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大地产的老板是谁?
许家印。
1996年,许家印创立恒大实业集团公司,并在广州打造了金碧花园楼盘,该盘成为“中国著名城镇化社区50佳名盘“。此外,他还创下了包括金碧花园、金碧华府、金碧御水山庄、金碧弯等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纪录 。1999年,将恒大集团推至广州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30强第七名。
现任董事局主席,许教授统筹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其在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及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
许教授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3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并曾荣获国务院颁授的中国最高荣誉之一「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
(1)恒大电动汽车创始人扩展资料:
许家印成立恒大地产:
1997年3月,许家印注册了恒大地产有限公司,恒大地产为恒大实业有限公司控股90%的下属子公司,另外10%的股份由广州凯隆公司持有。后来,恒大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又增加了恒大钢铁、金碧物业等公司。
刚刚成立的恒大地产仅有8名员工。公司除了拥有一辆小汽车外,几乎一无所有。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许家印对公司的前途却充满信心。
1997年6月8日,金碧花园开发正式破土动工。金碧花园的开发,完全复制了珠岛花园的小户型模式。许家印知道,小户型易于销售,也便于快速回笼资金。
小户型模式,是非常典型的快进快出的资本运作模式。毫无疑问,许家印个人的胆识、判断力、谈判技能,在金碧花园的运作过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金碧花园让许家印获得进军房地产业的“第一桶金”。这一桶金源于许家印的过人胆识,金碧花园也成为恒大地产发展的里程碑,一下子解决了恒大地产的现金流问题。
2、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创始人
中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很早了,但是都没有量产,只是在实验室或者一直处在样车阶段,这算不上是创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应该是比亚迪的王传福。
3、恒大集团的电动汽车正在快马加鞭制造,你看好他们造车吗?
我是这样看的,其实新能源汽车,在10年以前就有专家提出构想,由于更环保,污染更少,而且国家也大力支持,所以新能源汽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新的风口,众多企业纷纷进入。自2019年进军新能源至今,恒大不到两年便发布6款新车。在整车研发、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等方面,拥有领先技术,用的来说,恒大造车是认真的。
感觉挺值得期待的,毕竟投了这么多的钱,联合了全世界有名的汽车厂家,还有这么多有名的汽车设计师,现在光看放出的外形图就已经很吸引人了,如果价格还很亲民的话,那就真的牛逼了!现在汽车基地已经建好了,相信很快就能见到结果了。目前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与国外的产品有着半代产品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落后于国外,纯电动汽车在批量化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可靠性紧密相关的方面,较为欠缺。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有世界领先技术和资金做保障,恒大集团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量产,恒大都使用的世界最先的供应商公司,整车也都采用了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传动技术等 所以车子肯定是质量达到了高标准,设计从发布出来的几款车看也拥有了那种大气符合大众审美的外形。
说实话第一款和第二款真的有惊艳到我,起码比我想象中要好看很多,是那种量产后我会有去试驾冲动的,毕竟女孩子,第一眼看中的还是外貌,现在新能源汽车是主流啊,国内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恒大集团是世界百强,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也收购了很多顶尖的技术,相信只要脚踏实地的造车。未来一定会成为我国甚至世界新能源汽车企业。
4、“不可能打工”周立齐出任电动车公司创始人,他的人生是不是开挂了?
他的人生的确是开挂了!因盗窃入狱而火遍全国,在他的身上围绕着太多的网络流量,对于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出狱后放弃千万合作签约金,只为尽孝道!这真的是一般人都做不出来,可见此人还是有很强的独立自我见解,较为浮躁的环境下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值得另眼相看!
1、出任公司创始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因这句话火遍全国的周立齐,近日被曝出出任某电动车公司创始人,真的是让人感到震惊!11月12日,广西南宁流传着这样一幅图片,因多次涉嫌偷盗电动车而走红网络的周立齐出任某品牌电动车公司创始人,两张现场签约图片流出,时间显示是11月11日,瞬间引发网友热议!更是有网友表示:因为偷电动车进去,现在出来了反而声名大噪,直接卖电动车,这真的是造化弄人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他出任的这家电动车公司注册资金500万,是在2020年一月份注册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99.9%,另一位股东显示的并不是周立齐,而是另有他人。所以说周立齐在这家公司是不占股份,也查不到相关的任职信息。但是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粉丝已经有350多万,着实是一名“网红”啊!
