。

近日,北汽蓝谷发布了子公司2019年的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2月产量同比不仅继续下滑,而且下降幅度还达到了惊人的91.77%,同时2月销量上北汽新能源也进一步下跌,其2月销量仅为2967辆,同比下降了34.33%。而1-2月份,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已下滑40.37%,累计销量仅7000余辆,这也是北汽新能源进入2019年后连续两个月销量大幅下滑。

事实上,作为去年新能源车市的销量冠军,去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了15.8万辆,同比增幅达50%以上,而到了2019年销量就出现大幅下滑,难免会引起关注。

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已经下跌了43.66%,而2月份继续下跌同样让人好奇,有一种声音认为,北汽新能源销量产量下跌主要受新能源车补贴减少影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透漏,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将会很快出炉,补贴力度下降退坡已成定局,同时未来地方补不“补车”,有可能会“补电”也成为了新的方向。此前小鹏G3就因补贴下滑而上调了新车售价,厂商的压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早在2018年,根据《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车的补贴已经开始根据工况续航能力、电池密度、百公里电耗三个角度衡量,对于续航差、电池密度低、耗电量高的产品降低甚至取消补贴,彼时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内的诸多电动车产品都受到了影响。

而随着今年补贴进一步趋严,北汽新能源显然也会面临更大的考验。尤其是主打低端的北汽EC所受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当然,补贴下滑或许只是一方面源于,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北汽新能源为了应对新情况,也在主动调整电池配套,按照“高质量发展”思路进行优化,包括青岛、常州等生产基地也在进行换代车型的设备改造等工作,新车型EX3量产下线后北汽新能源销量将会得到大幅反弹。

按照目前态势,北汽新能源产销同比大幅减少很可能是受补贴退坡和自身产品升级双重压力驱动,而根据北汽新能源规划,其2019年销量目标定位了22万辆,如果接下来北汽新能源销量还不能实现反转,那么其销量目标显然难以达成。

3、北汽新能源年产能大幅提升38.8% 将生产EU系列

网上车市日前获悉,北汽新能源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这也使得北汽新能源现有年产能从18万辆提升到25万辆,整体提升38.8%。

该基地目前具备12万辆卡车以及8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乘用车主要生产EU换电版,该车售价12.9万元,采用的是租用电池模式,续航300公里,2分46秒可完成电池换电。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黄骅基地原本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北汽有限),在2011年建设年产2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卡车12万辆/年、乘用车8万辆/年)。随后在2015年,北汽集团重组收购北汽有限,12万辆卡车项目暂停建设。

2018年9月份,北汽集团调整战略发展规划,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资产整体转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

从2019年实际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黄骅)产业基地生产的两款新能源汽车,主要满足城市物流运输需求及出租车、网约车(如滴滴)市场需求,整车产量目标为4万台,其中,EU300换电版占3万台,407EV电动物流车1万台。该基地新能源车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释放出新的产能,有望生产EX等其他系列车型。

北汽新能源目前拥有北京采育、青岛莱西、河北黄骅、江苏常州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北京采育基地为试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动力零部件以及动力总成产品;青岛莱西基地定位为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EU5等);黄骅基地规划定位为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EU换电版);江苏常州基地规划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60等)。

此外,北汽新能源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端智能生态工厂,一期规划总投资额25亿元,总产能12万辆,分期实施,一期规划产能5万辆,该项目已经在建设中。

根据北汽新能源此前发布的“2029计划”,未来十年中,北汽新能源将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共40余款全新产品。加上北汽新能源总保有量近50万辆,连续7年纯电动车销量第一,扩充产能也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同比下降55%,产量同比增10倍

2月7日晚发布公告,北汽新能源今年1月电动汽车销量为2006辆,同比下滑55.54%;电动汽车产量达到1602辆,同比增长1028%。

业内分析认为,今年1月春节假期比去年提前,车市进入传统淡季,市场需求减少,加上去年12月,双十二、圣诞节及多种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提前透支,导致新车销量下降。此外,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到店购买也有一定影响。

