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脚急刹,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生产、销售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较2018年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车产销?2136.0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滑9.2%和9.6%。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依旧蝉联全球第一,但是国内车市继2018年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之后,国内汽车产销量连续2年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受到宏观经济压力、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和4.0%。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这10余年来,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形势更加严峻。
就在2019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提到了一点——到2025年时,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要达到车市总体销量的25%,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30%。
当时【汽车维基】就国内新能源车市的表现推测,2019年的新能源产销数据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如今数据印证了我们的推测。现在看来,25%的总体销量占比目标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然而,2019年的现实告诉我们,褪去保护伞的新能源市场,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
一脚急刹
2020年1月13日,【汽车维基】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这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发展十年来的首次下滑。
其实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从2019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负增长。2019年最后一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较快增长,但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
从车型分布来看,2019年,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
也正是受中国新能源整体失速影响,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更是呈现出一脸愁相。
据了解,比亚迪在2019年失掉了蝉联四年的全球新能源销冠宝座。比亚迪2019年12月销量快报显示,2019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滑7.39%,完成年初目标的76.50%,营收更惨淡,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净利润1.2亿,下滑88.58%。
另一个“销量大户”北汽新能源,表现同样不如意。据了解,其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15.06万,同比下降4.69%,仅完成2019年预期销量目标的68.45%。
造车新势力由于基数过低,仍然摆在行业的尾部风雨飘摇,蔚来、威马和小鹏目前是交付前三,但最高的蔚来也仅交付20565台,路漫漫其修远兮。
福兮?祸兮?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发现,从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开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159辆,2012年为1.28辆,2013年进一步增长至1.76万辆,2014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并且一直持续到2018年。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于2015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一直持续至今。不得不说,就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而言,在全球范围中打造出了“中国速度”。
而这,与政府补贴密不可分。据相关统计,过去十年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2000-3000亿元补贴。
具体来看,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一推手”,补贴一直是全行业的关注焦点,让人“又爱又怕”。一方面,政府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产销规模已经连续几年稳居世界第一。
但不能否认的是,政府补贴在快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弊端。众所周知,由于监管不严,2016年出现的“骗补”丑闻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另外,高额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车企不思进取,没有利用产销规模的扩大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因此,为了平衡政府补贴的副作用,中国政府从2017年开始逐年减少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也就是所谓的补贴退坡政策,同时提高车辆技术标准。按计划,2020年底之后补贴政策将彻底停止。
2015年4月22日,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再加上连年补贴,财政压力过大,2019年下半年的补贴退坡幅度远超之前的比例,相比2018年的补贴标准至少减少了50%。这也就直接造成从2019年7月份开始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6万辆,同比增长50%。然而,7月份开始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并且在“金九银十”的阶段连续两个月下滑。由此不难看出,2019年政府补贴退坡成为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再加上整体经济下行,车市放缓,最终导致新能源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
诚然,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首次下滑,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汽车维基】看来并不算一桩坏事。
首先,与德国市场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早已迈入“百万级”,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大势所趋,符合发展规律,也是产业共识。其次,伴随着补贴的退坡,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的优化制造更多有利的氛围。车企如果想要做到稳定市场预期,扭转2019年新能源汽车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价,提高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竞争力,以这样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最终呈现出稳定且快速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17年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总销量即排名
我只知道北汽新能源的2017年的总销量和排名的,因为它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我想这两个数字就很能证明了。它在2017年的总销量是103199辆,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的纯电动车企业。
3、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 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4、新能源汽车根据国家政策是从哪年开始生产的?
2017年,国家从生产、销售、使用等层面给予了新能源汽车一定的扶持。在这一版年里,国家政策权多以有利环境入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欢迎订阅:第一电动研究院《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研究报告》】
2017年国家累计出台36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包括征求意见稿3项),涉及到宏观、补贴、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技术研发、智能网联等诸多方面。
分部委来看,工信部涉及出台的政策最多,达到12项(征求意见稿2项),发改委涉及出台10项,科技部、交通部、国务院、商务部、能源局等部委均有相关政策出台。
5、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有哪些?
