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开幕 260辆顶尖车型同台竞技
汽势Auto-First|牛小欧 发自海口
1月10日,2020(第二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2020年开年汽车行业的首桩盛事,本届车展以“汽车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展览面积总计约5万平米。参展企业基本涵盖了国内外所有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商,共计展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车辆近260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汽车产业目前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车市虽不复此前的爆发式增长,但依然处于上升通道中。王侠认为,市场中依然存在着几点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从基本面来讲,中国车市刚需没有饱和,天花板远没有出现;从供给侧来看,持续的技术变革与配套投入已经在产品端和使用端积蓄了强大势能,将不断转化为对消费者强大的吸引力;从国家战略和产业生态层面来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相关产业将持续向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必将打破传统汽车产业的价值边界,成长为新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消费升级的主力军、产业升级的主战场。
海口市人民政府市长丁晖
海口市人民政府市长丁晖表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省已确定了建设“清洁能源岛”的战略定位,而作为省会城市,海口市也将充分发挥城市一体化综合经济圈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努力打造清洁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海口新能源车展的举办必将促进海南省新能源产业、旅游和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持与改善,对加快推进海南2030年前实现全岛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计划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陈建安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陈建安则表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一直致力于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自2016年起,贸促会便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在促进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开展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海口国际新能源汽车展的创办,是贸促会持续支持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海南会展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
“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来说正在深刻地重构,中国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际措施来妥善应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出了几点参考性建议。首先,实现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其次,发挥并且利用好中国在市场、资本、人才方面的独到优势;最后,与趋势为友,加强协同创新,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提升基础能力,抓住发展机遇。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沈丹阳
与2019(首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有所不同,本届车展将不仅仅着眼于新能源汽车,更将增加智能网联领域展示内容,同步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及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多场主题各异的峰会、沙龙、研讨会、技术交流会及颁奖活动也将同期举办,行业精英汇聚一堂,思想观点交锋碰撞,为国内外汽车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一个观察行业发展趋势、交流行业最新技术、寻找机遇开拓市场的桥梁和平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恒大再投250亿造车,首款新能源车今年上半年亮相
要说在造车新势力里谁最财大气粗,那肯定绕不过恒大新能源。2019年在许家印的率领下,恒大干劲十足,通过巨资收购,恒大新能源几乎覆盖了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3月22日,恒大集团内负责运营大健康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附属公司——恒大健康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19年度净亏损49亿元,较2018年度进一步扩大。
亏损皆因造车"烧钱"
恒大健康表示,公司亏损主要是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该业务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需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恒大健康预计,集团控股公司预计在2019年净亏损20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净亏损或在32亿元,公司的健康管理业务于同期预计净盈利约为3亿元。
自宣布进入造车领域以来,恒大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买买买"!许家印曾用15个字概括了恒大造车的战略:"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在2019年,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干劲最足的就属恒大了,一系列大手笔操作,包括入股国能、与科尼赛克成立合资公司、买地、投资上下游公司等等,眼看许老板心中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已经打造了一条完整产业链。
能买的核心技术都买了!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地产、文旅、健康并列为恒大集团四大业务板块。看上什么买什么,就是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步。那么恒大在2019年都完成了哪些壮举呢?
恒大先后入股广汇集团,与瑞典汽车NEVS、超跑公司柯尼塞格达成合作,获得汽车销售渠道及整车研发制造能力。继而大力押注轮毂电机技术,入主动力电池企业。
另外,恒大还在广州、南通、沈阳三地买下地块,建立整车、电池、电机研发和生产基地。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恒大就覆盖了整车研发制造、经销渠道、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而恒大第一款新能源汽车国能93已经在6月29日,于天津下线。
经过上半年一系列的买买买过后,目前恒大新能源也达到了可以比肩国内一些造车新势力的实力了。不得不说,打不过就充钱的道理还真是哪里都通用,成立不到半年的恒大新能源就能发布新车,虽说新车看上去不是那么酷炫,但这个速度可是众多难产的造车新势力都羡慕嫉妒恨的,果然是壕无人性的恒大新能源。
去年11月12日,中国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表示。"我们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买了,在造车方面'一无所有'的恒大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也就是换道超车"。
又有250亿投资安排上了!
