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能自动充电吗
油电混动有两种类型。
标准的油电混动:可一边行驶一边给电瓶充电。
插电式混动:消耗电瓶电量,基本不充电。
我们用丰田的雷凌双擎油电混动做例子,在汽车滑行阶段驱动电机就转化为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给汽车电瓶充电。雷凌电瓶的续航里程是40公里,但由于具备了充电能力,所以,只要电瓶显示正常就无需充电,不需要随时充电。
而对于插电式混动来讲,如长安福特蒙迪欧2018款插电式混动,由于驱动电机不具备给电瓶充电的能力,所以,电瓶的电量一直处于只出不进的消耗状态,所以,几乎是每次出行前就需要充电。
2、电动汽车能在自己家里充电吗?
3、新能源汽车有哪几种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主要分为:电动汽车快充、电动汽车慢充、电动汽车换电三种模式。慢充模式:采用较低的电流为车用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一般在3小时以上。优点是充电电流和功率都较低,对电动汽车电池寿命影响和对电网冲击都较小;缺点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有紧急电能补充需求时难以满足。
快充模式:是在电动汽车停车的20分钟~2小时内,以较大电流为其提供短时快速充电服务。优点是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效率,节约时间;缺点是对动力电池组产生巨大电流冲击,会降低动力电池组的循环寿命,电池组成本相对较高。
换电模式:直接用充满电的电池组更换能量已耗尽的电池组,更换所需时间约10分钟,电能补充耗时最短。优点是能够快速补充能源,克服电池续航里程短等问题,不需要在城市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充电设施建设;缺点是主要在于其技术并不成熟,存在安全性和可靠。
4、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吗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利用三眼插座,使用充电线进行充电:
使用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标准插头插座,直接在家中充电,约8-10小时可以充满。
家庭用户使用的三眼插座有10A和16A两种规格,16A插头与插座的尺寸会更大一些。上汽新能源车随车配送了一根充电线,一端连接三眼插座,一端连接车辆充电口,即可实现充电。
上汽配送的充电线是16A规格的,因此无法插入10A插座,千万不要使用各类非标的转接插头,以免带来安全风险。
使用交流充电桩进行充电:
将电动汽车直接在电流更大的交流电网上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充电时长约4小时。
慢充充电桩功率通常为3.5kW和7kW,该值取决于车载充电机的额定输入功率。就单相交流充电而言,目前车载充电机的额定输入电流分为16A和32A两大主流,则有16*220≈3.5kW、32*220≈7kW。
车载充电机能智能识别接入的是三眼插座还是充电桩,即使车载充电机的功率是7kW,也会智能地将充电功率限制在接入线缆可承受的范围内,确保充电安全。
以上两种交流充电属于“慢充”,慢充充电时间长,交流电源由功率较小的车载充电机转换成直流给电池充电。
使用直流充电桩进行充电:
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或直流电网时,使用了带控制导引功能的直流供电设备。市场上一般只有纯电动车才配有直流充电功能,就是我们所谓的“快充”。
快充充电时间短,由大功率非车载直流充电机直接输出直流给车辆电池充电。市面上的快充桩功率从30kw到超过100kw不等,一般充电也从十几分钟到2小时不等。
在快充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和电动汽车经历了握手阶段、配置阶段、充电阶段结束阶段。快充对于安全、电池寿命、基础建设、运营维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会有新的充电技术不断出现,新能源车充电会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为新能源车实现便利性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会有新的充电技术不断出现,新能源车充电会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为新能源车实现便利性提供有力保障。
5、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几种
新能源车充电的三种方式:
1、市电充电方式,用16A插座。
2、 使用交流充电桩进行充电。
3、使用直流充电桩进行充电。
6、新能源汽车自家能充电吗
可以的 新能源汽车充电分快充和慢充,慢充是用220V的交流电充6到8个小时,快充一般需要非车载充电机提供700V以下的直流电,在3个小时以内充满,时间可以降到20多分钟,但是对电池的寿命影响很大,所以不建议太短的时间内充满电。
7、新能源汽车能自动充电吗
据悉,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小组讨论中透露,“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我国已接近60%。”2017年我国完成产销77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有望突破120万辆。
可别小瞧这些数字,战略意义却很重大。徐和谊表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70%,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了外购石油的一半。因此,选择一款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使用方案,兼顾老百姓的使用需求,自然就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有观点认为,发展使用电能也会产生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病”。徐和谊回应称,我国的电能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风电、光伏发电和核电正在发展,电能污染会越来越少。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燃油车技术与国外汽车工业的差距就在内燃机和变速箱上,这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软肋。”他坦言,从燃烧效率和排放指标来看,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我国已经很难超越。从战略上来看,我国汽车工业选择了“换道超车”,把目光放在新能源汽车上,巧妙绕开了内燃机和变速箱的技术瓶颈。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他表示应该有一定的自信。我国起步较早,相关技术基本上与世界最高水平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处于领先位置。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徐和谊分析认为,省钱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纯电动车所产生的费用相当于燃油车的1/6。其中,从每百公里耗电指标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平均值在12度电左右,在北京的充电桩充1度电约1元,而燃油车每百公里耗油在七八升左右。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目前遇到的问题还是充电。“前几年是建充电桩难,现在矛盾往深层次演变,是小区的电力系统容量不够,亟须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起来比较难,未来可能成为新增的‘城市病’。”徐和谊表达了担忧,改造问题单靠某一家企业无法解决。
其实,预防新的城市病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不矛盾。徐和谊透露一组数据,如今,85后、90后是重要的新增汽车消费群体,占到国内汽车市场一半左右的消费量。新的消费群体产生,也会带动汽车消费理念变化。“比如很多年轻人认为,不需要自己买车,只要能用车就行。”徐和谊据此分析,共享汽车未来会成为主流。
在他看来,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是两码事,“不是随便路边一停就行”。据介绍,北汽集团与滴滴合作打造了一种新的汽车租赁模式,在线上就可以实现约车和租车,到时候有人会把车开到家门口,如果带司机也可以租赁,甚至可以实现合租,模式非常多样化。
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而言,续航里程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情。“花的40%的钱,是买了那块电池。”徐和谊说。
“电池模块平均重400公斤,相当于车底下拉着一个‘铁坨子’。”徐和谊打了一个比方,如果一味地增加电池模块,能跑800公里的纯电动车都可以造出来,但这样却失去了低碳环保的意义。有的企业是为了吸引眼球,片面追求高续航里程,然而电池越来越重,车拉着一大堆电池跑,耗电量也越大。
有年轻消费者表示,买了2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可是过一段时间发现,续航里程更长的车又出现了。徐和谊回应:“续航里程并非越长越好,选择你适合的续航里程是最经济的,钱还是要花在刀刃上,电池可不保值。”
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在徐和谊看来需要转换思路。他谈到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池模式”,汽车销售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车电分离,解决续航里程不足和“充电难”问题。如果汽车电力不足,可以开到换电池站换一组电池。如今,换一组电池只需要两分半的时间,技术非常成熟,可弥补充电桩建设不足的问题。网页链接
8、新能源汽车,充电都有什么功能?
便携充电,使用随车附带的便携充电线连接家用插座充电;
家用充电,用户购买电动汽车都会附赠一个家用充电桩;
公共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