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刚,乘联会发布最新销量数据,19年乘用车共销售2069万辆
进入2020年,照例会有上一个月的销量数据外,19年全年的销量数据也将公布。而在1月9日,乘联会率先公布了相关数据。那么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首先是12月份的销量数据,零售端数据显示,2019年12月,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零售销量达到了214.1万辆,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11.1%。
12月份车型销量分类:
12月份轿车销售101.8万辆,同比下降6.9%,环比增长9.7%。
12月份SUV销售99.1万辆,基本与轿车持平,其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2.4%。
12月份MPV销售13.2万辆,同比下降15.2%,环比增长13.5%。
从12月份车型类别来看,轿车和SUV仍是市场的主力,但SUV显然更有爆发力。MPV则仍旧较为小众,并且同比下降的数据甚至比轿车还要厉害。
12月份车企销量分类:
车企方面,12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三的企业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至于国产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表现较好。其中吉利以12.7万辆排名第四、长安汽车以9.1万辆排名第七,长城汽车则未公布数据,但数据预估月销约为8.8万辆,排名位列第八。
新能源方面,1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3.7万辆,同比下降15.1%,环比增长73.5%。其中纯电动车用车批发销量为11.9万辆,同比降低8%,环比增长76%;插电式混动车型批发销量1.5万辆,同比下降50%,环比增长30%。
在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方面,狭义乘用车累计销售2069.8万辆,同比下降了7.4%。不过其中德系和日系份额提升了2个百分点以上,表现较好。而在国产品牌方面,一线自主品牌表现优异,但其它品牌表现较为一般。
新能源方面,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106万辆,同比增长5.1%。
整体来看,随着经济的持续下滑,19年车市也都处于整体下滑的阶段。但据乘联会预测,2020车市将从“谷底”走出,并且目前乐观判断是会同比增长1%。那么在19年,你是否有贡献一辆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乘联会:11月零售回暖速度放缓,新能源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12月8日,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为208.1万辆,同比增长8.0%,实现连续5个月8%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今年1-11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700.2万辆,累计下滑8.3%,较1-10月累计下滑10.2%提升2个百分点,体现行业的稳步回暖态势。
乘联会表示,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7-11月增速保持强势态势。这首先是因为宏观经济和出口市场超预期的回暖,其次是新能源车零售的翻倍回暖态势明显,推动车市走强。
11月零售回暖速度放缓,年底厂商营促销策略分化
据乘联会统计,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净减 154.0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的8.3个百分点。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节偏早和疫情因素对上半年影响225.0万辆,7-11月零售同比增加65.0万辆,如果12月保持11月的15.0万辆净增量,全年预计零售损失140.0万辆,下降7.0%。
同样,由于去年年末春节前购车启动较早,这也使今年11月传统车零售191.3万辆,同比增量5.7万辆,同比增速仅有3.1%,较10月的4.4%稍弱。另外,近期个别地区出现新冠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也使零售回暖速度放缓。
具体来看,11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环比10月增长5%,保持强势增长特征。崔东树分析认为,这表明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依旧旺盛,德系豪车年末趋稳,特斯拉、凯迪拉克、林肯等美系豪华车表现超强。
1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同比增长3.0%,但环比10月增长1.0%;其中日系、美系品牌份额走强,同比份额增加3个百分点。
同期,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长9%,环比10月增长9%,市场份额39.1%,较同期份额增长0.4%。自主品牌传统车零售同比持平,新能源车同比增速翻倍。国有自主表现超强,红旗、长安、长城、奇瑞等品牌传统车同比高增长。
对于今年最后一个月的乘用车市冬季旺销期市场表现,崔东树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厂商销量目标普遍下调,年底各汽车厂商营促销策略分化。
豪华品牌受供给影响,经销商层面的年末冲量热情不高。考虑到明年1月超高增速的开门红是定局,因此今年不会年末大规模转移销量,很多厂商还是希望今年有较圆满的结局。
与此相悖,历年年末增量核心推动力是中低价位的自主品牌的旺销。崔东树预计,近两年低端市场严重萎缩,自主品牌分化严重,部分自主品牌渠道艰难,年末翘尾效应严重受阻,自主品牌市场集中度将继续走高。
新能源成为核心增长动力,2021年仍有巨大增量空间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10月增长24.8%。其中,插电混动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160.0%;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122.3%。