不差钱的恒大底气十足,曾经公开表示要"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据悉,恒大未来产品线将覆盖中端、中高端、高端等等,涉及轿车、SUV、MPV等各领域。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的首款车将命名为恒驰1,新车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亮相,并于2021年量产。
在我们担忧恒大健康亏损之际,未来两年人家又安排了250亿资金的投资。据悉,为了抢占规模和效率,据悉其计划3年投资450亿人民币(2019年投资200亿,2020年投资150亿,2021年投资100亿),规划在中国、瑞典及"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建设10大整车生产基地,并建设相应配套的核心技术的零配件生产基地(如电池、动力总成等)。
据了解,恒大新能源已在全球聘请15位设计师同步研发15款车,未来10-15年内将实现年产500万辆汽车,而为了将许家印的"十五字战略"贯彻到底,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投资还将持续进行。
至于亏损,想必进军新能源造车的恒大也早已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目前特斯拉和蔚来依旧处于亏损中,可见造车确实投资大、周期长,就像人们说的类似"烧钱的无底洞"。
小编语
比起不断陷入"资金荒"的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背靠恒大集团的恒大新能源确实令人羡慕。虽然由于新能源投资巨大,导致恒大健康在2019年的亏损进一步扩大,但是背后的恒大集团在2019年依旧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于一年地产业务拥有6010.6亿元销售业绩的恒大来说,一点小小的亏损完全能够扛得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新机遇 新生态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长城汽车成功举办
易车讯 2021年6月28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长城汽车联合主办的“新机遇 新生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举办。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长城汽车运营管理、技术研发团队与行业专家、合作伙伴、投资人代表以及媒体伙伴共500余位嘉宾齐聚会场,就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智能化、碳中和的未来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董扬
汽车产业未来已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中国汽车产业更应及时转型,实现向更高定位的跨越。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在论坛开场致辞中说到:“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危机已来、变革已来、赶超已来,2021年是中国汽车品牌由跟跑到并跑到超越的一年,长城汽车的成长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典范。”
长城汽车董事长 魏建军
当下的汽车市场,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时刻,碳中和与智能化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紧抓机遇、紧跟浪潮、优化布局,实现在全球汽车产业新生态的领跑。
紧跟未来行业趋势 领跑全新发展之路
论坛现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以《汽车产业发展几点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平台和生态将是新型汽车产业竞争的核心,跨产业协同,共建技术平台和产业生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竞争制高点,是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进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从经济领域角度,阐述未来中国经济变局与机遇,进行《中国经济展望》主题分享,他表示:“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战略具有前瞻性,更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汽车强国梦想近在咫尺,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品牌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任泽平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分享了关于中国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态势及高质量发展建议》的主题演讲中,李克强教授表示:“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顶层规划、产业规模、商业化等层面日趋完善,但考虑到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特征及社会属性,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更多本地属性,也就是符合‘中国方案’的新产品。”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李克强
面对新格局、新机遇、新挑战、新生态,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以《应时代而变,与荣耀同行》为主题进行演讲,分享了长城汽车企业自身变革与未来企业生态布局,他表示:“长城汽车将应时代而变,围绕绿色碳中和、认知智能化、全球潮牌潮品、共玩众智众创4个维度,聚焦绿色发展与认知智能化转型,实现全新产品布局,打造未来价值生态,迎接全新挑战,领跑新赛道。”
长城汽车轮值总裁 孟祥军
以认知智能化为前提 决胜未来汽车战场
随着5G、AI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之高度融合的汽车产业也在智能化方面得到了迅速升级,在相关软硬件的支持下,未来智能汽车将成为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
在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的主持下,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Momenta CEO 曹旭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孙刚,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高德汽车业务中心总经理江睿,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共同探讨中国汽车未来智能生态。
《探讨中国汽车未来智能生态》主题论坛
圆桌论坛就智能汽车的软硬件技术、未来发展等一系列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各位领导与专家一致认为:“在智能化的浪潮下,上下游生态伙伴更应该通过深度的合作共赢,致胜未来发展。”与此同时,大家表示长城汽车是中国汽车最具活力的汽车企业,希望在未来与长城汽车开展更为深度的合作。
完善能源生态布局 助推完成碳中和目标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交通与能源产业格局也即将得到重塑。如何抢占发展高位,事关产业未来。
由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主持,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主任余卓平,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电力大数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李建彬,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共同参与,以碳中和目标下的交通与能源变革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碳中和目标下的交通与能源变革》主题论坛
未势能源总裁 陈雪松
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认为:“相比欧美,留给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并不多,中国要实现碳达峰,氢可以作为一个选项,但要达到碳中和,氢则是必选项。”
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主任 余卓平
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主任余卓平则表示:“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发展的布局在95分以上,是经过深度思考的,我希望长城汽车能在新能源领域成为排头兵。”
碳中和作为世界性问题,所有企业与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相关领域的各个生态伙伴更应该深度合作,抓住其中的巨大机遇,收获绿色未来。
当下,碳中和与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此次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长城汽车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互动提供了绝佳平台。与会领导专家们各抒己见,指明了汽车产业参与智能化、助力碳中和的路径,更描绘了中国汽车产业引领全球创新的宏伟图景。
4、新能源汽车最近趋势怎样?