其中就有不少网友对此发表评论,主要分为两方面:
网友一:认为这种价值观应该及时做调整,因盗窃入狱,有前科的人怎么还能作为正能量的榜样呢?对于这种不良的风气应该坚决抵制。过去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是人要出名猪要壮。为了炒作不择手段,信誉有很大的问题,不能出了名就为所欲为,所以不应该如此关注……网友二: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平顺,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有误入歧途时,但是知错能改,浪子回头金不换,对于这样的人更多的应该是予以鼓励。不能就一件错事,将人彻底打倒,我们要给他更多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在周立齐没有出狱时,就有不少的媒体公司找到他家,拉近关系,希望能够将他收拢。更是提出天价的签约费,让人觉得当今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问题。而周立齐出狱之后并没有接受任何一家公司的邀约,选择回到老家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在归来之后,他在网络上分享一些生活当中的日常,这真的是与之前的偷电瓶车判若两人,因为现在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如今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也没有继续做偷盗电瓶车的事情。特别是今年高考时,周立齐还在网络上给高考生们加油打气、捐赠防疫物资,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可以直观的看到他是有改变的倾向,并且已经去做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应该才是最好的结局!有关于网红问题也没有必要深究,毕竟“流水的网红”,这句话说的才是正确的!
5、恒大新能源汽车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刘俊,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不含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汽车充电模块销售;汽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环保技术咨询、交流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节能技术咨询、交流服务;汽车零配件零售;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等。
据悉,恒大在2018年初,启动战略调整,透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迹象。同年2月,恒大注册成立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恒大智能汽车。9月,恒大入股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
2019年,恒大汽车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恒大陆续收购国能汽车、上海卡耐新能源等公司,在多地布局整车、电池、电机等产研基地,与多家全球零部件公司合作,形成“生产+技术+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虽然恒大在日前转让其持有的广汇汽车全部股权,但自建销售渠道的计划,将补齐“销售”环节。
目前,恒大已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其主营业务。
(5)恒大电动汽车创始人扩展资料:
恒大汽车发布恒驰车标
11月10日,恒大新能源正式发布了恒驰车标,采用咆哮的雄狮作为主体设计,其寓意着“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值得一提的,恒大集团计划在2025年将恒大新能源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恒驰车标采用盾徽的造型设计,主体为一头咆哮的狮子,前掌下是类似地球的造型,其中狮子采用金色设计,留白为蓝色,而地球为红色。
此外,盾徽车标底部为恒驰的中文和英文标识,均采用黑色字体。据悉,恒驰车标寓意着“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
6、许家印豪掷300亿|恒大汽车何时能造血?
按照规划,恒大将研发14款新能源车型,并在2021年底~2022年初实现大批量投产。
文|彭苏平
3月30日下午,恒大健康产业集团(00708.HK,下称“恒大健康”)发布的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33.1亿元人民币,亏损幅度同比增加了近一倍。
2008年上市的恒大健康,是恒大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和健康行业的平台。2018年恒大健康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去年更是频繁收购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并喊出了“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目标。
但与所有刚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公司一样,恒大此刻面临的,是“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2018年至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总计亏损超50亿,而从恒大健康高管透露出的信息看,今年亏损局面仍不会改变。
在财报发布之后举行的业绩交流会上,恒大健康首席财务官潘大荣表示:“这种状态(指亏损)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到2021年恒驰全系列产品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后,我们的报表数据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他特意强调了恒大健康背后的恒大集团,称恒大集团作为“总资产2.1万亿、年销售规模超6000亿、世界500强排名第138位”的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对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投入。
新能源汽车业务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恒大试图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目前我们的工程技术、造型设计和生产制造等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推进中,进展顺利。即使在西方圣诞新年和春节长假期间及当前严峻的疫情下,在欧洲的恒大项目团队从未休战。”恒大健康集团副董事长兼瑞典NEVS总裁彭建军表示。
业内期待恒大尽快向市场提交自己的作品,作为最有资金实力的“造车新势力”,恒大会如何诠释新能源汽车,又将收获怎样的成绩?
尽管背靠恒大集团,恒大健康强调“不差钱”,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长期亏损运营并不现实。况且,近期恒大内部的一些人事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新冠疫情袭击的特殊背景下,恒大本身资金压力也在趋紧——新能源汽车业务如何自己“造血”,将是恒大需要面对的问题。
国能和天津基地被“边缘化”?
