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约谈25家新能源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怎么样?
因存在生产违规问题,工信部约谈了25家新能源车企业 ,限令这些车企进行自查整顿,进行整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保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多国家出台了禁售燃油车,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会,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能源汽车的各种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还是很不错的。首先,温室效应问题急需解决。随着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燃油汽车将逐渐被禁止销售,而新能源汽车将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其次,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新能源汽车更加的节能,除此之外还在动力、智能化、后期维护和噪音控制方面比传统的燃油汽车更加具有优势,这些优势让它广受市场欢迎;最后,人们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的时代产物,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燃油汽车对于空气的污染问题广受关注,为了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多国家都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将禁售燃油车提上了日程,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主流。
新能源汽车除了环保之外,在很多方面还有着很大的优势。比如说动力响应迅速,噪音更小、智能化程度更高、后期维护成本更低等等。这些优势让新能源汽车广受一部分消费者欢迎。
随着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高,由于新能源汽车是新产品,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有很大新引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买车的时候会选择更为时尚和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
你觉的新能源汽车能够替代燃油汽车吗?
2、一大批绿牌新车即将登场!工信部345批目录上新的新能源车
众所周知,在咱们国家所有的机动车想要合法的上路行驶,都需要在工信部进行注册,就像人需要去公安部门上户口一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公告”。工信部公布了最新一批的345批目录,我们来看看又有什么新车新鲜出炉吧!那就首先来看看现在最流行的新能源车。
在眼下的新能源圈,最火爆最有话题度的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在这次的第345批目录里众多的新能源新车里也是占据了两个重磅的名额,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换用了全新的DM-i超级混动系统的汉DM-i。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这台全新的汉DM-i将搭载现款唐DM-i上的那套由1.5T发动机和双电机系统构成的DM-i混合动力单元,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97马力,使用的是比亚迪自家的刀片电池。现款的汉DM起步价不到22万,这款“降了频”的前驱汉DM-i价格肯定会比动力表现高一大截的现款四驱汉DM便宜不少。可以推测这台汉DM-i的起步价几乎板上钉钉会是1字头,你期待吗?
除了汉DM-i,这次最吸引人的应该是一直身披神秘面纱的比亚迪“海豚”正式亮相了,这台身长只有4米多一点点的小家伙居然有2.7米的超长轴距和1米77的车宽,再看看这条小“海豚”短短的车头和饱满的车身轮廓,它的车内空间一定能让我们叹为观止。
比亚迪为这台可爱的小车准备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对比色饰条选装方案,还有各种各样的装饰板可以挑选,比亚迪是打算把个性贯彻到底了。不过看它搭载的95马力电机和扭力梁式后悬挂就知道它并不会是价格高高在上的花瓶,精品小型车市场又迎来一股新的生力军了。
不过要说新生力军,恐怕还是小鹏最能担得起这个称号,在这第345批目录上我们也找到了小鹏P5的“定妆照”。虽然说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小鹏已经大方地向大家展示了P5的样车,但那时P5还没正式量产,这回工信部的证件照让我们看到了它真正的样子——在工信部发布的照片里,最引人注目的两台激光雷达如约出现在了P5的前保险杠两侧,搭载的电池组也视配置和型号的不同而不同,P5这次同时采用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电池组。
除了新势力,传统的车企们也没闲着,新能源市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点上汽大众心里门清,所以这期目录中上汽大众iD.3的出现让我们一点也不意外。全新的MEB平台的威力在先期推出的iD.4X上已经充分让人领教到了,而在iD.3这台尺寸接近高尔夫、长度还不到4.3米的紧凑级车里安排下2765mm的超长轴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iD.3也将是第一款
国产的,基于纯电平台的大牌合资纯电动紧凑级车。
刚提到了合资车企,也别忘了咱们的国产自主品牌,作为自主品牌里“玩电”玩得比较好的代表,广汽埃安也在第345批目录里公布了中期改款的AION LX。和前段时间发布的Aion S Plus风格接近,改款的AION LX也用上了线条更飘逸、更舒展的前后造型,丰富多彩的选装配饰也出现在了目录上。值得注意的是现款的AION LX只提供了300kw,也就是408马力的动力,但新款AION LX的动力指标被加码到了490马力,强大了不少,也让本就跑的飞快的AION LX如虎添翼。
正如新能源的浪潮百花齐放一样,345批目录下的新能源新车也是全面开花,更强、更省、更新锐、更宽敞,你想要的他们都能给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Nice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工信部最新目录!这些新能源车真的很重磅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38批),我们知道,目录一直是把握新能源车上市和参数等各方面的重要标杆,那么大侠上车照例为您介绍本批目录中最重磅的车型。
特斯拉Model Y
已经结束的2020广州车展并未出现Model Y的身影,还是让不少特斯拉粉丝感到遗憾的。不过,新车此前已经出现在了工信部申报目录中,分别是长续航全驱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而预售价分别为48.80万元、53.50万元。外观方面,跟我们此前看到的概念图基本一致,还是特斯拉家族设计风格,长宽高分别为4750mm/1921mm/1624 mm,而轴距则为2890mm。
动力方面,国产特斯拉Model Y车型将搭载前后双电机,其中前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37kW,而后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80kW。新车与Model 3同堂销售发力的话,预计特斯拉在华的销量还会有显著提升。
ARCFOX αS