可以 政策比较好
5、告别2019,回眸汽车圈四大告别瞬间
还有几小时,我们就要告别2019年,迎来2020年。
这一年,汽车圈上演了很多“告别”一刻。
这一年,原神龙汽车董事长安铁成当初应该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与他的车企生涯告别。
这一年,在菲克集团打拼超过10年,曾经的菲克“女王”郑杰,转身离开汽车界,成为华住“船长”郑洁。
这一年,一代“神车”夏利即将告别A股。
这一年,一系列情怀车型被迫停产,甲壳虫传承不再。
这一年,一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也打了个趔趄,告别野蛮生长。
……
如果说“新四化”是汽车的光明未来,那么现在无疑是抢占入场券的前夜。告别了车市的“明媚时代”,这个前夜寒风凌冽。销量连续下行成为2019年的主旋律。也是在这一年,在市场上打得头破血流的汽车巨头,开始抱团取暖,组建各自的朋友圈。
告别2019,车市留下这几个值得回味的瞬间。
市场
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告别高增长
“冬天已经到了!”在2019中国汽车产业峰会上,在谈到新能源车市时,小鹏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小鹏发出如此感叹。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市仍在高歌猛进。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车今年1月-5月的销量一直处于同比正增长,6月份达到15.2万辆的顶峰。到7月,销量突然“腰斩”。
原因众所周知,补贴退坡的影响“功不可没”。
就如同国足一直被喊限薪,一直用补贴“鼓励”消费者购车的市场培育政策,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如果说足协发布的“限薪令”有点被迫的味道,那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则是早已确定的事实。
仍在培育期的新能源车市场,如同被大人搀扶的小孩,虽然放手后会走得慢些,但终能学会自己走路。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政策单轮驱动转变为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12月27日,比亚迪方面向我们表示。
自己学走路,不免跌跌撞撞。
2019年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一下来了个销量“五连跌”,众多新能源车企遭遇阵痛。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大降43.7%。这已经是今年6月补贴退坡之后,自7月份以来的“五连跌”,与从1月份的152.6%的同比增速相比,反差巨大。
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向我们表示,过去新能源车很多销量,其实都被主机厂通过投入共享出行等方式来带动。“现在的新能源车销量虽然降了下来,但更接近于消费者真实需求,过去的数据是‘伪数据’。”
对于刚起步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更是痛苦不已。
“明年对合众来说压力山大,唯有拼死而战、向死而生。”2019广州车展期间,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总裁张勇向我们谈起新能源车现状时,用生存之战来形容。
股价缩水、融资不顺,经历太多的风雨与波折,蔚来创始人李斌甚至被媒体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
补贴退坡背后,还有外资品牌的虎视眈眈。
不仅是特斯拉。如果说过去几年,外资车企的动作慢了一些,那么今年以来,丰田、大众、本田、奔驰、宝马……几乎所有各大外资车企最新电动车隆重登场,正面厮杀已再所难免。
车型
再见,神车“夏利”,再见,情怀
2019年,告别的还有许多人的情怀。
“我们自己生产轿车,华夏得利,中国人得利,就叫它夏利吧!”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说道。
对于夏利名字的来历,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彼时,是1986年,在天津夏利工厂的车间里,第一台红色两缸小轿车下线。
不做“大哥”好多年的夏利,在2019年还是被不断刷屏。
曾经是连续18年全国销量冠军,首辆出口美国的国产车,夏利过去的名气之大,有国民“神车”的美誉,与桑塔纳、捷达与富康这“老三样”并称“四大金刚”。
国民“神车”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据说,“老炮儿”冯小刚就是开着夏利追到的徐帆。赵本山出道后,买的第一辆汽车就是夏利。
更不用说老百姓,10万块的车价,虽然在当时也不便宜,但总比大众桑塔纳、捷达容易够得着。彼时,夏利就像一种身份象征,一种情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也以买得到夏利为荣。
然而12月23日,一汽夏利连发14款公告,宣告其与中铁物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获得董事会及监事会批准。这意味着,过去数年已经不再生产新车,一直靠“卖卖卖”保壳续命的一汽夏利,终于宣告将告别A股,不复存在。
