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产销量五年第一,这代表了什么?
关于近些年来,中国对于环保事业一直在不断的重视,这些年国家对于环保事业的一个发展,所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还有我们也在大面积的宣传环保该如何做垃圾分类,该如何去整治,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国内能拥有一个较好的自然环境,让人民感受到中国国内是非常的良好的一个生活。关于近些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一半以上,那么关于新能源汽车如此高的保有量,这代表了什么情况?
首先就是代表着中国制造的速度是世界第一,因为我们就新能源汽车的一个保有量占据全球第一,而且这只是这几年所发生的事情也仅仅只在这几年,中国的一个汽车保有量就位居全球一半。可想而知中国这几年新能源制造是有多么迅猛,而且其推广速度也是非常之快。所以在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会大面积取代很多的燃油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减少中国的一个燃油使用和减少中国的污染。
还有就是关于中国所产销的一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5年第一,这也代表了中国不断的向世界推广新能源汽车,也代表着中国制造在不断的向外输出,中国产品受到很多国外说青睐,这也改变了中国这些年一直被其他国家冠以的不良名号。
最后就是这也改变着整个世界的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为中国大面积的在进行制造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整个世界的新能源汽车能够更快的普及,减少地球内的污染,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天空。
2、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亿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600万辆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获悉,截至2021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亿辆,其中汽车2.9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69亿人。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871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39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110.3万辆,创历史新高。
据公安部统计,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871万辆,创同期历史新高。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87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57万辆,增长32.33%;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358.9万辆,增长23.74%,创同期历史新高。汽车新注册登记1414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72.5万辆,增长35.76%;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172.4万辆,增长13.88%。摩托车新注册登记42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3.2万辆,增长28.02%;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181.8万辆,增长74.53%。
载客汽车保有量达2.52亿辆,私家车保有量达2.33亿辆。载客汽车保有量达2.52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微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2.33亿辆。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载客汽车1159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5.5万辆,增长37.40%;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102.8万辆,增长9.73%。
载货汽车保有量达3191万辆,新注册登记量创历史新高。载货汽车保有量达319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1%。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载货汽车达24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4.6万辆,增长29.12%;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67.4万辆,增长38.53%,再创历史新高。危险货物运输车保有量达65.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5.3万辆,增长8.76%。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110.3万辆。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06%。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8%。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7.4万辆,增长234.92%;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47.3万辆,增长74.94%,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7.80%。
74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北京、成都等18个城市超过300万辆。截至6月底,全国有7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加5个城市,33个城市超过200万辆,18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其中,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
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69亿人,上半年新领证驾驶人1390万人。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6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数量为4.31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92.00%。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领证驾驶人数量139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62万人,增长90.93%;与2019年上半年新领证驾驶人数量基本持平。其中60岁以上的驾驶人1657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3万人,增长16.36%。
网上办理车辆和驾驶证业务4445万次,同比增长92.99%。2021年上半年,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继续大力推行31项交管业务“足不出户”网上办。全国网上办理补换领驾驶证行驶证、发放临时号牌等业务4445万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42万次,增长92.99%。
3、2019中国将占全球新能源的半壁江山,是夸大还是真弯道超车?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预测 2019年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汽车总结
2018已被踩在脚下,而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又做出了很多成绩,产销再创历史有高,前瞻产业研究院总结一下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盘点。
