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什么重大意义
1、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节能汽车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社会舆论压力空前,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
2、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工信部作为牵头单位制定了多项相关政策,为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信部的支持。
3、为推动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多次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在补贴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似乎见到了曙光。但是,目前上一轮补贴政策已经结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却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企业如嗷嗷待哺般翘首期盼新一轮的补贴政策。张小虞对这种现象评论道:“这与补贴政策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企业应该认识到,补贴只是权宜之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未来坚定的发展方向,给不给钱都要干!而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不应只有一条,应该百花齐放。除了纯电动汽车之外,天然气汽车、低速汽车,包括车联网技术在内,都可以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线。”
2、当下发展电动汽车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个个国家都在研究电动汽车?
你好,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最简单,相对成本低。所以都去研究。主要是全球的石油资源匮乏,要转型
3、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发展电动车?电动汽车到底有没有前途
1电动车世界范围内才刚兴起,各个
国家起跑线差距不是很大,中国凭借人口市场等优势,有可能在这方面领先
2.中国缺油,需求量太大,找能够替代的能源,是国家战略级别的
3.环保,电动车使用过程不污染空气,电池虽存在污染,但是可以集中处理,随着核能,其它新能源发电技术,可以
说电动车还是很环保的。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何现实意义
首先看看政策限定的新能源汽车范围:
1,以纯电池为汽车动力能源(不包括铅电池)。
2,以燃料电池为汽车动力能源。
3,较目前内燃机有较大提高的。
目前内燃机效能有很大提高不是短时间的事,所以限定新能源只是指电动汽车。再结合以下数据来看看电池汽车目前的性能。
以比亚迪E6为例,一组电池11万元,单体电池寿命是1500次充电循环,但成组后能有800次就很不错了,一次充电标称210公里行驶里程,总里程是16.8万公里,每公里电池折旧0.65元,然后每公里还需要电费0.2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公里到了0.85元。目前有技术可以在十几分种内把电池充到85%,但这样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而且,85%的电池下,一次充电跑100多公里就得再充,上高速或远程行驶可能吗?
我国目前火电所占比例极大,也就是说,对电池充电的电力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煤,所谓的环保不知道在哪里!
当然,如果太阳能电厂、风电厂或其它环保经济的电力来源得到解决,而且国家电网也允许这些电力并网,使用环保电还是有可能的。
国家大力发展电力汽车,目的是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但对普通老百姓讲,经济帐上并不划算。第一,电动汽车比同级比油动车价格高很多,第二,使用性能、效费比远不及油动车。
油价上涨到如香港的10元/L的时候,再考虑电动汽车吧。
5、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我国一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各种政策支持,而今年九月底落地的双积分政策,更是给燃油车敲响了警钟,迫使各车企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到底为什么国家会如此重视这个行业的发展,小E从以下六个方面的解读。

双积分政策

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如今许多城市的环境都面临着挑战,大气污染、气候异常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而燃油车便是元凶之一。传统汽车行驶过程中,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因发动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固体颗粒,严重地威胁着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电代油,减少这些污染物漫天的排放,将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情。

GDP增长新动力,产业升级
近几年,我国的GDP 增速放缓,经济增长需要一个强大的支撑,才能再次腾飞。而截至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两个亿,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些车辆面临着更新换代。我国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同时出台双积分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个假设,若未来的10年里,随着老旧车辆的淘汰,只将其中的一半换成新能源汽车,这个市场也将是无比的庞大,新能源汽车这一市场的崛起,将成为我国下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电动汽车,让汽车成为下一个手机
10年前,我们不会想到智能手机会如此智能与便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未来,汽车或许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移动终端,试想一下,我们坐在自动驾驶的车上,数字化的操作面板为我们提供着车辆的精准信息,自动诊断车辆故障,一目了然地看到车辆的每一个细节,只需坐在车上,做着想做的事情抵达目的地。当一辆车变成“电子产品”后,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将变得不再复杂。

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石油依赖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充足而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着,石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组成部分,却主要依赖于进口,不可再生的石油一旦枯竭或是断供,将会造成国家巨大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动荡。而电力的来源却非常的丰富,核能、风能、太阳能、水力、潮汐、地热等等都可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且这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在未来,电动汽车将是必然选择。

政治军事安全
上面说到石油,目前我国军事装备都主要依赖于燃油驱动。做一个假想,一旦发生战争危机,诸如马六甲海峡等重要的命脉被敌人控制,国内庞大的石油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不仅满大街的车辆都趴窝了,石油的储备将根本无法支撑国家正常运转几天。而一旦汽车以电力驱动,不仅其能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而且即便是发电设施被摧毁,满大街的电动汽车都成了“移动充电宝”,为军事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电动汽车,可能还会有如此“意外的收获”。

产业升级,弯道超车,打断日本经济的“腿”
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产业虽不断发展,却一直无法掌握核心的发动机、齿轮箱技术上实现突破,毕竟欧美日在这方面有了百年的积淀,并产生了极高的技术壁垒,这也使得终究无法从“汽车大国”发展成为“汽车强国”。但电动汽车这一新领域让各国走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且我国不仅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电池、电机与电控系统上都走在了前列,生产电池和电机所需要的关键性资源也储藏丰富,这将有助于我国产业的升级乃至“弯道超车”。
汽车产业作为日本产业支柱的”半壁江山“,是其一直要去维护和捍卫的。现在咱们不玩这个,另起炉灶搞自己的电动汽车,一旦日本这条经济大腿垮下,日本的神话也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