如果说夏利的彻底退出,让过去几代中国人向过去的情怀说了声再见,那么甲壳虫的停产,更让全球粉丝叹息不已。
墨西哥当地时间7月1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车型在墨西哥Puebla工厂下线,这标志着经历过81年生产、历经三代设计的甲壳虫车型将正式停产。
81年里,甲壳虫创下了超过2150万辆的总销量,它的经典成为一种情怀的象征。
然而,当产品力终究止不住销量下滑,徒留情怀也不能阻止停产发生。
在市场的“寒冬”里,也让不少车企为“五斗米折腰”,向情怀车型告别。
在2019法兰克福车展上,一众媒体成了见证人。基于FAAR前驱平台打造宝马全新一代1系正式发布。这不仅代表了宝马1系就此告别后驱,也宣布了车坛中后驱“小钢炮”车型正式绝种。
典型的例子还有素以特立独行为荣的马自达。
成都车展正式开始预售全新马自达3昂克赛拉,结果只销售三厢Sedan车型,经典的两厢版本缺席国内市场。以销量为导向,厂家当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只是一众马自达迷们,自从在市场上又少了一款有个性化标签的车型。
还有锐志和皇冠的停产,前者意味着市场上再无普通品牌V6发动机后驱中型轿车,后者则代表30万级别的后驱中大型轿车只剩下红旗H7和起亚斯汀格。
没有技术、不注重研发,再经典、再有情怀的车型也终将老去。车市“寒冬”里,那些有技术情结的车企,亦无可避免地向主导销量的大众化市场低头。
车企
告别传统产业结构,告别单打独斗
“不知该怎么办?”28岁的汽车传统研发工程师徐海东(化名)才工作不到3年,在这最应该奋斗的年纪,却陷入了迷茫。“公司业绩越来越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裁员倒闭。想跳槽却没有门路,基本只招更资深的工程师,或者是电动化数字化岗位。”
2015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徐海东加入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原本想着3年跳槽工资翻倍,前途可期,谁知原来炙手可热的传统汽车工程师,如今却无门可入。
徐海东的迷惘现状,只是汽车产业结构性失调的一个缩影。
“新四化”无疑是汽车行业光明的未来,但在变革的浪潮下,汽车人才需求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春天”到来之前,裁员潮率先扑面而来。
2019年尾声,全球范围内的车企裁员风波渐入高潮。在过去两个月里,奥迪宣布2025年前将裁员9500人,戴姆勒宣布未来两年裁员至少1万人。此前,包括宝马、通用、日产等国际一线车企均发布裁员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球头部车企至少已宣布裁员10万人。
车企掀起“潮员潮”,是削减成本;另一面,则是增加智电化的研发预算,以及对电气化等科技人才的需求。
于是在车市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景观:车企一边在裁员,一边也在招聘;一边在市场中拼杀,另一边也在抱团取暖。
2019年10月31日,汽车业界突然曝出一个大新闻:FCA与PSA宣布合并。直到12月双方正式确认合并,从此诞生了一个年销量达870万辆的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
就在海外汽车巨头联姻之际,国内两大车企巨头——上汽与广汽集团也在12月突然宣布“牵手”。
据位参会人士讲述:“陈虹和曾庆洪面对面,不像竞争对手,倒像老朋友,好久没见上汽和广汽两大掌门人这么开怀。”
上汽、广汽联姻是两大汽车集团的首次合作。作为中国市场头部企业,这样的一次深化合作更像是一种“汽车新四化走向抱团时代”的行业信号。
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报团取暖,在面对“新四化”这个吞金巨兽面前,没有车企能够独善其身。
可以预见,单打独斗已成为过去时,抱团探索、联盟对抗将成为新的汽车竞争格局。
人物
车市寒冬里转身的汽车人
12月30日,在2019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司局负责人系列吹风会上,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胡剑萍表示,预计全年中国新车销量可能达到2600万辆,同比下降7%-8%。
这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在快速普及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
2019年,国内有两位知名汽车人以不同的方式转身离场,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汽车市场也在经历寒冬。也是在这一年,在中国汽车行业有名的“铿锵玫瑰”郑杰进入克莱斯勒。
2008年到2018年,从938万辆增长到2808.1万辆,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是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不过对于郑杰而言,当时她面对的还是一个负债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濒临破产母公司。如同她自己所言:“这个公司差到不能再差了,还能怎么差呢?”