1、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逆市破百万
2018年我国汽车行业走过了难捱的一年,尽管销量继续维持在2800万辆上方,但同比却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首次的负增长。对比整个汽车行业的寒冬,新能源汽车行业却逆市上行,产销继续创出新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8%。
2013-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比亚迪以24.8万摘得销量桂冠
新能源车企方面,比亚迪以24.8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再次夺得2018全年销量冠军。其他几家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靠前的厂商分别是:北汽新能源15.8万辆,上汽新能源9.6万辆,奇瑞9.1万辆,长安新能源8.7万辆以及江淮新能源6.4万辆。新能源车型方面,北汽新能源EC系列夺2018年销量冠军,全年销售9.1万辆,排名第二的奇瑞eQ1全年销量仅为4.7万辆。其他几款销量靠前的车型分别是:比亚迪秦Pro
DM 4.5万辆,比亚迪e5 4.4万辆,江淮iEV 4.2万辆。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新能源车型中,除比亚迪秦Pro
DM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外,其他几款均为纯电动汽车。
3、宁德时代独占41.3%动力电池份额
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6.98GWh,同比增长56%。TOP10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82.8%,较2017年提升2.8个百分点。动力电池第一梯队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2018年全年装机量分别为23.43GWh和11.44GWh,同比增长122%和102%;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1.3%和20.1%,分别较2017年提升14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宁德时代在2018年也顺利登陆了创业板,并先后与北汽新能源、上汽、东风、广汽和吉利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几家公司均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领先的企业,随着后续产能的释放,宁德时代市场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第二梯队的国轩高科、力神、孚能科技以及比克电池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4%、3.6%、3.3%和3.1%。
2018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TOP10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三元电池同比增长92%
据报告统计数据,从电池类型方面来看,三元电池装机量在2018年首次超过了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2018年全年56.98GWh
装机量中,三元电池装机电量约30.70GWh,同比增长92%;磷酸铁锂电池装机电量约21.57GWh,同比增长仅20%,三元电池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从电池形状方面来看,2018年方形电池装机电量约42.24GWh,占比74.1%;软包电池装机电量约7.62GWh,占比13.4%;圆柱电池装机电量约7.11GWh,占比12.5%。
2018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各电池类型装机电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动力电池及原材料价格跌幅达30%
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件之一的电池,其造价基本占到了新能源汽车整车的30%-40%,而2018年动力电池的价格却一直跌跌不休。相比去年,动力电池在2018年的价格跌去了20%-30%,直接挤压了产业链上各大公司的利润。上游原材料方面,受困于需求低迷,磷酸铁锂材料的价格从年初的9.5万元/吨,跌至目前的6万元/吨,跌幅达35%;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16万元/吨,跌至目前的8万元/吨,跌幅达50%;三元材料523从年初的21万元/吨,跌至目前的15万元/吨,跌幅达30%。除此之外,电解液、隔膜在2018年均有15%-30%的跌幅。
6、蔚来汽车完成万辆交付
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量产车集中落地的一年,不少品牌发布第一款产品或者迎来品牌的第一次亮相,对于一众新入局的新能源造车厂商们,2018年是检验实力、兑现承诺的一年,业内也称之为“交付元年”。最终只有蔚来汽车达成了交付目标,2018年全年累计交付ES8
11,348辆,完成了备受业内质疑的万辆交付目标,同时也赢下了与小鹏汽车的赌约。其他诸如威马、新特、云度、电咖等明星级造车新势力虽在2018年未完成交付目标,但在2019年有望实现大规模的交付。
7、充电桩数量累计达77.7万台
根据报告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的公共类充电桩合计达30万台,私人类充电桩达47.7万台,两者共计约77.7万台,同比增长74.2%。特锐德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特来电是目前国内拥有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最多的运营商,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运营着超过12万台充电设施。除此之外,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分别运营着5.7万台和5.5万台充电设施。
2018年1-12月中国公共类充电桩数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8、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40余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称,据掌握的舆情信息显示,2018年已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40余起。威马、力帆、特斯拉等都被媒体报道发生了起火事件,起火原因错综复杂,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电池热失控是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主因之一,一些新能源车企电池产品测试验证不足,跟着补贴的指挥棒走,盲目追求电池高比能量,最终导致电池安全性下降。
总结分析
毫无疑问,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据艾瑞咨询数据,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水平约为169辆/千人,仅为成熟市场的30%-50%,可以预见不远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在看到2018年取得的这些成绩数字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背后隐藏的意义。诸如,在看到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在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因动力电池原材料下降导致的电池毛利下降和应收账款的增多。又诸如,看到充电桩数量累计达77.7万台,也应该看到,这个数量是远远没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
2018年我国销售了125.6万辆新能源车,而这个数字是超过50家车企共同完成的,未来这个数字肯定会被大幅削减的。超50家车企中有传统车企、有合资品牌、有造车新势力,未来他们也将成为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三大竞争格局,而最终谁又会更将被市场所青睐呢?尤其对于新势力造车而言,他们在研发、技术、售后、资金等方面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企业至今还未能完成交付,这更像是一场资本的盛宴,到最后,大部分企业难逃破产、兼并或重组的命运,市场本身将会决定他们的去留。
