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汽车来了,但是前景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是啊,共享汽车是共享经济的衍生品,和共享单车一样成为了新的热点出行方式,如今多个城市都不断出现共享汽车,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扶持,行业投资前景一片大好。
据《全球及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共享汽车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的不成熟,例如运营成本太高、电池续航里程有限与充电桩基础设施布局不完善、停车难题等都会抑制新能源汽车租赁的发展。
但是尽管面临多种问题,但是新能源共享汽车作为投资的下一个风口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这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2、共享电动车发展前景怎样?
——原标题:2019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分析:车企纷纷加大资本投入,服务、运营方面亟待改善中国共享汽车将驶向何方?
风靡一时的共享汽车,近来有些步履维艰。近日,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旗下的共享汽车品牌Car2go宣布,将于6月30日全面停止在中国运营。而在此前,友友用车、EZZY等国内共享汽车平台也陆续宣布停止运营。与此同时,仍在运营当中的共享汽车平台日子也不太好过——停运、押金难退、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成为用户集中投诉的焦点。面对困境,共享汽车将驶向何方?
车企重金投入发展
共享经济作为新经济模式的代表,逐渐渗透进生活的各个角落。共享汽车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品牌纷纷投入共享汽车市场,试图从中分一杯羹。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从2017年开始,新注册的共享汽车企业数量逐渐增多。截至2018年6月,国内已注册的共享汽车企业超过400家,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已超过10万辆。
在市场规模方面,2016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仅仅达7.9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8.2亿元,较2016年增长130.38%。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6.5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75亿元,同比增长105.48亿元。并预测在2020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2016-2020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有车企纷纷投入重金——2019年5月28日,“东风出行”首批1000辆共享汽车在武汉投入运营。而在此前几年,一汽集团、长安集团、上汽集团也各自推出的分时租赁等共享汽车产品。民营企业重庆力帆和长城汽车也发布了“盼达用车”“欧拉出行”等共享汽车品牌。
此外,不少新能源车企和互联网公司也加入共享汽车阵营。如格罗夫氢能汽车公司日前宣布今年将在重庆生产200辆面向分时租赁市场的氢能汽车。今年3月,苏宁、阿里、腾讯等企业携手一汽、东风、长安,共同出资97.6亿元打造T3出行公司。
尽管各方对共享汽车的未来满怀憧憬时,但有专家表示,共享汽车大多仍处于大规模投入期,没有盈利,一些运营成本高、服务能力差的企业难免被淘汰。
“共享汽车与市场真正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目前存在着资本认可但市场不认可的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
运营问题频发
随着共享汽车的大规模布局和投入,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新手司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停运、押金难退、用户体验差等问题频频出现,成为影响共享汽车发展的问题。
近日,在湖南湘潭,一名23岁的大学男生驾驶共享汽车与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相撞,婴儿车内年仅1岁6个月的男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该男子在5月中旬刚刚考取驾照。同样的事故在多地都曾发生。
冒名租赁等问题也屡次出现,虽然很多共享汽车平台采用人脸识别、全程录像、定位等方式明晰出租方和承租方的责任,但仍存在漏洞。
车况不佳、存在安全隐患,同样是共享汽车的通病之一。继共享单车后,共享汽车也出现了汽车质量难保证的问题,用户不爱惜车辆、乱停乱放、拒绝处理违章甚至恶意破坏等行为屡见不鲜。
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宁海介绍,2018年其受理的共享汽车相关投诉超过1200件,主要集中在计费混乱、押金难退、索赔繁琐、商家推诿等方面。
发展需要时日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预测,2030年前中国共享出行市场将以32%的年均增速快速扩张。虽然共享汽车发展前景看好,但多家共享汽车平台的退出,无疑给共享汽车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姜奇平说,共享经济应当是对闲置物的再利用,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是不断地“生产”共享物品。专家表示,“烧钱”和过度投放等方式虽然能够抢占市场地盘,但弊端却不少。大肆投入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收入又难以支撑成本,运营就难以持续。
此外,共享汽车在服务方面也有待改进。“共享汽车想要突出重围,在用户体验、设施完善方面仍然需要不断改进,政府和社会也需要不断地完善政策和提高共享意识。”姜奇平说。
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共享汽车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如共享汽车大多布局在人流密集区域,这些区域普遍存在道路资源、土地资源、充电设施稀缺等问题,如何破解停车、充电等难题,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共享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3、共享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将面临哪些问题
1、车辆损失定责问题;
2、车辆违章处理;
3、同行、滴滴和出租车行业的恶性攻击;
归根结底还是国民素质问题,就像共享单车刚出来的时候一样,等慢慢大家都接受了,问题就好解决了。
4、长安汽车与哪几家企业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产业呢?