新能源汽车业务大规模亏损的重要原因是,当前业务展开较少,收入较少,而汽车产业投资初期,往往会耗费大量资源。
潘大荣表示,目前恒大新能源汽车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尚处于投入阶段。“报告期内,我们的资金主要投往基地建设、设备、研发、股权收购、材料及制造费用等方面,同时新车还没量产交付,两者结合便会造成投入多、利润少的局面。”
他还指出,汽车业本就是产业链长、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纵观全球范围,绝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因为处于投入阶段,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即便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上市十年至今也还没实现过年度盈利。
财报显示,恒大健康2019年新能源汽车收益为6.6亿元人民币,没有整车销售收入,主要由锂离子电池销售在支撑。6.6亿元收入中,锂电池销售额为5.88亿元,技术服务6579.6万元,汽车组件销售额为629万元。
而近两年来,恒大健康斥下巨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进行大举并购,据智库君统计,仅过去一年,恒大健康在企业并购层面就耗资超100亿元人民币,若加上以往的投资,总规模已超过300亿。
从年报等公开信息看,恒大健康规划5-18年摊销新能源汽车专利、专有技术与特权成本,2-10年摊销已收购的电脑软件特许使用权。即便在长期摊销之下,短期的经营业绩也难以抵消投入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购瑞典NEVS之后,恒大还是没有一分汽车整车销售收入。去年,在那场很受瞩目的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恒大高调“量产下线”了“国能93”(“NEVS 93”),但这款车却意外消失在了恒大的产品规划序列中。
在业绩交流会上,恒大健康高管们谈到产品上市规划时,并没有提及这款“量产下线”的“国能93”以及生产这款车的天津基地。
彭建军表示,通过设立在奥地利格拉茨的AEPMT(欧洲项目联合指挥中心),对分布在德国与奥地利的3个车型项目组,分布在欧洲、日本、美国的造型设计团队等团队进行统筹管理,确保新车型如期于2021年底~2022年初实现大批量投产。
潘大荣在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报表数据时也表示,“到2021年恒驰全系列产品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后,我们的报表数据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问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情况时,彭建军特别“拎出”了广东南沙、上海松江两个生产基地,表示它们将于2020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产,首期规划产能均为20万辆,但没有提及已经建设完毕、已经具备量产功能的天津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方面并未表示恒驰系列产品将率先在哪个基地展开生产,而“国能93”及其背后的萨博平台似乎不再是恒大的重点。彭建军在介绍正在同步研发的14款车型时候表示,已“基于本特勒底盘,开发出恒大3.0架构下的大、中、小三大平台”。
国能和天津基地似乎被“边缘化”了。有接近恒大的人士对智库君表示,公司内部甚至已经在传天津基地要被出售的信息,但从其资源和地位来看不太可能。
天津基地是国能汽车及其创始人蒋大龙在国内的首个整车项目,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恒大在建的生产基地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如严格遵从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也只有天津基地达产后,其他基地才能进行生产。
继续“买买买”?
新能源汽车耗资巨大,不过,恒大对这种状态也颇有心理准备。
此前,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便表示,恒大在新能源汽车的三年投资预算是450亿,其中,2019年投资200亿、2020年投资150亿、2021年投资100亿。尽管近两年投资额度将逐渐减小,但从绝对量上看仍是相当大的规模。
恒大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持续投入,恒大健康的高管也在业绩发布会上重申了这一点,并表示会继续投入研发和制造。按照规划,恒大将研发14款新能源车型,并在2021年底~2022年初实现大批量投产。
值得关注的是,恒大还会继续进行并购吗?在过去一年中,恒大健康先后入股了瑞典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等新能源整车、电池、电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更早的2018年,恒大还斥资145亿元成为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大手笔并购是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色路径,许家印也将“买买买”视为恒大的策略之一。
此外,恒大有计划进一步加强在控股公司中的地位。去年11月,恒大健康曾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全资子公司Mini Minor向NEVS增资30亿美元,增资完成后,恒大将持有NEVS的82.4%股权,NEVS创始人蒋大龙控制的National Modern将持有NEVS的17.6%股权。
据悉,上述增资并未完成,具体交易将“在一年内作出”。而在此之前,恒大健康也曾增资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2019年7月,恒大健康子公司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与深圳市邦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前者出资1.78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9.5890%股权,而之前恒大已经收购了卡耐新能源70.27%股权。
显然,恒大并购的步伐并不会戛然而止。不过,在财大气粗地收购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时,恒大内部也开始出现变化,“土豪”如恒大,也面临着疫情之下经营压力增加的情况。
3月17日,恒大集团发布了一则关于在集团系统海选恒大宝集团人才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结合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推荐。各单位上报调岗人员名单后,恒大这一内部变动迅速在社交网络发酵。
启信宝的数据显示,恒大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2月28日,注册资金30亿元,由深圳市盈贸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经营范围为房地产销售、汽车、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等。
这轮调整中,恒大新能源汽车也不能排除在外。一位恒大新能源汽车内部人士对智库君表示,恒大集团旗下所有业务均有波及,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恒大地产的幕后老板是谁?