比亚迪以24.8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夺得2018全年销量冠军,而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贡献了近一半的销量,如果单看纯电动汽车销量的话,2018全年销量冠军当属卖了15.8万辆的北汽新能源。很多人之前在讨论特斯拉进中国将会给这些新能源龙头企业带来的影响,事实上,特斯拉面向的是中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而中国的新能源造车企业基本面向的是中低端市场,客户群体不一样。而真正要和特斯拉竞争的是这些新能源的造车新贵们,目前对于他们来说,想撼动一家拥有15年造车经验的成熟车企还为时尚早。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高速前进
展望2019,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高速前进,随着退补政策的执行,新能源市场也将慢慢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又将创造什么样的奇迹,产销量又能否突破200万辆大关,我们拭目以待。
4、7月全球新能源车市:中国销量逼近十万排第一,德国同比暴涨302%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4%至33.5万辆,而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2%,为40.33万辆。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了中国。要知道,在此之前,无论是销量还是保有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稳居全球第一。
而7月份,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销量迎来年内的首次增长,虽然增幅相较于欧洲很多国家很小,但销量已经超出第二名一倍还要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疫情尾声的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如何。
中国:老大地位不动摇,7月销量逼近十万
根据中汽协的消息,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在这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24.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2.7%。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延期两年的新政出台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第二季度以来销量下滑趋势逐渐收窄。
德国:7月销量3.6万坐稳第二,302%同比增长率全场第一
在欧洲新能源市场,7月份最大的亮点就在德国,302%的增长率成为欧洲市场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单月销量达到了3.6万辆,创造新的销量纪录,仅次于中国,排在第二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2%,达到近1.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飙升485%,达到约1.9万辆。
根据数据显示,德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同比增长8.6%,达11.4%,创历史新高。在德国,7月销量最好的是雷诺Zoe,销量2851辆;其次是大众e-Golf,销量为2633辆。值得注意的是,雷诺Zoe在法国也非常吃香,共售出3834辆,虽不及6月份创纪录的6011辆,但仍高于近几个月的平均水平。
另外,法国和英国7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率也非常高,分别达到了298%和286.8%。其中,法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5%上升至9.5%,英国则是占据近9%的市场份额。
挪威:每卖10台新车就有6台是新能源,市场份额高达68.4%
挪威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至6686辆,约占挪威当月新车总销量的68.4%。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4,408辆,同比提升25.5%,市场份额为4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278辆,同比提升142%,市场份额为23.3%。
也就是说:在挪威,每卖出10台车,就有6台车是新能源汽车,其中4台纯电动、2台插电混动。
写到最后: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虽然还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欧洲各国的重视程度升级,伴随着鼓励政策和巨额罚款,今年的增长率尤为恐怖。
动力电池大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前段时间就公开表达担忧:"我自己预测,今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中国,而中国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将被欧洲抢走。"根据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计,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将达到110万辆。中国能不能守住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冠军位,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即使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真有500万辆,各政府的规划能实现吗
真的可以的,我蛮相信的。
1、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商家越来越多,研究电池和汽车技术的厂家越来越多。
2、政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和政策,大局势向上。
3、社会的趋势,人民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对环境的重视等等。
......
种种因素双重重视之下,我相信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6、汽车保有量的各国数量
表1 2004年世界及各大地区汽车保有量(万辆) 统计地区 轿车保有量(辆) 商用汽车保有量 汽车总保有量 北美 16490 10660 27150 欧洲 26390 4150 20540 亚洲 12270 6610 18880 南美 3500 1070 4570 非洲 1630 730 2360 全世界 60610 23510 85120
7、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约占全球一半,产业总体得发展水平如何?
其实说道新能源汽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两个品牌,第一个是国外的特斯拉,一个是国内的比亚迪,这两个都是龙头老大,虽然国内的比亚迪总是名气不如特斯拉,其实是这样,特斯拉作为美国车,在美国上市,而金融最好的地方就是美国的华尔街,这里云集了全球的金融大鳄,将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炒得火热,以至于同样类型的股票也跟着大涨,人们开始了解新能源汽车,而美股的新能源龙头就是特斯拉。
其实不仅仅是因为特斯拉作为龙头是它火的原因,其实还有另一层原因是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他也不怎么消停,首先是拿出14亿美金投资了比特币,由于比特币大火,其中马斯克的身影其实也在里面,随着时间推移,马斯克他又开始搞事情,推行了狗狗币,狗狗币开始大涨,因此马斯克又收割了一大批韭菜,资本也开始雄厚,但是特斯拉在中国的投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在4月的上海车展,有一位女车主就“刹车失灵”这个问题展开维权行动, 在五月份,广州某地下车库,一个司机由于突然失控加速撞到了前方柱子上,导致死亡,还有……种种原因导致特斯拉来中国后销量下降了69%,而且暗示出新能源汽车技术上还是有许多的不成熟,那么说完了国外的新能源汽车,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怎么样呢?