10月份,北汽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旗下首款车型——αT正式上市,而ARCFOX αS则是该品牌旗下的全新轿车,近日,我们从工信部官网获取得到一组这款车的申报图。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该车将有两个动力版本以及三个续航里程版本,其NEDC续航里程分别达到了525km、603km以及708km。新车延续了SUV的设计语言,且整体质感和科技感仍然非常强,有望在2021年正式推出。
松散新车
这名字乍一听很奇怪也很陌生,但也有不少关注汽车的人对它的兴趣由来已久,因为这个名为松散的品牌,车标挂着的是"BYD"字母,且造型相当复古,看起来颇有早年间欧美豪华敞篷车的风范。
于是,这款由美国加州AM公司联合北京松散机车推出的双模插电混动新古典硬顶敞篷跑车" SS DOLPHIN",在工信部第338批《公告》被公示了批准全国上牌。新车其实是基于1958年款雪佛兰科尔维特C1打造的车型,但采用的是比亚迪同款动力组合的插混发动机,无论是代生产还是什么,总之二者渊源很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工信部对新能源车一致性违规企业处理
[汽车之家 资讯]? 在11月,工信部公布在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日前,工信部对这些违规企业做出了处理,涉及车型包含众泰云100(JNJ7000EVX25)、BEIJING-EU5(BJ7000C5D3-BEV)、东风日产轩逸·纯电(DFL7000NAH1BEV)、广汽三菱祺智PHEV(GMC6450BCHEV)、广汽传祺GS4 PHEV(GAC6450CHEVA5E)、广汽本田世锐PHEV(GHA6450NAC5APHEV)、北汽新能源EU300(BJ7000C5E7G-BEV)、比亚迪秦插电式混动版(BYD7150WT5HEV4)、吉利帝豪GSe(HQ7002BEV15),具体每个车型的问题请见下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工信部发布处理通告: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
(一)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二)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涉及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三)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编辑点评:
工信部通过11月的监督检查,发现了诸多企业产品的产品一致性存在问题。此次整改之后,将会进一步规范新能源车行业的一些不规范标注等行为。我们也希望厂家能够重视起来,不要再犯这种不必要的错误。(文/汽车之家 陈浩)
5、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 工信部回应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下调
(文/张钰翊)日前,车友头条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11月2日印发了《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与去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上表述的“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2025年达到25%左右”的数据有所出入。
对此,此前有行业专家分析称,这是经历过从去年7月以来的市场低迷期后,对未来发展目标更为稳健的考虑。
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正式对该问题做了回应。辛国斌表示,20%的规模目标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得来,一是绿色发展,二是行业发展的实际。
从绿色发展层面,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欧洲国家为例,一方面严格二氧化碳的排放法规,反向倒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投资和补贴力度正向来拉动产业发展。采用这样“前拉后推”的扶持模式,就说明这项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
而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行业专家也作过预测,说从目前这种技术演进发展态势来看,2025年左右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跟传统燃油汽车的成本大概能够持平。
“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我们也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作了深入的测算分析,所以提出20%这一引导性的目标。”辛国斌表示。除此之外,他还强调:“比例指标的下调并不意味着要求放松,同时,不排除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局部地区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工信部:继续坚定不移的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关于工信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日前,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在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内容已经明确了未来 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除竞争力增强外,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新能源关键技术方面要取得重大突破。
工信部针对这一规划,将统筹推进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并且将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推进,一是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二是鼓励"换电"模式创新发展及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三是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停车、通行等使用环节优惠政策。
到2025年,按照规划,我国新能源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整车具有国际竞争力。而且纯电动汽车必将成为新车销售车辆的主流产品,而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并且也要实现商业化应用。
选车君观点:电,可持续的能源,它本身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能源补贴取消之后,并不代表着政府对其就削弱了推广和鼓励的力度,反而在更多的与民生相关的政策面前,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工信部约谈25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求对生产一致性问题整改
12月8日消息,工信部消息,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11月,在组织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
(一)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二)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涉及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三)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