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美国公司合肥新能源汽车投资建厂

美国公司合肥新能源汽车投资建厂

发布时间:2021-10-18 21:30:45

1、富士康大幅缩减在美建厂投资规模,此举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此举透露出了富士康在美建厂投资已经是亏本生意。

富士康大幅度地缩减了在美开工厂的规模。
中国最大的制药业代工企业之一,富士康在前一段时间到了美国去开工厂,不过最近的消息表明富士康大幅度的缩减了在美开工厂的规模。富士康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据联合早报的消息,在4月20日富士康负责人宣布,富士康在威州的建厂规模,将减少人民币600亿,而原本计划提供的1.3万个职位,居然减少到了1454个,可以说这是非常大规模的缩减。回看在2014年这个项目刚决定的时候,当时美国正值呼吁制造业回到美国的热潮。为了鼓励富士康在美建厂,政府批准了30亿美元的补贴。但是2020年初富士康实际上只是提供了岗位580个。这和政府的预期相差甚远。背后的市场原因。
富士康之所以会跑到美国去大规模建厂,是因为当时富士康的主要用户是苹果。而苹果的市场是在美国。同时美国政府又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富士康在美国建厂投资的政策。例如税收的优惠政策,并且在土地的供应方面也提供了比较大的便利。考虑到成本的原因,富士康就决定在美国投资。可是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市场变化的太大,苹果公司这几年的相对衰弱,使得美国市场对于苹果公司的产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需求。这样一来间接影响了富士康的订单。在这种行业向下发展的情况下,如果富士康继续投资,将会遭遇到很大的损失。所以富士康就决定悬崖勒马停止投资。富士康的发展方向

富士康现在的发展方向已经从原来的大规模建厂,转移到了有关于新能源发展的市场上。有报道称富士康未来会集中会更着重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建设。因为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赚钱,当在美国大规模建厂不能赚钱的时候,它肯定就会选择放弃掉。

2、美日政府给钱喊我都不回去! 跨国车企持续加大在华投资

4月9日,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再次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搬家费,美国政府给予100%直接报销,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

美国宣布100%直接报销搬迁费后,美国小弟日本也不甘落后,首相安倍就直接下令,将拿出22亿美元帮助在华企业回国!

可美日企业们会听这些政客们的话吗?《汽车专业网》注意到,在汽车行业情况恰恰相反。

据预测数据显示,一些大型车企正打算在未来几年向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比如大众汽车、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公司都已加入了投资中国的行业。

另外,就连纯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也已在华建厂,并且在美国政府喊话的情况下,特斯拉还在加速在华二期工厂建设,特斯拉上海工厂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将年产能增加到25万辆。

此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扩大,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整车企业合资股比的逐步放开,主要外资品牌汽车企业正在酝酿调整全球市场战略布局,通过控股现有合资公司或独资建厂等手段,有望扩大在华生产汽车及出口规模。未来, 外资企业将加速引进先进技术和推进国产化进程,加大在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投资布局。

美国工厂停工 上汽通用对外出口

《汽车专业网》带大家看看具体车企今年的行动:就在宝马公布今年第一季度销量数据的同时,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也正式动工开建;一汽-大众正在就成都分公司EA211发动机产能提升项目展开招标工作,上汽大众在上海嘉定的动力总成工厂也在进行工程扩建;奥迪在其3月发布的2019年财报中表示,未来几年内将在华产能将逐步提升到每年70万辆,国产车型增加到12款。

根据此前通用汽车在华规划,通用汽车计划在2016至2020五年间在中国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车,并在2021至2023年间将投放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总数增加一倍。去年,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新园区正式落成,上汽通用电池组装工厂投入生产,上汽通用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始运营,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月9日,武汉“解封”的第二天,一列开往乌兹别克斯坦的货运列车将从武汉大花岭火车站出发,载着首批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216台雪佛兰探界者,开始它们远征“一带一路”的旅程。这是上汽通用汽车首次开启经“一带一路”铁路对中亚国家的整车出口业务。