据某第三方数据显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600万辆,已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数量的一半了,伴随着那么这么大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我们的产业应该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已经有187万个充电桩,6.5万个充电站,600余个换电站,随着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的不断攻坚,我们的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国际前列,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有希望通过柴油汽车改电车,免受国外油价控制,伴随着大量的油车淘汰,新能源车行业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中游多个环节紧缺难以缓解,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有大量的市场。因此小编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持有看好的态度,已经选择入手新能源的汽车基金!
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可以突破300公里的距离限制,研究出更加耐用的电池。
8、2019年新能源车增长120万辆 连续两年高增长 纯电车占比超81%
|文 | 9tH dAy
来自柿柿车工作室
根据公安部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剔除报废注销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有2122万辆增长,增幅达8.83%。
30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200万
目前,全国共有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百万,30个城市超200万,四大直辖市中,北京毫无悬念位列第一,保有量593. 4万 重庆以463. 3万位列第三, 上海以415. 8万位列第五。 天津以309万位列第十一。另有苏州、成都、郑州、深圳、西安、武汉、东莞等城市汽车保有量超300万。
私家车保有量首次破2亿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2.2亿辆,相比去年同期,有1926万辆增长,增幅达9.37%,其中,私家车保有量2.07亿辆,首次破2亿大关。
新能源连续两年百万增长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81万辆,占总保有量1.46%,相比较普通燃油车9.37%的增幅。
受相关政策影响的新能源车型,虽然整体基数不大,有整体提升非常明显,相比去年同期,2019年新能源车型增长120万辆(连续两年增长超百万辆),增幅达46.05%。在整体构成中,纯电车型保有量达310万辆,占新能源保有总量的81.19%。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工信部: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
10月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一个引领、三个突破”。“一个引领”是产业发展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国内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了2万亿元,日益成为发展的新动能。“三个突破”分别是:市场突破,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了480万辆(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7%),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黄利斌指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汽车产业进入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提前谋划、系统布局。10月9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规划》编制历时一年多,期间充分征求了相关部门、地方、中外企业、行业机构的意见,凝聚了行业企业智慧和共识。下一步,我们将以《规划》发展为契机,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芯片项目,我国半导体产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阶段,社会各界参与发展的热情非常之高。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明确提出有序引导和规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秩序,做好规划的布局。下一步,我部将做好《若干政策》的落实工作,优化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健康发展。
10、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汽车+保有量
这算是个专业的问题,本人搜集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希望是你所要的!
1、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
——————替代石油将使我国资源状况化短为长——————
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但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这三种能源还能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核能还将有所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今后将会优先获得开发利用。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国虽已探明煤储量6000亿t,石油70亿t,水力发电6.8亿k但由于1978年以来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已超过30%,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产量低和农村能源供应短缺等因素,致使能源供应趋于紧张。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年产稻壳3225万t,玉米芯1250万t,甘蔗渣400万t,棉籽壳200万t,糠醛渣30万t,人畜粪便1380万t的条件下,可用微生物作用年产沼气达14.28×108m3,相当于25.94×106t标准煤,从而彻底改变现在农村能源短缺的状况。
按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等仍有很多技术上不确定性,何时投入运营是未知数。混合动力汽车造价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应用不仅仅是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产品还是比钢铁应用更广泛的基础材料。因此,发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决车用燃油问题,中、长期解决后石油时代的能源、原材料问题。
目前,国际上生物能源技术相对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线是:谷物、秸杆、其它植物等-发酵-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另一种是利用劣质食用油、麻疯树籽等直接加工生产高品质车用柴油。无论何种生物质转化,都是我国资源的“长腿”。发展生物能源是农业大国和“缺油多煤”资源现状化短为长的最佳契机。
————发展石油替代行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是13亿人口大国均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建立庞大的“石油替代”能源体系,不仅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村地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机遇,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发展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最佳切合点。我国最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曰前公开提出:让我国农民“种出绿色大庆”。
据科技部有关单位的调研,我国南方的甘蔗、木薯,中、东部地区的小麦、水稻,北部的土豆、玉米,西部地区的油桐。麻疯树,干旱地区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转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其中麻疯树籽含油率达50%,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我国西南地区现有10万亩,到2010年种植面积可达1000万亩。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宏广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富余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确可“再造大庆”,即相当于5000万吨原油。如果把每年农民白白焚烧的秸杆收集处理后加工乙醇,替代车用油,总量可达6000万到1亿吨。已经开始用生物质能加工品全线替代石油产品的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测算:只要石油不低于35美元每桶,用生物质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图。