2020年初,车市仍不明朗,短期内受疫情影响,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预计2月还将承受较大压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北汽新能源降库存效果明显 2020首月产量大涨

北汽蓝谷日前发布2020年1月份产销数据公告,公告显示企业1月份产量为1,602辆,同比增长1028.17%。由于2019年国内新车销量整体下滑,北汽新能源通过及时调整经销商策略,降低库存,因此北汽新能源2020年首月产量大幅增长。需要指出的是,截至到目前,北汽新能源仍是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二,中国第一的新能源车企业。

2019年10月份,北汽集团推出BEIJING品牌,该品牌整合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两个品牌产品及其他相关资源,确保渠道、销售、品牌、服务、产品、组织共6个方面实现提升,助力北汽产品由量向质发展。2019年全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150,601辆,同比降低4.69%,不过EU系列成为最畅销纯电动车型,全年累计销量为11,1125辆,同比增长244.2%。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馆病毒疫情,北汽新能源在经销支持层面,推出3项举措全面助力发展。

在运营支持方面,对于疫情重点区域推出了疫情专项扶持政策:湖北省武汉市前期正常运营的经销商根据支持标准给予单店10万元的专项补贴,省内其他地市经销商可获得5万元补贴;2月10日后再次延期开业经销商,给予2000元/天、最高2万元/店的延期开业补贴;针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经销商员工或直系亲属提供5000元/人的员工关怀补贴。

在金融支持方面,对于三方票期到期问题,根据经销商状况优先采用自有资金回退及返利冲红方式进行三方还款;三方到期后,给予最低利息的单车融资支持;另外针对BEIJING北汽新能源经销商2月1日-3月31日新增批售车辆的三方票据,免息期调整为最高153天。

同时,BEIJING?品牌在融资方面积极协助经销商与合作金融机构沟通,为经销商提供最好的支持和保障。对于全国复工日之前到期的汇票,经销商不能按期偿还的给予延期至复工日,期间不计经销商征信,不收利息及罚息;对于复工日起到疫情全面结束期间,经销商因疫情影响销售且到期不能结清汇票的,各金融机构均给出了资金支持政策。

在营销支持方面,鼓励经销商做线上集客平台开通智能展厅,包括给予合同价值10%的开通补贴和5000元/店的达标支持。在营销创新手段上,要求充分利用短视频等可直播、受众广的互动平台,为消费者进行产品介绍,将日常销售工作“搬到”网上。同时,BEIJING?品牌提出的一站式0风险“无接触购车”,在报名、看车、交款、选车、上牌、交车等各个环节充分做到防疫阻击,缓解客户安全购车的燃眉之急。

在新产品方面,北汽推出了BE22纯电专属后置四驱平台,可生产轴距从2700mm-3000mm的车型,覆盖A-C级产品,NEDC工况续航范围达到400km-650km,并且可实现自成长ID-Pilot2.0自动驾驶,并且预留自动驾驶至L4等级软硬件。

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共有EX3、EX5、EU5、EU7四款车型,根据官方公布新产品规划来看,北汽新能源产品端将在2021-2022年发力将陆续推出EX7、EX5和EX3。预计EX7将基于illuminate概念车打造,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随着产品序列不断扩大,北汽新能源在销量方面或将有所提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北汽新能源2019年销量超15万辆 连续7年保持纯电市场第一

1月8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19年,北汽新能源共销售纯电动汽车150601辆,虽然比去年同比减少了4.69%,但仍旧再一次问鼎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连续7年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过去七年间,北汽新能源每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都成倍增长。不过,受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下半年持续低迷,也影响了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销售表现。

然而,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虽然北汽新能源2019年纯电动汽车销量略低于2018年,但产品水准却有很大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刚刚发展的前几年中,北汽新能源的产品以A00级和A0级电动汽车为主,补贴后售价基本在10万元以内的普惠车型。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北汽新能源提出了“品牌向上、产品向上”的战略,以应对“新能源汽车2.0时期”的变革。

据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李一秀介绍,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售的中高端纯电动车占全部产品的90%,其中A级以上车型占比超过80%,比上一年同比提升了64%。目前市场已售产品均价超过12万元。

