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上汽新能源汽车产能

上汽新能源汽车产能

发布时间:2021-09-27 10:57:43

1、上汽的新能源车型怎么样?

不错,从以下几方面评估:

1、插电混动方面,除了荣威eRX5、荣威RX5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eMAX等车型持续热销外,新上市的荣威ei6 MAX、荣威RX5 ePLUS也迅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2、 两款新车最大的特点便是搭载了3.0T绿色澎湃动力。以荣威RX5 ePLUS为例,它采用了“蓝芯”1.5TGI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100kW高功率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全球首款10速二代EDU智能电驱变速箱等领先技术,可实现480N·m的超强扭矩,0-100km/h仅需7.5s,性能超越同等价位的合资燃油车。

3、油耗方面也做到了极致,百公里油耗低至1.6L,成本不到同等动力水准燃油车的十分之一。同时,荣威RX5ePLUS的价格仅比荣威RX5PLUS Ali国潮荣麟版贵了2.1万元,配合上海等城市不限行的路权,堪称最强平价燃油车替代之选。

4、2020年,汽车行业经历了非常大的困难和挑战。上汽通过品牌焕新、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不仅抵御住了市场风险,还在销量上屡创新高。也相信在新能源领域上汽也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无论是传统的混动汽车,还是纯电汽车都品质十足。

2、底气、实力!上汽集团计划未来5年投放近百款新能源车

近日,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将坚持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产品。

在上述关于未来5年的新能源产品计划中,包括近60款自主新能源车型,插电混动产品将不少于20款,氢燃料电池产品有10款。

从具体车型来看,上汽集团此次带来了多款新能源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大通EUNIQ7、第三代名爵MG6 PHEV、上汽大众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及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 微蓝7纯电、微蓝6插电混动、雪佛兰畅巡、新宝骏小Biu智慧汽车等。

据上汽集团官方介绍,目前公司正聚焦开发全新一代轻量化、模块化、平台化、高安全等级的“三电”核心技术以及覆盖主流细分市场的纯电动产品专属架构。按照规划,这一纯电专属架构将由上汽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零束承接。后者?正在迅速扩张团队,预计今年年底达到500人规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实力如何?

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造车新势力势头强劲,传统燃油车企虽具备更深厚的造车功底,但就新能源车型市场表现来看,说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赛道陪跑造车新势力一点也不为过。那么是不是说,面对如日中天的造车新势力,转型不易的传统车企只有赛道边缘陪跑的份?

当然是否定的,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汽大众首款全新纯电平台打造的纯电SUV ID.正式亮相,这就意味着上汽大众迈向了纯电新能源时代。而ID.车型背后的“母体”,正是上汽大众历时两年时间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工厂。

上汽大众MEB工厂,年产能30万台

两年磨一利剑,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上汽大众面对新能源风口的神速反应,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上汽大众的殷实的家底,以及雄厚的技术实力。从2018年破土动工,到2019年落成、调试,再到今年的10月,这艘具备年产能30万台,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超级母舰”即将正式出海远航。

让笔者不禁想起网络上的一个段子:让你先跑29米,因为我的大刀长达30米。面对势头迅猛的造车新势力,上汽大众不慌不忙并拍了拍造车新势力的肩膀说,让你们先跑29米。然而大家都不知道,上汽大众背后有一把长达30米的大刀。那么上汽大众这把刀到底有多锋利呢?

