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利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北京3月31日电 在今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出台。
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确定,一是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二是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三是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获悉,3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加大对困难群体相关补助政策力度。
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确定:一是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二是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三是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乘用车方面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前者延长了税收优惠政策,后者启动了业内呼吁多年的增值税改革。
免征购置税是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的优惠政策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与逐年退坡的补贴不同,此前政策层面并未明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会实施到什么时候,但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去年6月底发布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公告,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时间节点是“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此次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延长2年时间,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给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下受损严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汽车购置税占车辆费用的10%,这一部分税收优惠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也为尚未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争取了更长的成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些概念股或受益
据财联社梳理各大券商研报梳理新能源汽车和特斯拉产业链相关概念股,具体如下:
从锂钴到整车,平安证券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下:
零部件方面,推荐特斯拉产业链标的,以及潜在可能进入特斯拉的供应商,如星宇股份,推荐拓普集团、中鼎股份 、银轮股份等;
电池材料方面,推荐关注在海外建厂,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关注LG化学、三星SDI等海外动力电池供应链机会,推荐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星源材质、新宙邦;
电机电控方面,建议关注卧龙电驱、汇川技术;
锂电设备方面,建议关注国内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和中后段设备优秀代表杭可科技;
锂钴方面,建议关注布局全面的钴龙头企业华友钴业和具备成本优势的锂龙头企业天齐锂业。
东吴证券整理新能源汽车磷酸铁锂电池概念股,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德方纳米、天赐材料(电解液、铁锂正极材料及前驱体)。
东方证券认为,中游材料边际盈利改善明显,新宙邦、格林美、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璞泰来、杉杉股份、德方纳米等个股或迎机遇;上游钴锂建议关注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洛阳钼业。
国金证券推荐充电桩领域概念股:
1、具有先发优势、资金规模、品牌效应的龙头运营企业仍然将在充电桩数量、充电量份额上占据绝对领导地位,推荐特锐德、万马股份。
2、其次建议关注直流充电整机制造商、充电模块等电力电源制造商:科士达、英可瑞、盛弘股份。
特斯拉概念股年初遭遇爆炒,财联社梳理部分产业链个股如下:
3、政策资讯 | 未来可期?三类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工信部发布联合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该公告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消费者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是从2014年9月份开始实施的,起到了直接刺激市场消费新能源车快速增长的作用。至2017年底期满后,相关部门又发布了延续性政策,将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期限延长至2020年底。此次《公告》的发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将再次延长两年。
2019年,随着新能源补贴的收紧,国内新能源车累计产销方面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波动还是比较敏感的。进入2020年,疫情让略显颓势的新能源车市场雪上加霜,今年一季度,新能源累计产销量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情况可以说很不乐观。
不过,4月初,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其目的是放宽新能源车企及产品的准入门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可以说目前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市场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是利好的。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受疫情影响前期压抑的汽车消费刚需得以释放;二是,汽车的销售厂商也出现了大幅的优惠促销的现象。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延长发放补贴,准入门槛放宽,叠加此次免征购置税政策,这使得消费者的信心,以及恢复行业销售增长将起到积极正向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两年,现在买车起码省一万
7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在其中显示了“将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至2022年12月31日”。
根据此前计划: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显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免征车辆购置税。不过,在前段时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指出,要在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所以,这项政策的公布,也终于让一部分新能源车企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落地了。
为什么免征购置税对于新能源车企们来说会如此重要?根据今年6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新能源市场销量8.3万辆,同比下降38.8%,而上半年总体销量自2019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后,便“一降不起”。
原因也很简单,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销量低迷很大程度是受到市场开始趋于饱和的影响,加上补贴政策从去年6月份锐减(从2019年3月份的7.5万补贴,降至如今的2.5万元),当整体补贴水平不高加上对续航里程有着严格要求,这就淘汰了一部分续航不达标或是续航达标售价却很高的新能源车型。
也正因如此,原本将在今年取消新能源车补贴的政策再次得到延缓,那么如果免征购置税也被取消的话,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有需要给多多少钱呢?