一是不需要摇号,只需要申请排队即可。大家都知道北京燃油汽车指标是多么难获得,这个是有命中概率的,有些人甚至3-4年都没有摇到;然而,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13年修订)》要求,新能源汽车指标只需要申请排队即可,可以确定的是你100%可以命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最长可能也就是2年。
二是购车有补贴且用车成本相对较低。购车补贴情况请出门左走,看这里(现在申请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后购买电动汽车还能享受的补贴有多少);用车成本将在以后给大家做出对比,请大家关注小编,尽情关注。
三是不需要再考虑被限行。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京政发〔2017〕12号)要求,纯电动小客车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不限行。这对于汽车出行每天都是刚需的朋友来说,无疑是最好不过的利好政策了。
四是品格高尚想为实现北京蓝天做贡献。虽然理论上来说,个人做某件事的时候,是不会考虑社会边际效应的,但是生活在北京的小编认为,会有这样一群人,希望能做些什么事情,还北京一片蓝天。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政策国家从宏观综合、行业管理、税收优惠、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政策体系。
——宏观综合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奠定基调,指明大方向。
——行业管理政策,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必须制定规范,让行业健康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优惠,刺激企业进入产业。
——科技创新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增加科研投入。
——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政策,均为应用层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消费市场。
6、为什么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爆发
相较于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423辆的惨淡表现。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17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65万,环比1月增长202%,同比增速64%。2月新能源乘用车的环比1月增两倍呈现补贴目录资源到位后的厂家产销重新启动的特征,尤其是经济型电动车的潜力巨大。本文将重点分析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稳步迈进的重要驱动因素。
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机动车车牌为摇号方式获取,不过自2016年起新能源乘用车指标向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直接配置,不再进行摇号。按照申请时间先后排序,在乘用车上牌指标始终维持在15万的情况下,其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指标的年度配额由2014年的2万辆提升至2016年的6万辆, 2017年仍将维持这一数字。而个人示范新能源指标从2014年占新能源指标的50%增长到2016年的85%,2017年仍将保持这一数字, 预计新能源个人示范指标将稳步增加。
截至2017年2月8日北京市2017年首轮摇号已经用完八成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由此可以预测一线城市个人消费乘用车的数量将保障持续增长。
受限牌城市限购影响驱动, 牌照刚需带来的个人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在个人消费者领域的推广,主要是受牌照红利驱动,销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等限购一线城市。
目前 A00 级电动车要进入的是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农村地区。目前这部分市场大部分是低速电动车,最高车速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低速电动车无法上牌和购买保险, 安全保障较弱, 且市场混乱, 车型良莠不齐,不过由于价格便宜,最低甚至只要1-2万元,在老年人和部分无车青年中热销。 如今低速电动车的年销量规模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辆, 换句话说,未来 A00 级电动车市场仍有巨大替代空间。目前时速100公里,续航100公里的微型电动车对乡镇和三四线城市都十分实用,充电6、 7小时对于家庭用车也比较方便, 能充分满足低成本短距离用车需求。虽然国补退坡20%,但各三四线城市开始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加上补贴,基本可以让微型电动车变得便宜。 随着各大车企开始瞄准三四线城市的微型电动车市场,预计2017年 A00 级电动车市场将进入爆发期。
