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云、马化腾这次落后了?“共享汽车”已经被人抢先了!
共享汽车想要“飞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共享单车那么简单!
东风来了!6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共享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

一、这无疑向共享汽车领域 注入一剂强心剂
《意见》发布后不久的6月1日,共享汽车项目“一步用车”,便宣布获得上市公司多氟多集团1.3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小马用车 获惠友资本和OPPO融资
6月12日,共享汽车项目“小马用车”(英文名: Ponycar)宣布,B轮融资1.5亿人民币,投资方为惠友资本和OPPO手机,华峰资本跟投。
惠友资本的老板可不得了!他是比亚迪集团创始人之一杨龙忠,OPPO则是国内知名的智能手机生产商,作为明白人,你瞧瞧背后会发生什么?

小马用车投资人、比亚迪创始人之一杨龙忠
二、小马汽车主攻一线 刘逸洵有BAT背景

小马用车创始人刘逸洵,广东潮汕人。 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阿里巴巴、腾讯,并创办过“嘟嘟巴士”出行平台,堂哥觉得他身上BAT味道很浓,年少英发。"小马汽车"英文取名为Ponycar,有一段小插曲非常有意思。
在刘逸洵心里,马化腾是偶像级的榜样。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英文名叫Pony,刘逸洵在项目取名时想了无数名字都不好,最后突然想到自己的偶像名字,干脆就用Ponycar,向偶像致敬,不知马化腾知道后是什么表情?(好小子,投!)

马化腾 英文名Pony
创业重在把握时机。在刘逸洵看来,电动车是国家发展的方向,牌照也不受限制,而因为依然享受国家补贴红利,供应端补贴也会反馈到用户身上。
本轮融资1.5亿距离小马用车天使轮5000万融资才过去短短三个月,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的成功融资,小马用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小马汽车”在深圳的实践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商业模式,这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它采取的方式是在深圳这个一线城市进行最小商业闭环(MVP)的打磨,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整体盈利。之后战略是从一线城市,打到二线城市。
接下几个月,“小马汽车”将布局进驻北、上、广、深(扩大投放)四个一线城市,并按照之前已经验证和积累的商业模式进行复制推广。这就是它不断成功融资的秘诀法宝哦!

三、一步汽车重兵放二线 CEO田海玉懂行
一步用车的创始团队均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十多年,CEO田海玉在汽车行业从业12年,曾在整车厂从事设计、供应链工作,后又转战汽车后市场,并在A股上市公司担任多年COO。

一步用车CEO田海玉
田海玉透露,一步用车的目标市场是600万以上的二线城市,以及在二线城市100-200公里辐射区域内的三线城市,在每个区域都会深耕。而一线城市的停车位资源稀缺,会存在一些非常规竞争对手,不宜现在进入。
四、 知豆江淮海马汽车 3年内投放10万辆
一步用车,目前采用知豆、江淮、海马等新能源汽车,车辆品牌还会递增。2016年11月,一步用车现身郑州,投放共享汽车4000多辆,于今年4月在合肥投放300多辆,并正在宣城、宿州试运营。

2017年,一步用车计划向郑州、合肥以及6-7个周边三线城市投放5000辆共享汽车,布局网点超过200个,并计划在3年内投放10万辆。

一步用车的A轮投资方多氟多集团是一步用车知豆电动车的最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供应商。一步用车的发展,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多氟多的注资能促进一步用车的快速扩张。
共享汽车的市场机会
“互联网创业孵化平台”天搜堂哥认为,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车位紧缺,养车成本高,大量“有照无车”的用户无车可开,在公交的便利性和私家车的舒适性之间,缺少兼顾两者的产品。而这,就是共享汽车的绝大商机!
2、马云在“云栖”谈大数据 数据是未来新能源怎么看
马云是在睁眼说瞎话,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能源,能源就是能量之源。是可以用来驱动机器工作的东西。最直接的体现是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比如说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所以现在只要是使用到能源的都是热驱动。再谈谈大数据,你看大数据能驱动汽车吗?能炒菜吗?能发热吗?就是个虚拟的东西,反而大数据的产生是消耗能源而不是产生能源。所以大数据绝不是什么新能源。可能是马云想说未来大数据和能源一样重要,没了大数据,很多机器都不能工作。以后的人工智能,都是要基于大数据的,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飞机、供电、甚至是普通的红绿灯,大数据可以分析十字路口的通行情况,来自动调整红绿灯的变化。提高通行效率。没了大数据,机器就没法工作,或者效率大大降低,大概是这个意思。但是说是能源,绝对是头脑发热胡说。只能骗骗中小企业者和那些不知道大数据是什么的人,听到高大上的名词就自然而然的觉得很牛逼,很厉害。就像九几年的时候,我一度相信计算机是万能的。
3、马云无线充电的纯电动SUV续航500公是真的吗?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之前,上汽荣威推出了一台非常高大上的概念车“光之翼”,也就是荣威Vision-E概念车。这是一台纯电动的SUV车型,外形非常有想象力,内部的科技含量也是非常的高。产品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大。和荣威RX5一样,这台车也是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合作的产物。

