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册EVCARD一定要押金吗?
上了鬼子当了,别人家押金都是秒退,他家过了三十天后申请退还,还是一拖再拖,这明显就是在非法集资,谁知道押金用到哪去了,一不小心再玩个集体消失。
2、电动汽车什么牌子的好
电动汽车最好的就是特斯拉,售价在80万以上。
剩下的就是国内的一些破牌子了,比如:众泰电动、比亚迪电动、江淮电动、北汽电动,国内的这几款电动车里面,比亚迪电动车还是不错的。
3、身段运动感十足,疑似北汽麦格纳高端新能源品牌-极狐轿车曝光
判断一台新车,基本的策略就是通过新车测试信息卡,如若没有,这就比较头疼了,近期一台全新EV三厢轿车就是如此,除了路试车本身,没有任何可用的信息,不过地点是在上海某处,周边停靠的基本上都是北汽车型,因此大致锁定是北汽麦格纳合作的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极狐)三厢轿车版本,当然仅能通过点滴元素判断是如此,现在还不能下肯定的答复。
首先就是伪装纹路本身,国际象棋棋盘的式样在国内几个厂家中都曾出现过,例如长安和北汽,不过长安现在很少采用,即使是北汽似乎也很少采用了,但是全封闭的格栅可以确定就是纯电版车型,这个是没跑的事,难度也就在这里了,很难判断其真实的身份。
侧面轮廓同样让人如坠迷雾,很有现代轿车的侧面风格,但是注意几个细节,首先就是前车门设计,与北汽EU5基本接近,都有三角分割窗,同时斜插在车门上的倒车镜轮廓也与北汽风格接近;至于A柱下方与发动机盖衔接处的隆起效果,这与极狐N60(首款SUV)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同时注意车门把手,也与极狐SUV一样都采用了隐藏式外弹设计,种种元素迹象都偏向极狐新能源轿车,何况地点也是在上海,离极狐生产基地北汽镇江确实也不太远。
尾部看不出什么太多的端倪,只能看到细长的尾灯轮廓,说实在的,根本判断不出来到底是哪家企业的新品。
内饰方面也基本都是临时拼凑,仪表盘是临时安装的,非常的突兀,注意中控顶端有镂空部分出现,结合位置与仪表盘处于同一水平线来推测,很明显是带鱼屏的思路(也就是联体双屏幕),看来路试车还处于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同时注意空调出风口,采用的是贯穿式设计,这与极狐SUV思路也基本接近了。
内饰其它细节如中央扶手台型面思路接近,当然很多车型现在都采用类似的设计,这不能作为评判标准,档把是临时安装的,类似早期的宝马电子档杆,看那突兀的安装位置,显然也不会是最终定版的式样。
后排空间只能说是尚可,离宽敞具有一定的距离,当然指望看出整车参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根据极狐SUV下线之时官方公布的一些信息,这个由ACRFOX主导,华为、麦格纳等世界各大供应商共同参与研发的智能平台,具有超级拓展、超级智能、超级交互和超级进化四个全新功能;可以实现(厂家称之为IMC架构)轴距在2.5至3米之间的A0到C级,Sport sedan、SUV和Cross车型的全覆盖,其中Sport Sedan是个关键,也就是运动三厢型轿车的意思,是不是有点意思了?谍照中的动感轮廓特别是短促的尾箱设计,不正好与运动型很贴切吗?后面的三厢也于此次谍照曝光的接近,虽说还不能确定就是Sport Sedan,但起码从字面意思上而言与此次曝光的实车谍照非常契合,当然分析归分析,真实身份还是耐心点等待更多的官方信息,或者实车申报目录之时才能揭晓真正的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的龙头企业是哪家?能否重仓入手呢?
