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有哪些新款车型上市呢?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有哪些新款车型上市呢?
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产销量均大幅下降,但仍有一些极具亮点的新能源车型出现。能源车市又能带来哪些惊喜?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能源车型即将上市呢?
首先要提到的是雪佛兰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雪佛兰畅巡,这款车型在广州车展上曾经亮相,外观科技感很强,汽车前脸LED大灯组与电镀饰条相连的设计拉伸了视觉宽度,车身线条锐利且具有层次感。这款车型搭载的是最大功率为110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峰值扭矩为530牛米,0-50km/h加速时间仅为3.5秒左右,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10公里。另外这款车型的智能化程度也刷新了消费者对雪佛兰的认识,三种驾驶模式和三挡能量回收模式能够带来极大的驾驶乐趣。
其次要提到的是宝马即将上市的纯电动SUV宝马iX3。这款车型外观方面仍然沿用传统设计风格,但科技感极强。虽然是基于宝马X3进行打造的,但却采用了宝马全新的电动动力和传动系统,动力性能非常强劲,续航里程更是高达440公里。据悉这款车型将会在欧洲首先上市,后期也许会在华上市。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我国的造车新势力小鹏即将推出的小鹏P7。根据现有消息,小鹏P7预计将会推出三个车型,其中包括后驱长续航车型,后驱超长续航车型以及四驱高性能车型。其中超长续航车型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56千米,竞争力还是非常强劲的。目前这款车型已经开始了预售模式,订单量已经超过了1.5万辆。极具科技感的外形,强大的动力性能,超长的续航里程也让小鹏P7成为了用户的首选。
2、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有哪些?这些新政你需要了解下
此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是到今年结束的,但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又颁布了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4月23日四部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那么,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都有哪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会延续到2022年。这个变化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受到疫情和经济不景气等原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太好。如果说国家政府可以延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那么对于提升市场信心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二个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门槛提高了。对比于2019年,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门槛有了进一步提高——由250公里上升到300公里;而且除了门槛提高之外,补贴也缩水了。
最后,再来说一个变化,那就是商用车的补贴还是不变的。这是因为在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还比较低,所以商用车的补贴维持不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能普及?
你好:我国虽然没有明确宣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但是已经有许多车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纷纷宣布停止生产燃油车的时间,其中北汽宣布,将在2020年停止生产燃油车,长安也将在2025年停止生产燃油车。这两大国企为各大自主厂家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值得鼓励。所以,综合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据和国内新能源汽车良好的成长的环境,估计新能源汽车最早将会在2025年在我国普及,也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当年乘用车总销量的50%左右。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4、2020年高速公路上有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吗?大量普及了没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建设充电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一定的营业额和使用效率才行。目前的电动汽车仅仅占汽车拥有量的不到10%,多集中在市区,要投资方在高速路上建充电桩显然不是商家所愿意。另外充电桩耗电巨大,一般的农村变电站都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要全部加大变压器才行。看来要买电动汽车之前还要考虑到自己的活动范围才行。
5、2020年汽车新政必看,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取消
每年开年大家最关心的行业政策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有没有变化?还有购车、用车方面有哪些新动向?今天就来和大家梳理一番。
“大家放心,今年的补贴不会进一步大幅退坡”
对原先“补贴退坡”有记忆的人都知道,按原计划2020年底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期限。不过目前来看,这一计划要延后了。
早在今年1月11日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明确表示:“大家放心,新能源补贴今年7月1(前)不会再退坡。”
苗部长演讲时的PPT
不过,苗部长随后又补充道“今年的补贴不会进一步大幅退坡。”(可见其中的纠结与谨慎)回想2019年受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由上半年118%的同比激增,到下半年的40%的下滑,经历大起大落后,相关人士对于未来政策走向可谓谨言慎行。
虽然补贴细则尚未公布,存在变化的可能,但总体来看,为了维稳市场,新一年的补贴红利将持续,对想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是好消息。
双积分政策修订外资品牌可相互转让积分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也就是所谓“双积分政策”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主要调整是“扩展了关联企业的定义”: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与其直接或间接持股总和达到25%以上的乘用车生产企业为关联企业,可转让积分。
其实是给了很多合资品牌一个缓冲台阶。比如,北汽新能源、腾势卖得好,奔驰作为股东之一可以从中受益。马自达没有电动车,但长安自主品牌电动车获得的积分可以匀给长安马自达等等。不过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新能源积分比例要求逐年提高,平均燃料消耗量标值逐年降低,车企需要更多转型措施,不然只能乖乖向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买积分了。
这条政策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间接的。如今市面上诞生的小排量、“微功率”、三缸机、混合动力、适时四驱系统、电动车越来越多,是未来几年内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你的预算不够,就不要对“大后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努力赚钱吧。
2020年7月1日起全国实施国六a
国六A阶段从2020年7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实施,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A标准的汽车;B阶段是2023年7月1日开始。而上海、广东、深圳已在去年7月实行国六b标准,北京则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对轻型汽油车实行国六b。
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全国的经销商将在上半年加紧清除国五库存,否则无处可卖。其次,将对二手车流通产生影响。比如,此前上海的国五二手车可流通到未提前实施国六的地区,那么7月后,国五的二手车可迁入地区将大幅减少。另外,也会波及部分平行进口汽车的销售。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去年上海地区F-type打对折的往事……
新车必须搭载胎压监测
根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上近80%的交通事故是由轮胎胎压异常引起,其中46%由爆胎引起。因此“胎压监测”这个配置的意义不言而喻。车主可以实时查看轮胎气压,在胎压不正常时车辆能发出警报,提前处理以规避事故风险。
工信部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GB26149-2017 规定》,2020年1月1日以后销售的新车必须安装胎压监测系统。
ETC取代人工收费势在必行
去年底ETC收费细化改革和新的高速收费方案在北京召开了听证会,讨论了新的起步价改革方案,以及车型分类收费方案等等,预示着ETC全面推行的脚步不会放慢。
随着设施的不断完善,ETC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收费站的效率。其次,ETC是有关部门掌握“交通大数据”的重要来源,更关键的是,对于盗抢车辆、肇事逃逸、非法在逃人员的追捕提供了有力线索,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过,去年年底吐槽ETC计费错误、计费方式混乱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只能盼望有关部门尽快为后台运营换上专业点的程序猿了。
除了以上这些,还包括南昌、宁波、重庆、吉林全省四地逐步放宽皮卡在中心城区的通行限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发布的《消费方案》明确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且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等等。总体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持续,加上双积分政策的升级,小排量化和电气化依然会是今年车市的主旋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首先补贴补贴前售价在30万的新能源汽车,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继航门槛提高至了3o0K M。
7、新能源汽车还有多久普及?