其实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的合作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两方合作推出的RX5在市场上就很火爆。上汽的造车技术再加上阿里巴巴的IT技术,双方可谓是强强联合。
这台概念车车身腰线流畅,在C柱部位向上抬起,融入造型非常立体的尾灯,形成了尾部上翘的设计。整个侧身前低后高,车尾底部还设计了扩散器,使得车子看起来运动感强烈。

内饰一样的非常惊艳,两侧前门和中控台有一个游艇般包围式的设计,效果不错。概念车的内饰由Alcantara皮质、Nappa皮质、金属和水晶材料搭配而成,一块14寸竖置的曲面LED大屏幕颜值很高,至于车载系统就不用说了,肯定是阿里云OS,无缝接入支付宝哦。同时还设计了3D虚拟座舱系统,结合AR虚拟现实技术,将车子打造成了一个可以移动的大型家用电器。不过它不像特斯拉的那种纯粹的科技感,这台车子将科技和人文结合的很好,这才是代表未来的汽车设计风格。

动力方面,该车采用了双伺服电机,组合成为一套智能四驱系统,使得车子的0-100公里每小时加速时间低于4秒,续航里程大于500公里,并且充电15分钟就能行驶250公里。是不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别急,这车最大的黑科技居然还不是这些,而是一套无线充电系统,在车位上安装无线充电板,只要车子停在车位上就能进行无线充电。要知道这个技术欧美国家还处在研究阶段,目前还尚未量产。
其实电动汽车原本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个世纪就有,但是一直以来在续航和价格之间很难有一个平衡。原来在国内电动汽车领域除了比亚迪之外鲜有人进入,可是自从埃隆马斯克推出的特斯拉MODEL S在市场上火起来之后,一个又一个团队接连宣布进入这个炙手可热的市场,就连格力的董明珠这个既不是汽车行业又不是IT行业的大姐也开始造新能源汽车了,何况马云这样一个中国版的“钢铁侠”呢?

马云会像淘宝改变生活方式、支付宝改变银行一样,又一次在汽车界掀起一场狂风,不过,我等最关心的还是价格。
4、新能源汽车进入下半场,新势力如何破局?
新能源汽车进入下半场,新势力如何破局?

会上主要宣布四件事:
一是发布全新产品品牌“同创”;二是发布了“同创”旗下首款产品、联合中国一汽共同研发的紧凑型电动车MEV100;三是公布线下销售品牌D.BOX全面升级更名为“新特电家”;四是明确表示,未来新特汽车将聚焦在国内西南地区发展。

此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32/1790/1500mm,轴距为2652mm,利用中国一汽现有产品平台联合研发,可实现400公里续航、6-8小时满电体验。据悉,该车未来主要投放于全国出行市场,面向C端个人消费者的投放体量则较小,新特方面称其将于近期上市。
在销售模式上,新特汽车线下销售品牌D.BOX将正式升级并更名为“新特电家”。此前新特销售模式一直以“线上商城+线下D.BOX体验中心”为主。区别于传统4S店商务销售的概念,D.BOX是定位于销售、体验一体化的终端模式,体验中心以“科技、生活、美学”为主题,希望让消费者在休闲轻松的场景下完成整个消费过程。而此次更名后,这一销售模式将在产品、服务、规模上进一步升级。