目前,北汽、众泰、奇瑞、长安等各大车企已经推出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型来打开三四线城市、农村乡镇等地的市场。 根据各大车企的2017年产品计划,将有至少十几款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在2017年上市,比如奇瑞eQ1、宝骏E100、 北汽新能源 ARCFOX-1 等等。以北汽新能源2017年1月18日新上市的车型EC180为例,灵动版售价15.18万元,加上国补、地补和北汽新能源提供的厂家补贴,补贴后价格为4.98万元, 官方最大续航里程为180公里,最高时速100km/h,基本满足三四线城市与乡镇家用需求。
除个人消费需求拉动以外, 出租车市场的新能源替代是未来几年拉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成长的另一重要细分领域。 相对普通汽车,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更高,但是使用成本较低,且保养方式简便。所以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发掘存在于运营端,比如出租车。 出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鼓励, 叠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未来出租车电动化将是重要政策引导方向。
以一二线城市为代表,全国各大城市出租车电动化风潮渐起, 相比公交车的电气化率相差甚远,新能源出租车的替代空间巨大。 目前山西太原已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的纯电动出租车运营数量为5500辆。 截至2016年底,新能源出租汽车1.8万辆,我国出租车保有量超过140万辆, 新能源出租车在存量市场的渗透率仅1.3%, 而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出租车增量有2万辆以上规模,为电动化提供较大替代空间。
出租车电动化具备较高经济性,替代空间非常巨大。 以太原为例, 2016年太原将8292辆传统燃油出租车一次性置换为 比亚迪 e6 纯电动出租车。 考虑国补地补,比亚迪e6经国家、省、市各级补贴之后, 置换价格与传统车当, 80kWh装电量可续航300公里左右。 而充电服务价格一般最高1.2元/kWh、 最低0.7元/kWh,假设一辆出租车一天驾驶500km,一天须充满两次电量,经折算全天电费仅160元,仅为燃油车加油费一半不到,而且相比燃油车保养,纯电动车保养频率低、 方式简便。
新能源积分市场交易将给新能源车企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如果以每分5000元计算, 2018-2020年新能源积分将给新能源车企带来1-2.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额外收益,略低于2019-2020年国家补贴。结合补贴退坡进程,新能源车企将在2018年获得3.5-6.9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高额回报,达到未来5年的峰值。且根据所需积分测算,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需求量约为95万辆,同比增速高达77%, 预计2018年新能源积分将会相对紧缺,新能源乘用车抢装潮或将出现。
快递数量规模巨大提振物流车需求。 在“ 互联网+”带动下,各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线下单一营销模式转变成线上、线下营销,人们的购物方式有了新的改变,电商网购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带动快递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其中,物流车在快递的运输上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2016年底,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发布,新出台的补贴方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有利的。 2017年工信部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以电动物流车为代表的专用车型共有36款,占总比19%。在2017年公布的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专用车型共有37款,占比18.4%。 2017年新版第一、二批目录超预期先后落地有望助推2017年电动物流车行业景气度提升。http://www.okeycar.com/
7、新能源乘用车年度榜单来了!销量突破10万的车型就是它
随着12月销量数据陆续公布,各大车企及主流车型一年的成绩单也逐渐呈现出全貌。
根据乘联会厂家批发数据,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台,同比下降15.1%,环比11月增长73.5%。
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106万台,同比增速4.3%。最终2019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以六连降画上了句号。
北汽EC系列销量破万
2019年12月纯电动A00级车型销量为3.4万辆,同比下滑28.2%,环比上涨83.8%,占纯电动乘用车27%份额,较2018年12月的36%下降较大。
具体车型来看,北汽EC系列凭借超万量的成绩超越宝骏E100排名纯电动A00级车型第一,但在11月北汽EC系列并没有销量录入。2019年北汽EC系列累计销量26692辆,与2018年累计90637辆的销量相差甚远,而这也是市场升级与北汽新能源战略调整共同带来的结果。
