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未来十年纯电动汽车市场?
使用费用。电动汽车与内燃机车相比,使用成本占优势。由于初期售价高,必须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会本。在目前人类手动驾驶的环境下,10 ~ 20年的回本时间对市场没有吸引力。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势将反映在无人驾驶场景中。手动驾驶汽车使用率约为4%。一辆汽车的96%时间停在停车位,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率预计将达到40%至60%。即使马达电池的成本不下降,这个时间也会从几十年变成几个月,内燃机的高燃料和维护成本在无人值守的场景中没有竞争力。
环境保护方面。电动车的排放取决于电网电力的来源。在煤炭和燃料发展占100%的国家,电动车排放相当于8.1 L/100公里的燃油车。在用电100%水力发电供应的国家,电动车排放相当于0.05 L/100公里的燃油车。在美国,煤和天然气提供64%的电力,电动车排放相当于4.2 L/100公里的燃油车。中国电力约70%来自煤炭和天然气,笔者预计电动车排放在4.2-5.0 L/100公里左右。随着电网向清洁能源的转变,所有电动车的排放将相应减少,这是燃油车无法做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没有直接定价,排放污染成本接近0,因此电动车的低排放优势在市场上不明显。回收旧电池重量的10%,旧电池重量的70%,并将回收产品生产的新电池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70%。宝马和日产也将旧电动车电池用于电网和家庭能源储存。
电池费用。今后电动车动力总成费用将与燃油车持平。电池与其他技术产品相似,符合学习曲线的规律。一种商品制造得越多,性能越好,成本越低。消费者电子产品促进锂电池性能上升和成本下降,达到转折点后开始进入汽车。随着电力电池容量的增加,各制造商电池制造能力的上升和成本正在迅速下降。另外,电网级储能电池市场巨大,预计增长率将超过电力电池产量的增长率。储能电池的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学习曲线效应,从而降低电力电池的成本。电动汽车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会消耗电力,所以在交通堵塞的时候,能源效率比燃油汽车更高。
电动汽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们的移动部件比传统汽车少得多。因此,电动汽车可能更安全、更耐用、不需要太多维护。电动汽车有这么多优点,但要注意电动汽车的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次充电的距离。纯电动汽车开始普及,大规模转换为电动汽车需要大规模推出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但是,建立充电网络比运输、储存和分配液体或气体燃料容易得多。
2、17.38万起,综合续航可达490公里,菲斯塔纯电竞争力如何?
文|凌清?图|车宇世界、网络
温馨提示:车宇世界,被网友称为车圈老干部,只做最真实的车评。有问题,来投稿,我们本年度开通车主来稿栏目,欢迎各位车主交流。每周,车宇世界会推出不同车型文章,为大家提供购参考。
日前,北京现代正式推出旗下菲斯塔纯电动版车型。本次新车共计推出3个配置版车型,官方最高续航可达490公里。价格方面,新车价格区间为17.38-19.88万元。
众所周知,近几年北京现代在中国车市的整体表现不景气。为了扭转当前的局面,2019年北京现代推出了领动混动版、索纳塔混动、伊兰特纯电动、昂希诺纯电动等车型。但是,由于车型竞争力、品牌力等方面的原因,这些车型在中国车市并没有能够取得太好的销量。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现代再度推出了菲斯塔纯电动版。本篇文章,车宇世界将会为大家简答介绍下新款车型。
基于燃油版车型搭载,菲斯塔纯电动版外观内饰细节做了调整
跟之前的北京现代旗下的新能源车型一样,菲斯塔纯电动版基于燃油版车型搭载。外观上整体与燃油版相似,只是在细节上做调整,从而凸显其新能源身份。比如说,新车前脸采用了封闭式进气格栅、采用了全新样式的17英寸铝合金轮圈,同时前保险杠也做了调整。
与燃油版相比,尾部采用了全封闭式保险杠,取消了之前的双边共两出的排气管。与此同时,新车还在尾箱右下角还有注有新能源车型的专属标识。
内饰方面,纯电版菲斯塔也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做了细节方面的调整。比如说,新车取消了运动版车型上的红色缝线,这让其运动感降低不少。同时,为了彰显新车的纯电动身份,新车采用了按钮式电子换挡方式,而非燃油版车型的机械式档把。