尤其是在当下,美国本土受到疫情冲击,大量美国汽车企业在美国工厂停产,美国车企在华工厂复工复产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日本制造业龙头丰田汽车加大在华投资与扩产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汽车企业的龙头与“王牌”丰田汽车4月2日刚与比亚迪合资成立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正在建设投资额为49.9亿元的第四生产线,专为新能源车型,年产能20万辆。一汽丰田今年以来也有消息传出,其正在天津筹建一座年产能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预计总投资近85亿元,按照天津市的规划,这一项目将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显进展。

根据丰田集团计划,其2020年全球销售目标为1077万辆,与2019年1072万辆的全球销量基本持平。不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丰田部分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线一度暂时停工,丰田汽车在日本国内5家工厂共7条生产线在4月3日也宣布暂时停工。

自2月17日起,丰田汽车在华工厂正式复产,丰田汽车是在华日系车企中生产和销售恢复最迅速的车企,3月销量达到10.2万辆,是首个重回10万辆月销量的日系汽车品牌。今年第一季,丰田在华销量为27.1万辆,同比下降22.1%,而同期中国车市整体销量跌幅超过四成,大多数日系车企下滑逾三成。

至今,丰田尚未调整今年在华的销量目标,并将在中国市场率先按下丰田“EV元年”的按钮,推出C-HR 、IZOA EV和LEXUSUX的EV这三款EV。与此同时,丰田加快产业链整合,除了在华增资新建电动车生产线,还推进零部件国产化速度,丰田变速器供应商爱信AW株式会社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广汽爱信自动变速器项目在正常推进中。此外,广汽丰田还计划 2021 年建成TNGA系列发动机项目,将投入37.3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合约6.05亿美元),其中股东增资20174万美元。

中国的三大优势令跨国车企难舍

中国地区复工复产为跨国车企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跨国车企在欧美等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压力,成为多家跨国车企的避风港,这些跨国车企没有理由撤离中国。《汽车专业网》认为,相比中国市场强劲的复苏态势和发展潜力,美日政府给的搬迁费真是微不足道。尤其是美国疫情现在是节节攀升,美国车企回流本土能干啥呢?

除了中国市场潜力外,中国劳动力比欧美日便宜,比东南亚和非洲素质高,这些跨国车企到哪去综合性价比如此高的劳动力呢?近年来,一些跨国企业考虑到劳动力成本的原因,将制造业部分搬迁到印度越南之后才发现后悔莫及,整天担心着销量问题,辗转反侧之后,最近又希望从东南亚国家转回到中国,比如日本松下集团和铃木集团将自己的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等地。

前不久,日本媒体对1000多家日本企业,做了市场调查,问他们,在未来一两年内,他们在投资意向上,更想往哪个区域投资,结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大陆。

与此同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在中国开一家工厂,几乎在国内就能找到所有的零件供应,其他国家绝对做不到这一点,这也是中国手中最大的底牌!

与此同时,中国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物流优势,现在的中国无论是航运还是海运、陆运都非常发达,甚至国内大部分的港口吞吐量,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最大的港口还要多!

人力、供应链、物流这三大优势相互结合,即使美日政府给了全部的搬迁费,也不会有企业想要搬离中国,在他们看来,搬迁费都是小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搬到本土还能不能保持正常生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 与合肥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2月25日上午,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包括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在内的8个项目集中“云”签约,总投资1020亿元。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也同步启动,签约仪式后,省、市领导和签约企业负责同志共同观看蔚来汽车现场换电演示。

此前蔚来曾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过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蔚来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对“蔚来中国”以现金方式出资 100 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亦庄国投也将协助“蔚来中国”建设或引进第三方共同建设蔚来中国先进制造基地,生产公司二代平台车型。

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 同时, 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10亿元)、第二生产基地(15亿元)。蔚来中国预计2020年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蔚来中国落户合肥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合肥长鑫斥资 72 亿美元建厂靠的是什么?

