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众、新特、敏安、云度、长江负面频出,为什么国产车那么“衰”?
“造车新势力没戏”“新势力纯属搅局”“新势力就是圈钱”“新势力注定会消亡在历史长河”……造车新势力自诞生以来就被各种声音唱衰着。
2018年时业内普遍预测,2019年将是新势力的“生死年”“洗牌年”。
正因为很多人出于习惯性地质疑造车新势力,所以出现了很多片面报道。不能否认有些是确有其事,但更多的是未经证实的负面事件。
但,造车新势力的生死最终应该靠市场的检验,而不是个别群体的不看好和质疑。
合众有苦说不出
7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位于桐乡市的合众汽车生产基地并不繁忙,上个月只生产了100辆车左右,并且期间放了十余天假。
上述报道称,合众员工向其透露“生产出来的车卖不出去,工厂里停了很多新车。”
针对上述报道,合众汽车工作人员向汽车商业评论反馈,并不属实。
“1、工厂确实停了车,那些车并不是卖不出去的现款N01而是已经生产出来的8月即将上市的哪吒N01 2020款;2、工人放假是其原本就属正常的高温假,休整;3、现款哪吒不但成绩不错,且在中汽研报告中消费者满意度排名第二。”
数据显示,合众汽车旗下哪吒N01 6月单一车型销量排小鹏G3、威马EX5之后位居第三,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4400辆,位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前四。
新特被称“水逆”
7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新特汽车遭“水逆”,其在贵安新区的试制车间已停工,贵安新区产业园内也未见新特汽车工厂。
对此,新特汽车工作人员回复:“贵安新区的试制车间没有停工,目前在进行设备检修,检修之后的试制车间会重新投入使用。”
该工作人员表示,贵安新区此前规划的工厂项目现处于暂缓状态,新特汽车在贵安新区没有建厂,公司短期内也不会投入重资产去建设工厂,而是采取“代工+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除此之外,新特汽车在重庆市长寿区的试制车间也将投入使用,该车间主要用于将在今年年底亮相的AEV车型的试制。
“现在新特汽车和重庆市长寿区的合作还处在签约落地的第一阶段,主要规划的是试制车间、办公区和车辆采购等。新特和长寿区的合作与在贵安新区的合作没有冲突。”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云度员工“被离职”
近日,有媒体报道,造车新势力云度新能源陷入工人离职频繁、强制员工休假等困境。
对此,云度新能源公关负责人周良回应称,上述消息不属实,企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且下半年将会有新车型推出。
“去年底,受新能源政策调整影响,我们选择提前储备一批车辆,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集中生产。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春节期间,前后给员工多放了半个月的假期,因此并不存在强制休假的情况。”云度方面称,目前公司约有1100多人,其中工人大约在400至500人左右,研发人员等约为700人。
敏安被传“卖身”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敏安汽车在2018年底已经裁员5%,并且很多人未拿到裁员补偿。且今年预计裁员50%。
上述报道还称,不仅拖欠员工工资,敏安还欠不少供应商的货款。被爆内部缺钱严重。且,已经联系了日本三大汽车品,或将卖身日系品牌。
对此汽车商业评论走访了敏安南京分公司且联系了其工作人员进行求证。
“我们不是裁员,大环境不好公司进行正常的人员优化,淘汰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招聘人才。”对于裁员一说,敏安汽车工作人员回复记者。
“目前也没有和任何车企签订合约,没有被收购,也暂时没有该打算。”上述人士针对“敏安卖身”回应。
此外,该人士告诉记者,敏安汽车目前正在推进新项目。“很快就能和大家公布了。”
记者走访敏安南京分公司发现,该办事处工作人员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着,并未出现状况。通过向周边问询,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一直出于正常运营状态,并未听说员工被裁员进而讨薪等事。
京威股份退出新造车
7月中旬,零部件界造车先驱京威股份对外宣告终止所有新能源整车项目的开发议案:
1.对尚未注册和实质投资的德国子公司——德龙汽车有限公司,终止后续一切工作;
2.对已经成立的子公司秦皇岛德龙汽车将予以注销;
3.对于公司持有的新能源整车公司长春新能源、深圳五洲龙、江苏卡威的参股股权,未来将择机转让。
4.终止旗下参股公司——深圳市五洲龙
5.与江苏卡威的股权交换重组计划,以及以该重组为前提的对长春新能源35%股权的转让。
一系列公告宣告着京威股份对新能源整车领域的跨界投资项目彻底画上句号。
2、赛麟、博郡、拜腾倒下了,谁能扛起江苏新能源造车大梁?
