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难点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技术难点浅析及解决方案
1. 概述
随着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汽车电机控制策略的复杂性和可靠性日益提升。整车厂以及供应商对新能源控制器的开发环境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新能源汽车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可让工程师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对整车控制器(HCU)、电池管理单元(BMS)、电机控制器(MCU)、功能的验证。还可以模拟实车测试中遇到的所有工况范围,在实车试验之前即可对ECU功能进行全面测试。
本文将提供针对新能源车辆的HCU、MCU以及BMS三个控制器测试的解决方案。 2. 技术难点
针对BMS的工作电压测试、单体电池电压、温度测试、SOC计算功能测试、充放电控制测试、电池热平衡测试、高压安全功能测试、通讯测试、故障诊断测试等等一系列测试,OEM面临着诸多挑战。
采用真实的电池组测试BMS有着诸多的弊端:
1) 极限工况模拟给测试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例如过压、过流和过温,有可
能导致电池爆炸。
2) SOC估计算法验证耗时长,真实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耗时一周甚至更长
的时间。
3) 模拟特定工况难度大,例如均衡功能测试时,制造电池单体间细微SOC
差别,电池热平衡测试时,制造单体和电池包间细微的温度差别等。 4) 以及其他针对BMS功能测试,如电池组工作电压、单体电池电压、温度、
SOC计算功能、充放电控制、电池热平衡、高压安全功能、均衡功能、通讯、故障诊断、传感器等一系列的测试,OEM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MCU在研发过程中涉及被控对象的仿真。而电机本体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其各物理量(如磁通量、感应电动势、电磁力等)的交互变化速度远大于机械系统的力与速度的变化,为了保证较高的仿真精度,要求模型的仿真步长要远小于一般机械系统模型的仿真步长。
2、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好不好,学起来技术难度大不大?
很不错的,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就导致了汽车市场对专业的技术人员的需求加大,所以汽车行业就业情况也是和不错的,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比较有前途的专业,学习这个专业需要找一家有实力教学环境和质量优越的院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3、新能源汽车专业难学吗?
新能源汽车技术都是以传统汽车技术为基础的,只要您认真学习,多参加实践,相信几年后就会成为一个专业人员的,没有捷径可走。
4、电动汽车设置p档难度在哪里
电动汽车不需要传统的变速箱 自然也就不存在P档
5、新能源汽车技术难不难学?
新能源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70%。建议有到专业的汽车学校系统的学习,在全面学习燃油汽车维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汽车纯电动新能源技术模块做深度学习和培养;(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驱动系统、新能源整车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故障与排除等),如果感兴趣可以到学校实地了解咨询。
6、电动汽车好开吗
每次说新能源汽车,大家都问我纯电动汽车算是新能源汽车吗?所以还是用电动汽车来写感觉比较舒服吧,省的大家总纠结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不过说真的,纯电动汽车能不能火起来真的是个难事。和一些朋友在聊天的时候也问过那些开奔驰E级、宝马5系等车主,为什么他们现在换车从来不考虑纯电动汽车,毕竟他们可是真的不差钱,尤其是有的朋友家里奔驰就3、4辆,说他们买不起纯电动汽车还真是开玩笑。后来总结了下有钱人不买纯电动汽车的原因,实际上只有三个,但是每一个似乎都有道理。
第一个:充电慢
别觉得现在有所谓的快充技术就觉得纯电动汽车有多值得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所谓的半个小时快速充满80%左右的电量真的那么好吗?和以前的老款纯电动汽车比起来的确是快了很多,但是别忘了这不算排队就需要半个小时,而且这是一辆车的充电时间,你觉得需要多少充电桩才能够用呢?除了这方面因素,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那就是电池的使用寿命,我们都知道手机也有快充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对于电池的损耗多么严重,貌似至今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没有具体的说法,也就是说真的用两年快充导致电池出问题的几率有多大,谁也不知道。至于有人说的慢充,只能说希望你家有地方充电吧。
第二个:安全性
这里不是说纯电动汽车不安全,毕竟燃油车还有自燃的呢,所以这种概率问题我们不能一下子就否定纯电动汽车。但是相比燃油车,我个人总觉得纯电动汽车新车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真的用3、5年之后呢?电池老化是否会带来其他安全隐患呢?说不好,也不好说,所以很多有钱人更在意的是未来电动汽车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很多人会质疑我是否危言耸听,我只能说意外时刻都有可能发生,手机电池都可能出现问题,换到汽车上面就会一点问题没有吗?至少我个人更愿意等等看。
第三个:贬值率
谁都知道纯电动汽车保值率低,有的纯电动汽车的3年保值率甚至低到20%,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据。有人可能说有钱人会在乎保值率吗?我只能说大多数的富一代的钱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没几个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所以说他们可能比你还在乎保值率。而且随着纯电动汽车的不断增多,新车价格势必越来越低,这个时候除了必须要买的人,很多人实际上并不是很迫切需求纯电动汽车。总体来说,如果没有什么迫切需求的话,我个人还是比较建议2、3年之后再买纯电动汽车,目前包括充电桩、技术等多方面都是有待提升的。
7、电动汽车专业好学吗?
为什么要单一的只学习电动汽车专业呢,学习汽车专业不好吗,汽车行业前景这么好,应该趁这个时候学习。择校的时候选一个专业类的汽车院校,多实地考察一下,再选择。
8、新能源汽车学习难度大吗?是对电子电器是重点
新能源汽车学习难度事实上应该比较大。
想学到技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咱们选择的学校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有这个行业的带头人,不但能交给我们好的技术。主要的是能给我们这个行业指明方向。
第二个就是这个学校能满足咱们的实践的需求。
9、新能源汽车发展难度是啥?
一是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但是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仍然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也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存在着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双向矛盾。
二是政策体系仍需要完善。在货币化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的情况下,使用通行便利等后续接替的政策需要提前研究,抓紧布局。国家部委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支持政策的衔接还不够充分。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设置地方目录,导致消费者选择车型空间大大的压缩,造成了市场的割裂,抑制了发展的活力。
三是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从动力电池来看,高端产品与国外的差距不大,但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在先进技术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保障以及国际化发展方面,与跨国企业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整车来看,真正意义上新一代纯电驱动的平台大多还没有纳入企业的研发计划,已有的平台大多是利用原来燃油车进行的改装性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还亟待完善。
四是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的缺失,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车辆保值率低,影响新车市场的长远发展。
此外,虽然双积分办法已经发布,但是部分企业还面临着较大的达标压力。以2016年为例,123家汽车整车企业当中,有42家没有达到燃料消耗量标准的要求。其中,也有产销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少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布局方面,距离2019年和2020年积分比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