2017年5月25日,由合肥市政府支持的合肥长鑫公司宣布,预计由合肥长鑫投资72亿美元,兴建12吋晶圆厂以发展DRAM产品,未来完成后,预计最大月产将高达12.5万片规模。

单从规模来讲,若厂鑫能在2018年建成此厂,那么他们将与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以及福建晋华集团在存储领域平起平坐,而国内也将形成三足鼎立的良好竞争性格局。

这家由合肥长鑫公司所创立,名为Rui-Li积体电路公司的12吋晶圆厂,预计在2018年第1季安装生产设备,并开始与晶圆供应商商谈,以确保2018年内获得稳定的晶圆供应。在晶圆厂建设完成后,其规模与南韩存储大厂SK海力士现在的产能差不多,比福建晋华的记忆体产能更高,仅次于紫光在武汉的月产能 20万片的12吋晶圆厂。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发现问题了,合肥厂鑫是不具备DRAM能力,所以他们的技术支持主要来源于挖角。目前厂鑫由两个DRAM团队,一个团队的员工主要来自SK海力士,另一家则是前日本尔必达(ELPIDA)公司。

之前合肥长鑫也不断招募台湾华亚科的员工。由于华亚科在 2016 年被美光完全收购前,是全球继三星、美光、SK海力士之外,第 4 家有能力发展20纳米制程DRAM的企业。根据之前的媒体报导,合肥长鑫已从华亚科挖走不少员工,甚至华亚科前资深副总刘大维也成了这家公司的员工。

国家曾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由这么一份通牒:自给自足。然而近几年,我国半导体制造商似乎都在“曲解”:用两、三倍价格挖来列强的员工,填补自己的技术漏洞。也就是说,用商业手段解决学术问题。虽然这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但是对未来长期发展来说,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已经起草了相关防半导体厂商员工跳槽、挖角的草案,中国企业遭到了针对。据了解,厂鑫受到了列强的围追堵截,若厂鑫想要达到预期产能,势必会走上一条坎坷的道路。

5、总投资60亿元 比亚迪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安徽

(文/张钰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被看好,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股票市值飙升。而在中国车企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今年以来股票市值涨幅巨大,已经成为全世界市值第四,中国第一的车企。

能够迎来资本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潜力。12月22日,安徽蚌埠市政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举行“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据悉,此次签约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位于蚌埠市经开区临港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电芯、模组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制造,项目一期投资约30亿元,年产10GWh动力电池,计划今年启动建设,一期、二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

作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的引领者,比亚迪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的市场份额,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奠定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业领导地位。

以前,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基本自产自用,自去年开始已逐步推进动力电池的对外供给。比亚迪总经理助理杜国忠曾表示,比亚迪已经掌握了刀片电池和更多动力电池方面的核心技术,在产能扩充后将会开放给行业用户使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合肥长鑫斥资72亿美元建厂靠的是什么?

2017年5月25日,由合肥市政府支持的合肥长鑫公司宣布,预计由合肥长鑫投资72亿美元,兴建12吋晶圆厂以发展DRAM产品,未来完成后,预计最大月产将高达12.5万片规模。

单从规模来讲,若厂鑫能在2018年建成此厂,那么他们将与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以及福建晋华集团在存储领域平起平坐,而国内也将形成三足鼎立的良好竞争性格局。

这家由合肥长鑫公司所创立,名为Rui-Li积体电路公司的12吋晶圆厂,预计在2018年第1季安装生产设备,并开始与晶圆供应商商谈,以确保2018年内获得稳定的晶圆供应。在晶圆厂建设完成后,其规模与南韩存储大厂SK海力士现在的产能差不多,比福建晋华的记忆体产能更高,仅次于紫光在武汉的月产能 20万片的12吋晶圆厂。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发现问题了,合肥厂鑫是不具备DRAM能力,所以他们的技术支持主要来源于挖角。目前厂鑫由两个DRAM团队,一个团队的员工主要来自SK海力士,另一家则是前日本尔必达(ELPIDA)公司。

7、蔚来获超百亿融资,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自去年来,关于谁将真正给蔚来汽车注入“救命钱”的消息就一直没有断过。

蔚来汽车有多缺钱?

