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由于受到政策补贴下滑与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趋势。但是,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突出优势在市场上备受好评,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下滑 纯电动乘用车仍是主流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5年产销增速达到300%以上;随后仍以50%以上的增速发展。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20%和3.98%。
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构成中,纯电动乘用车仍占据半壁江山,2019年约为69.3%;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仅为0.5%。
北汽EU系列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销量王”
虽然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但北汽EU系列仍取得较好的销量成绩,2019年销量达到11.09万辆,是销量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元新能源汽车的两倍左右。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备受终端市场的好评,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等限购城市首购用户调研中,EU5购车用户满意度高达73%。
补贴减少和国五燃油车的抛售是行业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且成为全球建设公共充电设备最快的国家之一,2016年公共充电设备建设量是2015年的3倍;随后几年也以50%左右的增速建设公共充电设备。但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2019年我国大大缩减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以及2019年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间接打压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1、概述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代表着世界汽车发展风向标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其产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对策,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和健康发展.
从如下三个方向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对策: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的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发挥政府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财政投入,以及加大政府对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应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转换成本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制度.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保障性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能源发展管理机构同时明确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模式.
3、深度|透过两会 窥见2020中国车市的下半场(一):新能源汽车
在疫情爆发之初,也就是2月中下旬那会儿,我向业界的多位人士请教对“2020年中国车市”的看法。后经我系统地分析整理后得出一个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观点:2020年,中国车市将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主要受疫情影响,车市将受到重创。而车市回归正常得等到下半场,也就是下半年。
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一观点的准确性逐渐得到了验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依据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4月初时也曾预测,今年下半年的整体车市将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事实上,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均超过200万辆,可以认为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具体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4月份的月增速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单月销量更是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同比下降。
车市向好是大势所趋。尽管如此,我认为,若考虑到五一小长假以及6月的追加消费,2020年因疫情影响影响的车市会提前结束,而今年下半年的车市在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网络直播售车、厂家大幅度优惠等多因素的助推下,会更早一些。
当下时至5月下旬,也恰逢全国两会期间(5月21-28日),汽车界的代表和委员为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很多比较好的参考建议。有人说,这些车企代表/委员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为自己所在的车企谋求政策利好,多少有点“私心”所在。但我不这么认为,原因有二。第一,这些主流的车企是中国车市的主要参与者,个体的发展势必对整个汽车行业发展产生影响,甚至,某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认为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大方向的微观缩影。第二,单就这些议案/提案的具体内容来看,也确确实实是当前汽车行业当务之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讨论。
2020年两会 汽车界70% 的话题是新能源汽车
在收集到的十位汽车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中,有7位对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显然,新能源汽车已然已经成为当下和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届两会上,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建议分别有: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提出的“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的两份提案,《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也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出的《关于加快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 促进社会和谐 鼓励小型电动车发展的建议》、《关于大力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能源和动力转型升级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曾毓群对新能源产业提出《关于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引领全球能源变革的提案》和《全力推进工程机械和重卡等公共服务领域车辆电动化 打赢蓝天保卫战形成全球产业高地的提案》;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提出了关于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各企业间技术、资源协同有待提高;外资品牌汽车进入中国促使行业竞争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使用、售后、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不够成熟。
为此,曾庆洪建议: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我国汽车产业协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竞争力;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的机遇,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效发展。
政府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
徐和谊认为,汽车产业将会是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议政府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对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金融支持,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1)建议成立由政府引导资金为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资本为辅的专项电池产业引导基金,探索构建“电池与整车资产分离模式”下的产业运营模式,即电池与整车并未物理分离,可面向传统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2)建议引导基金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创新模式持有管理电池资产,并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现有补贴资金共同纳入引导基金。3)建议由引导基金为主,创建动力电池资产管理运营平台(围绕网约车等特定场景业务进行率先试点),负责全生命周期电池资产产权管理和价值运营业务,包括车端使用、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循环;4)建议引导基金与电网、化工等领域国有资本共同创建平台公司,布局梯次利用、回收再循环产业。
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
朱华荣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多方面成就,但也面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发展动力亟待转换、核心技术供给不足、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新形势、新问题。当前,新能源汽车仍然为政策主导型市场,存在私家车需求尚未激发等问题。为此,在《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朱华荣建议:审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优化顶层政策导向;改善新能源使用环境,激发消费新能源汽车动力;继续加大对使用新能源车的鼓励。