造车新势力的瓜,似乎每个月都有,但近期尤其多。
今年的疫情“黑天鹅”,可以说给造车新势力们狠狠地上了一课,也让它们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欠薪裁员、工厂停工、企业破产倒闭……各路负面消息传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难道,活下去,真的已经成为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首要任务了吗?
曾风光无限的赛麟、博郡、拜腾接连“暴雷”,并遭到央视点名批评,从目前来看几乎已经出局。这样的结果,不免令人唏嘘。
巧合的是,赛麟、博郡、拜腾都来自江苏这个制造业大省,而这三家造车新势力的相继倒下,也给整个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忽悠一圈,赛麟say拜拜
2019年7月20日晚,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发布会在北京鸟巢举行,在好莱坞巨星杰森·斯坦森、知名音乐人吴亦凡助阵下,赛麟高调亮相。
不过,没想到的是,时隔不到一年时间,赛麟就上演了法务举报、国资撤资、股东反目、员工维权、人走楼空、司法介入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魔幻戏剧。
根据赛麟前法务人员乔宇东的举报,赛麟董事长王晓麟“实际控制”的4个外资股东,涉嫌“虚假技术出资”,将成本价5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技术分别作价55亿元和11亿元入股,取得赛麟汽车的控股权,导致数十亿国资流失。
另外,赛麟仅有的发售车型迈迈实际上叫做“Mycar”,是王晓麟在2010年前后以2000万美元收购的香港一家低速电动车企开发的代步小车。该车补贴后售价高达16万元,比同定位的新能源车型高出一倍。
7月2日,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称,江苏赛麟董事长王晓麟等人涉嫌犯罪,南通嘉禾已报案,公安机关已展开侦查。
对此,远在美国的王晓麟全盘否认了对自己的指控,并将“锅”甩给了赛麟汽车创始人史蒂夫·赛麟。王晓麟个人在国内的手机号已被注销,其本人也明确表示不考虑回国了。
如今,位于如皋市经济开发区的赛麟一厂和二厂已被江苏南通中院查封。另外,赛麟上海分公司也被法院查封。
缺钱惹的祸,博郡只剩一地鸡毛
成立于2016年12月的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前身为美国先进车辆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底盘设计和整车性能开发服务。
2019年4月11日,博郡举行首届品牌之夜,官方首次亮相博郡i-SP、i-MP、i-LP三大平台以及电动SUV博郡iV6和博郡iV7。2019上海车展期间,博郡iV6开启全球预订,博郡当时表示,该车型将在一汽夏利二期工厂量产,并在2020年一季度进行交付。不过,博郡不仅没能如期推出首款量产车型,反而迎来了产品交付延期,管理团队离职,员工讨薪维权等多重打击,资金链断裂和负债问题无疑成为了其造车路上最大的困境。
为了获得造车资质,2019年9月,博郡与一汽夏利正式成立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40亿元。博郡以现金出资20.34亿元,持股比例80.1%,一汽夏利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持股比例19.9%。
按照协议,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博郡要完成首期缴付出资10亿元,剩余的则需在6个月内完成缴付。然而,根据一汽夏利在2020年5月28日发布的公告,博郡仅向天津博郡缴付了1410万元,与之前所承诺的额度相差甚远。这也使得一汽夏利不得不向博郡发了2次公函以及3次律师函。
今年6月13日,博郡创始人黄希鸣发布公开信表示,博郡目前遭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给员工、股东、供应商、地方政府以及合作伙伴的发展造成实际损失和不良影响,从6月15日起,博郡正式开始全员待岗。目前,身处美国的黄希鸣表示“不回国了”。
至此,博郡基本宣告死亡。
好牌打的稀巴烂,拜腾命悬一线
拜腾的前身是 FMC,幕后投资人正是 2016 年轰动一时的跨界造车联盟 " 和谐富腾 ",金主则是腾讯、富士康和和谐汽车。FMC 团队一开局就可谓是豪华阵容,担任 CEO 的是人称 " 宝马 i8 之父" 的毕福康,总裁戴雷曾担任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从研发、设计、供应链到生产制造也都是清一水的外企高管。
尽管连一张像样的原型车草图都没有,但拜腾还是凭雄厚背景和豪华明星团队,轻松拿到了多笔融资。自成立以来,拜腾累计进行了 4 轮融资,共计约 12.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4 亿元。
然而,对于烧钱的汽车行业来说,这笔资金还不够。拜腾很快挥霍一空,除了在研发上投入高昂,在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是挥金如土,体现了“败家”本色。