按照国内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方法(购车发票价/(1+17%)x10%)来算,一台售价20万的新能源车,消费者应缴纳的购置税就需要1.7万元左右(换言之,在两内之内购买新能源车,消费者至少也能省1万元),这样一来,就让原本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的新能源车,再次受到冷落,而这也是和前不久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有所冲突,更是和国家要刺激新能源车市场的意愿背道而驰。
但是,增加了两年缓冲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毕竟新能源车从在国内兴起至今,也快有6年时间了,虽然路上经常能见到开着新能源车的私家车车主,但只要去问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会得到“暂时不考虑新能源车”的答案。不过,从近几年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新能源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包括充电站、充电桩、换电站等等都日渐完善,纯电动车的最大续航里程也开始奔“7”了,电池安全也有部分车企取得重大突破。不过,话又说回来,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未来新能源车的售价只有更贵,甚至“买车送牌”的情况也会慢慢被取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将会延长吗?
据报道,日前国务院总理表示,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将再延长三年。
报道称,该负责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
未来将通过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
希望新能源汽车可以快速发展下去!
6、新能源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将再延长三年吗?
2018年5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并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到2020年。
2017年,国产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55.6万余辆,同比增长69%,国产乘用车销量占比2.3%。新能源车企中,江淮汽车去年完成销量2.8万余辆,同比增长53.86%,居国产新能源车企销量前10之列。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0.8万辆,同比增长88.5%,高于2017年增速。放眼2019年,在加入插电混动车型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交锋”会更加复杂,新能源车市场也将呈现一个全面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6)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长三年扩展资料:
政策利好 2018年新能源销量破百万辆:
一、根据乘联会数据,2018年12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16.0万辆,环比增长19.0%,同比增长79.1%;其中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16.0%,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50.0%。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00.8万辆,同比增长88.5%,高于2017年增速。
此外,考虑到1月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尚未调整,2019年1月新能源车产销量有很大概率继续走强。
二、新能源市场的大放异彩,主要是政策务实和企业努力的结果。为补贴降低设置过渡期,并大幅度降低客车、专用车补贴标准,使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实现了高增长,且客车和专用车增速也相对平稳。
此举是汽车产业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提升的合理选择;此外,未来中国和美国、日本、德国的汽车竞争将主要是新能源乘用车的竞争,发展新能源车也是加速实现节能减排和智能网联,并逐步向自动驾驶迈进的产业突破。
三、与此同时,2018年对新能源乘用车实施促进续航里程提升的补贴标准,使乘用车产品在高续航里程化方面的技术实现了突破。到2018年四季度,乘用车A级电动车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产品达到了50%左右,实现了整车低能耗和电池性能的综合提升。
四、在2018年新能源车标准提升的设计线路上,2月-6月的过渡期的设置让车企有合理布局和标定新产品的时间周期,加之技术指标提升幅度符合预期、企业对应良好,使新能源车在补贴过渡期和年末新补贴期的销量均保持良好增长特征。
五、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积分”政策的推动下,12月合资企业新能源车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放眼2019年,在加入插电混动车型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交锋”会更加复杂,新能源车市场也将呈现一个全面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7、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购置税延长2年,是好是坏?
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相信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都会松一口气,时间上又可以获得两年的政策红利,两年之后再观后效。
这是为促进汽车消费而制定的政策,除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免购置税延长2年之外,此外还有两条,一是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二是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好,政策救市是必然
为啥出台这样的政策?先来看看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基本就能搞清楚。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和4.0%,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之后少有的现象,也与2019年补贴大幅度退坡有直接关系。
随着地补退出、国补降低50%左右,部分车企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信心明显不足,以至于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严重下滑进而影响全年数据,实际上就是说,这时候补贴政策退坡为时尚早。
不巧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打击了整个车市,这让已经出现产销数据下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雪上加霜。从近几个月的产销数据看,1-2月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为5万辆,同比下滑达63%,新能源乘用车同比下降58%,目前3月份的数据还没出,但预测也好不到哪儿去。
市场不景气,出台政策施救是必然。其实从去年年初市场就对补贴退坡生产了恐惧心理,只是没想到6月份之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回落有这么大,加上疫情的影响,再次出台政策救市就是必然了。
但这样的补贴何时是尽头?
新能源汽车刚起步的时候,补贴、免购置税等本意是促进其发展,在燃油车为主的时代,这种保护性政策不可避免,但其中拔苗助长的成分有多少呢?这或可为后续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2008年被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2009年便有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2010年就启动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试点,试点城市总计有25个。此后便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汽车。2015年,财政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阶梯退出安排》,提出2017-2018年的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的补贴下降40%,此后补贴便退出。
国家的补贴政策颁布之后,各地财政也都纷纷跟进。这才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于发展的质量,里面却有一个很大的问号。
在2017年末,《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中,明确规定了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时间是免税的,对于这之后的时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将被征税。届时,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竞争力相比,将明显不再占据优势。因此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市场呼吁延长补贴、免购置税的呼声也是不断的,这次延长2年时间,疫情只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现在,预计新能源汽车要想回到原来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是比较困难的,补贴退坡之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弊端(续航担心、充电不方便以及相关技术问题)担忧会进一步放大,车企也不愿意主动拿出更多的补贴给消费者,更何况车企里面还有不少裸泳者。为扶持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家层面的扶持必不可少。但温室里的花儿是经不起风水雨打的,这样的补贴何时是个尽头?延长2年之后还会继续延么?