2010年,克莱斯勒在中国的销量只有2万辆。
选择留下来的郑杰,很快就展露出她对中国车市的深刻理解与执行力。在郑杰主导期间,Jeep品牌终于实现国产化,并迎来了新的高峰——2016年,广汽菲克达到了18万台销量;2017年,广汽菲克实现销量22.2万辆。2018年,Jeep品牌在华累计用户突破百万辆。
甚而,作为首位跻身全球汽车集团最高管理层的中国女高管郑杰,也在今年3月离开了汽车界,转投酒店业。
另一位汽车人,安铁成的汽车领域履历比郑杰要更厚。
曾在一汽集团从业33年的安铁成,期间最大的成就,莫过于2005-2013年期间内,主导一汽-大众把产销规模从25万台提升到130万台级别。
再加上他在合资、自主都干过的资历,安铁成在2017年6月“空降”神龙汽车,一时间被媒体冠以“神龙救世主”、“救火队长”之名。
然而2年后,安铁成还没能证明自己,就被调任中汽中心。神龙给他的时间,只有两年多。
如果再给半年时间,安铁成能否为神龙力挽狂澜?郑杰能否为广菲克带来转机?可惜没有如果。在车市寒冬中,留给每个人回旋的时间都不多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大咖齐聚海口 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9月15日开幕
易车讯 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由中国科协、海南省人民政府协同七大国家部委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将于9月15-17日在海南海口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据了解,3天的活动包含20场会议论坛、技术展览及多场同期活动,预计将有1000多名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政产学研高层云集海南。
大会主题峰会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跨界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探索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凝聚产业共识,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中和。
政府高层及行业专家:
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
张玉卓,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沈晓明,海南省委书记、省委深改委(省委自贸港工委)主任
冯飞,海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李小鹏,交通运输部部长
苗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徐冠华,科学技术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倪强,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秘书长,省委自贸港工委办主任
辛国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相里斌,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甘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史明德,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前驻德国大使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能源局
欧阳明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席
张进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赵福全,清华大学教授,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
国外政府及国际机构嘉宾:
Alok Sharma (阿洛克·夏尔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会议(COP26)候任主席,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原大臣
John Edwards(吴侨文),英国驻华贸易使节
Jo Hawley(贺颂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
James Norman(诺杰),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华南外交联络领事
Dan Dorner,清洁能源部长级合作机制(CEM)主任
Inger Andersen,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
Fatih Birol,国际能源署(IEA)署长
李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总干事
Carlos Manuel Rodríguez,全球环境基(GEF)首席执行官兼主席
国外企业领袖:
Herbert Diess,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
Frank Weber,宝马集团董事、负责研发
Elon Musk,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
中畔邦雄,日产汽车副社长
Mark Reuss,通用汽车公司总裁
Holger Klein,采埃孚集团董事
Volkmar Denner,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
郑根昌,LG新能源副社长、电池研究院院长
袁小林,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
国内企业领袖:
徐留平,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竺延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辛保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晓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斌,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刘静瑜,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欧阳楚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裁
陈志鑫,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副主席
王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
于德翔,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黎明,地平线总裁
单记章,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7、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召开 汽车总销量明年将达2630万辆
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正式召开,预计明年汽车总销量将会温和反弹4%至2630万辆,结束此前连续两年同比下滑的局面。
官方资料显示,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由中汽协主办,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也参加了活动。
此外,工信部、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也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以及市场角度解读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连续第五年举办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此前的四届峰会均在湖南长沙举办。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500万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内,大大好于年初预期。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经济的强大韧性。“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也将会稳定增长,2025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后疫情时期的汽车市场”演讲中表示,去年底在疫情尚未大规模爆发情况下,对于今年市场销量的判断是市场降幅将会大幅收窄,增速大概在-2%-0。但他认为市场回升将会持续,“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汽车市场正由中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千人汽车拥有量增速将自然回落到5%左右,但未来10年市场依然有年均1.5%-2%的潜在增速”。