崔东树指出,11月新能源车零售16.9万辆,同比增量9.7万辆,同比增速136.5%,乘用车零售市场渗透率8.0%,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核心动力。
具体来看,11月电动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依旧明显。前三强企业突破2.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36070辆、比亚迪26015辆、特斯拉中国21604辆,前三强共占新能源车总量46.5%。其中,五菱宏光MINI零售33094辆,MODEL3零售21604辆,规模优势逐步体现。两款爆款车型的强势表现推动A00级销量达到4.8万,份额提升到纯电动的32.0%;B级占比23.0%,同比增长较强。
同时,传统自主车企新能源持续走强,长城汽车、广汽埃安等也高增长,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依旧保持强势增长。
至于接下来2021年的车市预期,崔东树预计,2020年全年呈现“V型”反转态势,2021年的车市将承接2020年的持续回暖趋势,增长势头较强,但应当在乐观基础上相对谨慎。乘联会预测,2021年狭义乘用车批发增速9%,零售增速7%。
崔东树分析称,2021年市场乐观有利的因素较多,首先是低基数的贡献巨大,其次是春节较晚带来超强需求释放,第三是海外市场的需求逐步恢复。
不过,由于疫情期间各地车市促消费政策退出,加之入门级消费能力持续走弱以及增换购需求的放缓,2021年的增长动力可能下降。尤其是考虑到中美关系下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对2021年的市场预测应该乐观基础上相对谨慎。
崔东树同时也指出,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将会实现超高速增长,“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2021年的新能源车在高低两端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各自增长15万辆应该是完全可能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万辆,全年销量预计为113万辆
12月8日,乘联会发布2020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
11月厂家批发销量226.3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了9.2%。今年1-11月累计批发销量1745.1万辆,同比下降7.8%,减少了147.5万辆。
今年自主品牌传统车低迷导致年末走势不强。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10月增长24.8%。其中插电混动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160.0%。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122.3%。
11月电动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明显,其中A00级销量4.8万,份额提升到纯电动的32.0%;B级车型市占率为23.0%,同比增长较强。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头部企业表现优秀,前三强企业均突破2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36,070辆(五菱宏光MINI销量达33,094辆)、比亚迪26,015辆、特斯拉中国21,604辆,前三强共占新能源车总量46.5%。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伴随着北京增加放号两万张和上海较猛的抢购新能源势头,加之企业对新能源产销数量仍有很强的追求,预计今年最后一个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将环比将持续高增长。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未来购买新能源车的意愿有望持续走高,或将形成对二、三线城市的示范效应。
今年中国车市呈现“V型”反转态势,其中新能源车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上半年增速-43%,下半年增速预计70%,按乘联会数据的全年销量预计为113万辆。这既有基数因素,也是新能源车新动能积蓄的过程。
2020年的新能源车新动能已经体现,高端的特斯拉和微型电动车的宏光MINIEV已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主力。其核心都是加速降低成本,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
崔东树认为,2021年降成本仍是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缩小差距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2021年的新能源车在高低两端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各自增长15万辆完全有可能。限购城市电动车增量发展与高端电动车的增长是有重叠的,非限购城市主流市场的电动车将逐步启动。
随着双积分政策实施严格,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将有一定的增量贡献。近期日本和美国政府改变新能源发展战略,尤其是日本国家强力支持电动车发展的态度逐步明朗,日本车企被迫加速推动电动车,合资企业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具有爆发增长的潜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11月新能源销量丨宏光MINI带火了代步车,理想ONE领跑新势力
近日,乘联会对外公布了2020年11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08.1万辆,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139.2%,环比增长28.2%。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新能源市场的增长态势非常强势。下面,就跟圈哥来看看具体的榜单情况吧!
