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刹车片多久更换或多少公里更换?
正常情况下刹车片的寿命长度是2-3万公里。当距离你上次换刹车片,车子行驶了2-3万公里以后,那么你可能就有必要去维修厂换一下刹车片。刹车片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变薄,刹车的时候,会感觉到使不上力,还会发出像蛇吐信子的声响,这种情况一定不要拖延,尽快去维修厂换新的刹车片,否则侥幸上路,出现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比较的大。定期及时排查车辆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比较重要,但不是常规使用寿命到期就一定要换,因为每个车主的开车方式不同,零部件的损耗程度也不同。有些车主开车可能比较温柔,保养的也较好,所以车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都会延长,比如刹车片常规寿命是2-3万公里,但保养好的可以使用4-5万公里。有的车主开车比较粗暴,各种猛踩刹车,这种情况下,刹车片可能使用不到2-3万公里就会报废,需要提前更换。
2、新能源汽车刹车系统和传统汽车一样吗?
你好!传统的燃油车刹车系统主要由刹车踏板、刹车总泵、真空助力器、ABS泵、刹车分泵和刹车片组成。电动车基本也是由以上部件组成,但是比传统燃油车多了一个真空泵和真空储气罐。
传统燃油车的真空助力器需要发动机进气歧管提供真空的环境,但是新能源电动车没有发动机,没有办法提供真空的环境。所以就需要安装一个真空泵来抽真空,但是真空泵抽真空不能直接连接助力器,因为当你踩下刹车时,真空泵不能马上制造出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所以就需要在真空泵和真空助力器之间增加一个真空储气罐,作用就是存储真空,当助力器需要时,能马上提供达到要求的真空度。就像一条河流需要修建一个水库一样,旱季放水,雨季蓄水。
由于真空储气罐储存的真空有限,所以开新能源电动车不要连续快速的踩刹车,会造成真空度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刹车没有助力,刹车非常硬的情况,有很大的危险存在。
3、刹车片发展前景
结论:汽车制动器(刹车片)属于汽车配件的一种,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上升,其发展前景良好。
中国汽车工业当前从成长期逐步迈入成熟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进入自主品牌激烈竞争的分化时期,龙头依靠技术优势、强大的降价能力和广泛的市场基础将呈现强者恒强,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整车企业逐渐退出市场或被龙头吞并,传统汽车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受益;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推进。
销量层面来看,汽车行业销量主要受到宏观经济以及刺激政策影响较为显著,目前来看尚未看到宏观经济数据企稳,同时叠加疫情对乘用车供需的影响,预计 2020 年下半年汽车销量将企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持平态势,乘用车板块销量在中性假设下约 11%的同比下滑,年销量达到 1917 万辆。商用车由于其具备周期性,预计今年维持-2%小幅度下滑,年销量达到 423 万辆,汽车板块整体同比下滑 9.2%,年销量 2340 万辆。
剔除政策性因素影响,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长的常态阶段,中国汽车工业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中国这一阶段大致对应美国 90 年代和日本 80 年代的汽车工业。参考美国这一阶段的自主厂商表现(龙头发生并购),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进入自主品牌激烈竞争的分化时期,国内整车龙头依靠技术优势、强大的降价能力和广泛的市场基础将呈现强者恒强,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整车企业逐渐退出市场或被龙头整车吞并,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受益。
明年我国将步入第14个五年规划。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和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围绕着四条主线发展:1)电动化与智能化;2)进口替代加速的优质零部件;3)行业龙头以及行业核心资产;4)汽车后市场。
主线一:“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
出于对能源体系、工业发展等方面考量,2012 年定位于国家级战略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被推出,在长达 8 年的补贴政策、路权导向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合力推动下,产业链由零发展雏形初显。而目前整个行业仍处成长初期,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下汽车行业面临巨大的技术革新,带动产业链变革。
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为国内厂商带来新机遇,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对于新环节,国内外厂商处同一个水平线,是国内厂商最好的切入时机,相较于偏传统环节的国产替代路径更为容易;另一方面,行业从 0~1,赛道短期爆发性强,在足够大的市场规模下,能诞生多个大市值企业。
经梳理,电动车纯新增量环节集中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汽车电子、车联网领域,而底盘部分(传动、转向、制动等)存在由机械部件向电子部件升级的需求。此外,车身内外饰及底盘结构件作为汽车演变中技术升级较小的环节,仍存在以铝换钢的轻量化、智能化车灯等趋势性机会。且大部分新增量环节处产业成长初期。