更要命的是,钱花完了,车却没造出来。在拜腾首款量产车型——M-Byte亮相之后,官方曾宣布,M-Byte量产车将在2019年三季度全球首发,并于2019年年底量产。随后,量产时间被推迟至2020年年中。
于是,拜腾将希望寄托在了C轮融资上,但由于融资进展不顺,导致量产困难。这也为企业正常运营埋下了隐患。
另外,拜腾前CEO毕福康的出走,也暴露了拜腾内部管理混乱、研发进度缓慢、成本管控无力等诸多问题。
今年6月,拜腾被曝拖欠员工薪资4个月之久。除此之外,拜腾上海办公室4月撤租,北京办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厂也因欠费停水断电关厂。
6月29日,拜腾汽车CEO戴雷组织召开了中国区全体员工电话沟通会,公司决定自7月1日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停工停产期间,大部分中国区员工将待岗,仅有小部分员工留岗值守,维持公司最基本的职能运转。
而此前,拜腾北美和德国办公室已根据当地法律,启动破产申请程序。另外,拜腾全球员工总数将从约 1500 人锐减至百余人规模。
命悬一线,成了拜腾当前状态的最佳写照。
量产+融资才是硬道理
再回头看看江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2016年,长城花冠旗下的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便成为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之后,第3家拿到国家发改委发放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而后在2018年,前途汽车又获得了工信部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拥有“双资质”的前途汽车,也是为数不多自建工厂并较早进行量产车下线及销售的造车新势力。其首款产品前途K50作为一款纯电动跑车,有着挺高的热度,但它的定位决定了它并不会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在路上见到前途K50的几率比法拉利还要低的原因。
另外,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枫盛汽车(江苏)有限公司和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也如愿拿到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牌照,但三家公司尚未有量产车上市计划,甚至连一辆车也没造出来。敏安干脆在造车项目上玩起了“潜水”,转而“另谋他路”,在淮安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负责开发高端商住综合体项目。
对比蔚来、小鹏等头部造车新势力,虽没有获得新能源车造车资质,但已经通过入股或收购传统汽车制造商,以及选择代工等方式,实现了车型量产和上市,在生存竞争中取得了领先优势。
过去两年,量产交付成为了悬挂在造车新势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完成量产交付,即迈过了造车的第一道门槛。现如今,除了强化量产交付能力外,能否顺利融资和实现盈利,也关乎着造车新势力的生死存亡。
撕掉假面具,造车需理性
如果从全国新能源整车制造链条来看,不少重要省份都有自己的代表企业,广东有小鹏,上海有威马,浙江有天际,福建有云度,对了,安徽也有了蔚来。显然,江苏的造车新势力落后了一拍。
或许,对于江苏而言,理想汽车便是最大的“心理安慰”了。6月16日,理想ONE第10000辆用户交付仪式在理想常州基地举行。自2019年12月正式开始交付以来,理想仅用六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10000辆的交付,这也创下了中外造车新势力全新车型的最快交付10000辆的纪录。
去年8月,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21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30万辆;形成1-2家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计划到2025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形成2-3家年产销量超过3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看得出来,不少地方政府愿意出钱出力,甘心为造车新势力做嫁衣,希望成为加速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推手。只不过,谁是真心实意的造车,谁会以实干家的角色推动产业发展,考验的就是地方政府的慧眼识珠能力了。
真要是心里没底的话,当初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签署的对赌协议,倒是可以好好学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为什么现在没有一家互联网车企有电动汽车牌照?
