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 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2、电动汽车在推广中面临那些问题
1、最大的问题是电池续航里程不像商家说的那么美好。比亚迪就因此饱受诟病。2、充电桩不如加油站那么方便,活动范围窄。3、维修尚未普及。4、动力——电动机技术已经是强弩之末,现在的新技术“三相同步电机”效率更高、体积更小,正在进入汽车领域。
3、电动汽车有哪些?
新能源只选择比亚迪,目前只有比亚迪有电芯终身保修,老车主换电池的很多了,虽然衰减多 但是至少给你免费换。
以现在的技术和售后,不买可能你后悔没能尝鲜,买了你会更后悔,卖车的都他妈的这么能忽悠人,等车出毛病了,你会更后悔,尝鲜是要付出代价的,电动车买着贵,维修更贵,就是用着便宜,但是还跑不远,比如e200续航160实际也就120。
在实验室里出来的数据,放到路上不是一回事,可能在过5年10年的技术成熟了,可能会好些。
4、2017纯电动汽车荣威值得买吗
荣威这款纯电动车的话,电池的续航能力比较一般,不推荐。
5、想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ppt,面向群体是中学生,做关于它的哪些方面会更好?
目前国家文件指示,我们把纯电动汽车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想通过这两方面的飞速发展来实现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混合动力汽车是个过渡产品,也可以先讲讲。还有天燃气汽车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主要是面临气源是否稳定的问题。
6、2017-2019,纯电动汽车都有哪些技术进步呢?2020年呢?
2017-2019电动车进步有多快?
这几年电动汽车的进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导向。2017年-2019年,这短短的三年间,国家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补贴逐年退坡,但是技术门槛的要求则是逐年提高,包括续航里程,百公里电耗,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下图是2019年国家补贴政策中对这三项技术指标的技术门槛值要求,相较于2018年,均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小编2017年在某造车新势力任职过,对于纯电动续航里程的进步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体验。在2017年,纯电动汽车行业有一个“300公里俱乐部”的说法,那个时候,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如果能够突破300公里,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续航表现了。当然,这个300公里的续航里程是要在NEDC综合工况下的而不是等速工况。到了2019年,尤其是年底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如广汽新能源的Aion LX等,NEDC综合续航里程都已经达到了650公里,足以见得,这几年续航里程进步是相当之快的。
当然,续航里程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赖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如果想要补贴系数到1的话,2017年电池能量密度的门槛值为90Wh/kg;2018年,门槛值则上升到了120Wh/kg,而到了2019年,更是达到了140Wh/kg。短短三年时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门槛值就已经提升了56%,这个进步还是非常快的。
2020年还会有哪些进步?
2020年,随着补贴的退坡,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续航里程或者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会逐渐放慢脚步。那么2020年会有哪些技术会继续进步呢?小编觉得,主要有两类技术:大功率快充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大功率快充技术的实现需要车机端,充电桩端和电网端共同协同才行,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如何提升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从而防止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快充下产生热失控,这个技术在2020年肯定会有所突破。同时,基于电动化平台下,如何实现汽车的智能化,如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在未来5-10年得到很大的技术突破,从而更快实现商业化应用。
小结
2017年-2019年,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之后,续航里程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到了2020年,大功率快充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最大化的提升纯电动汽车的综合竞争力。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17到2019年,哪些造车新势力还停留在PPT造车阶段?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家提到PPT造车,肯定就会想到以乐视汽车为首的一帮造车新势力。在造车新势力发展的前期,几乎没有一家是有工厂的,基本采用代工的模式,即使是现在,能有工厂也是寥寥几家,有工厂又有“双资质”的就更少了。既然采用代工的模式,那么对于造车新势力最核心的部门便是整一个营销团队。如何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这些理念的传达,是需要大量PPT报告作为支撑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造车新势力会给大家一种PPT造车的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还有哪些造车新势力还停留在PPT造车呢?这个问题,小编想换一种思路来回答一下,现在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当中,有哪些还是比较靠谱的,也能看到量产交付希望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肯定是:蔚来,小鹏和威马,这三家车企旗下都已经有量产交付的车型,如蔚来的ES8和ES6,小鹏的G3,在明年旗下智能纯电动轿车P7也将开始量产交付,威马的EX5,整体交付成绩都还是不错的。第二梯队还是那些在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第一季度开始陆续有车交付的企业,如天际汽车,旗下ME7也计划开始内部小范围交付,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给外部用户。理想,爱驰,拜腾等都可以被归为这一类。
小结
造车新势力,很多都是从零开始,都想着去分一杯羹,但市场是残酷的,如果迟迟没有好的产品上市,终究是会被市场所淘汰。即使有好的产品上市交付,如何保障用户良好的用车体验,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挑战也是相当大的。当然,创业都是艰难的,也希望广大消费者可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去审视所有造车新势力们,小编觉得,只要脚踏实地好好造车的,都是值得尊敬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