从榜单上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特斯拉Model 3之外,其余榜单车型皆为中国品牌,足见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了。具体来看,宏光MINI、Model 3、 欧拉黑猫分别位居榜单前三名;其中,宏光MINI以超3.3万辆的成绩力压Model 3夺得榜单第一。欧拉黑猫销量也向万辆靠近,达9463辆,同比增长372.9%,月销过万近在眼前。
当然,除了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外,诸如比亚迪、广汽埃安、奇瑞、理想、威马等车企也表现不俗,比亚迪汉EV、埃安S、理想ONE、威马EX5等车型也顺利入围了榜单。总的来看,传统燃油车企与造车新势力都保持了强势增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在宏光MINI到来之前,虽然整个A0级纯电动市场销量还算不错,但缺乏爆款车型对整个市场的带动,大多数车型的月销量都在3000辆左右徘徊。如今,宏光MINI的到来,就打破了这一格局。
对于宏光MINI的热销,很大程度在于,消费需求逐渐回归理性。宏光MINI具备了极致的实用性,再加上不到3万的入门价以及够用的续航里程,可以有效满足消费者对代步的需求。自上市以来,销量便像开挂一般,现在月销更是站上了3万辆,迎来同行一阵羡慕。当然,在宏光MINI的带动下,欧拉黑猫、奇瑞eQ等新能源代步车,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说这算不算躺赢?
从榜单上我们可以发现,比亚迪3款车型入围了榜单,它们分别是比亚迪汉EV、比亚迪秦EV、比亚迪唐DM。不得不说,燃油车偏科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的确有值得点赞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在中高端市场上,比亚迪已经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单了。
从两个维度来说,一是比亚迪在轿车、SUV市场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产品覆盖比较全面。二是,上市不久的比亚迪汉EV销量强势走高,要知道,这款车的价格已经上探至20万以上,将与特斯拉Model 3直接竞争。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大有赶超对方的意味。
仔细看榜单,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那就是理想ONE的销量领跑造车新势力。虽然理想汽车的总销量不及蔚来那么多,但在单一车型上,确实是实打实的领先了。理想ONE 11月单月销量超4600辆,位居榜单第三位,走在了大多数新势力的前面。
当然,不止理想汽车,威马EX5也凭借着月销3018辆,同比激增174.6%的成绩,顺利入围了榜单。此外,小鹏P7 11月交付2732辆,环比增长30%;刚上市不久的哪吒V 11月交付了1067辆;零跑汽车11月份销售新车2032辆,环比增长了17%,创下了年内销量新高。可以看到的是,造车新势力都是“涨”声一片。
《车壹圈》认为,新能源市场的11月销量表现堪称“一枝独秀”,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旗下新能源车型的零售量都取得新突破。同时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明显。一方面,以宏光MINI为代表的A00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另一方面,Model 3、比亚迪汉EV、理想ONE等中高端车型依旧保持强势增长。对于,未来新能源市场的表现,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两款电动车“杀进”榜单,11月轿车谁卖得最好?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在轿车榜单中首次出现了两款纯电动车,分别是排在第七名的宏光MINIEV和排在第11名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
具体来看,前几名没有什么悬念,轩逸以65338辆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新朗逸和新宝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单月销量3万+的车型中包括一款纯电动车,即宏光MINIEV,11月销量为33094辆,力压帝豪、思域、雅阁等车型。同时,特斯拉Model 3以21604辆的成绩超过逸动、雷凌、迈腾等车型,位列榜单第11位。
新能源车市场在11月的强势表现有目共睹,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10月增长24.8%。其中插电混动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160.0%。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122.3%。
乘联会表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头部企业表现优秀,前三强企业突破2.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36070辆、比亚迪26015辆、特斯拉中国21604辆,前三强共占新能源车总量46.5%。新能源车型零售量取得新突破,宏光MINIEV零售33094辆,Model 3零售21604辆,规模优势逐步体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12月国内汽车销量214.1万辆 乘联会:消费市场已筑底