1月5日,国家发改委核准了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继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之后,重庆金康将成为第八个拿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公司。很多人不理解,发改委发了8张电动汽车牌照,为什么一家互联网车企都没有?说好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动汽车生产领域呢?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目前没有一家互联网车企向发改委申请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既然没有项目申请,何来批准呢?虽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人士不愿向记者证实,但EV世纪通过多个渠道获得这一信息。
为什么互联网车企不提出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的申请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它们尚无法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比如说产品开发能力、试制能力,15辆样车、以及建厂规划等等。
举例来说,蔚来汽车的首款车型NIO EP9(参数|图片)只生产了6台,特供给蔚来汽车的6个投资人(这6台车在哪里生产不得而知,能否在国内上路行驶也不得而知,有消息称这6台车将于今年3月进入国内接受试驾),蔚来和江淮汽车的代工协议进展如何也不得而知。乐视超级汽车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小鹏汽车据说目前也未开始资质申报,在生产方面还在犹豫到底是代工还是自建工厂。
显然,互联网公司的造车运动已经过了最初的喧嚣期。大浪淘沙,有些新创公司和项目已经原形毕露,有些则显得力不从心,能真正坚持下去的只是少数。
另外一方面,从发改委已经核准的8个项目来看,基本都是传统车企申报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的目的似乎并未达到。
4、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于2015-02-15在淮安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发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秦荣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等。
法定代表人:秦荣华
成立时间:2015-02-15
注册资本:13000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32089140000039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公司地址: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大道8号503室
5、敏实集团的敏安汽车为什么能拿到新能源牌照?
敏安汽车的发展轨迹不同于大部分现在公众熟知的互联网车企,没有绚丽的发布会,在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之前几乎无人知晓,但是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时间比很多企业都要早。
2010年8月,敏安团队成立了迪娜东汽车项目小组,确定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方向;
2011年11月江苏敏安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电动汽车项目落户淮安;
2013年10月建设完成研究院中心用于冲焊、涂装、试制装配车间,电池模组化和碳纤维研发试制;2016年1月22日,江苏淮安汽车研究院落车暨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仪式在淮安经济开发区举行。
敏安汽车整车生产项目总投资25亿元,规划建成15万辆的年生产能力,具备整车研发、试制、测试和小批量生产能力,并列下设造型设计、电控技术、样车试制、动力系统测试、电池PACK研制五大中心。同时投入10多亿元人民币在浙江宁波、嘉兴、湖州建立了整车电装、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电池PACK、整车电控系统、车身轻量化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比起大部分打嘴仗的互联网车企,敏安汽车已经具备新能源汽车落地土壤。
6、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研究院分公司怎么样?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研究院分公司是2016-01-20注册成立的内资分公司,注回册地址位于淮答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大道8号503室。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研究院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891MA1MELN33Q,企业法人张学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研究院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研究院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7、致倒在2019年的造车新势力(下):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文/Kris
2019年的脚步即将过去,汽车市场极大概率将延续2018年的颓势,继续萎靡,而在这之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尤甚。自今年7月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来,新能源汽车连续5个月同比呈现下滑,并且下滑的幅度在不断扩大。
在这个艰难的岁月中,各大造车新势力们的压力进一步加大,2019年也成为了造车新势力的“生死元年”。之前,我们盘点了那些不管过得好不好但最起码还是熬过了2019年的造车新势力们,而在今天,让我们聊聊那些倒在2019年的造车新势力们。
正所谓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失败的原因千篇一律,不管这些造车新势力的结果如何,希望后世的造车新势力也好还是潜在消费者也好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就让我们衷心地向他们说一声:“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钱,万恶之源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200亿元人民币只是新造车的敲门砖。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曾坦言:“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元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元都不够花。”造车新势力的头部力量都如此,对于那些不算太知名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就更难了。
据不完全统计,红星汽车,敏安汽车、国金汽车,甚至是有着“李嘉诚”光环加持的长江汽车都在2019年陷入了欠薪停产的困境之中,而去年发布首款车型的前途K50也被传欠薪,曾经风光一时的知豆汽车已经走上了资产拍卖的道路。
造车新势力的出现确实为沉闷的汽车行业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用互联网思维、资源整合以及出色的融资能力,一度成为让人看好的企业。但是在一切归于沉静之后,有些跟不上这个行业发展步伐的企业就会逐步显露出来,往往在出色的PPT,乃至许下的各种宏愿之后迟迟没有下文。
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造车新势力们如果还想发展的话就算没有车上市或即将上市,但最起码要有已经变得不那么值钱的生产资质,还停留在PPT阶段的话,想不被淘汰都很难。
政府成为盘侠?