随着国内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逐步落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中长线发展方向也随即变得明朗,更将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成本有效降低。随着智能网联的技术进步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在新的一轮新能源产业成长周期中,我们不妨来关注A股里面有哪些公司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一、许继电气000400
公司作为国内充电桩细分龙头成立于1993年,公司大股东为国家电网。许继电气自从2012年开始进军特高压行业之后连续五年的营业收入都有增长,这不仅是因为特高压项目建设的前景广阔,更是因为公司对于市场敏锐的嗅觉和捕捉机会的能力。而在特高压市场整体进入一个收缩阶段后,公司又提前开始布局充电桩业务,虽然当时公司的特高压业务利润贡献率高达45.1%,但是也不能制止公司开始拥抱新能源行业的步伐。从基本面上看,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就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80.72%,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在50%-60%之间。奇人认为公司凭借着超前的布局眼光加上目前所在的行业地位,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机会当中非常有望迎来爆发式的成长。
二、宏发股份600885
作为全球继电器的龙头企业,公司诞生于1984年。经历了超过36年的漫长发展公司已经实现了所处行业全品类的全球经营,目前公司的继电器世界份额高达14%,国内份额更是达到了25%,是无可厚非的全球继电器霸主。能够达到如此强大的竞争力主要是因为公司一直以来对于产品的严格要求,以生产自动化为核心推动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从这十年的行情当中可以看到,公司股价上涨了超过10倍之多,成为了A股中少数的十年十倍股之一。公司能够做到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公司核心人员对于生产自主可控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核心零部件冲压件这块的设备全部都使用自己研发的设备,还成立了专门的精密设备企业来提高制造工艺,这让公司生产的继电器产品价格比国外同类型产品要低10%-15%左右。奇人认为,公司产品的性价比极其突出,相继受到了特斯拉、大众、奔驰等汽车知名品牌的认可并成为其高压直流继电器产品核心厂商,预计2021年公司将迎来电动化发展突飞猛进的一年。
5、退场警告!这几家中国车企说:我太难了
庚子鼠年的天灾人祸让众多企业措手不及,让原本就雪上加霜的汽车市场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不管是汽车企业还是餐饮企业,旅游业等,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和考验,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何破局,如何挺过时下苦难,成为了摆在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里,有的车企熬不过而宣布倒闭,有的车企则是迎难而上,另辟蹊径,努力渡过难关。
据乘联会7月销量数据统计,7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达到159.9万辆,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3.6%;1-7月累计销量931.1万辆,同比下降18.5%。整体而言,国内乘用车市场上半年已连续4个月实现回暖性增长,7月同比仍是正增长,环比为负,表明了市场正处于快速回暖和淡季不淡的态势。
(数据来自汽车行业关注)
即使这样,很多末流车企仍挣扎于生存一线,销量,资金,研发都成为摆在车企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成为了一个企业不可逆转的命运,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下面我们就以一些即将消失的车企展开话题,谈谈这些车企到底是如何消失在世人面前的。
长丰猎豹与很多国内造车厂一样,都是军转民的国营企业,前身是广州军区的七三一九工厂的长丰汽车,最初是以造BJ212轻型越野车起家,成功转型一个汽车企业。在1993年,在香港力丰公司和日本力豪公司的撮合下,长丰汽车引进了三菱汽车的越野车技术,签订转让帕杰罗V33/V31生产技术,生产以帕杰罗为蓝本的猎豹牌轻型越野车。
随着长丰汽车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长丰汽车完善了冲压,涂装,焊装,总装等生产线,发展成拥有长沙、永州、衡阳、广东惠州四大零部件生产基地;长沙、永州、安徽滁州三大整车生产基地;长安、北京两大研究开发中心,以及位于长沙的集团总部,形成了旗下拥有8个子公司,十余个分公司,年产轻型越野车超过10万台的大型汽车生产制造集团,“猎豹”则是长丰集团中最为重要的轻型越野车品牌。
初具规模的长丰汽车完成了对湖南省政府的整体移交,成为了国内少数几个具有政府背景的汽车厂商,并在2004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与此长丰汽车成为了军用越野车的供应大户,很大一部分销量都由军队直接采购而来的。
在引进三菱汽车技术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不乏推出质量过硬的越野车,被消费者和军队所青睐,而猎豹黑金刚是长丰汽车?一款高端产品,也是长丰汽车销量的重要来源,其车款是以三菱帕杰罗V33为蓝本所打造的,其后所推出的猎豹CS6越野车与黑金刚互为兄弟车型,互为高低搭配,在当年创下了26762台的销量纪录。
伴随着国内消费趋势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大力转向于城市化轿车和SUV车型生产与研发,长丰汽车也不例外。
在实行城市SUV化的生产转型,由于长期的体制思维和固定的政府采购,国营大户的原因,在实现更深度的市场经济转变时出了问题,不思进取,技术落后,市场思维固化制约着长丰的发展,只想着政府采购和政府补贴过活,一代经典越野车的汽车品牌便由此堕落,市场份额和军方采购急剧萎缩,被北汽越野和东风越野所蚕食。
后来,引进了广汽集团资本进行重组合并,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扶不起的长丰汽车在今年1-6月仅仅卖出了331台车,品牌形象和品牌口碑已经完全崩塌,早已在市场难以站稳脚跟。对于后续的长丰汽车的发展,已然不抱什么希望了。
作为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力帆集团,起初是以造摩托车发家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后来从摩托车制造进入了汽车制造领域,开启了一个民营企业在工业制造上的进击之路。力帆汽车从2002年进军汽车领域,起初是以商用车起步,后来发展为了微卡、微面、轻客、轻卡、中卡、重卡等产品完善的汽车厂家,并一度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商用车企业。