得益于产品级别的提升,北汽新能源在营收方面也有突破性增长。据北汽蓝谷早前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个季度北汽新能源实现营收174.84亿元,同比增长了78.64%。可以说,北汽新能源产品向上的战略已见到实效。

能顺利实现产品升级要归功于北汽新能源在技术研发上的积累和投入。2019年7月22日,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在北汽蓝谷启用。该实验中心斥资20.51亿元打造,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共有88个实验室,拥有各类国际先进的测试设备400余台套。

试验中心的设计建设基于北汽新能源多年电动汽车开发和验证经验形成的电动汽车验证体系(ETVS 2.0),包含整车、关键系统、部件三个层级的验证内容,全面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六大关键核心领域,是当下电动汽车行业标准最先进、验证最充分的作业体系。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形成BE11、BE21和BE22三大平台,覆盖了未来5年30余款产品。

而面对补贴的大幅退坡,北汽新能源一方面通过先进的技术保持纯电动车型的产品力,一方面还通过“降本”的方式保持市场竞争力。

据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连庆锋介绍,面对“后补贴时代”,北汽新能源将从规模降本、技术降本和管理降本来把控。同时,通过技术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2019年10月15日,北汽集团整合旗下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两大业务板块,推出全新高端品牌“BEIJING”。连庆锋介绍,通过两大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益,为北汽新能源节省了大量成本,预计全年将实现降本约30亿元。

在2019年继续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并且实现营收大幅增长后,面对2020年,整合后的BEIJING品牌将在营销上继续深化。

据李一秀介绍,2020年BEIJING品牌将推出“新国民车”EC200,通过A00级纯电动车和同级别燃油车差不多的成本,实现该级别电动汽车对燃油车的替换。预计2020年EC200的销量将达到2.5万辆,重现“国民车”昔日风采。

同时,面向B端,BEIJING品牌将继续深耕出租车、网约车和智能驾培车市场。2019年,BEIJING EU5车型连续数月成为国内单一车型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其中网约车市场就为其提供了巨大份额。而在出租领域,北汽新能源独有的“换电”模式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并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在2020年,BEIJING品牌面对出租市场的销量预计将超过4.7万辆。

除此以外,BEIJING品牌还将推出使用权交易模式代替所有权交易,通过联合其他企业,以B2B2B模式推广。

据北汽集团在“2019年经营业绩和2020年战略规划以及‘大北京’品牌战略媒体沟通会”上介绍,到2025年BEIJING品牌将实现年销量40万辆的目标,其中纯电动车型将占到全部产品的70%以上,并实现高度智能网联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昔日的自主“一哥”:北汽新能源 销量大幅下跌亏损严重

10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为2037辆,同比下降76.32%。今年前10个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23123辆。而在去年的1~10月份,北汽新能源的累计销量为106983辆。

1~10月份,北汽新能源同比下降了78.39%。

实际上对于北汽新能源销量的下跌,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虽然曾经的销量居高不下,但是从技术储备的层面来说,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差距非常之大;意料之外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毕竟北汽新能源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特别是在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地区,市场占有率还是非常高的。没想到在2020年,北汽新能源的下滑幅度能有如此之大。

纵观北汽新能源的发展史,从2015年到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年销量从2万辆增长至15万辆。从销量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以企业采购、网约车和出租车市场为主,其次才是家用车市场。北汽新能源曾连续6年成为国内纯电动车的销量冠军,所以将北汽新能源称之为自主“一哥”,一点都不为过。

从销量数据上来看,北汽新能源单月最高的销量曾达到了21256辆。即便是到了2019年12月份,北汽新能源的市场表现也很抢眼,月销量为19097辆。

受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影响,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虽然同比下降了4.69%,但是依然是国内纯电动车销量的冠军。

2019年北汽新能源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235.89亿元,同比增长30.39%。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却为-8.74亿元,其中还包括10.42亿元的补贴。

今年前三季度,因销量大幅下滑,北汽新能源亏损28.84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即便是在2019年,北京新能源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