这到底是好是坏呢?
通常来讲,在行业发展初期为了保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出政策性的补贴、免购置税等保护政策是合情合理的,符合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政策保护之下,理论上这是为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赢得时间,但事实上可能并未达到当初所期待的那样,或者说政策保护时间的结束有点超前了。
而实际上,延长2年的补贴、免购置税的政策恰恰就是弥补这个“保护时间的超前结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退出才是正确选择。因此,不管延长补贴政策好坏与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9、购车补贴和免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新能源汽车该如何加速发展?
为了促进汽车消费,在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了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从以往的政策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优惠力度逐年递减,各个车企享受政策优惠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长,对厂商、经销商、消费者这三个群体来说都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有了政策的支持,自然是件好事。《玩车帝》认为,相关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哪些环节产生作用效果,政策的实施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促进作用有多大?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政策延长,最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所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的补助对象是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过程中,厂商是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结算的,该项资金先由企业进行垫付,最后由相关的财政部门进行财政拨付。所以,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并不是车企拿了,而是车企先帮消费者垫付了相应的资金,省下了很多流程。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后,根据购买车型的不同,消费者依然享有不同程度的补贴额度。换句话说,购置补贴政策延长,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就不会变;如果购置补贴被取消了,车企就不会垫付相应的补贴资金,多出的一部分钱就需要消费者自己付,所需的购车款也就更多了。归根结底,购车补贴政策延长,最终受益人还是消费者。
其次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长。因为购置税的纳税人是消费者,免征购置税后的直接受益人自然也是消费者自身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能量密度会决定消费者是否能享受补贴,而免征购置税政策则适合所有能上绿牌的新能源汽车,它的适用性更广。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 A0级新能源微型车的市场需求将会缩小,新能源A级车的需求逐渐增多,汽车价格越高,消费者省下的购置税就越多。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购置税两项政策延长实施期限,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政策能稳定市场,创新才能开拓市场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购置税两项政策为啥要延长?原因很简单:为了稳定新能源汽车消费。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十年来的首次下滑,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滑幅度为4%。如果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继续滑坡,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可能会有所减少。新能源补贴政策延长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政策的干预起到的是引导和助推作用,真正决定消费者是否愿意掏钱的,还是新能源汽车产品自身的吸引力。2019年不少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燃油车销量也有上升,这些车几乎都是没有政策补贴和购置税减免的。由此可见,导致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不是补贴政策的滑坡,而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信任度和技术实力还有待提升。
编辑
最近两年是第一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命末期,这一批新能源汽车普遍暴露出了驾驶质感一般、电池寿命短、电量亏损严重、保值率太低等等问题。如果新能源车企能够实现技术创新,让新能源产品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才会有产品魅力。以高质量的产品为主,政策优惠为辅,这样的组合拳是最佳得分方式,新能源汽车市场才会有更好的拓展。
玩味: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的政策优惠期,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了近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放缓的客观事实。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健康发展,车企应该利用技术创新来强化自身的作用。在汽车市场下行的当下,好的政策能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但要重新开启飞速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新能源车企还得拿好的产品来说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新能源汽车补贴再延两年,谁受益最大?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似乎迎来了喘息期。惟愿这一延长开放的“窗口”,能够给汽车行业洒下更多的春之阳光。