事实上,新特汽车与西南地区几大主要城市的绑定一直很密切:新特汽车起源于贵安新区,B轮融资获得重庆长寿区相关产业基金的领投,并与成都政府成立启能公司。而以贵安、重庆、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近年来发展迅猛,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贵安新区作为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发展潜力巨大,重庆和成都人口总量与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前列,总体来说,新特汽车在三地政府资源和市场方面都拥有一定优势。
创新突围的基础。”目前,新特汽车在电动、智能、出行和充电四大模块的创新模式下已经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按照相关规划,未来新特汽车将持续发挥产品、区域资源、智能互联和渠道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融合创新的产品研发模式、全面升级的新特电家以及聚焦的西南战略,突围新能源汽车市场。
5、2021上海车展:转型已然打响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爆发期
上周启幕的2021上海车展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在多年发展与技术积累之后的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在本届车展上可谓大放异彩。新能源汽车在产销两方面也是逐年增长,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在销量上更是创下新高,销售量到达了51.5万辆,实现了280%的增长,可见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是越来越高。不仅是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众多的合资品牌也全面投身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当中,要在行业的转型期中站稳市场脚跟。
上海国际车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所以本届车展中集中亮相的新能源车型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看看这几款集合了个性、科技与未来感于一身的重磅新能源车型。
一汽红旗E-QM5
在新四化的大背景下,红旗旗下的新能源车型也是“英雄辈出”,比如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红旗就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纯电动轿车红旗E-QM5车型。

外观方面,红旗E-QM5的前脸延续了红旗E纯电动车系的设计特点,封闭的中网辅以竖直的线条修饰,并且全部采用了可点亮的瀑布式的灯带,机盖上方的“一抹红”的造型仍旧得到了延续。两侧LED灯带和头灯主体,搭配全新样式的进气口,仿佛笑脸一般,看起来十分个性。

在左右两侧,红旗E-QM5充电接口的设计也具有特色。红旗有关人士介绍,新车型的左前翼子板处的充电接口是快充接口,而右后侧则是慢充接口。按照设计,5%-80%快充时间只需30分钟。新车的尾部采用类似于“T”型的设计,折线形的尾灯配合上翘的小鸭翼,彰显红旗年轻属性的同时,也拉宽了尾部横向的视觉效果。
红旗E-QM5最吸引人的便是智能座舱,其并未采用新能车普遍使用的多连屏技术,而是选择了更加简约且成熟的独立显示方案,整个中控看上去也非常的简洁时尚。从后排的座椅配置来看,红旗E-QM5具备了主打高端商务出行的实力。新车后排采用了少见的独立双座结构,且配备了独立空调、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等,可以说为乘客的舒适性考虑周全。
动力方面,新红旗E-QM5配备最大功率100kW(136马力)的电动机,在精准的底盘配合下,红旗E-QM5百公里加速9.5秒。红旗有关人士介绍,红旗E-QM5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个版本的电池进行选择,最大续航431公里。
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
在去年北京车展上,进口福特Mustang Mach-E完成了国内首秀,而在刚刚过去的4月13日,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在国内正式上市。

外观上,福特Mustang Mach-E继承了Mustang家族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例如:颀长有力的前盖,充满肌肉感的后轮拱设计,鲨鱼鼻前脸造型与三条柱状尾灯等。同时,流畅的车身线条以及充满力量感的特征曲线勾勒出无与伦比的动感车身姿态。车身尺寸方面,国产车型长宽高为4739*1881*1621mm,轴距2984mm,与海外版车型相比有所提升,其中轴距加长12mm。
内饰上,福特Mustang Mach-E拥有15.5英寸高清中控屏+10.2英寸数字仪表设计,配以“魔术”旋钮,叠加式人性化物理旋钮设计,独特创新,是科技性和易用性的理想结合。车内贯穿式设计B&O高级音响系统,配合不同车型提供两种颜色的B&O专属标志。也使Mustang Mach-E成为福特史上第一台有两个颜色B&O标志的车型。

动力部分,标准续航后驱版最大功率201kW(273马力),峰值扭矩430Nm。长续航后驱版最大功率224kW(305马力),峰值扭矩430Nm。长续航全驱性能版最大功率260W(354马力),峰值扭矩730Nm。GT First Edition最大功率359W(488马力),峰值扭矩860Nm。续航里程方面,根据车型不同,Mustang Mach-E共分为四个续航版本,在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分别为470km、480km、540km和600km。
智己L7纯电轿车
智己汽车旗下的首款中大型纯电动轿车—智己L7在4月9日已正式首发,而目前该车将在2021上海车展中开启预售和预订,随后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交付。

从外观上来看,智己L7延续了新能源车酷炫的外观,前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最常使用的封闭式前格栅,LED日行灯还呈现出类似沙漏状的“∑”造型,让人第一眼见到新车就会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感官印象。