后来,力帆汽车靠着在商用车领域的成功,顺利拿到了轿车生产资质。
力帆汽车的首款轿车力帆520在2006年1月上市,售价不8万元的力帆520在当时掀起了一股热潮,在2007年,力帆520成功销售了4万多台,并衍生了两厢版和旅行版等多种结构。借助力帆摩托的国际化优势,力帆汽车在国产自主品牌中率先实现了“走出去”战略,在越南和俄罗斯建厂。
伴随着力帆汽车的顺风顺水,不仅在燃油版汽车上大放异彩,一口气推出了力帆820,330、530、630、X50、迈威、轩朗、X80等车型,产品线非常丰富。而且在新能源方面,力帆汽车使出了“大力气”,推出了330EV,620EV纯电动新车,并推出80E、100E、300E、320E的老年代步车(低速电动车),累计销售1.17万辆。
你要说,如此顺风顺水的力帆汽车为何在一夜之间倾覆?这不得不说,力帆汽车本领很厉害,作死也是一流。在发展过快的前提下,力帆汽车本就存在很大问题,比如质量问题,品牌形象和一些品牌战略问题。
在风风火火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下,力帆赶上了班车,却没有想到被踢下了车。力帆陷入了新能源汽车骗补风波,涉案金额高达1亿多,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的电动车里程和参数虚标,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不符合补贴标准,被限令整改,并明确要求暂停新能源汽车申领资格。
与此同时,让力帆汽车头疼的还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在燃油车型上,消费者多次反映车身锈蚀和动力系统的质量问题,并被相关媒体大肆报道。而且在新能源车型上,一则涉及严重质量问题的报道在网上广为流传。案例是上市没两个月的力帆650EV在路上行驶中自燃,并且这款车里程显示还有175公里时突然没电,被一辆行驶的大货车追尾,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
在接连噩耗的情况下,力帆汽车在2018年销量暴跌45%,卖出5.82万辆;2019年继续大幅下滑77.3%,仅销售1.32万辆。而整个2020年上半年,力帆仅售出282台。造成此原因主要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此后,力帆汽车在今年8月7日宣布,由于集团资不抵债,向重庆法院提出了破产拍卖,一个充满光环的民营企业由于质量问题和诚信问题,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
众泰汽车的“梗”和段子一直在网上广为流传。被众多网友所调侃的“我此生能不能开上保时捷,就看众泰了”。而“众泰皮尺部”则是成为了每届车展的段子网红,可以说,模仿是众泰汽车快速发展的契机,也是快速落败的原因。众泰汽车是一个被市场风评玩死的汽车品牌。
众泰汽车“名扬青史”于汽车工业史上,则是众泰SR9这款车型,不仔细看,一些不懂车的人还真的以为是一台保时捷,而真假李逵的把戏,陆风X7也是玩得很溜。正因为由于外观上颇具豪车范,而被大众消费者所追捧,销量一度达到了加价提车的地步。
让众泰汽车大火的还不止如此,一则网上段子则是让众泰汽成为了汽车界的流量网红,段子是一男子开着改装过的众泰SR9成功骗取了数名年轻女子与其发生关系,事后被当事女士所报警抓获。
模仿让众泰汽车火了,也让众泰汽车败了。其原因还不止这些,质量问题也是众泰汽车倒闭的重要原因。一味的模仿和照搬其他车企的东西,让众泰汽车在技术积累上没有太多的“干货”。所以在核心三大件上,众泰汽车旗下车型频繁出现动力系统质量问题和车身锈蚀,以及车身漏水等组装问题。
今年,众泰汽车发布2019年财报,其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9.86亿元,同比下降79.78%;全年净利润亏损111.9亿元,同比下降1498.98%,去年同期盈利约8亿元。而今年1-6月,众泰汽车仅仅卖出3573台,加上旗下国六车型远远未到位,可以料到,众泰汽车要想翻身,已无可能了。
以上列举的国产汽车品牌之所以造成倒闭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还是质量问题,再者就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产品更新缓慢,注定要被涅灭在时代的长河中。
所以,给到车企的教训和道理就是,做好产品质量把控,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洞悉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工信部又发通知,特斯拉吃大亏,蔚来成了最大赢家?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在4月23日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言简意赅的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期限,将延长至2022年底,而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为过渡期。同时,对于补贴产品的技术要求还做了一系列的调整。虽然期限延长了,但退坡还在持续进行当中。
30万元是一道坎
这次补贴标准的变化幅度实际上并不大,但各方面都进行全面修改。
首先第一档补贴范围的起步标准进一步缩小,工况法下综合续航里程从原来250km提升到300km,补贴也从1.8万元缩减到1.62万元。如果消费者要买东风日产轩逸·纯电这种NEDC综合续航只有338km的纯电动车,它的补贴将会比以前少了1800元。
而第二档的补贴也有明显的变化,它的补贴从原来2.5万元减少到2.25万元,像广汽新能源Aion S这种综合续航达到410km或510km的车型,它的补贴预计也会比以前减少2500元。
其次,对于符合纯电续航50km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它的补贴也从原来的1万元降低至0.85万元,减少了1500元。
除了这些修改,全新的补贴标准还增加了两项重要的限制条件。
1、补贴前价格必须在30万元以下(包含30万元),才符合标准。
2、采用“换电模式”的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
先不论前面标准变化如何,其实单单这两条限制条件,已经对很多车型的补贴产生很大的影响。
特斯拉Model 3实现国产以后,它卖得确实挺火。但是,这款车补贴前官方指导价32.38-41.98万元,显然已经超过30万元以下的标准,妥妥的被限制卡在了外面。这意味着,特斯拉Model 3不久之后,再也没办法获得补贴。经过千辛万苦才实现国产的特斯拉,原以为能赶上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尾班车,结果这趟尾班车却中途拒载了。
当然,它也并非唯一被截胡的车型,比亚迪唐EV、广汽新能源Aion LX部分车型恐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它们的售价区间刚好卡在30万元这条线上。
相比之下,蔚来汽车旗下的两款纯电动SUV车型ES6和ES8的运气都特别好,尽管蔚来ES6补贴前官方指导价达到35.80-54.80万元,ES8补贴前官方指导价更达到44.80-62.40万元,都超过30万元以下的关卡。但由于它们都采用了换电技术,它们将不受补贴标准的限制。
保护?助攻?