自动化程度高,打造智能“标杆工厂”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生产已是大趋势。在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你能够看到整洁安静的厂区、井井有条的生产线、高效而有序的机器人……俨然一副未来工厂的模样。新能源汽车工厂是上汽大众目前最先进、智能的标杆工厂,投入多项大众汽车集团首次、国内首次使用的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率,保障每一辆下线产品的稳定质量。

工厂广泛应用了高度自动化装配及自动测量技术,如车身车间首次使用了机器人全自动拧紧工艺及At-line在线测量技术、油漆车间使用自动门板喷蜡机器人、总装车间应用了企业首个全自动合装平台等。相比传统的人工安装,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数字化、网联化生产,全方位数字化管理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汽车工业数字化、网联化生产制造成为现实。新能源汽车工厂是上汽大众首个实现工业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将被实时收集并传输至数据平台储存,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协同。

同时,工厂应用了中央监控系统、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生产关键指标动态管理系统、能源智能管理系统四大核心系统。这些系统将对生产线上产生的“大数据”进行监控与分析,无论设备运行、产品质量、物流、能源消耗各种信息都尽在掌握,让制造可视、可追溯、可预测。每辆ID.车都将在智能系统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中驶下生产线,带来更佳品质。


节能环保工厂,贯彻绿色生产理念

面对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生产、生活节能环保是至关重要的。上汽大众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发展步伐上迎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在生产设备、生产环节中落实绿色生产理念。

新能源汽车工厂运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热电联供、余热回收、雨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技术、能源管理系统等28项节能环保措施;同时,能源智能管理系统(EMS)还会动态监测5大能种消耗,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手段,分析和预测车间能耗,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另外,凭借一系列环保技术,工厂的能源、水、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和废弃物5项关键环境指标下降了20%.同时,新能源汽车工厂还在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的绿色建筑设计评审中荣获3星标识,这也是该评审的最高星级,充分证明了其绿色环保水平。

伴随着新能源浪潮的汹涌推进,造车新势力“野蛮生长”。在大家都以为传统车企只能边缘陪跑新势力的时候,北京车展上汽大众ID.纯电SUV亮相,似乎打响了传统车企新能源市场战略反攻第一枪。而其打造的新能源“超级母舰”正式出海,也将预示着上汽大众在新能源赛道上火力全开,领跑新能源行业也是大有可能的事。

4、上汽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上汽对新能源是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来实施和推动的,在纯电动、Plug-in的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上都有的涉猎。目前,上汽新能源产品已经推出了荣威550插电混动、荣威E50电动版两款车型,明年将量产荣威550PHEV、荣威950PHEV,想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资讯请访问:http://nev.ofweek.com

5、上汽集团: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新能源车销量将超过270万辆

易车讯 日前,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正式于海南海口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在大会主论坛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25年,上汽集团规划在全球实现新能源车销量超过270万辆,占上汽整车销量的比重不低于32%。

据了解,在产品端上汽将大幅提高纯电动车型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占比,持续改善电耗指标,降低产品的碳强度;在生产端,将提高自产“绿电”总量,加大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改善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碳排放的总量;在使用端,将加快推进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积极探索智慧出行,让出行更低碳、更精彩。

在供应链低碳化方面,上汽旗下零部件企业率先提出低碳战略,例如全球领先的汽车内饰科技公司——延锋已制定中长期减碳规划和目标,并定期向整车企业提交产品“碳足迹”报告。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总量和产品单位能耗的管理,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和能效标杆项目建设。

在低碳出行生态建设方面,上汽自2016年起探索开展新能源共享出行业务,5年来,按照同等行驶里程下对应传统燃油车的碳排放,上汽通过推广新能源共享出行累计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今年上半年,上汽享道出行还上线了“顺风车”业务,鼓励消费者减少私车出行,进一步提升车辆使用效率。

其中,在回收利用再制造方面,上汽积极响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关于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工作的提议,加快建立回收体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目前正在申报实施方案。

在电池循环利用方面,上汽计划年底投产新一代平台化动力电池,最大的亮点在于“可快充、可快换、可升级”,并确保“零热失控”;同时,设计全新“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打通私人用户与运营车辆的电池壁垒,通过租赁方式,使得一块电池可以服务最长达60万公里,既能降低用户的购置成本,又能促进电池资产的循环梯度利用,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王晓秋表示,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转轨的大变革背景下,“双碳”目标的提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6、快讯|两年建成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10月投产 未来将共线生产奥迪