许家印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近年来荣获“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多项国家荣誉,并连续八届荣膺“中华慈善奖”。
同时兼任B20中国工商理事会副主席、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副会长、丝绸之路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7)恒大电动汽车创始人扩展资料:
恒大地产的业务
2004年起,公司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大规模整合优势资源,与国内外房地产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强强合作,真正实现了满屋名牌的精品产品。
先后开发恒大金碧花园、恒大金碧华府、恒大金碧湾、恒大金碧世纪花园、恒大御景半岛、恒大华府、恒大名都、恒大城、恒大绿洲、恒大金碧天下等系列项目70多个,形成了精品开发建设风格,先后获得50多项国家级殊荣,产品已经成为在全国享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强势品牌。
8、恒大新能源亏33亿真不算多,刀片电池也拯救不了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赶在3月份最后一天,相关部门出台了这则重磅消息,利好出尽就是利空,大部分车企股价4月1日以大跌报收。当然,更深层次的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坑实在太深了,恒大新能源和蔚来汽车最新发布的2019年年报,揭示这一黑洞。
3月30日晚,港股上市的恒大健康(0708.HK)在线上发布2019年年报,营收5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88%;净亏损49.47亿元,其中新能源车业务亏损33.1亿元。
恒大健康的股价却呈现出另一种走势,3月31日,港股一开盘,恒大健康(0708.HK)就大幅高开,收盘在 5.66元,大涨6.59%;4月1日,再度收于6.01元,继续上涨6.18%。
股价的逆势上扬表明,资本市场对恒大新能源车的亏损是可以接受的。
新能源车还在投入期,恒大可以承受
恒大健康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和健康管理业务,恒大健康首席财务官潘大荣在30日表示,汽车属于回报周期比较长的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纵观全球在初始阶段都是亏损状态。
“我们的资金主要投往基地建设、设备、研发、股权收购、材料及制造费用等方面,同时新车还没量产交付,两者结合便会造成投入多、利润少的局面。”
潘大荣认为,恒大新能源在过去一年间还是做了不少事情,完成全产业链布局,覆盖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
恒大新能源33.13亿元的亏损看上去不少,跟同行相比真不算多,美股上市的蔚来(NIO.US)2019年巨亏了100多亿。
其它造车新势力没有公布财务数据,从各家着急融资的状况来看,亏损额不会小。
恒大对新能源车业务还是很有信心的,潘大荣表示,“到2021年恒驰全系列产品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后,我们的报表数据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我们充满了信心。”
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靠融资来“续命”所不同的是,恒大新能源还有个“富爸爸”—世界500强的恒大集团,总资产2.1万亿,年销售规模超6000亿,2019年净利润355亿元,够恒大新能源烧很久。
蔚来亏110亿,提高毛利成为关键
在恒大健康之前,蔚来汽车公布的2019年财务报告,累计总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58%,净亏损(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达到114亿元,调整后为109.62亿元,同比扩大22.4%。
已经走过5年多的蔚来,其主要收入还是卖车,2019年总共卖出了20565辆车,这已经是造车新势力中的NO.1。按照蔚来的解释,每辆车的销售收入约为35.82万元,销售成本约43.88万元,这样看,每辆车亏了约8.06万元。如果按照亏损额114亿来看,每卖一台车亏损约55万元。
持续的亏损已经让蔚来“亚历山大”, 据报道称,蔚来目前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0.563亿元;负债合计达到194.04亿元,总资产目前为145.82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30%,可以说还债压力空前的大。
蔚来“活下去”的有效办法就是让自己尽快达到盈利的状态,提高毛利率才是投资人关心的问题。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2019财报会上发布了2020年毛利转正计划,理由为“供应链的优化、电池包成本的降低、生产规模上升和管理优化带来单车制造成本的下降”。
私人需求太小,车企准时发工资都是奢望
恒大新能源和蔚来属于新能源车行业的龙头,还有更惨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