其实,从这次补贴政策标准的改变可以看出,它在某种程度上对造车新势力以及国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有一定的政策保护作用,因为它们的售价甚少会超过30万元。
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头号威胁的特斯拉Model 3,恐怕一早就被盯上了。因为以它最近的销量来看,它今年2月份的销量居然达到3900辆,比第二名卖出1433辆的广汽新能源AION S还要多出将2467辆,并成为纯电动车市场销量第一的车型。而在3月份,它的销量竟然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0160辆,同样稳拿第一。
要知道,今年2月份,国内正处于春节假期和疫情期间,整体车市大环境都比较惨淡,经过有序的复工复产以后,3月份车市的整体环境才逐渐开始回暖。特斯拉Model 3强横的销量表现,让国内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隐隐感觉到一股危机感。
而且,近期中国与美国之间频繁出现贸易争端,尽管特斯拉这家来自美国的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并不是坏事,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终究还是成为被盯防的对象之一。
不过,如果造车新势力认为这种程度的保护力度就能松一口气,那就太天真了!补贴政策对市场发展只具有引导性的意义,特斯拉这位外来者,依然有很大的发展自由度。
特斯拉的定价向来有很大的浮动,调价几乎是家常便饭,即使是国产后的Model 3,已经坚持这种传统。其实,特斯拉在价格上一直爱玩的策略游戏,偶尔优惠一点,但该升价的时候也毫不客气,哪怕消费者拉横幅维权也奈何不了它。总之,与传统车企那种越卖越便宜的固定套路完全不同,这种存在变数的定价方式,反而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就在最近,特斯拉Model 3已经悄然涨价,涨幅也在四到五千元左右,显然这是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但是,它的涨价幅度比预期要小很多,毕竟以特斯拉Model 3目前的销量表现来看,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很容易就被分摊下来。因此,想要利用补贴政策限制特斯拉的发展,基本不现实。
同样被补贴政策卡在30万元限制线之外的理想汽车,显然也心有不甘,毕竟理想汽车目前唯一一款车型——理想ONE,售价达到32.80万元,与特斯拉属于同一阵线。它们的创始人李想甚至连发两条微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项政策是为了特斯拉降价做了精准的助攻
但再怎么个不甘心也没用,市场竞争不会跟你讲任何道理。不可否认,国内很多造车新势力在创新能力方面确实很强,这是它们的武器。但它们造出来的车型,其实绝大部分跟自主品牌的传统车企比起来都有很大的差距,更别说要跟特斯拉竞争了。
而传统的自主品牌底子还算比较扎实,但同质化特别严重,十个品牌中就有九个品牌用着同一类型的智能车机系统,只要有几项传统燃油汽车都能实现的智能化功能,就会拼命在这些细节上进行宣传。但本质上,它还是一款按传统汽车设计思路开发的车。
最后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味的溺爱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不会有帮助,反而是慢性的危害。只有看清楚市场形势,直面竞争,打好基础,中国车企才会变得更强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纯电动汽车哪个牌子好?
纯电动汽车品牌推荐: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
1、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全球顶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马斯克CEO引领新能源汽车首次正面刚传统燃油车,同时冲击了百年来传统汽车市场的牢固架构。目前的车型有:Model S、Model X、Model 3、Model Y、Roadster、Semi(卡车)、Cybertruck(皮卡)。2019年11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正式亮相,也就是家喻户晓的国产Model 3。
2、蔚来
蔚来(NIO)的意思是a new day:新的一天。目前已经上市的两款车型是中型SUV“蔚来ES6”、中大型SUV“蔚来ES8”,从用户的体验反馈来看都还算不错。不过也存在些许故障,汽车网络不好是反映较多的问题,加上之前几次自燃事件,让民众的担忧再次加剧。2020年4月29日,合肥的几家国资企业正式与蔚来汽车签订合作协议,并且奉上70亿的战略投资,蔚来中国的总部也正式落户合肥。
3、小鹏
小鹏汽车的CEO叫何小鹏,品牌名称因此而来。同样作为中国自家的纯电动车先驱者,与蔚来在同一跑道竞争,旗下的车型有:小鹏G3、小鹏P7。小鹏的定位是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智联汽车,车舱内融入了大量现代化的科技元素,在自动驾驶等技术方面也突破了局限。小鹏P7的后驱超长续航版本中,将NEDC续航里程提升至706km,这也是全球目前为止续航最长的量产纯电动车型。不过消费者没有对纯电动车市场展现出该有的热情,对于国产汽车更是如此,小鹏近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4、理想