整体配置可圈可点,新车最高续航可以达到490公里
整体上来说,本次推出的菲斯塔纯电动车型,在配置上不乏亮点,比如7英寸液晶仪表、10.25英寸多媒体屏幕、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天窗、驾驶模式选项、自动空调、控制等出现在这块车型上。
整体上来说,新车在配置上还是有着较多的亮点。当然,在一些是配置方面,新车还是存在着瑕疵。比如说,新车全系都采用的是非独立后悬,并且后排USB接口、前雾灯、后排USB接口、陡坡缓降等这些很必要的配置,全系车都没有,相对比较遗憾。
动力方面,菲斯塔纯电版搭载一台驱动电机,以及一块三元锂电池组。官方纸面数据显示,其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可以达到184马力、310牛·米。而电池的容量则可以达到56.5KWh,官方称其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90公里。同时,新车还支持快充。
本文结语:
整体上来看,菲斯塔纯电版的最大卖点在于其高达490公里的续航里程。同时,其在配置方面,也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关注中国车市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续航数据在合资品牌中,还是有着很大看点的。
只是,车宇世界认为,当前北京现代的竞争对手已经主要是中国品牌了。所以,这个数据在中国品牌中,也只能算中规中矩,达到了同级车的标准。
兼之当前中国新能源车市面临着较大的竞争,而且补贴的滑坡也让新能源车遭受到了打击,菲斯塔纯电动应该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
声明: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凌清审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抄袭、改编等行为,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爱车,就来车宇世界,您的专属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吉利将组建全新纯电动汽车公司,你看好它未来的竞争力吗?
路透社最新消息,消息人士透露说,吉利计划成立一家新公司,以探索电动汽车的产品规划、营销和销售的新方法,这和大部分汽车制造商将传统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一起营销和销售的行业惯例有所不同。
知情人士表示,吉利或将于今年成立Lingling Technologies,以管理旗下基于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生产的车型,而SEA平台生产的领克品牌车型(从首款纯电动车领克Zero开始)和几何品牌车型的营销和销售工作也将由新公司单独负责。
“吉利的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有必要以不同于传统汽车的方式开发、营销和销售电动汽车,因此决定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
据悉,吉利的最新计划将采取不同的运营方式,作为该公司新四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就在上个月,他们宣布了一系列的结盟计划,包括与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签署架构合作协议,以及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旨在转型为领先的电动汽车合同制造商和工程服务提供商。
截止目前,吉利对此事拒绝置评。而根据一名知情人士提供的消息,新公司至今尚未正式注册,正式名称也还待最终确认。
此外,新公司将独立于传统汽车部门,对SEA平台的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更新,并计划以全新的方式获取市场数据,以开发面向未来的电动新车型。
也有知情人士透露,新公司还将拥有独立的销售团队,并将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心开设展厅,部分将以经销商的模式销售,另一部分则是直营的自行管理,可以直接控制定价和库存。
4、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哪个竞争力更强呢?