除了销量下降,近两年北汽新能源高层也是频繁的调动。现任总经理刘宇是在7月份刚刚接替了原总经理马列。马列也是在2019年2月才接替了郑刚,成为北汽蓝谷的总经理。

也是在10月,北汽新能源旗下的高端子品牌ARCFOX极狐的首款SUV车型α-T正式上市,售价上看齐特斯拉。

对于现状并不好的北汽新能源来说,在这个时候推出ARCFOX品牌,虽然时机不好,但也是无奈之举。

在后期的文章中,车快评会详细分析一下北汽新能源旗下的这个全新的汽车品牌。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北汽新能源2019年销量超过15万辆,同比几近持平

1月8日,北汽蓝谷旗下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发布2019年12月份的产销快报。当月公司销量36613辆,2019年累计销量15.0601万辆,同比下降4.69%。

报告显示,北京新能源汽车2019年12月份的产量16843 辆,而上年同期为11217辆,同比上升50.2%;2019年累计产量为44337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北汽新能源年产能再增12万辆,旗舰轿车即将投产

今年是北汽新能源开创卫蓝之旅2.0时代的第一年,根据规划,北汽新能源将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这些产品离不开产能的支撑。

网上车市获悉,北汽新能源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规划12万辆年产能,一期建成后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2022年将投产价格区间为19-26万元的全新旗舰轿车。据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蒋自力此前表示,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工厂项目工作正有序进行。

北汽新能源产品线包括EX(SUV)、EU(轿车)、EC(跨界车)和LITE(微型车)四大系列,在新能源车市场下行的2019年,EU系列占整体销量近80%,稳居新能源车销量榜首。不得不提到的是,北汽新能源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90%,品牌溢价能力得以提升,向上发展取得较大突破,这也为北汽新能源品牌、产品高端化打下基础。

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实际上是采育工厂搬迁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建并扩大生产规模。该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代号为C71KB的新能源乘用车和A级轿车。据环评文件显示,C71KB定位主流B级轿车,车长近5m,是BEIJING汽车未来的旗舰产品。

从目前来看,北京新能源拥有北京采育、青岛莱西、河北黄骅、江苏常州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北京采育基地为试生产基地,此次高端智能工厂项目即由采育基地改扩建而来;青岛莱西基地定位为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黄骅基地规划定位为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江苏常州基地规划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

此外,北汽新能源还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该基地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加上镇江基地(生产ARCFOX品牌车型),北汽新能源总体规划产能将超过100万辆/年。不过北京高端智能生产工厂项目和ARCFOX品牌有所不同,ARCFOX品牌尽管定位高端,但是由北汽与麦格纳合资创立,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而此次高端生态工厂完全由北汽新能源自主把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为什么北汽新能源销量会在19年跌入谷底?

事实上,作为去年新能源车市的销量冠军,去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了15.8万辆,同比增幅达50%以上,而到了2019年销量就出现大幅下滑,难免会引起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已经下跌了43.66%,而2月份继续下跌同样让人好奇,有一种声音认为,北汽新能源销量产量下跌主要受新能源车补贴减少影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透漏,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将会很快出炉,补贴力度下降退坡已成定局,同时未来地方补不“补车”,有可能会“补电”也成为了新的方向。此前小鹏G3就因补贴下滑而上调了新车售价,厂商的压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早在2018年,根据《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车的补贴已经开始根据工况续航能力、电池密度、百公里电耗三个角度衡量,对于续航差、电池密度低、耗电量高的产品降低甚至取消补贴,彼时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内的诸多电动车产品都受到了影响。




而随着今年补贴进一步趋严,北汽新能源显然也会面临更大的考验。尤其是主打低端的北汽EC所受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当然,补贴下滑或许只是一方面源于,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北汽新能源为了应对新情况,也在主动调整电池配套,按照“高质量发展”思路进行优化,包括青岛、常州等生产基地也在进行换代车型的设备改造等工作,新车型EX3量产下线后北汽新能源销量将会得到大幅反弹。


与北汽新能源汽车产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