80君获悉,历经两年建设的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现已具备整车生产能力,计划将于今年10月正式投产。首款车型预计为纯电驱动紧凑级SUV车型ID4.X。据悉,上汽大众ID.4X将于10月正式投产,其海外版本的发布时间为9月23日。此外另有消息显示,在不远的将来这家工厂还将共线生产上汽奥迪首款车型Q4 e-tron。

动力方面,新车ID4.X使用两个电动机作为动力,最大功率为302马力。续航里程方面,在欧洲WLTP测试标准下为500公里;在美国EPA标准下为445公里。但在我国工信部网站上得到的申报图信息显示,ID4.X的续航里程可达555公里。作为大众集团全球电动化战略下的重要一款产品,原计划ID4.X将于2020纽约车展亮相,但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一拖再拖。而此次北京车展前上大家可以正式一睹其风采。

新能源汽车工厂是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深化合作的最新成果,也是上汽大众面向未来、实现2025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位于上海安亭,此前于2018年10月破土动工。2019年5月,各厂房主体结构封顶安装调试设备。2019年11月,MEB工厂实现首台全工艺样车下线。首款下线产品是一款MEB平台纯电动中型SUV,也是上汽大众未来投产的首款ID.家族车型。

新工厂项目总投入约170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辆。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资料显示:工厂具备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和电池装配车间,拥有车体分配中心、自动化立体高架库、试车道等配套设施。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MEB工厂,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采用了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多项技术在工厂内首次使用。新工厂也是上汽大众首个实现工业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工厂。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云等互联技术的应用,以先进的制造设备和云联技术对制造过程中的"大数据"进行精确采集、实时共享,打通信息流,实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环节互联互通,构建全业务链的智慧管理平台。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电池车间是上汽大众首个全铝电池壳体自制与电池包装配车间,规划年产能30万台。总装车间设计生产能力为60JPH,达产后完成30万的年生产量。它是目前大众汽车集团自动化率最高的量产车型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达26.2%,模块化程度和柔性更高。

正因如此,80君从相关渠道获悉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的上汽奥迪项目也将在此共线生产新车。据悉,首先投产在此工厂投产将是一款A级纯电动SUV,极有可能为Q4 e-tron。资料显示,动力方面,奥迪Q4 e-tron将搭载前后双电动机,综合最大功率为225kW,峰值扭矩达到460Nm。性能表现上,其0-100km/h加速时间为6.3s。续航方面,新车锂电池容量为82kWh,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450km,NEDC续航里程将在500km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新能源崛起,上汽还能做500强吗?

新能源崛起,上汽还能做500强吗?

2020年12月25日,阿里巴巴、高科联手上汽集团,打造互联网汽车——智己汽车。其中上汽持有54%的股权,阿里和高科各持有18%的股份。

连重资产巨头上汽也来造新能源了,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天下的变局。

在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上汽集团还能做世界500强吗?

首先给个肯定的回答:能,但情况不容乐观。

一、合资品牌带来发展

上汽集团的主要业务是销售整车及零部件等。

其中整车板块主要涵盖的是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南京汽车集团、南汽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和上海申沃客车等整车企业。

零部件板块主要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子电气、制动系统、内外饰等汽车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及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虽然上汽的总部在上海,性质是上市国企,但在研发车辆这种硬核的技术活,早期还是引进了外资的装配线。

首先说明一下,国家对合资企业有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第一类,第5条:汽车、摩托车整车制造,外资比例不超过50% 。


1984年,上汽与德国大众成立上汽大众。投资比例为:上汽占60%,德国大众占30%,大众汽车(中国)占10%。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创立的轿车合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众在新能源板块有3款车型,分别是:途观L PHEV,朗逸电动版,帕萨特 PHEV。


1997年,上汽集团和通用成立了上汽通用,旗下分别是: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中国和五菱三方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上汽持股50.1%,通用占比44%,五菱5.9%。