行业信心太重要了,尤其在下行期,又突遭疫情的挑战。政策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告诉从业者,坚持下去,行业背后是国家的支持。
3月31日,国家政策公布,为促进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如果按照之前的政策节奏,新能源补贴将在今年年底予以取消。延长2年后,下一个时间节点是2022年底。这是一个“窗口期”,留给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时间再次增加了。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和4.0%。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年来的首次下滑。
新能源市场动荡是从2019年7月开始的,主要因为补贴政策大幅退坡,终端市场挤在6月创造了一波高增长浪潮,随后开启了月度同比六连跌。进入2020年,新能源市场遭遇疫情危机,1-2月累计上牌数为5.5万辆,同比下滑57%。
促消费,已经不只是汽车圈的事。只是,汽车市场对于销量复苏的渴望更加强烈。疫情得以控制之后,政策层面一定是鼓励消费的,乃至于还有分发消费券的普适性政策。具体到汽车市场,新能源一定是被率先惠及的,行业信心要有,战略方向也不会动摇。
补贴不是洪水猛兽
关于补贴延长,业内也有担忧,如果不能及时“断奶”,部分企业是否仍在依靠补贴维持,却无法做到提高自身竞争力以谋求长远发展。
事实上,补贴政策经过多年的优化升级,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剔除了可能存在的投机行为。比如,最初只要能生产几乎就能拿到补贴,而后以续航里程为标贴标准,再之后更加注重能量密度、能耗等多项细分的技术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补贴门槛在不断提高,而且补贴金额也在逐步下降。
除我国以外,其他国家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时,也多以补贴政策做支持,只是执行细则不同。比如,美国对新能源车型进行补贴,当该车型累计销量达到一定量值后,则停止补贴。
经济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转移支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其实就是一种有条件的转移支付,主要解决生产企业前期成本过高的问题,也增加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的消费欲望。
去年11月,工信部明确将141款12个月内无量产或进口量的车型,从补贴目录中剔除。可见,要拿到政策补贴,绝不是“水一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目前,延长2年的补贴细则并没有完全敲定,具体内容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从已透露的消息来看,主要变化可能有3点:
1. 补贴额度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下降;
2. 对续航里程、能量密度、能耗等技术指标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3. 补贴的参考依据中,加入车价、是否可换电等新项目。
不难看出,延长后的补贴政策确实做了一定的“筛选”,有人得意,有人失意。
补贴延长,谁最受益?
补贴政策再延长两年,对行业而言,的确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具体到各家厂商,受到的影响又不尽相同。
我们首先会想到命途多舛的造车新势力们,已有产品落地的,有机会继续吃到政策红利,抵偿一部分成本支出(如果可更换电池车型被特别重视,俨然是给蔚来吃了一颗定心丸);产品还在研发中的,更要在意成本控制和最终售价了,毕竟,众多竞品已经摆在面前,要做到对标,可施展的空间有限。
特斯拉本来应该是最得意的,因为上海工厂的Model 3产能已释放,Model Y也在北美提前交付,在上海国产也将很快落地。轿车+SUV的产品组合,可以进一步占据30-40万的预算市场。但如果按照放出风的消息口径,补贴享受条件限制在售价30万以内,特斯拉恐怕与这次的政策优惠无缘。
延长政策最核心的,还是鼓励传统自主、合资品牌们,继续坚持新能源路线不动摇。在产品利润越来越贫薄的当下,哪怕能够拿到1-2万元的政策补贴,也是雪中送炭。对高企的电动车研发成本而言,可以相抵一部分终究是好事情。
对于拟购车的消费者而言,补贴延长未必会体现在终端价格上,但购置税免征、牌照福利仍然会在长期内成为促成交的心动点。
地方出牌,值得期待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还是一二线城市,专属牌照是一个隐形福利。当下驱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因素中,免费路权仍然几乎是唯一的刚需。
但事实上,电动车体验具备一定的用户黏性。习惯于电动车使用优势的用户,有时候很难再回到燃油车,比如其安静程度、加速性能,以及低保养成本等。技术瓶颈在突破,有更多的品牌产品可选,“体验驱动购买”一定会成为主流。
只是,单就未来1-2年而言,这一趋势还不明朗,一二线城市仍会贡献新能源车的主要销量,属于增换购市场。比如特斯拉Model 3,超过一半的销量集中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销量占比高达95%。至于近些年颇为倚重的首购用户地区,尤其是乡镇农村,靠新能源拉动十分困难,补贴政策延长的作用面自然无法覆盖这些地区。
国家层面的政策指明了大方向,是一种大统筹,但具体到地方,还是要详细地“做加法”。地方政策可以做到更细致、更高效,同时对症下药。
比如,早在2月3日,佛山市就对购买“国六”标准排量汽车将给予资金补助,每辆2,000元。最近4月3日,广州发布措施,个人消费者在今年3月至12月底,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享有一万元综合性补贴。
一揽子政策下去,汽车消费市场多少会有起色,而地方政策的角色,不仅是补充和细化,更是让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拉动希望直接落地。当汽车是出现在国家促进消费精神中唯一单独提到的消费品时,地方的落实和具体举措,才更加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