还记得游侠汽车2015年在北京三里屯举行的那一场发布会吗,它把游侠汽车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沉默至今。作为“PPT造车”的鼻祖,游侠汽车最近又火了一把,不过这次的原因并不是车型上市或者量产车下线等正面新闻,而是因为工厂“烂尾”,当地政府准备接盘。
融资了70多亿的游侠汽车一直坚持自建工厂,为此他们和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政府在2017年4月签约,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建造一座总用地规划2762亩、年产能可达20万辆的工厂。并且这座工厂已于2017年10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并预计在2018年年底完成,同时将在2019年二季度进行大规模生产,实现上市交付。
但直到现在,游侠汽车的工厂也没有建完。目前当地政府已决定由区城投集团收购游侠汽车产业项目土地及处置在建工程的方案,而区城投集团为湖州市吴兴区国有资本监督管理服务中心100%控股。12月25日,该方案在当地政府已经通过。简言之,当地政府成了游侠工厂项目的“接盘侠”。
目前的造车新势力中几乎每家的背后都有着地方政府的影子存在,比如威马背后有温州、奇点背后有安徽铜陵、拜腾背后有南京、小鹏背后有广州……就连特斯拉都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在上海建厂不差钱,自有当地相关部门的贷款。”
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已经出现,造车新势力们想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变得愈发困难。据相关资料显示,持有敏安汽车50%股权的淮安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已于今年10月8日退出敏安汽车,这意味着敏安汽车可能失去当地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
此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这也为造车新势力们获得政府支持一事再上一道枷锁,而今年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更是明确指出:“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所在省份,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即使是蔚来、威马、小鹏这样的新势力头部车企,也没能在现阶段完成达产要求,简言之,如果现在还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未来想获得资金恐怕只能考虑资本市场了。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当下资本市场已不复往昔,再也不能靠几张PPT就可以A轮B轮风火轮了。
天下新势力一样难
别以为造车新势力的难只局限在国内,放眼世界全部如此。
且不说远在大洋彼岸的法拉第未来(FF),有着贾跃亭的加持,FF即使在美国发展,但笔者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不过抛开国内外之分,FF的发展一直举步维艰,再加上如今贾跃亭的破产风波,首款车型FF91的上市时间恐怕还要推迟。
不过笔者还是非常佩服FF,自从贾跃亭宣布ALL IN造车一事并远赴美国之后,FF始终摇摇欲坠但就是不坠,FF能续命到现在,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而在今年彻底倒下的造车新势力中,英国戴森恐怕是最为知名的了,而且戴森的倒下更是直接“胎死腹中”。今年10月,戴森突然宣布放弃造车计划,这让外界始料未及,毕竟自从戴森宣布将进军汽车行业以来,这家拥有着电池和电机核心技术的公司一直被外界看好。而在宣布放弃造车计划的时候,戴森的汽车部门还有超过600名员工在职。
而戴森选择放弃造车的原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因为造车不赚钱。
是啊,放眼全球,即使是特斯拉多年来也为实现真正的盈利,特斯拉的日常开销基本全在靠公司创始人马斯克的另外两家公司填补亏空。而在国内,造车新势力能赚钱的也是绝无仅有。
而在当奔驰、大众等巨头车企加入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时,造车新势力的胜算又能有几何呢?当市场回归理性后,那些造车新势力的神话就像平地烟花起,起初绚丽至极,随后各奔东西。
或许明年【汽车维基APP】在盘点那些倒下的造车新势力时,能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国家工信部什么牌子的纯电动汽车可以上牌
只要是纯电动汽车牌子的汽车都可以上牌,比如说比亚迪,奇瑞,长安等品牌都有纯电动车。正规渠道购买汽车后都能进行上牌。为更好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差异化管理政策,新能源汽车号牌按照不同车辆类型实行分段管理,字母“D”代表纯电动汽车,字母“ F”代表非纯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8)淮安敏安电动汽车招聘扩展资料:
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为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授牌,并明确了政府将通过补贴消费者,做大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生产、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此举将推动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
试点推广,即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对有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地方财政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也将给予补助。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认了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此外,示范推广单位必须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采购,并确定车型、数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
参考资料:网络-新能源汽车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