中国网汽车1月13日讯 (记者 王芳)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2019年12月份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1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14.1万辆,同比下滑了3.4%,环比上涨11.1%。据统计,2019年1-12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069.8万辆,同比下降7.4%。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相比2018年减少约165万辆,比2017年减少约302万辆,是超预期的下滑。具体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2月乘用车市场销量走势分析。
整体销量走势:12月的零售仍属偏弱走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2019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214.1万辆,同比下滑了3.4%。去年1-12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达2069.8万辆,同比下降7.4%。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12月的零售仍属偏弱走势,应有的春节前回暖走势未达正常水平。近期消费信心不强、随着猪肉等价格相对高位,教育医疗等消费水平提升,加之中西部房地产销售持续增长,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性挤压加大,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消费热情不高。
从产量方面来看,2019年12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量为210.9万辆,同比增长了3.5%,这是继11月后连续出现正增长。12月厂家库存较11月下降8万辆。2019年厂家库存下降25万辆,而2018年也下降15万辆,厂家去库存减压特征明显。
此外,根据数据统计,去年12月份厂家批发销量216.2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增长6.3%。乘联会表示:相对历年的12月拉升,2019年12月的批发环比拉升不强,全年市场走势也趋于理性。
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退坡后的持续调整期
新能源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辆,同比下滑了15.1%,环比增长73.5%。乘联会认为:12月新能源销量环比拉升主要是由于车企抓住年末时机增量。
12月份纯电动乘用车批发11.9万辆,增速同比下滑了8%,环比增长76%;其中A级电动车同比增长60%,A00级同比下降70%。乘联会对此表示:近期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且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12月份插混车型批发销量1.5万辆,同比下降50%,环比增长30%。
此外,据统计,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06.0万辆,同比增速5.1%。乘联会表示:目前新能源市场仍处于退坡后的持续调整期,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低价冲击, A00级纯电动份额从49%下降到26%,A级电动车从33%上升到56%。网约车出租等市场规模扩大较快,代步私人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压力。12月份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2.8万辆,同比增长40%;2019年1-12月普通混合动力车型累计28.5万辆,增速达33%。
分车型类别销量走势:SUV车型销量同比上涨 轿车、MPV均下滑
从车型类别销量来看,2019年12月份轿车、SUV、MPV的销量分别为101.8万辆、99.1万辆、13.2万辆。与11月份的销量相比,轿车环比增长9.7%,SUV环比增长12.4%,MPV环比下滑了13.5%。
乘联会表示:12月份SUV零售同比增长2.5%,其中B级SUV同比提升了22%,A级SUV同比增长了5%,大众等合资SUV较强,自主的吉利、长安等SUV表现突出。12月份轿车零售仍同比下降6.9%,其中德系轿车同比增长了3%,自主轿车同比微增。12月份MPV同比下滑15.2%,其中美系MPV环比同比均较好。
各厂商销量走势:自主品牌主力厂家表现优秀
从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来看,2019年12月份销量最高的前五位分别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吉利汽车、上汽通用,销量分别为22.8万辆、22.1万辆、14.4万辆、12.7万辆和12.5万辆。对比11月份,东风日产一跃超过了上汽通用和吉利汽车,占据了第三位。12月份第六位到第十位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北京现代和东风本田。长城汽车从第六位跌落至第八位,同时,广汽本田也跌出了前十位。
乘联会表示:12月份消费升级稍好,但入门级消费乏力仍较明显。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增速16%,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6%,自主品牌同比下降3%。从车系版块看,2019年德系和日系份额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自主品牌主力厂家表现优秀,但其他品牌分化较大。
乘联会: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增速已经见底
乘联会认为:2018年乘用车市场同比下滑3%,2019年全年零售降幅持续扩大,同比下滑8%,从2019年季度表现看,上半年的消费、税收成为近期车市的至暗时刻。从下半年乘用车市场的增速表现看,消费市场已经筑底,稍显回升态势。
2019年的车市艰难主要是部分地区抢先国六切换,国五库存较大导致车市库存车切换压力较大,这些切换地区在6月底前的零售车型的国六占比仅有不到一半,7月国六车型就达到95%以上。部分车型尤其是自主品牌车型出现国六断档,产品序列出现阶段性断层,被迫丢失市场份额,经销商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造成自主品牌在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0%,自主品牌总体市占份额也出现了近五年的新低,个别月份低于38%。