取消NEV正积分结转的相关条件限制
尹同跃认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规定新能源正积分不可结转,在新起草的《办法》修正案中,拟规定NEV正积分可结转,但设置了仅可结转三年,每次结转按50%扣减积分数量和可结转的前置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这对于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尹同跃建议取消对NEV正积分结转的相关条件限制,以提高传统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
此外,当前,新能源汽车大约三年就有非常大的技术突破,实际行驶寿命15万公里就面临着淘汰与报废,而其基础核心零部件系统,如电驱动、电机、电池、铝基车骨架等,仍具有很高的重复再使用价值。尹同跃建议:一、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高价值零部件延长在役寿命工程,将再制造归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出台政策允许整车制造企业回收低续航新能源汽车,经升级改造后视同新车销售;三、允许回收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车身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纳入再制造再回收体系。
打通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积分
尹同跃还提出,中国对于碳排放较大的商用车尚未制定积分管理政策,建议打通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积分,将轻型商用车(N1类)与乘用车双积分管理办法(基本为M1类车)相融合,统筹制定为轻型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
发展小型电动车
王凤英认为,近年来,小型电动车技术、品质不断提升,相比中大型电动车更为经济环保,更符合现阶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镇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购买能力。小型电动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行业政策、行业认知等因素影响,小型电动车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在新的历史阶段,有必要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寻求新的增长点助力整个产业持续平稳向上,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社会进步。为此,建议:确立小型电动车产品标准;制定以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给予小型电动车税费优惠;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凸显小型电动车优势。
鼓励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
此外,王凤英对氢气的发展也做了建议。
认为,氢气来源广泛,适合大规模生产、储存和运输,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发电相结合,可为交通运输和电力等行业提供高效清洁的电能和热能,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能源载体作用。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在基础研究、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制造工艺和集成控制等方面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氢能产业链、标准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上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氢能产业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急需国家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引导,解决整个氢能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一、政府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促进产品国产化;二、鼓励、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形成;三、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能源企业牵头建立稳定、便利、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四、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氢气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管理细则制定;五、制定国家级顶层氢能规划,合理规划加氢站,制定长期稳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
加大储能建设
作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宁的时代曾毓群认为,新基建的蓬勃发展,对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曾毓群委员表示,“新基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力点,而储能则是这些变革的能量基础。以锂电池为主导的电化学储能场地条件限制小、选址布局灵活,近年来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经济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完美适配5G基站建设备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对提升线路输配容量的要求。
过去十年,锂电池性能提高了3倍,成本下降了90%,在储能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条件基本成熟。但其大规模推广还存在政策和标准上的问题,如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缺乏明确和稳定的价格机制、审批和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则、储能行业标准规范尚不完善等。
曾毓群委员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将储能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储能的法律地位;建立价格机制,准许电网侧储能纳入电网规划,进入输配电成本核算;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确保储能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建设吉瓦时级大型储能示范站,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塑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推广工程机械和重卡的电动化
我国工程机械和重卡保有量近1500万台,这两类车辆油耗大,污染重,每年石油消耗量相当于2亿辆小轿车。快速推广工程机械和重卡的电动化,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打造世界级的装备产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曾毓群委员认为,在技术上,我国已经有完全能够替代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动机和部分液压传动系统,在商业模式上,通过车电分离、电池租赁模式可解决用户对购置成本、里程等担心。以 5吨装载机为例,电动化后每年可节省能源费用20万元。
总体来看,国内企业虽然在工程机械和重卡电动化产业链上有优势,但初期发展信心不足,曾毓群委员建议,一要开展示范工程加速推广应用,二要建立相关标准法规引导技术发展,三要巩固我国核心零部件的领先地位,四要制定政策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从而引导产业快速发展,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继续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的扶持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先发优势,成为了世界的领跑者。截止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由示范推广转变为产业化落地,逐步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这与国家的政策推动和扶持是分不开的。但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行业技术更新快,产品无规模效应,利润微薄甚至亏损。新政策发布,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新补贴政策的出台对企业发展也会产生压力;目前,新能源汽车几乎没有盈利空间,主要靠政策补贴支持,只有极少数企业产量达到一定规模且有实力摊销成本,可以赢取一点利润;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供应链资源紧张,成本居高不下。由于行业发展太快,产业配套环境尚不成熟,导致新能源汽车整体供应链资源紧张,汽车厂商抢夺资源的状况也较为明显,造成核心零部件价格居高不下。3、新能源汽车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二手车残值率低。
由于受众面窄,产品本身不易流通,外加三电系统老化、补贴政策和产品更新换代等因素,三年车龄的新能源汽车综合保值率仅为47.5%,整个产业体系仍需进一步提升。4、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足;已建成的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在郊县等偏远地段,中心城区的数量相对少,充电基础设施空间分布不合理;充电桩的维护不到位,部分地区出现“故障桩”、“僵尸桩”。要支持新能源汽车稳定发展,必须打破充电基础设施的制约。
新能源汽车产业才刚刚起步,面临的问题更多,成本高、品牌溢价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底子薄等因素,2020年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会面临着停滞或倒退。基于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今年疫情的影响。
为此,方运舟认为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建议:1、大力推进对公市场使用新能源汽车。2、放开城市新能源汽车限购指标。3、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市场。4、积极推进路权、电价、停车、高速收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5、延长国补政策退坡时间,加快资金结算。6、给予金融、税费及资金支持。7、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专项研发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升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国新能源市场车企竞争格局有哪些特点?