一共有三家央企和以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长安汽车是其中一家。
长安汽车、一汽、东风三大央企汽车集团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来自互联网、金融、零售行业的头部公司,将涉足新能源共享出行产业。
3月22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000625)发布公告称在南京签订协议,与苏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 深圳市腾讯从新出行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腾讯”)、深圳世嘉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嘉利”)、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阿里”)、无锡飞叶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飞叶”)、咸宁荣巽智慧出行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荣巽”)、南京恒创云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恒创”)、南京领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领行”)共同投资设立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 ,总份额为97.6亿元。其中长安汽车认缴出资额16亿元。
公告称,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设立后,拟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组建出行公司。 “本合伙企业仅投资出行公司,不从事其他业务。出行公司由三大央企汽车集团联合互联网、金融、零售等行业头部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项目以打造网联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新生态’为目标,以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高安全、高效率的出行和更加愉悦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出行服务企业。 ”
公告显示,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为:从事非证券类股权投资活动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不含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限制和禁止的项目;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募集和发行基金)。
公告显示,一汽、东风、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的认缴出资额均为16亿元,出资比例均为16.39%。此外,苏宁认缴出资17亿元,出资比例为17.42%;腾讯、阿里、无锡飞叶、荣巽、南京恒创共同认缴出资22.5亿元,出资比例为23.06%。
如能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5、大家来说说新能源共享汽车的前景。
新能源汽车虽然目前传统汽车还是市场主导。但是,传统汽车一直饱受节能减排的诟病,所以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为此国家前期有很多补贴政策。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汽车电动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特斯拉就是走在前面的榜样。
共享汽车时代正在悄悄来临,摩拜单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6、投资33800元买共享电动汽车运营一年回本是不是非法集资?
很像,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市场,就敢做出这样的承诺,这样做除了忽悠人,赚钱的可能性很小
7、共享汽车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共享汽车前景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有一大部分人想开车或者出行上下班需要用车,或者迫于各种问题,买车还没提上日程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前景完全OK,毕竟在中国,出行共享是很常见的,这也是为什么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即将兴起的原因。
但是,要等到共享汽车真正兴起时,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首先,既然要做共享汽车,照长远发展来看,汽油车肯定不如电动车好,但是电动车那些众所周知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且相关的配套设施,例如充电桩的布置,停车点的修建等等都需要一系列的时间去建设。所有基础问题解决暂不考虑的前提下,共享汽车该怎么运营,才能保证运营商的利益,又成了一大问题。如果单靠用户租金,收支平衡都很难达成。再者就是后期的维护问题,简单来说,维护问题完全可以参照共享单车,共享单车都是需要维修人员夜间出动。那共享汽车维修起来总不能在路边维修吧。维修也是一大问题。最后就是车内环境卫生问题,是大家都可以做到,但是不自觉的人也不少见不不是么。
总的来说,共享汽车发展前景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去克服这些相关的运营问题才是难点。这也是共享汽车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8、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趋势 但共享汽车我们真的需要吗
可能你不需要,需要的你不知道。
共享汽车是一种新型出行方式,出行是刚需,再加上共享汽车大多为新能源车,节能环保,而且共享汽车可以有效的减少路面车辆,提升车辆的使用效率,降低社会公共资源被占用,绝对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认为共享汽车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未来的终极阶段将会是无人驾驶。汽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不再是个人占有的东西了(奢侈品车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