这个问题就只说说国内。
2020年,国家补贴退场,新能源汽车战国时代将正式开启。
在这里大胆做个猜测。
必然是行业大洗牌。潮水褪去,谁在裸泳,很快将一目了然。
自主品牌很快会异军突起,很快会把合资品牌打下去。
新造车势力大概率全军覆没。
比亚迪和特斯拉继续与同行拉开差距,TB大战一触即发,必将精彩异常。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燃油车根本无法独善其身,尤其是场外裁判还偏心的情况下。
国家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会在一边冷眼观战,一旦新能源汽车发展不顺利,裁判会立马上场亲自殴打燃油车选手,顺带扶一把新能源汽车选手——国家会继续给予新能源汽车各种政策利好,继续对燃油车施加更加严厉的政策打压。
燃油车同学内忧外患,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降价,燃油车会在未来5年价格大幅度下降。
很多人会怀疑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那是因为忽略了国家意志的力量。
那么多久才会普及呢?
其实普及这个概念很难界定,市场占有率多少才算普及?是50%以上?还是90%以上?还是99%?
其实是否普及不在于这些,而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也就是买车时的第一选择。
当广大消费者买手机时第一选择都是智能机时,就意味着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
新能源汽车同理。
个人认为,乐观估计5年,保守估计10年。
参考:
作者:两天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46711280/answer/836668428
来源:知乎
8、为什么2020年新能源汽车还要依靠补贴存活呢?
近年来,在国家补贴和政策的积极影响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自去年上半年补贴逐渐退坡,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而在近期举行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中也有相关人士透露,为了继续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20年政策补贴将不会有大幅度下降。那么为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还需要依靠财政补贴才能够继续发展呢?
首先,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充电难,续航里程短等技术问题。由于新能源车型相应的充电设施普及范围和密度都不够大,因此也给很多新能源车主带来了很多问题。对于没有私人充电桩的车主来说,每天去公共充电桩进行充电又非常麻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需要长途旅行的朋友来说,新能源汽车很明显是不符合需求的。
其次,在获得政策补贴的情况下,同款汽车的新能源车型售价一般都要比燃油车型更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较短,技术也不够完善,很多关键技术的开发都需要成本。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成本占比大概为30%-50%,其中电池所采用的钴,铝等原料的价格也在逐年上涨,这就迫使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居高不下,在没有政策补贴的情况下,与燃油车型相比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竞争力了。
最后,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一些问题之外,新能源车型的安全性与燃油车型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高压电气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低压电气系统等。如果线路出现短路或者是接触不良,都会很容易导致热失控进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甚至引发自燃现象。
综上来看,与燃油车型相比,新能源汽车固然更加绿色环保,但是其目前存在的种种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没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大幅降低新能源政策补贴和市场红利,那么不管是车企还是厂商都很难快速适应并且存活。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20年将会是新能源汽车上市数量的巅峰吗?
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15年规划:未再设具体产销量目标
历时10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阶段的首条基本原则为“市场主导”。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产品产能布局等方面的主体地位。
整体目标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为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运行,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
具体目标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万辆和7.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5.4%和45.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万辆和5.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3.3%和47.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1.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4.3%和38.7%。
累计方面,2019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3万辆和94.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7%和10.1%。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万辆和75.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4%和15.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6万辆和19.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6%和5.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1辆和132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2倍和8.0倍。
2018-2019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9年6月销量增速为80%)
我国现阶段应用实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是由工信部于2012年6月印发,主要目标指出,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根据2020年到期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对比全新2020年到期的规划,《征求意见稿》不再具体要求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而是转成追求市场规模。此外,《征求意见稿》更加注重核心技术攻关,对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也提出更高要求。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