车身侧面的造型舒展且饱满,并采用了飘逸的贯穿式腰线,使得修长的车身能够带来仅为0.21Cd的风阻系数。车身的长宽高分别为5098mm/1960mm/1482mm,轴距达到3100mm,市场定位为一款中大型纯电动轿车。车尾则采用了独特的尾翼和一体式设计的尾灯组,在视觉上强化了整车的运动感。
内饰方面,智己L7采用了极简的内饰设计,最抢眼的还是几乎覆盖整个中控台的39英寸多屏一体悬浮式大屏幕。主副驾驶的两块屏幕都能支持独立升降,并且分别拥有4320 x720(4K)和1920 x720(2K)的分辨率,中控台下方还配备有12.8英寸曲面设计AMOLED超算中枢屏,分辨率达1888X1728。

作为一款智能汽车,智己L7在智能驾驶上也处于业界领先水平,硬件上配备的12颗高精度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通过军工级超高精度惯导、高精地图以及V2X车端技术,能够实现360度的无盲区,配合NVIDIA Xavier芯片平台,提供30TOPS的运算性能,给用户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极致体验。
动力和电池方面,智己L7将拥有智慧动态四驱技术,后轴为主驱动,电动机总功率400kW,总扭矩70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s。全系标配了93kWh的电池组,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NEDC最大续航里程可达615km。
上汽集团R汽车ES33
上汽集团R汽车在2021上海车展期间正式对外公开展示了首款B级纯电豪华运动SUV——ES33车型,搭载“R-TECH高能智慧体”的该车型充满了未来科技感。据悉,ES33车型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从外观上来说,新车自带极强的未来设计感,整体的车身线条也十分锐利。略微向前俯冲的封闭前格栅将战斗气息尽显无遗,穿透性的灯光两边都有尖锐的棱角,大量的三角形元素也使它看起来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在车身侧面,ES33车型的设计同样动感十足,该车型的高腰线、溜背车尾以及车侧丰富的棱角使其充满了力量感。而在车尾方面,该车型同样采用了非常丰富的设计<a class="hidden" href="https://car.yiche.com/bentianyuansu/" title="元素" d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风景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6、马云们为什么对新能源车如此热衷
新能源车是未来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很广阔,大佬们当然都想分一杯羹。
7、巨头纷纷入场市场,我国将进入新能源汽车增量爆发期,对此你怎么看?
汽车的未来必须为新能源汽车,汽油和柴油是一种能源,新能源本质上不过是将车辆动力源转换为新型能源,当前使用的汽油和柴油车辆仅仅是因为汽油和柴油最适合我们当前的技术和生活条件,新能源的未来不仅可能是纯电动汽车,还可能是燃料电池汽车甚至核能汽车,基于当前技术,电能的使用更加现实和合理,产品不仅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各种保留技术也正在实现。

人们逐渐开始接受这种新形式的能量并开始进行试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限制开发的技术瓶颈,例如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充电便利性,实际上,无需担心这些,这些是汽车能量转换所引起的痛苦,当我们从马车转向汽油车时,加油站和高速公路不多,但随着发展它们将得到解决,只是痛苦是不可避免的,2020年是许多汽车OEM向电动汽车投资的转折点,多年的技术努力将取得成果,实际上,这也证明了新能源前景光明,只有更多的制造商在这个市场上投入能源,资金和产品,人们才会有更多选择。

并相信这个市场的发展,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宣布,华为将出售首款高性能电驱动轿跑车SUV,除华为外,还有小米和滴滴等大公司也宣布要建造汽车,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参与者分为四个派系,新动力派系,传统汽车企业派系,互联网派系和智能手机派系,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发挥最大的优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到2020年,中国汽车年销量将达到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136.7万辆,占比5.4%,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新车销量的20%左右。

汽车销售,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进入我国的爆炸式增长阶段,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天眼查表示,截至2021年4月19日,我国共有248,000新能源汽车个关联公司,其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新增了30,000多个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所有公司年增长298%,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未来的总收入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许多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原因,根据商业周刊的一份报告,咨询公司估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达到530万辆,如果每辆汽车的售价为20万辆,仅汽车的硬件市场就占了中国的万亿市场。