五菱用10%股份换来了别克凯越的技术,严谨的德国整车技术让五菱在2010年迎来宝骏汽车的问世。除此之外,上汽依维柯、上汽正大(泰国)、上汽申沃(瑞士)等公司也是中外合资企业。严格意义上来说,荣威是上汽第一个自主品牌,技术来源于之前收购的英国罗孚。

2006年10月,上汽荣威的第一款产品荣威750上市;2007年上汽收购了罗孚MG,将其打造为自主品牌名爵。


对于亲儿子荣威,上汽可以说是铆足了劲砸钱。荣威也很争气,2020年1-11月销量达到38万辆左右,上汽名爵2020年前11月也有19.5万的销量。

 2012年,荣威以低端微型电动汽车E50为起始正式迈入新能源市场。2014年国家提出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后,上汽就部署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这已经很早了,要知道蔚来当时才刚刚成立,连个思路都没有。上汽抓住国家说的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国际化战略,超前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布局AI、提供科技开放生态。

 就是说上汽是想发展新能源,但是觉得纯电模式的时代没那么快到来,就先打造一些结合传统与创新的油电混合的车型,后期再将纯电动和互联网模式加入进去。政策带来的利好。上汽荣威、上汽MG在上海地区销量激增,10月24日到10月28日仅5天的时间就卖出了近1000辆新能源车,平均1天就能卖出超过200辆新车。

8、投资超170亿,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首款车型ID.4 X正式投产

今日(10月27日), 上汽大众ID.4 X正式在旗下位于安亭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举行了投产仪式。同时该车也是这座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建设的新能源工厂的首款量产车型。ID.4 X的正式投产不仅代表着上汽大众又将新增一款全新新能源车型,更是为上汽大众的新能源战略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全新MEB平台首款车型

近年来,其实关于上汽大众ID.家族的消息一直都没有断过。ID.家族的车型都是由专为电动车设计的全新MEB平台打造而来,整车上下无论是设计还是技术都是崭新的。ID.4 X的前脸设计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大众脸”了,上扬的大灯由贯穿式的灯带连接着,为这封闭式的前脸添上了前卫科幻的色彩。得益于MEB平台创新平板式的电池模组布局方式,ID.4 X的整个轴距更长,前后悬更短,从而使车内的空间更宽敞。并且由于电池分布,使车身前后的重量近乎50:50的分配,驾控起来更平稳。

在纯电动车最重要的续航方面,MEB平台车型电池组拥有强大的拓展能力,可实现550km以上的超长续航能力。说实话,这样的续航水平大多是在造车新势力中才能见到的,主流的合资品牌中几乎是没有的,可以说上汽大众是真的下了决心在搞新能源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下线的这台ID.4 X也正是上汽大众成立36年来累计下线的第2300万零一辆整车,用一个特殊的数字记录下了这一重要时刻。

全新环保工厂,只为MEB平台车型而 

为了入局新能源,建造一个新能源汽车工厂。在造车新势力中很常见,因为人家没有啊,自己不建就只能找别人代工生产。但是对于上汽大众来说,即使不专设工厂,旗下也绝对有充足的工厂自食其力。然而上汽大众并非只为造几辆车走走过场,而是想在新能源界依然成为龙头。

上汽大众的MEB平台专属工厂总体投资超过了170亿元,采用了大众集团最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以及节能环保生产技术。新工厂规划年产30万辆整车,不仅包括未来的ID.家族的其余产品,更由于MEB平台的灵活模块化设计,未来还会有其余大众、奥迪、以及斯柯达等全新纯电动车型由此诞生。

这座专造纯电动车的新工厂除了各种高新技术,在环保方面也很有建树,这也与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十分相符。该工厂遵循了大众汽车集团的goTOzero理念,运用了高达28项环保节能新技术,实现了能源、水、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废弃物等5项关键环境指标下降20%,单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60%。更是成为了大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绿色环保标杆工厂。环保工厂造新能源车,怎么看怎么靠谱。

《车壹圈》观点

在全国排名前十的《车壹圈》看来,在新能源的浪潮中,自主品牌已经先行迈出了脚步,而在众多合资品牌之中,上汽大众不仅转型速度够快,其投入力度更是行业前列。这足以证明上汽大众电动化的转型决心,同时ID.4 X的投产以及新能源工厂的投入使用也为上汽大众实现2025战略目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探秘上汽大众新能源“未来工厂”,造车新势力可能压力山大了?