排名第二的宝骏E100,12月销量为8352辆,环比下跌14.85%。总的来看,其2019下半年表现较为稳定,贡献了79.5%的销量份额。宝骏E100在2019年累计销量达60050辆,排名A00级车型累计销量第一位。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奇瑞eQ和欧拉R1环比均呈现上涨态势,较11月分别增长196.08%和15.09%。
名爵EZS环比增28%夺纯电A0级市场冠军
以私人用户为主的纯电动A0级市场12月同比下降62.6%,环比增长25.5%。
夺得11月纯电动A0级市场冠军的上汽名爵EZS以环比28%的成绩再次夺冠,也再次刷新2019年单月销量最高水平。凭借2019下半年的爆发,上汽名爵EZS最终以17179辆累计销量交上了2019年的答卷。
与EC系列一样在11月同样没有销量录入的北汽EX系列,12月以2825辆的销量成绩排名第二,2019年累计销量12427辆。
持续走弱的比亚迪元,环比再次下跌40.5%,以1434辆销量成绩排名第三,这也是比亚迪元2019年单月最低销量成绩。
从11月开始有销量录入的奥迪Q2L e-reon,12月销量破千,最终累计销量为1834辆。
造车新势力品牌合众汽车的哪吒N01在2019年最后一个月没能维持住千辆的销量水平,环比下跌39.8%,累计销量达10006辆。
纯电动A级市场环比增90.1%
作为纯电市场主力的A级车,12月总销量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40.9%,环比增长90.1%,是表现很好的大市场。
北汽EU系列与11月相比,销量直接从7005辆拉升至2万辆水平,环比增长超200%。2019年累计销量为110894辆,是今年唯一一款累计销量突破10万大关的车型。
排名第二的车型来自一汽轿车的奔腾B30 EV,该车型从8月开始有销量录入,连续三月销量均在三位数水平。11月开始销量突破千辆达到2380辆,12月销量直接拉升至8735辆。
在对公市场有超强发挥的Aion S,继续着环比正增长态势,以8460辆的销量成绩排名第三,2019年总销量达32126辆。
造车新势力方面,威马EX5和小鹏G3销量成绩相似,环比分别增加37.9和46.2%,两者2019年累计销量分别为15587辆和16608辆。
B级纯电动车市场,Aion LX在12月销量为510辆,与11月销量水平基本持平。蔚来ES6方面,环比上涨80.3%,以2537辆销量领跑该细分市场,2019年累计销量12074辆。比亚迪唐12月销量为122辆,荣威Marvel X仅有1辆录入。
C级纯电动车市场上,蔚来ES8在最后一个月拉升了销量,最终以8872辆的累计销量交出了2019年成绩单。
MPV方面,上汽大通的G10和EG50两款车型分别取得48辆和40辆的销量成绩;东风风行的菱智M5 EV则录得543辆。
宝马5系蝉联冠军,比亚迪表现持续疲软
插混市场,由于A级车型和B级车型的销量回温,整体环比上涨了30.7%,主要支撑来自合资车企车型。
具体车型来看,帕萨特以环比超700%的成绩超越11月的冠军宝马5系,以3376辆销量排名第一,2019年帕萨特累计销量为20559辆。
宝马5系相比11月环比下跌21.15%,2019年累计销量27603辆,在插混市场的车型中排名第二。
比亚迪方面,整体插混系的表现与上月相似,主力车型比亚迪唐DM虽然在2019下半年表现乏力,但依然以34014辆累计销量夺得插混车型年度冠军。
吉利方面,加上三款领克车型共有8款车型在插混市场有销量录入,在12月共计贡献了吉利57.9%的销量份额。
北汽新能源爆发夺
凭借着EU系列、EC系列和EX系列的爆发式增长,北汽新能源以36613的总销量在12月排名车企榜单第一位。
比亚迪方面环比微增0.39%,以10717辆总销量排名第二;广汽新能源凭借两款Aion系列车型,环比56.42%排名第三。
吉利方明,由于三款纯电车型下跌幅度较大,整体相较11月环比下滑64.90%,排名也从第三滑落至第九。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和威马以3170辆和1516辆的成绩名列第八和第十五名,环比分别上涨111.33%和37.94%。
2019年累计车型及车企销量榜单
2019年度累计销量超过一万辆的车型中,插混车型有6款,纯电动车型有24款。其中A00级车型5款,A0级车型4款,A级车型16款,B级车型4款和C级车一款。
与2018年29款累计销量过万的车型相比,纯电动A00车型的占比大幅缩水,年度车型销量冠军也由北汽EC系列变成了北汽EU系列。
合资品牌方面,2018年仅有宝马5系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2019年则新增帕萨特和途观L两款车型。而在2018年没有车型上榜的造车新势力在2019年共有小鹏G3、威马EX5、蔚来ES6和哪吒N01四款车型上榜。
2019年,比亚迪以21.9万辆的总销量继续稳居年度销量冠军,占据了20.7%的市场份额。但2019年下半年比亚迪后劲乏力,推出的e系列并没有如预期成为新爆款,进入了年度车型销量TOP10榜单的车型也仅有3款。
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15.1万辆,支撑车型来自EU系列,该系列贡献了北汽新能源73.6%的销售份额,北汽新能源在纯电乘用车领域也连续第七年夺冠。
上汽乘用车2019年累计销售7.1万辆,同比下跌26.8%。2019年将更多重心放在国外市场的上汽新能源并没有推出太多新车,仅在11月上市了插混车型荣威RX5 eMAX,但在2019年并没有销量录入,2020年市场表现如何还有待观察。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凭借ES8和ES6两款车型最终以2.1万辆总销量排名车企榜单十三位;小鹏则靠着G3在对私市场的优异表现,以1.67万辆的成绩排名第十四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