可以说现在很多人对于汽车都十分关注,如今汽车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出行工具,在现代生活当中,由汽车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未来有很多人都非常期待新能源汽车的推出,很多人都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缓解汽车尾气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纯电动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需要。所以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纯电动和混合电动哪一种新能源汽车将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在这一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自己对于汽车的要求以及平常出行所需要进行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其实从环保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纯电动车到竞争力将会更强,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车型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尾气排放,对于大气环境十分友好。如果是混合电动难免会因为燃油发动机而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虽然有很多厂家表示在后期将会减小混合动力汽车的污染,但是或多或少的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这种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方面有更多的人推荐纯电动车。
也有一部分人非常关心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哪一种能源能够更长的续航里程。现在大部分纯电动车的充电时长都比较长,特别是在多次充电之后使用一段时间极易造成电池损伤,这就导致不少纯电动汽车车主表示不满。在续航里程方面,我们也能够了解到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更长。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都非常注重自驾车旅游,如果自驾车旅游方面,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混合动力汽车。这一部分对于续航里程的担忧比较少,如果使用纯电动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有里程焦虑。
但是在购买汽车的过程当中呢,也有一部分人非常重视国家政策,在政策支持领域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乘电动车的补贴比混合动力电池的补贴更多。那在生产过程当中我们也能了解到,政府更加支持纯电动汽车生产,在生产过程当中对他提供的便携力度也是最大。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非常重视国家政策,同样在购买汽车的过程当中,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来减少自己的财政支出。
5、日媒称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力全球第一?
日媒称,在纯电动汽车(EV)的国际竞争力调查中,日本从第一位宝座跌落,而中国跃居首位。这是德国日前的一项调查结果。中国正在推动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销量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属于最多。
中国计划最快自2018年起出台要求企业销售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车的规定,但日本企业具有优势的混合动力车并未包含在新能源汽车之中。中国似乎打算以纯电动汽车政策为“武器”,颠覆日本企业在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
据日媒7月12日报道,德国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和汽车研究机构fka共同实施的各国电动汽车(不仅是纯电动汽车,还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发布的结果中,日本排在第一位,但第二季度中国跃居第一位。第二位是美国,第三位是德国,日本则并未进入前三。
报道称,排名根据技术、产业和市场等三个因素进行判断,日本在技术和产业方面居第三位,但中国在产业方面居第一位,在市场方面也居第二位。对于这项调查,以往日本的媒体也进行过报道,但从第一位跌落的此次似乎没有进行积极报道。观察统计数据发现,面对中国,日本在规模上被逆转的局面显而易见。日本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乘用车销量自2012年以来徘徊在3万辆左右,但中国从2012年的约1.2万辆增加至2016年的约33万辆。
报道称,针对中国的这种势头,日本有意见认为日本在电池等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技术方面实力雄厚,无需担心。在电池领域,美国特斯拉与松下加深了关系,日产汽车与NEC携手合作。如果没有日本的技术和企业,全球的纯电动汽车产业可能就无法形成。尽管如此,日本想法太过乐观可能也很危险。因为有过日本企业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领域失败的前车之鉴。
6、为什么说电动车在未来将会更有竞争力?
时之所趋,利之所往,这是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差路上抽空重新更新并作了补充)
但想要100%淘汰燃油车要求做好各种充分准备,针对不同地域地区给出解决、衔接方案。目前电池能量的密度一直存在天花板,如果没有电池技术的实质性突破,短期之内100%替代燃油车不大现实。内燃机曾经在电动汽车早在1900年左右的第一春时就把它扼杀在了摇篮里。但一个世纪之后,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下, 电动汽车也迎来了春天。
天时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1、全球能源资源紧缺,特别是原油,整个世界的石油资源预计仅够维持使用50年左右(数据源自BP公司在2017年6月发布的《2017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
2、随着燃油车的尾气排放,大气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全球变暖、冰山融化……人类生存堪忧。
二、其次,地利:
内燃机车相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箱—轮能量转换过程损失大,效率低,同时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大;而电动汽车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高,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小于内燃机。
电动汽车刚起步的时候由于储能技术问题,里程短。同时,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再加之石油集团的推动,将电动汽车扼杀在摇篮中。但是现在情况大有改善,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能量密度的提升,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基本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电动汽车与内燃机车渐渐有得一拼,前景可期。
地利在我国也尤为明显,我国石油资源稀缺,能源安全危机意识较重。电动汽车的发展可以大大缓解这个问题,同时提升整个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新能源补贴政策、各地牌照优惠政策等,将我国新能源行业推向了高潮。但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市场将越来越明朗,优胜劣汰,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