蔚来、理想、小鹏就是国产纯电动汽车的“三驾马车”。理想汽车是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汽车产品,制造工厂位于常州,目前只推出了一款车型:理想ONE。理想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第一次将“增程式”这个概念带到了国内的电动车品牌,增程式发动机与电池组共同作用,使电动机的输出更加强劲。
5、比亚迪
作为电池发家的企业,比亚迪在纯电动车领域有着先天的优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续五年夺得全国销量第一以及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旗下的纯电动车型有:e系列、秦、唐、宋、元以及汉。比亚迪在“汉”这款车型首次搭载刀片电池,这种电池比寻常的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更加轻薄,散热性能更好。三者进行针刺实验时,只有刀片电池做到了无明火、不冒烟。不过刀片电池的安全性能是否真如宣传所说如此,依然需要后续的市场检验。
8、通用砸千亿猛追特斯拉!20款纯电新车计划公布,发全新电动车平台
车东西
文|Juice
昨夜,通用汽车举行了电动汽车日活动,在活动上,通用汽车CEO Mary Barra公布了通用最新的电动计划,她表示通用将在2025年前投入超过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5亿元)用以开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还将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
▲活动现场
此外,通用还在本次活动上展示了其新的电动汽车生产平台,新平台将采用模块化设计,通用旗下的各个子品牌都可以使用这一平台,该平台还可以生产各种类型的纯电车型,包括紧凑型电动车、商用电动车、大型豪华电动SUV、高性能电动汽车等车型。
除了公布新车型和电动平台,通用还在现场介绍了其即将推出的新款电池Ultium,这款电池将会在通用和LG化学的合资工厂生产,可灵活设计成50kWh至200kWh的电池包,使用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00英里(约合644公里,未说明何种标准)或更多。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通用汽车在本次发布会上多次谈到特斯拉,Mary Barra表示,他们将会向华尔街的怀疑者们证明,他们完全可以跟特斯拉展开竞争。Mary Barra还认为,通用的新一代电动产品跟特斯拉的产品相比,性能会更加突出。
一、3年内推20款电动车 4月发布凯迪拉克首款纯电
随着特斯拉的不断崛起,通用也开始在电动化方面继续发力了。
美国时间3月4日中午12时30分,通用汽车举办了电动汽车日活动,在活动上,通用汽车CEO Mary Barra公布了通用最新的电动计划,她表示,通用汽车将会在2025年前投入超过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5亿元)用以开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不过她并未表明具体分配比例。
▲通用汽车CEO Mary Barra(左)和通用汽车总裁Mark Reuss(右)
同时,通用方面还表示通用将会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这些车都将会在中国和美国上市,其目标是未来5年内在这两个市场上每年售出100万辆电动汽车。
“我们想让所有人都拥有一辆电动汽车,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Mary Barra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悉,今年晚些时候,通用将会推出雪佛兰Bolt的全新版本。明年将会推出雪佛兰Bolt EUV,这将会是除凯迪拉克品牌之外首批配备SuperCruise系统的车型。
此外,通用汽车的子品牌凯迪拉克将会在4月份发布首款纯电SUV Lyriq。
▲通用发布的Lyriq预览图
现场外媒报道称,该车的前部采用黑色水晶格栅,车顶略微向尾部倾斜,轴距较宽,运动感比较强,车辆的后行李箱区域有一条垂直的尾线,这是凯迪拉克新的标志性设计,这款车内部将会搭载一块34英寸的弧形LED中央显示屏,科技感十足。
Lyriq将会2021年开始投产,2022年正式交付。
通用汽车还会在5月份发布电动版悍马,电动版悍马将会拥有两个车型,分别是皮卡和SUV车型,这两款车也将会在明年开始生产。而通用、Cruise和本田共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Origin将会在明年1月份向公众展示并继续测试。
通用汽车总裁Mark Reuss表示,电动化将会是通用改变自己的一个机会,他们将全力以赴,重塑公司和重设品牌,将努力改变人们对于通用的看法。
▲通用汽车总裁Mark Reuss
未来,凯迪拉克还将会推出一款大型电动旗舰轿车Celestiq,通用旗下子品牌别克也将会推出两款新的电动汽车,雪佛兰品牌还将会推出一款中型电动跨界车。
二、与LG化学合推新电池?Pack容量最大200kWh
除了发布新车,通用还展示了其最新的电动汽车生产平台,新的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支持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全轮驱动等多种驱动方式。