对于明年汽车市场的判断,王青认为正常情况下,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释放,加之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不断出台和落实,汽车市场整体上依然会保持回升势头。“明年车市增速将会继续回升”。
来自车企的代表、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马振山,通过“十问”的形式对于明年车市发表了看法,并认为车市已经筑底反弹,并实现了周期性恢复。“汽车市场增长空间大,拉动经济作用强,中国车市未来可期”。
对于明年车市的判断,他认为是“总量恢复,前高后平”。
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研究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宝臣在“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的演讲中认为,在结合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及人均GDP与千人保有量之间的关系后,预测中国车市2021年的总销量将会达到2722.7万辆。
11日下午,中汽协也进行了11月份的月度信息发布会,并进行了线上直播。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11月份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和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发布,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主持发布会。
陈士华表示,11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7万辆和277.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5%和7.6%,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6%,已连续8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连续7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和2.9%,降幅较1-10月分别继续收窄1.6和1.8个百分点。
他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持续向好,以及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市场需求仍将继续恢复。对于近期业界广泛关注的芯片供应紧张对于市场的影响问题,他认为短期内对汽车生产会造成一定影响,行业生产节奏也可能会因此有所放缓。
随后在媒体提问环节,关于汽车生产的芯片问题再次被提及,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经过向车企进行了解后,短期内不会对汽车行业造车太大影响。
本届预测峰会的下半场主要由来自知名专业预测机构、专业汽车数据公司、主流汽车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专家分享观点。
IHS中国区轻型车销量预测负责人林怀滨做了《2021年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演讲,并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广泛共鸣。他从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角度,分析了车市的变化,并列出了过去十年中国住户净存款的变化趋势,以及政府温和刺激政策对于车市带来的影响。“中国轻型车销量将会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小幅增长,乘用车置换周期逐渐加长,销量中长期增速放缓”。
对于电动车的市场发展前景,他表示现在电动车与燃油车性价比对比已经出现了转折,而且在性价比角度来看,在考虑了购置税、保养等成本后,纯电动车的性价比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动力的汽车。
上汽集团质量和经济运行部市场与品牌管理总监郝鸿表示,2020年全年汽车销量预计2540万辆,同比下降1.9%——这一数字与之前多位专家的看法基本一致。“预计2021年度乘用车市场批发基准版2210万辆,同比增长10%”。
活动最后,许海东代表中汽协会发布了《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报告》。报告预计,2020年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达2530万辆,同比降幅2%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预计2020万辆,同比降幅6%左右,商用车销量510万辆,同比增长18%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130万辆,同比增长8%左右。2021年汽车总销量预计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2170万辆,同比增长7.5%左右,商用车销量460万辆,同比降幅10%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40%左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油电相争十年后,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把记忆拉回到2009年,还是挺有意思,比如1.6L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出台,还是相当有刺激性,那一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接下来的10年,年年如此。还是在那一年,国家开始推行电动车激励政策,对节能车和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头羊,谁都不甘心做个消费霸主,更想做一个技术霸主,但从燃油车追赶超越,可能性是零,混合动力更不可能,所以电动车就成为终选方向,从商用车试点开始,延伸到乘用车,拉开了我们以电动车为契机的行业大发展的序幕。
千亿补贴和政策倾斜的大力扶植,在十年之后,我们回看结果,中国成为了全球电动车市场好几个第一,动力锂电池产销量第一、电动车企品牌数量第一、电动车产销量第一等,为电动车配套核心三大件的供应商,研发和生产的主力都在中国,就好比过去全球的IT精英都集中在硅谷一样,这里有电动车行业前沿的技术和人才。但2019全年电动车销量刚过了100万,这还不是按上牌量统计的结果,销量最高的北汽、比亚迪等,大部分做了出租车,就像小鹏汽车何小鹏所说,真正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预估也就十几万,而2019全年,燃油车卖出了2576万辆。
这可能就是十年来,油电相争的结果。记得2015年的时候,北欧几个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等提出要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现在时间也快到了,不知道初衷会不会改,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在那个较低气温区使用的长续航电池目前还没出现。油电相争,不光是在争权,更重要争的是宠和利,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来说,他们是站在宠和利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才是驱动电动车发展的真实力量。现在想想,小小购置税减半,就能让消费者放闸买车,免购置税和巨额企业补贴,却难以推动电动车购买意愿,我们不禁要问,十年发展,电动车消费痛点解决了吗?