2、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现在因利用能源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烟尘和SO2年排放量为2857万t,燃烧后的垃圾排放为年均573000万t,因薪柴之用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每年土壤流失50亿t。利用生物生产能源和对其进行利用,不仅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而且还可使目前污染严重的环境状况得以缓解。
数百年来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生成的,那么能否种植能源作物,直接从能源作物生产燃料?这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问题。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应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了40多种能够生产“石油”的植物。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与太阳能的光合作用而贮存于地球上植物中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由此可见,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专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汽车燃料,过度依赖存在四大问题,包括:国内资源短缺和国际石油争夺剧烈的双重风险;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高水平和高清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油价居高不下,用户负担增加;依靠进口,要花大量外汇,影响国内就业。巨大的国际采购会使我国原油陷入类似现在铁矿砂市场的“价格合围”。适应汽车消费需求,建设车用燃料替代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据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2010年将达到5000万辆至6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年生产量将达1000万辆以上,汽车用成品油市场就将有数千亿元。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逼迫中国采取石油替代技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较早对公共交通车辆实行天然气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于环境因素。目前,天然气、煤炭、生物质能等技术路线替代石油,其燃烧排放都小于石油类40%左右。按我国城市进程,2020年前还将有4亿人口“进城”,汽车保有量将急剧增加,不采用洁净的替代能源将无法维持人类适宜的城市居住环境。有人这样计算:大城市里按每车每天用15KG汽、柴油计,100万台车即用1.5万吨汽、柴油,它将耗尽18338万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变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气等的无氧气体。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得多,所以,它们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堆积1.83米厚,比正常的中国人还高出一巴掌。如果没有大自然赐予的空气流动,这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呀
3、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
能源生物技术就是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产各种能源产品。在这里面,农林生物技术提供能源作物,工业生物技术则将能源作物以最经济的方式加工成能源产品,这些能源产品包括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为主的液体燃料,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另外,还有可再生的生物氢能。
沼气是由作物秸秆、树木落叶、人畜粪便、工业有机废物和废水等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每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的发热量约相当于3.3千克原煤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
燃料乙醇是国内外公认的生物能源产品,能够以一定的比例与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混配后供车辆直接使用。
生物柴油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规模化使用的生物替代能源。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其他丰富的非食用油和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鱼油等,以及废弃的食用油为原料生产出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柴油优良的代用品。
发展生物制氢技术,也是为发展新能源提供技术储备。目前,各国正在竞相开发氢燃料电池,尤其是氢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
我国起步虽晚优势明显
据介绍,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甘蔗、甜菜、玉米、小麦、薯类、秸秆等都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国家已正式批准在吉林、河南、黑龙江和安徽四省建设总规模为年产132万吨的大型燃料乙醇装置。
我国已研制成功利用菜籽油、大豆油、米糠下脚料和野生植物小桐籽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小试或中试工艺,一些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主要指标达到美国生物柴油指标。
我国沼气生产技术已经使用多年,正在不断改进。到2003年底,全国农村沼气池年产沼气46亿立方米,相当于343万吨标准煤或28亿千瓦时发电量。
在发展能源生物技术方面,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有自身优势。”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的美国万力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孙大庆说,“首先,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领域,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多大学设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第二,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能源生物技术产品潜在市场巨大;第三,我国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是跨越式发展,可一步到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研发工作。”
生物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利用的就是太阳能,真个使用过程是一个太阳能循环过程,清洁无污染。其中,沼气的推广使用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燃料乙醇不但能代替部分汽油;而且排放的尾气更清洁;生物制氢为的就是的到然绕产物只有水、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氢;而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的汽车尾气中有毒有机物排放量仅为1/10,颗粒物仅为2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排放量仅为10%,不仅如此,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广泛并有可再生性,如大豆油、菜籽油,而使用“废油”提炼出生物柴油更是“变废为宝”
我国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提炼的车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无需改造发动机,而且对车辆发动机还有保护作用。世界各国对此非常重视,发展迅速,美国、加拿大、巴西、曰本、印度等都有庞大的发展计划。欧盟国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达100万吨。本世纪我国==也很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相继建成了许多年产量超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2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