▲通用全新电动生产平台可生产多个车型
同时这一平台还可以生产多款车型,紧凑型电动车、商用电动车、大型豪华电动SUV、高性能电动汽车都可以在该平台上生产。通用方面表示,未来通用的各个子品牌都可以使用这一平台来生产电动汽车。
据称,新平台上生产的电动汽车的性能将会优于目前通用在售的电动汽车,而且还会优于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新车的充电时间将会更快,而且车辆的续航里程也会更长。
▲通用全新电动车平台
Mary Barra表示,通用汽车将会用实力征服华尔街的怀疑者们,她认为通用汽车完全可以在电动化方面和特斯拉展开竞争。
通用汽车在本次电动汽车日活动上还发布了新型电池Ultium,这款电池的容量将比雪佛兰Bolt中使用电池容量多60%。
这款电池是通用和LG化学合资工厂的产品,由袋式电池组成,通用汽车表示,它们可以垂直或水平堆叠在电池组内,可灵活设计成容量为50kWh至200kWh的电池包,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达到400英里(约合644公里,未说明何种标准)或更多。
▲电池由袋式电池组成
该合资公司还改变了这款电池的化学成分,大多数车企的电池都以镍、钴和镁为主要原材料(即NCM电池),通用汽车的新电池将会添加铝元素(NCMA电池),可以将电池内钴含量降低70%。
此外,通用汽车与LG化学的合资企业还将会把电池成本降低到 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93元)/ kWh以下。
通用方面表示,大多数电动汽车将会具备200kW的快速充电能力,其卡车车型将具备350 kW的快速充电能力。
▲通用新电池Pack
不过,通用汽车没有推出自己的内部快速充电网络,而是将ChargePoint和EVgo之类的公共充电器网络整合到其myChevrolet移动应用程序中,并在EVgo充电器上实现了应用程序内支付。
由于80%的电动汽车客户都会选择在家中充电,通用汽车还与Qmerit建立了合作,将由Qmerit提供家用充电器。
三、通用在美电动车销量已达20万 仅次于特斯拉
事实上,通用在此前就已经在就进行电动化尝试了。
在1996年,通用汽车就推出了EV1电动车,但当时在市场并没有引起重视,通用就放弃了这一车型。
在新能源汽车又兴起了之后,通用在2016年又推出了纯电动车雪佛兰Bolt,这款车定位于城市小型电动车,售价在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以下。
这款车的搭载一台单体电动马达和一套与LG合作研发的60 kWh锂离子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为200马力,百公里加速时间在7秒内,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380km。而在推出雪佛兰Bolt之前,通用还曾推出了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雪佛兰Volt。
上个月,上汽通用还发布了雪佛兰在中国市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畅巡。
此外,通用旗下的子品牌别克已经推出了纯电车型微蓝 VELITE 6,第二款车纯电动车VELITE 7也已经出现了工信部的新车目录上,几乎也马上就要量产上市了。
▲别克微蓝 VELITE 6
在电动车平台方面,通用在2016年推出雪佛兰Bolt之时就已经打造了一个电动平台Gamma G2SC,此后又进行过一次升级,到今天,通用已经推出了全新的第三代电动车平台。
综合来看,通用在美国传统车企里面是进行电动化转型比较早的车企,目前已经推出了多款纯电车型,并且还有插混车型在售。
据路透社报道,截止2018年年底,通用汽车在美国的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达20万辆,在美国所有电动车生产商中排名第二,第一则是特斯拉。
虽然特斯拉在销量上创造了很多奇迹,但通用也正在逐步追赶之中,此次电动汽车日上更是彰显了通用的决心。通用在推出了新的电动车平台和电池之后,将会和特斯拉再此展开竞争。
结语:通用将押宝电动化
从本次电动汽车日活动来看,通用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相当坚决,制定了详细的电动化规划,而且已经由多款车即将要面世了。
为了更好的推进电动化,通用打造一个电动化生产平台,还与LG化学建立了合资工厂生产电池,在本次活动上,还公布了最新研发的Ultium电池。此外,通用汽车公司对于自己电动车技术也非常自信,将要在电动汽车方面和特斯拉展开正式的对决。
Mary Barra认为,通用将会在纯电动汽车上实现盈利,新车可以增加销售和市场份额,电池和驱动器可以通过许可给其他公司来带来更多收入。
很显然,通用对于电动化的未来非常看好,而且也敢于向特斯拉挑战,通用能否继续创造辉煌就要看其在电动化方面的表现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自动驾驶芯片哪家强,这家中国创业公司竟然说自己超越了特斯拉
文/田忠朝
在自动驾驶量产应用上,特斯拉为何能遥遥领先?很多人认为是其强大的软件算法,其实软件算法固然重要,但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感知和决策芯片也必不可少。
在过去PC时代,顶尖的芯片技术一直被英特尔、AMD这样的国外巨头垄断,直到移动通信时代随着华为、紫光展锐的崛起,国内才开始有了与苹果、高通相抗衡的芯片企业。
那么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我们与国外又有多少差距呢?
国外自动驾驶芯片处于什么水平?