8、阿里高调入场新能源,造车再添“新势力”,阿里看好新能源的理由是什么?
我们看到,特斯拉市值水涨船高,难以置信地让马斯克荣登“全球首富”;
就可见其人其公司,对于产业发展的远见卓识了。
而其实,我们的百度领袖人物,以及阿里的领袖人物,在这样那样的排行榜当中,也都屡屡荣登过各种各样的“首富”位置——当然,这些排行榜大多仅仅只是对国内那些富豪作出的排行,在国际排行中,他们两位可能还没有过荣登榜首的经历。

首富,以及首富背后的产业,正是全球经济变革的风向标。
更一般来看,那些业务快速走向壮大、同时所有者的个人财富迅速增长的企业,这些企业所位于的行业,就代表了全球经济的风向标。
就是说,相比那些“夕阳行业”而言,这些业务规模在整个市场中快速扩大的行业,就算是经济体系中的“朝阳行业”。相对而言,因为“朝阳行业”正处于上升扩大、冉冉升起的进程当中,所以其行业能够给各类企业提供的业务机会、成长机会,都会比“夕阳行业”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掌握大量资源,不知投向生产力系统中何处的各类互联网平台,将目光转向汽车领域,也就实现显得不足为奇了;
特斯拉的老板都成首富了,这个市场看来非常大、而且正欣欣向荣,那我既然也有一些技术储备(比如我们百度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比如我们阿里的可用于车联网的人工智能),进来“分一杯羹”自然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并且,要知道,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代表的汽车产业,也不是哪家公司哪个团队,说做就能做得起来的。汽车产业的门槛非常高,意味着能投入做这件事的企业,为数很少;同时用户消费市场还却非常大;从而就让该领域的产品竞争,显得不会那么激烈(比如像食品领域就非常激烈),不管谁来做,只要能把车造出来,那一般来说,身边都能有一众买家围拢过来、都能将车卖出去。
更遑论,我们这些占据大量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平台了——对它们这类平台而言,只要它想,可以说,没有什么产品是它们卖不出去的。

我们还要看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政府、热心政客们一致推动了《巴黎气候框架协议》的签署,并都在各自政区内部,在努力落实这项协议的内容。所以让电动汽车行业,也其实变成了一个受政府鼓励、能得到政府补贴的行业。
9、马云指出的五大变革新能源指的是什么?
马云认为未来五大变革分别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未来30年制造讲究的是智慧化、个性化、定制化
10、新能源汽车股价暴涨,产业迎来全面爆发?
11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以及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等内容。

造车新势力股价暴涨
而这份“汽车强国”的15年蓝图,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无疑将是利好的。与此同时,三大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昨日陆续发布的10月份汽车交付量数据。由于销量增长强劲,三家车企的隔夜美股纷纷大涨。
其中,理想汽车一度大涨15%,收盘涨13.44%。蔚来汽车截至美股收盘,涨8.96%,市值为420亿美元,盘中更是一度超过上汽集团。小鹏汽车上涨6.91%。

众所周知,在遭遇年初销量低谷以及部分车企资金链危机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近期迎来了一轮快速复苏,并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相关龙头企业也都有亮眼表现。
其中,作为国内新能源车企之一的比亚迪,三季度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在昨日规划公布后,比亚迪A股收盘大涨5.11%,市值达到4583亿元。目前,比亚迪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两大巨头之和。
新能源产业表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市场的火爆势必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在供应链企业中,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4.2亿元,实现今年来首次单一季度净利正增长。此外,宁德时代2日的股价也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6000亿大关。这也是创业板首次出现市值超过6000亿元的公司。
另外,据2020年的相关A股上市企业的Q3财报显示,51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24家实现盈利;与上半年业绩相比,其中有38家三季度净利润得到改善。在业内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的改善,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首次进入负增长周期,同时,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今年上半年销量也陷入负增长。
从进入第三季度,中国电动车市场逐渐回归发展常态,市场的格局调整体现得更为明显。补贴时代的电动车普及主力出租、网约等营运类车辆市场,在今年遭遇着较大的挑战,而私人消费市场却逆势上扬。
在私人消费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高低两端同时发力,且表现都不错。一方面,起售价不足3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加快抢占低端市场;另一方面,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亮眼。数据显示,蔚来汽车10月交付5055台,年初曾一度陷入破产边缘的蔚来来说,今年以来股价已大涨728.86%。而理想汽车交付3692辆;小鹏汽车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
据长期研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针对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也会成为市场增长点,“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全面的增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汽车产业零部件体系支撑、关键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今后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深入推进,叠加政策支持等综合因素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