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州的BRT公交车价值多少钱一辆?
预计整车价格超过200万元,其中80%的成本来自进口零件。
多数国产BRT客车的关键零部件及总成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特别是铰接盘,大部分都使用德国虎伯拉电控铰接盘。一般情况下一套进口铰接盘的价格在40万元左右。
BRT运营车辆全部采用全进口低地板技术、大容量(核定载客可达近180人)、进口发动机等车辆,设有四个宽通道双内摆车门,大大方便了乘客上下车。车辆与站台均考虑了残疾人通道。

(1)brt是电动汽车扩展资料:
BRT的设计和建设充分渗入了现代科技因素
1、流线型的中间站台设计时尚富有特色,体现了常州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站台的服务设施以便民、快捷、安全为原则,充分体现了BRT高水平的服务。
2、形式呼应的常州北站及武进公交中心站。
3、朴素大方的BRT公交停车保养场保养车间。
4、收银、加油气、洗车一体的建筑,符合公交运营特点,体现了功能至上的目的。
5、是路权选择和车辆开门方式科学合理。BRT路权选在道路中央,车辆采取右开门形式。这种设计充分考虑了常州道路特点、乘客出行特点、交叉口通行能力特点、线网特点等等,与已建的北京和杭州BRT有明显不同,但优点是明显的。
2、brt是烧汽油的吗。还是电瓶的。
BRT有的是汽油车型,有的是纯电动车型。
BRT作为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它利用现代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的运营管理,使传统的公交系统基本达到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而其投资及运营成本又较轨道交通低而与常规公交接近。
从城市公共交通的角度来讲,BRT最重要的目的是给予乘客优先权,而不是给予车辆优先权,所以BRT重视的是乘客的运送能力。在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中,通过在主要的客运交通走廊给予公共交通车辆以优先权来达到高水平的乘客运送能力。
BRT在“公交优先”策略的指导下,提供高容量、高频率的服务,从而达到接近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通过提高公交车运营速度,为乘客节省时间,比增加道路容量来满足小汽车增长的要求所需的成本小很多。

特点
快速——接近于轨道交通
由于在公交专用道上行驶,交叉路口又有公交车的优先通行权,使公交车的行驶车速比一般车辆高;BRT公交车站的水平登车和车外售票方式,使BRT车辆在车站内的滞留时间减少,从而提高了运营速度。BRT的运营速度应比常规公交车高30%~100%,与轻轨接近。
BRT的运营速度也取决于车道类型和服务模式。BRT车辆在一站不停式或专用高速公路车道上行驶的话,每小时的速度一般会达到60~80km。如果服务模式包括专用车道上的停靠站点,一般情况下,每小时的平均速度为30~50km,这取决于车站间隔和车辆停留的时间。在同样的运营环境下,这样的速度与轻轨不相上下。
3、为什么济南BRT5有集电杆车辆?
这车是BRT4的正配,只是加班给BRT5,本就属于BRT4,由BRT4车队充电。
4、新能源城市客车营运性质包括公路客运吗
完美的造型、优良的车内视野都让游客充分融于自然,享受绿色之美。现场的参观者纷纷驻足流连,赞叹不已,一直感叹如果国内的景区都能配上宇通的景区观光车定能增色不少。同时,该车采用宇通自主研发电驱动系统,实现了零排放,自动变速提升了驾驶舒适性,采用纯电驱动静音技术,降低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了舒适性,满足新型景区、城市观光车的特殊需求。新车为美景增辉,宇通新能源客车为您开启绿色新生活。 ZK6125EGAA国内首台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车,整车线条流畅时尚,引领与国际同步的都市形象,该车采用宇通自主研发的电驱动系统,采用燃料电池后,氢燃料弥补了电池能量密度低的弱点,续驶里程达到300公里,并把电池容量降低50%,保证了整车的有效承载能力,实现了零排放,自动变速提升了驾驶舒适性,代表了宇通在新能源领域的积极探索。独有的技术及节能优势使之当之无愧成为引领节能减排的方向标 ZK6180MGQA9是宇通研发的一款18米混合动力公交车,国内首次把混合动力技术集成到了18米BRT车型上,具有大容量、低排放、低运营成本的特点;不但能满足快速交通系统对车辆的要求,而且利用混合动力技术有效的降低了排放和车辆的运营成本,混合动力技术与BRT的结合是短期内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对我国城市客车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宇通自主研发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集成了串联、并联技术特点,能根据实际行驶工况灵活改变工作模式,整体效率高,节油潜力超过30%。整车线条流畅,外观新潮时尚,堪称现代都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同时也代表了宇通在节能减排事业上所做的不懈努力,是科技、环保理念的充分体现。
5、轻轨,BRT与有轨电车有什么区别 三大交通方式PK
速度来看:轻轨是最快的,BRT次之,有轨电车观光为主。
6、上海BRT通车速度有多快?
上海首条BRT(快速公交线路)——“奉浦快线(区间)”4月20日正式通车。一早,“奉浦快线(区间)”首班车从奉贤区南桥汽车站出发,载有首批近80人的18米“巨龙车”,仅用40多分钟即到达了终点站——闵行区沈杜公路站。
据介绍,目前奉浦快线(区间)运营线路全长约20.6公里,共设置单向12个站点。奉浦快线运营车辆全部采用“零污染、零排放”的纯电动低地板公交车,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站台无线快充技术。奉贤区交通委副主任袁文杰透露,仅需10分钟就能充40度电,该车辆就能跑一个来回。