前个月,特斯拉毛豆3降价了,国产后价格降到了30万之内,你要问我香吗,想买吗?我的回答是真香,想买但不会买。因为我没有充电条件啊,而且我对IT人眼里特斯拉的科技并不感兴趣,我的爱好不在于时不时给它刷个程序,今年动力提升了3马力,明天续航增加了2km,或者新增了某个好玩的APP功能,所以,如果没有这方面需求,30万内的毛豆3真的没有太多吸引力,还要徒增一些给它充电的烦恼。
说到底,电动车使用的充电便利性并没有解决,这是阻碍大部分人不考虑电动车的原因。以本田和丰田为主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即使这两年取消了补贴,在2019年还出现强增长,说明,具有电动车好开属性且使用便利的车,才是老百姓愿意买的车。什么时候有车位的地方就能看到充电桩了,那时候,我想不需要那么多补贴,即使购置税免半,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购买兴趣,也会比现在大很多。
续航和充电便利,其实只要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就能激发购买潜力,问题是,要解决充电便利,这个基建投入太庞大,所以,选择鼓励攻克长续航是我们的主要方法。在以续航里程为标准的补贴办法下,这十年来,续航数据确实在不断提升,从最初的百多公里,提升到现在的五六百公里,理论上够用了,但现实中NEDC五六百公里的车,实际能用在300km左右,里程忧虑仍然存在,而且,现在似乎到了一个临界值一样,再往上提升续航太南了,我们处在一个续航不高不低,充电还缺少便利的时期,痛点依然存在。
其它的痛点,比如电池安全性和保值问题,我问过好些网约车司机,他们说,你只要这块电池能质保20万公里,他就敢买,20万公里之后,即使电池坏了车子贬值到0,他也有足够的收益,所以,现在好些电动车电池质保20万公里,有些品牌非营用车甚至终身质保,买家不用顾虑生命周期内的电池更换成本问题。对于电池安全,现在也基本都是多重保障,对电压和温度的管控相当精确,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动车这类痛点不算大问题。
美国能源部一直对“先进汽车技术”有资金赞助,4个月前,他们宣布拨款近6000万美元,用于美国企业对未来汽车研发技术鼓励。我们从其赞助的分布,大概能看出能源部对哪些技术更支持。
看得出,他们对汽车技术的支持,新燃料探索是个重点方向,占了最大比例的资金,其次是高效动力动力,也就是说传统内燃机还是他们鼓励的一个大方向,要继续挖掘潜力,同时也在尝试向电动车核心技术的突破,比如固态锂电池,比如技术核心高效率电动机等,同时对交通效率也尤为重视。似乎可以看出,他们不想把宝压在某个方向上,而是齐头并进,更稳妥的一直激励政策。
去年底,当年电动车政策的推手万先生,又在各大行业峰会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中,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同等重要,长期共存,目前,我们国家氢能发展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应及时把产业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加快布局氢能源供应,研发氢燃料电池车……,幸好,氢燃料汽车的发展,需要用到一部分电动车核心部件,不然,十年的激进发展,留下的可能是一地鸡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我想要了解下 新的新能源 电动汽车展会的情况,有知道的吗?
近期7月的3日到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场2019第13届上海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博览会。
介绍:EVChina 是国内最早专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展会、享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第一展,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向标美誉,EVChina2019 年展会总面积将超 40,000 平方米,主要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和充电设施、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等领域,通过“新能源整车展区(乘用车、物流车、客车)”、“电池电机电控展区(核心三电)”、“氢能燃料电池展区”“充电设施与配套展区”、“线束与连接器展区”、“新能源汽车空调展区”等展区,全面展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也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饕餮盛宴。
展览期间,将举办“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会”、“TOP100 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及评选”、“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发展论坛”、“中国国际新能源物流车发展峰会”、“新能源汽车装配智能化高峰论坛”、“整车企业与零配件企业商务配对圆桌会议”、”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发展趋势高峰论坛”、“新能源汽车试驾”、“新能源汽车媒体摄影大赛”等一系列会议活动。论坛致力于打造“务实、专业、高端”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盛宴和资讯交流平台,深度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智造未来发展之路。
原始设备供应商如何才能拥抱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本届展会将关注动力系统的轻量化、动力电池、轮毂电机等,通过这些革命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对制造工程带来新挑战与机遇。EVChina2019 上海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博览会将搭建深度解读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