主线二:进口替代加速,优质零部件稳健成长
全球整车厂盈利端承压,产业链向性价比更高的国内供应商转移。
低廉的人力成本,丰富的原材料供应下,国内零部件企业相较欧美发达国家具备天然的成本优势,在车灯、玻璃、客车这类非标汽车产品上体现尤为显著(非标产品需要更多人力支持),未来整车行业竞争仍将呈现加剧趋势,国内零部件企业有望携优势成本地位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替代。
自主-合资-外资(全球),深度国产替代拉开序幕。从零部件替代类型来看,自主零部件企业的进口替代是从制动系统开始,逐渐传导到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总成。从零部件替代顺序来看,国内零部件厂商通常是从自主品牌开始,逐渐切入合资,最后配套外资或全球平台,这个阶段的替代驱动来源于 1)自主品牌车型销量占比提升;2)自主品牌零部件厂商通过技术引进与内生研发积极切入合资配套体系。
总体来看,2010-2015 年间,汽车零部件发生了全行业的进口替代(从 2010年的零部件全系列进口增速高于汽车销量增速,发展到 2015 年的零部件全系列进口增速低于汽车销量增速)。横向来看,2010-2015 年间,汽车零部件各类别中,发动机零部件增速降幅最大(-71%),其次是行驶系统(主要是轮胎和悬挂类,-68%)、再次是传动系统(变速器等,-67%)。纵向来看,制动系统零部件最早实现进口替代(2011-2012 年进口增速急剧下行),其次是发动机(2012年进口增速开始低于汽车增速),而以变速箱为代表的传动系统从 2015 年起进口增速才开始拉开与汽车增速的距离。
主线三: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优势愈发凸显
“处新产品周期+细分行业稳定+市占率可观”的赛道龙头具机遇
未来分化为主旋律,强者恒强。汽车行业兼备周期与成长双重属性,行业增量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汽车行业结构性机会犹存:成长属性方面,深度挖掘由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以及后市场带来行业革新机会,周期属性方面,仔细甄别部分子板块周期性轮动与复苏带来的机会;短期而言,增量红利消失使得行业分化显现(车型、国别品牌、厂商分化),未来随着销量增速进一步放缓,龙头份额将进一步提升,缺乏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将渐遭淘汰,强者恒强格局日益凸显。叠加政策大环境支持,未来行业分化是主旋律。我们提出零部件赛道三维筛选框架,基于起点(单车价值量)-持续时间(产品生命周期)-斜率(产品升级速度)三维体系评价细分零部件的市场空间,所有零部件均可以置于下方坐标轴进行赛道比较。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赛道龙头优势凸显。新产品方面,整车厂新车周期与销量水平具较强的正向关联性,对于零部件厂商此种优质客户的深入绑定能缓释行业下行带来的业绩下滑影响,降低零部件企业盈利水平的周期性波动。技术方面,布局前瞻的公司有望在行业变革中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在细分行业中重塑竞争格局,收获中长期的增长。从市占率方面,占领市场的龙头有望受益于低端产能出清,份额扩张利好。
主线四:万亿级汽车存量市场,大幕徐启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从汽车出售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使用环节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括维修保养、二手车交易、汽车金融等和停车、检测等衍生项目,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结合行业所处阶段特征,行业投资机会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随着保有量增长、车龄增加,政策法规逐渐完善,汽车的后市场需求逐步提升,汽车存量市场投资机会加大。
销售增长放缓,进入存量时代
在经过多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国内新车销量增速逐渐放缓,保有量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汽车产业发展逐步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目前我国驾照持有人数达 3.42 亿人,保持中高速增长,保有量/驾照持有人数依然较低,保有量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随着国内新车销量增速放缓和汽车保有量稳健增加,中国汽车平均年龄有不断增长的趋势。2019 年,国内汽车平均年龄达 4.8 年,2022 年预计国内汽车平均年龄有望达到 5.3 年。在中国乘用车日趋老龄化的趋势下,车主对于维修和保养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多。
停车与检测、维保、二手车及汽车金融四大市场机遇
停车与检测业务缺口巨大。汽车全生命周期下,存在检测和停车等巨大需求。其中目前国内检测站服务行业市场空间为 678 亿/年,利润为 204 亿/年;检测设备行业国内市场空间 70+亿;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空间近 200 亿,同时目前我国停车位配比只有 1:0.5-1:0.8,和国际 1:1.3 相比我国停车位比例严重偏低,设备和服务均存在巨大缺口。
中国汽车维保市场:保持中高速增长,互联网汽配平台涌现。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稳定增长且汽车平均年龄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后市场养护行业的市场规模一直在保持中高速增长,2019 年市场规模近万亿元,其中高频次高价值量单品如轮胎和蓄电池存量市场需求分别达 1700 亿和 200+亿。随着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深化,众多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涌现,其中包括两类:一是面向终端用车消费者的 B2C 平台,二是针对后市场配件及服务供应商的 B2B 平台。