乘联会预测车市将从2019年的最惨谷底走出,目前乐观判断是1%,2020年乘用车增速相较2019年的-8%必然大幅改善,车市颓势逐步扭转,这是建立在内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同时在各项支持政策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做出的乐观判断。
车市展望:2020年1月的销量主要靠传统车实现
乘联会表示:由于今年春节提早,加上年前消费促销较大等多因素影响,1月厂家销量开门红的难度较大,预计乘用车市场总体1月零售负增长10%左右。虽然2019年末市场不强导致可结转的余粮少,但各厂家仍然会通过协调2019年年末的产销节奏,来力争2020年开门不太差,也有利于2020年车市行业的稳定,让开门表现更强,赢得先发制人的市场声量,以求达到对全年信心提振的效果。
由于今年1月的新能源车不会冲刺,因此1月的销量贡献仍主要靠传统车实现。伴随新能源车保有量规模的持续扩大,在返乡大潮中为用户做好更周到细致的服务准备,也将会为新能源车用户构筑起更健康的用车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乘联会: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7万台,全年同比增长4.3%
根据乘联会厂家批发数据,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台,同比下降15.1%,环比11月增长73.5%。
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106万台,同比增速4.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2月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实现高增长,但同比仍呈现全面负增长特征,体现了补贴退坡前装的后续影响效果较大。
纯电动市场同比下滑6%
纯电动市场2019年12月市场占比89.1%,同比下滑6%,环比上涨81%。
2019年12月纯电动中的A00级电动车有3.4万台,同比下滑28.2%,环比上涨83.8%,占纯电动乘用车27%份额,较2018年12月的36%下降较大。
12月的A级电动车达到7.5万台,同比增长40.9%,是表现很好的大市场。A级电动车主要是个人用户和出租租赁的拉动,尤其是网约车市场的表现很好。
12月的A0级电动车同比降62.6%,体现政策退出的私人购买压力较大以及主力车型的表现疲软。
而B级电动车虽然数量较小,因新品贡献,同样出现同比暴增,环比表现稍弱。
2019年12月插混A级市场总体表现不佳,同比下跌56.9%。
新能源乘用车榜单(仅供参考)
具体车型来看,A级纯电动车依然是销量主力,北汽EU系列也以21963的销量成为绝对销量增长贡献,并以11万辆的累计销量夺得年度销量车型。
累计方面,除了冠军北汽EU系列,依靠去年上半年较好表现的比亚迪以6.2万台累计销量紧随其后。下半年上市广汽新能源Aion S,最终也以3.2万台累计销量进入累计榜单,也助广汽新能源完成了4万台的年终销量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乘联会:1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继续增长
[汽车之家 行业]? 日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分析报告。数据显示11月广义乘用车市场(含轿车、MPV、SUV以及微客)产量为231.7万辆,同比增长8.2%;零售销量为211万辆,同比增长7.8%;批发销量为230万辆,同比增长11.3%。
虽然对于中国车市来说,2020年是颇为难熬的一年,但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车市销量也正在好转。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1728.7万辆,同比降幅已进一步回暖至-8.3%;而累计批发销量则达到1776.7万辆,同比降幅为-7.7%。
在新能源领域,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17.5万辆,同比增幅为122.6%。从销量上看,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6.9万辆,同比增长136.5%,1-11月累计零售销量为90.3万辆,同比增长2.7%;11月批发销量为18万辆,同比增长128.6%,累计批发销量达96万辆,同比增长5.7%,已经领跑整个市场,提前完成了“转正”。
『宏光MINI EV』
从具体细分市场看,整个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明显。微型车11月销量为4.8万辆,份额提升到纯电动的32%,其中宏光MINI EV零售销量达到33094辆。而中型车在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占比则提升至23%,其中Model 3零售销量达到21604辆,规模优势逐步体现。
『Model 3』
虽然近期车市走势较为理想,可不少车企、供应商突然曝出的“缺芯”事件也让不少人捏了把冷汗。不过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这不会改变未来车市稳中向好的大局面。他表示:“但多年来内存或芯片缺货是常有的,从电脑行业经验看不会对产销有太大影响,但有助于在年前价格折扣继续回调。”
编辑点评:
面向未来,乘联会判断12月份中国车市仍能保持增长态势。首先,12月有23个工作日,比2019年同期多1天,车市产销增长动力较大。此外,由于今年1月份销量较少,所以明年1月注定是开门红,经销商、主机厂都不会在年末大规模转移销量。最后,12月份也是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冬季旺销期。对于2021年,乘联会则给出了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9%,零售销量同比增7%的预测。(文/汽车之家 陈灿)
9、乘联会公布11月销量排名,轩逸夺得销量冠军!