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造车新势力势头强劲,传统燃油车企虽具备更深厚的造车功底,但就新能源车型市场表现来看,说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赛道陪跑造车新势力一点也不为过。那么是不是说,面对如日中天的造车新势力,转型不易的传统车企只有赛道边缘陪跑的份?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汽大众首款全新纯电平台打造的纯电SUV ID.正式亮相,这就意味着上汽大众迈向了纯电新能源时代。而ID.车型背后的“母体”,正是上汽大众历时两年时间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工厂。

上汽大众MEB工厂,年产能30万台

两年磨一利剑,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上汽大众面对新能源风口的神速反应,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上汽大众的殷实的家底,以及雄厚的技术实力。从2018年破土动工,到2019年落成、调试,再到今年的10月,这艘具备年产能30万台,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超级母舰”即将正式出海远航。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网络上的一个段子:让你先跑29米,因为我的大刀长达30米。面对势头迅猛的造车新势力,上汽大众不慌不忙并拍了拍造车新势力的肩膀说,让你们先跑29米。然而大家都不知道,上汽大众背后有一把长达30米的大刀。那么上汽大众这把刀到底有多锋利呢?

自动化程度高,打造智能“标杆工厂”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生产已是大趋势。在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你能够看到整洁安静的厂区、井井有条的生产线、高效而有序的机器人……俨然一副未来工厂的模样。新能源汽车工厂是上汽大众目前最先进、智能的标杆工厂,投入多项大众汽车集团首次、国内首次使用的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率,保障每一辆下线产品的稳定质量。

工厂广泛应用了高度自动化装配及自动测量技术,如车身车间首次使用了机器人全自动拧紧工艺及At-line在线测量技术、油漆车间使用自动门板喷蜡机器人、总装车间应用了企业首个全自动合装平台等。相比传统的人工安装,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数字化、网联化生产,全方位数字化管理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汽车工业数字化、网联化生产制造成为现实。新能源汽车工厂是上汽大众首个实现工业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将被实时收集并传输至数据平台储存,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协同。

同时,工厂应用了中央监控系统、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生产关键指标动态管理系统、能源智能管理系统四大核心系统。这些系统将对生产线上产生的“大数据”进行监控与分析,无论设备运行、产品质量、物流、能源消耗各种信息都尽在掌握,让制造可视、可追溯、可预测。每辆ID.车都将在智能系统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中驶下生产线,带来更佳品质。

节能环保工厂,贯彻绿色生产理念

面对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生产、生活节能环保是至关重要的。上汽大众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发展步伐上迎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在生产设备、生产环节中落实绿色生产理念。新能源汽车工厂运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热电联供、余热回收、雨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技术、能源管理系统等28项节能环保措施;同时,能源智能管理系统(EMS)还会动态监测5大能种消耗,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手段,分析和预测车间能耗,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另外,凭借一系列环保技术,工厂的能源、水、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和废弃物5项关键环境指标下降了20%.同时,新能源汽车工厂还在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的绿色建筑设计评审中荣获3星标识,这也是该评审的最高星级,充分证明了其绿色环保水平。

伴随着新能源浪潮的汹涌推进,造车新势力“野蛮生长”。在大家都以为传统车企只能边缘陪跑新势力的时候,北京车展上汽大众ID.纯电SUV亮相,似乎打响了传统车企新能源市场战略反攻第一枪。而其打造的新能源“超级母舰”正式出海,也将预示着上汽大众在新能源赛道上火力全开,领跑新能源行业也是大有可能的事。


与上汽新能源汽车产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