中国二手车市场: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产业链日渐完善。随着汽车存量规模持续增长,我国二手车交易量逐年攀升,2019 年达 1492 万辆,同比增长 8%,二手车交易额达 9357 亿元,同比增加 9%。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促进了二手车行业产业链的完善,互联网公司的加入使二手车交易更加便利,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融合助力中国二手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信用体系和政策助力发展。2018 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 48%,与美国 81%渗透率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信用体系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助力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14-2017 年受汽车金融市场规模整体上升的趋势影响(汽车信贷规模增长迅速,2017 年达到 12000 亿元,相比 2001 年的 436 亿元增长了27.5 倍,年均复合增速达 23%。尤其是 2001-2003 增长迅速,除去 2004-2006年的负增长外,2007 年起增长速度快,2012 年达到同比增速 70%。),不良汽车贷款率保持稳定,我国汽车信贷的信用体系日趋成熟,良好的信用体系助力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汽车零部件产业依然面临着以下风险:
第一,弱市下汽车行业对政策依赖度较高,行业销量的回升幅度大概率取决于政策力度,提示政策不达预期,汽车行业销量不达预期风险。
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对补贴政策较为敏感,政策波动可能使得销量大幅低于预期。
第三,车市持续低迷影响下,车企将部分压力传导至零部件厂商,带来供应链压价超预期、订单分散等现象,将影响盈利端。
4、新能源汽车用更换刹车片吗?
肯定需要换啊,都是通用刹车系统。
5、金麒麟刹车片能用在新能源汽车吗
?
6、新能源自动减速伤刹车片吗?
EU5的配置上有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行车速度在10以上的时候,系统探测可能会与前车碰撞时,将发出视觉或者声音警报。如果驾驶员没有相关操作,系统会根据情况自动刹车或减轻碰撞曹成的损失。
7、刹车片原厂的和品牌的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
选适合自己车型的刹车片,让专业修理工装配,是和原厂没有区别的,要知道现在所用的刹车片一般都是半金属或少金属无石棉配方,一般经济型家轿用这两种,并且便宜经济。
国产的陶瓷刹车片是偏硬的,陶瓷刹车片这个陶瓷不是烧制的那种陶瓷,而是陶瓷纤维,但是陶瓷刹车片的价钱根据品牌差异很大,不同厂家的陶瓷刹车片使用的原材料不一样,价格也有所不同,因此要看自己的刹车习惯以及车况选择合适的刹车片。
(7)刹车片转型新能源汽车扩展资料:
除了陶瓷刹车片,比较好的还有碳陶瓷纤维刹车片,就是采用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成的高端的摩擦材料。碳纤维具有导热好、耐热等特点。这种刹车片除了含有碳纤维外,还有石墨。
这个刹车片成分中的粘结剂也要经过碳化处理,故碳纤维摩擦材料也称为碳——碳摩擦材料。高碳纤维型,现在来讲是最好的刹车片摩擦材料。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刹车片因为价格昂贵,只有飞机,或者是豪车,赛车采用这种。因此在民用车市场上其实并不多见。
8、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和汽油车刹车不一样?
所有的汽车,都要用一种耐磨的刹车片,与汽车旋转部位紧紧贴合,靠摩擦力使转动部位停下来。 被摩擦方式有不同,可以分为鼓和碟两大类。跟自行车类似,鼓的方式,是从内向外张开,刹住旋转的鼓,碟的方式,是从两边夹紧旋转的盘。
电动汽车的刹车系统也没有多么神秘,在行车制动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厂商在新能源车中所采用的制动系统,都是在传统燃油车车辆现有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而来,即原有的真空助力器以及相关管路得到保留,管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子真空助力泵。
目前博世公司推出了一套名为i Booster的智能化助力器,将传统助力装置的推杆和制动主缸之间的真空助力器改成了一套带有控制器的电机,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只是传递一个电信号,制动压力以及制动的速度均由控制单元判断,并向电机发送执行指令。从结构上来说,它颠覆了传统真空助力器的设计,从而彻底终结了制动系统对真空的依赖。
制动系统电子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无论是电动车还是传统采用内燃机的汽车,这种制动系统都有着颠覆性的意义。电子制动是指正常工作时在制动踏板和制动器之间没有机械连接,用电线取代部分或全部制动管路,并省去制动系统的很多阀。此外,在电子控制系统中设计相应程序,操纵电控元件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以及各轴的制动力分配,可完全实现使用传统制动系统所能达到的ABS及ASR等功能。
归根到底,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刹车,只要在你需要的时候,踩下去,能刹得住,制动距离比较短,那就是好的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