蔚来汽车的投资人,理想汽车CEO李想日前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上百个新造车企业中,坚持到今天,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从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这两个最基本最本分的能做到的估计已经不超过五个了。”
到底有多少个造车新势力呢?根据天眼查的数据,鼎盛时期注册的新造车整车企业有436家(不少没有缴纳注册资本),加上配套厂等,我国的新能源车相关企业超过14万家。
李想一般不说假话,去年炮轰电动车NEDC续航里程不符合实际情况,在行业里引起了很大轰动。他还在去年4月份公开表示,新势力的融资窗口只剩不到一年,一年后大批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90%的投资人将血本无归。
这一预言很快变成了现实,进入2020年,新势力几乎融不到资来“续命”,动作快的蔚来急忙牵手合肥市政府,希望能引来100亿元级别的投资。
当下社会上的资本趋于枯竭,最好的办法是能找到地方政府接盘,因为只有地方政府才有资金了,新能源车企能给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各有所图。
华人运通、爱驰、拜腾等运气还不错,也相继找到了地方政府来接盘,前提是自己本身要还有价值。
上面所说的那么多新能源企业,基本就是纯电动或是插电混动,其中,纯电动占据了75%-80%的份额,无论是恒大还是蔚来,其方向也是纯电动。
看似风风火火的新能源车市场到底有多大?除去B端市场,个人需求实在是少之又少。小鹏汽车的老板何小鹏与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在2019年均揭开了纯电动的“遮羞布”,2019年真正用于私人需求的纯电动车只有十几万台,仅相当于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还不如燃油车一款车型的销量,来分蛋糕的有数百家企业。
在补贴滑坡后,新能源车销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急剧下降;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也是沿用现有的政策,市场估计难以改观。
2020年情况更为恶劣,2月份的销量仅为1.3万辆。
当然,你可以说2月份因为疫情不正常,那就拿正常的1月份来看,销量也只有4.7万辆,与2019年正常月份相比,已经跌去一半,如果4.7万辆是给一家企业,还有可能盈利,要给上百家企业来分,大家都没饭吃。
刀片电池对比亚迪意义重大,但不能拯救整个行业
制约电动车发展还是其核心部件电池,比如说续航不足,不够安全,现在似乎新解决方案——刀片电池。
3月29日,比亚迪在线上发布了其酝酿多时的“刀片电池”,堪称是比亚迪的核武器。在严苛的针刺试验中,刀片电池完胜三元锂电池和其它的磷酸铁锂电池;通过缩减体积,将车型的续航里程提升至600公里以上,可以满足大部分使用场景。
刀片电池解决了续航和安全问题,业界反应热烈,比亚迪的股价持续上涨,吸引众多资金疯抢筹。
刀片电池给比亚迪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能卖出足够多的刀片电池,比亚迪的业绩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事实上,续航不再是电动车的主要障碍。在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帮助下,有些电动车的NEDC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甚至有超过700公里的。
刀片电池对比亚迪意义重大,但仍然无法解决电动车的最大问题—充电。刀片电池本质上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只是形状和体积变化了,充满电快则1小时,慢则要十几个小时。
理论上来看,充电时间=电池容量/充电电流*60。假如你的电池是2500mA,充电电流为500mA,则可以计算出2500/500*60=300分钟。
这只是理论的时间,实际上可能要充更长的时间,因为充电并不是恒流充电的,也就是说,随着充电时间越长,充电电流会相对减少。
理论上充电可以很快——提升充电功率就行了,可现实中做不到。也就是说,充电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受现实条件制约的工程问题。
民用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有严格规定,不能过载;那种上百千瓦的超级充电站如果数量多了,同时充电的车一多,电网可能也受不了。
所以,一部续航几百公里的车,几分钟充满电,在工程上是做不到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充电永远都没有加油方便,这是电动车发展的最大问题,在加油站等3分钟你都会跳起来,何况充电等上一小时。
不要忘了,大家买车的主要目是提升出行自由度,而不是被束缚。只要充电没有加油方便,电动车就很难受到广泛欢迎,成为市场的主流。
文 | DA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恒大新能源汽车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进口车?
题主你好!恒大是中国的自主品牌!恒大主要是在房地产为主!今年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他所生产的车是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