据了解,开通初期,相关部门将投放15辆12米长车辆、5辆18米长车辆。该线路高峰时段发车间隔5至8分钟,平峰时段发车间隔8至15分钟,平均发车间隔10分钟左右。线路开通后,有关方面将跟踪监测快线运营情况,根据实际客流量适时对公交作业计划及车辆数进行调整。
为充分保障线路运行通畅,奉浦快线(区间)采取“标准专用道+公交专用道”相结合的模式。据介绍,在专用时间段内,除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外,禁止其它车辆通行。

据悉,2011年11月,奉浦快线启动规划研究工作,2018年4月,南桥汽车站至沈杜公路站区间段建设完成。作为上海市政府2017年综合交通补短板重点推进项目,奉浦快线不仅填补了了上海没有BRT的空白,更解决了南桥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需求。
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开通快速公交线路,方便出行。
7、贵阳BRT每天运营时间结束后,车道能能走吗?
为确保中环路东段等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将加强中环路东段、中环路南段、中环路西段、中环路北段交通安全管理的相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全天禁止大型货车、专项作业车、低速货车、三轮汽车、非机动车(含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驶入;每日7:00至20:00禁止小型货车驶入。
二、上述四条道路在顺向道路最左侧设置快速公交车道(以下简称BRT车道),BRT车道内侧施划有黄色虚线,外侧用白色实线或黄白相间线与社会车道分隔。
分隔线为白色实线的BRT车道和公交专用匝道,禁止除公交车辆外的其他车辆(含出租车)驶入;分隔线为黄白相间线的BRT车道,准许小型客车借道通行,但遇公交车辆时应立即避让,驶离BRT车道。
公交车上将安装电子监控设备,配合道路路口、路段上设置的电子监控设备对BRT车道进行监管。
三、禁止除小型客车、公交车辆外的其他车辆驶入小型客车专用道。
四、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小型客车行驶的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其他机动车行驶的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行驶上、下匝道和弯道时,不得超过匝道、弯道设置的限速标志规定的速度行驶。
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限速标志规定行驶。
五、机动车不准掉头、倒车、逆行,隧道内不准变更车道,禁止临时停车或停放车辆。
六、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可以不受本通告第一条至第五条规定的限制。
七、行人通行中环路请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路段和匝道禁止行人通行;禁止行人横过道路,需要横过道路的请通过立体过街设施通行。
八、车辆驾驶人及行人应当遵守以上规定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规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处予以处罚。
九、本通告自2016年12月31日起施行。
8、BRT是什么意思??
快速公交系统(英语:Bus Rapid Transit,缩写BRT),是一种以公交车为基础而发展成的大众运输系统。
一个公交车捷运系统应具有专门的设计、服务和基础设施,以提高系统的品质以屏除可能误点的因素。在日本名古屋及拉丁美洲公交车捷运系统有较多成功案例,结合地铁与捷运的容量、速度与公交车系统的低成本、灵活性和简单性,并能提供类似铁路的服务水平,被喻为“地面上的地铁”。