有一半的合资车企都已有新能源的车型投放市场。
80%以上的自主车企都已有新能源的车型投放市场。
5、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同时,财政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建设给予支持。除了这些,这份《规划》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做了哪些新的部署和规划,一起来看看。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取得重大土坯,汽车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届时,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kWh/100km,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的便利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300Wh/kg,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了4.9kW/kg,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的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参与其中。
充电将会更方便、更便宜
随着纯电动车型平均电耗的降低,其日常的使用成本也将随之降低,同时,《规划》提出将综合运用峰谷电价差、电动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更合理高效的用电,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用电成本。
此外,政府财政将对充电电桩建设给予支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并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
2019年,国内的汽车总销量为2577万辆,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预计在500-600万辆。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车型,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实现商业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
根据专业媒体的分析,未来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40%的复合增速,与之相关的锂电池行业也将迎来大幅的增长,2019-2022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2.47%,最大市场容量达到402.6亿元。
写在最后:《规划》的出台,既是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也是对新能源行业的有力支持,必将推动行业更快速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深度:从2019年的天齐锂业动荡,研判中国新能源全速大发展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制定趋于平缓,车用动力电池的污染和回收问题及中国锂矿藏锂行业发展实际情况,锂电材料头部选手天齐锂业在2019年亏损28亿元,300亿元有息负债压顶,还出现股价大跌流动性紧张。
援引广州日报2020年3月31日发布的《天齐锂业去年亏损超28亿元》一文部分内容:天齐锂业还在跌!截至3月30日,天齐锂业股价跌至18.41元,跌幅超9%。而2017年9月,天齐锂业的股价曾站在61元的高点,如今最新股价不到巅峰时的三成。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综合多方琐碎信息研读分析,溢价收购智利SQM23.77%股权,按照171亿美元估值收购,估值按照7.42倍pb溢价收购,而2017年碳酸锂市场价格最高约为16万元每吨,目前碳酸锂市场价格不足6万元每吨。由于投资资产减值导致的溢价降低,资产减值22亿元。对应的溢价收购产生的各项成本以及澳洲以及智利的相关税收政策增加企业税收开支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作为中国锂电原材料龙头企业,控制全球优质矿产资源是最重要的工作,收购澳大利亚泰利森51%股权,收购智利SQM23.77%股权,是基于长期看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领域发做出的决定。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制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度退坡(最高达75%)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首度出现负增长;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爆发,1、2月连续两个月平均增速超过90%以上,部分国家最大增速超60%,欧洲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已成定局;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美国两大新能源起车市场受短期疫情影响产销量受挫,欧洲3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停滞。但是新冠疫情影响都是短期的,长期看新能源汽车高增长是必然的。
除去资产减值、税费、资金成本等短期问题,中长期看收购泰利森以及SQM对于持续稳定的控制全球核心锂资源,都是极具价值的。泰利森锂辉石矿提锂全成本不到4万元每吨,SQM盐湖提锂全成本仅不到3万元每吨,相较于国内部分企业(江西锂云母约6万元左右成本)成本优势极其明显。
当下,天齐锂业遭遇的亏损和债务等危机,就必须要与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和补贴政策整体研判: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的问题,全球动力电池在以中国的宁德时代,南朝鲜的LG化学、SK、SDI,日本的Panasonic等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一同努力下,以高镍8系列(NCM811)为主要发展、9系列(9:0.5:0.5)为前瞻探索方向的动力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2020年,宁德时代已经投入量产的高镍NCM811正极材料,采用CTP无模组封装技术的三元电池系统重量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实现了乘用车最大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800km,平均续航里程超过600km以上的水平,同时,由于钴金属比例的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成本将降至700元/kwh以下。
备注1:搭载技术指数相对保守的宁德时代CTP三元电池系统首款车型为BEIJING品牌的EU5 R550系列最新改型。
2020年,比亚迪在3月召开线上发布会,真实对外推出超级磷酸铁锂电芯+CTP无模组封装技术的刀片电池系统。由比亚迪旗下独立的佛迪分公司负责动力电池和涉及新能源整车核心技术研发、量产及对外销售业务。这意味着将安全作为基础方向牵引的刀片电池,将面向全球范围主流整车制造厂商(比亚迪与丰田组建的合资公司首款车型获将应用刀片电池系统)。
备注2:搭载能量密度160Wh/kg的刀片电池系统首款车型,为比亚迪6月推出的“汉”车族(包括EV和DM)。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有理由认为:
截至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较于全球汽车产销量不到2%。在2020年晚些时候至2021年中,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紧凑级车型成本将基本与对应燃油车型成本区域一致,全球新能源汽车爆发即将到来。
随着三元锂动力电池成本进一步下探,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最高800公里以上,符合最新中国国标350千瓦快充技术(车载端)逐步普及,以及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上(充电桩端)的全面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将会大幅度的提升。
由于补贴政策的弱化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再次回归,安全性更出众的“铁电池”出货量反弹,成本优势凸出性能不足,中国及全球范围新能源整车发展趋于更加理性和平稳,具备与传统车直接抗衡的根本。
2020年预估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左右的水平,增长率超过50%。2021年增长率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以及全球范围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将正式开启。
因此,与中国及全球新能源行业正转入良性且全速发展息息相关的天齐锂业于2019年遭遇的危机,不必过多解读。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解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利与弊
查看——格润清洁能源网 新能源汽车频道
有关新能源的政策解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