目前国外自动驾驶芯片真正进入大规模量产车市场的也就三家:
英伟达
产品注重算力,但同时功耗也大,因此曾被马斯克调侃“性能一样的耗电更高,耗电差不多的性能弱鸡”。
这也直接让伤了面子的老黄决定不再挤牙膏,从橱柜里掏出了 其Drive AGX Orin新产品以及Ampere 架构旗舰产品Nvidia EGX A100芯片,这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效的深度学习芯片,7nm制程工艺,算力624TOPS,功耗400W。
基于这枚芯片,英伟达造出了目前世界上算力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方案——Drive AGX Robotaxi,算力 2000TOPS,但功耗高达800W,它的出现显然是冲着未来L5全自动驾驶秀肌肉的。
所以目前英伟达的主要实用产品还是Xavier,从小鹏 P7 到沃尔沃、奔驰、丰田的一些车型都在使用。另外如小马智行在美国的电动车队用的是英伟达 Pegasus,用于训练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
而未来可期的是英伟达Drive AGX Orin, 200TOPS 的算力超越特斯拉 Autopilot 硬件 3.0,功耗却只有45W,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主机厂新宠,就看什么时候能进入量产应用。
Mobileye
芯片产品算力不强但走实用路线,主要用于摄像头的数据感知,而并非中央域处理器。所以在早期的L2辅助驾驶车型市场占主流地位,包括小鹏G3、蔚来ES6/ES 8、广汽新能源Aion LX都用了Eye Q4芯片,算力 2.5TOPS,功耗 3W。
但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中央域处理器的作用越来越大,Mobileye的产品就开始有点力不从心而被边缘化,虽然被英特尔收购后称会使用英特尔的 7 nm工艺“打磨”EyeQ5,但Eye Q5算力依然只有24TOPS,功耗10W,它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只能作为感知芯片处理图像等信息,无法进入“中央”决策层。
特斯拉
先后用过Mobileye、英伟达的芯片,后来嫌弃它们性能跟不上发展,从2016年开始自研芯片。
2019年4月份特斯拉FSD(Full 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芯片正式以量产的形式发布,被马斯克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芯片”,算力144TOPS,功耗72W,能效比2TOPS/W,就目前来说,确实是量产车最好用的自动驾驶芯片。
再来说说国内三家主流芯片企业发展程度
黑芝麻
近日,这家科技创业公司发布了公司成立四年来最重磅的产品,两款自动驾驶感知芯片华山二号A1000和A1000L(Lite)。
其中A1000使用台积电16nm工艺制造,算力40-70TOPS,功耗8-10W,从性能来看,它对标的将是特斯拉FSD和英伟达Xavier芯片。但是从能效比来说,A1000优势更明显。
特斯拉FSD算力144TOPS,功耗72W,能效比2TOPS/W;英伟达Xavier算力30TOPS,功耗30W,能耗比1TOPS/W。而华山二号A1000单芯片能效比超过6TOPS/W ,双芯片叠加组成的域控制器能效比也超过5TOPS/W。
而且它的自由组合度极高,根据黑芝麻给出的计算平台方案,
单颗A1000L芯片适用于低等级级ADAS辅助驾驶;
单颗A1000芯片适用于L2+自动驾驶;
双A1000芯片互联组成的域控制器可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
四颗A1000芯片叠加可用于未来L4级别自动驾驶。
虽然用于L3/L4的方案看起来有点夸张,但从官方这介绍来看不可否认,这款芯片符合AEC Q-100、单芯片ASIL B、系统ASIL D汽车功能安全要求,应该是目前极少符合以上所有安全标准的国产车规级芯片,也是目前能支持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最强国产芯片。
寒武纪
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下,应该是最早进入大家视线的芯片公司,但该公司更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首款商用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
同时还有两款用于人工智能芯片IP授权的产品Cambricon-1M和Cambricon-1H,用于手机或者汽车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障碍物识别、路标识别等应用加速。
此外寒武纪也发布了两款用于边缘计算(指在靠近智能设备(终端)或数据源头(云端)的一端,提供网络、存储、计算、应用等能力,达到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更安全的本地数据传输。)的人工智能加速卡,思元220和思元270,在边缘计算中起着提高数据安全、降低处理延时以及优化带宽利用的作用。
性能上思元270满血版(F4)算力达到128TOPS,功耗70-150W,与早期的英伟达Tesla T4计算卡(算力130TOPS,功耗75W)性能相近,但该卡定位是为桌面环境提供数据中心级人工智能计算力,简而言之就是为台式机配的高性能人工智能加速卡。
地平线
由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凯于2015年创立的,专注于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芯片。
相比大多数注重硬件算力的芯片公司,地平线更注重以“算法+芯片”为核心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像安卓机与苹果的区别,安卓手机更追求硬件性能,软件系统由不同厂商自己匹配;而苹果手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是一体设计的。
在产品方面,地平线目前拥有用于边缘人工智能的征程二代芯片,算力4TOPS,功耗2W,主要用于自动驾驶中对车辆、行人和道路环境等目标的感知,类似MobileyeQ系列芯片。