(8)brt是电动汽车扩展资料
优缺点
快速公交与轻轨运输都不一定要使用立体路权,降低成本、对老人或残障人士友善;配合上车站收费(取代车内收费)或免费免刷卡搭乘及红绿灯的调整,也可以达到不错的运输速度及能力;但是没有立体路权也会出现占用道路造成道路阻塞等缺点。
快速公交也可以使用超低污染低噪音的客车或混合动力车辆,但成本较一般车辆为高;也可使用电力做为动力来源(电动汽车或无轨电车),但建设成本较传统动力大上许多,不过仍较轻轨运输低廉。
9、上海首条BRT通车有何特色技术?
4月20日,上海第一条BRT“奉浦快线”正式载客运营。与普通公交相比,BRT具有运营速度快、运载量大、运行准点可靠等优势。

特色技术
国内首条智能充电弓BRT项目
据了解,上海“奉浦快线”不仅是上海首条BRT,也是国内首条使用特来电人工智能充电弓技术的BRT项目。全程共设置12个站点,预计用时48分钟,每天运行20辆电动公交,平均发车间隔为8-10分钟,共有5台特来电充电弓为所有公交提供充电服务。“奉浦快线”能成为国内使用智能充电弓的”首条“且目前”唯一“的BRT,体现了巴士公司和交委领导对于新兴技术的高包容性和高认可度。得益于这种认可新技术的眼光和胆略,“奉浦快线”敢于在上海先行先试,率先使用充电弓技术,从而引领世界充电潮流。
充电8分钟,续航50公里
据介绍,上海“奉浦快线”发车间隔为8分钟。当一辆公交车沿着奉浦快线运行一个来回后,在这8分钟的发车间隔中,特来电充电弓就可以将已消耗的电量充满,基本和传统燃油车加油时间保持一致,这大大提高了车主的充电体验。
实现快速充电源于特来电在大功率快充领域的突破。资料显示,特来电世界首创的智能柔性充电弓单车最大充电功率可达450kW,双枪快充方式可达360kW,均为国内最高功率技术。同时采用先进的高铁充电方式,通过大电流输入输出突破传统充电枪的电流标准,最大可达750A,单车最大充电功率达到450kW,从而破解公交充电时长难题。

人工智能实现无人化操作
在奉浦快线记者观察了整个充电过程:司机依靠特来电精准停车辅助定位功能,将18米长的大公交车准确停在充电位上,然后充电弓自动识别、自动下压链接启动充电,无需司机下车进行操作,只需通过车载监控器和充电弓上监控器实时监测连接状态即可;充电结束后,充电弓的充电端自动断电并缓缓收起,司机驾驶车辆离开。全程司机不下车、不操作,大大提高了充电体验。
整个充电过程不但充电速度快,充电过程也打破常规拔插电枪的操作,启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整个过程更显“魔幻十足”。未来配合无人驾驶技术,这项充电弓技术更将“魔力”十足,同时也将发挥出更大市场潜力。

360°安全防护,充电可靠更安全
除了肉眼可见的充电过程外,特来电现场的技术负责人还介绍了充电弓的充电安全保障,这些都是通过特来电自主研发的CMS主动柔性充电系统和大数据云平台联合完成的。一方面,充电弓的CMS实时监测充电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将主动切断对充电终端的供电。另一方面,充电弓还配置了车充互锁、待机断电、过温保护、异物检测、PE接地信号确认、压力检测、视频监控等多项防护措施,做到充电弓精准、稳定对接,实现高温预警、超温断电,保障充电安全。
特来电智能充电弓最早落户成都,如今又在上海“奉浦快线”成功运行,特来电智能充电弓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尤其在公交快充领域特来电已在各地展开快速布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特来电智能充电弓将在更多城市落地,并为社会带去更多便利。
来源:第一电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