临近年底,又加上新冠疫情的反复无常,买车的人愈来愈多了。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与月度排名,总销量为208.1万辆,同比增长8.0%,其中轿车销量为100.6万辆,同比增长8.3%。
意料之中的是, 轩逸以65338台的月销量夺得了11月份的销量冠军,但日均销量高达2188台,十分恐怖,出乎意料。同时,南北大众兄弟组合朗逸与宝来,以46664台与40541台也占据第二、三的位置。
此外,有一个名字再次出现在此榜单中,那就是宏光MINI EV,自突破2万销量大关后,本月又刷新记录,突破三万大关,以月销量33094台的销量,占据榜单第七的位置。同时特斯拉Model 3以月销量21604台与宏光MINI EV成为此榜单唯二的纯电动车型。
东风日产-轩逸
13年内首次月销量破6万
今年11月乃至全年最大的赢家当属东风日产-轩逸,以月销量65338台拿下了月度第一,并且13年来首次销量突破6万。上一个达到月销量破6万的车型,还是上汽大众-朗逸,在2019年12月份达成的。
轩逸是当之无愧的A级家轿销量王者,国内的汽车市场不能说是谁的天下,毕竟在国内的车圈中各系流派鱼龙混杂,能够在A级家轿甚至是统筹轿车领域中凭销量闯出一番天地的,目前为止,除了大众朗逸,就是日产轩逸,在今年的前十一个月内,轩逸共售出478080辆,比第二名多出7万余辆,全年累计排名第一。
有着“小天籁”称呼的全新一代轩逸的确是一款产品力均衡的紧凑型轿车,其“两代同堂”的销售策略成为了轩逸销量上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
老款车型不停产,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的不断下降。随着销量的增加,早期研发等固定费用早已分摊完成,后期工艺的提升、产业链的成熟和模具的多次利用,车型成本逐年下降。两代同堂的出现,可以弥补企业产品阵营的不足,这在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尤其明显。东风日产的策略是老款车型负责价格下探,攻占市场,新款车型负责稳住价格,保持品牌力。由于轩逸价格布局宽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
月销量破3万,年轻人“不讲武德”
本月最让人意外的当属宏光MINI EV,这个榜单中尺寸最小的车型,却爆发性的创造了33094台销量,一举拿下新能源车和国产轿车的双料销冠。
宏光MINI EV是上汽通用五菱在今年7月成都车展推出的一款微型电动车,上市后的首个完整月销量即达到1.5万辆,将特斯拉国产Model 3挤下头名。
但接下来的几个月,这款小车的表现更加让人吃惊。先是9月销量冲破2万辆大关,几乎是同期特斯拉国产Model 3销量的2倍。11月该车型销量又突破三万辆的大关,达到了33094辆,日均销量都突破了1000辆——这甚至是一些汽车品牌的单月销量。
据悉,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月已紧急将宏光MINI EV产能提升至33000辆/月,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销量大于产能,宏光MINI EV将在未来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强大到目前最大的对手已成为自己。
长安汽车-逸动
同比增长104.9%,榜单增幅第一
长安逸动在10月销量突破2万辆后,11月份销量再破2万辆(11月销量:20591辆),以同比增长104.9%,成为本次乘联会公布的轿车销量Top15中同比增长增幅最大的车型。
从2008年,长安汽车便开启了逸动项目的研发计划,历经4年,第一代长安逸动终于迎来面世。在2012年正式上市时,逸动就迅速获得了诸多奖项,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CCTV中国年度紧凑型乘用车”等几十项荣誉。同年,更是以52.9分的优异成绩实现“中国新五星安全第一撞”,曾连续27个月位居细分市场销量第一。
8年后,长安逸动已升级到第三代,并推出逸动PLUS。此时,长安逸动的目标不仅仅要做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军者,更要挑战合资品牌。也正因为这一份坚持,长安逸动才能在每一次更新迭代中越来越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甚至是远超消费者的预期。