根据蔚来汽车2019年的财报可知,第一季度亏损约26.24亿人民币,第二季度亏损约32.86亿人民币,第三季度亏损约24.7亿人民币,同时账上资金只剩下了2.743亿美元,蔚来汽车作为一家初创车企,很缺钱。

而蔚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员,要想在日益残酷的汽车市场争夺中占领自己的高地,资金链又决不能断。所以在2019年5月,蔚来汽车就提出打造“蔚来中国”的新实体模式,寻求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简单来说可以看做“哪里能给钱给地给政策,就把大本营搬到哪里去”。

当时就有消息传出,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以现金方式对“蔚来中国”出资人民币100亿元,用来协助“蔚来中国”建设或引进第三方,共同建设蔚来中国先进制造基地,生产公司二代平台车型。时间过去两个月,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24日在北京亦庄注册成立,这似乎也预示着“蔚来中国”将正式落户北京亦庄。可是这一举措似乎到这就停止了,蔚来汽车和北京亦庄国投一直都没有后续的消息传出,业内人士纷纷预测这幢交易“黄了”。

到2019年10月,又有消息说蔚来汽车正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谈一笔超50亿元的融资意向,作为筹码,蔚来汽车将会在吴兴区建一个具备20万辆年产能的工厂,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及财政税收,但这个计划最终被吴兴区政府否认。再到后来,就有了“广汽要给蔚来投10亿美元”“吉利要给蔚来投3亿美元”等消息。甚至在吉利要入股蔚来的消息放出来之后,还有传言说“蔚来汽车以后就是吉利代工”“蔚来跟江淮的合作方式恐有变动”等多种说法。

从这些蔚来汽车的融资传闻来看,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融资结构,蔚来汽车是愿意付出一些代价的,并且蔚来汽车从去年第三年度的毛利提升开始,整个公司的运作方式及成本控制已经被许多资本方认可,具备一定的议价资本。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蔚来汽车必须要尽快获得新入资本了,否则2020年的产品规划以及公司发展都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到底是谁救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恰恰选择在江淮蔚来工厂中举行,“蔚来中国”总部项目也确认将落户合肥。并且合肥市人民政府官方透露,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而“蔚来中国”落户合肥,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蔚来汽车因此也能获得超100亿人民币的融资金额。

除了蔚来将把中国总部搬到合肥之外,本次还宣布了蔚来EC 6将在蔚来江淮工厂正式启动量产,现在蔚来的所有产品(ES8、ES6、EC6)都在于江淮合作的工厂里生产,而蔚来计划的第二代平台车型也将在合肥生产,无论是在“蔚来中国”项目的新工厂中生产还是继续在蔚来江淮工厂中生产,甚至是两个工厂协同生产,都具备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当合肥政府要投资蔚来汽车的消息传出后,有不少人都说这是蔚来的“救命钱”,是蔚来渡过2020年的最大筹码。其实这项交易的背后,只是合肥政府“救”蔚来吗?

首先看这一消息传出后的市场表现,股票涨停的是江淮。江淮的背后其实就是合肥政府,而江淮最近几年在往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进展的并没有预测中的顺利。在全球车企电气化转型的大环境下,要快速且有效的驱动江淮新能源产品进度,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强强联手。

蔚来汽车向大家证明了自主品牌能把车卖到40万,而且两年能卖3万辆。虽不说像特斯拉那样去颠覆某个细分市场,但比较国内其余的造车新势力,还是具备很大投资价值的一家新能源品牌。在有多个投资方可选择的时候,蔚来汽车最终还是选择了江淮,选择了合肥。从长远来看,如果蔚来中国项目真的达到了千亿规模,带动了合肥的新能源集群发展,与江淮的合作工厂也能对江淮电气化起到重要的反哺作用,那么究竟是谁把谁给救了,不言而喻。

写在最后

从目前的来看,蔚来汽车仍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最可能成功的几家之一。再回到这次合作,李斌曾说过:“在当初蔚来汽车只有几页PPT的时候,江淮就选择了相信,拿出了真金白银。”其实回想整个蔚来汽车的融资路程,如果多方资本给的条件都差不多的话,为什么不再选择江淮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吉利3亿美元入股遭否,合肥百亿投资蔚来背后

<


与美国公司合肥新能源汽车投资建厂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