此外是用于AIoT边缘计算的旭日二代芯片,算力4TOPS,功耗2W,主要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安防、工业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当然,地平线也推出了基于征程芯片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atrix,其中Matrix二代拥有16TOPS的等效算力,可用于摄像头等传感器的数据感知和融合。预计今年将发布的Matrix三代,将拥有192TOPS的算力,功耗48W,可以竞争特斯拉FSD芯片。
最后
我们整理了目前一些主要芯片参数性能,可以看出,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在超前研发方面可能与国外老牌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同一起跑时间点上大家的差距并不大,例如黑芝麻芯片产品在性能和功耗上已经可以与特斯拉掰手腕了。
可以预见,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必然是各国竞争的高地,而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对于增强我国自动驾驶行业整体实力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别管我叫老头乐,叫我青年佳品---8万微型城市代步电动车盘点
你要问现在的孩子喜欢吃什么?文叔估计喜欢吃大肥肉的不多了。现在的家庭都讲健康,好吃都放在次要位置了,营养均衡更重要,就是爱吃肉的孩子也更多爱吃瘦肉。肥肥腻腻的大肉片估计连大人都没几个乐意吃。但在文叔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刚好起来,吃肥肉可是过节才有的享受。相信身边有不少人对这几十年生活条件的变化有着和文叔类似的深刻感触。
这种变化和中国人买车需求的变化有点接近,当年第一代中国消费者有车就行,能空间大一些就更好了。现在大部分人都要买车了,开始挑品牌、挑动力、挑外形、挑配置等等一系列东西。而很多家庭开始计划家里的第二台车,这个时候空间反而成了累赘,不要大的就要小的。
对于大城市生活而言车真的不能没有,但是交通拥堵、停车困难、老城区道路狭窄,一台尺寸灵活的代步小车其实更符合用车需求,而且现在小尺寸的燃油车几乎绝迹,想买小车肯定电动车是首选。今天文叔就和大家聊聊这些城市代步用的电动车到底哪家强。
比亚迪 e1
指导价:5.99-7.99万元
长度:3465mm
标称续航:305公里
亮点:旋转大屏科技感足
比亚迪e1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那台比亚迪F0的“转世灵童”,的确从外观上看两者的差别相当小,就连后窗门把手和可以打开的后车窗设计都一样。乘坐空间方面,比亚迪e1比较适合二人世界,如果必须加人的话,后排最好是儿童,成人的话可能显得有些局促。储物空间方面,前门板储物槽容积比较不错,在方向盘的左侧配有一个卡槽,同时,机械手刹下方配有一个矩形储物槽,可将手机放置于此。另外,主驾驶的右侧还配有一个小兜,可用来放置琐碎物品,比较新颖。内饰方面就和F0完全不贴边了,虽然售价不高但是旋转大屏的科技感非常到位,车联网和语音控制功能都延续了下来。另外从质量口碑上看比亚迪e1也是值得信赖的。
欧拉R1
指导价:6.98-7.98万元
长度:3495mm
标称续航:301--351公里
亮点:后排空间优秀
作为长城的子品牌欧拉R1长度不算大,但空间设计相当巧妙,尤其是第二排空间堪比合资A级车,坐满四个人轻轻松松,虽然后备箱空间小的可怜但是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倒,这样就解决了装载空间不足的问题。另外欧拉R1提供了种类繁多的配色方案,高配车型还有主动刹车这样安全配置对于看重颜值,拿到驾照时间不长、经常需要载一下小姐妹的小姐姐来说还是非常合适的。
新宝骏E300
指导价:6.48-8.49万元
长度:2625mm
标称续航:305公里
亮点:设计科幻、配置丰富。
宝骏旗下其实还有E100和E200两款电动小车,体积和这台E300差不多,但是价格只有E300一半左右。文叔常说买车最讲一分钱一分货,新宝骏E300在设计上无疑是同级别设计最具未来感的代步车了。作为一款不到三米的小车E300还具备3座布局让乘坐空间更宽裕,什么人脸识别、语音控制、360度环影车联网都是支持的。驾驶安全方面同时主动刹车和道路轨迹检测这些主打安全性的配置也非常全面。有意思的是这台车还支持疲劳驾驶提醒,文叔觉得对于一台只有三百公里理论续航的小车来说,这项配置实在有点多余。从实用角度讲,身材小巧的它还是非常适合喜欢科技配置的二次元宅男的。
奇瑞eQ1
指导价:5.98-7.88万元
长度:3200mm
标称续航:301公里
亮点:2座设计
说到通勤代步,eQ1是必不可少的备选车型,它出道比较早虽然现在的技术优势不明显了,但优惠还是很亲民的,很多消费者将它作为“占标神器”或“买菜利器”。从外观设计来说,eQ1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萌,但整车却充满棱线,活力十足,轻易不会遭年轻人嫌弃,对得起“城市通勤精灵”这个称呼。另外10英寸中控屏是车内亮点之一,空调调节、电子辅助系统设置、倒车影像、导航、蓝牙等功能均可通过中控屏进行设置,胎压监测、自动驻车等配置均出现在了eQ1上,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空间上eQ1可选2座或者4座,文叔觉得2座就很好,4座反而浪费了车内空间,而且因为eQ1使用双门设计第二排上下会比较困难。
最后文叔要说:欧洲和日本的小车销量好,不光是因为当地消费者喜欢或者民族文化使然。更多来自汽车文化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汽车脱离奢侈品光环回归工具本质,不用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地位需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台小车使用成本和便利程度远优于一台大车,这点在微型车电动化之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其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其使用频率甚至还会高于家庭主力车。但目前国内的小车其实正处在爆发前夜,相比具有话题属性的越野和皮卡文叔相信小型城市代步车在中国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