截止今年11月,长安逸动销量已突破100万,凭借百万车主的认可,足以证明一切。虽然,目前逸动PLUS在销量上还未赶上乃至超越朗逸和轩逸,但相信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同时,也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自主品牌汽车向合资车型发起挑战并实现超越。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品牌官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车榜单:2020年11月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新款Model 3快上线
欢迎收看汽车小小值车榜单栏目,本期为11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单,目前11月的轿车,SUV,MPV车榜单都已经发布,欢迎大点击下方卡片转跳阅读。
车榜单:2020年11月轿车销量排行榜,帕萨特重回Top 10
车榜单:2020年11月SUV销量排行榜,奇瑞瑞虎8一鸣惊人
车榜单:2020年11月MPV销量榜单,有台国产新车刚上市就成爆款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11月,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139.2%,环比增长28.2%;累计销量90.5万辆,同比下降2.9%。无论是同比数据还是环比数据都出现了明显上涨。
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上涨,除了有政策的推波助澜外的原因外,也因为目前不少车企推出了产品力较强的车型,丰富了消费者的可选择性。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看看本期榜单,都是哪些车比较受欢迎。
1.新能源车品牌销量排行:
11月品牌销量排行的变化相比10月份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是特斯拉超越比亚迪排名第二。
不过比亚迪和特斯拉两者之间的销量差距非常接近。但是就在发稿前,比亚迪被送上微博热搜,原因是比亚迪汉的车主发微博声称自己的车在冬天续航缩减严重,冬季续航跌掉了三分之二,不过目前比亚迪官方并未有任何回应。
而其它品牌的销量数据则属于正常表现,咱们接下来再看看新能源车上牌城市排行。
2.新能源车上险城市排行:
11月份,上海超越北京,成为新能源车上险城市第一名。这主要还是受到上海市外牌限制政策的影响。2021年5月后,上海内环以内禁止外牌车辆进入,所以有不少外牌车主为了可以继续在内环内行驶,选择购买新能源车。
同时上榜的城市基本都是人口密度大,同时又对牌照有限制的地方,因此在这些城市中,新能源车受欢迎程度比较高。
3.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
首当其冲的就是 宏光Mini EV,11月销量已经达到了31368台,比第二名的特斯拉Model 3还要多一万辆。估计这台车未来会长期霸占榜单销量第一的位置。
另外在12月份工信部网站上显示了新款国产Model 3的公示信息,据悉新款国产特斯拉Model 3将会和海外新款Model 3一样,外观上的镀铬件将会被替换成黑色饰件,轮毂造型也会和现款有所不同。
而排在第三的欧拉黑猫,其新款车系的申报信息也被公示,整体设计将延续现款,同时会增加和猫猫有关的涂装。
4.新能源车SUV销量排行:
新能源SUV销量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是理想ONE,而4676台的销量成绩也是理想ONE自上市以来销量最高的一个月。
而从销量数据来看,从第5位到第10位开始,每个车型的销量都比较接近,属于贴身肉搏的状态。
以上便是本期新能源车销量榜单的全部内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